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0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_12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檐走壁的虎将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檐走壁的虎将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檐走壁的虎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并掌握《飞檐走壁的虎将》这篇课文的内容、主题和结构。

2.掌握相关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如“神机妙算”、“霸道”、“束缚”等。

2.能力目标:1.能够提取文章中的信息,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2.能够归纳概括文章主题和结构。

3.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理判断和表述思考。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虎将这一角色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感受其智慧和勇气。

2.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主题和结构,提取关键信息。

2.熟练掌握相关生词。

2.教学难点:1.理解语文课文中虚实辩证的思想。

2.能够通过产品推销案例,深入了解市场营销策略。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10分钟)老师简单介绍本课文的主旨和背景信息,然后提出问题:既然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只“虎”,那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平常我们对于这种动物有什么印象吗?我们对于它们的看法是什么?2.阅读教材(6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全文,并尝试讲述故事内容。

2.老师对重要的故事线索和生词进行单独讲解和解释。

如:“神机妙算”是指人们在处理问题时的机智与敏锐;“束缚”是指某人或某事物对于另一个人或事物的限制和约束。

为方便学生记忆以及检验他们对于相关词汇的认识程度,老师可以针对每个生词提出一些例句让学生进行辨析和运用练习。

3.学生分别进行个人阅读并在读完之后,举手发言回答问题。

比如:“虎将如何获得了情报?”“虎将怎么样才能找到那些走私贩?” 等等。

4.针对一些细节或难度较高的地方,老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适时地加以点拨和讲解,确保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识别与想象。

3.总结互动(20分钟)1.老师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2.小组内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故事内容,并给出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比如:“你对于虎将这一角色的印象及评价是什么?”“有哪些场景或情节让你感到最感人或让你思考的是什么?”等等。

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

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

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
1. 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人物英雄形象及其忠诚、勇敢、仁爱等情感特点;
•掌握阅读和欣赏古诗词的基本技能;
•提高词语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心品读、欣赏文学、享受美的情感。

2. 教学重点
•理解文本情节和人物性格,体会情感内涵;
•掌握古诗词的阅读技巧和欣赏方法;
•提高词语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3. 教学难点
•发展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理解文本一些较复杂难懂的词语。

4.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让学生自己在课前阅读文本,在第一时间充分了解文本故事、人物,以及对整个故事的情感体验等。

(二)课堂教学
1.朗读文本
首先,老师先朗读文本,让学生有一个感官上的了解,回味故事情节。

2.讲解难点词汇
老师针对文本中出现的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词语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下来。

如:走壁,飞檐等。

3.问答
老师针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进行问答,激发学生对故事的探究。

4.分组讨论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本中的经典句子,有什么思考,如何理解等进行讨论。

5.背诵古诗词
让学生在朗读《飞檐走壁的虎将》故事后,根据文本中的古诗句进行背诵。

5.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代人物英雄形象及其忠诚、勇敢、仁爱等情感特点。

同时,掌握阅读和欣赏古诗词的基本技能,将词语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将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欣赏古诗词的能力,理解并记忆下来故事中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词语,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0 飞檐走壁的虎将》课件_12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0 飞檐走壁的虎将》课件_12

捕食对象
第二自然段 蚊子、苍蝇、飞蛾
第三自然段 蝎子
捕捉动作
伸、跃、张、吐、吞食 挨、猛击、跃
体会: 壁虎捕捉食物时的快、准、凶猛
壁虎的身体扁平,拖 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披着 一件暗黑色的外衣,一点 也不惹人注意,但它却是 位名副其实的虎将。
飞檐走壁
随心所欲 自由自在
生活中壁虎的足迹:
●科学家根据壁虎足趾的构造, 研制出一些“吸盘”器具。 ●科学家透过高倍显微镜发现壁 虎的足趾有无数小绒毛覆盖,宛 如千千万万微小的钩子,能轻而 易举抓住物体表面的突出部 分。根据此发现,科学家 设计出了尼龙搭扣。
巧妙避敌
——“丢卒保帅”
遇险断尾蹦中跳, 自己乘机身躲藏。
自切
壁虎的胃口很大。有的
壁虎一小时可捕食三十多次。 它的耐饥能力也很强。据试 验,即使十个月不吃东西, 它依然能够活着。
请同学们把脚下和抽屉里的垃圾带走 顺序离场
谜面:叫虎不是兽中王, 不住山岗专爬墙, 遇险断尾蹦中跳, 自己乘机身躲藏。
谜底: 壁虎副其实 蚊子 苍蝇 疲倦 袭击 百发百中 蝎子 面无惧色 不甘示弱 纵身一跃 随心所欲 当机立断 趁机 丢卒保帅 逃之夭夭 机警 春暖花开
壁虎看见了,便慢慢地爬 去,出其不意地来个突然袭击: 伸长脖子或跃起身子,张开大 口,吐出灵巧的舌头,把这些 虫子一口吞食,百发百中。
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这几个词语中我能 感受到壁虎的威武勇猛。
当他遇见凶狠的蝎子时,也面无惧色。它逐渐挨近蝎子,用尾巴对 它猛击一下。蝎子当然也不甘示弱,用它的武器——尾刺,向壁虎狠刺, 但壁虎毫不在乎。双方激战两三个回合,壁虎大发虎威,纵身一跃,把 蝎子捕食了。
填一填,悟一悟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10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_19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10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_19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抓住重点词体会课文内容的方法,感受壁虎的虎劲。

2、运用拆合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习作者抓住一系列动作具体描写凸显动物特征的写法。

重点、难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壁虎的有关知识,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感受课题的魅力1、出示“虎将”一词,朗读,提醒多音字“将”。

怎样才能称为“虎将”?(作战勇猛的将领),出示“飞檐走壁”一词,朗读,你又多了一种什么感受?(本领了得)。

那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次朗读课题。

通过预习,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人公是谁?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壁虎”为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小结:看来,题目如文章窗口,好的题目具有画龙点睛之效2、再次朗读课题,读出威风凛凛的气势二、集中识字:蚊子苍蝇蝎子1、朗读生词,注意“蝇”后鼻韵,观察生字字形,有什么发现?2、小结:识记生字时,我们可以抓住偏旁进行归类识字。

疲倦纵身一跃丢卒保帅读准字音:提醒纵、卒平舌音过渡:读得真好,想了解这位虎将吗?那让我们走进课文,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壁虎的特点。

三、初读课文,了解壁虎的特点四、检查二三自然段(出示二三自然段)1、指名读读第二三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壁虎捕食,师板书“捕食”)师:谁愿意来做火车头读读第二三自然段,一人一句开火车读。

其余思考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来写?作者是怎么写具体的?(具体?)五、品读赏析:体会壁虎的虎性,学习抓住动作描写刻画动物特点壁虎看见了,便慢慢地爬去,出其不意地来个突然袭击: 伸长脖子或跃起身子,张开大口,吐出灵巧的舌头,把这些虫子一口吞食,百发百中。

它逐渐挨近,用尾巴对它猛击一下。

双方激战两三个回合,壁虎大发虎威,纵身一跃,把蝎子捕食了。

A、汇报交流: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板书:捕食)B、汇报交流:作者是怎么具体描写壁虎捕食的?(板书:动作描写)1、出示第二、三自然段,用三角号标注动词?爬伸长跃起张开吐出吞食(1)、指名说圈画的动词,教师用白板勾画。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范文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范文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范文导读:本文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抓住重点词体会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揣摩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壁虎的有关知识,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时划分: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根据挂图简介壁虎,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壁虎的常识性课文,请用一句话把你眼中的壁虎向大家介绍一下。

2、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

3、好,我们今天进一步学习有关壁虎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三、自学指导一独立学习,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听录音,看课文。

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四、小展示1、抽生读课文,注意准确、流利。

2、学生可即时指出出错地方,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在流利的基础上读出感情。

五、自学指导二小组合作,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读自悟:课文介绍了壁虎的哪些特点?可分为几个部分?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六、大展示1、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结果。

2、教师正解答案,并评价小组表现优秀者、较差者。

七、堂清默写本课生字要求:字迹工整,书面干净。

互改;1、同桌互换2、用红笔改3、满分100分4、1词10分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复习二、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抓住重点词体会课文内容的方法。

2、揣摩写作方法,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三、自学指导一自主学习,了解特点。

你对课文的哪部分感兴趣?可组成学习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展开学习,注意用上以前我们学过的学习方法。

1、复习学习方法:如“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抓重点词句法”、“反复朗读,读悟结合法”等。

四年级语文下册《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范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范文

飞檐走壁的虎将是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短文,也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此篇文章,提升学习成效。

第一步、趣味导入
作为一篇掌握太阳光影法的大虎,侠士得以在战斗中取得胜利,亲手打败了捉拿自己的敌人,留给大家了精彩的故事,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用一些小游戏或者猜谜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下,进入故事。

第二步、故事解析
教师在故事得讲解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或者课件的形式,通过图片、图表、动画等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难点,比如什么是太阳光影法?、建筑中哪些位置适合太阳光影法的运用等方面。

第三步、阅读理解
这是整堂课的重点环节,教师可以用阅读理解题或者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对本文的人物角色、情节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促进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分析过程中提高语文水平,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四步、互动检查
通过扮演故事人物、创编小故事等有趣的方式进行回顾或者检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文章内容,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阅读文献等补充性活动,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上,教师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0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_19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0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_19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抓住重点词体会课文内容的方法,感受壁虎的虎劲。

2、运用拆合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习作者抓住一系列动作具体描写凸显动物特征的写法。

重点、难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壁虎的有关知识,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感受课题的魅力1、出示“虎将”一词,朗读,提醒多音字“将”。

怎样才能称为“虎将”?(作战勇猛的将领),出示“飞檐走壁”一词,朗读,你又多了一种什么感受?(本领了得)。

那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次朗读课题。

通过预习,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人公是谁?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壁虎”为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小结:看来,题目如文章窗口,好的题目具有画龙点睛之效2、再次朗读课题,读出威风凛凛的气势二、集中识字:蚊子苍蝇蝎子1、朗读生词,注意“蝇”后鼻韵,观察生字字形,有什么发现?2、小结:识记生字时,我们可以抓住偏旁进行归类识字。

疲倦纵身一跃丢卒保帅读准字音:提醒纵、卒平舌音过渡:读得真好,想了解这位虎将吗?那让我们走进课文,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壁虎的特点。

三、初读课文,了解壁虎的特点四、检查二三自然段(出示二三自然段)1、指名读读第二三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壁虎捕食,师板书“捕食”)师:谁愿意来做火车头读读第二三自然段,一人一句开火车读。

其余思考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来写?作者是怎么写具体的?(具体?)五、品读赏析:体会壁虎的虎性,学习抓住动作描写刻画动物特点壁虎看见了,便慢慢地爬去,出其不意地来个突然袭击: 伸长脖子或跃起身子,张开大口,吐出灵巧的舌头,把这些虫子一口吞食,百发百中。

它逐渐挨近,用尾巴对它猛击一下。

双方激战两三个回合,壁虎大发虎威,纵身一跃,把蝎子捕食了。

A、汇报交流: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板书:捕食)B、汇报交流:作者是怎么具体描写壁虎捕食的?(板书:动作描写)1、出示第二、三自然段,用三角号标注动词?爬伸长跃起张开吐出吞食(1)、指名说圈画的动词,教师用白板勾画。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0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_0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0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_0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抓住重点词体会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壁虎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抓住重点词读懂课文的方法,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查阅壁虎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齐读课题。

师:虎将是指?2、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通过昨天的预习,会读课文了吗?哪些同学愿意来表现一下?)(观察分析:导入部分是一堂课的起始,是指在课堂教学伊始,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或质疑激趣,或创设情景,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教育教学方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开课,往往能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求”,使学生自然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达到“课伊始,兴已浓”的良好状态。

建议本课的导入环节,老师紧紧抓住“虎将”一词,先结合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虎将,再出示“虎将”一词在词典中的意思。

然后,结合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虎将”指的是壁虎。

它的过人本领就是“飞檐走壁”。

这样,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容易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初知大意。

1、指名朗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其他同学认真听,看能听懂些什么,画出生字新词,特别注意画出四字成语。

)2、听了几位同学的朗读,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你留下的最深印象。

3、读读生字新词。

正音,范写“卒”三、精读课文(一)品味词语,渗透学法1、学习一篇文章,光学会字词可不行,更重要的是读懂课文内容,那么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呢?你们都会哪些方法?(学生汇报)这节课我们就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怎样抓呢?我们常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既然是抓关键词,我们就先从文章的题目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师大2001课标板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了解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学习围绕中心意思运用连动句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准备】1、课件 2、学生搜集壁虎的有关资料:如形体、生活习性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飞檐走壁的虎将》。

(齐读课题)
2、我们常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就先从题目开始。

你知道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虎将?
【出示“虎将”】“虎将”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特指英勇善战的将士,也指在某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人。

由此可推测出把壁虎称为虎将的原因是(壁虎也英勇善战,壁虎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本领。

)
二、细读课文,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了解壁虎特点
1、师:这位虎将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谁来读读学习提示?
2、学习探究:壁虎有哪些特点?
3、自学:默读课文,先圈出关键词,再试着以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出壁虎特点,批注在旁边。

互学:小组交流自学收获,合作完成思维导图。

其貌不扬捕食快准勇斗蝎子胃大耐饥
飞檐走壁巧妙避敌喜静机警天寒冬眠
4、师小结:【板书:抓关键词品特点】我们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借助思维导图,我们迅速了解了壁虎的特点,分别是:(生齐读)
三、精读课文,学习围绕中心意思运用连动句写具体的方法。

1、壁虎有这么多的特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虎将。

哪些特点最能表现它的虎劲呢?
2、这五个特点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
3、看来“巧妙避敌”这个特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题也特地提到了这一段,那我们就把目光聚焦到第6自然段。

【课件出示】
壁虎还有一套巧妙的避敌方法。

当它碰到毒蛇、鸡、鹰等敌人来捕食时,就
当机立断,来个“丢卒保帅”:它剧烈地摆动尾部,将尾巴很快丢掉,离体的尾巴跳来跳去,以吸引敌人的眼光,而它自己则趁机逃之夭夭。

过不了多久,它又会长出一条新尾巴来。

4、学习探究: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壁虎避敌方法的巧妙?
先自学,再小组交流。

预设:
(1)这段话是总分式结构,是围绕“壁虎还有一套巧妙的避敌方法”。

这个中心句来写的。

(2) “丢卒保帅”这个词用得很好。

丢卒保帅是下象棋的一种招数,就是牺牲了小兵救了元帅。

在这段话里,“卒”指的是尾巴,“帅”指的是身体,意思是说壁虎舍弃尾巴,救了自己的命。

我觉得壁虎很聪明。

(3)作者在写壁虎“丢卒保帅”时用了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

师:这也被你发现了啊!你真的是有一对火眼金睛。

其他的同学发现了吗?赶快圈出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想想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预设:这些动词写出了壁虎的机灵。

这些动词体现了中心句中的“巧妙的避敌方法”。

我一边读这些词语,一边就想到了壁虎挣断尾巴逃走的情景。

师小结:是啊!作者运用连续的动词写出了壁虎“丢卒保帅”的过程,像这样一个句子里有几个连续动词的句子,就叫做连动句。

5、像这样的连动句文中还有,看谁最先找到。

6、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用上连动句有什么作用?
预设:让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壁虎捕食、逃生的情景。

把壁虎怎样捕食、“丢卒保帅”的过程写得很具体。

用上连动句能够把中心句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小结:看来用上连动句可以把某个过程写得清楚具体,让整个画面活起来,动起来。

【板书:用连动句写具体】
7、这篇课文的题目是“飞檐走壁的虎将”,可是课文第五段只交代了壁虎能飞檐走壁的原因,并没有写出它是怎样飞檐走壁的。

你们想看看视频吗?
8、现在,请大家试着用连动句补白第5段壁虎飞檐走壁的情景。

看看谁是写连动句的高手?
小练笔:
壁虎还能飞檐走壁。

四、教师总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了解了壁虎特点,还掌握了围绕中心意思运用连动句写具体的方法,补白了第五段壁虎飞檐走壁的情景。

收获可真大啊!
板书设计:
副板书:抓关键词品特点
用连动句写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