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设计方案之瀚城报告厅

合集下载

中学多功能报告厅声光学及装修方案

中学多功能报告厅声光学及装修方案

中学多功能报告厅声光学及装修方案一、目的及主要功能1、目的:多功能报告厅主要体现简洁、严肃、庄重、大气的装饰风格,达到良好的建筑声学效果。

配备相应的声光、智能化设备满足学术报告、文化艺术、视频会议、录播等使用场景。

2、主要功能:学术报告教学竞赛文艺演出精品课全自动录播视频会议二、建设任务1、声学装修;弥补原有建筑声学缺陷,有效控制混响时间及背景噪音,装修简洁、庄重、大气。

2、桌椅;定制发言席、主席区桌椅,配备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并符合声学设计的吸声系数要求的观众区礼堂吸声座椅。

3、灯光系统;提供多场景的照明,如普通会议照明、视频会议和精品课录播的专业照明、文艺表演使用的舞台专业照明。

并配有数字调光台、调光箱、信号控制。

4、音响系统;全数字音源、扩声、控制系统、红外无线会议系统、为会议、报告、竞赛、课程互动、艺术表演等提供良好的扩声效果。

5、大屏及分屏显示系统;采用P3 室内led大屏幕。

具有高亮度、高清晰、宽视野等特点6、全自动录播系统;对讲座、竞赛、精品课,实现老师、学生、板书、课件等场景的全方位全自动录播、直播。

7、空调及新风系统;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达到良好的室内温度和新风调节效果,达到节能。

8、集中控制系统;采用多种接口、可扩展性、兼容性和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对大屏幕显示系统、录播、音响系统、灯光系统等进行便捷高效的操控。

9、网络集成;对音视频、网络、等的综合布线。

三、方案要点1、声学装修主要采用阻燃透声织物饰面内填吸音棉的多孔吸声结构和由木纹板构成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分别吸收中高频及低频。

舞台区的后面采用强吸声处理,两侧墙体考虑全频吸声及声扩散处理,面层采用木质饰面,地板采用木地板。

观众区地面采用走道铺设PVC塑胶地板,防止人员脚步声,顶面天花采用冲孔板材(铝板或其他材质)的造型吸声天花。

2、座椅要求座椅承担了相当大的吸声量。

采用翻板礼堂椅,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

3、灯光要求观众区采光,需满足视频会议及录播的光源使用要求。

建筑声学设计_报告厅声学改造设计

建筑声学设计_报告厅声学改造设计

建筑声学设计作业
姓名:
学号:
2013年5月
学院专教报告厅声学改造设计
基本情况
1.现状功能为阶梯教室。

2.现状可容纳听众人数为140人,座椅为木质座椅,占地面积74㎡。

3.现状材料见下表
不考虑黑板,不考虑空调送风口。

设计要求
改造为报告厅,主要满足学术报告,讲演,考虑语言声及自然声为主。

座椅为针织面料软座。

设计内容
1.计算现状情况的各频率满场空场混响时间
2.自行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声学改造,使室内声环境符合相应的功能要求。

3.列出计算过程(混响时间计算表)
4.绘制相应的平立剖面及室内透视图(计算机绘图,图幅A2)
参考材料:
2.不同材料吸声系数见附件。

声学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课件

声学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课件
大厅为八角形平面,横向宽45m,纵向长36m,平均高 度10m ,两侧分别设同声翻译室和记者席。
36
声学指标以语言清晰度为主,兼顾文艺演出,确定如下 声学指标:最佳混响时间(1.4s)
频率(Hz)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混响时间
1.6 1.5 1.4 1.4 1.3 1.2
2500m3范围,由于报告厅容量和容积变化范围不大,因此,声学 设计通常采用统一指标。根据经验,工程设计中采用通用指标:
混响时间: 中频(500Hz)混响时间为0.8~1.0s,混响频率特性曲线接近 平直。 噪声级: 自然声报告时,厅内噪声不大于30 dBA;而采用扩声 系统时,则应低于40dBA。 没有音质缺陷。 报告厅的平面形式通常有矩形切角、扇形和 正方形对角线配置等三种,如图所示。
大厅可设楼座、包厢,以缩短直达声距离。台口附近吊顶 和侧墙应作成反射面,争取尽量多早期反射声。大厅后墙可作 一些吸声或扩散处理。其他墙面及中后部吊顶可由建筑装饰要 求确定,并宜有适当扩散。大厅尽量少用吸声材料,宜通过降 低大厅每座容积来控制混响时间,以提高大厅内声压级。
11
上海大剧院观众厅
12
三、多功能剧场声学设计要点 ——我国目前大量建造 多功能剧场常用于音乐、歌舞和戏剧演出及作报告、放映
第5章 室内音质设计
1. 室内音质评价标准 2. 大厅容积的确定 3. 体型设计 4. 混响时间设计 5. 典型建筑声学声学设计要点 ——音质要求最高的厅堂类型之一。
特点:演奏席与观众厅位于同一空间,声能得到充分 利用。由于交响乐队声功率较大,故大厅可有较大容积。
音质方面:要求有很长混响时间及丰富侧向反射声。 ——音质设计时要求设计人员在保证没有回声、声聚焦 等音质缺陷同时,尽量少用吸声材料。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1. 引言学术报告厅作为学术交流和知识分享的场所,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学术交流的需求,一个良好设计的学术报告厅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舒适度、视听效果、交互性和可持续性等。

本文将提出一个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以提高学术交流的效果和参与者的体验。

2. 设计理念学术报告厅的设计理念应着重于为听众提供优质的学术交流体验,并为演讲者创造条件以有效地传达信息。

因此,本方案的设计理念将依托于以下三个核心要素:2.1 声音与视觉效果学术报告厅的声音和视觉效果是保证学术交流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为了实现良好的声音效果,厅内将采用现代音响设备和合适的音频设置,以确保听众可以清晰地听到演讲者的声音。

此外,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厅内的座椅和投影设备将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每位听众都能够清楚地看到演讲者和投影屏幕。

2.2 舒适度与互动性学术报告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舒适度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为了提供一个舒适的体验,座椅将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以支持良好的姿势和舒适度。

此外,学术报告厅将提供适当的休息区域,如茶水间和休息室,以便听众在中间休息和社交。

互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它可以增强听众与演讲者之间的互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术报告厅将配备网络连接和投票系统,以便听众可以即时参与,提问或投票,并与其他听众交流。

2.3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学术报告厅将采用可持续设计原则,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灯具,以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厅内还将设置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布局设计学术报告厅的布局设计需要考虑听众的观看和交互需求。

在本方案中,将采用以下布局设计:3.1 舞台与座椅舞台将位于厅的正中央,以确保演讲者能够清晰地被所有人看到。

座椅将采用楼梯式布局,以便所有座位与舞台保持较小的距离,从而增加观看体验。

每个座位都将配备扶手和插座,以便听众可以舒适地坐着,并随时充电使用电子设备。

报告厅建筑声学分析报告

报告厅建筑声学分析报告

中南建设集团报告厅建筑声学分析报告目录1、概述 (3)2、参考依据 (3)3、功能要求 (4)4、音质指标 (4)5、建声理论 (5)6、吸声材料 (7)7、针对扩声场所的一般性建声环境处理办法 (8)8、本次报告厅改造的针对性建议 (9)9、其他说明 (18)10、附件内容 (18)1、概述建筑内部装修对场所声音质量的好坏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建筑声学是电声学的基础,恶劣的建声环境给场所内部扩声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没有良好的建声环境,单纯的依靠电声系统是难以拥有良好的表现的。

声学中一个重要参数标准就是声压级,声压级指的是实际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20倍的对数值,单位为分贝(dB)。

对于扩声效果的评价,人们首先关心的就是扩声情况,而其中可以定量分析的重要指标就是厅堂的声压级,厅堂的声压级又决定了音箱功放等设备的选型,声压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概念。

建声评判标准中,非常重要指标就是RT60(混响时间),混响时间指的是一个稳定的声音信号突然中断后,厅堂内的声压级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它跟建筑结构和装饰材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若混响时间短,有利于语言扩声的清晰度,但过短的时间则会感到声音干涩和响度变弱;混响时间长,有利于声音的丰满度,但过长则会感到声音分辨不清,降低了听音的清晰度。

2、参考依据本次报告主要参考依据如下:《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GYJ-25《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键鼠升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及现场的建筑设计平面图及使用功能定位。

3、功能要求3.1 场所各个听音位置应具有良好的听闻条件,达到较高的语言清晰度;3.2 场所内部声场均匀,避免明显的回声、颤动回声、及声聚焦等音质缺陷;3.3 厅堂内声场不受设备噪声、机房及外加环境噪声的干扰。

(需其他系统专业建设方进行配合)4、音质指标报告厅的混响时间须参考GB/T 50356-2005《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报告厅音响设计方案

报告厅音响设计方案

报告厅音响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

报告厅作为一个重要的场所,举办各种大型会议、报告、演讲等活动。

而良好的音响效果对于这些活动的进行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针对报告厅音响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需求分析。

1.音响效果要求,报告厅内需要能够清晰传达讲话者的声音,同时也要能够支持播放音乐等多媒体内容,以满足不同活动的需求。

2.音响覆盖范围,报告厅的空间较大,需要音响系统能够覆盖到每个角落,确保每个听众都能听到清晰的声音。

3.设备可靠性,音响设备需要具备稳定可靠的特性,以确保在长时间使用中不会出现故障。

三、设计方案。

1.主音箱布置,在报告厅内部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主音箱,以实现全方位的音响覆盖。

2.辅助音箱布置,在主音箱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多个辅助音箱来弥补主音箱无法覆盖到的区域,确保整个报告厅内的声音都能被覆盖到。

3.音响调音,通过专业的音响调音师对音响设备进行调音,确保音质清晰,音量适中,不会出现啸叫或者杂音。

4.音响设备选择,选择品质优良的音响设备,确保音质稳定,同时也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成本。

四、实施方案。

1.选购设备,根据设计方案,选购符合要求的音响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品质和售后服务。

2.设备安装,由专业的音响安装团队进行设备的安装和布线,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3.调试调音,安装完成后,由专业的音响调音师对设备进行调试和调音,以确保音响效果达到要求。

4.设备维护,定期对音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五、效果评估。

1.音响效果测试,在安装和调试完成后,对音响效果进行测试,确保音质清晰,音量适中。

2.用户反馈,在实际使用中,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对音响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六、总结。

通过以上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步骤,我们可以确保报告厅内的音响效果能够满足各种活动的需求,为听众带来良好的听觉体验。

同时,也要注重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音响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希望本文提供的报告厅音响设计方案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会议室、报告厅的声学吸音处理

会议室、报告厅的声学吸音处理

会议室、报告厅的声学吸音处理
会议室、报告厅的声学吸音处理
会议室,顾名思义供开会用的房间。

通常包含有一张大会议桌而预定作为董事会会议之用的房间。

如:董事会每月在该会议室召开一次会议。

现在会议室的种类又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剧院形式的,茶馆形式的,还有回字形的,u字形灯。

不过一般会议室的规模不超过五十人。

会议室的建筑声学设计中,要求音质主要是“语言清晰、可懂度高,其次是良好的丰满度”,在主要使用条件下,具有相应于拾音要求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抑制影响拾音音质的声缺陷,如回声、颤动回声、低频嗡声等。

另外要有足够的响度(音量)是音质设计最重要的指标。

如果听音得响度不够,其他要求则无从谈起。

但是响度受多种因素制约,作为音质评价参量所要求的响度,相当复杂,并涉及到发言者本身的情况。

实验表明能达到65dBA 足以能获得满意的听闻效果,也既有足够的能量。

对此,建议该值作为会议室、报告厅的响度指标建议值。

但考虑到发言者之间声级的差别,一般差别约在±2.0dB 范围内,因此,建议的低限值为73dBA。

由于建筑声学的特殊性,每个会议室、报告厅的建声设计不尽相同,想要了解真正适合你的建声设计方案,请联系博福隔音。

音乐厅声学设计分析报告范文

音乐厅声学设计分析报告范文

音乐厅声学设计分析报告范文概述音乐厅是一种专门用于演奏音乐的场所,为了获得最佳的音频效果,音乐厅的声学设计非常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音乐厅声学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采用的解决方案。

建筑结构音乐厅的建筑结构对声学效果有重要影响。

首先,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布局直接影响声音的传播和反射。

各种材料如木材、石材、玻璃等都有不同的声学性质,需要根据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材料。

此外,建筑的形状和尺寸也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路径和反射情况。

音乐厅通常采用长方形或圆形的布局,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观众能够听到清晰的声音,并减少噪音和回声的干扰。

定位和分布音乐厅为了满足观众对音乐的听觉需求,座位的定位和分布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

一般来说,座位应该呈半圆形或抛物线形,并且与舞台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观众可以听到音乐的平衡声音。

此外,座位之间的距离也需要合理安排,既要考虑观众的舒适度,又要避免声音的干扰和衰减。

声音反射和吸收在音乐厅的设计中,合理控制声音的反射和吸收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厅应该具备良好的声音反射和吸收性能,以确保观众能够获得适当的音频效果。

对于声音的反射,应尽量减少短时间内的多次反射,避免产生明显的回声和混响。

这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来实现,例如使用吸声材料进行墙面和天花板的装饰,并通过合理安排吊顶和墙壁的凹凸形状来控制声音的反射方向。

对于声音的吸收,应考虑到不同频率的声音对吸声材料的要求。

低频声音通常需要较厚的吸声材料,例如布艺等,而高频声音可以使用较薄的吸声材料,例如泡沫塑料。

此外,音乐厅还可以通过在座位和地板上安装吸声材料,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声音吸收效果。

音响设备和布局音响设备的选择和布局对音乐厅的声音表现力和传达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音响设备的选择应根据音乐厅的尺寸和特点进行合理搭配,确保能够覆盖整个空间,并保持音乐的平衡和纯净度。

其次,在音响设备的布局上,应根据观众的位置和场地的声学特性进行调整,以保证每个观众都能够得到清晰的声音,并在整个空间内实现声音的均衡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戈声学是一流的声学装饰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拥有自己的声学材料生产基地、声学装饰施工团队、声学装饰设计团队。

为众多的客户提供了声学装饰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瀚城报告厅声学设计方案是天戈声学又一个优质的成功案例。

报告厅的主要特点是内部空间大导致的混响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声学缺陷。

其次报告厅内部为公众活动场所,对环保消防条件要求高,因此做声学设计是必须的。

同时使用优质的声学材料不仅可以解决报告厅的声学缺陷问题,还可以满足报告厅的消防环保要求,一举两得。

瀚城报告厅是一座新建多功能用途的综合性场所,占地面积约为2115平方米。

座位数量约3018座,其中有效高度约为14m,有效容积约为38000m3。

属于大型报告厅。

该报告厅声学设计应满足大型会议,学术报告及各项演出活动等的要求。

设计目标:全频混响均衡、无频点落差、全场声能分布合理而均匀、无回声、颤动回声、无声聚焦问题、无驻波现象。

设计效果:装饰美观大方,视觉感受舒适良好,吸声材料没有玻璃纤维颗粒的粉尘污染,没有甲醛污染,满足场所内空气质量环保要求。

空间具有良好的音色,即低、中、高音适度平衡。

吸声材料满足防火等级要求,场所内听音较清晰,无声染色等音质缺陷,工程实施后声环境及场内环境适宜。

使用材料:天花采用吸声效果佳的聚美音吸声板。

舞台正面为了增强前排座位的早期反射声,采用扩散反射体。

观众厅两侧墙面为了增强前中排早期反射声,靠近舞台墙面采用扩散的折线造型,结合铝条缝吸声结构,达到反射及吸声的双重效果。

观众厅后墙面采用具有全频吸声性能的108厚铝条缝吸声结构,安装后空腔不少于100mm。

从而减少颤动回声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