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精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附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guàn zhàng ài dòng xuézhěng jiùjì yúbèn zhuōyíng jiētú dì二、用“______”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资.助(zī zhī)芬.芳(fēn fēng)制.度(zì zhì)莲蓬.(pén péng)开溜.(liū liù)纤.细(xiān qiān)鲜.花(xiān xiǎn)懦.弱(nuò luò)三、辨字组词硕(______)砌(______)牌(______)踪(______)拆(______)颊(______)拆(______)脾(______)棕(______)折(______)四、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在句子中。

齐头(____)(____)(____)(____)截铁低声(____)(____)顾名(____)(____)(____)(____)不解手舞(____)(____)1.刘胡兰(____)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2.姐姐考上了重点大学,乐得她(____)的。

3.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对海龟如何穿越大西洋感到(____),但是现在知道了。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和词语填空。

无论……都……即使……也……虽然……但是……1.飞机装上雷达,(_______)在漆黑的夜里,它(______)能安全飞行。

2.(_______)将来走到哪里,我(______)不会忘记我的故乡。

3.(_______)那位年轻的护士两针都没扎进血管里,(_______)我的母亲并没有责怪她。

呼吁呼唤4.明明在睡梦中(________)着妈妈。

5.让我们行动起来,向全世界的人类(_______):“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六、课文内容梳理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浙江罗列杜鹃郁闷肩膀移动狭窄竹笋端正源泉二、比一比,再组词。

碗(洗碗)漆(漆黑)簇(一簇)移(移动)陆(陆地)蜿(蜿蜒)膝(膝盖)族(民族)够(能够)击(击掌)三、多音字组词。

diào高调 jì系鞋带 zhuàn 转盘tiáo 调教 xì关系 zhuǎn 转身四、近义词。

似乎—(仿佛)明艳—(鲜艳)时而—(有时)变换—(更换)集中—(集聚)等候—(等待)五、反义词。

明艳—(黯淡)集聚—(分散)蜿蜒—(笔直)拥挤—(松散)昏暗—(明亮)变化多端—(一成不变)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突兀森郁)的山(各色)的映山红(或浓或淡)的绿(高高)的山顶(好奇)的心情(缓缓)地流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突兀突出1.她的一双手很大,骨节(突出),颜色发灰,手掌全是茧子,看上去像满是锈斑的铁耙。

2.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漆黑乌黑3.她的头发(乌黑)油亮,好像黑色的瀑布一样泻下来。

4.内洞一团(漆黑),什么也都看不见。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曲折环绕地向上走。

(盘曲而上)2.鲜明艳丽。

(明艳)3.(人或事物)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气势)4.形容光线非常暗。

(一团漆黑)5.形容变化极多。

(变化多端)6.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蜿蜒)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

2.试着给上文分段,并简述段意。

第一部分(①):开门见山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部分(②~③):写途中的见闻。

第三部分(④):介绍外洞的具体情景。

第四部分(⑤):介绍由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与情形。

第五部分(⑥~⑦):介绍内洞的具体情景。

第六部分(⑧):写游览完毕后,“我”乘船出了双龙洞。

3.在第⑥段中,主要描写了内洞之中的黄龙、青龙、石钟乳、石笋,突出了内洞昏暗的特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带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带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带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piě zuǐxìng kuīdǎo méi chè huàn zá guōzēng jiāxuán zhuǎn biān dǎshì bīng kuì bài二、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打“√”,有错误的用“ ”画出来并改正。

(1)隧.道(suì)屡.次(lǚ)捷.报(jié)()(2)窥.视(guī)崭.新(zhǎn)砌.墙(qì)()(3)胸膛.(táng)朝霞.(zhāo)掂.量(diān)()(4)沮.丧(jǔ)派遣.(qián)国徽.(huī)()三、比一比,组词语。

记(_________)坚(_________)坑(_________)很(_________)纪(_________)竖(_________)抗(_________)狠(_________)蝇(_________)绕(_________)玩(_________)怀(_________)绳(_________)饶(_________)顽(_________)坏(_________)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人(____)鼎沸锣(____)喧天震耳(____)聋低声(____)语窃窃(____)语鸦(____)无声1.我还知道形容声音喧闹的词语有________,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的词语有________。

2.读了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

按例照例1.鸡,乡下人家(_______)总要养几只的。

2.他家生活困难,(_______)可以申请国家补贴的。

锐利敏锐3.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_______)起来。

4.鹰的眼睛特别(_______),从空中可以看见地面上很小的目标。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知识点归纳教材分析: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

游览路线是:沿途——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顺”的线索;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是“逆”的线索。

作者多次写到水。

在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来到洞口时,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内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听到“声音轻轻的”。

以上两条线索十分清晰。

作者介绍: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是现代童话创作的重要奠基人。

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

我会写:浙:浙江浙水两浙浙本浙河罗:网罗搜罗罗列门可罗雀星罗棋布杜:杜鹃杜绝杜撰防微杜渐鹃:山鹃鹃啼杜鹃杜鹃花杜鹃啼血窄:窄小狭窄宽窄冤家路窄心胸狭窄郁:森郁葱郁忧郁郁郁葱葱郁郁不乐肩:肩膀耸肩披肩肩负身肩重任臀:臀部臀鳍臀杖臀围移:移动迁移愚公移山坚定不移额:额头前额定额名额超额额外陆:登陆陆地陆军陆续光怪陆离乳:豆乳母乳乳牙乳燕乳鸭石钟乳笋:石笋竹笋春笋冬笋芦笋笋鸡端:两端末端开端端坐端正端详源:泉源河源来源货源源源不断形近字:浙(浙江)渐(逐渐)(罗列)萝(萝卜)杜(杜绝)社(社会)鹃(杜鹃)捐(捐献)端(端正)瑞(瑞雪)源(源头)原(原来)多音字:曲qū曲折qǔ歌曲似sì似乎shì似的调diào调查tiáo调整系jì系鞋带xì关系近义词:仿佛——似乎宽广——宽敞蜿蜒——曲折明艳——明丽观赏一一欣赏依据——根据大约——大概明艳——明丽稍微——略微等候——等待变化多端——变化万千反义词:蜿蜒——笔直明艳——暗淡聚集——分散拥挤——松散宽广——狭窄昏暗——明亮理解词语:盘曲:盘旋曲折。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kǒng lóng nùhǒu suìdào nàmǐhuīchén xíng tài jiàn kāng bèn zhòng二、用“√”画出词语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稻穗.(suìshuì)青苔.(tāi tái)敏锐.(ruǐruì)潜.入(qián qiǎn)血.液(xiěxuè)混.乱(hùn hǔn)三、比一比,再组词。

绕(______)锁(______)很(______)膝(______)抗(______)浇(______)琐(______)狠(______)漆(______)押(______)饶(______)唢(______)恨(______)黎(______)技(______)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明(____)(____)齿(____)心(____)胆山(____)地(____)(____)公(____)法(____)云(____)雾志存(____)(____)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居然尤其甚至果然况且(1)我喜欢吃水果,(______)喜欢吃香蕉。

(2)于是,他用人的头发做实验,看是不是同样的效果,(______)没错。

(3)你都不懂,你的表弟更不懂了,(______)他还是个小孩!(4)你病得太严重了,虚弱得(______)呼吸都很艰难!(5)这么重的担子,他(______)挑着走了二十里。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______,记叙了作者________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

文章按______顺序记述了作者去双龙洞途中所见的______以及双龙洞的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下语文第十七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下语文第十七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下语文第十七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相关资料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

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内洞与外洞仅相隔5米,有一块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

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

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

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

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

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

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

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品《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二、多音字转zhuàn 绕一转zhuǎn 转弯调diào 调子tiáo 调节三、词语杜鹃移动额角登陆石钟乳石笋气势聚集拥挤心情脚跟昏暗挤压宽广观赏浙江罗列窄小浓郁肩膀臀部变化多端源泉四、词语解释盘曲而上: 曲折环绕地向上走。

本文指公路在山中盘旋地绕着圈儿通向山上。

明艳:鲜艳明丽。

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

气势:本文形容山高大雄伟的样子。

一团漆黑: 形容光线非常暗。

蜿蜒:弯弯曲曲延伸的样子。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

五、教材解读: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游览的先后顺序2.“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排比。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3 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新课标(有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3 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新课标(有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3 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新课标(有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看拼音写词语hé shìhūn àn guān shǎng kǒng xìmíng yàndù juān é jiǎo jǐshǐshén qíxiùlì( ) ( ) ( ) ( ) ( )[来源:]二、在正确的读音上画√。

系jì xì绳子稍shāo sāo微蜿wān wǎn蜒漆qīxī黑上源yuán yán 盘曲qūqǔ浙zhè zè江仿佛fú fó呈chéng céng粉红色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沙土()的映山红()的公路()地移动[来源:学§科§网Z§X§X§K]()的流着()的举起四、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选择正确的解释。

[来源:ZXXK]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一头③项目的开端④事情的开头⑤仔细地看⑥用手平正地拿着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异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别的④特别的⑤奇怪4、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

()5、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

()6、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

()五、读课文,完成填空。

1、本课的作者是()。

作者的游览的地点是(),时间是()。

游览的顺序是()、()、()、(),最后()。

2、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特点是(),再写了(),特点是(),然后写了(),特点是()。

3、“孔隙”的特点是(),表现在: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的小船呢?();船的进出方式是();乘船必须();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

4、内洞的特点是()、()、(),重点写了()的特点。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类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类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

类文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节选)叶圣陶爬爬歇歇直到冰壶洞口,进了洞就得往下走。

工友提着汽油灯在前边引导,我留心脚下,踩稳一脚再挪动一脚,觉得往下走也不比向上爬轻松。

忽然听见水声了,再往下没有多少步,声音就非常之大,好像整个洞里充满了这轰轰的声音,真有逼人的气势。

就看见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吐出来的地方石势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悬空,上狭下宽,高大约十丈。

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形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当时的感觉实在难以描述。

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

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万支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

这个比拟是工友说给我听的,听了他说的,抬头看瀑布,越看越有意味。

这个比拟比较把石钟乳比做狮子和象之类,意境高得多了。

在那个位置上仰望,瀑布正承着洞口射进来的光,所以不须照灯,通体雪亮。

所谓残星,其实是白色石钟乳的反光。

这个瀑布不像一般瀑布,底下没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双龙洞泉水的上源。

(选自《叶圣陶作品精选:稻草人》,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1.“飞珠溅玉”的意思是,在文中描写的是的景象。

2.作者说的“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指的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假如你在这样的境界里,会有怎样的感觉?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吧。

3.阅读选文的第3自然段,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这时作者看瀑布是仰望的。

()(2)“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写出看瀑布的时间是黎明。

()(3)“千万支银箭”指的是瀑布的水流。

()(4)作者说这个比拟“意境高得多了”是在批评双龙洞。

()4.下面的文字出自徐霞客的游记,从内容看,可以知道描写的是()忽闻水声轰轰,秉炬而下,则洞之中央,一瀑从空中下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彩。

A.双龙洞B.冰壶洞C.双龙洞和冰壶洞5.通过阅读,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冰壶洞里瀑布飞流而下,水珠四溅2.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形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示例:我感觉瀑布似万马奔腾,又像银河决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时训练
一、在正确的读音上面“√”。

系(jì xì)绳子稍(shāo sāo)微蜿(wān wǎn)蜒
上源(yuán yán)浙(zhè zè )江仿佛(fú fó)
二、给下列句子中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一头③项目方面④事情的开头⑤仔细地看⑥用手平正地拿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
三、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特点是_____________;再写了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

2、船的进出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写了____________ 的特点。

四、阅读短文。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排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的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了,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1、“臀”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除部首外有()笔,第九笔的笔画名称是()。

请你用“臀”分别组两个词语()、()。

2、从作者通过孔隙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语段中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略
二、1.③ 2.⑤ 3.⑥
三、1、叶圣陶洞口外的景色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洞外宽大
2、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外洞的工
人拉另一头绳子,船就出来
3、黑大奇奇
四、1、T tun 月 17 点臀部后臀
2、略
3、设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