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法提取血红素铁技术的研究
铁的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铁的提取过程及其原理。
2. 学习使用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进行铁的提取实验。
3. 掌握铁的提纯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铁的提取是通过还原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得到金属铁的过程。
实验中,常用的还原剂有碳、氢气、一氧化碳等。
本实验采用碳作为还原剂,通过高温加热使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铁。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高温炉、坩埚、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玻璃棒、试管、滤纸等。
2. 试剂:铁矿石(Fe2O3)、碳粉、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铁溶液、硫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称取一定量的铁矿石和碳粉,分别放入坩埚中。
2. 将坩埚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800-1000℃,保持一段时间,使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被还原为金属铁。
3. 关闭高温炉,待炉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坩埚,观察金属铁的生成情况。
4. 将生成的金属铁取出,用稀盐酸洗涤,去除表面的杂质。
5. 将洗涤后的金属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金属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6. 待反应完成后,用滤纸过滤,得到纯净的金属铁。
7. 将纯净的金属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金属铁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8. 待反应完成后,用滤纸过滤,得到纯净的金属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高温炉中加热铁矿石和碳粉时,观察到铁矿石表面逐渐变黑,说明铁氧化物被还原为金属铁。
2. 在洗涤金属铁的过程中,观察到金属铁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金属铁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氢气。
3. 在金属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中,观察到金属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置换反应,生成了铜。
4. 在金属铁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观察到金属铁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金属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氢气。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金属铁,并对其进行了提纯。
2. 通过实验,了解了铁的提取过程及其原理,掌握了使用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进行铁的提取实验的方法。
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

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标题: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探析在当今社会,血液中的有机铁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有机铁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矿物元素,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了解这一主题。
1. 血液中有机铁的作用血液中的有机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氧气在体内传递,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有机铁还参与与细胞呼吸和氧化磷酸的代谢过程,并且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也有一定的影响。
2. 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概述目前,提取和纯化血液中的有机铁主要通过离心、膜分离、离子交换层析等多种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运行成本、技术可行性以及纯度的要求。
3. 具体技术工艺探讨通过离心将血液中的红细胞与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随后,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有机铁分离出来。
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有机铁的纯度。
4. 个人观点和理解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认为应该重点关注技术工艺的节能降耗和环境友好性,并且不断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纯度,以满足医疗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通过本文的深入讨论,相信您对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您继续深入研究和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为您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它不仅对医学领域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在工业生产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领域。
在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中,离心、膜分离和离子交换层析是三种常用的技术手段。
离心是通过对血液进行高速离心,使得红细胞等组分被分离出来,从而获得富含有机铁的血浆。
随后,膜分离技术可以进一步将血浆中的有机铁分离出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

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一、引言血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
而血液中的有机铁则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成分之一,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医学应用价值。
在本文中,我将对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讨论,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的生物医学工艺。
二、血液中有机铁的特点和意义血液中的有机铁主要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它是人体内负责运输氧气的关键蛋白质。
有机铁在体内的含量和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生理功能。
提取和纯化血液中的有机铁,不仅可以用于治疗贫血等疾病,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制药工业。
三、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技术工艺1. 血液的采集和分离在进行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血液的采集和分离工作。
通常可以选择静脉采血的方式,然后通过离心等分离技术将血液中的红细胞和其他成分分离出来。
2. 血红蛋白的提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主要的有机铁载体,因此需要将其从红细胞中提取出来。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碱溶解法、离子交换法和凝胶过滤法等,这些方法可以高效地提取血红蛋白,从而获得含有大量有机铁的产物。
3. 有机铁的纯化提取出的血红蛋白中通常还会伴随着其他蛋白质和成分,因此需要进行有机铁的进一步纯化工作。
常用的纯化技术包括柱层析、超滤和结晶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获得纯度较高的有机铁制品。
四、血液中有机铁的应用和前景展望血液中有机铁提取和纯化技术在医学和生物制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提取的有机铁可以用于治疗贫血、缺氧和血液病等疾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有机铁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新药开发,为医学科研和新药研发提供重要原料和技术支持。
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对于促进医学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对血液中有机铁的提取和纯化技术工艺的深度评估和讨论,可以看出这一技术在医学和生物制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一种从猪血中提取高纯度血红素铁制备益血晶颗粒中间物的工艺[发明专利]
![一种从猪血中提取高纯度血红素铁制备益血晶颗粒中间物的工艺[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ac216c68cc22bcd127ff0cb7.png)
专利名称:一种从猪血中提取高纯度血红素铁制备益血晶颗粒中间物的工艺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许云,肖雄,刘瑾,胡锐敏
申请号:CN202011449969.9
申请日:20201212
公开号:CN112574222A
公开日:
2021033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猪血中提取高纯度血红素铁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新鲜的猪血经过自然凝固;2)多功能胶体磨破碎匀浆;3)离心机离心;4)醋酸法制备;5)高速管式离心与连续自动喷淋洗涤纯化后得到高纯度血红素铁。
申请人: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江西金水宝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医药工业园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分子蒸馏法提纯维生素k1的研究

- G*L" 0"G "%./+0 式中 #) #) 物质的饱和蒸汽压 ’./) 气体常数 ’ +<) 液膜表面温度 ’- ) 物质的摩尔质量 %
由上式可知 # 理论分子蒸发速率只是液体表面温
度和分子种类的函数 % 分子蒸馏是一非平衡分离过程 # 其分离因数为不 同组分的分子蒸馏摩尔速率之比 #即 $
冷却液出口维生素提纯工艺条件及其分子蒸馏的结果操作顺序温度768进料速73418目的蒸馏蒸馏实验装置与原料本研究所自行设计了实验物料粗品为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植物油脱臭馏出物并由该公司对蒸馏所得样品进行了色谱分析提供了色谱分析报告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了二次蒸馏第一次蒸馏为预除气为除去其中的空气和溶剂等组份以确保第二次蒸馏时具有足够高的真空物料进分子蒸馏器之前经除气装置进行脱气处理然后以一定的速率进入分子蒸馏器布料器中在高真空和适宜的蒸馏温度下进行强制成膜蒸馏分离出残余物和馏出物维生素分子蒸馏的工艺流程维生素分子蒸馏工艺流程图见图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改变实验操作参数操作压力和蒸馏温度等得到了不同纯度的维生素馏出物参见表由上表可见分子蒸馏温度和压力是影响馏出物中维生素纯度的主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系统的真空度和蒸馏温度能有效的提高维生素的纯度在蒸馏温度6操作压力2和刮板转速341条件下蒸馏可以得到维生素纯度高达5份馏出物样品参见图其色谱分析所得图谱见图
收稿日期 !611!7#"86#
倍 # 因此分子蒸馏可以用来分离挥发度相近但 " - #
5 2
#-%
分子量不同的混合物系 %
*-’ 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
根据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公式知 # 不同种类的分
作者简介 ! 闫广 !49:$8 "# 男 # 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 $ 刮膜式分子蒸馏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 联系电话 $#"%&$’%$("))3
血红素提取 开题报告

(6)醇法。1979年欧洲专利介绍使用甲醇或甲醇、乙醇混合溶剂提取血红素工艺,但甲醇有毒,而用乙醇提取工艺是在冷却条件下提取,工业化较难。
自从人们认识到它的诸多益处后,便开始致力于对它的提取及应用研究。科技工作者根据血红素的理化性质对其生产工艺进行大量研究 ,目前具有实际生产意义的有:冰醋酸法、酸性丙酮法、CMC 吸附法、酶解法、醇法及有机酸有机碱混合溶液提取法等。
(1)冰醋酸法。该法是自1885年以来俄国学者采用从动物血中提取血红素的方法。此法虽然古老 ,但生产 中仍在应用。其原理是:血红蛋白在浓醋酸中大部分呈溶解状态,而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为球蛋 白和血红素,因血红素在冰醋酸中不溶解而分离出来。
⑵四月初至五月初,进一步查阅资料在试验的基本方案确定后,准备相关材料以及仪器设备并进行试验的具体实施阶段。同时为后面论文的撰写准备必要的书面资料。同时完成外文资料翻译。
⑶五月初至五月下旬,论文写作阶段。在试验基本完成的前提下,主要是开始论文写作,工作总结等与毕业设计有关的材料。
⑷五月下旬至论文答辩,论文修改、论文定稿阶段。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论文进行修改,并准备关于论文答辩的一些相关资料。
纵观国际国内血红素科技发展情况,血红素的提取技术多种多样,各有千秋。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血红素有机溶剂提取方法的改进,以适宜于实验室的提取而设定的。而血红素的有机溶剂提取主要是将猪血前处理,后经有机溶剂提取、调pH、萃取、过滤、干燥而制成。其中有机溶剂的提取及pH的酸调和碱调是整个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两道工序,干燥的目的除了使血红素制品含水量降到5﹪以下,便于贮藏。本文减少了对提取液的酸调,确定了血红素提取过程中的料液比、时间、温度的最佳工艺参数,以提取液的吸光度为参考对象,探讨了料液比、时间、温度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以期得到简便易操作的提取方案。
补铁剂-氯化血红素的提取方法[发明专利]
![补铁剂-氯化血红素的提取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ec7968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f.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388129A[43]公开日2003年1月1日[21]申请号02122321.1[21]申请号02122321.1[22]申请日2002.06.06[71]申请人任家云地址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号毛发公司共同申请人张好勇[72]发明人任家云 张好勇 [51]Int.CI 7C07F 15/02C07D 403/14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54]发明名称补铁剂-氯化血红素的提取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补铁剂——氯化血红素提取方法,该方法是从畜禽动物血液中将畜禽动物血自然凝固,分去血清,制成浆状,再制成血粉,然后将血粉加入含有食盐的醋酸溶液中,经保温、静置、降温后分离即可得到氯化血红素,该氯化血红素可作补铁原料药,也可作补铁食品和饮料增强剂。
同时对提取血红素后的液体部分进行回收醋酸。
回收醋酸后的残渣部分和分出的血清直接干燥后可作饲料的蛋白添加剂或经沤制作农肥或加酸水解制成氨基酸。
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毒无副作用,该产品收率80%,醋酸回收率>90%,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02122321.1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从畜禽动物血液中提取补铁剂——氯化血红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例步骤进行:a、首先将畜禽动物血液自然凝固,分去血清,温度为25℃-37℃,时间为24小时-45小时,用胶体磨将凝固血块粉碎成浆状,晒干或喷雾干燥成血粉或加蛋白酶水解后喷雾干燥成血粉;b、然后将浓度为40%-90%的醋酸中加入食盐,其中食盐为醋酸量的0.1%-0.25%,加热搅拌至盐完全溶解,加入制成的血粉,醋酸与血粉的比例为10-13∶1,搅拌加热至沸,保温20-120分钟,静置,降至室温,离心分离即可得到氯化血红素结晶体,水洗至PH中性,50-60℃烘干即可得到产品;c、分离后的液体采用常规的方法可回收醋酸;d、回收醋酸后的残渣与分出的血清可直接干燥后做饲料的蛋白添加剂或经沤制作农肥或加酸水解制成氨基酸。
血红素铁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_卫乐红_时亚文_陈石良_姜无边

血红素铁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卫乐红,时亚文,陈石良,姜无边(湖北奥彤生物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孝感 432600)摘 要:血红素铁是与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结合的铁,能以卟啉铁的方式直接被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不受植酸根等抑制因素影响,且生物利用率高,不会产生任何消化道不适症状,是理想的生态补铁剂,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领域。
此外,血红素铁还被作为抗癌药、功能性材料应用于医药、化工等行业。
本文就血红素铁的制备纯化及功能、应用等方面做相关阐述。
关键词:血红素铁;制备;应用;补铁剂中图分类号:R9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 (2013)05-0357-04Progress o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eme IronWEI Le-hong, SHI Ya-wen, CHEN Shi-liang, JIANG Wu-bian (Hubei Aot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Xiaogan 432600, China )Abstract: Heme iron combined with hemoglobin or myoglobin can be absorbed by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directly in the form of ferroporphyrin. It is an ideal ecological iron agent that will not cause adverse reaction and phytic acid ion does not affect the absorption of hemoglobin, so it is widely used in food and health care products. In addition, heme iron is also used as an anti-cancer drug or functional material in medicine, chemical industry and so on.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preparation,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eme iron.Key Words: heme iron;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iron supplement收稿日期:2013-02-28作者简介:卫乐红(1987-),女,湖北鄂州人,工程师,从事功能食品及生物医药原料研发 E-mail :weibian68@血红素铁(又称血红素)是人体中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部位,其核心部分为亚铁离子,具有携氧能力,维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类研究年第期总第期肉类研究w w w .c m r c.c om .c n MEAT RESEARCH2008.1蒸馏法提取血红素铁技术的研究胡鑫,罗永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我国畜禽血资源十分丰富,然而我国畜禽血利用率很低,利用率不到10%,除部分以血豆腐和血粉等初级加工形式利用外,相当一部分以污水的形式排放或丢弃,致使大量宝贵营养资源流失,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畜禽血球中的卟啉铁是一种良好的补铁剂,可治疗缺铁性贫血。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食物结构大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而来自植物中的铁有90%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铁缺乏高达30%-40%。
缺铁性贫血主要威胁少年儿童、育龄妇女,尤其是孕妇和乳母,它使人体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认知和行为能力变差,抗病力下降,因而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1]。
目前常用的补铁剂为非卟啉铁,如硫酸亚铁、乙二胺四乙酸铁钠(ED TA 铁钠)等,其吸收率低,并有一定的副作用[2]。
而从血球中提取的卟啉铁,无毒无害,吸收率高,一般不受膳食因素的影响。
本文以冷冻牦牛血细胞为原料,以血红素铁的得率及铁的含量为指标,筛选出了能有效地提取血红素铁的工艺技术。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牦牛血,采于青海省西宁市乐家湾畜产交易加工园区,于实验室冷冻保存。
1.2血红素铁的制备摘 要:本文以冷冻牦牛血细胞为原料,以血红素铁的得率及铁的含量为指标,研究不同pH 值及不同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对血红素铁得率及铁的百分含量的影响,筛选出蒸馏法提取血红素铁的最优条件。
关键词:牦牛血球;血红素;提取;蒸馏法St udy on t he E xt r act i on T echnol ogy of H em e Ir on by D i st i l l at i onH UX i n,LU OY ong-kang(C ollegeof F oodS cienceandN utri tionalEngineeringofC hi naA griculturalU niversity,B eijing 100083)A bstract :Inthis paper ,frozenyakbloodcell fluidw as takenas the raw m at erial,takinghem ei rontothe yi eldandt he cont ent of i ronas indicat ors,w e studiedthe affectionof t he hem e i roninthe rate andthe per centage of ir oncont ent causedbydiffer ent pH values anddifferent acetoneandbloodfluidvolum e ratio andgot theoptim um conditionsfor distillationextractiontechniquesofiron-porphyrin.K eyw ords:Y akblood;H em e;E xtract ;D istillation中图分类号:TS251.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8123(2007)12-0024-03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6363) 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6)作者简介:胡鑫(),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畜产品加工2420081107200070004200C120821984-肉类研究肉类研究5年第期总第期(1)分离血球:新鲜牦牛血,加入0.35%柠檬酸纳,搅拌均匀,离心分离,收集血球备用.(2)溶血:血球经20M pa 下高压均质,使血球破碎。
(3)分离:在溶血液中加4倍体积的丙酮溶液,用1m ol /L 盐酸调节pH 为2,搅拌10m i n 左右,蛋白质由于不溶于丙酮而沉淀,而血红素溶于丙酮中。
3000r /m i n 离心收集上清液备用。
(4)蒸馏:将上述溶液装入蒸馏瓶中,于水浴上蒸馏回收丙酮,待滤液浓缩至干时即有沉淀析出,收集沉淀。
(5)干燥:将制得血红素置于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得粉末状细粉则为血红素铁。
1.3测定方法1.3.1血红素得率的测定血红素产品的质量(g )所用血球液的质量(g )1.3.2血红素中铁含量的测定采用硫氰酸钾比色法1.3.2.1标准曲线的制作准确称取0.4979g 七水硫酸亚铁溶于100m l 水中,加入5m l 浓硫酸,溶解即滴加2%高锰酸钾溶液,至最后一滴红色不退色为止,用水定容至1000ml ,摇匀得标准贮备液,此液每ml 含Fe 3+100ug 。
取铁标准贮备液10m l 定容于100m l 容量瓶中,混匀,得到标准使用液,此溶液每m l 含Fe 3+10ug 。
准确吸取上述铁标准溶液0.0、1.0、2.0、3.0、4.0、5.0m l ,分别置于25m l 容量瓶中,各加5m l 水,0.5m l 浓硫酸,0.2m l 2%过硫酸钾,2m l 20%硫氰酸钾,混匀后稀释至刻度,在485n m 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液测定吸光度。
以铁含量(ug )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1。
图铁含量与吸光值关系的标准曲线1.3.2.2样品处理准确称取样品若干,干法灰化后,加入2m l 6M 的盐酸,在水浴上蒸干,再加入5m l 蒸馏水,加热煮沸后移入100m l 容量瓶中,定容。
1.3.2.3样品的测定准确吸取样液5~10m l ,置于25m l 容量瓶中,以下按标准曲线绘制步骤进行,测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对应的铁的含量。
1.3.2.4铁含量的测定Fe(μg/100g)=式中:x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测定用样液相当铁含量,ug ;V 1-测定用样液体积,m l ;V 2-样液总体积,m l ;m -样品质量,g ;测定结果表示每100g 血红素样品中含铁多少ug 。
2结果分析与讨论在蒸馏法提取血红素铁的过程中,pH 值及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的不同对血红素铁产品性质有很大影响,因此,试验选取9组不同提取条件,以血红素得率及铁的百分含量为指标,从而确定蒸馏法提取血红素铁的最佳工艺条件。
实验方案及结果见表1。
表1血红素铁提取条件的优化设计及结果2.1pH 值及丙酮与血球液体积比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当实验取不同pH 值及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时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
其中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不同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值。
由图2可知,当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低于5.5∶1时,血红素得率随pH 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而当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达到5.5∶1时,血红素得率随的增大持续降低,当取值为,血红素得率=×100%2200811071pH pH 2.1肉类研究6年第期总第期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为5.5∶1是,得到的血红素得率最高,为1.83%,这可能是因为血红蛋白是由4分子血红素和1分子珠蛋白结合而成的[3],在pH 值处于2~3之间时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最为疏松,若此时加入有机溶剂丙酮,可使珠蛋白变性凝固,血红素溶于丙酮从而与珠蛋白分离。
实验证明p H 值的降低有利于二者的分离。
另一方面,当pH 值在2.1左右时,血红素得率随丙酮与血球液体积比的升高而升高,实验验证当二者体积比低于4.0∶1时蒸馏法无法分离出血红素,这可能是因为丙酮不足量而导致珠蛋白沉淀不完全,血红素无法与珠蛋白分离。
而当p H 值高于2.3时,即使提高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血红素得率也不会再升高,这可能是因为在此pH 值条件下,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仍较为紧密不易被沉淀、分离。
图2pH 及丙酮与血球液体积比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2.2pH 值及丙酮与血球液体积比对血红素中铁含量的影响当实验取不同p H 值及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时对铁含量的影响如图3所示。
其中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不同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值。
从图3可知,当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低于5.5∶1时,铁含量随pH 值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pH 为2.3时达到最大,为4.74%;而当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达到5.5∶1时,铁含量随pH 的增大而降低。
各组实验综合结果,当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为5.5∶1,pH 值为2.1时,铁含量取得最大值,为4.85%。
这可能是因为在pH 值为2.1时,血红素铁与珠蛋白结合最为松散,血红素分离彻底,铁提取率高。
另一方面,当pH 值一定时,随着丙酮与血球液体积比的升高,铁含量逐步升高,在丙酮与血球液体积比为5.5∶1时,铁含量取到最大值,为4.85%。
因为丙酮用量充足使珠蛋白充分沉淀,血红素提取率高,铁含量大。
图3pH 及丙酮与血球液体积比对铁含量的影响综上,当丙酮与血球液体积比为5.5∶1,pH 值为2.1时,提取得到的血红素铁的得率最高,为1.83%,且其中铁含量也最高,为5.18%。
3.结论本实验采取蒸馏法提取血球液中的血红素铁。
该法提取的血红素产品的性质受pH 值及丙酮与血球液的体积比的影响。
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丙酮与血球液体积比为5.5∶1,pH 值为2.1,在此条件下提取得到的血红素铁的得率最高,为1.83%,且其中铁含量也最高,为5.18%。
参考文献[1]钟耀广,南庆贤.猪血球中卟啉铁的提取方法及血红素修饰技术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2,6.[2]刘娅,韩新年.天然补铁剂—血红素铁的研究进展[A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4:5-8.[3]曹泽虹.血红素铁的研究进展[A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11:31-32.[4]瞿桂香,黄耀江,董明盛.血红素制备工艺研究进展[A ].中国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9-22.[5]M an-Jin I n,H ee Jeong C hae,N am -Soon O h..P r ocess developm ent f or hem e-enri chedpepti de byenzym at ic hydrolysisofhem oglobin.B ior esourceT echnology,2002,636加工工艺220081107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