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九年级物理中考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人教版

第三章透镜及其他应用一.知识网络二.几点注意事项:1、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⑴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光线会聚而形成像为实像;相关概念1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或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做透镜的 。
2每个透镜都有 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 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 焦点。
3焦点到透镜晃心的距离叫做 ,用字母 表示,物体到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做 ,用字母 表示,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 ,用字母 表示。
凸透镜1中间厚 的透镜蜗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成像1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物距 ,像距 ;应用实例: 、 。
2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物距 ,像距 ;应用实例: 、 。
3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条件:物距 ,像距 物距;应用实例: 、 。
凹透镜 1中间薄 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 。
常见的光学仪器眼睛与眼镜1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 ,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上,形成物体的像。
2近视眼将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需要戴 镜来矫正。
3远视眼将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需要戴 镜来矫正。
显微镜 1显微镜的目镜物镜都是 镜,但 镜的焦距较长。
2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 、 的 像。
3显微镜的目镜是将物镜的物镜的像再放大一次,成、 的 像。
望远镜 1对于由两组凹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直径较 (填“大”或“小”),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
2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 的 像。
3目镜相当于 镜,将物镜所成的像 。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为虚像。
⑵成像性质上的区别:实像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⑶接收方法上的区别: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像近,像变小。
(2)对于凹透镜只能成缩小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大。
三.例题:例1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D.光屏上没有像,需要重新调整光屏位置才能有像呈现在光屏上例2.拍集体照时,发现有人没进入镜头,应先要调节照相机,再。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透镜及其应用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透镜及其应用考点一透镜知识点一:透镜1.定义: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2.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等等;3.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知识点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类凸透镜凹透镜别概念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例性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质应放大镜、老花镜近视镜用注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或发散作用是和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的,并不是指光线的最终传播方向.知识点三:透镜的几个基本物理量(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如甲、乙两图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考点二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一:照相机(1)原理: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构造:镜头(凸透镜)、胶片、调焦环、光圈环、快门等几部分组成。
(3)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知识点二:投影仪(幻灯机)(1)原理: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构造:凹面镜、光源、螺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
(3)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知识点三:放大镜(1)原理:镜片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像距大于物距.考点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识点一:【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第三课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过关一、透镜1.定义(1)测焦距: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另一侧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2.三条特殊光线实像和虚像1.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晶状体较厚,折光能力太晶状体较薄,折光能力考点一:透镜和焦距1.(2022•桂林)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B.C.D.【答案】C【解答】解:AB、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故AB错误;C、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故C正确;D、该元件厚度相同,不是凸透镜,也不是凹透镜,故D错误。
故选:C。
2.(2022•长沙)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答案】C【解答】解:“水晶饼”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使太阳光发生折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2019•湘西州)某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经过测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解答】解:某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中心是光心,光斑和光心之间的距离叫焦距,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故答案为:20。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4.(2022•淄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

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跨学科实践】1.(2024·山西)如图为青少年眼病患者眼球与正常眼球对比图。
关于该患者的晶状体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近视眼镜B.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远视眼镜C.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近视眼镜D.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远视眼镜【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患者眼球中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因此应戴近视眼镜即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选A。
【中考新考法】2.(2024·山东烟台)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
请你观察图甲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乙中。
表乙照相机①胶卷光圈眼睛晶状体和角膜②③【答案】镜头视网膜瞳孔【解析】[1][2][3]根据图可知,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胶卷(底片);瞳孔相当于光圈,调节光线的射入量;眼睑相当于快门,快门打开才能有光线进入;快门与眼睑的作用是相同的。
【结合生活实际】3.(2024·湖北武汉)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图甲中,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
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同学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方案一:仅将光屏向移动一段距离;方案二:仅换用焦距较的凸透镜。
(2)某同学利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察指纹,保持指纹到眼睛的距离为40cm不变,将凸透镜调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看到了指纹正立放大的像,此时该同学的眼睛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能成(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或“正立放大”)的像。
【答案】照相机左大倒立放大【解析】(1)[1]由图甲可知,物距大于像距,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

有一个相当于 凸 透镜的镜头,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
小于二倍焦距,在屏幕上成倒立 放大 的实像
放大镜 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25版
显微镜
望远镜
物镜相当于 投影仪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镜相当于 照相机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理
甘肃专版
的镜头,
规律 ②二倍焦距分大小,远小近大。二
倍焦距处是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
点,物体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成
的是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之外
成的是缩小的实像。
①成实像时:物近(物距
减小)像远(像距增大)像变
动态
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规律
②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
变小。
换小焦距透镜相当于物距
更换
增大;换大焦距透镜相当
透镜
类型
视觉
特征
形成
原因
近视眼
远视眼
近处清晰,远处模糊
远处清晰,近处模糊
晶状体太 厚 ,折光能力太 强
晶状体太 薄 ,折光能力太 弱
在视网膜 前 方
在视网膜 后 方
配戴 凹 透镜
配戴 凸 透镜
成像
位置
矫正
方法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人教八上P93 T4改编)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
目镜是靠近眼睛的一组 凸
透镜,
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
的镜头,
大的虚像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考点4:眼睛和眼镜
1.眼睛
视物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凸 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
【中考物理考点梳理】《2.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梳理
返回思维导图
返回栏目导航
2.近视眼和远视眼
视觉特征
近视眼
近处清晰,远
处模糊
形成原因
晶状体太 厚
能力太 强
视网膜的 前
成像图示
矫正镜片
,折光
,像成在
_____透镜
凹
方
晶状体太 薄 ,折光
远处清晰,近
能力太 弱 ,像成在
远视眼 处模糊
后
视网膜的
方
凸
_____透镜
矫正图示
第3讲
续表
通过凸透镜的焦点或正
跟主光轴平行
通过光心的
外形特征 对光的作用
对着凹透镜另一侧虚焦
的光线
光线
点的入射光线
凹透镜
中间薄,
发散
_________
(近视眼镜) 边缘厚
经凹透镜折
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
射后,折射光
于主光轴
线的反向延
长线过另一
侧的虚焦点
经凹透镜折
射后传播方
向不变
第3讲
返回思维导图
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梳理
返回栏目导航
考点 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物体到凸透镜
像的性质
像到凸透镜的
的距离u
正倒
大小
虚实
距离v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正立
放大
虚像
u<v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及练习(含答案):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四、知识梳理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过程
(1)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F F F F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
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 照相机
f<u<2f 倒立放大实像v>2f 幻灯机
u<f 正立放大虚象|v|>u 放大镜
1、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
照相机就是利用上面的原理制作的。
第二课时
(4)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回顾一、透镜的基本概念1、薄透镜:透镜的厚度球面的半径。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的直线。
3、光心(0):薄透镜的。
通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
4、焦点(F):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在主光轴上汇聚的点,称为;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主光轴上会聚的点称为;在透镜的两侧,实、虚焦点都分别各有个。
5、焦距(f):的距离。
6、物距(u):的距离。
7、像距(v):的距离。
8、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1);(2);(3);(4)。
2,、凸透镜成像规律三、透镜的应用1、放大镜:是一个的凸透镜,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可以观察到一个,所成的虚像和物体在镜的。
2、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的原理制成的,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为了使屏幕上有更大的图像,应像距,同时物距。
3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的原理制成。
4、显微镜:一般是由透镜组成,分别为和,每组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显微镜的物镜成像,显微镜的目镜成像。
5、近视镜是用制成的眼镜,远视镜是用制成的眼镜。
重难点分析难点1 正确理解透镜的作用1、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或发散)作用是指从透镜射出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加大了会聚程度或减小了发散程度(加大了发散程度减小了会聚程度),即光线经过凸透镜(凹透镜)后并不一定会聚到一点(发散),只不过比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或远离)主光轴。
2、会聚作用与会聚光线是不同的,发散作用与发散光线是不同的,要区别开,即会聚作用射出的不一定是会聚光线,发散作用射出的不一定是发散光线。
如图a、b是会聚作用,c、d是发散作用;图b、c出射的光线是会聚光线,图a、d的出射光线是发射光线。
难点2 正确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研究(1)实验器材;(2)实验仪器的调整;(3)物体经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放大实像、放大虚像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复习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复习要点(一)、透镜1、透镜的种类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②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几个名词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②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③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④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3、填表:说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向主轴方向偏折;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向远离主轴方向偏折。
4、典型光路及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②通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改变③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名称 又名 眼镜实物形状 光学符号 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F F F F 图3-1 图3-2 图3-3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②通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改变③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二)、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象。
4、实像和虚像的区别①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②实像既可用光屏承接,又可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而只能用眼睛看到。
③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 照相机f<u<2f 倒立放大实像v>2f 投影仪u<f 正立放大虚象|v|>u 放大镜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⑸成虚像时:(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利用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利用凸透镜矫正。
4、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区别近视眼看得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视眼看得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而看不清,远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而看不清。
5、眼镜的度数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
凸透镜(远视镜片,即老花眼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即近视眼镜)的度数是负数。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二、重难点例题分析例1、有一副眼镜,如何能知道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解析: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不同,成像情况也不同,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有实焦点,能成实像;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没有实焦点,也不能成实像,利用它们的这些性质,就可以通过简便的方法来区分它们。
解答:方法一:眼镜对着太阳光移动,如果透过的光能会聚在一起成为光点,说明是凸透镜,否则是凹透镜.方法二:把手指放在靠近眼镜的一侧,从另一侧透过眼镜观察手指,若看到手指放大的像,则说明是凸透镜,否则是凹透镜.方法三:把眼镜对着远处的电灯丝,如果在光屏上能看到灯丝倒立、缩小的实像,眼镜就是凸透镜,如果在光屏上得不到灯丝的像,这个眼镜就是凹透镜.例2、在图3-5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图3-5解析:A、B、C三图中的入射光线相同,均为平行光。
将各图中的光线延长或反向延长(注意单箭头光线和双简头光线),它们的交点为入射点,即面镜或透镜所在的位置。
再由出射光线就可以确定它们对光是反射还是折射,从而确定是透镜还是面镜。
由此可定出图C 中平面镜是斜放的,通过画图还可知图A中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发散,框内装的是凹透镜;B 图中的光线先会聚再发散,框内装的是凸透镜.答案:如图3-6所示。
图3-6评注:这类问题属于光学中“黑盒子”问题,这类问题较复杂、综合性较强。
解决这种问题的一般思路是:(1)将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连接起来形成光路;(2)根据光线在盒中是反射还是折射,判断其中到底是面镜还是透镜;(3)入射光线和射出光线的交点,为面镜或透镜所在位置.(4)根据面镜或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判断面镜或透镜的种类.例3、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焦点的距离是10 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透镜的焦距大于10 cmB.当该蜡烛距凸透镜10 cm时,可成一放大的像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 cm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缩小的像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8 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解析:当透镜距焦点的距离是10 cm时,成放大的实像,说明物距u=10cm+f在f与2f 之间,即f<10cm+f<2f,解得f>10 cm,所以A、B、D选项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当u=20 cm 时,u小于2f,所以不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以C选项的判断是错误的。
因此,应选C。
例4、由课本70页“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知道,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的倒数乘100。
请设计一个测老花镜度数的最简单的方法。
要求写出所用器材、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解析:由题意知,只要测出了眼镜的焦距,就可计算出眼镜的度数。
所以测老花镜度数的问题就转化到测老花镜的焦距了。
测老花镜(凸透镜)度数的简单方法如下:器材:刻度尺.步骤:(1)睛天时把镜片放在阳光下,使光线与镜片垂直.(2)调整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或光盘)最小,最清楚.(3)用刻度尺测量镜面到地面上光点距离(记录结果单位是米)用f 表示.计算公式:镜片度数D=f 100. 例5、图3-7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
(2)图中甲眼、丙眼比较,不同点是:a____ ;b_____ 。
解析:(1)甲图通过晶状体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焦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这样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近视眼;乙图通过晶状体的平行光图3-7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会聚,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样就看不清物体,是远视眼;丙图通过晶状体的平行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这是正常眼。
(2)甲图是近视眼,丙图是正常眼,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太远,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强,和正常眼不同.解答:(1)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 (2)视网膜距晶状体太远;晶状体太凸例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 、b 、c 、d 、e 五个位置,如图3-8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 处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所图3-8得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 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处能看到放大虚像。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成实象时,物距越大,像越小,所以物体在a点时实象最小;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焦距时,成等大的实象,所以放在b 点成等大的实象;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实象,所以放在c点成放大的实象;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放大的虚象,所以放在e 点看到虚象。
解答:a b c e三、综合练习1、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3-9所示,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 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3-9 图3-10 图3-112、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3-10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像。
3、如图3-11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 (只需填写一种)。
4、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____附近成实象,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用来把这个像__________。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__________。
5、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是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_______,物体经_________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_________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6、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物体离我们越近,“视角”越_________,看物体越清楚。
7、画出图3-12中两条光线的折射光路。
图3-12 图3-138、一条光线与凸透镜主光轴夹角为60°,斜向上入射到放在主光轴上方的平面镜上,如图3-13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请完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并标明光射向平面镜时的反射角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