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6年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
2020年江苏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入选人员名单

研修单位国别(地区) 美国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澳大利亚
研修时间 6个月 12个月 12个月 12个月 12个月 12个月 12个月 12个月 12个月 12个月 12个月 12个月 12个月
序号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学校名称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扬州大学
姓名 罗杰 王阳俊 王杨云 朱雪菲 何伟伟 潘华琴 刘江岳 孟国梁 钦亚洲 毛霖 刘扬 王丹 陈树
研修单位国别(地区) 中国香港 新加坡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德国 新加坡 新加坡 美国 韩国 美国 日本
学校名称 江苏海洋大学
盐城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姓名 卢辰 崔建中 陈天明 李争光 熊新 郁桂云 俞萍萍 周璇 刘学军 侯超 王艳 徐琴芳 陶石
研修单位国别(地区) 爱尔兰 美国 美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 美国 荷兰 英国 美国 新加坡
学校名称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姓名 张颖璐 陆霄虹 朱云霞 熊晓青 吴俊 于鑫焱 余善成 屈晓燕 钟旖 林瑜辉 薛峰 包贝华 顾薇
研修单位国别(地区) 新加坡 美国 美国 英国 美国 英国 澳大利亚 美国 荷兰 美国 中国香港 日本 美国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和启示——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制药专业为例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和启示[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而且可以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联合举办的生物制药中外合作办学“3+1”项目已经有9年的时间,联合培养的学生普遍受到澳方的认可,并且大部分毕业生继续在澳洲名校深造。
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制药合作办学通过探索实践已经逐步形成了人才、教学、课程、制度、管理五个方面的办学特色,初步实现了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生物制药人才的办学目的。
不仅为我国生物制药领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高校开展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中外合作项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生物制药专业;办学特色[基金项目]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建设工程培育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举办生物制药本科教育项目[作者简介]袁天杰(1985—),男,江苏南通人,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生物制药相关研究;潘扬(1964—),男,江苏扬州人,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生物制药与食品科学系主任,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生物制药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09-0099-04[收稿日期]2020-12-28一、引言随着1982年第一个基因重组药物胰岛素Hu-mulin的批准上市,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已经经历了37年的发展。
目前,在生物技术的推动下,生物制药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医药工业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
据统计,2018年全球生物制药产品达到了255个,销售金额已经达到了2100亿美元。
同时,2019年全球销售额最高的药物———阿达木单抗,一年的销售额更是达到190亿美元[1]。
我们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目前我国生物药物的数量粗略估算已经超过数百种,2018年的国内生物药物市场销售额在933亿元左右。
教师出国研修计划优选篇

教师出国研修计划优选篇教师出国研修计划1一、目的按照“一流学校、一流师资、一流课程”的原则,学校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至国外知名高校,学*本专业前沿课程,拓宽国际学术视野,孵化国际化课程,二、任务1、派出教师以旁听形式全程学*一门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专业课程,进修结束回校后用于教学研究。
2、派出教师在外进修期间,应参加一次高质量的国际研讨会,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
3、派出教师应利用国外学术资源,为已(拟)承担的科研项目做好资料收集等工作。
4、派出教师应积极协助学校物色、联系引进人才的人选。
三、要求1、派出教师在进修结束回校后,应向所在单位汇报进修成果,并提供课程考勤证明及参加国际研讨会的邀请函。
2、派出教师在进修结束回校后,应通过学校组织的出国进修成效考核。
3、派出教师在派出前应与人事处签订派出进修协议,在进修结束回校后应完成协议规定的服务期限。
该服务期限不能抵冲派出教师原先与人事处约定的其它服务期限,两者应累加计算。
四、名额与期限自2001年至2013年,学校每年选派1—2名优秀青年教师至国外知名或一流高校进修。
进修派出分春季和秋季两期,每期5—6个月。
五、年龄派出教师的年龄原则上在40周岁以下。
六、待遇:1、学校全额保留派出教师在外进修期间的每月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2、派出教师通过出国进修成效考核后,学校向其发放在外进修期间50%的每月校内基本岗位津贴。
3、学校向派出教师提供一次经济舱往返国际机票和办理护照、签证等费用。
4、学校向派出教师提供1,000美元学*补贴(按汇率以人民币支付)。
5、派出教师若未通过出国进修成效考核,或违反派出进修协议,学校将视情要求其返回全部或部分学*补贴。
七、选派程序1、每年3月初,教师经学校批准后报名申请,并提交出国进修计划。
2.每年4月初,学校组织遴选小组对申请人员进行遴选,确定派出人选。
3.每年4月起,派出教师落实前往进修的国外高校,完成国内相关报批手续,办理签证等事宜。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表彰第五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的决定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表彰第五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
奖教师的决定
【法规类别】高等教育
【发文字号】苏教人[2009]26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09.09.07
【实施日期】2009.09.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表彰第五届江苏省高等学校
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的决定
(苏教人〔2009〕26号)
各普通高校:
为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表彰长期在高等学校教学第一线从事本专科教学工作,教学能力强,教学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我厅开展了第五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
经各高校推荐、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选并审定,决定授予南京大学莫砺锋等39位同志“第五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名单见附件)。
各高校要大力宣传获奖教师的模范事迹,号召广大教师向获奖教师学习,在全省高校
营造重视教学、追求质量的良好氛围;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希望获奖教师立足教学第一线,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为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第五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名单
二〇〇九年九月七日
附件:
第五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获奖教师名单
(共39名)。
江苏省第三批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人员名单

附件1第三批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人员名单中青年骨干教师(共322人)常熟理工学院(4人)苗雪红、郭文华、吴月柱、翟春常州大学(8人)张普、任强、何岩峰、苏兵、吴春青、张致慧、郭迎庆、邢志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3人)左武荣、徐勇飞、高全胜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5人)董海华、马立波、祁秀秀、姚培、祝骅常州工学院(2人)丁仕燕、施维成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人)马仕麟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3人)周灵云、朱琴、周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人)骆大伟、唐小燕、罗大晖东南大学(6人)管驰明、柏春广、柏宁丰、顾兴中、蔡进、李敏俐河海大学(8人)郑黎明、张玲玲、孙少锐、金光球、唐立模、陶建峰、石爱业、张松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4人)胡田田、章艳华、马玲玲、贾艳丽淮海工学院(8人)易爱军、严红花、冯志华、张元良、刘瑞明、刘强、马常霞、陶传洲淮阴师范学院(1人)安礼涛江海职业技术学院(1人)赵娟江南大学(8人)浦徐进、刘成林、顾文秀、王新华、俞科静、王莉、陆震鸣、方文开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1人)严金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人)刘伟彦、干方群江苏大学(9人)苗晴、王佳佳、杨小飞、刘栋、陈明阳、蒋银花、徐斌、李红、朱建国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1人)熊丁江苏建康职业学院(2人)朱璇、韩蕾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4人)刘伟、商利斌、付红、徐志鹏江苏教育学院(1人)何超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5人)胡斌、王春艳、陈凤、白艳萍、唐东霞江苏警官学院(1人)薛向君江苏科技大学(8人)李保珍、石凤健、张强、马哲树、解志斌、王玉龙、吴萍、李木旺江苏理工学院(7人)仝群旺、田泽永、李刚、葛敏、张长英、叶招莲、程洁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人)孔祥静、李树炎江苏师范大学(5人)宫伟、郝国生、张运涛、史延慧、赵立明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3人)吴一凡、陈志杰、祝冬青江阴职业技术学院(2人)高菲、杨荣金陵科技学院(1人)罗羽洧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1人)殷成洁南京财经大学(5人)崔向阳、贺伊琦、胡宜奎、汪华亮、张春华南京大学(9人)江静、彭岳、王海洲、梁莹、吴燕、胡小鹏、陈振杰、史宇坤、李冬梅南京工业大学(9人)孙玉玲、王俊、芮云军、钱才云、刘加才、刘浩、陈英文、丁竹红、李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5人)丁辉关、曾佳、吴国中、徐锋、郭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人)李栗燕、苏新清、杨善水、肖天航、王英玉、潘慕绚、李成刚、谢振宇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4人)薛华玉、刘山、于清跃、陈腊梅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人)刘奕贯、陈春燕、耿巍南京理工大学(8人)章荣君、张先锋、盛传祥、童一飞、曹春平、刘婷婷、陈迁乔、郭毓南京林业大学(7人)羊玢、毛鹏、林少华、裴建军、郁舒兰、吴永波、彭冶南京旅游职业学院(2人)王媛、陈瑶南京农业大学(2人)向玉琼、王备新南京森林警察学院(1人)姜南南京审计学院(3人)戴枫、李芝倩、崔秀梅南京师范大学(6人)刘雪梅、生兆欣、李建生、柏宏权、张莉、郭飞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2人)朱久兵、牟玉杰南京晓庄学院(4人)陈维维、曹蕾、顾祝军、张红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人)徐骏、沈国柱、许潇锋、余莉、文学志、付景枝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人)顾燕、高燕南京医科大学(3人)丁海霞、王芳、吴倩南京艺术学院(2人)翁再红、杨健南京邮电大学(10人)骆公志、单美贤、袁周敏、王正斌、李卫、周宁宁、王志伟、刘茜萍、鲁蔚锋、戴修斌南京中医药大学(7人)徐爱军、孙志岭、王欣君、邓海山、樊文玲、张科卫、姚卫峰南通大学(4人)冷英、蒋庆丰、王进、余春梅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人)曹留峰、吉利梅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人)傅晓斌、房世龙南通职业大学(2人)夏胜利、王健伟三江学院(1人)吉顺平沙洲职业工学院(1人)徐天杰苏州大学(8人)宋典、罗丽、黄芝、张桂菊、杨宏兵、王红玲、赵雷、李娜君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1人)胡增荣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4人)黄胜英、张亚萍、姜嶓、杨席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1人)黄平苏州科技学院(7人)陈三毛、陈卫东、李斌、周福娟、杨朝辉、胡伏原、冯芳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人)强鹤群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5人)陈薇薇、胡鹤娟、孙传明、赵晓华、杭曦宿迁学院(1人)王纯磊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人)展凯、丁美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3人)姚远、施勇、尤丽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1人)杨丽徐州工程学院(3人)赵红梅、万蕾、贺菊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人)史书林、赵音徐州医学院(6人)薛敏、周峰、王庆苓、程言博、张咏梅、方琳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人)朱挺、李玉娟盐城工学院(4人)黄备兵、孔凡杰、徐森、齐志涛盐城师范学院(2人)姜海波、王彦卿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人)李艳萍、俞敏扬州大学(10人)袁凤林、朱海忠、葛同山、崔彬、蔡之国、王建军、殷宝法、杨凤萍、李金贵、刘文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人)方方、徐华扬州市职业大学(2人)陈郁青、徐蓉艳正德职业技术学院(1人)吕丽莉中国矿业大学(8人)许超、刘满芝、许程、张晓、刘秀梅、高蓬辉、宋树磊、张明青中国药科大学(2人)武法文、汤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2人)席庆高、朱云芳跟岗研修校长(共3人)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1人)嵇芹珍南京工业大学(1人)刘伟庆南通职业大学(1人)陈蔓生。
2016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文件

2016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文件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教育厅于2016年11月24日公布了《2016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文件》,以表彰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优秀教学表现和贡献,共有100位优秀教育工作者入选并被授予‘2016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这份文件对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情况作出了详细分析,涉及到其工作经历,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念,教学技巧以及其他方面。
根据文件显示,被授予该荣誉称号的100位优秀教育工作者,其年龄大多在35岁至50岁之间,其中,有68位为女性,32位为男性,职称以中级职称为主,有72位受过高等教育,其中有48位受过研究生教育。
入选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力,坚持科学评价,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支持学生持续发展。
在基本教育领域,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注重课外学习,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智力和素质。
此外,他们还能准确把握新课程、新标准,积极探索新课程实施,不断深入倡导实践课程,科学计划教学,建立参与评价体系,使学生有效受益。
在普通高中教育领域,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他们强调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创新教学计,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强调教师要注重团队合作,加强科研与教学的衔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深入调研学生的发展状况,积极推动学生的实践研究,并积极引进和结合国际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
总而言之,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基础教育、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持续积极致力于教育事业,勇于创新,带给教育市场不断的活力。
此次表彰行动为江苏省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肯定和鼓励,也为江苏省的教育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为江苏省的教育发展增添了精彩和朝气。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7年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7年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外研修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苏教办师[2017]16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7.06.30
【实施日期】2017.06.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7年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外研修入选人员名
单的通知
(苏教办师﹝2017﹞16号)
各有关高校:
现将2017年境外江苏省高校研修计划入选的328名中青年骨干教师、2个高水平大学科研团队(7名)、1个应用型高校教学团队(16名)、1名跟岗研修校长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1),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教师境外研修,确保培养计划按既定目标实施。
二、各高校要对研修人员的研修计划提出明确要求,组织院系、专家帮助修改完善研修计划,确保其明确境外研修的课题项目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翔实、切实可行,
可操作、可考核。
三、经省外办统一出具因公出国(境)任务批件后,研修人员方可领取《江。
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高校师资和校长队伍建设,决定实施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
第二条从2011年起,每年选派350名左右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5个左右团队赴境外高水平大学深造。
通过境外研修,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江苏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推进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实现“两个率先”服务。
第三条研修类别、期限和选派数量(一)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一般12个月,每年选派300人左右(其中部属高校不超过50名),其中本科院校200人左右,高职高专院校100人左右;(二)团队研修(仅面向地方高校),一般6个月,每年选派5个左右;(三)校长跟岗研修(仅面向地方高校),6个月,每年选派高校校长50人左右,其中本科院校30人左右,高职高专院校20人左右。
第四条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团队研修方式包括访问进修、合作研究等。
校长跟岗研修方式为担任境外高校校长的助手,学习境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
第五条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坚持个人申请、学校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原则。
第二章申请条件第六条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申请条件(一)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身心健康;(二)本科院校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并已担任副高及以上职务,具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高职高专院校申请人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已担任中级及以上职务,具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三)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教学、科研成果突出;(四)研修目标明确,研修计划切实可行,一般应提供境外接受高校的邀请函;(五)具有较好的外语基础,通过全国外语水平考试,或外语本科及以上毕业,或近10年在同一语种国家学习或工作一年及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6年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外研修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苏教办师[2016]13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6.04.27
【实施日期】2016.04.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6年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外研修入选人员名
单的通知
(苏教办师﹝2016﹞13号)
各有关高校:
现将2016年境外研修入选的346名中青年骨干教师、4名跟岗研修校长名单予以公布(见附1),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教师境外研修工作,开辟多种渠道帮助教师联系研修单位,确保培养计划按既定目标实施。
二、各高校要对研修人员的研修计划提出明确要求,组织院系、专家帮助其修改完善研修计划。
研修计划要突出重点,紧密结合研修人员在研项目和从事工作,明确境外研
修的课题项目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翔实、切实可行,可操作、可考核,不得写成境外高校考察计划。
研修计划格式见附件2。
三、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团队的邀请函应由境外高校导师本人或相关管理部门出具,跟岗研修校长应由境外高校负责人发出邀请。
邀请函要明确访问学者身份、导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及与研修人员的指导关系等。
原则上具有副高级职称的研修人员联系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