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
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和预后与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乳腺癌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参与的多基因疾病,其病理特征较为复杂。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均为该类型。
其独特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细胞间膜的破坏和侵袭性生长,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增多等。
这些病理特征对于乳腺癌的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1. ER和PR的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
研究表明,ER和PR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较低的侵袭性、较好的预后以及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有关。
2. Her-2的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其过表达与乳腺癌的高度侵袭性、较差的预后以及对内分泌治疗的抵抗性密切相关。
检测Her-2的表达情况对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3. Ki-67的表达Ki-67是一个核心蛋白,它在细胞周期的G1、S、G2和M期表达,而在细胞停滞期不表达。
在肿瘤细胞中,Ki-67的高表达常常与细胞增殖活跃度高和肿瘤的侵袭性强相关。
以上研究表明,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3. Ki-67的表达Ki-67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较差预后相关。
Ki-67高表达的患者往往肿瘤的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
四、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ER、PR、HER-2、ki67乳腺癌免疫组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ER、PR、HER-2、ki67乳腺癌免疫组化中的表达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ER、PR、HER-2、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80例乳腺癌病例,切片经病理医师诊断。
结果:80例乳腺癌中ER、PR、HER-2、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58.8%、35%、和 81.3%。
ER、PR、HER-2和ki67之间有相关性,ER与PR 表达呈正相关(P<0.05),ER、PR与CerbB-2、Ki-67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ER、PR、HER-2、ki67在乳腺癌表达中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多项免疫组化指标联合使用,能为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化疗提供正确的依据及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化:ER:PR:HER-2:ki67乳腺癌是全世界领域内深深危害女性康健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4.5%-10.8%,占女性恶性肿瘤的6.96%-19.4%[1],因此,乳腺癌防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乳腺癌生长转移过程中细胞分子生物学决定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和 KI-67细胞增殖指数,是乳腺癌重要的免疫标志,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在探讨乳腺癌与免疫组化之间的联系,为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病人,2015 年5月到2017年5月,年龄28-75 岁,临床乳房出现疙瘩、质硬、不能推动、边界不清,手术后组织经病理确诊乳腺癌,再行免疫组化检测ER、PR、HER-2、KI-67。
1.2病理学方法常规取材,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使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ssidase,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乳腺癌ER、PR、HER-2癌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乳腺癌ER、PR、HER-2癌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易少波;黄少敏;付小一【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年(卷),期】2004(026)002【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ER、PR、HER-2癌基因的表达的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 检测106例乳腺癌ER、PR和癌基因HER-2的表达,45例乳腺增生症及乳腺纤维腺瘤HER-2的表达,并按照FDA推荐的DACO公司Hercept Test的标准对HER-2的表达强度进行评分.分析ER、PR和癌基因HER-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关系.结果:乳腺癌ER阳性率为51.88%,PR阳性率为44.34%,HER-2的阳性率为71.69%.而且ER、PR阳性率随着乳腺癌级数增加(恶性程度增加)而降低;ER、PR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HER-2阳性程度的增生,乳腺疾病的危险程度随之增加,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也相应增加;结论:同时检测乳腺癌ER、PR和HER-2的表达,不仅对指导临床判断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可为临床制定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总页数】3页(P74-76)【作者】易少波;黄少敏;付小一【作者单位】宜春学院医学院,江西,宜春,336000;宜春学院医学院,江西,宜春,336000;宜春学院医学院,江西,宜春,3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J], 林梅英;程文德;王伟源2.年轻女性乳腺癌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研究 [J], 施永胜;孙鑫鑫;钟献3.ER、PR、Her-2、VEGF、p53和Ki67在乳腺癌中\r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分析 [J], 王娟;黄炳臣;吴雪铭;苏群英;林洁;黄小英;龙喜带4.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前后其肿瘤组织ER、PR、Her-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彭厚坤5.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对ER、PR、HER-2、Ki-67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J], 黄湘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作者:金玉梅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之间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ER、PR、HER2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其阳性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ER、PR、HER2的阳性率分别为62%(31/50)、56%(28/50)、34%(17/50),三种基因在组织学分级Ⅲ级和Ⅰ~Ⅱ级间的表达差异显著,P【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基因表达;检测乳腺癌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
其发病机制受到多种基因影响,活化基因通路引起细胞异常增殖,将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给予有效评估,从而作为临床诊治的参考依据[2]。
乳腺癌通常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笔者探讨了该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的基因表达和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之间我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50例,均与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3]相符合,且经病理检查确诊。
患者年龄31~76岁,平均(52.7±2.4)岁;性别均为女性;肿瘤直径1.6~9.4cm,平均(4.6±0.7)cm,其中>5cm者5例,2~5cm者30例,≤2cm者15例;乳腺癌TNM分期:Ⅰ期9例,Ⅱ期28例,Ⅲ13例;区域淋巴结阳性32例,阴性18例;组织学分级:Ⅰ级4例,Ⅱ级33例,Ⅲ级13例。
所有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或乳腺癌根治术,术前没有发生远处转移者,没有进行分子靶向治疗或放化疗。
1.2 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为SP法,由至少2位病理医师对标本组织学分级和病理诊断进行确定。
ER、PR和PS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 2 a 86 i eE oiv ru n 94 i eE eav op (P< .5 ,n 0 8 i S s .% nt R psieg pad2 . % nt R ngt e u w 4 h t o h i g r 0 0 ) ad5 . % n teP oiv r pa d2 . % i eP eav op(P< . 1 .T eP 2 xrs o a psie h R psiego n 8 9 nt Rn gteg u t u h i r 0 0 ) h S epes nw s oivl i t y
MABnl , U ag F u h D p r eto nougr ,f l t acrH si l Xna g Mei l i—n S N G n . or eat n f O sre A i e C ne o t i t m c y f ad i p a o iin dc f j a
E p e s n fER , R n S n i fl a i g d c  ̄ b e s a c n ma a d i l i a in f a c x r s i so o P a d P 2i n t tn u t i r r a tc r i o n t ci c lsg i c n e s n i
t l c pah lg c lpaa t r n i flr tn ca e s a cn ma. ehod The e prs i n fER , he ci o t oo i a r me es i n i ai g du t br a tc ri o ni t l M t x e so s o
Unv ri Ur m q 30 11, n iest y, u i8 0 Chia
【 b tat 0bet e oep r er a osi btent xrsi so R,R a dP 2 n A src】 jci T xl et ltnhp e e eepes n f v o h e i w h o E P n S d a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分子生物学变异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等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通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和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ER和P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分型相关ER和PR是乳腺癌细胞中的核受体,它们的阳性表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研究表明,ER和PR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低分化的乳腺癌中ER和PR的表达率较低,而高分化的乳腺癌中ER和PR的表达率较高。
这说明ER和PR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乳腺癌组织分型的重要指标之一。
2. Her-2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相关Her-2是乳腺癌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酪蛋白激酶,其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相关。
研究表明,Her-2的过度表达主要出现在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而在其他类型的乳腺癌中表达较少。
Her-2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乳腺癌病理类型的一个重要指标。
Ki-67是一种核抗原蛋白,其表达水平可以反映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研究表明,Ki-67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不良相关,其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ER、PR、Her-2和Ki-67的综合分析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分子机制的调控。
ER、PR、Her-2和Ki-67作为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综合分析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的参考。
乳腺癌患者HER-2、ER和PR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硬斑 1处 (0 %)、混合斑 1处 ( 1. 6 2. 5 2 为 5 %);用 步长脑 心通 胶囊治 4 疗3 个月后患 者有2 例检 出颈动脉 粥样 硬化斑 块3处 ,其 颈动脉 粥样 2 8
硬化 斑块发生率 为3 . ( 26 ),其 中软斑2 处 (32 49 2 /3 % 4 6. %)、硬斑
表 1 6 例 冠状动脉 粥样 硬化 性心 脏病 患者 3
服 用 步长脑心 通前后 I 的 变化 情 况 ( ±S MT )
参、当归 、川芎 、桃 仁、红花 、乳香 ( )、没药 ( )、鸡血藤 、 制 制
牛膝 、桂枝 、全蝎 、水蛭等 1味 中药进 行科学配伍 ,采用现代制剂 技 5 术精 制而成 ,具有 益气活血 、化瘀通络之功 效 ,能够降低血液黏度 、
3讨 论
动脉粥样 硬化的发生 、发展 与多种心脑 血管危险 因素有 关 ,是能
影响多处血管床 的系统性 疾病 。脂纹是 其最早可辨认 的病理 改变 ,发 生在 内膜层 ,是 由于脂质 在 内皮下浸润 ,单核细胞及少数 淋 巴细胞黏 附于 内皮表面并迁移至 内皮下间 隙,吞 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 ,并释放 多种 细胞因子 ,随病程进 展脂质条纹 发展 为 中间病变 。主要 由吞噬脂 质 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 细胞组成 ,最后 才发展为严重的突 出于 管腔的 粥样斑 块。动脉粥样硬化 最常累及 的部 位有 主动脉 、冠状动 脉、颈动 脉 、脑 动脉 、肾动脉 、下肢动脉 。颈动 脉表 浅易被体表超声检 测 ,是 超声 检测体表大 动脉粥样 硬化最常 采用的部位 。动 脉粥样硬化 时血 】 管壁结 构发生一系列病理 改变 ,超声显像 也会出现相应改变 。颈动脉 粥样硬化 的超声 表现 由I 增 厚和斑 块形成 。K m MT i 等 指 出I 增厚 MT 是动脉粥样硬化 的早期表 现,斑块形成是 其特征性表现 。B n hn ] oi o— t K p 等 报道 ,I 异常增厚部 位 ,出现斑块 的危险 胜明显增 加 ,是 op MT 同一病 变的不 同阶段 。颈动脉粥样硬 化与缺血性心脑血 管疾病 之间的 关系越 来越 受到人们的重视。
乳腺癌ER、PR、Her-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癌ER、PR、Her-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患者ER、PR、Her-2的表达状况以及临床病理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回顾其资料,其中包括原发性乳腺癌初次手术患者和复发后再次手术患者,观察研究所有患者的ER、PR、Her-2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的的关系。
结果:9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学类型分别为:粘液腺癌患者14例,浸润型导管癌患者35例,浸润型小叶癌41例,ER、PR、Her-2总计改变率分别为12.5%、21.5%、1.2%。
经随后随访3例患者去世,ER、Her-2、PR阳性存活率分别为94.2%、90.4%、96.0%,其对应阴性存活率为82.5%、91.2%、89.3%。
其中ER、PR阳性存活率高于阴性存活率,两者差异P<0.05,由统计学检验后有意义。
结论:ER、PR、Her-2是乳腺肿瘤重要标记物,也是预后的重要因子,PR极易受治疗影响,其次为ER;而ER、PR阳性患者具有较高生存率,联合两者可对乳腺癌预后做出评估。
【关键词】乳腺癌;ER;PR;Her-2;临床病理分析【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149-02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BC)是临床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攀升,该病具有地区差异,欧美地区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我国发病率低于欧美。
40~60岁女性易发乳腺癌,并有年轻化趋势[1]。
研究表明,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ic growth factorreceptor-2,HER-2)是乳腺癌临床指导治疗与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2]。
为进一步了解乳腺癌时期ER、PR、Her-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析的关联,特设计此实验进行研究探讨,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激 素受 体 ( P R )、雌 激素 受体 ( E R )的基 因表达 和 临床意 义 , 表 达在 不 同肿瘤 直径 间差 异显 著 ,P< 0 . 0 5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报道如下 。
详 见表 1 。相 关性分 析结果 显示 ,P R 和E R的表达呈 正相关 ,H E R 2 和 P R 的表 达呈负相 关 ,H E R 2 和E R 的表达 呈弱 的负相关 。
性肿 瘤,发 病率 高,且 具有较 高 的致 死率 。其 发病机 制受 到多 P< 0 . 0 5 ,代表差 异显著 ,具有统 计学意 义。
种基 因影 响,活 化基 因通路 引起 细胞异 常增 殖,将 基 因的蛋 白表 达水 平采用 免疫 组化 方法进 行检 测,能 够对 患者 的病情 发展给 予 2 结果 经 检测发现 ,E R 、P R 、H E R 2的阳性率 分别为 6 2 %( 3 2 / 5 6 )、
表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中基 因表达和肿瘤直径 、组织学分级 的关系
1资料 与方法
1 . 1临床 资料
选取 2 0 1 3 年 7月至 2 0 1 4 年 ¨ 之间我 院收治 的乳腺浸润 性导
管癌 患者 5 0 例 ,均 与中 国抗癌 协会 乳腺 癌诊 治指 南与规 范 相
符合 , 且经病 理检查 确诊 。 患者年 龄 3 l ~7 6 岁, 平均 ( 5 2 . 7 ±2 . 4 ) 岁; 性别 均 为 女性 ;肿 瘤 直径 1 . 6~ 9 . 4 c m ,平 均 ( 4 . 6 +0 - . 7 ) c m ,其中 >5 c m者 5 例 ,2~ 5 c m者 3 O例 , ≤ 2 c m 者 l 5 例 ; 乳 腺癌 T N M分 期: I 期 9例 , I I 期2 8 例 ,m 1 3 例 ;区域 淋 巴结 阳 性3 2 例 ,阴性 1 8 例 ;组织 学分级 : I 级4 例,I I 级 3 3 例 ,I H 级
间差异显著 , P< 0 . 0 5 。P R和E R 的表达呈正相 关 , H E R 2 和P R 的表达呈 负相 关 ,和 E R 的表达 呈弱的 负相 关。结论 : 本研 究结果显示 6 2 % 的乳腺 浸润性 导管癌为 E R 阳性 。P R 的 阳性率稍低 于 E R,但在预测 内分泌 治疗反应和 患者预后上 也 十分重要。对于指导 临床 治疗最有 用的报告 方式是 同时报 告 E R、P R 的 阳性率。E R、P R 的表达与较好的预后有 关 ,同时
1 3 例 。所有 患者均行 改 良根 治术或 乳腺癌 根治术 ,术前 没有 发生 远处转移 者 ,没有 进行分 子靶 向治疗 或放化疗 。
1 . 2方法
3 讨 论
近 几年 ,乳腺 癌发病 率逐 渐增 高 ,成 为 了威胁 女性 生命健 康 的主 要疾 病之 一 ,其 中大 部分 都是 浸润 性导 管癌 ,其生物 学行 为
有效评 估 ,从而作 为临床 诊治 的参考 依据 。乳腺 癌通 常 以浸 润 5 6 %( 2 8 / 5 0 )、3 4 % ( 1 7 / 5 0 ) ,三种基 因在组织 学分级I I I 级和 I ~I I 性导 管癌 为主 ,笔者探 讨 了该 病人表皮 生长 因子 受体 2( H E R 2 )、 级间 的表达差 异显 著,P< 0 . 0 5 ,具有统 计学 意义 ,E R的蛋 白质
临床研 究
乳腺 浸润性导 管癌 中 E R 、P R 、H E R 2基 因的表达及临床 意义
金 玉 梅
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 7 5 1 1 0 0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乳腺 浸润性导 管癌 中E R、P R、HE R2基 因的表 达及临床 意义。方法 :选取 2 0 1 3 年 7月至 2 0 1 4年
也可以预 测对 内分泌治疗的反应 。HE R2的过度表达与 不良预后有 关。 【 关键词】乳腺 浸润性 导管癌 ;HE R2 ;基 因表达 ;检测
乳腺 癌是 当前全 球范 围 内对 女性健 康造 成严 重危害 的一 种恶 构成 比,利 用 S p e a r m a n 等 级相关 分析各基 因表达 间的相关 性 。若
1 1 之 间我 院收治的 5 O例乳腺 浸润性导 管癌患者 ,采 用免 疫组化 染 色方 法对 E R、P R、I - I E R2 基 因的表达情 况进行检 测 ,
分析其 阳性表 达与预后 的关 系。结果 :E R、P R、HE R2的 阳性率分 别为 6 2 %( 3 1 / 5 0 )、5 6 %( 2 8 / 5 0)、3 4 %( 1 7 / 5 0 ), 三种基 因在组织学分级 Ⅲ级和 I一Ⅱ级间的表 达差异显著 ,P< 0 . 0 5 ,具有 统计学意义 ,E R 的 0 柠 檬酸 )热 处理 并修 复 抗原 ,采用 3 % t t 0 。 对 内源
性过 氧化 物酶 加 以阻 断,将 二抗 、一 抗,D N A显色 以及 苏 木精 复 体 ,能够对 肿瘤 新 生血管 产生 的下 游基 因与乳 腺癌 细胞 侵袭 、存 染分 别加 入其 中 。阴性对 照 选取 P B S , 阳性对照 选 取乳 腺 癌 阳性 活 、增殖进 行调 节 ,将 循环 配 体剥夺 或使 受体 封 闭可 以减 弱这 种
本 次 研 究采 用 免疫 组化 染 色方 法 为 s P 法 , 由至 少 2 位 病 理 和其 他类 型乳 腺癌 相 比具有更 高 的复杂 性。在 检测 和治疗 乳腺 癌
医师对 标本 组织 学分 级和病 理诊 断进行 确定 。严格 依照试 剂盒 说 方面 ,E R 、P R 、H E R 2三种 基 因是十分 重要 的预测 与预后 因子,所 明书 中规 定的操 作步骤 开展 免疫 组化检 测 ,利 用切 片脱 蜡至水 , 以对 其在乳 腺浸润性 导管癌 中的表达 进行研 究是非 常重要 的 。 E R 表 示雌激 素受 体,它 是核受 体 ,以 1 7 B 一雌二醇 为主 要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