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课时练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推荐文档

- 1 - / 17v ( N ;) =乙2:mol L -1 min -1A .v(甲)乙>丙v( ) > v( ) B .v(乙)丙>v 甲( )>v( ) C . v(丙)甲>v 乙( )>v( ) D .v(乙)甲>v 丙( )>v( )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一)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突破】【例 1】N 2 、 H 2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经过相同的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速率分别为:甲: v(H 2 )=3 mol L -1 min - 1则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Na 2S 2O 3 +H 2SO 4Na 2SO 4 +S ↓ +SO 2+H 2O 【例 2】已知反应,某同学按下表进行实验,最先出现浑浊的一组应该是()加 3%Na 2S 2O 3 / mL加 1:5 的H 2SO 4 / 滴温度/℃A 5 25 25B 5 15 35C 5 25 45 D51545 A .AB .BC .CD .D【例 3】100℃时,将 0.1mol N 2O 4 置于1 L 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 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 N 2O 4 (g) ←−→ 2NO 2 (g) ,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v(NH ) 1 mol L m = -1-13i n- 2 - / 17v (B )> v (A )①N 2O 4 的消耗速率与 NO 2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1:2②NO 2生成速率与NO 2消耗速率相等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⑤NO 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 .②③⑥⑦B .①④⑧C .只有①④D .只有⑦⑧【例 4】如下图,向 A 中充入 1 molX 、1 molY ,向 B 中充入 2 molX 、2 molY ,起始时 A 、B 的体积相等都等于 aL ,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关闭活塞 K ,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X(g) + Y(g) ←−→ 2Z(g) + W(g) ;△H<0 。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3.1化学平衡的建立课时练新人教版选修420171011171.doc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3.1化学平衡的建立课时练新人教版选修420171011171.doc

2-3-1 化学平衡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g)+2B(g) C(g)+2D(g)已达到平衡状态(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C.各气体的物质的量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答案】C【解析】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始终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C。

2.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氨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答案】 C【解析】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v正=v逆≠0,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

故答案C。

3.模型法是化学中把微观问题宏观化的最常见方法,对于2HBr(g)H2(g)+Br2(g)反应,下列四个图中可以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的是( )【答案】C【解析】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

故答案C。

4.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3C,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A.v A=2 mol/(L·min)v B=2 mol/(L·min)B .v A =2 mol/(L·min) vC =2 mol/ (L·min)C .v A =1 mol/(L·min) v B =2 mol/(L·min)D .v A =1 mol/(L·min) v C =1.5 mol/(L·min)【答案】 D【解析】 v 正与v 逆比值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时,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后强化练习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后强化练习

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平衡常数为K1;②Fe(s)+H2O(g)FeO(s)+H2(g)平衡常数为K2。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1、K2值如表所示:温度/℃K1K2500 1.00 3.15700 1.47 2.26900 2.40 1.60A.若500 ℃时进行反应①,则CO2转化率为50%B.900 ℃进行反应③H2(g)+CO2(g)H2O(g)+CO(g),其平衡常数K3=1.50C.反应①的焓变ΔH>0,反应②的焓变ΔH<0D.反应①平衡体系中通入CO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比原平衡小2.反应2A(g)+B(g)xC(g)+2D(s),在一定条件下的2 L容器中,1 mol A与0.5 mol B反应达到平衡时A为0.3 mol/L,在1 L容器中1 mol A与0.5 mol B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A为0.5 mol/L,则x的值最合适为()A.2 B.1C.大于2 D.小于33.将4 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反应3Fe(s)+4H2O(g)高温Fe3O4(s)+4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Fe的量B.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C.保持容积不变,充入水蒸气使体系压强增大D.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容积增大5.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是气体,现在 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A+5B4C+6D,30 s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 mol。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从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只有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解析:选B。

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就是由v正=v逆变为v正≠v逆,再转化为v′正=v′逆的过程,故B正确。

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改变,平衡并不移动,故A错误;对于类似H2g+I2g 2HIg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压强时,反应速率变化,平衡不移动,D错。

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不一定大,C错。

2.2021年高考广东卷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 N2g+2CO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解析:选A。

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只是增大的程度不同,A错。

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增大v正和v逆,B对。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0,C、D正确。

3.2021年高考宁夏卷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稀硫酸 H2O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A 25 5 0.1 10 0.1 5B 25 5 0.2 5 0.2 10C 35 5 0.1 10 0.1 5D 35 5 0.2 5 0.2 10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众多,本题从浓度和温度两个因素考查,根据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可以推知D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

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时练习题(附答案)-最新学习文档

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时练习题(附答案)-最新学习文档

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时练习题(附答案)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

小编准备了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时练习题,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9临沂模拟)一定条件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2 mol O 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进行到4 min时,测得n(SO2)=1.2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n(SO3)可能为0.5 molB.当v(SO2)∶v(O2)∶v(SO3)=2∶1∶2时该反应达平衡状态C.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4 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解析:平衡时n(SO3)=0.8 mol,因为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故前2 min,反应速率大于平均速率,故前2 min的n(SO3)0.4 mol,A正确;该反应速率比未体现出反应方向,B 错误;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要增大,C错误;4 min 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1min-1,D错误。

答案:A2.(2019天津高考)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SO2 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 NO2(g) 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A.反应在 c 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 b 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t1=t2 时,SO2 的转化率:a~b 段小于 b~c 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A项,c点v正最大,但不一定达到平衡;B项,a点反应物的浓度大于b点的浓度;C项,反应初始阶段,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项,由于b~c段v正大于a~b段,故b~c段SO2的转化率大于a~b 段。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训练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训练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特色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单选题1.(2022·四川·南部县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 g +B s 2C g △H ,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测得混合体系中A 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X 、Z 两点,A 的逆反应速率相等B .温度不变,平衡后充入氦气,C 的体积分数减小 C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 .X 、Y 、Z 三点中,Z 点A 的转化率最大2.(2022·湖北宜昌·高二阶段练习)在催化剂作用下,向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比1△1充入甲醇和异丁烯(用R 表示),分别在T 1和T 2两个温度下发生反应生成有机物W :()()()3CH OH g R g W g +ΔH 。

异丁烯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T >T ,ΔH>0B .()()()正正正v M =v B >v AC .维持2T 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W ,新平衡时W 的百分含量增大D .当()()3n CH OH =n R 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3.(2022·河北保定·高三阶段练习)气相离子催化剂(+Fe 、+Co 、+Mn 等)具有优良的催化效果。

其中在气相+Fe 催化下,乙烷发生氧化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副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主反应为+Fe332322CH CH +2N O CH CHO+2N +H O −−→B .副反应为+Fe 332252CH CH +N O C H OH+N −−→C .每生成31mol CH CHO ,消耗2N O 的物质的量为2molD .+FeO 、()+25C H Fe(OH)⎡⎤⎣⎦、()+24C H Fe ⎡⎤⎣⎦、 均为反应中间体4.(2022·浙江温州·二模)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有关下列两个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反应1ΔH/kJ mol -⋅Δn11ΔS/J K mol --⋅⋅32MgCO (s)MgO(s)CO (g)=+ 117.6 1a32CaCO (s)CaO(s)CO (g)=+177.91 b注:△其中Δn 表示反应方程式中气体化学计量数差;△ΔH-T ΔS<0的反应方向自发A .因为Δn 相同,所以a 与b 大小相近 B .热分解温度:33MgCO (s)CaCO (s)>C .[][]33a-b=S[MgO(s)]+S CaCO (s)-S MgCO (s)-S[CaO(s)]D .两个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ΔH 和Δn 都大于零5.(2022·江苏江苏·二模)甲烷双重整制备合成气(CO 和H 2)包括了水蒸气重整(反应I)和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两个反应。

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

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

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的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1)合成该物质的步骤如下:-1 -1步骤 1:配制 0.5mol ·L MgSO4溶液和 0.5mol L· NH4HCO3溶液。

步骤 2:用量筒量取 500mL NH4HCO3溶液于 1000mL 三颈烧瓶中,开启搅拌器。

温度控制在50℃。

步骤 3:将 250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 1min 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 pH 到 9.5。

步骤 4:放置 1h 后,过滤,洗涤。

步骤 5:在 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 n=1~5)。

①步骤 2 控制温度在 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 _________。

②步骤 3 生成 MgCO3·nH2 O 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

③步骤 4 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 。

(2)测定生成的MgCO3·nH2O 中的 n 值。

称量 1.000 碳酸镁晶须,放入如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并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 CO2被 NaOH 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 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 30℃,最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 2 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 ______。

③测得每 7.8000g 碳酸镁晶须产生标准状况下CO2为 1.12L,则 n 值为 _______。

(3)碳酸镁晶须可由菱镁矿获得,为测定某菱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镁,含少量碳酸亚铁、二氧化硅)中铁的含量,在实验室分别称取12.5g 菱镁矿样品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并完全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0.010mol/L H 2O2 溶液进行滴定。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KClO 3,溶液与3NaHSO 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所用试剂为10mL0.1mol/LKClO 3,溶液和310mL0.3mol /LNaHSO 溶液,所得数据如图所示。

已知:2334ClO 3HSO Cl 3SO 3H ----++=++。

(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0~4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Cl v -=________()mol /L min ⋅。

(2)某同学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在反应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某小组同学针对这一现象进一步探究影响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具体方法如表示。

方案 假设实验操作 Ⅰ 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向烧杯中加入10mL0.1mo//L 的3KClO 溶液和10mL0.3mol/L 的3NaHSO 溶液,Ⅱ 取10mL0.1mo/L 的3KClO 溶液加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少量NaCl 固体,再加入10mL0.3mol/L 的3NaHSO 溶液Ⅲ 溶液酸性增强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分别向a 、b 两只烧杯中加入10mL0.1mol/L 的3KClO 溶液;向烧杯a中加入1mL 水,向烧杯b 中加入1mL0.2mol/L 的盐酸;再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10mL0.3mol/L 的3NaHSO 溶液①补全方案Ⅰ中的实验操作:________。

②方案Ⅱ中的假设为________。

③除Ⅰ、Ⅱ、Ⅲ中的假设外,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

④某同学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思考,认为方案Ⅲ中实验操作设计不严谨,请进行改进:________。

⑤反应后期,化学反应速率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0.0025 插入温度计 生成的Cl -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生成的24SO -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将1mL 水改为1mL0.2mol/L 的NaCl 溶液 反应物浓度降低【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0~4min 内生成氯离子的浓度是0.010mol/L ,所以平均反应速率()()Cl 0.010mol /L 4min 0.0025mol /L min c -=÷=⋅; (2)①由于是假设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因此需要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②方案I 、Ⅱ相比较,Ⅱ中加入了少量氯化钠,所以方案Ⅱ中的假设为生成的Cl -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③由于反应中还有硫酸根离子生成,则除I 、Ⅱ、Ⅲ中的假设外,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生成的硫酸根离子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④为防止氯离子对实验的干扰,则改进措施是将1mL 水改为1mL0.2mol/L 的NaCl 溶液; ⑤反应后期反应物浓度减小,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变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 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消耗2n mol ABB.容器内三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答案】D【解析】任何时刻,生成n mol A2,必然消耗2n mol AB,A项错误;可逆反应中任何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共存,B项错误;达到平衡时,AB的消耗速率与A2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 项错误;达到平衡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D项正确。

2.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H 3(g) N2(g)+3H2(g) ΔH=+92.4 kJ/mol。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关系:a=bB.①②③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C.达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①>③D.①中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答案】C【解析】若反应①中NH3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a=b,若反应①中NH3的平衡转化率小于50%,则a<b,若反应①中NH3的平衡转化率大于50%,则a>b,A选项错误;温度相同,所以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相同,B选项错误;反应③可以看成是在两个相同容器中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反应①,达平衡后,把这两个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到其中一个容器中,如果平衡不移动,氢气的体积分数应该与反应①相等,但是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体积分数减小,所以达平衡时氢气的体积分数:①>③,C选项正确;因为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容器恒容,所以密度始终不变,不能用密度变化来衡量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选项错误。

3.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L CO2、0.1 mol/L 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 2CO(g)+2H2(g),测得CH4平衡时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的ΔH <0B .压强:p 4>p 3>p 2>p 1C .1100℃时该反应平衡常数为1.64D .压强为p 4时,在y 点:v 正>v 逆 【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甲烷的平衡转化率越大,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 >0,A 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压强越大,甲烷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故压强p 4>p 3>p 2>p 1,B 项正确;1100℃时,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80.00%,故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 (CH 4)=0.02 mol/L ,c (CO 2)=0.02 mol/L ,c (CO)=0.16 mol/L ,c (H 2)=0.16 mol/L ,即平衡常数K =0.162×0.1620.02×0.02=1.64,C 项正确;压强为p 4时,y 点未达到平衡状态,此时v 正>v 逆,D 项正确。

4.等物质的量的A(g)与B(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 2C(g)+D(s) Δ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v 正(A)=2v 逆(C)B .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D .平衡常数K 值越大,A 的转化率越大 【答案】D【解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2v 正(A)=v 逆(C)时反应达到平衡,A 选项错误;这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B 选项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C 选项错误;平衡常数K 值越大,说明平衡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A 的转化率越大,D 选项正确。

5.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 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8 min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1·min-1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30 min时降低温度,40 min时升高温度D.30~40 min该反应增大了压强或使用了催化剂【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前8 min内,物质A的浓度由2.00 mol·L-1减少到1.36 mol·L-1,故v A=0.08 mol·L -1·min-1,A项正确;由A、B、C的变化曲线可得出x=1,30 min时各物质的浓度均减小且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则改变条件为增大体积(或减小压强),40 min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故40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C、D项错误。

6.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

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mol·L-1·s-1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答案】B【解析】B项中,b、c两点的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肯定反应速率不同。

但两点变蓝的时间相同,可能高于40℃后,温度越高,I 2与淀粉越不易结合。

C 项中v (NaHSO 3)=Δc NaHSO 3 Δt =0.02 mol·L -1×10 mL50 mL×80 s =5.0×10-5mol·L -1·s -1。

7.T ℃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A .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20%B .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C .增大平衡后的体积压强,v 正增大,v 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前2 min 内,用Y 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 (Y)=0.03 mol·L -1·min -1【答案】D【解析】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0.1-0.050.1×100%=50%,A 项错误;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2Zc X ·c 3 Y=0.120.05×0.053=1600,B 项错误;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 正增大,v 逆增大,且v 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项错误;前2 min 内,v (Y)=3v (X)= 0.1-0.08 mol·L -12 min ×3=0.03 mol ·L -1·min -1,D 项正确。

8.在温度t 1和t 2(已知t 2>t 1)下,X 2(g)和H 2反应生成HX 的平衡常数如下表:2222依据K A .X 2与H 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B .HX 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HX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D.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答案】A【解析】A项,K值的大小反映出反应进行的程度,对反应的剧烈程度不能判断,错误;B项,同温度下,K值逐渐减小说明反应进行程度减小,则反应物转化率逐渐降低,可见生成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正确;C项,随温度升高,K值减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D项,结合B项分析知其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

9.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3B(g) 2C(g),有关下列图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依据图甲可判断正反应的ΔH<0B.在图乙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C.图丙中,可能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D.由图丁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答案】D【解析】A项,由图知在平衡状态下升高温度,v逆>v正,所以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正确;B项,虚线先到达拐点,说明反应速率快,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正确;C项,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之和变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正确;D项,已知M=m总n总,该反应进行过程中气体总质量一直不变,正反应时总物质的量变小,所以正反应是M变大的反应,由图知升高温度,M变小,所以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错误。

10.将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 2C(g)+z D(g),若2 min 后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min),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v(C)=0.2 mol/(L·min)B.z=3C.B的转化率为25%D.C的体积分数约为28.6%【答案】D【解析】写出计算的“三段式”如下:2A +3B 2C+z D起始/mol 2 2 0 0转化/mol 1 1.5 1 1平衡/mol 1 0.5 1 1A项,v(C)=1 mol÷(2 L×2 min)=0.25 mol/(L·min),错误;B项,v(C)=v(D),则C和D前面的计量数相等,则z=2,错误;C项,B的转化率为1.5÷2×100%=75%,错误;D项,C的体积分数为1÷(1+0.5+1+1)×100%=28.6%,正确。

11.合成氨工业的原料气H 2可用天然气制取,其生产流程如下图:(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转化炉中反应为CO(g)+H 2O(g)===CO 2(g)+H 2(g),其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该反应为(3)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 2(g)+3H 2(g) 2NH 3(g)ΔH =-92.4 kJ/mo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