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晏殊中心思想
浣溪沙晏殊的诗意

浣溪沙晏殊的诗意 导语:《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 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下面由小编 为大家整理的浣溪沙晏殊的诗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 《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 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 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 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 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 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 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 春中常景, 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 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 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 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 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 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 徊。
浣溪沙晏殊的诗意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 却实为感慨抒 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 伤今。
全词语 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精选八篇

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精选八篇篇1:《浣溪沙》晏殊诗词赏析《浣溪沙》晏殊诗词赏析浣溪沙晏殊北宋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赏析】: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
’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
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
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神情,不求形迹,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
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既不是伤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羁旅思乡游子的离愁,更不是感时悯乱的深愁,而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
此句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有破空而来之势。
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
像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刻泛起层层波澜。
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起着沟通重帘内外的'作用。
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
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
“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
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
“红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
“曲栏干影入凉波”,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中。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赏析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赏析《浣溪沙》为晏殊的名作,是悼惜花落春残,感叹年华易逝之作,表现了士大夫的一种一淡淡的哀愁,情致缠绵,凄婉隽丽。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赏析篇1huàn xī shā浣溪沙yī xiàng nián guāng yǒu xiàn shēn ,děng xián lí bié yì xiāo hún 。
jiǔ yán gē xí mò cí pín 。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mǎn mù shān hé kōng niàn yuǎn ,luò huā fēng yǔ gēng shāng chūn 。
bù rú lián qǔ yǎn qián rén 。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古诗翻译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宛若江水东流,一去不返,深感悲伤。
于是,频繁的聚会,借酒消愁,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
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河山,突然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
不如在酒宴上,好好爱怜眼前的人。
古诗赏析《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是北宋词人晏殊所作。
这是一首伤别之作,叹人生有限,抒写离情别绪,所表现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反映出词人的无奈与洒脱。
全词在章法结构上下关合:下片“满目”句照应上片次句,因离别而念远;“落花”句照应上片首句,因慨叹人生短暂而伤春。
结句借用《会真记》中的诗句,即转即收。
全词一改词人的闲雅之风,取景阔大,笔力雄厚,深沉而温婉,别具一格。
晏殊《浣溪沙》原文及赏析篇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表现手法

晏殊浣溪沙表现手法晏殊浣溪沙表现手法晏殊浣溪沙的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晏殊浣溪沙表现手法:拟人,表现作者内心孤独寂寞,唯有落花才明白那种情感用移情手法,表达了作者落迫无处寻知已的思想感情。
晏殊浣溪沙教案设计:课文:《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学流程:一、导入1、与置身于社会底层,潦倒不得志的柳永截然不同,晏殊身为宰相,生活是安逸的。
不同的主人公,同样是面对春色,同样是登高饮酒,晏殊抒发的情怀会与柳永有什么不同呢?二、品读语言理解内容1、朗读这首词,说一说这首词上下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疏通这首词的大意2、圈划这首词中作者所见的景物,说说随着所见景物的不同,诗人的心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体会这首词中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落花”“归燕”分别象征什么?“去年天气”,“旧亭台”——生命之中看似不变的事物、“夕阳”——时光的一去不回“落花”——生活中消逝的美好“归燕”——似曾相识的.新的美好4、品读下片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两个词包含了怎样的情感?诗人面对“花落去”“燕归来”的眼前之景,悟到了什么哲理?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三、比较迁移、深入把握1、从思想内容上看,晏殊的这首《浣溪沙》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哪些异同?相同之处:都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对失去时光的不舍与怀念,且两者对生活都充满热爱,以平静乐观的心态看待生命之中的得失。
晏殊的浣溪沙主旨

晏殊的浣溪沙主旨 引导语:晏殊的《浣溪沙 》想必有很多人都学过,亦是流传非常广的一首词,那么有关晏殊的浣溪沙 的主旨是什么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主旨: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 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 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 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 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 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 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 徊。
鉴赏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 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 悦的感情, 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 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 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但边听边饮, 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 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 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 面对的也是和眼前 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 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 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 人事。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而在这种怀旧之感 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 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 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 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浣溪沙晏殊中心思想

浣溪沙晏殊中心思想浣溪沙晏殊中心思想《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下面是浣溪沙晏殊中心思想,请参考.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浣溪沙晏殊中心思想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有些微微的伤感。
于是词人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晏殊浣溪沙的主旨句

晏殊浣溪沙的主旨句 《浣溪沙 》表达了对曾经岁月的怀念,诗人看到与一些相似的情景,景依旧,但人已 经不在,于是只能独自徘徊,思念曾经的人和事。
下面是关于晏殊浣溪沙的主旨 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回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的主旨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蕴含的人生的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 但消逝 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 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 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浣溪沙》的主旨是什么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 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 却有哲理的意味, 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 问题: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 事物的再现, 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 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课堂学习重点内容 1、作者和词作的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 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 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浣溪 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 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
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 华易逝的伤感。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2、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 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主题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浣溪沙晏殊主题整理浣溪沙晏殊主题导语:《浣溪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诗歌,下面我为大家解读浣溪沙晏殊主题,盼望对你们有关心。
北宋初年词的创作主要承袭五代遗风,多为宴席间娱宾遣兴而作。
所以要求协律,宜于歌女逐弦管之音演唱。
从内容看多是吟风雪咏花草,写离别道相思之作;在艺术上则以委婉浓丽为主导风格。
官至宰相,一生显贵,以“善知人”著称。
他生活优裕,喜聚客宴饮。
其被视为婉约词派的正宗。
这首是的代表作,也是宋词中被后人广为传诵的名篇。
词分上下两片,每片三句。
主要写在春天黄昏时的生活和心情,它的好处在于摆脱了代歌女立言的,直接真实地抒发了个人的生活感受。
上片写在唱一曲新词,饮一杯醇酒时,竟感到这样的生活已经很多次地重复,由于春天的天气同去年一样,亭台景物也都照旧。
观察“夕阳西下”想到了岁月在不断地消逝。
时间是不能倒流的。
在这里,向我们倾诉的是他所感到的生活的.空虚、无聊,同时也有一种对时间消逝的惋惜之情。
下片进一步写这种生活感受。
时间永不停滞,春花纷纷凋谢,燕子又回来查找旧巢。
对春花落地感到无可奈何,燕子年年归来也不觉新颖。
这一切都取决于自然规律,是人力难以支配的,而人只能在花开花落、燕去燕来中渐渐年轻,想到此他只有独自一人在小园花径间不断地徘徊。
在词中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思索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并通过自己的观看与感受表现出来,所以做到了景与情自然结合,浑然一体。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颇为得意的奇偶佳联,也深受后人的欣赏。
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于词人的心态及词中的情感,中同学可能难以理解,应多引导他们去分析对岁月的疼惜和对生命的珍视,并启发他们鉴赏这首词在语句和对仗上的。
【浣溪沙晏殊主题】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有些微微的伤感。于是词人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浣溪沙晏殊中心思想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下面是浣溪沙 晏殊中心思想,请参考.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
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作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下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妙在对仗工整。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白话译文
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