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视角下的学术委员会运行路径探析

合集下载

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高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开展学术工作的核心组织,是学校学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和建设是高校加强学术管理和促进学术发展的需要,可以促进学术界和高校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竞争力。

本文从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背景、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

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是高校学术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校学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呈现出以下几个背景:(一)学术环境日趋复杂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提高,大学研究任务越来越繁重,同时学术制度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革。

这使得高校学术工作的环境变得日趋复杂。

(二)高校学术管理逐步规范化高校学术管理已逐步规范化,各级主管部门对学术委员会的统一规范要求越来越高。

由此,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三)高校竞争压力增大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下,留学生学术需求日益增长,国内高校对学术人才的培养和吸引也越来越重视。

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可以促进高校学术界和外界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术声誉和竞争力。

虽然高校学术委员会在促进学术发展和提高学术竞争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组织形式单一目前,高校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学术委员会专员领导+学术委员会成员”这种模式。

这种建设模式存在结构单一、职责不明确等弊端,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学术管理环境。

(二)工作内容不具体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管理和监督学术活动,如展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学术论文的评议等。

但是,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并未得到明确规定,缺乏对工作成效的有效评估和监管。

(三)人员结构不够优化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多为学术界和高校领导,缺乏学生和社会代表等非学术界人员的参与。

人员结构不够优化,难以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一)形式上实现多元化高校学术委员会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从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角度出发,采用差异化的建设方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需求进行选择,充分发挥不同成分的专长和作用。

浅析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困境与出路
双重 身份的委员为了便于其处理行政事务 , 在处理学术事务时可能会偏 向行 政方面 ; 另一方 面 , 行政领导通 常有 自己的研究领域 , 利用职务之 便 占有更多 的学术 资源成 为较普遍 的现象 。 3 . 规章制度不健全 ,日常运行 随意化 。 健 全的规 章制度有助于学术
的学术氛 围 , 失去了独立 自主的地位 , 高校的学术水平 如何提升 ?反观
《 高等教育法 》 第 四十二条规定 , 学 术委员会 负责审议相关学术事
务。而现实中 ,不 同高校 的学术委员会所 具有的职能差别较大 。有 的高
校学术 委员会具有审议权 , 例如 , 北京 大学 、 中国政 法大学和浙江师范 大学 , 它们在章程 中将学术委员 会确定为学校的最高学术 审议机构 。 有 的高校学 术委员会则主要负责相关学 术] 作的咨询和监督 , 例如兰卅 I 大 学。 有 的高 校学 术委员会仅作为学校 的咨询机构 , 例如, 长 江师 范学院 将其定 为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科学研究] : 作的咨询机构 。 学 术委 员会本
浅析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困境与出路
冯 钰 平
江西财经大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读研 究生 江西 南昌 3 3 0 0 1 3
【 摘 要 】学术委 员会是 大学治理 的重要 制度 ,然而在 高校 中却有 名无 实,本文 旨在探 究其症结所在。在概述 了 我 国高校 学术委 员会发展现状的基 础上 ,本文分析 了高校委 员会存在 的问题 ,并尝试提 出一些解决建议 。本文认为学术委员会制度能够更好地表达学术权力 , 推进 学术民主 ,只有理 顺权力 关系,完善相 关机 制 ,才能使它发挥 出应有 的作 用。 【 关键词 】学术委 员会 教授 治校 学术权力 行政权 力 中图分类号 :G 6 4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4 0 6 7 ( 2 0 1 4 ) 1 3 - 1 2 1 — 0 2

高校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问题分析与对策

高校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问题分析与对策

高校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问题分析与对策郑容坤【摘要】推进学术委员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机制的制度保障.当前高校学术委员会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公共性角色缺失、运行程序不当、决策机制不全、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学术委员会应从重塑职业责任、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决策程序和树立监督意识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期刊名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7)001【总页数】5页(P78-82)【关键词】高校;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问题;对策【作者】郑容坤【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层面上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为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供了法理依据和政策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专设一章,系统阐述“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认为一所完善的大学应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

深刻剖析这一标准,可从政府如何依法管办学校、学校如何完善内部治理机构、社会如何对学校参与和监督来深入研究。

这三方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任何一方没有解决好,势必会给另外两方的制度建设造成阻滞,影响现代大学建设步伐。

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学界对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开展了系列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有:一是从组织结构上,分析学术委员会的组成、职责与任务;二是从组织功能上,剖析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决策科学化的作用;三是从操作层面上,分析学术委员会存在的困境,比如成员主体意识不强、运行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四是从解决策略上,为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提出了对策。

这些研究为高校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家层面已形成了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大背景下,主张从完善大学内部治理机制来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这一话题比较切合实际,也更具可操作性,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诉求。

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构建及其运行

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构建及其运行

29
30 32
33
33 33 34 34 34
第五节 一、 二、
学 术 委 员会 的运 行机 制 基本制度 会 议制度
34 34 35
第 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一、 二、
学 术 委 员 会 的个 案 研 究
复 旦 大 学 学术 委 员会 的历 史 演 进 复 旦 大 学 学术 委 员 会 章 程 的 比较
28
28
二、
三、 四、
第 四节
一、 二、 三、 四、 五、
学 术 委 员 会委 员 的任 职 条 件
学术 委 员会委 员及 主任 ( 主 席 )的产 生 流 程 学 术 委 员 会委 员 的权 利 和 义 务
学术 委 员会 的 职 能设置
学术 审议 学术评议 学 术评 审 学风维护 学术 交流
F u dan U n i v ersit y, t h en I fi nd t h e p rob lem s an d p rop o se so lut ion s to the pro b lem s. T h e m ai n conten t of this stu dy is th e A rt icles o f A ssociati o n of A cadem ic
C o m m it tee i n 15 colleg es an d univ ersi ties i n C hin a. I study th e o rgan ization, personn el, fun ctions to set up an d run m ech an ism of A cadem ic C o m m ittee by

试析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及其运行

试析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及其运行

2017年第9期(总第249期)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管理智库目前,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立还不是很完善,学术和非学术的差异还不是很清晰。

例如,在机构设置上过于“行政化”;在权力分配上容易将学术委员会管理和学校管理弄混;人员的组合形式过于单一,致使一些学者不能发挥学术指导的作用。

在操作上,学术讨论的结果需经行政审批,否则不能使用;使得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无法保障,在高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为此,本文从分析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出发,发现问题并探讨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方法。

一、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及含义学术委员会是高等学校内部设置的对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学术问题进行审评并做出决定的学术机构。

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并不是随着高校一开始就出现的,而是在1999年提出,在2014年才正式设立规程,成为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一些西方国家,高校学术委员会由教授以上级别的人组成,主要对学术事务行使管理、决策和审计。

因此一些西方国家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在高校中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甚至夸张到如果没有学术委员会,高校就开办不下去的程度。

对一些高校来说,学术委员会就是整个高校的中心,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都围绕其进行。

在我国,21世纪初只有部分高校创建了学术委员会。

2014年3月,教育部正式发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明确各高校均需要建立学术委员会并作为学校最高学术机构,其拥有审议学科专业设置、审议教学、科研计划、评定教学、科研成果等职权。

与西方国家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自发性发展不同,我国的学术委员会完全是促发性发展的。

所谓促发性就是:其一,高校学术委员会必须经过法律和教育部确定才能成立;其二,学术委员会的职责是有限定的,任何学术行为都需要在社会环境和法律的监督下进行;其三,学术委员会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更多取决于改革的推进程度;其四,学术委员会要想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高校内外的领导和学术委员自身联合起来进行长期的探索。

浅谈我国高校深化机构改革的途径

浅谈我国高校深化机构改革的途径

浅谈我国高校深化机构改革的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我国高校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我国高校必须加快机构改革的步伐,不断优化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正确认识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改善高校的管理与服务水平,让高校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服务。

要加强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

当代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需要对管理体制进行科学地调整和改革,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可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优化高校的组织结构。

当前,高校的组织结构往往比较庞大,冗余的部门和机构较多,不利于高效管理和资源配置。

可以适当压缩高校的组织结构,减少不必要的部门和机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完善高校的管理体系。

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关键。

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管理职能、管理程序等方面的规范,健全高校的管理体系。

三是推进高校治理结构的民主化。

高校治理结构的民主化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可以通过建立学校民主管理机制、选聘民主管理干部、设立学生代表大会等途径,增强高校的民主管理意识,提高高校治理结构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还要加强高校的运行机制改革。

高校的运行机制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整体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

在运行机制改革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推进高校的内部管理改革。

内部管理是高校运行机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高校的领导力和有效性。

可以加强高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内部管理体系,提高高校内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优化高校的绩效考核机制。

高校的绩效考核机制是衡量高校管理效能的重要标准,也是激励高校教职工积极工作的重要手段。

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从绩效指标的设定、绩效评价的标准、绩效奖励的方式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高校的绩效考核机制。

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术治理的重要机构,承担着促进学术发展、提高学术水平、保障学术权益的重要责任。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探索和思考,推进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成为了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和价值高校学术委员会是高校内部的学术专家和学术管理者组成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术决策、评估学术成果、监督学术诚信、维护学术秩序等。

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发挥以下作用和价值:1.参与学术决策。

学术委员会是高校学术决策的重要参与者,通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讨论,可以为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2.评估学术成果。

学术委员会对于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学术成果等进行评审,保障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

3.监督学术诚信。

学术委员会可以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置,维护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

4.维护学术秩序。

学术委员会可以对学术争议、纠纷进行调解和裁决,维护学术秩序和学术和谐。

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对于推动学术发展、提高学术水平、维护学术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二、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组织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学术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专家学者参与不够、决策程序不够规范等。

2.学术管理模式不够科学。

在学术委员会的运行中,学术管理模式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当今高校学术管理的需要。

3.学术委员会的权力不够清晰。

学术委员会的权责边界不够明确,在实际运作中容易发生职责不落实、权力不到位等问题。

4.学术委员会选任程序不够公正。

学术委员会成员的选任程序不够公开、公平、公正,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学术腐败。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高校需要加强对于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政策,推动学术委员会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1.完善组织结构。

高校学术委员会应该完善其组织结构,增加专家学者的参与,建立决策程序和评审标准,使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更加科学和严谨。

新时期高校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研究

新时期高校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研究

新时期高校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研究作者:陈翔来源:《高教探索》2015年第01期摘要:学术委员会是现代大学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门。

我们要明晰学术委员会的具体职权,正确处理学术委员会与校内各类组织的关系,规范学术委员会运行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学术权力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对高校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办学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们也看到,学术委员会并不是《规程》颁布以后出现的新生事物,改革开放以后,许多高校都在探索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但是,从高等教育整体上看,由于种种原因,学术委员会并没有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虽然《规程》对学术委员会的组成规则、职责权限、运行制度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在学术委员会的实际运行中,我们要把握几个关键点,这样,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才能保证“形神兼备”。

一、确立学术委员会的最高学术机构地位美国教育学家克拉克认为:“只要高等教育仍然是正规的组织,它就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

”[1]在西方,学术委员会一直在高等学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美国大学来看,学术委员会的运行大多采用学术评议会的形式。

事实上,自19世纪美国学术评议会建立以来发展到今天,学术评议会作为学术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1904年,斯坦福大学董事会发布“评议会组织章程”,正式确立评议会对大学学术事务的管理。

多年来,在斯坦福大学,学术评议会作为普遍存在的相对独立的学术管理组织,为平衡学校内部管理结构,维护教师和学生的正当利益,促进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英国,剑桥大学在学校层面设有最高的学术决策咨询组织——学部总委员会(相当于学术委员会),主要统管剑桥大学的学术和教学工作,负责对学术事务进行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8 里"#教育(高教研I与评估)N〇.8,20'8 (总第1254 期)HEILONGJIANG EDUCATION!;H 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Q Appraisal) Serial No.1254■高教研究与评估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视角下的学术委员会运行路径探析陈琢(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23)摘要:作为时下大学治理结构中的最高学术机构,学术委员会是高校顶层设计的重要着力点并在学术治理环 节发挥关键性作用。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冲破高校学术委员会运行过程中的藩篱,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探 索高效合理的学术委员会运行路径体系,与行政权力寻求平衡,提升学术委员会运行效能。

关键词y学术委员会;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运行路径;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yA文章编号y1002-4107(2018)08-0064-0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指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是一项重大而意义深远的工 作,教育领域的改革有很多重要节点和关键部分,“规划 于2020年前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决定 性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发 的《高等学学术委员会规(以下 程》)是部 国家 面确 学术委员会 有 的规 H全高等学 学术委员会 H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 建设中的作用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

纵观于高等教育的究和,改革于究 有重要(Yaisawarng 和 Chung,2014;Heitor 和 Horta,2016) [1%2&,在高等教育 改革的大 ,学术委员会在行中,要分,究 的,从宏观上 的关>、当前中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执行中的问题中央要深化改革重教育改革,是 中国的一。

高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在中国高 中的 H上 学术、上 分系、学术评价。

中国高 、,部 不,高校学术委员会一学术 的和,在学术立校的高学校发挥作用 (1994)]高 教育 中在价 观 H和要的价值观会 ,要有 衡。

经过分层次、分区域的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学术委员会存在很多 顽固不化的问题。

员结构行政化在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成中,学 领导往往占 据大多数,委员们决时有严重的化倾向,从而出了使不均,甚至是 偏向于某一人或几人的魏小琳(2014)[4&在中发委员中担任领导职的学几乎占有半数长领导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的 很 学术委员会泛化 ,难以使真正的学术作用。

目前高学术委员会选举的办法各异,但最终的结果类似,即都要报送至 委常委会批准,无疑给学术委员会打上了浓重的行政烙印。

能中国高学术委员会在中职定位不明确,主要局限于学术咨询和评议,办学、民主管、科学决的要还有相当的距离,部分高甚至没有指定学术委员会章,很多高 定章,却大多被束之高阁或者年代已久。

学术 分的核准与把握对收稿日期:2017-11-28作者简介:陈琢(1987—),女,安徽宿州人,南京财经大学改革发展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育经济 学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背景下江苏成人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研究”(2015SJB15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终身教育理念下江苏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研究”(B-a/2015/03/004);学校级高教研究课题“财经类大学校友工作推进策略研究——基于大学文化的视角”(GJ1312);2015年度南京 财经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视角下的学术权力运行与监督体系研究 学术委员会建设为例 ”(DJ201509)64于学术委员会来说难度颇大,主动权和话语权匮乏。

因此,亟须厘清学术委员会与高校内部治理的协同作用,避免资源严重浪费、杜绝名不副实的现象。

Hahn(2017))5+认为学术委员会中职权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术 专家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

(三)运行机制不合理学术委员会日常管理机构的组成简疏甚至未有设 立,议 ,议 不明,作不,议 度不,复议度不完善,约束监督机不健全。

度高不的层,学 资源 、权 明,组 、学术 管理、资源 不公、使用的现 。

(四)组织结构不健全中组 构、人员构、职 构不健全,高校 设校、部、委员会,校、委员会专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的 常部 的,权 有 学术。

学术委员会的 ,工作的 立和 难 为 。

高校学术 ,学(部)的学术内容和 不 ,校,个 为 、全 、理的组 构 学术委员 会 的可靠保障。

二、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学术委员会运行路径分析中国高 今社会焕出特的新光芒,站新的历史阶段,突出高校学特色,深人而科学地推 进高 成熟,高 思考的重问题。

高学校的顶设计不仅个维度谋划,更 划,抓住重着点,保革取得实实 的成。

(一)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依托,确立学术委员会的 最高学术机构地位纵高史,学术委员会历经发展、,开始的借鉴和引人,到来的广泛而深人,有一个 渐进的 。

作为现代大学度的组成部,学术委员会与现代大学的 进步紧密。

伯顿•!!.克拉 克引用多学交叉的分析模,对世界多个国家进行比 较分析并提出独有的类析点,对高 构和 的整合和梳理。

美国大学来看,学术评议会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促进学科建设和 作用深远。

德国大学决策机构为大学评议会,主由评议会、学部、讲 座 构成,评议学术 及重大 项。

此外,英国、国、日有不的学术决策机构。

比较而言,中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地 位不明朗,高学术机构的地有。

高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全学术委员会为的学术管理 与组 t构”。

高校设立学术委员会 律和 的 提出的,学术上的地位至高无。

曹国永(2016)®针对深 高 、推动高 内涵 的问题进 讨和 ,须突重点机障,推动内涵 ,约 的。

高校 的成,作为校内高学术机构,学术委员会 全学术 的制度和,高校 的进 。

深高、任重道远,找到关键点,实推动实现。

高 中,学术委员会的善是顶设计的重着点,因此 需 度化来立学术委员会的高学术机构地,现 代大学的 机 此 中实和 善。

(二) 依托大学章程,完善内部治理,厘清学术权力界限大学 大学的 学 。

大学 建设深国高 的重 ,有学校特色的 和 ,学有效的管理,有利于大学与、社会的 理 。

中[2016)ra中国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史和世界地的学术机构,认为学术委员会制度的、成熟不开国家立和大学个重提。

德国、美国、日进学术机构活动的国家来看,国学术委员会度的,可以明点对于促进学术委员会度的的重大意。

的出 对学术权 的 用和 度 到重 要作用,对学决策、主管理提 和障。

国家的高学校,不难现,提的,大学的 。

大学 代学校的治理规范和象,大学 项,清学术权 界,成为高校内部治理的 。

大学 中对于学术委员会的 权设和模 有 明,高 和 的,建立现代大学 度的 ,实 治校、主学和治学的 现,推进学校学新的重 。

有助于 学校的内涵建设,推动高校学术 ,更 地 学 ,而 成的学术 。

(三)建立和完善学术委员会权力运行制度体系度 项工作和生产的重 障,存在主 学家 ,大学作为 度 的实 ”。

制度的,大学”主畴内的。

“大学够度 理念转为 实的度,就决 它的品质。

”度的约律 来 描述,内权威的《高 明学术委员会的 职和度。

但 的约束并不能代表实际用阶段的理,然 诸难作、不明晰、不具体的现实问题。

因此,学术委员会 度,杜绝界模糊,争权 明、平有效,是当前学术委员会 解决的问题,来说可以。

善学术委员会的选 度。

个别高校 着学术委员会一届期年的现象,学术权为少数人垄断。

可以适当限大学院(部)的委员人数比例,小学院65行使应有的权利(投票方式上可以摒弃无记名投票而换 之为实名推荐和表决,减少徇私舞弊和感情因素的困 扰;统筹学科和专业分布情况,适当将委员的年龄阶段 分摊,老中青专家学者搭配,注重不同的声音和需求。

探 索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教授委员选举制,制科学合 的 ,将学委员的 实处。

全各级各类学委员管理体制。

海 2013, 为教授教授之的 应 的,学术委员会的权 全体教授,的权 制少中,行政管体制的 中, 决的。

学 类 ,学 权 学之 分配 重 ,统 合的学 委员 管体制,学校 学合,各,将有 权 配的 ,有 学科和学。

高学校的行权和学权配合,学制 推 学,的管体制。

学 委员 决 制 。

学 委员 的决 制 体 求,应当 的 求,学校的实,将学权的行 决的合, 权 ,和 分行使权 ,将决权落实处,从本上杜绝决策行化,保障学纯和全校员的益。

三、构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机制高教育综合改需更 完善高校内部治,统筹 行权 学术权的关系,将学制 迈向实践化、明晰化的层面。

学术是高校的灵魂,学委员 高校挥的作用往往综合性的,高校内部事务中,不可避免 他部及各类组密切联系。

(一) 学术委员会与其他学术组织机构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明晰经过研、实考察 ,我国高校的学委员极易 管 善的象,由 权 朗,造成与高校他工作重复、与其他部门产生分歧现象。

学委员、教授委员、教学委员、学评委员 个 的工作时交叉或冲突,存权责清、 重复的状况,这种 置迫切需整改和统一,把零乱的学部或整合,高办事率,真正快速高处学术上的相关事宜,有高校学术长远 的 。

(二) 学术委员会与行政组织机构的关系亟待寻求平衡点学委员 的决牵涉核检的过,这需要 他部的配合。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制的前下, 高校行部同时承担决 和行 的 ,学委员 的作用往往 减为将行 部 的 决 以实,因而学委员的 评、 权行部的导下行使的,学化,学委员的作用微乎微。

由此可见,学委员应充分挥学上的至高 ,决 行权所左右,高校应建立有的制保障学术委员权力的实66施,将其权威性和专业性实践。

(三)理性看待“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的言论冲击波2014,为校长学行政的关务, 和使者的作用,这一远学决中 当。

我国,大学校长选制的行化改 更为重 , 我国 学校长的学, 为各学科领域的学 或权威学者。

大学校长应专教授有同的学权力,行学 的 。

应从制 上保 校长有 行使 权, 重学 , 学、 种下的 选体制,保选权的重下和推选真正的 , 学内部权力机构,保障大学的本 益。

之,学一种独立的、至高的 ,学管学校重的管内之一。

学术委员作为学高学 ,完善的重 点,更 高校内部 的重 。

化高 教育改、 实 高校内部 ,的 实 ,真 学 校、教授 学的 , 学委员 学中的重和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1]Yaisawamg S.,Chung Y.,The impact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on research performance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14,3l , 94—105. [EB /OL ]. [2017—09—23] .https : //www .sciencedirect .com /science / article /pii /S 1043951X 14000996.[2] Manuel H ., Hugo H ., Reforming higher education in Portugal in times of uncertainty : The importance of illities ,as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 2016,113, Part B , 146—156.[EB /OL ].[2017—10—01].https : //www .sciencedirect .com /science /article /pii /S 004016251500342X .[3] [美]伯顿• R .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 ].王承绪,徐辉,殷企平,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72-186.[4] 魏小琳.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其建设—基于对浙江省高校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4,(7).[5] Hahn V.,Committee design with endogenous participation ,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2017,102,388—408. [EB /OL ]. [2017—08—25].https : //www .sciencedirect .com /science / article /pii /S 0899825617300106.[6]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7],王.大学理的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 [J].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16,(3).[8] .对学术理制度改革的谏言[J].中国高等教育,2013 , (Z1).[9] ,.“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的改革取向分析—论大学校长 制度的行政[J].高等教育研2014 (6#.[责任编辑林召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