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笔优先规律

合集下载

写好字有规律-找主笔有窍门

写好字有规律-找主笔有窍门

写好字有规律找主笔有窍门除了“一”字只有一笔外的其它所有汉字中,笔画间都有主次之分,主副之别。

主笔在一字中主要起着平衡重心、支撑字架的作用。

同时也是使字形更加舒展、挺拔的主要角色,主笔以外的笔画为副笔,它辅助主笔完成整个字的重心平衡,丰满字形,使整个字的字形伸缩有致,富有韵律美。

在汉字的规范书写中,一般先要准确判断出每个汉字的主笔,然后再动笔书写,即王羲之所说:意在笔先。

这样才能保证书写时突出主笔,不至于主次不分、或喧宾夺主。

找主笔一般有以下六点规律:1.横做主笔,书写时须向左右伸展,起平衡作用,有舒展之美。

一字中只有一横,那么这一横一定是主笔,如:丁、下、万、丽;卡、册、十;皿、旦、业等;当一字中数横并立时,一般伸展下横为主笔,其它为副笔。

如:王、主、青、上、击、素等。

2.竖做主笔,书写时须向上下伸展,起支撑作用,有挺拔之美。

一字中只有一竖,那么这一竖一定是主笔,如:千、木、士、米等;如果一字中有几竖并列时,一般缩左伸右,如:州、井、兼等。

3.撇做主笔,撇有平撇、短斜撇、长斜撇、竖撇、弧撇之别,我们一般将长斜撇、弧撇做主笔。

如:户、厂、少、在、左、差等。

4.捺做主笔,捺有斜捺、平捺、长点捺之分,平捺一般可以单独做主笔。

如:这、之、建、超、题等,斜捺大多和撇一起共同做主笔,见第五点。

当一字中数捺并列时,一般将上捺或左捺改成点,上缩下伸,如这、餐、退;左缩右伸,如从、林、权等。

撇一般和捺一起形成组合做主笔,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形成无敌主笔,其它笔画都要避让收敛,突出这一组合,如大、天、夫、太等;当撇捺组合成字头时,如人字头的字,合、金、企;文字头的有斋、齐、吝;大字头的有奋、夯、奔,不过奇是一个特例;春字头的如春、秦、泰等,很多同学在写春字头时经常将它们的主笔找错,错把第三横当成主笔,使得主次不分,影响美观。

5.钩做主笔,一般是竖钩、斜钩、竖弯钩等在字中做主笔。

如水、事、武、戊、光、气等。

以上总结的六点规律适用于规范书写,而我们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可以因地制宜地作些调整,如“坚”字,我们可以把捺看作主笔,伸捺而缩横,也可以把下横写成主笔,而把上捺改成点,上缩而下伸,“食、美”等字也可以做如此调整,使我们的书写富有变化,从而更具有艺术性。

如何找一个字的主笔?看这个就够了!

如何找一个字的主笔?看这个就够了!

如何找一个字的主笔?看这个就够了!很多人对于主笔这个概念,了解的不是很全面,那么什么是主笔呢?写好主笔有什么用?如何确定字的主笔?一.主笔的定义:1. 主笔是一个字中最长的笔画,或者最突出的笔画。

主笔要有延展的潜质2. 主笔要破除字的均匀状态,避免字写的呆板。

3. 受到结体规律的影响,主笔一般位于字的右侧,或者字的下方。

二.主笔的作用:主笔是字中最主要的笔画,是字的灵魂所在,是最为突出的闪光点,把主笔写好,突出主笔,字才能写的好看,显得字很精神,让你的书写水平迅速提高。

三.如何确定一个字的主笔?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在一些基本的笔画中有哪些是适合做主笔的?基本的笔画是横、竖、撇、捺、点、折、钩、提,那么在这些笔画中适合做主笔的,一定是比较长的笔画。

1. 在横画中,长横是适合作为主笔的。

例字:“三”,三这个字,上面两个横画不是主笔,要写短。

第三笔长横是主笔,要写长一些。

2. 在竖画中,悬针竖是一个上下贯通的笔画,也经常作为主笔。

例字:“中”,中这个字,最后一笔悬针竖穿过“口”,悬针竖要写直写长,突出主笔。

3. 在撇画中,斜撇和竖撇也有作主笔的,例字:“左”,左的竖撇是主笔,要写长一些。

4. 在捺画中,正捺和平捺也经常是主笔,例字:“建”,平捺是主笔,要突出平捺,写长一些。

5. 在撇画和捺画中,撇捺经常组合使用,作为一个字的主笔,一个字是可以有两个主笔的,但是两个主笔的方向必须不一样,不可相互冲突。

例字“春”,春这个字,撇画和捺画都是主笔,是一个双向的主笔,撇捺要伸展出去,三个横画写短。

6. 在点画中,点画一般不是主笔,要写短。

只有长点(也称为反捺),可以作主笔,稍微写重一些。

7. 在折画中,折是一个组合笔画,不会单独存在,有横折、竖折、撇折。

横折也可以作主笔,例字:“目”,目这个字,主笔并不是特别的明显,把右边的横折作为主笔,横折的折画会比左边的垂露竖略微的长一些。

8. 在钩画中,钩也是组合笔画,不会单独存在,有横钩、竖钩、弯钩、横折钩、竖弯钩、斜钩、横折斜钩、卧钩、竖折折钩、横折弯钩、横折折折钩。

主笔规律口诀

主笔规律口诀

主笔规律口诀主笔规律是指对于字体书写的一种规律性的流动,尤其是对于中国书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每一次的书写都是在模仿自然的基础上,去寻找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因此主笔规律就成为了调整和优化的关键。

而主笔规律的口诀则是我们在日常书写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是一种记忆和学习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主笔规律的本质,从而更加准确地书写文字。

主笔规律口诀的核心是强调四点:顺势、顺气、顺心、顺体。

下面我们来一一解析。

一、顺势顺势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顺应笔势,即随着笔尖的移动方向进行书写。

如果违反笔势书写,则会使得书写的字迹笨拙、生硬,严重影响书写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因此,在书写中需要不断地寻找笔势,积极调整自己的笔势,从而使得书写更加自然流畅。

二、顺气顺气是指在书写过程中注重呼吸,使笔画的转弯处变化自然圆润。

当我们书写时,需要清晰的呼吸节奏,以获得笔画的自然节奏和顺畅的笔势。

在一些艺术形式的书写中,如楹联、对联等,顺气更是至关重要,需要有着清晰鲜明的呼吸节奏来实现。

三、顺心顺心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按照自己的心意来书写,即使在遵循一些基本的书写规律的前提下,也要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顺心不仅是对自己书写能力的考验,也是书写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感悟,才能发掘自己的书写天赋和特点,从而在文化交流和思想传承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顺体顺体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注重体态的调整,即保持正确的姿态和姿势,从而能协调手臂、肩胛和腕部的力量和运动。

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可以防止相关的手部疾病,还可以提高书写的质量和效率,增加书写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以上四点就是主笔规律口诀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我们在日常书写中需要时刻把握的基本原则。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多样性和创新性,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思考来摸索更加适合自己的书写风格和技巧,从而更加精通和艺术化的书写技巧。

(完整版)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完整版)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间架结构八大规律1、间距相等规律:横与横:三、日、月、里、国、言、平、音、重、与等竖与竖:川、洲、市、西、舞、带、删等撇与撇:杉、衫、彩、形、物、家、象、多等点与点:江、流、汗、点、杰、羔、恩、志等2、笔顺规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先主体后加点。

3、主笔规律:独体字与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首先要找出横向的主笔,一般为横、撇、捺、横钩、竖弯钩。

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为:四点底、皿字底、木字底、女字底、立字头等,次之为:人、儿、心等。

例字:丰、合、意、童、热、柴、盖、益、婆、要、兄、志、恩。

4、缩短规律:玩、此、场、攻、到、乱、取、职等字的偏旁,底部长横要缩短,右边的笔画要齐平。

另外,撇捺组合的字做偏旁,当位于左时,撇长而捺化成点:烂、和、料、彩、耕、双、欲、林、欢、从、短。

位于右时,撇短捺长:峰、路、政、松、给、体、挤、技。

5、中心线规律:首点居正:主、宇、市、京、童、庄中直对正:常、桌、卓、卡、尘、堂上下结构的字,纵向中心线两边对称。

左右结构的字,横向中心线上下对称。

6、错位规律:凡左右结构者,右边部分上面平而下面有向下延伸的笔画则写成左高右低的错位结构。

如:抨,秤,秆,柯,河,押,搓,扩等。

如有右耳刀的,一律要错位:却、即、部、都等如斤在右边的,竖一律要低:斯、析、沂、拆等7、包围结构组字规律: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左上包右下:厄、庆、尼、启、左、有、差、病、劣、虎右上包左下:习、句、戈、武、可、虱、氧、匈、左下包右上:旭、翘、延、述、尴、尬、超、题、毯、咫左三包围:区、医、巨、臣下三包围:画、凶、幽、函上三包围:同、问、冈、风、月全包围:国、四、田、回、目8、章法排列规律:字间一线,字距相等;繁字应大,简字应小;斜钩写长,长竖突出;开门字大,尾字加重。

写字口诀总括:上下结构找主笔,左右结构作对比,独体结构如上下,包围结构有诀窍。

楷书的主笔规律和结构规律

楷书的主笔规律和结构规律

楷书的主笔规律和结构规律楷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风格,它已经发展出非常丰富的笔法、结构规律和艺术特点。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楷书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从主笔规律和结构规律两方面详细介绍楷书的特点和要点。

一、主笔规律:主笔规律是指楷书中笔画的书写顺序和方向。

这是楷书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也是其他书法风格的基础。

楷书的主笔规律有以下几点:1. 总起笔、总落笔:总起笔是指在写字的时候,必须要先将笔起身一次,从而形成一个笔画的起始点;而总落笔则是指必须要在笔画结束之后,最后再落笔结束字形。

这样可以保持笔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便书写出平稳的线条。

2.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这是楷书中比较重要的一条规律,它是指在书写横和竖的线条时,应该按照横线条先写后竖线条,而在书写撇和捺的笔画时,应该按照撇的先后顺序先写后捺。

这样可以保证字形的正确性和自然美感。

3. 先描后填、先细后粗:这条规律是指在书写楷书的时候,应该先描绘字形的轮廓线,然后再进行填充,最后再进行加粗。

这样可以使字形更加清晰明了,同时给人以鲜明的艺术感。

二、结构规律:结构规律是指楷书字形的结构特征和要素。

这是楷书书写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有以下几点:1. 全、空结构:楷书的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全、空两部分组成。

文字的填充和空白必须相互协调,保证线条的稳定和比例的准确。

在书写中要将每个部分都书写好,然后再进行精修,使得线条更加优美。

2. 结构平衡:在书写楷书时,应该注意每个字形的结构平衡,即左右、上下和前后都要保持协调和平衡。

如果某个部分过大、过小或不平衡,会导致字形杂乱无章,缺乏美感和艺术价值。

3. 经、纬、点:楷书中的经、纬、点是构成字形的重要要素。

经是指直竖布局,而纬是指横向布局。

而点则是汉字中最常见的要素之一,有效的点可以起到点缀字形、增色添彩的作用。

在书写楷书时,经、纬、点的使用要合理、适度和精细。

综上所述,楷书的主笔规律和结构规律是楷书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字的先后顺序口诀

写字的先后顺序口诀

写字的先后顺序口诀汉字书写之妙法汉字,瑰宝也,书写之道,奥妙无穷。

欲书汉字,笔走龙蛇,须循序渐进,方能得其神韵、彰其风采。

笔顺之秘书写汉字,笔画之顺序,至关重要。

每一笔,皆有其理,遵循笔顺之规律,方能书写流畅、结构得当。

横:从左向右,一笔而书。

竖:从上向下,一笔而就。

撇:上轻下重,自左上斜向右下。

捺:顿笔而下,由轻至重,右下斜出。

点:轻而稳,或平、或垂、或斜。

笔画之序每一汉字,笔画众多,排列有法。

先画主笔,再画附笔。

主笔如骨架,支撑结构;附笔如装饰,点缀其间。

横折:先横后折,折笔在横笔中间。

竖弯:先竖后弯,弯笔在竖笔顶端。

撇捺:先撇后捺,捺笔在撇笔下端。

竖勾:先竖后勾,勾笔在竖笔顶端。

部件之序汉字由多个部件组成,其排列顺序亦有讲究。

一般遵循外围到内,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的原则。

偏旁:在汉字的一侧,先写偏旁,再写字身。

字身:在汉字中间,先写字身,再写偏旁。

上中下:横向排列,先写上部,再写中部,最后写下部。

整体之序书写汉字,不仅要掌握笔画、部件之序,更要把握整体结构。

由简单到复杂,由笔画到部件,由部件到整体,逐一铺陈,方能得其精髓。

先框架:先写汉字的框架结构,如撇、捺、横、竖。

后笔画:在框架结构内,逐一补全笔画。

调间架:笔画书写完毕,调整间架结构,使汉字平衡匀称。

书写之要书写汉字,不仅要遵循笔顺、笔画、部件之序,更要心手合一,笔墨相融。

运笔娴熟:笔尖轻重缓急,运笔自如,方能书写流畅。

章法得当:汉字排列有致,字距行距和谐,形成美观布局。

意境悠远:书写汉字,意境悠远,笔墨饱含情感,方能传神达意。

翰墨之艺书写汉字,繁而不乱,序中有法,法中有序。

笔走龙蛇,墨洒翰飞,方能书写出气韵生动、赏心悦目的汉字,传承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

如何找主笔——精选推荐

如何找主笔——精选推荐

如何找出主笔要想亮出字的主笔,首先要找出字中的主笔。

字不同,自然主笔就不同。

字的主笔多为横、竖、撇、捺与钩。

(一)以横竖画为主笔当一个字中有一横比一般横画长,而又起到重心平稳的作用时,它就成为了这个字的主笔。

如“下”字的上横、“十”字的中横、“直”字的下横都是主笔。

古人将作主笔的上、中、下横画分别称为“天覆”、“中腰”、“地载”。

其作用,就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要手持平衡杆一样,比徒手要平稳得多。

“字之立体在竖画”。

一个字的主笔可能不止一个,竖画也能作主笔。

如“下、十、直”三字,除了横画是主笔外,竖画也是主笔,起到支撑的作用。

(二)以撇捺画为主笔能起到支撑的作用的撇捺大多数为主笔。

如“夫、史”两字的撇捺,由于它们的支点分开且力量均衡,故十分平稳。

又如“金”字的撇捺像屋顶一样起着覆盖的作用,为此要写得既要大些,还要粗重些,不然,“风一刮就跑了”。

再如“途’字的横捺,像一条船的载重作用,所以书写时要注意粗重、平稳。

(三)以点钩画为主笔点是楷书笔画中最小的笔画,但有时照样可以作主笔。

如“兵”字的下部两点、“令”字的下点均为主笔。

“兵”字两点,椅角之势,力量匀称,支持着整个字。

“令”字的撇捺固然是主笔,因此粗重而且上覆下,但它们的所有力量全压在竖点上,所以此点特粗壮,比捺还重,可见此点在“令”字中是第一主笔。

另外,竖钩和横钩、心钩也能作主笔。

如“风”字的撇与抛钩左右对称,组成上覆下的主笔。

有时主笔与次主笔的呼应,可形成动势。

如“诚”字的戈钩贯穿全字,左边的撇支撑戈钩,全字向右上仰望,很像推铅球的姿势,众星供月般仰望右上之点。

这一点是全字的核心主笔。

“传神全在小中收”,就是说的点的重要性。

有的笔画虽不是重心所在的主笔,但决定着态势,也要视同主笔。

如“寸’字的点,位置及向背态势对整个字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

再如“室”字,“室”字上点重写与横钩相配,如重物将下部死死压住,起到了平稳的作用。

此字下横不放,增加险情,稳中见险。

如何确定汉字的“主笔”,这里有三个方法,你使用的是哪一种

如何确定汉字的“主笔”,这里有三个方法,你使用的是哪一种

如何确定汉字的“主笔”,这里有三个方法,你使用的是哪一种2019-11-19 17:46·书法有云书法包含着笔法、笔势、笔意三大要素,其中笔法和笔势是属于技巧方面的内容,我们在临帖中所学习的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章法布局等都是属于技巧。

因此,技巧虽然是书法的基础,但是,确实非常重要,学好技巧对我们书法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书法技巧里的间架结构中有一个关于汉字的主笔问题。

主笔,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字的最重要的笔画,问题是涉及到具体的字的时候,如何去判断一个字的主笔是哪一个笔画。

按照所学,我所接触到的关于主笔方面的论述归纳起来有三个,现在罗列如下,希望可以启发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

另注:分析主笔和余笔,主要是针对正体字而言,也就是:篆书、隶书、楷书这三个字体,行书、草书的主笔分析可以参考但不可生搬硬套。

扇面作品一、传统的“主笔”说清代刘熙载在其著作《艺概》中有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

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

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

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

”按照他的说法,每一个字都有一个主笔,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将主笔写好。

那么他所谓的主笔有什么特征可以辨认的呢?一般来说,其主笔需具备:1、主笔在字中是最长的一个笔画;2、主笔处在一个重要的位置;3、主笔往往是一个字当中最难书写的笔画。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二、规范字“主笔”说规范字的主笔说,将字按:横为主笔、竖为主笔、撇为主笔、捺为主笔、撇捺组合为主笔、钩为主笔等来划分。

这些比较容易理解,具体可看下面例字图:以横、竖、撇、捺、撇捺组合、笔画呼应为主笔例字图三、王力春的“四至主笔”说沈阳师范学院的王力春老师将一个汉字按照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取名“四至”来进行对主笔的解说。

我个人觉得有实用的价值,因此在此也做个解说。

如下图:以横为主笔、撇捺为主笔、无主笔例字图按照他的理论,将汉字分为:以横为主笔、以撇捺为主笔、无主笔。

这三个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斜捺与撇的交叉组合:以“义”为典型字的系列
1 撇弯捺直。

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弯,捺应稍直。

忌撇直捺直或撇直捺弯。

2 撇短捺长。

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短,捺应写长。

忌撇长捺短。

3 交点偏左。

为突出主笔捺,让出捺的足够空间,撇捺的交叉点不要放在格子正中,而应偏左,具体方法是写撇时起笔略向左移。

所以“文”“父”“丈”等字的撇起笔都应偏左,而不是与捺起笔对称。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撇捺对称组合。

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斜捺与提钩的组合。

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前几节大同小异。

小异:
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

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戈”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斜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撇的位置应尽量靠上,将斜钩拦腰截成两半或接近两半;
3、先写撇后写点;
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画一律以点代之。

如“栽”等字。

主笔优先规律
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己”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竖弯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与撇搭配,撇应写成斜撇不要写成弯撇。

3、竖弯钩起笔后行笔略左偏,转弯要及时,不能一味下拖,转弯之后横向放开拉长再上钩。

主笔优先规律
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1
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以横长折短式横折钩为主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与撇搭配时,撇不可过长,撇收笔一般高于钩的最低点;
2、撇与钩基本保持平行;
3、钩内其它部首应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钩内。

主笔优先规律
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2
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横长折短式横折钩和横短折长式横折钩用在口字框中,应注意:
1、扁口框应上宽下窄,长口框应上下等宽;
2、封口横末端架在钩上,但不相连,故折钩应长于左竖;
3、扁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左,长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上;
4、框内如有捺画,应写成反捺。

楷书部首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一)、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
多数情况下,左右结构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这是因为主笔(横向主笔,如长横、斜捺、平捺、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

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当左偏旁笔画多于右偏旁,且右偏旁没有横向主笔时,左偏旁就可以写宽,甚至超过右偏旁的宽度。

如:影、到、耐、部等字。

楷书部首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
(二)、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1和2
当然,写好左右结构的字,仅仅靠掌握宽窄比例规律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前面讲的若干笔画组合规律之外,这里还有更重要的规律在起作用,那就是左右偏旁的大小、长短、高低的巧妙搭配规律,这里我把它称着左右偏旁的高低变化规律。

大多数初学者都容易把这类字写得左右平齐,以为方块汉字就应该写成正方形才好看,王羲之曾说:“……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所以,真正的楷书很少有写成正方形的,绝大多数都是不规则的形状。

这样才有可能把字写活。

下面分四种情况介绍:
1、右偏旁中有纵向笔画如悬针竖、竖钩、斜钩及上纵下纵笔画或左小右大时,应写成上高下低。

这类字左偏旁不要写得太长,应当收敛而留有余地,重点是突出右偏旁的纵向长度。

2、同上面相反,右偏旁中上下皆有横向笔画如横、横折或左大右小时,应写成上低下高。

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或上沿低下沿齐,如“仁、江”等字。

应该将右偏旁上下压缩,放在中间。

(二)、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3和4
3.右偏旁中上有纵向笔画如竖、撇,下有横向笔画如长横时,应写成上高下高。

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或上沿低下沿齐,写时左偏旁应该向下略沉,右部向上提高,这样才能使整个字处在格子正中而不致于偏高。

4.右偏旁中上有横向笔画如横、横折,下有纵向笔画如竖、竖钩时,应写成上低下低。

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给人一种右偏旁特高的错觉。

所以写这类字应该同规律3相反,左偏旁适当提高些,右偏旁适当下降,使整个字处在格子正中而不致于偏低。

为了便于初学者掌握这四大规律,我用四个字概括为:右偏旁要横收纵放。

即横向笔画(横、横折、撇捺的收笔、平撇、竖弯钩横向部分)在上要下压得比左偏旁低,在下要提升得比左偏旁高,整个右偏旁往中部压缩。

纵向笔画(竖、竖钩、撇起笔)在上要提升得比左偏旁高,在下要延伸得比左偏旁低,整个右偏旁往上下拉长。

二、左中右结构的组合规律
(一)、左中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
由于此类字大多数都是在左右结构字的左部加左偏旁,因此左中右结构字的特点是两个左偏旁加一个右偏旁,当右偏旁中有横向主笔时,其宽窄比例是1:1:2,写时将左部和中部压缩到方格左半部,让出右半部写右偏旁;而右偏旁中有纵向主笔时,其宽窄比例又变成1:1:1,写时左右两部以中部为轴对称。

注意左右都要让出适当空间,不要向两边挤导致整体松散。

二、左中右结构的高低变化规律
(二)、左中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仍然是横收纵放规律)
1、中间高,两边低——中间部位上为纵向笔画
2、中间低,两边高——中间部位上为横向笔画
3、左中高,右边低——右边为右耳旁(横向笔画起笔)
三、上下、上中下结构字的组合规律
(一)、上下、上中下结构中,中间有横向笔画(如长横、横钩、撇捺)的字,应写成菱形。

(二)、上下、上中下结构中,上有横向笔画(如长横、横钩),且下无斜捺、竖弯钩的字,应写成倒梯形。

(三)、上下、上中下结构中,下有斜捺、竖弯钩或心字底、四点底、儿字底、衣字底、折文底的字,应写成梯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