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3(1)
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点总结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1、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许多实验表明,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如水是由水的微粒构成,高锰酸钾是由高锰酸钾微粒构成的,蔗糖是由蔗糖的微粒构成的。
2、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这与构成它们的微粒有关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又能化合生成水,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微粒不同,而构成它们的微粒就体现了它们的化学性质。
二、微粒的特点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无论气体、液体、固体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而这些微粒都是不断运动的,当我们走近花圃,会闻到花香,打开酒精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这些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的。
2、微粒之间有空隙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距离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一般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就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故。
三、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很小(2)分子的体积很小(3)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4)分子间有空隙(5)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3、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未变,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合成了水分子,水分子也不再具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性质。
四、原子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说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而原子不能再分。
九年级化学《3.1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学案 沪教版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 习第1课时 构成物质的微粒【学习目标】1、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能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3、能对原子与离子进行比较,能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判断阴、阳离子和原子; 【学习重点】1.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能理解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学习难点】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分子和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 和 都很小,需要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 (2)分子总是在不断 着,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 ; (3)分子间有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
(5)分子在化学反应中是可分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
分子 原子 新的分子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概念(1)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 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 构成的物质。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变化; 化学变化: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 变化。
4.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 电的 和核外带 电的 构成的,而原子核又可以再分,它是由 和 两种粒子构成的。
5.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6.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质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与交流活动一、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Ⅰ)请判断下列现象能否用微粒的性质来判断1. 春天闻到花香的味道;2. 夏天高速行驶的汽车易发生爆胎事件;3. 秋天北京易刮沙尘暴;4.冬天水银温度计中的示数比夏季都要低(Ⅱ)在化学晚会上,冬冬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她将两个“空瓶”中间的毛玻璃片抽去.两瓶均由瓶口向瓶底逐渐充满红棕色气体,其奥秘如图所示。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魔术中产生上分裂 组合述现象的原因是:①____ ___;②____ ___。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教案

讨论并回答:湿衣服晾晒后变干了、我们可以闻到花的香味、久置的酒酒味淡了,等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
备注(个性化设计)
三、微粒之间有间隙
【演示】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变化
30cm长的玻璃管中先放一半水,然后再放一半酒精,充分混合后,观察液面变化。
观察现象:
水不易被压缩,而空气很容易被压缩
讨论并回答:
小结:
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大
温度越低,运动速率越小
3、微粒间存在一定间隙
而且温度越高,间隙越大
温度越低,间隙越小
物体热胀冷缩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隙发生变化,而微粒本身的大小不变
从微粒的观点来看,
【演示】氨气微粒的运动
A:
B:
观察现象
酚酞变红
酚酞也变红
【提问】A中浓氨水滴入后溶液变红。为什么实验B中两杯溶液并没混合,而酚酞试液也变红?从这个实验说明了微粒具有什么特性?
讨论并回答:
浓氨水中微粒在不断运动,氨的微粒先运动到空气中,然后再从空气中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所以酚酞试液也变红。
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设问】盐放入水中,盐会看不见,水变咸了,为什么?
糖入入水中,糖也会看不见,水会变甜,为什么?
观察与思考】
1、展示一瓶高锰酸钾,取少量放在白纸上。
2、用研钵研碎高锰酸钾,放在纸上。
3、高锰酸钾溶于10mL水中,再倒入50mL水中。
提问:高锰酸钾颗粒是否可以再分?
已成粉状的高锰酸钾是否还可以再分?
九年级化学专题3.1 分子和原子(七大题型)

专题3.1 分子和原子题型梳理【题型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题型2】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题型3】探究分子其他性质的实验【题型4】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题型5】从微观角度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题型6】从微观角度看纯净物和混合物【题型7】微粒图像的分析与应用举一反三1.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题型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例1】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酒和醋的酿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C.水变成水蒸气——分子体积变大 D.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变式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B.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D.瓜果飘香—分子在不停运动【变式1-2】化学教会我们从微观角度去认识宏观现象。
下列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春天公园里柳絮纷飞,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B.氮气不如氯气活泼,说明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D.一滴水大约有1.6×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变式1-3】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B.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题型2】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例2】如图是“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A中加入5mL浓氨水,B中加入20mL酚酞溶液,罩上大烧杯。
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试题

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试题1.步入花园,花香四溢;走近正在烧鱼炖肉的厨房,香味扑鼻。
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A.分子有质量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是可分的D.分子不断运动【答案】D【解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
分子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分子之间存在间隔,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在花园里,花香的分子向周围运动,整个花园充满了花香的分子,所以,进入花园,使人感到花香四溢;在烧鱼炖肉时,鱼肉的香气分子通过运动分布到整个厨房里,所以走近厨房时,使人感到香味扑鼻。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分子这种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能够闻到花香,与微粒的质量大小、分子的间隔无关。
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才会分,分子的运动不是化学变化。
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点评:解答此类题,要学会能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宏观变化的微观实质。
2.“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A.微粒不断运动B.微粒之间有间隔C.微粒很小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答案】A【解析】根据微粒的性质回答。
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酒精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酒精分子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特殊的香味。
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点评:解答此类题,要学会能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宏观变化的微观实质。
3.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答案】D【解析】根据微粒的性质回答。
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说明微粒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变甜了,说明微粒不断运动且微粒之间有间隔;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说明微粒不断运动;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说的是宏观方面,不能说明微观粒子的性质。
3.1.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C.微粒本身发生了变 化
(4)氧气和液氧都能支 D.微粒能保持物质的 持可燃物燃烧 化学性质
(4)( D )
பைடு நூலகம்
5.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 空隙的是( D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5.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做氨的运动实验,他们先将 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然后实验如下:
取等量的蔗糖,放入等量的热水与冷 水中,热水中的比冷水中的溶的快。
二、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1.不同的微粒运动能力、范围不同。
2.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 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实验探究:酒精与水混合
实验操作 1、10mL水与10mL水混合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20ml 20ml 20ml
4、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释”之 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实 验 现 象 解 释 答 案
(1)( B ) (2)( (3)( (1)50水mL和50mL酒 A.微粒很小 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2)水电解分解 B.微粒之间有间隙
C) A)
(3)一滴水中含有 1.67×1027个水的微粒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3、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同 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 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聚集在一 起才能体现出来的;构成物质的微粒能 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了解微观世界 • 借助先进仪器将事物放大,才能到观察事物的微观构成,如光 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将物质放大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倍。 • 微观世界截然不同于肉眼观察到的宏观世界。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三章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案

§3.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授课人:徐州三十一中常鸣[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及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的交流讨论,并充分调动其想像能力,构建其微粒的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微粒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及推理能力[学习重难点]树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观点;能用微观理论解释实际问题[教学设计]§3.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可以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客观存在的是() ①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构成物质的微粒图象 ②把蔗糖溶于水,其溶液具有甜味 ③把高锰酸钾溶于水,其溶液呈紫红色 ④煎过中药的厨房中充满了浓重的草药味 A 、仅①②③B 、仅①②④C 、仅①③④D 、全部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微粒运动论解释的是( )A 、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B 、等质量的水夏天比冬天蒸发的快C 、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 、化工厂附近气味难闻3.下列不能说明微粒间有空隙的是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D 、海绵能吸水4.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释”之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5.氧气变为液态氧是因为()(4)( )D.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4)白糖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更快 (3)( )C.微粒运动速率受温度影响 (3)一滴水中含有1.67×1027个水的微粒 (2)( ) B.微粒之间有间隙 (2)水通电分解 (1)( ) A.微粒很小 (1)50mL 水和50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答 案解 释实 验 现 象A、构成氧气的微粒大小B、构成氧气的微粒间的空隙变了C、构成氧气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变D、构成氧气的微粒本身变了6.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A、八月桂花香B、酒香不怕巷子深C、湿衣服凉干D、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7.已知,碘单质和淀粉反应会变蓝。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联想并体验
1、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气味, 表明微粒在__不__停__地__运_动____;食盐能溶解在水里, 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间______有__空__隙;在上述的 一些变化中,物质的微粒本身_____没__有,仍变然是 原来的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物_变理化。
2、 假如你是烧杯中的一颗水的小微粒, 在你周围看到了什么?如果给你稍稍冷却或加 热,你又会怎样?
3.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 空隙。
4.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微粒本 身没有改变;但发生化学变化时,原来 物质的微粒变成其他物质的微粒了
5.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构成物质 的微粒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微粒之间的 空隙发生了改变
讨论一下
▪ 我们已经知道,氧气具有助燃性,氢气具 有可燃性,你能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它们化 学性质为什么不同吗?
▪ 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 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练一练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2)、为什么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
2、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说明受 热后构成水的微粒运动速率__味,表 明微粒在_________;食盐能溶解在水里, 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______;在上述的 一些变化中,物质的微粒本身_____(填有 或没有)变化, 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变化。
1.为什么用打气筒可以将空气打进自 行车的轮胎?
因为气体分子间隙大,易压缩
2.为什么湿衣服在太阳底下干的更快?
因为太阳底下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3.为什么水烧开后能顶开壶盖?
因为水从液体变成气体,分子间隙 变大,体积膨胀
4.为什么空气是均匀的?
因为分子不断运动,使空气变的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类微生物是非细胞型微生物()A.细菌B.放线菌C.真菌D.病毒E.立克次体 [单选]某运输企业2008年底全部运输车辆的固定资金净值为136万元,固定资金原值为200万元,则该企业当前的车辆新度系数为()。A.45%B.53%C.60%D.68% [填空题]乙炔装置AR418分析仪的测量池温度是()。 [问答题,计算题]某国内航班的实际业载为:旅客123人,其中成人120人,儿童2人,婴儿1人;行李900kg;邮件350kg;货物1500kg。计算本次航班的实际业务载重量。 [单选]保税仓库的经营者需要向()负责A.货主和海关B.货主和承运人C.承运人和海关D.海关 [单选]企业应当以()作为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A.权责发生制B.永续盘存制C.收付实现制D.实地盘存制 [单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决定,从()开始,全国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A、1997年下半年B、1998年下半年C、1998年D、1999年 [填空题]在超声波探伤中,从各个方向都能探测到的缺陷是()缺陷。 [多选]计算拱架施工预拱度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施工荷载引起的支架弹性变形B.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挠度C.墩台水平位移引起的拱圈挠度D.结构重力和全部汽车荷载引起的拱圈弹性挠度E.插件接头的挤压等引起的非弹性变形 [单选]含嘌呤最少的食物是()A.猪肝B.牛奶C.豆腐D.猪肉E.鱼子 [判断题]海绵动物由于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结构,故对漂浮生活能很好的适应。?()A.正确B.错误 [填空题]在地震区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实现(),这一要求是通过()措施来实现的;对框架结构而言,就是要实现()、()、()和强锚固。 [单选]单位时间内无线电波传播的距离称为()。A.频率B.周期C.速度D.波长 [单选]跳汰机除去小修外的中修内容包括()。A.检查各槽体、有无漏水、漏矿。B.拆检中间轴C.电机表面清理D.更换中间轴 [问答题,简答题]什么是旋转体的平衡原理?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性成熟期,中医认为:乳头属()A.心B.肝C.脾D.肺E.肾 [单选]化妆品引起的皮肤损害最常见的一类是()。A.光变应性皮炎B.刺激性接触性皮炎C.变应性接触性皮炎D.化妆品痤疮E.色素沉着症 [多选]鼠疫的预防A.灭鼠灭蚤,监控鼠间鼠疫B.加强疫情报告C.用来苏水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D.加强个人防护E.预防服药和预防接种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引起胸痛的胸壁疾病是()。A.肺癌B.胸膜肿瘤C.自发性气胸D.带状疱疹E.胸膜炎 [单选]企业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时,才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而对于发生的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则应当及时足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A.重要性B.可比性C. [单选]男,58岁,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6年,疏于治疗,近因心律失常被诊为甲亢性心脏病,其出现可能性最多的心律失常是()A.室上性心动过速B.室性早搏C.房室交界性早搏D.心房颤动E.心房扑动 [单选]以下不属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工程竣工验收所具备工程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的是()。A.工程竣工图B.质量检验评定资料C.监理会议纪要D.施工日志 [填空题]汽油的抗爆性可用()来表示。 [判断题]接地装置引下线的导通检测应5年进行一次。A.正确B.错误 [单选]测量电流时,应把万用表()在电路中。A.串联B.并联C.混联 [问答题,简答题]主变的作用? [单选]小儿化食丸除消食化滞外,还能()A.泻火通便B.祛痰通便C.健脾和胃D.清热解毒E.驱虫 [单选]为使试样处于一种单向和均匀的应力状态下,拉伸试验规定在3个外在条件下进行,这三个条件是。()A.常温、常压、常湿B.常温、等速、常湿C.常温、静载、轴向D.常温、动载、轴向 [单选]塔架制作的钢材进行检查时,对厚度大于14mm的钢板的检查方法为()。A.按张数的10%进行磁粉探伤检查B.应100%进行磁粉探伤检查C.应按张数的10%进行超声波检查,表面用磁粉探伤检查D.应100%进行超声波检查、表面用磁粉探伤检查 [名词解释]无菌罐装 [单选]下列关于隧道衬砌裂缝病害防治的说法错误的是()。A.设计时应根据围岩级别选取衬砌形式及衬砌厚度B.钢筋保护层必须保证不小于3cmC.混凝土宜采用较大的水灰比,降低骨灰比D.混凝土温度的变化速度不宜大于5°C/h [单选]关于拉延模具生产顶杆和试模顶杆孔描述错误的是:()。A.生产及试模顶杆孔位置,原则是尽量远离分模线排列;B.以各压机之顶杆位置配置,以平衡稳定为前提均匀分布;C.各顶杆力的传导主要以肋为传导中心。 [单选]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分娩时应注意的是()。A.第一产程需延长B.第二产程需助产缩短产程C.第三产程需尽快结束D.可选择剖宫产E.第二产程需延长 [填空题]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卓越绩效模式提出了追求卓越绩效企业应该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远见()、顾客驱动的卓越、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建立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灵活性和快速反应、关注未来、促进创新的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重在结 [单选,A1型题]下列哪项不属软产道范围()A.子宫体部B.子宫下段C.宫颈D.骨盆底组织E.阴道 [单选]患者女性,40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发热5周,间断口服抗生素治疗,镜下血尿1周,结膜下可见数个出血点,疑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可能的致病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草绿色链球菌C.肠球菌D.真菌E.衣原体 [单选]管线穿过道路以防重压须埋入地下深度至少()。A.0.2mB.0.4mC.0.6mD.0.8m [单选]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在下列哪项容量以上时宜设专用蓄电池室()?A.50AhB.100AhC.150AhD.200Ah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有关实验室认可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区别,以下错误的是()。A.两者对象不同,认可的对象是实验室B.两者权威性不同,认可的权威性高C.两者性质不同,认证是书面保证D.两者结果不同,认证是证明符合性E.两者对技术能力要求不同,认证要求高 [多选,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45岁,1981年6月~1990年10月从事油漆工作,作业环境无机械通风排毒设施及自然通风,个人无防毒口罩,穿单位统一着装的工作服工作。患者从1990年离岗以后未再从事过油漆工作。1993年8月20日,患者因自觉头痛、头昏、疲乏无力、眼痛、刷牙出血、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