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复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比与比例复习课|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比与比例复习课|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与比例的概念,能熟练运用比与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比与比例的概念:复习比与比例的定义,理解比与比例之间的关系。
2. 比与比例的性质:掌握比与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比与比例的应用:运用比与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与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比与比例的应用。
难点:比与比例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2. 学具:练习本、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比与比例实例,引发学生对比与比例的思考。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比与比例的性质和应用。
3. 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讲解比与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4.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比与比例的知识。
板书设计1. 比与比例复习课2. 提纲:比与比例的概念、性质、应用3. 重点内容:比与比例的性质和应用实例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比与比例相关题目。
2.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比与比例实例,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分组讨论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对比与比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良好,但还需在课后通过作业和实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情境创设: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比例关系,如烹饪中食材的比例、家庭成员年龄的比例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问题引导: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比例吗?能举个例子吗?”这样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比与比例复习课|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比与比例复习课|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能够掌握比和比例的概念并熟练运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比和比例相应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比例的性质和定理。
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比和比例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整理并整体把握比和比例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比和比例的掌握和运用、比例的性质和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比例的难点是对比例性质和定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概念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点,以便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2.知识讲解•比和比例的概念;•比和比例的运用;•比例的性质和定理。
3.练习环节1.单项选择题;2.填空题;3.计算题;4.应用题;5.综合题。
4.小结与反思本节课须进行小结与反思,梳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未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并为下节课的知识准备工作打下基础。
四、教学资源1.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笔、教学PPT等。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程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和实际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设计楚江中心小学黄利飞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和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以名侦探柯南的情景,导入新课。
引出比与比例的复习。
(板书标题——比与比例的复习)二、展开活动,进入复习1、(1)教师提问:什么是比?学生举例,教师在黑板板书比的意义。
(2)教师提问:什么是比值?学生齐声回答。
(课件展示 比值 )课件展示习题。
2、复习比和除法和分数的关系(1)由3:5=3÷5=53,引出a :b=a ÷b=ba (强调b ≠0和比的后项不能为“0”)(2)填表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课件展示表格3、复习比的基本性质(1)点名学生作答比的基本性质课件展示,黑板板书比的基本性质。
(2)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教师引导——化简比(3)习题讲解,加深学生理解①火眼金睛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各题。
4:15=(4x3):(15÷3)=12 : 5 21 :31 =( 21x6):( 31 x6)= 3 :2 15米:10分米=(15÷5):(10÷5)=3 : 2②化简下面各比35 : 15 4 : 0.8 1.5吨 : 300千克4、进入比值的复习①课件展示同一幅画面的放大与缩小图教师提问:你能分别写出这两幅图长于宽的比吗?学生回答,教师黑板板书两个比 20:15 40:30 继续提问:这两个比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齐答:相等。
2024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1数与代数第10课时比和比例课件北师大版

100×20100=0.05(m)=5 cm
60×20100=0.03(m)=3 cm
5×3=15(cm2)
答:该运动场的图纸上面积是 15 cm2。
探究点5 利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怎样用比或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1. 按一定的比分配问题。 (1)按一定的比分配的应用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
比分成几部分,求各部分的量是多少的应用题。 (2)解题方法。
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 分数),用( 分数)方法解 答,即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的量占总量的几分 之几,最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 求出各部分的量。
归一法:把比的前项、后项看作分成的( 份数),先 求出总份数,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平 均每份的量×各部分对应的份数=各部分的量。
1.5-1.5÷3×1=1(kg) 答:生姜还剩1 kg。
探究点4 比例尺
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有关比例尺的那些知识?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1. 比例尺的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
作这幅图的( 比例)尺。
2. 比例尺的分类:比例尺按表现形式分为(数值)比例 尺和(线段)比例尺,按作用分为(缩小)比例尺和 (放大)比例尺。
表示两个数的( 关系)
1.填一填。
(1)35=( 9
=15÷( 25 )=( 60 )%
(2)书法社团人数的32等于武术社团人数的52,书法社团人数与武术社团
人数的比是( 3∶5 )。
探究点2 比例的意义、性质和解比例
关于比例的知识,你知道什么?
比例 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是一个( 等式) 各部分 由四项组成,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 名称 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基本性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利用比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复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复习

比和比例章节复习123知识点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5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6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7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89)叫做比例。
102.( 11)这叫做比例的12基本性质。
133.( 14)叫做解比例。
154.两个比的( )相等,这两个比就相等。
16知识点二:正反比例的比较和应用 17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这两种量中18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19系就叫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为:x y = k (一定)。
20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这两种量中21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反比22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为:x ×y = k (一定)。
23正比例的图像是直线,反比例的图像是曲线。
24例题讲解: 25一、判断下列量是否是正反比例关系 261.如果工作时间一定,那么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成( )比例关系。
272.如果工作总量一定,那么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 )比例关系。
283.汽车的耗油量一定,油箱中汽油的数量与行驶的路程成( )比例关系。
294.出售小麦的单价一定,出售小麦总量与总钱数成( )比例关系。
305.体操比赛的总人数一定,每排人数与排数成( )比例关系。
31例2、实际应用 321、一根电线,长70米,重15.4千克,现有这种电线940米,重多少千克? 333435362、100千克小麦可磨出面粉85千克,照这样计算,6吨小麦可以磨出面粉多少37千克? 383、同学们做操,每行站15人,正好站12行。
如果每行站9人,可以站多少行? 39404142434、给一间房子铺地,如果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需要80块。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知识复习课件

3.正比例、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名称
不同点
意义不同点 变化方向不 同
正比例 两种量中相对 一种量扩大
应的两个数的 (或缩小),
比值,也就是 另一种量也
商一定。
随之扩大
(或缩小)。
反比例
两种量中相 对应的两个 数的积一定。
一种量扩大 (或缩小), 另一种量反 而缩小(或
6、如果y=6/x,那么x和y成( )关系。
7、已知 A÷B=C 当 A一定时,B和C( )比例; 当B一定时,A和C( )比例; 当C一定时,A和B( )比例.
8、木料总量、每件家具的用料和制 成家具的件数这三种量中: ( )一定时,( )和( )成 正比例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 例或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扩大)。
相同
关系式不 点
同
两种相x k (一定) y关联 Nhomakorabea 量,一
种量变
化,另
一种量
也随着
变化。
1、圆柱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 )关系。 2、时间一定,总产量和单产量成( )关系。 3、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 )关系。 4、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 )。 5、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成( )关系。
(2)树高和影长成比例吗?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3)根据图象,估计8米高的树,这时的影长是多少米?
1.用长3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砖铺一 条路,需用900块。如果改用边长20厘米 的方砖铺,需用多少块?
2.六(1)班买来72米长的绳子,剪下8米 做5根跳绳,照这样计算,买来的绳子共 可做跳绳多少根?
1.一个数和它的倒数。 2.出油率一定,香油的质量和芝麻的质量。 3.小丽跳高的高度和她的身高。 4.一捆100米长的电线,用去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 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6、生产机器的总台数一定,生产天数和每天成产的 台数。
(word完整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复习(2)

比和比例章节复习知识点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1.( )叫做比例。
2.(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叫做解比例。
4.两个比的( )相等,这两个比就相等。
知识点二:正反比例的比较和应用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为:xy= k (一定)。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为:x ×y = k (一定)。
正比例的图像是直线,反比例的图像是曲线。
例题讲解:一、判断下列量是否是正反比例关系1.如果工作时间一定,那么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成( )比例关系。
2.如果工作总量一定,那么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 )比例关系。
3.汽车的耗油量一定,油箱中汽油的数量与行驶的路程成( )比例关系。
4.出售小麦的单价一定,出售小麦总量与总钱数成( )比例关系。
5.体操比赛的总人数一定,每排人数与排数成( )比例关系。
例2、实际应用1、一根电线,长70米,重15.4千克,现有这种电线940米,重多少千克?2、100千克小麦可磨出面粉85千克,照这样计算,6吨小麦可以磨出面粉多少千克?3、同学们做操,每行站15人,正好站12行。
如果每行站9人,可以站多少行?4、给一间房子铺地,如果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需要80块。
如果改用边长8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知识点三、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这幅图的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1. 数字比例尺 如:1:3000 000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3000 000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比和比例章节复习
知识点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1.( )叫做比例。 2.(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叫做解比例。 4.两个比的( )相等,这两个比就相等。 知识点二:正反比例的比较和应用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为:xy= k(一定)。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为:x×y = k(一定)。 正比例的图像是直线,反比例的图像是曲线。 例题讲解: 一、判断下列量是否是正反比例关系 1.如果工作时间一定,那么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成( )比例关系。 2.如果工作总量一定,那么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 )比例关系。 3.汽车的耗油量一定,油箱中汽油的数量与行驶的路程成( )比例关系。 4.出售小麦的单价一定,出售小麦总量与总钱数成( )比例关系。 5.体操比赛的总人数一定,每排人数与排数成( )比例关系。 例2、实际应用
比 比例 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构成 由两项组成,分别叫做比的前项和后项 由四项组成,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基本 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键入文字] 1、一根电线,长70米,重15.4千克,现有这种电线940米,重多少千克?
2、100千克小麦可磨出面粉85千克,照这样计算,6吨小麦可以磨出面粉多少千克? 3、同学们做操,每行站15人,正好站12行。如果每行站9人,可以站多少行?
4、给一间房子铺地,如果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需要80块。如果改用边长8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知识点三、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这幅图的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1. 数字比例尺 如:1:3000 000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3000 000厘米。注意统一单位。 2. 线段比例尺 3. 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的关系式: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变形: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 比例尺 特别地:单位要统一 注意: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比例尺应用。 1、( )和( )的比叫做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3、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倍,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 4.求比例尺。 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北京到武汉的距离是8厘米,而北京到武汉的实际距离是1152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有一种精密仪器,其零件的长度是5毫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8厘米,求这张图纸的比例尺。 [键入文字] 5.求实际距离。 3、在一张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4、在比例尺是6:1的图纸上,量得一种精密零件的长度是3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
6.求图上距离。 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从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60千米,求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一个长方形机件的长是4. 5毫米,宽是2. 4毫米,按8:1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长?
7、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知识点四:图形的缩放 按2 : 1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按1 : 3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键入文字] 下面的方格图中,每一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请你将一块长和宽分别是300米和200米的长方形按照1:5000的比例尺画在方格图上。
知识点五:解决实际问题: 1、修一条公路,每天修0.5千米,36天完成。如果每天修0.6千米,多少天可修完?(用比例方法解)
2、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的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用比例方法解答)
3、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16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超产80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用比例方法解)
练习与巩固 一、填空。 2、4:10=2:5那么( )×( )=( )×(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0.25,另一个外项是( ) [键入文字] 5、Y=KX(K 一定),Y与X 是成( )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关系。
6、两个人的身高比是4:3,高个的160厘米,矮个的是( )米。 7、A牌纯净水比B牌纯净水的容量多20%,A牌纯净水与B牌纯净水容量的是最简整数比是( )。
8、数值比例尺1:6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 )千米的距离。如果实际距离是150千米,在这幅图上应画( )厘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0.15: 0.05和48:16可组成比例。 ( )
2、两个圆周长的比是2:5,它们半径的比也是2:5 。( ) 3、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 ( ) 4、在一幅平面图上,图上距离是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6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 . ( )
5、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一条边长成正比例。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如果6x=7y,.写成比例是( ) A、6:7=y:x B、x:y=6:7 C、6:x=7:y D、6:y=7:x 2、用3、7、9、21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下面的哪个式子是正确的( )。 A、21:3=7:9 B、3:7=9:21 C、9:3=7:21 D、3×21=7×9 3、下面每组的两个量中,成正比例的量有( ) A、一本童话故事书,已经看的页数和没看的页数 [键入文字] B、男学生数一定,女学生数和全班人数 C、一袋大米,已经吃了的和没吃的 D、圆的周长和直径 4、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中,成反比例的量有( ) A、圆的周长和圆周率 B、如果A× =4× 那么A和B C、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它的底和高 D、房间面积一定,铺地方砖的面积和所需块数 四、解比例。 (1)0.4:0.8=9:x (2)0.24 :x=4: 1.5 (3)8.4:1.4=x: 1.2
五、应用题。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火车站的距离是2.4厘米。求甲乙两个车站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2、在某城市的公交路线图上,2路公交车从火车站到终点站的实际距离是20千米,已知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 ,从火车站到终点站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键入文字] 3、学校班车4分钟行驶了24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第1站到学校共行驶了30分钟,这段路程有多少千米?(解比例)
4、为了预防冬季感冒,校医室按1:200的配比配制了消毒液。现在有2瓶105毫升的药液,需要加入多少升水?
5、用同样的地砖铺地,铺完36平方米的房间用了方砖180块地砖,如果再铺个48平方米的房间,还要用地砖多少砖?(用比例解)
6运一批药品,每箱装36瓶,需要40只箱子。如果每箱24瓶,需要多少只箱子?(用比例解)
7、面积相等的两块长方形试验田,一块长150米,宽45米,另一块长112.5米,宽是多少米?(用比例解)
课后巩固: 一、我会判断。(对的画 √ ,错的画 × ,) 1、比例尺只有数值比例尺。( ) 2、如果4b=5a,那么a:b=4:5 ( ) 3、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 4、在比例里,两个内项和外项的积的比值一定是1。 ( ) 5、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关系。 ( ) 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 ) [键入文字] 二、我会选。 7、把线段比例尺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A、40001 B、400001 C、4000001 D、40000001 8、表示c和a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c+a=0 B、ca=15 C、c=54a 9、两个正方形的棱长之比是1 :2,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A、1∶2 B、1∶4 C、1∶8 D、1∶16 10、甲数比乙数多80%,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 A、5∶4 B、4∶5 C、9∶5 D、5∶9 三、解比例我最行。
1、 35436x 2、 6.125.025.1x 3、 752.125x
四、我会画。 先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和梯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缩小后的图形。
五、解决问题我最行。 1、在比例尺是250000001 的中国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4.2厘米.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2、一个修路队,原来计划每天修400米,15天可以完成任务.结果12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米?(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