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案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2《热胀冷缩》教案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2《热胀冷缩》教案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受热时膨胀,遇冷时收缩的特性。
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幅度比较小,在生活中不易觉察到,因而对热胀冷缩现象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对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是知之甚少。
为此,教材设计了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富有趣味的活动,带领学生探究物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以揭示这一科学现象。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开篇借助复旧知的方法,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引发思考:为什么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液柱会上升,放在冷水中液柱会下降?聚焦研究主题:冷和热对物体体积会产生影响。
活动二,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先由学生就“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这一问题作出假设,然后根据教材提示设计出实验方案,再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第二部分,研究气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讨论并设计出实验方案,进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气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第三部分,研究固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确定实验方案,由于该实验较复杂,且酒精灯是学生第一次使用,因此教师要先做演示实验,再由学生完成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固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第四部分,解释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将研究和生活密切联系,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与实践,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与分析,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子。
3.能够应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子解释糊口中的一些现象。
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到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设计实验验证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水槽、烧瓶、胶塞、细玻璃管、高锰酸钾水溶液、气球、温度计、铜球实验装置、酒精灯、火柴。
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5降落伞|苏教版

降落伞一、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2、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3、知道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制作一个性能良好的降落伞。
三、实验准备1、线段、夹子、塑料袋(或手帕、牛皮纸)、剪刀、秒表2、学生根据教材第51页(制作降落伞)的方法,自己尝试制作一个性能良好的降落伞,材料,形状不作规定。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玩降落伞,发现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不同,提出探究的问题1.认识降落伞的组成师: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片。
这些降落伞漂不漂亮生:漂亮。
师:有关降落伞你知道些什么生:……师:这是老师制作的简易降落伞(试飞),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降落伞。
(板书课题:降落伞)贴降落伞实物。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尝试制作了一个降落伞,那降落伞有几个部分组成的呢生:三个部分。
师:大家的降落伞是不是也分三部分生:是。
师:看来,不管我们的降落伞用了什么材料,做成什么形状,都有三部分组成的。
(播放课件)2、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师:我们来看一个空降兵跳伞的视频,注意伞面打开前和打开后空降兵的下降速度有什么不同(播放视频)生:……速度变慢了。
师:为什么会变慢生:在下降过程中遇到了空气的阻力。
师:分析降落伞的受力……(出示课件)3、玩降落伞,提出研究的问题师:既然大家都做了降落伞,同学们想不想玩一玩,看看谁的降落伞性能最好生:想。
师:那么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玩一玩。
开始吧。
……师:通过刚才的试飞,同样是降落伞,它们的下降速度都一样吗生:不一样。
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有的下降的慢。
师: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为什么降落伞下降有快有慢生:降落伞下降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师:真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师:大家觉得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猜一猜。
生:我觉得和伞面的大小有关。
师:有什么关系呢生:伞面大下降慢,伞面小下降快。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作用
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3.15
实验
关节
名称
实验
能够通过活动找出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
目的
实验
木棒、胶带等物品
器材
(1)绑住食指关节一-
—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
实验
口瓶;
步骤
(2)绑住肘关节
系鞋带、拉拉链、与字;
实验 现象 记录
运动的快慢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判断
实验 结论
认识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3.22
小车的运动
实验
目的
知道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实验
器材
小车、尺子、垫圈若干、计时器
实验
步骤
(1)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验证我们的假设呢?请同学们讨 论一下。
2然后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制定最佳方案,师巡视了解情况,
作个别指导。
2、问:每增加 个钩码,弹簧的拉伸长度有什么变化和规律?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实验 现象 记录
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
实验 结论
知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4.13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实验
目的
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3.8
骨骼
实验
目的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教案(下)

学校年级四年级学科科学实验课题认识骨骼实验类型演示实验(观察)教学目标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3、懂得骨骼由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4、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骼而结实,可以生长。
教学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准备儿童骨骼模型教学过程1、谈话:每天除了睡觉,我们总是在不停地活动,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吗?2、揭示主题:答案就在你的皮肤下面,摸摸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那就是骨骼。
3、活动: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几块骨头?4、交流: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三部分——头、躯干、四肢。
你摸出了几块骨头?5、讲解:出示儿童骨骼模型,手骨共有27块,成人骨共有206块,这些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人体骨架,人体的骨架就叫做骨骼。
实验结论手骨共有27块,成人骨共有206块学校年级四年级学科科学实验课题体会关节的作用实验类型演示实验(观察)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
2、知道什么是关节3、知道关节的作用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教学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儿童骨骼模型教学过程1、谈话:上节课通过研究,知道了人体所有的骨头共同构成了整个人体的支架,也就是骨骼,那么有没有想过这副骨骼是不是完全合拢的呢?人怎样才能运动?2、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和骨相连的地方叫关节)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由许多骨组成,骨和骨之间有关节相连。
3、出示儿童骨骼模型,让同学找出关节的位置。
实验结论学生认识了关节,并能找出关节的正确位置。
学校年级四年级学科科学实验课题测走路的速度实验类型分组实验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3、知道运动的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案

实验结论
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 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
注意事项 1、绳子应粘牢,以免拉断;
2、钉子应在两块纸板接触点的中心,使它们 能够灵活转动。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教案
实验名称
2、测走路的速度
实验目的
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1
实验材料
秒表、米尺、粉笔
实
1、用米尺测出 5 米距离。
10
);挂
程
4 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
间为(
);
3、实验反复做几次;
4、计算并比较;
5、记录,交流;
6、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
注意事项 1、成员之间注意好好合作;
2、保持载重、路况不变;
3、计时要准确,反映要快;
4、实验至少 3 次。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教案
实验名称 5、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
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 得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4
实验材料 不同长度的线、钩码
实
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
验
2、用摆线 30 厘米的摆实验,测量 15 秒可摆
过
动多少次?
程
3、用摆线 15 厘米的摆实验,测量 15 秒可摆
动多少次?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教案
实验名称 1、做手臂活动模型
实验目的 了解手臂的肌肉及其作用
实验材料 绳子 硬纸板 铆钉
实
1、 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
验
倍宽。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细的
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骨骼》 1.骨骼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 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 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 5.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 .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 2.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学生交流方法。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实验教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太阳钟》实验教案本文改进的实验是《太阳钟》一课中的实验,我将从从以下几点分析介绍:一、实验目标分析该实验选自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第四课,是本单元的延伸课程。
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了解到太阳一天中的视运动变化规律,为第四课学习日影变化的规律以及规律的应用奠定基础。
学生对于日影变化规律还停留在生活经验上,想让学生模型化认识日影变化规律,理解太阳钟的工作原理是有难度的,比较抽象的。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的安排,我将本实验的目标定为以下几点:知识目标,能归纳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能力目标,能制作简易日晷和地平式日晷,通过测量分析交流,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情感目标,感受人类对时间的测量的探索过程,,重温古人对太阳钟的研究历程。
二、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首先通过手电筒作光源,探究光源、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然后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观察物体的影子的长短与方向随着太阳位置变化的而怎样改变的。
接着带学生正午时间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影子测量,接着利用我制作的太阳日影仪进行模拟探究太阳日影运动变化规律。
最后通过对简易太阳钟的思考,引出地平式日晷和赤道日晷。
三、实验改进我改进了三个实验。
(一)实验一: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怎样随着太阳位置变化而改变的我用圆木板平放在桌面模拟地平圈,用弧形磁性小车轨道两端置于圆木板直径两侧,包裹地平圈(圆木板),模拟学生最初认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也就是一个这样一个半圆形。
(圆木板在搬家途中遗失,暂用图纸代替)图一厚圆木板模拟地平圈,红色小车轨道模拟太阳轨道然后将手电筒粘附在小车上,小车在轨道上自动运行的过程就可以模拟太阳一天的运动过程。
将小木棒摆放在地平圈中央位置,手电筒随着小车运动时,小木棒的影子随之改变。
这个过程中,小车可以随时停下,吸附在小车轨道上,学生便可以随时观察小木棒的影子。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全册)

3、学生制作。
4、学生展示,评价。
板
书
设
计
肌肉
教
后
感
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珍爱身体、热爱运动,加强锻炼,意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课题:4、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学内容
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学目标
1、能够针对运动方式说出他们对身体的好处;
2、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与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意识到体育运动和合理营养对骨骼肌肉的重要意义;
2、珍爱身体、热爱运动,加强锻炼;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改进
一、导入
1、平时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为什么你喜欢这项运动?
二、认识锻炼的作用
1、从你喜欢的运动说说运动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3、小组讨论:开展抽丝活动需要的材料、活动步骤、小组分工、结果预测、注意的问题等
4、集体探讨抽丝方法
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接着把蚕茧放在开水浸泡10-15分钟,同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
再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接着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最后记录测量结果。
5、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活动
各组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放在教师准备好的锅内。
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
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
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
4、观察蚕蛾
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三、归纳蚕的一生
提问: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展示蚕的一生的标本。
四、布置作业: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记录;
6、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注意事项
1、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称标定的最大数值;
2、使用弹簧称时可选用生活中的实物去练习,比如笔袋、水果等。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备课者:龙本江
实验名称
认识重力
实验目的
知道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实验材料
同样的弹簧6个、钩码、尺
实
验
过
程
1、分别固定6个弹簧的一端,测量长度;
2、在第一个弹簧下挂1个钩码,测量弹簧的长度;
3、在第二个弹簧下挂2个钩码,测量弹簧的长度;
4、以此类推,挂完6个弹簧;
5、记录、交流;
6、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
知道在弹性范围内钩码越多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注意事项
1、每次测量弹簧最上端和最下端的距离;
2、把带钩的重物放在几根圆杆铅笔上,用弹簧称测量拉动木板所需要的力;
3、记录、交流;
(液体)4、把橡皮泥分成大小相同的几个小团,分别捏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
5、用线绑住这些模型,同时放入有洗洁精的瓶中,比较下沉速度;
实验结论
固体:接触面变光滑能减小摩擦力;变滚动
液体:流线型物体能减小摩擦力。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备课者:龙本江
实验名称
拼一副完整人体骨骼
实验目的
了解手臂的肌肉及其作用
实验材料
绳子 硬纸板 铆钉(细铁丝)
实
验
过
程
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实验材料
不同长度的线、钩码
实
验
过
程
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
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
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
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
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重、摆角无关,与摆线长度有关
注意事项
1、物体的重量、移动的距离不能变;
2、牵引用力应保持匀速。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备课者:龙本江
实验名称
养蚕
实验目的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观察蚕卵和蚁蚕;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实验材料
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纸盒
实
验
过
程
1、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实验结论
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
注意事项
1、注意夹板的使用方法
实
验
过
程
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比正常步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 )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走5秒,能走( )米。
4、记录、交流
实验结论
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注意事项
1、保持摆重、摆角不变;
2、反复测量3次以上用表格、文字、图画记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备课者:龙本江
实验名称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实验目的
发现力的大小,会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材料
弹簧称、钩码、装了文具的Hale Waihona Puke 袋等实验过
程
1、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2、将钩码挂在弹簧称上;
3、等指针静止时读数;
实验目的
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能够在固定关节的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
实验材料
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
实
验
过
程
1、动动你的身体,找一找你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关节?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关节的?
2、是不是在身体里面的所用的关节都可以活动呢?
3、你能告诉大家关节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吗?
4、运动一下你的各个关节,找一找这些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
2、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3、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
4、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实验结论
蚕一生经过四次脱皮
注意事项
小心呵护蚁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备课者:龙本江
实验名称
做一个手臂活动模型
2、在弹簧静止不动时测量计算弹簧拉伸长度时,要用弹簧长度减去弹簧的原始长度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备课者:龙本江
实验名称
认识并研究摩擦力
实验目的
探究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实 验
材 料
(1)弹簧称、带钩的重物、尺、圆杆小棍、;
(2)橡皮泥、线、宽口水杯、洗洁精。
实
验
过
程
(固体)1、把带钩的重物放在桌上,用弹簧称测量拉动重物所需要的力;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结论
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
注意事项
1、绳子应粘牢,以免拉断;
2、钉子应在两块纸板接触点的中心,使它们能够灵活转动。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备课者:龙本江
实验名称
运动的快慢
实验目的
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实验材料
秒表、米尺、粉笔
注意事项
1、分工合作,记录时间要准确及时;
2、可用表格或文字记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备课者:龙本江
实验名称
小车的运动
实验目的
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
秒表、小车、尺子、钩码、砝码盒
实
验
过
程
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
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 );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 );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 );
3、实验反复做几次;计算出平均数并比较;
4、记录,交流;
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
注意事项
1、成员之间注意好好合作;
2、保持载重、路况不变;
3、计时要准确,反映要快;
4、实验至少3次。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备课者:龙本江
实验名称
做一个摆
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