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倒闭前五大征兆,达到3个就完蛋!
企业倒闭的12大征兆

企业倒闭的12大征兆1、业务萎缩,士气低沉。
公司效益长时间不景气,业务萎缩、公司还能支撑多久是个问题。
2、拖欠工资。
公司拖欠工资,说明公司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这时老板会跳出来画大饼,这些问题都只是暂时的,过段时间就会有大笔投资进账。
3、老板开始严抓“小细节”。
当你公司的老板开始严抓卫生、考勤、请假等一些小细节的时候,你务必要警惕,因为公司可能要撑不住了。
老板发现公司不景气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员的懈怠,大多数老板都不会认为自己的决策出现了问题,他们最先怪罪的肯定是员工;其次,这也很有可能是“强弩之末”的硬撑,为了不让人心涣散、不让员工的心理出现波动,老板必然会用一种表象工作,来暗示员工,公司的制度仍然严格,仍然是在“正常运转”。
4、光说不练,不停的开会,不停的批判,却没有任何结果。
说到的都没做到,不说的全做了,公司每年都有预算,都有工作计划。
一般年初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搞出一堆口号,抓到一个人就要说一遍自己的宏伟蓝图。
可到了年底,什么都没做好。
5、不停的招聘,不断的离职,员工进进出出。
天天在招聘,前面招聘,后边辞职。
最后在本地都无法忽悠求职者,只能异地招聘。
6、招聘岗位减少,停止招聘和裁员。
当一家公司面临倒闭的时候,最先想到的事情,缩减人员开支的成本。
有一些公司干脆就停止招聘工作,要么是直接撤下招聘信息,要么就是招聘平台还有些费用,信息在上面挂着,但是打电话进来就直接说不招了。
7、奖罚不明。
做的好,做的差,都差不多。
没有明显的奖和罚,员工能偷懒就偷懒。
大家除了贪图享乐,就是抱怨连连。
8、生产、工作环境与原来相比显得脏、乱、差;水电等费用支出下降,甚至拖欠费用支付;高管及专业人员离职、变动频繁。
9、中层混日子。
比没有大将更可怕的是企业的中层没有思想、十分无能。
80%的企业失败都和中层无能有关。
中层是市场到高层的连接带,也是执行和解决市场问题的核心力量。
10、最高领导突然迷恋上“玩失踪”。
老板外出考察变得频繁,地点飘忽不定,长期不在公司,很难联系到老板。
企业衰败的6个征兆

企业衰败的6个征兆每年都有人不厌其烦地来介绍世界500强,翻开中国的管理杂志,大都是成功企业的报道。
其实,在中国经济还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的时候,做得好的企业其实是挺没意思的,基本上,他们唯一做好的就是没有犯什么愚蠢的错误。
至于媒体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那是市场运作的需要。
这和好莱坞制造明星是一个道理。
读的人不一定当真,怕的是故事里的主人翁却把它当了真。
我想讲的是,读者中还有一些人真地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读的。
英雄故事对他们来说基本上是一个个成功学讲座,听时热血沸腾,过两天也就忘记了。
能够真正启发人的东西,反而是一些企业失败的故事。
能够在这么好的市场上,把一个企业做到关门,这需要一些本事。
当然,企业的衰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中国民营企业短命已经是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
有自己把自己给“造”死的,这样的企业死后需鞭尸三百;有被竞争对手或市场逼死的,可怜;也有自己“老”死的。
有5岁“老”死的,也有10岁“老”死的。
虽然企业年头都不长,但不少未老先衰。
其实人不怕老,怕朽,听说过“朽木不可雕”,没听说过“老木不可雕”。
企业和人一样,也是不怕老,要不中国的很多大企业都想做百年老店,没听说谁想做百年“朽”店的。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说企业老也好,朽也好,其实就是看那里的人是老还是朽。
再说白一点,就是看那里的领导人是老还是朽了。
企业里永远都有老人,今天没有,明天也会有。
老了不可怕,怕朽,那会坏事。
怎么能知道周围的老人开始变朽了呢。
这里列举了六大征兆,按重要性从小到大排列。
第六征兆:对行业变化熟视无睹在一个行业做了10年以上,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以为自己最了解这个行业,对行业中发生的任何变化都熟视无睹,总觉得一切都在其掌握之中。
这样的领导人基本上已经“朽”掉了。
今天在一个行业成功的人,许多在当初入行时都是门外汉。
有时和这些人聊天,总能听到他们说过去如何有意思,虽然自己不懂行,但是一边摸索一边干,钱挣了很多。
企业出现这五个迹象说明已经走下坡路了

企业出现这五个迹象,说明已经走下坡路了判断一家公司前途的标尺,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魔鬼细节”,比如流程复杂、浪费现象、跨部门合作难等等,如果你的公司中出现以下的一些问题,建议赶紧做调整,特别是对于想要持续发展中的公司而言。
一家公司开始废掉的5个迹象一、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一般来讲,跨部门协作是商业组织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任何一家大型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大家抱怨最多的就是跨部门协调困难,你去找法务部办点事,找财务部办点事,找人力资源办点事,皮鞋都跑烂了,没完没了。
部门之间,为何总是互相推诿?因为拒绝其实是最简单的工作方式,就说一个字,“No”,剩下的什么都不用干了,一旦答应,可能要忙活好几个月。
这样做事的员工表面在“照章办事”,实际上是在偷懒,拖累组织的效率。
二、流程繁琐,审批复杂今天中国很多企业不是没有管理、流程,而是流程冗长、复杂、折腾,制度一大堆,怎么优化真头疼。
在华为内部,一篇名为《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的文章,曾引发华为员工激烈讨论。
文章主要反映一线作为赞助商面向客户预付款时遇到审批多、流程复杂的问题,矛头直指由任正非女儿孟晚舟执掌的财务系统。
任正非盛怒之下直接以总裁办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华为董事会监事会和全体员工。
“据我所知,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知从何时起,财务忘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考勤僵化,缺乏灵活度当企业业绩下滑,转型无力的时候,考勤和加班是最容易抓的,也最能满足老板控制欲望,可事与愿违,越是盲目压榨反而越被员工抵触。
白岩松说:“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纪律的时候,一定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
”很多人表示赞同,并不断声援废除考勤。
其实,企业发展的阶段不一样,考勤要求并不一样。
初创团队为了实现一个想法,更多的是靠自我驱动,这个时候考勤就不再是必需的。
但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从十几个人变成几十个人甚至到了成千上万人的时候,领导者就必须要考虑建立灵活的考勤机制。
一个公司要倒闭的8个前兆

一个公司要倒闭的8个前兆企业在倒闭前会有一些明显征兆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总能发现其中的异常之处。
对于为这类企业供货的供应商来说,因为这些企业还存在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因此供应商需要特别留意这些征兆。
如果供应商缺乏对企业倒闭前征兆的敏感性,势必导致账款成为坏账,无法追回。
我见过很多供应商因为一些企业突然间倒闭掉而拖垮的,这实在是令人感到悲伤的事情。
想要最大限度避免出现这些情况,供应商就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并需要对出现异常现象的企业保持足够的警惕。
工资拖延发放,肯定资金有问题01 工资发放拖延工资发放拖延是最常见的征兆。
比如说,广东民企发放工资是每月20号~月底之间发放上月工资。
如果企业对发放工资一拖再拖,就表明其资金出现了大问题。
多数公司在自我宣传时往往会声称:公司好不好,就看出粮是不是准时。
如果工资发放拖延两个月以上,供应商就要警惕起来;如果工资发放拖延四个月以上,供应商就应该暂停供货。
对于一个正常经营的公司来说,宁可拖延供应商的货款,也绝不拖延员工的工资。
可是如果其现在连工资都拖延,那绝对是出了大问题。
如果老板忽然间神隐了,一定要小心02 老板变得很难见到如果一个老板原来每天都要来公司的,可是现在却经常看不见,那就有问题。
在企业快倒闭前,老板会显得特别忙碌。
至于他在忙什么,其实和老板接近的员工都是很清楚的。
于是,在供应商销售人员过来公司对账、配合送货、提供服务时,过去常常能见到老板,现在却很少能见到老板,这就是出现问题的征兆。
老板也许是忙着去解决资金问题去了,也许是忙着转移资金去了,也许是忙着处置可以变现的资产去了,也许是躲着要债人,反正只要长时间看不到他,供应商就要确信:事出反常必有妖。
如果员工变动频繁,企业肯定有大问题03 人员变动频繁我们常常说,一叶知秋。
企业倒闭前也是如此,通过小的问题,就能看出来大问题。
企业倒闭前,那些消息灵通的家伙,总会快人一步,尽快落实好自己的下一份工作,然后提出辞职。
公司逐渐走向倒闭走下坡路 会有这三个信号 老板要防患于未然

公司逐渐走向倒闭走下坡路会有这三个信号老板要防
患于未然
第一、公司团队公司内部出现恶意竞争的情况
其实作为老板,判断公司未来发展的标准,一定要和团队和员工有关,以人为本,有很多团队在恶意竞争的时候,导致公司的工作流程相当复杂,浪费了相当多的资源。
那么一旦出现类似的问题,管理者就必须要非常的重视,因为这就是公司走向倒闭的信号,很多领导和员工之间发生争吵,导致公司效率越来越低,公司没有了竞争力,也没有了活力,自然离倒闭不远了。
第二、奇葩严格的规章制度层出不穷,过于复杂,过于繁琐,既有优点也会有缺点,优点并不算是太明显,因为这些规定看似能够约束员工管理员工,可是当员工准备造反甚至想要辞职的时候,根本就不会考虑老板以及管理者的任何感受。
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学会举长补短扬长避短,通过更加规范正常的流程去管理公司,避免让公司陷于复杂化。
第三、公司关系户太多,管理人员太多,员工又太少,真正做实事的员工并不想再继续努力工作,大家都是能工作一天混一天混一天为主,实际上大家并不希望自己在公司有这样的生涯规划,但是大家在公司里如果不偷懒就会被领导所利用。
因此在团队中会发现优秀,员工纷纷流失,公司内部留不住老员工作为老板一定要保持警惕。
公司倒闭前的5大征兆

公司倒闭前的5大征兆特征一:无大将可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这是中国俗语,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果你的企业做大了,1个亿、10亿,甚至上百亿,如果你找不到大将可用,那你就距离失败不短了。
三国时候,“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故事正在中国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中蔓延。
很多老板还沾沾自喜说自己年轻能干,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因为这样的老板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在没有大将的情况下,往往战略清晰,战术失误。
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企业中,就像三国时候没有人怀疑诸葛孔明一样,老板的旨意成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最终会给企业造成失街亭的危险。
没有大将,企业就没有跨越发展的机会。
特征二:中层无能比没有大将更可怕的是企业的中层没有思想、十分无能。
在我走过的企业中,中层无能的企业至少在中国占据60-70%。
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4-5年,却不知道,80%的企业失败都和中层无能有关。
三鹿的失败,很多人说是质量问题,而熟悉三鹿的人都知道,是中层问题。
中层是市场到高层的连接带,也是执行和解决市场问题的核心力量。
如果这个层级出现问题,可以说,企业距离关门的日子就不远了。
特征三:一线腐败在一个中国式的企业生态中,腐败似乎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了。
如果一个企业家遇到了正直的大将和中层,那么我告诉你,你肯定是祖上显灵了。
好比快消品领域,腐败很常见,有和经销商吃公司费用的,又兼职给别的企业打工的,有还自己开店的,有费用作假的,损公肥私、吃里扒外的,有内外勾结的等等。
特征四:只开会不决策有激情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决策力。
这个决策是既快又准。
而要达到这个能力的核心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重点。
无数没有激情的企业家天天主持会议,天天研究的同样的问题,而天天都没有结论。
天天在开会,天天纸上谈兵谈兵,那你就一定是在给企业的衰败注入基因。
特征五:老板爱听奉承今天成功的企业家中,谁不爱听奉承?问题是,多数成功者能够分清楚什么是由衷的赞美,什么是奉承。
企业走向衰败的七大征兆,老板们该警惕了!

企业⾛向衰败的七⼤征兆,⽼板们该警惕了!什么样的公司有⽣命⼒?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会提出诸如“商业模式”、“企业⽂化”、“核⼼技术”、“优秀⼈才”等词汇,会说得头头是道。
然⽽,问⼤家“⼀家公司⾛向衰败的征兆是什么?”可能很多⼈都回答不出来。
因为,企业跟家庭差不多。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但不幸福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不过,通过我多年观察和体会,如果⼀家公司出现如下征兆,这家公司就离倒霉不远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出⼤问题。
征兆⼀、没有⼈关⼼公司战略⼀个公司的战略,不需要⼈⼈都关⼼。
但是,反过来就不⾏了,也就是:没有⼈关⼼公司战略,是致命的。
没有⼈关⼼公司战略,最后的结局是出现两种可能性:第⼀、只有⽼板⼀个⼈制定战略,第⼆、员⼯只是把这家公司当作路过的站点,⼈在曹营⼼在汉。
这两种可能性,哪个都是够危险的。
第⼀种现象是属于“个体智商=组织智商”,⼀个⼈的想法决定⼀家公司死活,要是这个⼈有了三长两短,这家公司还活不活了?新飞的衰落,在很⼤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其董事长去世后,这家公司就没有起来过,越⾛越糟糕,导致今天的衰落。
第⼆种现象更糟糕,说明这家公司的⽂化出了问题,企业员⼯只是⼀帮乌合之众,根本谈不上“团队”的质量,⾛向衰败是必然的。
我对很多外企在中国的公司不是太看好。
主要原因就在这⾥,他们在中国的业务做得好的原因⼤多都归功于强有⼒的品牌影响⼒和科学的商业模式,但在外企⼯作的中国⼈,有⼏个关⼼这家公司的死活?多数⼈都是奔着镀⾦去的,再好的外企也只是他们路过的站点。
因此,企业家们要时刻观察员⼯的思想和⾏为,如果没有⼈关⼼公司死活,没有⼈关⼼公司未来,那就要⼩⼼了。
征兆⼆、内部沟通⽐外部沟通还难在⼩企业⼯作,内部沟通⾮常顺畅,⼤家都是互相⽀持的、帮助的。
然⽽,企业⼀旦做⼤了,就变味了,内部沟通⽐上天还难,到处都⼭头林⽴,帮派猖獗,所有的⼈都⾼举“规章制度”的旗号来保护⾃⼰,没有⼈关⼼公司的效率。
⼀家公司要是出现这种“内耗”,也是⼀种衰败的征兆。
一个公司即将要倒闭的征兆是什么?

一个公司即将要倒闭的征兆是什么?一家公司倒闭的根本原因是不赚钱,长期不赚钱,而且未来也看不到赚钱的希望,只能破产关门。
但不赚钱的公司很多,今年不赚钱不等于明年赚不到,只要有希望老板总想再抢救一下(淘宝也亏了很多年才开始赚钱的,京东到现在还亏损呢),所以要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即将倒闭不能光看利润表,还要找直接原因绝大多数公司倒闭时都会资金链断裂,利润可以财务造假,现金流造不了假,所以没钱才是公司倒闭的导火索。
那怎么知道公司是不是没钱了呢?我举个例子。
我有个客户朋友从去年开始和科迪乳业做生意,给他们供货。
科迪是上市公司,去年利润过亿,账上现金十几个亿,客户放心的很,科迪要求半年一结也同意了,到了今年上半年发了一千万的货过去,就收回了一百万的款,说好的半年一结也逾期了。
不给钱就得自己垫,小工厂也承受不起,但科迪那边提了很多优惠条件,但就是不给钱还要求继续发货,考虑到找一家大公司不容易,客户有点左右为难,就找我咨询。
我看了科迪的半年报,还真是不错,半年就赚了7600万,比去年同期的6100万还多赚了1500万,账上有17 个亿的现金,偿还能力很强的。
但仔细分析就有问题了,17亿个现金,还有11个亿的短期借款,产生了3475万的利息,而17个亿的银行存款只有780万的利息收入,存款利率不到0.5%,相当于活期存款。
一方面借着年化5%以上的贷款,一方面按活期存着钱,半年就多付了2千多万的利息,这不是疯了吗?为什么不把借款还了?这说明17个亿现金有问题,可能根本不存在。
果然到三季度报表出来,17个亿的现金不翼而飞,银行存款变成了2千多万,其他应收款多出来17个亿,客户去科迪一打听,就是现金流出了问题,他们这几百万根本不算什么,来要账的排队都排不过来。
所以看一个公司是不是有问题,不要看报表,17个亿算什么,康美药业、康得新上百亿的现金都是假的。
你就从常理分析——他们账上有这么多钱,干嘛还拖欠你那点货款?一家公司只要正常经营支付出现了困难,都离倒闭不远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倒闭前五大征兆,达到3个就完蛋!
在商海中生存的基本素养,是能够敏感地识别公司的管理风险,并进行预警和反思,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
特征一:中层无能
企业的中层十分无能、没有思想比没有大将更可怕。
中层无能的企业至少占据60~70%。
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4~5年,却不知道,80%的企业失败都和中层无能有关。
三鹿的失败,很多人说是质量问题,而熟悉三鹿的人都知道,是中层问题。
中层是市场到高层的连接带,也是执行和解决市场问题的核心力量。
如果这个层级出现问题,可以说,企业距离关门的日子就不远了。
特征二:无大将可用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这是中国俗语,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果你的企业做大了,1个亿、10亿,甚至上百亿,如果你找不到大将可用,那你就距离失败不远了。
三国时候,“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故事正在中国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中蔓延。
很多老板还沾沾自喜说自己年轻能干,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因为这样的老板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在没有大将的情况下,往往战略清晰,战术失误。
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企业中,就像三国时候没有人怀疑诸葛孔明一样,老板的旨意成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最终会给企业造成失街亭的危险。
没有大将,企业就没有跨越发展的机会。
特征三:只开会不决策
有激情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决策力。
这个决策是既快又准。
而要达到这个能力的核心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重点。
无数没有激情的企业家天天主持会议,天天研究的同样的问题,而天天都没有结论。
天天在开会,天天纸上谈兵谈兵,那你就一定是在给企业的衰败注入基因。
特征四:一线腐败
如果一个企业家遇到了正直的中层和大将,你肯定是祖上显灵。
因为在一个中国式的企业生态中,腐败似乎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了。
好比快消品领域,腐败很常见,有和经销商吃公司费用的,有自己开店的,有费用作假的,损公肥私、吃里扒外的,有内外勾结的,有兼职给别的企业打工的等等。
特征五:老板爱听奉承
今天成功的企业家中,谁不爱听奉承?问题是,多数成功者能够分清楚什么是由衷的赞美,什么是奉承。
喜欢奉承的老板的下属一般有三个目的:一是从你那里要拿到利益;二是要给你进谗言;三是要架空你。
那么,这样的企业还会有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