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与人体

合集下载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是指服装的设计和制作是以人体为基础的,服装需要符合人体的形态和运动特点,保证穿着舒适合理,并能够展现人体的美感和个性。

服装的设计和制作需要考虑人体的形态特点。

人体的形态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服装需要根据不同的人体形态进行设计和制作。

不同身高的人需要不同长度的衣物;不同体型的人需要不同剪裁方式的服装;不同胸围、腰围和臀围的人需要不同尺码的服装等。

服装的设计师和制作人员需要了解人体的形态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衡量,确保服装与人体的匹配度。

服装的设计和制作需要考虑人体的运动特点。

人体的运动是多方面的,包括行走、坐姿、伸展、弯曲等各种动作。

服装需要在人体运动时不受限制,保证衣物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运动服需要采用弹性的材质,以便人体的运动自如;职业装需要考虑人体的坐姿和伸展动作,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剪裁方式;婚纱等特殊场合的礼服需要兼顾美感和可动性等。

服装的设计师和制作人员需要了解人体的运动特点,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设计和制作。

服装的设计和制作还需要考虑人体的舒适感和美感。

舒适感指的是穿着服装时的感受,如衣物的透气性、柔软度、重量等;美感指的是服装的外观和造型,如颜色、纹理、式样等。

舒适感和美感是相辅相成的,服装既要保证舒适性,又要具有美观度。

服装的设计和制作需要根据不同材质、工艺和款式进行选择,以满足人体的需求和审美。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

服装的设计和制作需要严格符合人体的形态和运动特点,以保证穿着的舒适性和美感。

服装的设计师和制作人员需要了解人体的解剖学、生理学和运动学等相关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作和制作,确保服装与人体的和谐共存。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改善服装的舒适性、提升服装的美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服装与人体

服装与人体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22 0.10.2 2Thurs day, October 22,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 1:44:5 621:44 :5621: 4410/2 2/2020 9:44:56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22 1:44:5 621:44 Oct-20 22-Oct -20
• 当然西方服饰也吸收中国传统服饰的某些 特点,譬如,当中国现代服装采用西方女 装那种坦肩露背的领式时,西方则采用中 国旗袍的立式领。所以说,中西方服饰在 有很大区别的基础上还是有一点相互借鉴 的。
一、色彩比较
• 中式服装色彩偏重黄色红色
• 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 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封建集权 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 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传统服 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 。它们被称为正色,其它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 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
• 中式服装的制作是静态的;
西式服装的制作是动态的
中式服装的裁制都是平放在案板上进行的,衣片的衣缝均以 直线为主。
• 西式服装的裁制是动态的,服装造型追求有体积感、动 律感,所以在成衣后的要求是,穿着适身合体,衣缝线条 自然、流畅,造型饱满、圆顺,给人的印象是精神振奋、 潇洒、舒展、飘逸,充满青春活力和动态之美。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22 日星期 四9时44 分56秒 21:44: 5622 October 2020

第一章 第四节成品服装的放松量

第一章 第四节成品服装的放松量
2~2.7 2.5~3 2.3~2.8 2~2.7 2~2.7 3.3~4 3.3~4 1.8~4 3.3~4 1.3~2.3
1.3~2.3
男女上装的臀围加放量,不要大于相应的胸围加大量, 一般可根据胸围的加放量减少2CM左右
男裤腰围加放量:正常体加放2CM, 胖体加放1CM 女裤和裙子的加放量:正常体不加放,胖体减1CM(加放 量为负数)
例:净胸围85cm净腰围68cm应选择的衬衣胸围:91~ 93cm 腰围:76~78cm
2、套装上衣:现在很多人喜欢穿收腰的上衣,这种上衣的放 量与衬衣是一致的。
3、长裤:裤子的腰围是没有放量的,只需量出净腰围即可, 但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穿低腰的裤子,所以要测量低腰位置的周 长,一般取腰围线到臀围线三分之一的位置。牛仔裤的臀围放 量是1~2cm,西裤的放量3~5cm。
拇指中节
腕~虎口之间 14~17
长袖衬衫
虎口
腕下2
12~16
短袖衬衫
虎口上1
肘上3
12~16
长大衣
膝下10
拇指中节
20~24
中大衣
膝盖
虎口
20~24
短大衣
中指尖
虎口
18~24
风雨衣
膝下10
虎口
20~24
长西裤
腰节上3~离地面3
8~14
短西裤
腰节上3~膝上10左右
8~14
间隙
2~2.7 1.7~2.3
标志
围度加放松量

长 胸围臀围
腕下2左右
10~14
间隙 1.7~2.3
女西服 腕下3~虎口 马甲 拇指中节~拇指尖
中式罩衫 腕下3~虎口
腕下1 腕下2 腕下2左右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是指服装设计中服装的结构和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服装的结
构决定了它在人体上的贴合度、舒适度和美观度,同时也决定了人体在穿着服装时的各种
动作和活动的自由度。

而人体的形状、曲线和运动方式等特征则直接影响了服装设计的形状、剪裁和流线。

服装的结构与人体的关系体现在贴合度上。

服装应该能够贴合人体的曲线和线条,使
得人体在穿着服装时能够呈现出美好的轮廓和比例。

服装的剪裁和缝制技术应该能够充分
考虑到人体的各种形状和曲线,使得服装穿在身上时能够完美地贴合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适当的材料的伸缩性和变形性也能够改善服装的贴合度,使得穿着者更加舒适和自信。

服装的结构与人体的关系还体现在舒适度上。

服装的结构应该能够保证穿着者在日常
活动中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服装的尺寸和剪裁应该能够考虑到人体在运动和活动中的需求,使得人体能够自由地伸展和活动,而不会受到紧绷、束缚或者摩擦的影响。

适当的材料的
透气性和吸湿性也能够提升服装的舒适度,使得穿着者的皮肤能够保持干燥和清爽。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服装的结构可以通过贴合度、舒适度和美观度
等方面来体现与人体的关系。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到人体的形状、曲线和
运动方式等特征,以及服装的剪裁、缝制技术和材料的选择,才能够设计出既能够贴合人
体又能够舒适美观的服装。

服装与人体结构的关系

服装与人体结构的关系

服装与人体结构的关系
导语:服装与人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人体的长度和围度将决定服装规格的大小;人体体表的高低将制约收省的大小及工艺归拔的程度;人体的运动将控制服装最低放松量的多少等。

因此,要学好服装结构知识,必须对人体与服装的关系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弄清和掌握人体的基准点和测量的基准线。

让我们了解一下服装与人体结构的关系吧!
一、基准点
根据人体测量的需要,将人体外表明显、易定的骨骼点、突出点设置为基准点,为服装主要结构点的定位提供可靠的依据。

1、颈窝点:位于人体前中央颈、胸交界处,是领口深定位的参考依据。

2、颈椎点:位于人体后中央颈、背交界处,即第七颈椎点,是测量背长和上衣长的起点。

3、颈肩点:位于人体颈侧根部至肩部的转折点,是确定领宽的参考依据,也是测量小肩宽的依据。

4、肩端点:位于人体肩关节峰点处,是肩线外端点和袖山顶点的对应点,也是测量人体总肩宽和臂长的参考点。

5、胸高点:位于人体胸部最高点,即乳点,是确定胸围线和胸省省尖方向的参考点。

6、背高点:位于人体背部最高点,即肩甲骨点,是确定后肩省省尖方向的参考点。

7、前腋点:位于人体胸部与臂根的交点处,是测量胸宽的参考点。

8、后腋点:位于人体背部与臂根的交点处,是测量背宽的参考。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需要与人体的形态特征相匹配。

人体的形态特征是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应该根据人体的形态进行合理的裁剪和构造,以保证穿戴的舒适度和美观性。

衣服的袖子和裤子的腿部需要根据人体的手臂和腿的形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裁剪,以确保穿戴时不会束缚人体的动作并且展现人体的线条美。

服装结构需要与人体的动作要求相适应。

人体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动作,如行走、伸展、运动等,服装的结构需要能够配合这些动作而不影响人体的活动。

运动服的设计通常会采用松软、伸缩的面料和合理的剪裁方式,以便于人体进行各种运动,并且可以提供舒适的运动感受。

服装结构还需要考虑人体的功能需求。

人们在选择服装时,除了关注外观和舒适度之外,还会考虑服装的功能性,比如防水、透气、保暖等。

服装的结构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和制作,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在户外运动中,人们一般会选择具有防水和透气功能的外套,以应对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关系。

服装的结构设计需要根据人体的形态特征、动作要求、功能需求和美学要求进行合理的考虑和调整,以确保服装的穿着舒适性、功能性和美观性。

只有充分考虑人体的特征和需求,服装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是指服装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

服装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

在使用服装的过程中,服装的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其在人体上的舒适度、美观度和功能性,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非常重要。

服装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理特点。

人体的形体特征各异,每个人的身材、体型、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情况都不同。

服装的设计应该基于对人体结构的了解和分析,合理地考虑不同身体部位的尺寸比例和活动范围,确保服装的合体性和舒适度。

在上衣的设计中,要考虑到肩部和胸部的曲线以及手臂的活动范围,合理安排衣物的弧度和尺寸,使得服装在活动时不会束缚人体的自由度。

服装结构与人体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服装的功能性上。

不同种类的服装有着各自的功能需求,比如运动服装需要考虑到人体的运动范围和透气性,职业装需要考虑到人体的形象要求和工作环境的要求。

服装的结构设计要根据服装的使用场景和功能需求来选择和配置各种结构元素,使得服装在满足基本功能的能够充分体现人体的特点和需求。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服装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体的生理特点、审美需求和功能需求,通过尺寸比例、色彩搭配、材质选择等方面的设计来实现与人体的和谐互动。

只有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才能使得服装更好地服贴人体、展现人体的美感和实现功能需求,提升人体的舒适度和形象感,使得服装成为人体的第二层肌肤。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是指服装设计者在设计服装时,必须考虑人体的各种形态及其特点,从而设计出既符合人体特征,又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服装。

人体是服装的主题,服装是人体的皮肤。

因此,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

人体是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人体的形态和特点。

不同的人体形态和特点决定了服装的尺寸、造型、线条和结构。

为了使服装贴合人体,服装设计者需分析人体的各种尺寸,包括身高、体型、四肢长短、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进行精准的尺码设计。

加上人们的活动需求不同,对衣服的要求也各阶段存在着不同,这些因素都是服装设计的关键。

服装设计师必须了解人体各部位的特点,如头、脖子、胸、腰、臀和肢体的比例和关系,人体活动的空间解剖特质和肌肉的动态、血脉的流通、呼吸等生理特性,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体特点的服装。

同时,了解服装材料的性质和甄别质量和功能性能,能够增加服装舒适性和耐用性,降低服装使用后的变形和损失。

服装的设计结构决定了人体穿着后的外形和质感。

服装的结构设计应考虑人体肌肉和脂肪的分布、关节的活动度、身体的姿势和动作等,以达到衣服美观舒适,不会造成身体形态的扭曲或过度阻挠。

比如,对于上身宽肩窄腰胖的人,设计师可以采用V领或U领来拉长颈部线条,突出上半身,使视觉上达到整体均衡的效果。

对于下身粗胖的人,可以采用A字裙或喇叭裤来遮盖大腿和臀部,显得修长而不失美观。

在服装结构设计时应根据人体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相应的设计方式,以提高服装的舒适性、美观性和实用性。

例如,运动服装的设计需满足人体活动需要,增强运动时的舒适度和防护性能;职业装的设计应突出专业性和职业特点,强调专业化和整洁美。

综上所述,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紧密相连,服装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人体的特点与需求,根据人体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结构设计方式。

在实际的服装设计中,只有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制作出贴合人体,真正美观、舒适的服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从古到今,从高 贵绸缎到民间印花布,吉祥图样运用极为广泛。如龙凤呈 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等图样,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 而且抒发着“龙的传人”的情感;象鹤鹿同春、喜鹊登梅 、凤穿牡丹等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希望。
•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 行花草放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 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 S形或旋涡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院花草花样。
西方服饰文化观念的特色
• 崇尚人体美 • 服装是为了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 • 突出表现个性 • 追求感官刺激
崇尚人体美
• 从古希腊时代至今,西方艺术包括服饰在 内,常把讴歌和显示人体自然美当作无上 的典型。因 此服饰在西方人的身上成了“ 副件”:女性通过裸露或挂丝尽显其形体 之美,男性则更赤裸地表现肌肤的健康和力 量的强大。
服装是为了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
• 西方服饰通过对人体曲线和对某些敏感部 位作裸露处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服饰吸引力, 给人以不可言状的美感,以此产生心理效应, 使人迅速进入纯粹的审美境界。
突出表现个性
• 西方人着装重在表现自我,寻求对平衡的突 破和片面性的掘进,自我设计、自我表现、 自我创造而别具一格;通过着装充分表明 自我的理想境界和各种观念,借以标明自我 。
西式服装色彩偏重白色紫色
• 在西方,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白色代表纯洁、正 直,紫色象征高贵。中世纪时奇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 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 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 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的欢迎。
二、图案比较
• 当然西方服饰也吸收中国传统服饰的某些 特点,譬如,当中国现代服装采用西方女 装那种坦肩露背的领式时,西方则采用中 国旗袍的立式领。所以说,中西方服饰在 有很大区别的基础上还是有一点相互借鉴 的。
一、色彩比较
• 中式服装色彩偏重黄色红色
• 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 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封建集权 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向对大地( 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传统服 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 。它们被称为正色,其它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 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
• 人的“第二层皮肤”
• 确立自我概念,建立相关知觉和印象 {社会地位、兴趣爱好、个性态度}
• 着装方式作为角色的符号,可以有效地加强和改变角色, 从而影响个人对角色的理解和期望
(如学生,文艺青年,运动员,在商场的顾客的角色)
服装的文化层面
• 服装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 特定的文化价值和规范的物化表现
• 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 • 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 • 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 • 注重服饰文化的民族性 •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
• 朦朦胧胧,藏而不露,隐含寓意,给人以审美的 感受。这种含蓄,有时通过款式展现, 有时也 可通过造型、布局、色彩、线条等手段给 人以整体和谐之美。
• 服装是一种文化产物,反映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千姿百态 的风俗习惯
服装的审美层面
• 审美功能(服装被称为软雕塑) • 三要素:材质、色彩、形态(款式)
• 综上:服装最本质属性生活必备实用品,此外还有审美, 文化等多种属性
• 因此,服装设计师不仅从服装的创新和美感评价服装,还 要全面考虑人们各方面需求。
服装与人的关系
服装的生理层面
• 服装的基本功能(实用功能) • 保护安全、蔽体、防寒保暖等 • 我国主要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就是人体工程学,相关课程是
服装结构、面料组织成分与满足人体舒适之间的关系 • 请说出带有实用功能的服装并说出相关用途?
遮阳
防寒 蔽体 隐蔽
便于活动 吸汗
保护
服装的心理和社会层面
• 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利用几 何绪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等。
三、材料工艺的比较
• 中式服装材料以丝绸为主; 西方服装材料以毛呢为主
• 中式服装裁制时注意工艺装饰; 西式服装裁制时讲究立体塑型
• 中式服装是一种平面型的服装,结构简洁,以直线为主, 在造型上较少变化,所以很注意工艺装饰在中式服装上最 常用的工艺装饰形式有:镶(色)、滚(边)、嵌(线) 、盘(花)、刺(绣)等五类,主要被应用于服装的襟、 领、袖、摆等边沿部位。刺绣大都被用于衣裙的正面或背 面,采用的图案以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及几何纹样为主。
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 它是指服装、饰物、穿着方式、装扮,包括发型、化妆在内
的多种因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精神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示 。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 文化观念的差 别,中西方的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观念的特色
追求感官刺激
• 西方服饰时刻使欣赏者能顿发性感,形成不 寻常的感官剌激。设计大师通过精心设计, 独特的色彩搭配组合和特殊的线条分割,充 分体现性的心理、生理特征。因此在西方, 性感明显的服饰比比皆是。
• 然而,尽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没有或者很 少突出对人体美的直接赞赏,但在一些古 典文学作品里不乏对人体美的描写。从《 诗经》,骚赋到明清的小说和传奇,其中 都有这类描写,譬如“肌如白雪,腰如束 素”。“肤如凝脂”、“虎背熊腰”,而 且更多的是人与服饰共同构成的美的形象 。
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
• 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它装饰手 法,表达丰富的想象,以浪漫主义情调达到 现实主义的效果。
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
• 服装的整体配合给人以秩序和谐美感,严肃 庄重,美观高雅,能起到烘托月之效,服饰文 化与环境相配合,更具鲜明的时代感。
注重服饰文化的民族性
• 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个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服饰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 性。不同民族长期交往,服饰文化互相影响 和渗透,甚至有意借鉴和模仿。但是中华民 族有自己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因而有自己 的着装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