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CAP等
CAP和COPD的病情评估-文档资料

•.
•7
CURB-65评分
因素
分值
意识障碍
+1
BUN>7mmol/L
+1
呼吸频率>30次/分 +1
低血压(SBp<90mmHg +1
或DBp<60mmHg)
年龄>65岁
•. +1
•8
CURB-65评分
CURB-65各字母的意义:C:Confusion; U:Uremia;R:Respiratory;B:Blood pressure;
•.
•17
谢谢!
•.
•18
感染中毒症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证据,如血培养阳性、代谢性酸中毒、凝血酶原时 间和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
X线胸片病变累及一个肺叶以上、出现空洞、病灶迅速扩散或出现胸腔积液。
•.
•5
因素 人口学因素 男性 女性 定居于养老院
合并症 肿瘤 脑血管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肝病
1 2 3 4 5 我睡眠很不好 1•. 2 3 4 5 我一点精力都没有 •14
CAT评估的临床意义
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对每个项目做出相应 评分(0-5),CAT分值范围是0-40。得分 为0-10分的患者被评定为 “轻微影响”, 11~20者为“中等影响”,21~30分者为 “严重影响”,31~40分者为“非常严重影 响”。 患者CAT评估测试≥2分的差异或改 变量即可提示具有临床意义。
•.
•3
排除标准
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 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 细胞润浸症,肺血管炎等。
•.
•4
病情评估
重症cap评估标准

重症cap评估标准重症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指在社区中感染得到的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导致。
对于重症CAP患者,他们需要接受更加积极的治疗和监护。
因此,评估重症CAP的严重程度非常重要,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评估标准——CURB-65评分法,它是根据五个指标来评估患者是否属于重症CAP。
CURB-65评分法的五个指标分别是Confusion(意识状态改变)、Urea(尿素氮)、Respiratory rate(呼吸频率)、Blood pressure(血压)和年龄65岁以上。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五个指标。
Confusion是指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改变。
衡量意识状态的指标可以是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lasgow Coma Scale, GCS)或其他能够客观反映患者意识状态的标准。
意识状态的改变可能是重症CAP的表现之一,因为感染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Urea是指血液中尿素氮的浓度,它是衡量肾脏功能的指标之一。
由于重症CAP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使肾脏受损,因此尿素氮的升高可能意味着重症CAP的存在。
Respiratory rate是指患者的呼吸频率。
呼吸频率的增加可能是患者呼吸系统受到感染的表现。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通常在每分钟12-20次,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肺部感染的存在。
Blood pressure是指患者的血压。
低血压可能是感染引起的休克的表现,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需要迅速采取治疗措施抢救患者。
因此,血压是重症CAP评估中不可忽视的指标之一。
年龄65岁以上是指患者的年龄是否超过65岁。
由于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且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他们更容易受到重症CAP的威胁。
因此,老年人属于重症CAP的高危人群。
通过对上述五个指标进行评估,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判断他们是否属于重症CAP。
CURB-65评分法根据患者得分来决定他们应该接受何种治疗措施。
CAP肺炎

③血肌酐(SCr)>106 u mol/L或血尿素氮(BUN)>7.1
mmol/L;④血红蛋白<90g/L或红细胞压积(HCT)<30 %;⑤血浆白蛋白<25 g/L;⑥有败血症或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DIC)的证据,如血培养阳性、代谢性酸中毒、 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血小板减少;⑦胸部X线检查显示病变累及>1个肺叶、 出现空洞、病灶迅速扩散或出现胸腔积液
CAP的病原学诊断
痰标本的采集:尽量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嘱患者先行漱
口,并指导或辅助其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无痰患者检查 分枝杆菌和肺孢子菌可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导痰。真菌和分枝 杆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晨痰标本;对于通常细菌,要先将标本进 行细胞学筛选。对于厌氧菌、肺孢子菌,采用BALF(支气管肺泡 灌洗液)标本进采集:采集间隔2—4周急性期
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标本,主要用于非典型病原 体或呼吸道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的测定
检测结果诊断意义的判断
确定①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 ②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标本培养的病原菌浓度
≥105 CFU/mL(半定量培养++),BALF标本≥104 CFU/mL(+~ ++),防污染毛刷或防污染BALF标本≥103 CFU/mL(+); ③呼吸道标本培养到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 ④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呈≥4 倍变化(增高或降低),同时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补体结合试 验)≥1:64,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微量免疫荧光试验)≥1: 32,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间接荧光抗体法)≥1:128; ⑤嗜肺军团菌I型尿抗原检测(酶联免疫测定法)阳性; ⑥血清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抗体滴度呈≥4倍变 化(增高或降低); ⑦肺炎链球菌尿抗原检测(免疫层析法)阳性(儿童除外)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进展

(二)CAP入院治疗标准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1.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之一,尤其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条件并存时,建议住院治疗。
(1)年龄≥65岁。
4.需入住ICU的重症患者:可分为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的A组和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的B组。
(1)A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给予抗生素治疗: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静脉注射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厄他培南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
3.出现并发症,如脓胸、迁徙性病灶等,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损害。应进一步检查和确认,进行相应的处理。
4.CAP诊断有误时,应重新核实CAP的诊断,明确是否为非感染性疾病。
(三)出院标准:经有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同时满足以下6项标准时,可以出院:体温正常超过24h;平静时心率<100次/min;平静时呼吸<24,24次/min;收缩压>90mmHg;不吸氧情况下,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可以接受口服药物治疗,无精神障碍等情况。
(4)存在以下实验室和影像学异常之一:① WBC>20×10 9 /L或<4×10 9 /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1×10 9 /L ; ②呼吸空气时Pa0 2 <60mmHg,Pa0 2 /Fi0 2 <300,或PaC0 2 > 50mm Hg;③血肌酐>106 μ mol/L或血尿素氮BUN>7.1mmol/L;④血红蛋白< 90g /L或红细胞压积 HCT <30%。 ⑤ 血浆白蛋白< 25g /L; ⑥ 有败血症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证据,如血培养阳性、代谢性酸中毒、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 ⑦ X线胸片显示病变累及1个肺叶以上、出现空洞、病灶迅速扩散或出现胸腔积液。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课件

预后影响因素
年龄
基础疾病
老年人和儿童CAP的预后通常较差,因为 他们的免疫系统较弱。
患有心脏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等基础疾病的患者,CAP预后较差。
并发症
病原体类型
如脓胸、心脏疾病等,会影响CAP的预后 。
某些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 伯菌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肺炎,影响预 后。
发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多为低 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患者可出 现高热。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症状
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 等。
体征
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干啰 音。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肺部有 炎症性病灶。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中性 粒细胞比例升高。
鉴别诊断
其他肺部感染
如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课件
目录
•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 • CAP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CAP的治疗 • CAP的预防与控制 • CAP的预后与转归
01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 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 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 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分类
CAP可以根据病原体类型、病情严重 程度等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 括按照病原体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CAP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以及 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病机制有所 不同。
病理生理
CAP的病理生理主要表现为肺组织炎症反应,包括肺泡壁水 肿、炎性细胞浸润等,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随着病 情加重,可能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重症肺炎【诊断】首先要明确肺炎的诊断。
Cap指院外肺实质(包括肺泡壁,即广义的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包括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潜伏期明确,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
简言之,在住院48小时内和住院前为肺部炎症。
cap的临床诊断依据包括:① 近期咳嗽、咳痰,或原发性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痰脓;有或没有胸痛。
② 发烧③ 肺部实变和/或湿罗音的迹象。
④白细胞>10×109/L或<4×109/L,有或无核左移。
⑤ 胸部X线检查显示有或无胸腔积液的斑片状或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改变。
除肺结核、肺肿瘤、非传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肺血管炎等外,上述第1-4项加第5项中的任何一项均可建立临床诊断。
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icu的肺炎。
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认的定义。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肺炎的表现: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min③pao2<60mmhg,氧合指数(pao2/fio2)<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④血压<90/60mmhg;⑤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⑥少尿:尿量<20ml/h,或<80ml/4h,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hap中晚发性发病(入院>5d、机械通气>4d)和存在高危因素者,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亦视为重症。
2001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制定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主要诊断标准① 需要机械通风;② 肺部病变的扩大≥ 50%在入院后48小时内;③ 少尿(<400ml/天)或非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肌酐>177μmol/l(2mg/dl)。
次要标准:① 呼吸频率>30次/分钟;② PaO 2/FIO 2<250③ 双肺或多叶病变;④ 收缩压<12kpa(90mmHg);⑤ 如果舒张压<8KPa(60mmhg)符合一个主要标准或两个次要标准,则可诊断为重症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1

间质性肺炎的X线表现 15
双肺中下叶细网格状影
2021/1/24
非典型肺炎 16
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 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 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 一般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治疗有效。 非典型肺炎多由病毒、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 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X线表现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 一般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无效。
IDSA/ATS Guidelines for CAP in Adults. CID 2007:44(Sup1p/l224)/.2S02271
28 检查指征
ICU收治的患者 门诊抗菌素治疗失败
空洞型肺炎 白细胞减少症
酗酒
细菌学检查的指征
血培养 x
x x x
痰培养
x x
尿军团菌抗 尿肺炎链球菌抗
体
体
30
抗菌素治疗策略 31
分级经验性治疗 注意某些特殊感染的罹患诱因 不推荐针对单一病原体的治疗 推荐强有力的治疗 起病后8小时内用药
IDSA/ATS Guidelines for CAP in Adults. CID 2007:44(Sup1p/l224)/.2S0227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指南
IDSA/ATS Guidelines for CAP in Adults. CID 2007:44(Sup1p/l224)/.2S02271
26 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选用 1/24/2021
细菌学检查的评价 27
门诊治疗者可不行细菌学检查 住院患者应行细菌学检查 根据指征行相应的细菌学检查 应在使用抗菌素之前采取标本 痰涂片意义很大 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判定及意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评价及抗生素的使用

次要标准(满足三项即可)
呼吸频率 ≥ 30次/分 PaO2/FiO2 ≤ 250 多叶、段性肺炎 意识障碍/定向障碍 氮质血症(BUN ≥ 20mg/dl,7mmol/dl) 白细胞减少症(WBC ≤ 4000/ul) 血小板减少症(PLT ≤ 100,000/ul) 低体温(中心体温﹤ 36度)
非ICU-住院患者 ICU患者
肺炎链球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流感嗜血杆菌 嗜肺军团菌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嗜肺军团菌 G- 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
吸入性细菌
呼吸道病毒
IDSA/ATS Guidelines for CAP in Adults. CID 2007:44(Suppl 2).S27
合并COPD的CAP患者病情更严重
与未合并COPD的CAP患者相比,合并COPD的CAP患 者PaO2/FiO2更低,PSI评分更高,呼吸衰竭和肺炎更为 严重
P<0.01 PSI评分 P<0.01
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
n=212
n=1167
n=212
n=1167
2004-2008年间进行的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分析合并COPD对住院CAP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共纳入1379例 CAP患者,其中212例为合并COPD的CAP患者
老年CAP组患者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多为III-V级,而非老年组患者多为I-III 级
非老年组(n=25) 老年组(n=35)
患者比例(%)
PSI评分
一项对照研究,收集2007-2009年于北京某医院呼吸科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C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 析。共纳入60例CAP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老年CAP组和非老年CAP组,其中老年CAP组35例,年龄均≥65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P的诊断
胸片(正侧位):
提示特殊病原体或状态,如肺脓肿和结核病; 鉴别诊断并明确有无气道阻塞、胸腔积液;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11
CAP的诊断
12
胸部CT
13
CAP的诊断
血清学检验:
血培养、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
痰直接涂片:
不能检测非典型性致病菌和混合感染,也使治疗缺乏 针对性而影响预后; 但对某些肺部感染包括分支杆菌属、地方性真菌、军 团菌(直接荧光染色)和卡氏肺囊虫病引起的感染具
静脉使用-内酰胺类(头 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 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 高剂量氨苄西林)+静脈 或口服大环内酯类或强力 霉素,或单用抗肺炎链球 菌氟喹诺酮类 IV 3代头孢+New
fluoroquinolone
24
3、住院非ICU
b、无心肺病史和其他危险因素
4
病原学
50%的CAP不能通过快速诊断的方法 明确病原体 没有一种可适用于一切病原体的检测方 法 CAP往往合并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或病 毒感染。
(非典型病原体主要指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 团菌等,根据血清抗体呈4倍升高或急性期抗体水平 明显升高而诊断。)
5
CAP常见病原菌(国外)
CAP主要病原菌
56
右下肺癌 X线正位片
↑
57
58
治 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支持治疗
3.并发症的处理
4.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59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Alexander Fleming (1881-1955)
1928年,于伦敦圣玛丽医院
60
1.抗菌药物治疗
首选:青霉素G
对青霉素过敏、耐青霉素或多重耐药菌株感
染者选用喹诺酮类、头孢噻肟三代头孢、万
(一)症状
常有受凉、劳累等诱因 大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起病多急骤 典型症状:寒战、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 、胸痛(五联征)
39
(二)体征
肺部体征 早期-患侧胸廓呼吸动度减小,呼吸音减低 中期-肺实变体征:语颤增强,叩诊浊音, 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后期-湿啰音 累及胸膜时有胸膜摩擦音 其它体征
32
细菌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肺炎
(pneumococcal pneumonia)
33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炎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 上呼吸道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慢性心肺疾患 、免疫缺陷者→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在肺泡 内繁殖 该菌的致病力是荚膜(多糖)的侵袭作用 病变可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 易累积胸膜引起渗出性胸膜炎
症状 体征 血常规 胸片
病原学
45
鉴别诊断
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2.肺炎支原体肺炎 3.侵袭性肺曲霉病 4.肺结核 5.肺癌
46
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47
2.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 pneumonia)
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全身症状明显 胸片: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 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 向外伸展
具备上述情形之一尤其是两种情形并存时,
若条件允许建议住院治疗
19
入住ICU的指征
1. 2.
3. 4.
主要标准 需要机械通气 在48小时内肺浸润 增多>50% 脓毒性休克 急性肾衰 (或4小时 尿量<80ml,血 Cr>2mg/dl)
1. 2. 3. 4.
5.
次要标准 呼吸频率30次/分 PaO2/FIO2<250 双肺或多叶肺炎 收缩压90mmHg 舒张压<60mmHg
40
并发症 1、感染性休克
2、胸膜炎、胸腔积液、脓胸
3、肺脓肿
41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升高,N>80%,并有核左移或中毒 颗粒 痰涂片:革兰染色阳性及荚膜染色阳性 痰培养及血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 PCR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
42
X线检查
右中叶肺炎 正位片
43
右中叶肺炎 右侧位片
44
诊 断
34
肺炎链球菌电镜图片
→
35
肺炎链球菌显微镜图片
→
36
病理
分期
充血水肿期
红色肝样变期
灰色肝样变期
溶解消散期
病变消散后,肺组织结构无破坏,不留 纤维斑痕;少数病例由于机体反应性差,纤 维蛋白吸收不完全而成为机化性肺炎
37
正常肺组织
病理切片
大叶性肺炎
病理切片
(灰色肝样变期)
→
38
临床表现
古霉素等
疗程:通常14天,或退热后3天停药或由静脉 用药改为口服,维持数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1
2.支持疗法
卧床休息 补充热量、水分、蛋白质及维生素等
62
3.并发症的处理
若体温降而复升或3天内仍不下降者,可能 有细菌耐药、肺炎球菌的肺外感染、混合感 染、药物热或并存其它疾病
怀疑脓胸患者,应积极排脓引流
63
4.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链球菌(包括DRSP) 军团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 肠道G - 杆菌 金葡菌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 呼吸道病毒 混合感染 结核菌、真菌
IV 抗假单胞菌-内酰胺类
(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 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环丙沙星, IV 抗假单胞菌-内酰胺类+氨
基糖苷类+静脉用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或静脉非抗假单 孢菌类+氟喹诺酮类
27
治 疗
发病8h内开始治疗减少30d内的死亡率 根据指南合理使用抗生素 足疗程使用抗生素 阿奇霉素7~10d、抗肺炎链球菌的氟喹诺 酮类7d 肺炎链球菌感染治疗7~10d,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治疗10~14d 长期使用激素者疗程要大于14d
-内酰胺类(口服头孢
呋辛、高剂量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或肠外应用头孢曲松随 后口服头孢泊肟)+大 环内酯类,或单用氟喹 诺酮类
23
3、住院非ICU
a. 有心肺病史和/或其他危险因素
肺炎链球菌(包括DRSP)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 混合非典型性致病菌 肠道G - 杆菌 呼吸道病毒 杂菌 吸入(厌氧菌)、病毒、军 团菌属、结核菌、真菌、卡 氏肺囊虫
补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溶液等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多巴胺、阿拉明等,维持收 缩压>90 mmHg,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控制感染:对病因不明的重症感染患者,宜选用强 而广谱的抗菌素,待病原菌明确之后,再作调整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病情危重、全身毒血症重者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7
我国CAP致病原的构成(上海)
黄海辉,张婴元,黄绍光等.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3:321-324
8
临床表现
症状 畏寒、发热、咳嗽、胸痛、脓性痰、呼吸 困难、呼吸急促
体征
9
CAP的诊断
诊断依据
1.
2.
3. 4. 5.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 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发热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 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 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 10
肺炎链球菌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单独或混合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 呼吸道病毒 杂菌 军团菌 结核分支杆菌 地方性真菌
新一代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克拉 霉素)或多西环素
22
2、门诊治疗、有心肺病史和/或其他危险因素
耐药肺炎链球菌(DRSP)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混合感染 肠道G - 杆菌 厌氧菌 呼吸道病毒 军团菌属 结核杆菌、卡氏肺囊虫 真菌
28
临床病程
美国胸科学会(ATS)关于CAP的治疗指南认为,绝大 部分CAP经治疗后3天能获得临床改善,这时可考虑转 换为口服抗生素治疗(序贯治疗)
指标:咳嗽和气急减轻,体温正常(间
隔8小时测定2次),WBC↓。当开始口
服抗生素治疗后,若无其他医疗和社会
问题可以出院
29
初始治疗无效的处理
在初始治疗3d患者的病情无改善或恶化,如与宿主基 础条件有关应继续用药;如果7d内还无反应或病情在 24h内恶化应考虑以下4种原因: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混合非典型性致病菌 呼吸道病毒 军团菌属 杂菌 结核菌、真菌、卡氏肺囊虫
静脉单用阿奇霉素; 如 大环内酯类过敏或不能 耐受改用多西环素和内酰胺类(头孢2); 或单用抗肺炎链球菌氟 喹诺酮类
25
4、入住ICU
a、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N<1109/L, Hb<9mg/dl, HCT<30% 动脉血PH<7.35, PaO2<60mmHg和/或 Paco2>50mmHg 肾功能Cr>1.2mg/dl , BUN>20mg/dl
18
CAP住院治疗指征(续)
5. 6. 7.
感染灶累及多叶或伴有空洞、胸水等 有败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异常 社会因素:如缺少稳定家庭负责任的护理者, 至少留观24~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