高一【化学(人教版)】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练习题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2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作业(2)

课时素养检测九氯及其化合物(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20·北京丰台区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排水法收集Cl2B.Cl2能将Fe氧化成FeCl2C.Cl2和Cl-都能和钠反应D.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但在与水的反应中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解析】选D。
Cl2能和水反应,所以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Cl2能将Fe 氧化成FeCl3,产生棕褐色的浓烟,故B错误;Cl-是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不能与金属单质反应,Cl2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金属单质反应,故C错误;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H2O H++Cl-+HClO,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1、+1,所以Cl2在化学反应中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故D正确。
2.下列氯化物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2C.NaClD.FeCl3【解析】选C。
铜与盐酸不反应,A错误;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B错误;钠与氯气或盐酸反应均生成氯化钠,C正确;根据B中分析可知D错误。
3.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A.次氯酸钠溶液B.次氯酸钙溶液C.氯水D.氯化钙溶液【解析】选D。
氯水中含有HClO,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可产生HClO,三者均有漂白性,氯化钙溶液中不含有也不能生成HClO,没有漂白性。
4.下列关于含氯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水中由于Cl2完全与H2O反应,故无Cl2存在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C.HClO是一种稳定性较强的弱酸D.“84”消毒液能用于杀菌消毒,也具有一定的漂白作用【解析】选D。
氯水中有Cl2分子存在,A不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B 不正确;HClO见光易分解,稳定性差,C不正确;“84”消毒液中的NaClO会产生HClO,既能用于杀菌消毒,也可用于漂白,D正确。
2.2氯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例题5:
分析以下反应过程,说明氯气在反应中的作用:
H2S + Cl2 → 2HCl + S↓
答案:
在反应中,氯气作为氧化剂,氧化了硫化氢(H2S)生成硫(S)和氯化氢(HCl)。氯气中的氯原子获得了电子,从而氧化了硫化氢中的硫原,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氯气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案例分析时无法准确应用相关知识。
改进措施: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氯气性质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但部分学生仍然表现出依赖性强、主动性不足的问题。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氯气的制备原理、化学性质及氯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与准确性,以及氯气性质与氯化合物应用之间的联系。
解决办法:通过多媒体演示与实验室现场操作相结合,强化学生对实验步骤与安全规范的理解。针对氯气性质与氯化合物关系,设计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难点知识的掌握。同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实验视频、互动软件等,辅助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2.2 氯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氯及其化合物》
2. 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1)班
3. 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3课时
4. 教学时数:45分钟
- 反应特点
4. 氯化合物
高一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氯及其化合物1.【易】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B.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l-+ClO-+H2OC.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 lO-2+H2↑D.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A l3++H2↑【答案】B【解析】A、D选项电荷不守恒;C项反应不正确,正确的反应式应为:2Al+2OH-+2H2O======2AlO-2+3H2↑。
2.【易】有盐酸、氯化钾、氢氧化钾和新制氯水四种溶液,仅用一种试剂就能把它们区别,这种试剂是()A.AgNO3溶液B.酚酞试液C.紫色石蕊试液D.饱和食盐水【答案】C【解析】分别取四种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溶液是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钾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原溶液是新制氯水;无明显现象的原溶液是氯化钾溶液。
3.【易】下列有关氯水和液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混合物B.都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都有强氧化性D.都显酸性【答案】C【解析】氯水是混合物,含H+、Cl-、HClO等,而液氯是纯净物。
4.【易】向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某溶液,振荡后能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加入的液体是()A.水B.FeCl2溶液C.硝酸银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由上图可知:加入的溶液能够与Cl2发生反应,并得到无色溶液,D正确;加入水得到的氯水溶液呈浅黄绿色,A错误;2FeCl2+Cl2======2FeCl3,FeCl3溶液呈棕黄色,B错误;加入AgNO3溶液后能够生成AgCl白色沉淀,C错误。
5.【易】(2012·淮安高一检测)洪水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课时训练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19人教版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课时训练第一课时 氯气及化合物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 1.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在通风橱内制备2Cl B .观察Na 与2H O 反应的现象时要佩戴护目镜C .把过期的化学药品埋入地下D .闻气体时 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2.下列试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漂白粉必须密封保存B .新制氯水用无色的广口瓶保存C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 .液氯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3.下列物质是最常见的消毒剂,这些消毒剂作用于物品消毒时,不是利用其氧化性的是A .酒精(CH 3CH 2OH)B .双氧水(H 2O 2)C .臭氧(O 3)D .次氯酸(HClO)4.下列物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的是A .Cl 2B .H 2OC .H 2D .CH 4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干燥的氯气有漂白作用B .氯水有漂白作用C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D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6.氯气1774年由舍勒发现。
其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
下列有关氯气化学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液氯可用钢瓶储存,说明氯气与钢铁一定无法发生反应B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 .灼热的铜丝放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生成蓝色的烟D .将氯气通入滴有少量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褪去,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氯气可用于制漂白粉B .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C .小苏打-制作馒头和面包的膨松剂D .浓硫酸用作食品干燥剂8.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不会变质的是A.MgSO4B.Na2O2C.漂白粉D.新制氯水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混合物B.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酸性增强C.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氯水宜现配现用,不适宜久置,主要是因为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10.氯气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用途非常常广泛,化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大量含氯废气与氯化氢气体用过量氢氧化钠吸收,在吸收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H+B.23CO-C.2Fe+D.Ag+11.漂白液、漂白粉、过氧乙酸等均可用于杀菌消毒,以下有关漂白粉的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B.漂白粉能杀菌消毒的原因是漂白粉有毒,能毒死病菌C.漂白粉放入稀酸中可以提高漂白速率D.氯气与碱反应的产物没有杀菌消毒作用二、填空题12.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高一年级上册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高一年级上册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1.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2CuCl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向田鼠洞里通入氯气杀灭田鼠,利用了氯气有毒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2.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2Cl 和HClO 两种分子 B.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逸出的气体是氯气 D.氯水放置数天后呈无色,pH 变大3.向新制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产生的现象、解释或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加入物质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A3AgNO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Cl Ag AgCl -++↓B 石蕊溶液显红色 氯水中有H HClO +、C3CaCO有气体放出 2322CO 2H H O CO -+++↑D 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 2Cl 有漂白性A.AB.BC.CD.D4.锥形瓶中装有部分变质的漂粉精粉末和红色纸花,向其中注射浓盐酸,观察到纸花褪色,并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2Ca(ClO)具有漂白性B.实验中只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浓盐酸中的HCl 被氧化D.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只有2Cl5.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漂白剂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C.《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白青[223Cu (OH)CO ]得铁化为铜”。
其中白青属于盐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其中的2CaCl 与空气中的2CO 反应生成3CaCO 6.利用氯元素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
图中①~⑩均含氯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1)④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⑦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
(2)②属于__________(填“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附答案一、 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一定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100mL3.00mol L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 的物质的量为0.0500 mol 。
(1)所得混合物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2)所得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22n Cl :n H =________。
【答案】2H OH H O -++=、22Cl 2OH Cl ClO H O ---+=++ 0.250 3:2【解析】【分析】由溶液中含有0.0500 mol 次氯酸钠可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氯气过量,反应得到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详解】(1)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时,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H += H 2O ,Cl 2+2OH —=Cl —+ClO —+H 2O ,故答案为:OH —+H += H 2O ,Cl 2+2OH —=Cl—+ClO —+H 2O ;(2)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可知:n (Na +)=n (Cl -)+n (ClO -),n (Cl -)=n (Na +)-n (ClO -)=0.1L ×3.00mol/L-0.0500mol=0.250mol ,则所得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为0.250mol ,故答案为:0.250;(3)根据Cl 原子守恒可知,n (Cl 2)=12×n (NaOH )=0.15mol ,由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0500 mol 次氯酸钠消耗过量氯气0.0500 mol ,则与氢气反应的氯气为0.15mol-0.05mol=0.1mol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l 22HCl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 (Cl 2):n (H 2)=0.15mol :0.1mol=3:2,故答案为:3:2。
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气说课稿及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气说课稿及练习题氯气,化学式为Cl₂。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下面是由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气说课稿及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卤族元素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卤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验室也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这一章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并且会出现很多新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变化。
而在卤素之后,紧接着还有氧族元素及其单质和化合物的学习。
若能在这章的学习中能很好掌握变化规律及学习方法,并能把这些规律和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化学学习中,那么原本琐碎的知识将会系统化,学习也会轻松很多。
2、本节课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氯气选自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这一课题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氯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氯离子的检验。
氯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氯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对氯气性质、用途和制法的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
由于高中阶段对氯气的性质、用途等介绍、应用较多,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形成正确观点、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等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师生之间的默契。
4、教学重点、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三、教法分析本节内容多、实验多采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演示探究法、多媒体辅助讨论法、启发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里用MnO2与浓盐酸混合共热制取Cl2[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实验装置如下:1.用上述实验方法制得的Cl2中混有哪些杂质?上述装置中饱和食盐水和浓H2SO4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提示:Cl2中混有HCl和水蒸气。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 气体,用浓H2SO4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2.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某同学认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代替NaOH溶液,同时还可以制得漂白粉,你认为该同学的想法是否合理?依据是什么?提示: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以防污染环境。
不合理;澄清石灰水中Ca(OH)2的浓度较小,不宜用来吸收尾气。
3.制取Cl2的原理是利用强氧化剂氧化浓盐酸中的Cl-生成Cl2。
(1)在反应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剂和还原剂个数之比为。
每生成1个Cl2,转移个电子,HCl除了表现还原性还表现出性,若MnO2过量,则HCl(填“能”或“不能”)反应完全,原因是。
(2)KMnO4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常温下即可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请写出化学方程式,作还原剂的HCl占参与反应的多少?提示:(1)MnO2HCl1∶22酸不能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逐渐变稀,不再与MnO2反应(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作还原剂的HCl占参与反应的58【素养提升】实验室制备氯气重难警示(1)实验室用MnO2和盐酸制Cl2,盐酸必须为浓盐酸,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变成稀盐酸时,反应停止。
(2)在MnO2和浓盐酸的反应中,浓盐酸既起还原剂的作用,又起酸的作用,体现了还原性和酸性。
【问题探究】1.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涉及的氧化物有两种C.可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D.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个数比为4∶1解析:B 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二氧化锰作氧化剂,A错误;氧化物为MnO2、H2O,只有两种,B正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C错误;2 mol HCl失去电子被氧化,此时生成氧化产物(氯气)为1 mol,则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个数比为2∶1,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学科化学年级高一学期上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
教科书书名:化学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 7月
学生信息
姓名学校班级学号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制备不属于
...氯气的用途的是()
A.制造盐酸
B.制造漂白粉
C.制造杀虫剂和杀菌剂
D.制造食盐
2.可以用于干燥氯气的是()
A . 碱石灰
B .浓硫酸
C .无水氯化钙
D .固体烧碱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
B. 用排水集气法便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C. 氯气有漂白性
D. 自来水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4.下面应用盐酸可制取氯气,欲制取等量的氯气,则起还原作用的HCl的量()
①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②2KMnO4+16HCl=8H2O+5Cl2↑+2MnCl2+2KCl
③KClO3+6HCl=KCl+3H2O+3Cl2↑
④Ca(ClO)2+4HCl=CaCl2+2Cl2↑+2H2O
A.一样多B.④最少C.①最多D.③最少
5.实验室中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二、填空题
6.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C的作用是;
(3)用装置D收集氯气,请补全装置图;
(4)装置E的作用是,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