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荷兰美术绘画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外国美术史》考题

《外国美术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5分,每小题1分)1.下面那一些画派是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A.佛罗伦萨画派B.纽伦堡画派C.科隆画派D.抽象表现主义2.在西方美术史上,文艺复兴的中心和发源地是以下那个国家()A.法国B.意大利C.德国D.美国3.那位画家被誉为是新古典主义的先驱()A.普桑B.大卫C.安格尔D.米勒4.那幅作品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史上第一件重要的作品()A.蒙娜丽莎B.阿尔诺芬妮夫妇像C.农民的婚礼D.根特祭坛画5.哪一画派也可叫做外光派()A.表现主义B.印象主义C.立体主义D.浪漫主义6.名作《梅杜萨之筏》为哪位画家所作()A.德.拉克洛瓦B.籍里柯C.哥雅D.华多7.现代艺术之父指的是()A.塞尚B.杜尚C.毕加索D.马蒂斯8.谁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印象派画家()A.马奈B.莫奈C.梵高D.雷诺斯9.在光的应用中,那位画家对其的应用被称为“黑影强光”()A.卡拉瓦桥B.伦勃朗C.丢勒D.哈尔斯10.其绘画最能体现出现实主义风格的是()A.米勒B.库尔贝C.杜尚D.达利11.那幅作品是安格尔断断续续用了30余年的时间方才完成的()A.荷马的礼赞B.画室C.泉D.呐喊12.行动画派指的是以下那一美术流派()A.达打主义B.未来主义C.表现主义D.抽象表现主义13.名作《教皇英洛森施十世》的原作者是()A.达利B.培根C.哈尔斯D.委拉斯开兹14.名作《夜巡图》的作者是()A.毕加索B.伦勃朗C.丢勒D.巴拉15. 新古典主义名作《马拉之死》的作者的()A.普桑B.安格尔C.大卫D. 乌东16.野兽派最著名的艺术家是()A.蒙克B.弗拉芒克C.毕加索D.马蒂斯17.谁是美术史上第一个用腐蚀铜板做出版画的艺术家()A.荷尔拜因B.达芬奇C.丢勒D.哥雅18.表现主义最早产生于哪个国家()A.法国B.德国C.英国D.荷兰19.当代艺术之父指的是()A.塞尚B.杜尚C.毕加索D.马蒂斯20.抽象主义的鼻祖指的是()A.康定斯基B.戈尔基C.克利D.巴拉21.表现主义的先驱人物是()A.贝克曼B.达利C.克洛斯D.蒙克22.二战之后,世界艺术中心由巴黎转移到了下列哪一城市()A.伦敦B.纽约C.维也纳D.柏林23.位于西斯廷教堂的干古杰作《创世纪》的作者是()A.提香B.乔尔乔内C.米开朗基洛D.哥雅24.表现主义代表作《呐喊》的作者是()A.希勒B.克利姆特C.贝克曼D.蒙克25.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是()A.达.芬奇B.提香C.丢勒D.鲁本斯26.现实主义绘画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是()A.谢洛夫B.苏里柯夫C.列宾D.列维坦27.一下哪些一件作品可以被认为是“第一幅心里肖像画”()A.四使徒B.花神C.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画D.列维坦28.浮世绘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形成于哪一个国家()A.日本B. 罗马尼亚C.印度D.韩国29、以下哪幅名作为德拉克洛瓦所作()。
探讨伦勃朗的艺术成就

探讨伦勃朗的艺术成就摘要:伦勃朗是17世纪欧洲绘画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荷兰17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欧洲艺术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
伦勃朗在艺术上大胆探索、实践,在宗教、肖像、神话、风景、动物等各种题材的绘画都有独到的成就。
伦勃朗一生画论少之又少,但其画作足以将艺术观点与艺术魅力展示于世人。
关键词:绘画;艺术;支柱中图分类号:j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86-01一、富有创造性的肖像艺术在17世纪,肖像画成了荷兰美术中最繁荣的画种,伦勃朗是当时最有影响的肖像画家。
伦勃朗的巨幅《杜普教授的解剖课》的集体肖像画,采用了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
他把群体肖像画中的人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把所有人物赋予一个特定的戏剧性的情节之中。
这种艺术风格与当时的群体肖像画的人物平均排列,呆板乏味相比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独特性深受公众的欢迎,也慢慢的成为伦勃朗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中伦勃朗的名作《夜巡》是其艺术特色和群体肖像画艺术成就的代表作品,其中的画面的布局,人物分布的主次分明,高低掩映,错落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堪称一副绝对的杰作,但是由于某些“公众”对此画不能接受,认为这是一副低劣之作,要求改动,希望能得到“公正”的待遇。
但是伦勃朗却断然的拒绝了这一要求,伦勃朗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和艺术观点,不逢迎上层社会的艺术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伦勃朗肖像画主要特色是将这些肖像都至于一定的情景之中,用光的明暗强烈对比手法,突出形象的主要部分,画面的其余部分则很暗,欧洲的美术史家称之为“紫金色的黑暗”。
其中以《带金盔的人》最具有代表性。
伦勃朗对肖像画的独特处理手法和艺术成就都是归功于他的大胆探索和实践,这也是一个伟大艺术家必备的艺术精神和品质。
二、绘画中光的特殊性一流的大师有一流的技术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是因为其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创造。
伦勃朗身处17世纪荷兰绘画艺术的大变革时期,匠心独运,在油画技法上的成就主要有两个:一是他把荷兰绘画的特殊技巧—形体的基本构成因素和最大的自由的处理光线发挥到极致。
荷兰画派的艺术成就

荷兰画派的艺术成就——伦勃朗摘要:荷兰画派在整个欧洲古典艺术的发展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在以伦勃朗为代表的17世纪画家的风格转变中,日益消减的宗教气息被逐渐清晰的世俗形象所取代,进而转化为表现深刻诚挚的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荷兰画派伦勃朗肖像艺术荷兰于1648年独立,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国民推翻了西班牙教会和国王的专制统治,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中产阶级大多为城市居民,他们安居乐业,但不乏笃信上帝与自身的勇气和智慧。
“如果我们可以把某一种特殊的性情气质叫做‘德意志’的性情气质,自尊而却不骄傲,在宗教虔诚中不只是热情默祷而是结合到具体的世俗生活,在富裕中能简朴知足,在住宅和环境方面显得简单、幽美、清洁,在一切情况下都小心翼翼,能应付一切情境,即爱护他们的独立和日益扩大的自由,又知道怎样保持他们祖先的到的习俗和优良品质。
”①生活中如此,审美上亦然。
他们一扫往日西欧奢靡之风,转向对简单自然的爱好,注重写实的艺术风格。
因此为了满足民众的审美期待视野,荷兰画派应运而生,通过写实的强化和大量世俗风情的表现,开启了现实主义风气之先河。
荷兰画派以平淡写实为其主要美学追求:安逸富足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漂亮的城市建设,新型中产阶级的新风貌,以及海员的英勇及商业的发达,这一切的一切使得画家们产生表现甚至是再现这种繁荣昌盛的欲望,而市民的审美需要则对这种画作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因而画家们在创作中不仅引入了现实生活,如风景,普通民众,民俗风情等,并且将对这种现实生活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带入了绘画作品的表现中,从而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美好,并产生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画家和画作。
如肖像派代表人物哈尔斯,其名作《笑骑士》中描绘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观众仿佛能感觉到其正在以真诚的目光注视着人世间;罗伊斯则以风景画著称,在《有湍急河流的山林风景》一画中,视野开阔壮美,使观众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17世纪荷兰美术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哈勒姆救济院的女董事们》
2.伦勃朗:油画《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夜巡》、 《自画像》
伦勃朗,是继哈尔斯之后荷兰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肖像画、 历史画 、风俗画和风景画大师。
伦勃朗终生创作勤奋,给后世留下了大约600幅油画, 1300余幅版画,2000多幅速写与素描。由于他死后 声名日增,伪作也遍布全球。西方美术界有这样一句笑话: “伦勃朗一生画了600幅油画,其中有三千张在美国。”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都是商品走进市 场,这种商品价值观也走进美术领域,美术品 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画家过去是依附宗教和贵 族订件,而今要依附于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 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必须迎合买画人的审美需要, 这就决定了荷兰绘画的内容和形式。那时,除 了风景、静物、风俗画之外,肖像画是最流行 的“商品画”。
“荷兰画派”最出色的的画家是哈尔斯、伦勃 朗和维米尔,他们以题材的多样性来打动观者的。 在他们的笔下常常出现的是谨小慎微的小市民, 养尊处优的贵妇人,美丽多情的少女,放荡不羁 的青年和勤劳憨厚的仆人以及流浪汉和醉鬼等。 这些作品大都受到了荷兰市民阶层的欢迎。
1.肖像画家哈尔斯:油画《吉普赛女 郎》、《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代表 作品)
哈尔斯观察力十分敏锐,极善于捕捉人物 脸上一瞬间的情绪,表现手法也豪放。看他的 肖像画。总觉得人物神采飞动,栩栩如生。他 笔下的人物形象活泼自然,生气勃勃,非常的 生活化,完全没有矫揉造作的气息。
《圣乔治市民警卫队官员之宴》《弹曼陀铃的小丑》《威廉·科伊曼斯肖像》
《马勒·巴伯》
《吉普赛女郎》
17世纪荷兰美术
1609年的尼德兰革命,终于以荷兰独立、建立起 荷兰共和国而胜利结束,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 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是欧洲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
17世纪荷兰美术绘画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17世纪荷兰美术绘画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在绘画方面,17世纪的荷兰画派尤为重要。
虽然在其他时期也有一些值得提起的画派和画家,可是唯独在17世纪,荷兰画派作为一个整体,才以其巨大的规模和成就,对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
17世纪为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
革命的胜利促使经济和文化的欣欣向荣。
这个新兴国家是当时欧洲先进思想中心之一。
荷兰画家们怀着民族自豪感。
用写实手法在作品中表现祖国的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等。
绘画终于摆脱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开始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
随着绘画市场和画商的出现,绘画成为市场上的商品。
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绘画的品种较之以往大为扩充。
除宗教历史画和肖像画外,风俗、风景、静物和动物画也发展为重要画种。
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画家为伦勃朗、F.哈尔斯、J.维米尔及J.van雷斯达尔。
当时,荷兰多数城市中绘画艺术均相当发达,其中最发达的为阿姆斯特丹、哈勒姆和代尔夫特。
不过,就诸画派来说,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像品种之间的差异那样地来得明显。
除前述4位画家以外,属于不同画种的还有许多艺术成就不等的画家,他们被称为荷兰小画派。
风俗画17世纪荷兰风俗画不像文艺复兴时代画家那样地往往通过宗教题材来反映现实生活,而是直接地以非理想化的手法来如实地反映市民和农民的日常生活。
这类风俗画大致包括两类内容:农民题材和反映市民生活的所谓时装题材。
前者继承和发展了16世纪P.勃鲁盖尔的绘画传统。
可能是哈尔斯的两个弟子A.布鲁威尔和A.van奥斯塔德的作品,取材农民生活。
布鲁威尔的油画幅面虽小,但由于注意整体关系和画面气氛,因而画中形体显得厚重而朴实。
他生前先后活跃于荷兰和佛兰德斯两地,但主要是佛兰德斯画家。
荷兰画派的艺术成就

荷兰画派的艺术成就——伦勃朗摘要:荷兰画派在整个欧洲古典艺术的发展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在以伦勃朗为代表的17世纪画家的风格转变中,日益消减的宗教气息被逐渐清晰的世俗形象所取代,进而转化为表现深刻诚挚的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荷兰画派伦勃朗肖像艺术荷兰于1648年独立,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国民推翻了西班牙教会和国王的专制统治,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中产阶级大多为城市居民,他们安居乐业,但不乏笃信上帝与自身的勇气和智慧。
“如果我们可以把某一种特殊的性情气质叫做‘德意志’的性情气质,自尊而却不骄傲,在宗教虔诚中不只是热情默祷而是结合到具体的世俗生活,在富裕中能简朴知足,在住宅和环境方面显得简单、幽美、清洁,在一切情况下都小心翼翼,能应付一切情境,即爱护他们的独立和日益扩大的自由,又知道怎样保持他们祖先的到的习俗和优良品质。
”①生活中如此,审美上亦然。
他们一扫往日西欧奢靡之风,转向对简单自然的爱好,注重写实的艺术风格。
因此为了满足民众的审美期待视野,荷兰画派应运而生,通过写实的强化和大量世俗风情的表现,开启了现实主义风气之先河。
荷兰画派以平淡写实为其主要美学追求:安逸富足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漂亮的城市建设,新型中产阶级的新风貌,以及海员的英勇及商业的发达,这一切的一切使得画家们产生表现甚至是再现这种繁荣昌盛的欲望,而市民的审美需要则对这种画作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因而画家们在创作中不仅引入了现实生活,如风景,普通民众,民俗风情等,并且将对这种现实生活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带入了绘画作品的表现中,从而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美好,并产生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画家和画作。
如肖像派代表人物哈尔斯,其名作《笑骑士》中描绘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观众仿佛能感觉到其正在以真诚的目光注视着人世间;罗伊斯则以风景画著称,在《有湍急河流的山林风景》一画中,视野开阔壮美,使观众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西方艺术史:17世纪荷兰美术-风景画、静物画【26】

西方艺术史:17世纪荷兰美术-风景画、静物画【26】尼德兰、荷兰、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的文艺复兴17世纪荷兰的一些风景画中,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已经完全消失,风景画终于发展成为受人们喜爱与欢迎的完全独立的绘画体裁。
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描绘了沙丘、海滩、风车、牛群、平坦的土地、茂密的森林这些典型的荷兰风光,无处不流露着他们对祖国秀丽山川的热爱之情。
其中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为雅各布·凡·雷斯达尔(Jacob van Ruisdael,约1628—1682)和迈因德特·霍贝玛(Meindert Hobbema,1638—1709)。
雷斯达尔早年随父亲学习绘画,50年代旅行到过许多地方,发展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景画风格:气势雄伟、充满激情,使风景画提高到具有英雄史诗般意义的高度。
他经常表现的题材有苍茫的暮色、阴云密布的天空、湍急的流水、飞泻的瀑布、苍郁的森林、磨房的水车、巨大的风车。
《暴风雨》、《急流》、《哈雷姆景色》1651年、《瀑布》1668年、《埃克河边的磨坊》1670年、《森林中的逐猎》都是他的代表作。
《哈雷姆景色》《景观瀑布》《埃克河边的磨坊》被艺术史家称为“这是歌颂大自然的潜力与发达的荷兰面粉工业的赞美诗,是典型的描写荷兰本土风物的风景画。
”由于这幅画以及其他的许多名作,使雷斯达尔成为荷兰风景画派的奠基人。
这幅画的景色是极富时代性而又极富荷兰的民族特色的。
碧波荡漾的埃克河边,高大的磨坊风车像钟楼一般地耸立在倾斜的河岸上,巍峨壮观。
那缓缓地在转动着的风车,宛如一个巨人屹立在空中。
略带蓝色的灰色云朵则在天际飘动,阳光透过云层,将远处的教堂的尖顶照耀得斑斓闪烁,这是典型的荷兰风光。
岸边可以见到停泊着的船只的桅杆,有一条帆船正从左边远方徐徐驶来,似乎是朝着磨坊来的。
这里巧妙地暗示着由于面粉加工工业的发展,那些船只正在埃克河里为运输而忙碌。
右边有几个妇女在河岸的小径上行走,磨坊的栏杆上则有一个男子在向远处眺望,使这日常所见的乡野自然状态,增添了一种美。
荷兰家艺术的天才

荷兰家艺术的天才荷兰家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
荷兰是欧洲近现代绘画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产生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被誉为家艺术的天才。
本文将介绍一些荷兰家艺术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作品与特点。
一、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艺术荷兰黄金时代是17世纪的荷兰,这个时期是荷兰绘画艺术取得巅峰成就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荷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进入了繁荣的阶段。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荷兰的绘画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繁荣。
二、荷兰家艺术天才之一:伦勃朗伦勃朗是荷兰黄金时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堪称荷兰家艺术的代表性人物。
他的画作以独特的光影效果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著名。
伦勃朗的作品《夜巡》、“卡夫”。
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对于人物表情和光线效果的深刻把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和洞察。
三、荷兰家艺术天才之二:凡·迪克凡·迪克是17世纪时的一位杰出画家,也是荷兰黄金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的画作以其逼真和丰富的色彩而闻名。
凡·迪克的作品《夜巡》、“夜安”。
他通过对于光线和色彩的运用,赋予了作品丰富的层次和真实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荷兰家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四、荷兰家艺术天才之三:维米尔维米尔是一位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也是荷兰家艺术的杰出代表。
他的作品以其精确的构图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而受到赞誉。
维米尔的作品《借酒消愁》、“饭席”。
这些作品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社交生活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
结语荷兰家艺术的天才为我们展示了绘画艺术的辉煌。
他们通过对于光影、色彩和构图的精湛运用,创造出了无数令人赞叹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个人技艺的展示,更是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荷兰家艺术的天才们,用他们的才华和智慧,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感受着他们油画中的深邃与美。
文章总字数:327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世纪荷兰美术绘画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在绘画方面,17世纪的荷兰画派尤为重要。
虽然在其他时期也有一些值得提起的画派和画家,可是唯独在17世纪,荷兰画派作为一个整体,才以其巨大的规模和成就,对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
17世纪为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
革命的胜利促使经济和文化的欣欣向荣。
这个新兴国家是当时欧洲先进思想中心之一。
荷兰画家们怀着民族自豪感。
用写实手法在作品中表现祖国的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等。
绘画终于摆脱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开始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
随着绘画市场和画商的出现,绘画成为市场上的商品。
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绘画的品种较之以往大为扩充。
除宗教历史画和肖像画外,风俗、风景、静物和动物画也发展为重要画种。
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画家为伦勃朗、F.哈尔斯、J.维米尔及J.van雷斯达尔。
当时,荷兰多数城市中绘画艺术均相当发达,其中最发达的为阿姆斯特丹、哈勒姆和代尔夫特。
不过,就诸画派来说,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像品种之间的差异那样地来得明显。
除前述4位画家以外,属于不同画种的还有许多艺术成就不等的画家,他们被称为荷兰小画派。
风俗画17世纪荷兰风俗画不像文艺复兴时代画家那样地往往通过宗教题材来反映现实生活,而是直接地以非理想化的手法来如实地反映市民和农民的日常生活。
这类风俗画大致包括两类内容:农民题材和反映市民生活的所谓时装题材。
前者继承和发展了16世纪P.勃鲁盖尔的绘画传统。
可能是哈尔斯的两个弟子A.布鲁威尔和 A.van奥斯塔德的作品,取材农民生活。
布鲁威尔的油画幅面虽小,但由于注意整体关系和画面气氛,因而画中形体显得厚重而朴实。
他生前先后活跃于荷兰和佛兰德斯两地,但主要是佛兰德斯画家。
奥斯塔德的风俗画有类似长处,其画面情绪比较风趣和乐观,不像布鲁威尔的油画那样地往往带有悲怆感。
从事时装画的有在莱顿工作的画家G.道。
他在20~30年代从伦勃朗习画,后来形成自己的画风。
其作品往往表现少数几个人物处身于室内,壁上有一扇窗子,并有布幔、书本、乐器等道具。
这类作品幅面不大,但相当精致,并注意光线的表现,为精致画派的精品。
N.马斯于40年代末至阿姆斯特丹受业于伦勃朗门下。
他的那些表现老妪在祈祷或瞌睡的时装画,曾风行一时。
G.梅曲活跃于莱顿和阿姆斯特丹,擅长于描绘中产者安逸而宁静的家庭生活。
他的室内情景画在技法上相当细腻精巧,比较接近于维米尔的作品。
G.泰博赫跟同时代其他许多荷兰画家不一样,曾在许多欧洲国家旅行,识多见广,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流派。
所绘的那些反映市民阶级上层分子悠闲生活的时装画,生前很受买主欢迎。
他尤其擅长于细腻地表现富裕人家妇女衣着的质感。
J.斯滕则兼画农民题材油画和时装油画,是一位有成就的风俗画家。
荷兰风俗画家中最杰出的,为代尔夫特的两位画家:维米尔和P.de霍赫。
可是,维米尔生前却不像泰博赫和梅曲那样受市民们欢迎,由于卖不出画而在负债累累之中死去。
他的风俗画富有生活情趣,并在艺术处理上显示出宏大的气派。
霍赫自1653年起定居代尔夫特,在那儿完成了他的一些最佳作品。
二、荷兰17世纪上半期,荷兰是一个经济贸易的强国,一个典型的商业资产阶级国家,这里既没有豪华的宫殿,也不修建雄伟的教堂,建筑与雕刻不发达,而为市民阶层服务的绘画艺术则特别受到重视。
市民用绘画装饰家庭成为一种时尚,绘画贸易特别发达,绘画和其他商品一样有行情有市场。
艺术的商品化促使艺术走向社会,也是绘画题材更加广泛,而且主要是世俗的生活。
现实主义的艺术独树一帜,画家多采用通俗的艺术语言,作画很少运用寓意和戏剧化的手段。
荷兰的艺术是市民的艺术,荷兰画家也大都不去意大利“朝圣”,他们有自己的审美观,认为自己的艺术是最完美的艺术。
伦勃朗(Rembrandt)是17世纪荷兰画派的首领和具有世界影响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荷兰最杰出的肖像画大师,他一生创作精力旺盛,给人类留下了极其丰富而珍贵的遗产——六百幅油画,三百幅版画和二千幅左右的素描的速写。
他的画作题材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
伦勃朗早年在老师那里接受了意大利艺术特别是卡拉瓦乔主义的熏陶,他非常重视写生,常画双亲、身边的人和自画像。
也画宗教题材画,不过这些宗教题材画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世俗气息。
1632-1643年间伦勃朗的艺术走向成熟,他创作的著名的《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是其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他选择了蒂尔普教授正在给他的学生讲授人体解剖学课的情节,因而这幅肖像画又带有风俗画的性质。
在作品《丹娜伊》中,相比较提香的同名作品中描绘成的美妇,伦勃朗笔下的丹娜伊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画家描绘了丹娜伊在金雨到来时的惊喜,她正扬起右手迎接幸福和爱情的到来。
背景上有一位老妇人正出神地看着眼前的奇迹。
画面的光完全集中在丹娜伊身上,光线的变化与明暗对比增加了画面的戏剧气氛。
40年代初到50年代中期,伦勃朗的创作更具有现实色彩。
1642年,他出色完成了后来被称为《夜巡》的作品。
这幅画原来是受阿姆斯特丹警卫公会委托而作的一幅集体肖像画,他却把它当作一个离世的主题画来构思。
他选择了大尉班宁科克下令射击手连出发的瞬间,将主要人物安排在画面的主要位置,而把其余的人安排在后边。
此画无论人物刻画,构图处理上以及光色运用上都达到了完美程度,颇有独创性。
伦勃朗的艺术道路既不属于巴洛克也不属于古典主义,而是具有荷兰特色的卡拉瓦乔主义。
他是17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走着一条独立的艺术道路。
在绘画史——不单单是荷兰的而是全欧洲的绘画史上作占的地位,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不相上下的。
他把艺术、名誉和自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不愿迎合他人平庸的艺术趣味而降低作品的艺术性,不愿放弃自己的美学观点和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大胆探索实践,无论宗教、神话、肖像、风景、动物等各种体裁,都有独到的成就,而光和影成为他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有力的艺术语言。
他注重用广来造型,强调明暗对比,突出主要人物,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无疑是受了卡拉瓦乔主义的影响。
他使用的色彩,常带有一种金属和宝石般的高贵感,使粗陋的物象也变得华美悦目。
他遵守的原则是:我就是我。
主要表现在:一,生活化。
无论画什么题材、什么人物都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英雄也好,圣母也好,都是生活中的人。
二,时代化和社会化。
他的作品充满了时代气息和社会特色。
充分显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和市民的荣誉感以及各种人物鲜明的个性与职业特点。
三,非宗教化。
尽管他画了许多宗教题材,但都是借助宗教题材来宣扬人性的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基督教的精神和人道主义融合在一起。
四,他的艺术具有一定的批判色彩。
五,在肖像画方面有独特的贡献。
在人物内心刻画上,在多样化和典型化方面都表现出独到的功夫,不同凡响。
他的肖像画不仅仅是描绘了一个人,而且描绘了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是时代与社会的一面镜子,曲折地反映了人的命运、痛苦和欢乐。
六,在技法商和技巧上的成就非常突出。
他善于用光来造型,画面上常常看不到清晰的轮廓线,二是运用明暗对比的方法造成人物的立体感,突出人物在空间的位置。
光线和色调的变化十分复杂而微妙,却在画面上起到了协调和统一的作用。
伦勃朗不用于荷兰小画派的艺术家,他不会迎合新主人而委屈自己的艺术,作品都有丰富心理和道德的内涵,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17世纪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使荷兰画派的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哈尔斯(Hals)是哈勒姆画派的主将,肖像画方面的另一位声名卓著的大师,是一位难得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肖像画既画上层人物也画下层百姓,画中有贵妇、军官,也有流浪汉、酒鬼、农民、渔夫和吉卜赛人。
他画宴席中的军官,他们在笑,笑声中包含着生活的满足和自豪。
他画的小丑、流浪汉有时也在笑,但笑里隐藏着一丝悲哀。
所以哈尔斯的肖像画并不简单,其中包含着很多内容,里面有生活、时代和人性的东西。
他有着娴熟的功夫和技巧,画面总保持着一种激情和新鲜感。
在17世纪30年代以前的作品大多是表现了欢乐和愉快的情绪。
如著名的团体肖像作品《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们的宴会》,画家没有画11个人排排而坐,二是画他们在饮宴中的欢乐,用情节把他们组织在一起,这是个热闹的宴会,人物处在自然状态之中,反映出一种民主、平等的精神。
人们饮着美酒谈笑着,面部带有一种自信和自豪的表情。
《愉快的酒徒》是一幅肖像画,人物的表情描绘得甚为生动,惟妙惟肖:他带着几分醉意,两眼惺忪,目光恍惚,托着酒杯的手摇晃不定,杯中的酒快要溢出。
哈尔斯画种种人常常是以平等的眼光来观察对象,既不美化也不丑化,完全尊重真实的原则,因此作品极有力量。
30年代到50年代是哈尔斯创作的中后期,他继续画了一系列肖像画。
这一时期的肖像画中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在前期画中常见人物的英雄气概和洋洋自得的满足感减少了,形象进一步平民化了。
60年代是他创作的最后时期,他创作了《哈勒姆养老院的女主持人》和《哈勒姆养老院的男主持人》,在这两件作品中,他画出了世态炎凉和人心不古。
哈尔斯晚年在养老院度过,很熟悉这些人,这些人物的面部都缺乏热情,甚至冷若冰霜,很有之夜的特点。
维米尔(Vermeer)是代尔夫特画派的画家。
早期曾做过一些宗教题材画,中后期他的宗教题材画几乎绝迹。
他50年代的作品多具有质朴的特点,如《读信的少女》是一幅风俗性的作品,描绘了一个贵妇站在窗前读信。
女主人的一幅并不华丽,但显出很有修养的样子。
艺术语言明白易懂,画了一个典型中产者的家庭环境。
60-70年代的作品则表现出华丽,但这不是巴洛克的华丽,仍然具有世俗和生活的特点。
他的作品色彩晶莹明亮,境遇透视,善于表现空间,层次分明,富有诗意。
《情书》庙会一个弹鲁特琴的贵妇手里拿着刚刚收到的一封信,望着送信的女仆,二人相对会心地微笑。
这里么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过多的戏剧气氛,一切都是那么平常自然。
从左上方射入室内的光线把人物和室内的一切都照亮,画家好像为我们撩开神秘的帷幕,让我们看到一个静谧的世界。
静物画和风景画17世纪荷兰画怕的静物画非常出名,静物画又分为花卉、乐器、器皿、蔬菜、水果、海鲜等等门类,各有专门的画家。
最早的静物画常带有一定象征意义,或表现生命的短促,或寓意世间的沉浮,如王冠、珠宝代表人类的欲望,乐器代表享乐放荡的生活,计时沙漏器、钟表和红烛表示生命短促和时光即逝。
后来的静物画不太注重象征意义,主要表现人民的生活,采用了明白易懂的艺术语言。
主要代表有海达、卡夫等。
荷兰风景画借助于地理特点,主要描绘水和天空,很少有全景式的风景画作品,多是表现一个角度或海湾的小构图作品。
运河岸和入海口是很时髦的主题,色调柔和,多为棕色和灰色调子,以写实为主。
霍贝玛是荷兰风景画的代表画家,他只在母国的阿姆斯特丹生活,只画他喜爱的题材,特别是树木环绕水塘的风景画,并且一再的重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