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园艺植物的田间管.ppt

合集下载

第7章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

第7章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

(二)引种的程序 1. 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2. 选择引入材料 3. 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 4. 引种材料的检疫 5. 引种试验 6. 栽培性试验和推广
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植物的生活型; 植物的分布区; 气候相似性; 主导生态因子; 引种地栽培技术条件。
选择引入材料
二、引种驯化的原理
(一)引种的遗传学基础 1.反应规范 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 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 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 因型的严格制约。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 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 反应规范。
潜在基因 生物体的基因只有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 能得以表达。植物的易 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 在的适应基因的条件下 获得成功的。
四、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1.
2. 3.
在与原产地时比较,不需要特殊的保护 能够露地越冬或越夏而生长良好; 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或观赏品质;
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式(有性或营养) 进行正常的繁殖。
五、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
1. 2. 3. 4.
植物材料的适应性; 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 植物材料的利用目的; 引种结合育种的工作程度。
2.
3. 植物的发育调控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 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 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 达出来。 关于遗传的可塑性,生理上的 可协调性和发育的阶段性.
(二)气候相似理论 植物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分析。 引种成效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 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客观规律。 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 教授在《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 1909年论述道: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 最大可能性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 地有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

园艺植物栽培学1教学大纲(20201119114638)

园艺植物栽培学1教学大纲(20201119114638)

《园艺植物栽培学I》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园艺植物栽培学I课程编码:44103006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适用专业:园艺开课学期:第3学年第3学期课程学时:56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并修课程: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简介:该课程属于园艺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

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园艺植物栽培、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学习《园艺植物栽培学》各论(如果树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和观赏植物栽培技术等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着重阐述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的繁殖、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和种植制度、栽培技术运用等原理。

通过对本课程的讲授,培养适应21世纪的擅长果树、蔬菜、花卉栽培、管理、运销的高级园艺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能进行种植园的规划设计,能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等,受到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 园艺生产的重要意义2. 园艺生产发展简史3. 我国园艺生产的现状4. 园艺业当前的热点与未来的趋势5. 园艺植物资源与分类【教学要求】1 •掌握:园艺植物分类2 •熟悉:园艺业、园艺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等基本概念,园艺业的重要性3 •了解:园艺业发展的热点、趋势、前景【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4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教学内容】1 •营养生长2.生殖生长3 •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4. 器官生长相关性5. 生长发育周期【教学要求】1 •掌握:园艺植物营养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生殖生长发育规律2 •熟悉:园艺植物年生长周期和生命周期3 •了解: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推理法【学时】4第三章种植园的规划与生产计划的实施【教学内容】1 •种植园规划设计2 .种植制度3 .园艺生产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 园艺生产技术档案的建立与利用【教学要求】1.掌握:种植制度(连作、轮作、间作、套作等)2 •熟悉:生产计划制定的依据、内容、成本核算3 •了解:种植园规划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内容【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2第四章园艺植物的繁殖1.育苗场地的条件与规划2 •种子繁殖3 .嫁接繁殖4. 扦插繁殖5. 压条繁殖6. 分生繁殖7. 组织培养与无病毒种苗繁殖【教学要求】1•掌握:嫁接繁殖的特点、嫁接成活原理、嫁接技术及育苗管理措施,扦插繁殖的特点、促进生根的措施、扦插方法及育苗管理措施,压条繁殖的特点、方法及育苗管理措施2 •熟悉:种子繁殖的特点及育苗管理措施,应用变态器官繁殖的方法3 •了解:育苗场地的要求、条件、规划内容,组培等种苗繁育新技术原理及其育苗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8第五章园艺植物的定植【教学内容】1 .定植时期2 .定植密度与定植方式3 .定植前种苗的准备与整地4. 定植与定植后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定植时期及其确定原则2 •熟悉:定植的方法、方式和技术,定植后幼苗的管理措施3 .了解:定植前种苗的准备和整地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2第六章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与绿色园艺产品生产【教学内容】1.土壤耕作方法2 .土壤改良3 •土壤消毒5. 灌溉、排水与节水栽培6. 绿色园艺产品生产【教学要求】1 •掌握:土壤耕作法的种类及特点,营养需求的特点、施肥的时期、种类、数量和方法2 •熟悉:水分管理的原则、灌溉技术、节水途径和技术3 .了解:绿色园艺产品生产【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3第七章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教学内容】1 •植株生长控制的目的与意义2 .果树与观赏树木的修剪技术3 .果树与观赏树木的树形4. 果树修剪的实施5. 草本植物的植株调整技术6. 植物的观赏应用与造型7.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嫁接调节8. 园艺植物的根域限制栽培【教学要求】1 •掌握:修剪的原则、方法、时期、作用及综合应用,观赏造型的原则、方法及技术2 •熟悉:植株生长控制的目的与意义3 •了解: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嫁接调节,园艺植物的根域限制栽培【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8第八章园艺植物产品器官管理【教学内容】1 •根用类产品2 .茎用类产品3 •叶用类产品4. 花卉类产品5. 果实类产品【教学要求】1.掌握:花产品产前管理措施,果实产品产前管理措施,叶产品产前管理措施2 .熟悉:根产品产前管理措施,茎产品产前管理措施3 .了解:提高果实品质的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5第九章设施园艺【教学内容】1 .简易设施栽培2 •塑料薄膜覆盖栽培3 .温室栽培4. 无土栽培5. 工厂化生产技术【教学要求】1. 掌握:温室栽培,工厂化生产技术2 .熟悉:塑料薄膜覆盖栽培,简易设施栽培3 .了解:无土栽培【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2第十章园艺产品米收和米后管理【教学内容】1.采收2 .分级与包装3 .预冷—I4•贮藏5. 运输6. 其他采后处理措施【教学要求】1.掌握:采后处理措施的各个环节2 .熟悉:分级与包装3 .了解:预冷及运输【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2四、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一)实验项目实验一花卉种类识别1.实验类别:专业2.实验类型:验证性3.学时:4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云南地区常用观赏植物科、种、变种、品种的主要形态特征。

第 7 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 7 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7 章植物的生长生理本章内容提要:植物生长(plant growth)是指植物在体积和重量(干重)上的不可逆增加,是由细胞分裂、细胞伸长以及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增长而引起。

严格地讲,植物的个体发育是从形成合子开始,但由于农业生产往往是从播种开始,因此,一般将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形成新种子的整个过程称为植物的发育周期。

种子的生活力和活力是决定种子正常萌发和形成健壮、整齐幼苗的内部因素,而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是所有种子正常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有些种子的萌发则对光照还有一定的要求。

组织培养是依据细胞的全能性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

在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生产实践领域中以得到广泛的运用。

植物机及其器官的生长都表现出生长大周期和昼夜周期性以及季节周期性。

植物的生长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即具有相关性,体现在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相关、主茎和侧枝的相关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等。

植物的生长除受到内部因素(包括基因、激素、营养等)的影响外,还受外界环境条件温度、水分和光照的影响。

光还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

植物体内有三种光受体:光敏色素、隐花色素、紫外光B受体。

植物器官可在空间位置上有限度地移动。

植物的运动可分为向性运动、感性运动和近似昼夜节奏的生物钟运动。

根据引起运动的原因又可以分为生长性运动和膨胀性运动,生长性运动是由于生长的不均匀而造成的,而膨胀性运动是由于细胞膨压的改变造成的。

植物的运动大多数属于生长性运动。

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2. 分化3. 脱分化4. 再分化5. 发育6. 极性7. 种子寿命8. 种子生活力9.种子活力 11. 需光种子 12. 细胞全能性 13. 植物组织培养 15.人工种子 16. 温周期现象 17.协调最适温度 18. 顶端优势 19. 生长的相关性. 20.向光性 22. 生长大周期 23. 根冠比 24. 黄化现象 25. 光形态建成 26. 光敏色素 27. 光受体 29. 感性运动 30. 生物钟二、缩写符号翻译:1. TTC2. R/T3. Pr、Pfr4. PhyⅠ5. PhyⅡ6.R7.FR8. UV-B9. BL 10. AGR 11. RGR 12. LAR 13. LAI 14.GI 15. RH三、填空题:1. 按种子吸水的速度变化,可将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

园艺植物栽培学PPT-园艺植物栽培课件-第1-3章

园艺植物栽培学PPT-园艺植物栽培课件-第1-3章
利用植物的茎、叶等部位进行 扦插或嫁接,繁殖新植株。
移栽技术
将幼苗移栽到适宜的生长环境 中,注意保护根系,提高成活 率。
无土栽培技术
利用营养液代替土壤栽培植物 ,可有效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种植后的管理
灌溉与排水
根据植物需求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 间和水量,避免积水。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保护植物健康。
园艺植物栽培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
园艺植物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埃及、中国等文明古国。随 着时间的推移,园艺植物栽培技术不断发展,培育出了更多品种和类型的植物。
现状
现代园艺植物栽培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种子种苗、园艺资材、花 卉苗木、盆栽植物等领域。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园艺植物栽培技术也在不 断创新和进步。
产品的储存与运
储存方式
根据不同园艺植物的特性和产品特点, 选择适宜的储存方式。如冷藏、保鲜、 干燥等,以保持产品的品质和延长保 质期。
运输要求
园艺植物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注意防 震、防压、防水等措施,以避免产品 受损。同时要确保运输及时,避免长 时间延误导致产品变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水分与养分
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对园艺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 要,合理的水肥管理能够 促进植物的生长。
土壤与基质
土壤或基质的质地、酸碱 度、有机质含量等都会影 响园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通过种子进行繁殖,能够 遗传母本的优良性状。
无性繁殖
通过分株、扦插、嫁接等 方式进行繁殖,能够保持 母本的优良性状。
园艺植物栽培的意义与价值
意义
园艺植物栽培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提高生 态效益等意义。此外,园艺植物还可以提供食物、药材等资 源,为人类生活和发展做出贡献。

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查PPT精品课件

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查PPT精品课件

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补充说句子:
泉水流到
,它看见了
,泉水
说:“

再见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
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 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 很清,像一面明亮的镜子。”
欢快的泉水着琴跑 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 地方?
会遇见谁,说了些 什么?写一写。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
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 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园艺植物研究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绪论 园艺植物试验研究的特点、 任务与方法 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究的 过程与要求 报告论文及其撰写 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查 果树生物学特性调查 蔬菜调查研究法 蔬菜品质的研究方法 观赏植物产品质量研究
第五章 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查
读完了课文,你喜欢 泉水吗?为什么?
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我要流进小溪里。 溪水溪水你到哪里去? 我要流进江河里。 江水河水你们要到哪里去? 我们都要流进海洋里。
积少成多:
一股清泉
灿烂的阳光 美丽的身影 静静的山谷
欢快的泉水
火红的杜鹃 明亮的镜子 清脆的歌声
我会说:
1.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它还会
6、土壤物理性状:种类、结构(团粒)、
组成、通透性、植被、指示植物。
本章结束
1、植株各个器官的形态特征(解剖、功 能、形成规律)。
2、植株各个器官在一生中、一年内的发 生发展动态变化(生命周期、年周期)。
3、植株的生长与发育。生长指体积增大, 器官数量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发育指植物 及器官向生殖、衰老的进展。

园艺植物育种学_王小佳_第七章园艺植物优势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_王小佳_第七章园艺植物优势育种

第七章园艺植物优势育种一、名词解释1.自交衰退:异花授粉植物连续自交多代出现生理机能衰退,如植株生长势及抗性减弱,生活力下降,经济性状退化,产量降低的现象。

2.杂种优势: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植株在生活力、生长势、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

3.超中优势:指杂交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P1或P2)同一性状之和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4.超亲优势:指杂交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高值亲本(HP)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5.超标优势:这是以标准品种(生产上正在应用的同类优良品种)的平均值作为尺度衡量F1与标准品种之差的方法。

6.离中优势:离中优势又叫平均显性度。

它是以双亲平均数之差的一半作为尺度衡量F1优势的方法,是以遗传效应来度量杂种优势的。

7.配合力:又称组合力,是衡量亲本系在其所配的F1中某种性状的好坏与强弱的指标。

8.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组合的某性状的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9.一般配合力:指某一亲本系与其他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试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

10.单交种:用两个自交系配成的一代杂种称为单交种。

11.双交种:由四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由两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杂交种。

12.三交种:是用三个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即用一个单交种和一个自交系组配而成。

13.迟配系:同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的伸长速度比异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的深长速度慢的系统叫迟配系。

14.雌性系:雌性系是指具有雌性基因,只生雌花不生雄花且能稳定遗传的品系。

15.雄性不育性:两性花植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性。

16.雄性不育系:是指具有雄性不育特性且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系统。

17.雄性不育保持系:用来给雄性不育系授粉,使每个后代植株继续保持雄性不育特性的纯合自交系。

18.雄性不育恢复系:用来给雄性不育系授粉,使杂种一代品种群体中每个植株恢复雄性繁殖能力的纯合自交系。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ppt课件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5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原理
▪ 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建立:由脱分化的 细胞再分化出完整植株有两种途径:一 种叫做不定器官形成(adventitious organ formation)或叫做器官形成 (organogenesis),即在愈伤组织的不 同部位分别形成独立形成不定根和不定 芽,另一种叫做体细胞胚胎发生 (somatic embryogenesis) ,即在愈 伤组织的表面形成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 我们称其为为体细胞胚,不定胚 (adventitious embryo)或胚状体 (embryo ),体细胞胚胎所经历的发育 阶段与合子胚相似,一般经历球形胚、 心型胚、鱼雷形胚和子叶胚4个发育阶段。
可编辑课件PPT
21
奠基阶段
▪ 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后
1952年Morel和Martin
1953-1954年Muir 1955年Miller 1957年skoog和Miller
1958年Steward
可编辑课件PPT
22
迅速发展阶段
可编辑课件PPT
1
绪论 第一章、实验室设备和基本操作技术 第二章、植物组织器官培养 第三章、茎尖分生组织 第四章、单倍体细胞培养 第五章、细胞培养 第六章、种质保存 第七章、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经营与管理
可编辑课件PPT
2
参考书
✓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 刘庆昌、吴国良,中国农业大 学出版社,2003.1
11
组织培养类型
➢ 根据培养方法
1 平板培养 2 微室培养 3 悬浮培养 4 单细胞培养
可编辑课件PPT
12
组织培养类型
➢ 根据培养基的作用 :1 诱导培养; 2 增殖培养; 3 生根培养 ➢ 根据培养目的: 1 脱毒繁殖; 2 微体快繁; 3 试管育种;试管嫁接 ➢ 根据培养条件:1 光培养; 2 暗培养 ➢ 根据培养过程:1 初代培养;2 继代培养

第7章 园艺植物的田间管

第7章 园艺植物的田间管

Organic matter in soil(%)
18
pH和细根量 和细根量、 土壤 pH和细根量、根活力
0.25
12
F re s h ro o t w e ig h t ( g )
10 8 6 4 2 0 4
R=0.7156*
A bsorbance
0.2
R=0.836*
r = 0.8352**
0.15
23
• 3.3 土壤消毒 • 3.3.1 物理消毒法
• 将带孔的钢管或瓦管埋入地下40cm处,地表覆盖毡布, 然后通入高温蒸汽消毒。 • 蒸汽温度与处理时间因消毒的对象而异。 • 多数土壤病原菌通过60℃,30min的处理即可杀死。 • 大多数杂草种子需用80℃,10min的消毒处理。 • 蒸汽消毒同时也杀死很多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因此,一 般采用82.2℃,30min的处理方法。
43
• 几种施肥方式的比较
意义 基肥 1. 为高产打下基 础 2. 创造良好的土 壤条件 原则 1. 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 2. 长效肥为主,速效肥为辅 3. 多元素肥混合施用 施用量 该植物总施肥 量的50% 施用方法 撒施 沟施法 拌种法 浸种法 撒施法 沟施法 环施法 喷施法
种肥
1. 满足植物临界 1. 速效肥为主,迟效肥为辅 营养期需要 2. 酸性或中性肥为主,碱性 肥为辅 2. 满足植物生长 初期需要 3. 有机肥必须腐熟好的 1. 2. 3. 4. 5. 看土施肥 看苗施肥 看植物的剩余阶段 看肥料性质 看植物种类
7
• 补苗的技术要点: 补苗的技术要点: • 出苗后发现缺苗严重时,须采取补种或移栽的措 施叫补苗。 • 补种赶不上原来的秧苗,此时应以补苗为主。 • 播种或育苗时多留预备苗,以备缺苗时补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外观诊断室短时间内了解植株营养状况的一个良好指标, 简单易行,快速实用。
27
• 缺氮:症状在衰老的组织中先出现;新叶淡绿色, 老叶黄化枯焦、早衰。
28
• 缺磷:茎叶暗绿色或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29
• 缺钾:老组织出现斑点;叶尖及边缘枯焦,并出 现斑点,症状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加重。
30
• 缺锌:叶小,簇生,叶面斑点可能在主脉两侧先 出现,生育期延迟。
8
2. 中耕除草培土技术
2.1 中耕
• 概念:
• 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的调整土壤结构的田间管理 作业。
• 作用:
• 疏松土壤;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空气流通;有 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调节土壤肥、水、 气、温;为植物根系发育创造条件。
9
• 中耕技术要点:
• 时间宜早宜巧。 • 深度因作物种类、植株大小而不同。 • 次数要视土壤杂草和板结状况而定。 • 每次中耕要达到土壤疏松、地面干净、平整一致、
1. 速效肥为主,迟效肥为辅 2. 酸性或中性肥为主,碱性
肥为辅
3. 有机肥必须腐熟好的
追肥
1. 看土施肥 2. 看苗施肥 3. 看植物的剩余阶段 4. 看肥料性质 5. 看植物种类
施用量
该植物总施肥 量的50%
该植物总施肥 量的5~10%
该植物总施肥 量的40~50%
施用方法
撒施
沟施法 拌种法 浸种法
。 • (3)追肥:在植物生长期间,根据植物各生长发
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要而补施的肥料。
43
• 几种施肥方式的比较
意义
原则
基肥
1. 为高产打下基 础
2. 创造良好的土 壤条件
1. 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 2. 长效肥为主,速效肥为辅 3. 多元素肥混合施用
种肥
1. 满足植物临界 营养期需要
2. 满足植物生长 初期需要
Relation of root activity to pH in soil of pear orchard.
19
土壤pH和叶内无机成分的相关性
Calcium in leaf(%) Nitrgen in leaf(%)
1.5 y = 1208x + 3364.3
1.3 R=0.r=702.728811****
• 深翻时期:
• 一般秋季结合施基肥深翻效果最佳。 • 深翻施肥后立即灌透水,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和园艺
植物根系的吸收。
• 深翻方式:
• 蔬菜及一年生花卉,每年在园地休闲期(秋季采收后 至春季种植前)进行深翻。
• 木本和藤本果树、观赏树木等多年生园艺植物,采用 深翻扩穴或隔行深翻的方式。
• 盆栽园艺植物,结合倒盆或施用有机肥进行深翻熟化。
• 土壤分析可以为外观诊断及其他诊断方法提供提示和线索, 提出缺素症的限制因子,印证营养诊断的结果。
39
4.1.3 植株营养诊断
• 植株体内营养状态与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但两 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 在某些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的供给量和植物的生长量成正相 关。
• 例如:木本园艺植物的植株营养诊断时期为新梢停止生长 后,采集当年生枝条中部的叶片进行分析。
Relation of pH in soil to leaves N content in pear orchard.
20
• 土壤酸碱度的改良:
• 酸性土壤,适量石灰,或种植碱性绿肥植物如肥田萝卜、 紫云英、金光菊、豇豆、油菜等。
• 碱性土壤,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或种植酸性绿肥植物如 苜蓿、草木樨、百脉根、黑麦草、燕麦、绿豆等。
1
园艺植物的田间管理
第7章
2
学习目的
• 掌握土壤耕作的方法,消毒技术。 • 掌握土壤改良的方法 • 植物营养诊断的程序
3
1. 间苗、定苗与补苗
1.1. 间苗有双重作用
①把密集的幼苗间开,给幼苗造成一定的营养面积,不使过密, 防止徒长。间苗不及时或惜苗少间,是造成幼苗徒长的原因之 一。 ②利用间苗可起到选苗的作用,留优去劣。间苗时把发芽迟缓、 生长势弱、生长落后、畸形苗、不符合品种特点的秧苗以及病 株拔掉,保留符合品种特点、生长势强的健壮苗。
23
• 3.3 土壤消毒 • 3.3.1 物理消毒法
• 将带孔的钢管或瓦管埋入地下40cm处,地表覆盖毡布, 然后通入高温蒸汽消毒。
• 蒸汽温度与处理时间因消毒的对象而异。 • 多数土壤病原菌通过60℃,30min的处理即可杀死。 • 大多数杂草种子需用80℃,10min的消毒处理。 • 蒸汽消毒同时也杀死很多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因此,一
25
4. 施肥技术
• 肥料是园艺植物的“粮食”。 •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除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之
外,从土壤中吸收各种矿质营养元素,但土壤中 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园艺植物高产、优质的生 产要求。因此,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植物营养特 点与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科学施肥。
26
• 4.1 园艺植物的营养诊断 • 4.1.1 缺素外观诊断
35
• 缺锰:叶脉间失绿,出现褐色斑点,组织有坏死 。
36
• 缺铜:嫩叶萎蔫,有白色斑点,花朵、果实发育 异常。
37
• 缺铁:叶脉间失绿,严重时整个叶片黄化甚至变 白。
38
4.1.2 土壤分析诊断
• 通过分析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全氮和硝态氮 含量及矿质营养的动态变化水平,提出土壤养分的供应状 况、植物吸收水平及养分的亏缺程度,从而选择实用的肥 料补充养分的不足。
般采用82.2℃,30min的处理方法。
24
3.3.2 化学消毒法
• 化学消毒法常用药剂有40%甲醛、溴甲烷、石灰氮等。
• 注意事项:
• 作业时必须戴眼罩、口罩、橡胶手套,身着长裤长袖作业 服,穿无破损长靴,以免药肥接触皮肤。药肥一旦接触皮 肤,请用肥皂、清水仔细冲洗;如误入眼睛,即刻用清水 清洗,严重者应接受医生治疗。作业后24h内不得饮用任 何含酒精的饮料。
和数量进行计算。
• (4)掌握作为施肥关键时期

掌握植物需肥的有利时期,及时追施关键
肥,可提高植物产量。
• (5)肥水配合,以水调肥

施肥后及时浇水,是肥水相互结合,可起
到较好的肥效。
42
• 4.2.2 施肥的方式和方法 • (1)基肥:植物播种或移栽(定值)前,结合耕
(整)地施入土壤中肥肥料。 • (2)种肥:在植物播种或移栽时局部施用的肥料
40
• 4.2 施肥技术
• 4.2.1 施肥原则
• (1)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施用

植物对矿物质含量的基本要求外,还需要
较高的有机质。
• (2)以基肥为主,惊喜有效追肥

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50~60%,结合植
物生育期,进行必要的追肥。
41
• (3)看天看地看苗,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和植株养分含量的亏缺对施肥种类
撒施法 沟施法 环施法 喷施法
44
• 4.2.3 果树施肥
• (1)施肥时期

果树的物候期、土壤内营养元素、水分变化
规律来确定
• 坐果期:有利于提高坐果率
• N需求量:春季发梢期大,7月后迅速下降,果实
采收后相对稳定
• K需求量:生长初期多,果实迅速生长中期最大
(占80~90%)
• P需求量:生长初期增加,中后期较小
4
1.2. 间苗方法
• 可从苗出齐到长出第一片真叶时陆续进行。特别是第一次 间苗,要注意去双留单。
• 到长出第一片真叶时,要使苗间距离保持2厘米左右。 • 每次间苗以后撒些细干土,可使幼苗植株稳定,降低湿度,
促进根系发育,提高肥效。覆土要先薄些,逐渐加厚。
5
1.3. 间苗技术要点
• 早间苗 • 分次间苗 • 选优去劣(小苗、弱苗、杂苗、病虫苗)
12
2.2.2. 农业措施
• 合理轮作。水旱轮作改变环境条件抑制杂草发生。 • 土壤耕作。将已长出的杂草消灭。 • 栽培防除。合理施肥、适度密植可抑制杂草的发生。 • 生物防除。利用天敌如昆虫、病原菌、植物、动物来抑制
和消灭杂草。 • 物理防除。利用火烧、激光、微波等防除杂草,利用塑料
薄膜、秸秆覆盖等控制杂草生长。
31
• 缺镁:叶脉间明显失绿,出现清晰网状脉,有多 种色泽斑点或斑块。
32
• 缺钙:症状在新生的幼嫩组织中先出现;顶芽容 易枯死;叶尖弯钩状,并粘在一起,不易伸展。
33
• 缺硼:茎、叶柄粗壮,薄脆容易碎裂,花朵发育 异常,生育期延长。
34
• 缺硫:顶芽不易枯死;新叶黄化,均匀失绿,生 育期延迟。
18
土壤 pH和细根量、根活力
Fresh root weight(g)
Absorbance
12
R=0.7156*
10
0.25 0.2
R=0.836* r = 0.8352**
8
0.15
6
4
0.1
2 0.05
0
4
5
6
7
0
pH in soil
4
5
6
7
pH in soil
Relation of fibrous root weight to pH in soil of pear orchard.
13
2.2.3. 化学防除
• 播前除草。对土壤或杂草茎叶进行药剂喷雾处理。 • 苗前化学除草。出苗前对播种期的覆土进行药剂喷雾处理。 • 苗后化学除草。出苗后,采用茎叶喷雾处理已长出的杂草。
14
除草剂的选择:
• 正确选择合适的药剂。植物种类不同,对除草剂抗性不同, 杂草种类不同,适用的除草剂也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