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合集下载

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主要是什么

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主要是什么

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主要是什么荷兰小画派是17世纪流行于荷兰地区的一个美术流派,其绘画摆脱了贵族和教会的控制,主要服务于市民阶层,以描绘静物、风景和风俗为主,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都是商品走进市场,这种商品价值观也走进美术领域,美术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

画家过去是依附宗教和贵族订件,而今要依附于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必须迎合买画人的审美需要,这就决定了荷兰绘画的内容和形式。

与哈尔斯、伦勃朗和维米尔同时代的画家们都被习惯地称作“荷兰小画派”。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名称,它准确地概括了17世纪荷兰美术的与众不同之处,即荷兰画派包括着许多支派。

每一个城市都各有各的画派,一个城市之内也画派林立,各具特点。

当然,在这块不大的土地上,尤其是在许多画家常常迁移的情况下,要想更多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也是不可能的,尽管他们努力地想做到这点。

当时活跃在哈勒姆的有奥斯塔德和雷斯达尔;活跃在代尔夫特的有彼得·德·霍赫;活跃在大学城莱登的有盖纳·杜;活跃在保守势力中心乌德勒支的有盖勒·洪特胡斯;活跃在荷兰最大的商业和艺术中心阿姆斯特丹的有赫斯特·卡尔夫、波特尔等等。

他们几乎都是多产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风俗画、风景画和静物画。

据说到目前为止,还有五万多幅荷兰绘画分藏在世界各国的美术馆和私人收藏家手里。

“荷兰小画派”的画家们是以题材的多样性来打动观者的。

在他们的笔下常常出现的是谨小慎微的小市民,养尊处优的贵妇人,美丽多情的少女,放荡不羁的青年和勤劳憨厚的仆人以及流浪汉和醉鬼等。

这些作品大都受到了荷兰市民阶层的欢迎。

风俗画家的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霍赫(1629-1684年)、赫里特·道(1613-1675年)、赫里特·特尔·博希(1617-1681年)和彼得·萨莱达姆(1597-1665年)等。

7十七世纪佛兰德斯、荷兰美术

7十七世纪佛兰德斯、荷兰美术

十七世纪佛兰德斯美术1.鲁本斯: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阿玛戎之战》《三美神》2.雅各布·约丹斯:《“国王”宴饮》(豆王的宴饮)3.凡代克:《自画像》《查理一世》鲁本斯的艺术特点:1.宗教神话题材为主,艺术创作自由而富有个性2.色彩是其有力的造型语言,色彩的对比和组合具有魅力充满活力和热情气势磅礴的话一对后代浪漫主义美术家具有吸引力3.充满活力和热情气势磅礴的画艺对浪、深远影响4.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艺及人文主义思想和弗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的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

十七世纪荷兰美术17世纪荷兰绘画的特点:1.绝大多数画家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上层阶级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绘画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大为增加2.作品过多的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琐事和闲情逸致3.油画变成商品,大量进入市场,美术市场繁荣4.这一时期,肖像画、风俗画都获得极大的发展;风景画、静物画也成为独立的绘画科目,各类题材之间的分工已达到专门化的程度,出现了肖像画家、风俗画家、静物画家、动物画家、风景画家等等三个画家1.肖像画家哈尔斯:荷兰现实主义画家奠基人《吉卜赛女郎》《弹曼陀铃的小丑》《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哈尔斯的艺术特点:他的作品多表现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反映出革命胜利后荷兰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哈尔斯喜欢生动活泼的效果,力求在动态中自然地展现人物的特征,捕捉他们瞬间的神态,为此他运用了在当时及其大胆奔放的笔法,即迅速有力摆上画面的笔触塑造出一个个如生的形象,他刻画人物时,特别注意面部表情,善于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使画面生动活泼,决不矫揉造作。

2.风俗画家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仆》《窗前读信的少女》《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的艺术特点:1.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舍适的气氛的喜好。

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特色和风格1)17世纪前期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荷兰画派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反映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和愿望,描绘日常生活和各阶层人物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色。

3) 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是对现实主义艺术的一大贡献。

17世纪的荷兰画派尤为重要。

虽然在其他时期有一些值得提起的画派和画家,可是唯独在17世纪,荷兰画派作为一个整体,才以其巨大的规模和成就,对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

17世纪为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

革命的胜利促使经济和文化的欣欣向荣。

这个新兴国家是当时欧洲先进思想中心之一。

荷兰画家们怀着民族自豪感。

用写实手法在作品中表现祖国的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等。

绘画终于摆脱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开始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

随着绘画市场和画商的出现,绘画成为市场上的商品。

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绘画的品种较之以往大为扩充。

除宗教历史画和肖像画外,风俗、风景、静物和动物画也发展为重要画种。

代表画家:伦勃朗:<1>现实主义艺术的大师,勇敢坚定的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举世闻名的《夜巡》:主题性绘画,情节性群像,出色的处理了明暗关系,突出表现了不忘前人反抗西班牙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此外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画家还有哈尔斯、维米尔及van雷斯达尔。

当时,荷兰多数城市中绘画艺术均相当发达,其中最发达的为阿姆斯特丹、哈勒姆和代尔夫特荷兰小画派艺术:17世纪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一批出色的画家,被称为“荷兰小画派”。

特点:作品的画幅比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悬挂室内以装饰居室之用;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应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之所以被称为“荷兰小画派”,是因为画幅小,适于悬挂以装饰居室;题材小,迎合市民趣味。

画面上多表现妇女梳妆打扮、弹琴唱歌、读书写信或做轻微的家务劳动。

1717世纪荷兰美术

1717世纪荷兰美术

团体肖像画的比较


《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雇主和艺术家的需求 人物平均 画面生动 有主题情节 人物生动 画家应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行会委托,为他们的行会成员画团体肖像。 按理讲肖像画是没有情节性的,否则就变成风俗画。画家为了使人物 形象集中且有主次,画中人物形象又要保持同等地位,各得其所、皆 大欢喜。借上解剖学课来刻画每个人的面貌和性格特征。 它相以往哈尔斯等荷兰画家所画的团体肖像画不同,不仅每个人物的 形象、表情惟妙惟肖,而且它以一具体事件(解剖学课)和具体人物(杜 普教授)为中心,把多个人物自然地安排在画面上,使人物群象具有 内在的紧密联系。画家采用卡拉瓦乔式的聚光画法,使人物形象受光 且突出,是一幅艺术性很高的群体肖像画,为画家的成名之作。
团体肖像画




《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 背景知识 雇主和艺术家的需求 人物平均 画面生动 哈尔斯以宴会的形式将众多的人物组合在一起,尽量降低 由于透视而产生的远近空间形象差异,使每个人尽量显示 出自己的全貌和个性姿态. 画中军旗配饰和佩剑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地位和身份,同时, 使画面生动富有变化,所以画家也作了精到的描绘。此画 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荷兰独立战争中的战士们的英武形象, 而主要是描绘画中人物各自的面貌和个性。
团体肖像画的比较



《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 背景知识 雇主和艺术家的需求 人物平均 画面生动 荷兰独立以后,集体订制肖像作纪念的风气兴起,商会和地方军事组 织开始向画家订制群体肖像。据说群像中每个人交纳相同数额酬金, 所以每个人在画幅中应享受相同显著的地位,这就要求画家平等地描 绘每个人的形象。 哈尔斯以宴会的形式将众多的人物组合在一起,尽量降低由于透视而 产生的远近空间形象差异,使每个人尽量显示出自己的全貌和个性姿 态. 画面的明暗和色彩关系也必须服从于平等原则,深暗背景环境中的人 物,其头部和手部也须鲜明,画中军旗配饰和佩剑有助于表现人物的 地位和身份,所以画家也作了精到的描绘。此画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荷 兰独立战争中的战士们的英武形象,而主要是描绘画中人物各自的面 貌和个性。

荷兰小画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浅析

荷兰小画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浅析
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主顾依 然不能脱离教会、皇室、贵族等阶层。到 了 17 世纪的荷兰,绘画的订制者从教会 和宫廷转向了普通市民,绘画的题材与所 有权都转向了普罗大众。绘画业者可以 通过市场运营,将其产品作为商品进行真 正的交易。在市场需求方面,绘画作品的 题材不再受到宗教的桎梏,也不必向贵族 的颐指气使委曲求全。艺术空间的宽广 令当时荷兰的绘画迎来了黄金时代。
像、海景、静物等题材,几乎都有个人的精 于中产阶层,而他们的雇主也是与他们相
工和专属。
当的级别,因此画家在同理心的推敲上似
三、荷兰小画派绘画的艺术特 乎更胜古典大师一筹。相比于贵族的审

注重写实、精于透视、擅长处理光与 色,是荷兰小画派画家吸引委托人的闪光 点。荷兰小画派画家大都有着扎实的写 实功底。如,与维米尔同时代的雅各布? 凡?雷斯达尔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风景画 家,经常以风车作为描绘对象。现在荷兰 的乡郊依然留存着一些古旧的风车,可以 看出和雅各布的描绘几无差别。他还画 过一些开阔平地上的漂布车间。在靠近 小河水的平坦草地上,漂布工人把布匹漂 白,平摊在地面上待其晾干。另外,他的 风景画《犹太人公墓》无论是透视关系还 是光影表现,都可以看出其细致微妙的写 实技巧。这一写实特点的萌芽或许从扬? 凡?艾克绘制细密画的时候就已经自然生 发了。
随着 15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 在海上探索新世界,这一时期西欧的财富 和知识迎来了巨大增长。荷兰更在 17 世 纪奇迹般地成为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成 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彼时,荷兰在商 贸、科学、艺术、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如 火如荼。经济的繁荣强化了新兴资产阶 级的自我认同,也令其更渴望借由符号化 的物品表达个人的尊严和自信,于是,向 绘画工会业者订购画作成为他们的不二 选择。

外国美术史17世纪荷兰

外国美术史17世纪荷兰
外国美术简史
———————————————————————————— 国 画
——1 7 世纪荷兰美术
孙 苑 ——————————————————————————————
141
背景

17世纪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荷兰共和国摆脱西班牙 的统治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也成为航海和 贸易的强国,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这个弹丸之地在彼时已经 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经济的繁荣带动文化的昌盛。在这样的 社会条件下产生了荷兰画派,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很少受 巴洛克艺术影响。挣脱神话和宗教题材的束缚,把现实生活 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绝大多数画家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 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荷 兰艺术由于写实而受到市民的欢迎,油画变成商品,大量进 入市场。
人横不信家吃满市表团所 物向失心对海胜归现军画 特运真︒独塞利来了官的他 有笔︐用立︐的的一宴︽在 的︐大笔的融自战群会圣 个彰面粗祖入豪士保图乔 性显积犷国了在︐卫︾治年 ︒了的却的画胡充城︐民
1616
现实主义

伦勃朗
伦勃朗· 哈尔曼松· 凡· 莱因,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 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 自圣经内容的绘画。他被称为“文明的先知” 。伦勃朗14岁进莱顿大学; 17岁去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拉斯特曼学画;1627年21岁时已经基本 掌握油画、素描和雕刻画的技巧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回家乡自己开画 室招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1631年离开莱顿去阿姆斯特丹,30 年代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他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 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 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 人物。50年代后,他的画更为宽阔有力,画面更加有立体感。 从40年代开始,他经常到乡村漫步和作画,创作了许多反映大自然的素 描和版画,风格质朴。1661年是他作画最多的一年,1663年以后就作 画较少,结交了许多中下阶层的市民,眼界更为开阔,技巧更为成熟, 创造力达到顶峰。 伦勃朗和他的妻子生有4个孩子,只有最小的一个存活,但他妻子在生 孩子后不久去世,他和女仆住在一起,女仆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为此受 到教会的正式谴责为“罪恶的生活”。由于他为了画画经常采购大量的 衣物和绘画工具,从不计较财产,所以很快就到了破产的边缘。1669年 他在贫病中去世,身边只有女儿陪伴,死后葬在西教堂一个无名墓地中。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和20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 像,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

西方艺术史:17世纪荷兰美术风景画静物画【26】

西方艺术史:17世纪荷兰美术风景画静物画【26】

西方艺术史:17世纪荷兰美术风景画静物画【26】尼德兰、荷兰、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的文艺复兴17世纪荷兰的一些风景画中,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已经完全消失,风景画终于发展成为受人们喜爱与欢迎的完全独立的绘画体裁。

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描绘了沙丘、海滩、风车、牛群、平坦的土地、茂密的森林这些典型的荷兰风光,无处不流露着他们对祖国秀丽山川的热爱之情。

其中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为雅各布·凡·雷斯达尔(Jacob van Ruisdael,约1628—1682)和迈因德特·霍贝玛(Meindert Hobbema,1638—1709)。

雷斯达尔早年随父亲学习绘画,50年代旅行到过许多地方,发展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景画风格:气势雄伟、充满激情,使风景画提高到具有英雄史诗般意义的高度。

他经常表现的题材有苍茫的暮色、阴云密布的天空、湍急的流水、飞泻的瀑布、苍郁的森林、磨房的水车、巨大的风车。

《暴风雨》、《急流》、《哈雷姆景色》1651年、《瀑布》1668年、《埃克河边的磨坊》1670年、《森林中的逐猎》都是他的代表作。

《哈雷姆景色》《景观瀑布》《埃克河边的磨坊》被艺术史家称为“这是歌颂大自然的潜力与发达的荷兰面粉工业的赞美诗,是典型的描写荷兰本土风物的风景画。

”由于这幅画以及其他的许多名作,使雷斯达尔成为荷兰风景画派的奠基人。

这幅画的景色是极富时代性而又极富荷兰的民族特色的。

碧波荡漾的埃克河边,高大的磨坊风车像钟楼一般地耸立在倾斜的河岸上,巍峨壮观。

那缓缓地在转动着的风车,宛如一个巨人屹立在空中。

略带蓝色的灰色云朵则在天际飘动,阳光透过云层,将远处的教堂的尖顶照耀得斑斓闪烁,这是典型的荷兰风光。

岸边可以见到停泊着的船只的桅杆,有一条帆船正从左边远方徐徐驶来,似乎是朝着磨坊来的。

这里巧妙地暗示着由于面粉加工工业的发展,那些船只正在埃克河里为运输而忙碌。

右边有几个妇女在河岸的小径上行走,磨坊的栏杆上则有一个男子在向远处眺望,使这日常所见的乡野自然状态,增添了一种美。

09关于荷兰小画派

09关于荷兰小画派

荷兰小画派是17世纪流行于荷兰地区的一个美术流派,其绘画摆脱了贵族和教会的控制,主要服务于市民阶层,以描绘静物、风景和风俗为主,由于其作品完成后通常都会被普通市民买去悬挂于家居室内,用以美化自己的住宅或者办公场所,所以作品的尺幅一般来说都不大。

“荷兰小画派”这一名称准确的概括了17世纪荷兰美术的与众不同,即荷兰画派包括着许多支派。

每一个城市都各有各的画派,一个城市之内也画派林立,各具特色。

此画派最早由弗朗斯·哈尔斯、伦勃朗·马尔曼松·里因等大师奠基,后来著名的代表画家有约翰内斯·维米尔、格拉尔德·特鲍赫、皮特·德·霍赫等。

形成背景1609年的尼德兰革命,终于以荷兰独立、建立起荷兰共和国而胜利结束,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是欧洲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

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较封建专制社会有更多的民主和自由,这使美术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更加广泛地面向世俗生活。

资产者和市民阶层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装饰厅堂居所,美化生活环境和附庸风雅,大量订购油画,荷兰绘画得到空前繁荣,著名的“荷兰小画派”应运而生。

在人的地位和价值得到肯定的进步社会制度下,画家们可以大胆地摒弃过去千百年来禁锢人和艺术的宗教,把人的现实生活作为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蓝本。

画家所感兴趣的是普通市民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和优美多姿的大自然风光。

无论是资产者的自尊自信容貌,还是街头乞丐、江湖卖艺人和乡村医生;无论是豪华优雅的客厅、卧室还是破旧茅舍;无论是村中小道还是珍禽野味;无论是高贵器皿还是野花水果,甚至下等生活琐事,这些过去不登大雅之堂的内容,现在都被荷兰的画家搬上了画布,为了迎合社会的多元审美需要,艺术的题材扩大了,表现形式多样了,独立的风景画、静物画和动物画,个体和群体的肖像画,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风俗画,都深受广大市民们欢迎。

因此出现了专事某一种题材的画家,诸如肖像画家哈尔斯、伦勃朗,风俗画家维米尔,静物画家威廉·克拉斯·赫达,风景画家霍贝玛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绚烂多姿的荷兰17世纪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风格17世纪前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那里有比较广泛的言论自由与信仰自由,其他国家被迫害的异教徒纷纷逃往荷兰避难,许多学者到荷兰着书立说。

新的文化气息培养了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现实主义,继承15、16世纪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很少受巴洛克艺术影响。

挣脱了神话和宗教题材的束缚,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绝大多数画家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

荷兰艺术由于写实而受到市民的欢迎,油画变成商品,大量进入市场。

(一)哈尔斯哈尔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早期与盛期作品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如《弹曼陀林的小丑》、《吉普赛女郎》,团体肖像画《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圣亚德里安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笔触表现豪爽自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晚年作品多取古典构图的正面形象,流露一种忧郁的情绪,比早期作品凝重而深刻,如《哈勒姆养老院的女管事们》、《一个戴宽边帽的男子》。

吉普赛女郎(二)伦勃朗荷兰伟大的艺术家,一生经历坎坷,勇敢坚定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光辉的贡献,也使17世纪的荷兰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他笔下的人物皆取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象,即使描绘宗教故事,也体现了宗教的生活化。

他的肖像画生动传神、独具风采,他描绘的老人肖像尤其感人,那苍老的容颜和深邃的眼神仿佛展现了他们饱经沧桑的经历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生活哲理。

其代表作:《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632年);《夜巡》(1642年原名《阿姆斯特丹射击手连队的群像》);后期《带天使的圣家族》、《入浴的妇人》、N幅自画像,铜版画《三棵树》、《基督救治病人》。

(三)荷兰小画派之所以被称为“荷兰小画派”,是因为画幅小,适于悬挂以装饰居室;题材小,迎合市民趣味。

画面上多表现妇女梳妆打扮、弹琴唱歌、读书写信或做轻微的家务劳动。

特鲍赫,《音乐课》、《年轻姑娘给一位妇人读信》;霍赫,《在地窖门前》、《一个荷兰家庭的庭园》;梅蒂绥,《一位绅士惊扰了晨妆时的年轻妇女》。

维米尔,其作品与“小画派”其他画家有所区别,不以情节引人入胜,也不描绘过多的生活细节,而是以一种抒情情调给人美的享受。

最主要的风景画描绘其故乡的《德尔夫特风景》、《小巷》。

他大部分作品表现了舒适、安闲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倒牛奶的女仆》、《穿蓝衣读信的少女》、《花边女工》、《戴头巾的少女》。

(四)荷兰风景画17世纪荷兰形成完全独立的风景画科雷斯达尔,他在写实精度和细节的纤巧上并不突出,但总能显示出浑厚的力量。

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使风景画提高到史诗般的地位,被誉为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画大师,《急流》、《犹太人的墓地》等。

雷斯达尔,他在写实精度和细节的纤巧上并不突出,但总能显示出浑厚的力量。

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使风景画提高到史诗般的地位,被誉为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画大师,《急流》、《犹太人的墓地》等。

威廉.考尔夫等雷斯达尔,他在写实精度和细节的纤巧上并不突出,但总能显示出浑厚的力量。

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使风景画提高到史诗般的地位,被誉为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画大师,《急流》、《犹太人的墓地》等17世纪荷兰现实主义美术特点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

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

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

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 20、30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阶级斗争观点或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社会现实,试图站在崭新和时代高度去分析问题。

马丁?杜?伽尔(1881—1958)的《蒂博一家》(1922—1940)通过蒂博和丰塔南两个家庭的变迁,反映了第一次大战期间法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和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从人道主义立场反对战争。

小说采用意识流手法刻画人物,表现了现实主义兼容并蓄的开放性。

5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出现了革命倾向,作品中的劳动人民不再是受命运摆布的小人物,而成了敢于跟罪恶势力作斗争的“强者”。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

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杂、残酷的现实,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趋势。

较之19世纪现实主义,叨世纪现实主义在反映现实的及时性和撷取题材的政治性上更进了一步。

许多作品,往往在被描写的事件刚刚结束甚或还未结束时就写了出来。

而且,在反映现实之中寄托了改变现实的愿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

有的还直接以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展现着名政坛人物的政治活动。

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揭发黑幕运动”。

厄普顿?辛克莱(1878—1968)的《屠场》(1906)根据自己对芝加哥肉类加工行业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为素材写成,作品揭露了芝加哥肉食品制作加工的极不卫生和工人非人的劳动条件。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品。

这部被称为“史诗性的巨着”,以1912至1922年十年间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顿河两岸五百万哥萨克在战争与革命时期的巨大变动。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

“向内心世纪掘进”是20世纪欧美文学和美学的一股潮流。

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表现主真实方面所造成的一次次轰动效应,使现实主义文学引起艺术上的自我省察和自我调整。

20世纪的现实主义跟传统现实主义的较大差异,就在于突出了人物的主观感受和精神探索的描写。

作家们在综合中不断创新,既融会了自然主义的客观写实手法,又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手法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

诸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

潜意识表现、性心理描述、时序颠倒、荒诞变形、多角度的情节发展和多层次的结构形式等等,这些在传统现实主义中不被采用甚或遭到排斥的艺术手段,在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已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罗兰在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原序”中声明:它“不以故事为程序而以感情为程序”。

作品采用内心独白、自我对话、梦境、联想、抒情性插笔以及情景交融等多种艺术手段,去表现主人公丰富而又奔腾的内心世界,展示他生命的流程,即一生精神探索的曲折历程。

同时,罗兰的心理描写,不只是为了在更深的层面上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也是为了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中心点去看客观世界,即以心灵为窗口去反映外部的大千世界。

布莱希特创造了一种称为“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的艺术方法。

有意识地在角色、演员和观众之间制造感情上的距离,使观众用探讨、批判的态度看剧情,激发人们改变现实的愿望,使叙事剧成为关心社会问题、强调教育性的文体。

其代表作有《伽利略传》《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

理性信念的失落是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

而现实主义作家素以直面人生为本色,面对20世纪复杂错综的社会生活和变幻莫测的世态人情,他们在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强化了客观务实的立场,疏远或放弃了理想化、单一化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主人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正面人物,他们有对生活目标的执着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内心世界复杂,在具备某些闪光点的同时,并存着许多并不高尚甚至并不道德的思想品质。

另一类是有缺陷有弱点的普通人,他们低能、笨拙、脆弱,有时还怯懦;对生活有点浑浑噩噩,或许还带点玩世不恭;但他们是好人,并不为非作歹,并不损人利己,而是实实在在地干了不少被人忽视、被人不屑却有益于社会的事,世界正是由他们组成的。

肖伯纳是受社会主义运动影响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他创作的基本主题,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反对军国主义,针贬时弊,揭发资产阶级的虚伪。

《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等作品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伦勃朗的艺术成就①伦勃朗在各类绘画体裁上都有惊人的贡献,从创作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他是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荷兰画家。

②他特有的运用光线的手法,源于卡拉瓦乔的明暗对照法,但更自然,更具表现力。

③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在伦勃朗的肖像画、宗教画种都有深刻体现。

④他的铜版画和素描也是他艺术遗产种极为珍贵的一部分。

⑤油画《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夜巡》、《自画像》、铜版画《基督救治病人》是其代表作。

作品欣赏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这幅画是荷兰绘画艺术“群像画”中的重要里程碑。

当时一些团体常请艺术家为其全体成员画像,但画面通常都是罗列千人于一列,或呈现过度对称排列的做作的团体肖像,伦勃朗则使这幅群像画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使其成为一个有情节的舞台场景,而每位人物都是舞台上的演员。

伦勃朗在画中安排了八个人物,各自具有独特的位置和引导作用,而整体的情绪基调趋于和谐统一。

有的人注视着教授的讲解,有人似乎分了心,还有人物的眼神迎上观画者的目光,表情不一,全画从背景以至观赏者之此画除了构图新颖之外,光线的运用也引人注目。

在一片暗影中,人物明亮的脸部显得突出,尤其白色皱褶领更加反衬出人物脸上细腻的表情变化。

画中的明暗对比特别强烈,也显得较为生硬,不似伦勃朗成熟时期作品那样富于中间色的细节和变化,但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间,呈现了一种具层次的浮雕感。

绚烂多姿的荷兰17世纪专业:设计艺术年级:09级姓名:汤英子指导老师:贾洁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