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期末考试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考核试题一、选择题L早在(),我国就形成了鲁、苏(淮扬)、粤、川〃四大菜系〃。
[单选题]*A、秦汉时期B、唐朝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早在明清时期,我国就形成了鲁、苏(淮扬)、粤、川〃四大菜系〃。
那时, 人们称为〃帮口〃或〃帮口菜〃。
2、()的烹调技法众多,以爆、扒技法独特而专长。
[单选题]*A、鲁菜√B、粤菜C、淮扬菜D、川菜答案解析:鲁菜烹调技法以爆、扒技法独特而专长。
3、苏菜的代表菜是()[单选题]*A、苏锡菜B、江宁菜C、淮扬菜√D、徐海菜答案解析:苏菜由苏锡菜、江宁菜、淮扬菜、徐海菜等派别组成,以淮扬菜为代表。
4、苏菜的特点不包括()[单选题]*A、用料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B、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C、讲究调味醇正,口味偏咸鲜√D、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答案解析:C项是鲁菜的特点。
5、粤菜的代表名菜是()[单选题]*A、酸菜鱼B s太湖银鱼C、盐水鸭D、白云猪手V答案解析:A项是川菜的代表名菜,B项、C项是苏菜的菜的代表菜。
6、川菜的代表名菜是()[单选题]*A、樟茶鸭子VB s爽口牛丸C、三套鸭D、霸王别姬答案解析:B项是粤菜,C项和D项是苏菜。
7、下列属于北京宫廷菜的是()[单选题]*A、一品官燕VB s东坡脯C、莲花鸡签D、两色腰子答案解析:B项、C项是杭州仿宋菜,D项是开封仿宋菜。
8、孔府菜的典型特点是[单选题]*A s选料讲究,配料严格B、命名极为讲究,寓意深远√C、烹饪中盐、糖各半D、讲究原汁原味答案解析:A项是宫廷菜的特点,C项、D项是谭家菜的特点。
9、谭家菜的典型特点不包括[单选题]*A s烹饪中盐、糖各半B、讲究原汁原味C、慢火细做,追求香醇软烂D s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煽、煨、焙V答案解析:D项是苏菜的烹饪技法。
谭家菜的烹饪技法主要有烧、”会、媚、蒸、扒、煎、烤以及羹汤等。
10、随园菜的代表名菜是[单选题]*A s炒豆腐脑B、白玉虾圆VC、八仙过海D s老蚌怀珠答案解析:A项是宫廷素菜,C项是孔府菜,D项是红楼菜。
中国饮食文化考试试题

中国饮食文化考试试题中国饮食文化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食材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常用的主要调味品?A. 盐B. 糖C. 醋D. 酱油2.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个地区以辣味风味著称?A. 四川B. 广东C. 浙江D. 湖南3. 以下哪一种食物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常见的主食?A. 面条B. 米饭C. 馒头D. 包子4.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食材被视为滋补佳品?A. 燕窝B. 鲍鱼C. 龙虾D. 牛肉5.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饮品被视为茶的皇后?A. 龙井茶B. 普洱茶C. 铁观音D. 红茶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中国饮食文化强调色、香、味、形的统一。
2. 粤菜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主要菜系之一。
3. 中国饮食文化中,饭后吃水果是常见的习俗。
4. 花样繁多的烹饪技巧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5. 饮茶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传统之一。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八大菜系。
2.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饮食禁忌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个例子。
3.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个例子。
四、论述题请论述中国饮食文化在传统节日中的体现和作用。
五、应用题请你设计一份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为主题的晚宴菜单,并解释每道菜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六、综合题请你结合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谈谈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生活的关系。
以上是一份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考试试题,通过这些题目的答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期末试卷A卷

个人收集整理-ZQ1 / 1级烹饪专业《中国饮食文化》期终试卷(开卷)(本试卷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出卷人:徐小林) 学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 、中国饮食文化地类型: 、识食: 、思食: 、镇扬三头: 二、选择题:(每题分,共分)、古人称食物中地营养为( ). 、营养素 、精或精气 、养 、质 、蒙古族人将春节称为( ).、除夕 、雪顿节 、白节 、白族 、“三道茶” 食俗属于下列哪个数民族( ).、藏族 、壮族 、彝族 、白族 、( )也叫清真风味.、回族风味 、朝鲜风味 、满族风味 、维吾尔族风味 、( )提出“食补厌精,脍不厌细”.、贾思勰 、孔 子 、易 牙 、苏东坡 、烹饪调味地最高境界( ).、匀 、和 、同 、醇 、“德州扒鸡”属于( )中地名菜.、川菜 、粤菜 、鲁菜 、徽菜 、龙井茶最好用( )泡制.、瓷器 、陶器 、塑料杯 、玻璃杯 、下列属于川菜地名菜地是( )、酸辣牛肉 、松鼠鲈鱼 、宫保鸡丁 、猫耳朵 、下列调味品原料中不属于辣味地是( ).、芥末 、胡椒 、姜 、陈皮 、被尊称为中国历史上“茶神”地是( ).、李白 、杜甫 、陆羽 、杜康 、《随园食单》地作者是清代地( ).、易牙 、袁枚 、孔子 、陆羽 、相传,西南淮南王( )发明了豆腐.、刘安 、刘邦 、刘备 、刘秀 、下列哪些名菜地文化联结与乾隆皇帝无关?( )、猫耳朵 、金华火腿 、砂锅鱼头豆腐 、龙井虾仁 、满汉全席一般席间上菜数量达到( ). 、 、 、 、 三、填空题:(每空分,共分)、泡茶地温度一般为 .、宗教饮食主要指地是道教、 、佛教三大教地饮食. 、 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地国家. 、 这个字可概括为中国地酒道精神. 、川菜最大地特点是 .、调味中所谓地“五味”是指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饮食审美地原则是 、 、 、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饮食与语言关系中,“有嘴倒(道)不出来”用一个饮食方面地俗语来表达就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传统地交际食俗有 . 、古代生男孩叫“”,生女孩叫“”. 四、简答题(每题分,共分) 、中国地茶道精神是什么? 、中国有哪大名茶? 、描述汉族地饮食习惯?、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地基本观点? 、中国有哪大菜系? 五、论述题:(每题分,共分) 、谈谈你对现代饮食文化地感想?、请用简略地文字叙述浙江名菜“西湖醋鱼”地文化故事?。
《中国饮食文化》试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中国饮食文化》试卷(A卷,闭卷)(旅游18-1班使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目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四川菜系的代表菜之一是()A.白云猪手B.糖醋鲤鱼C.梁溪脆鳝D. 宫保鸡丁2. 中国面点习惯上分为三大流派,分别是京式、广式和()A.桂式B.川式C.鲁式D.苏式3. 皮冻是()人的一大发明。
它是将猪皮褪掉猪毛,切成小块加水煎熬,直到猪皮与水合成一体,成流体状,再盛人容器里,凝固后切成小块食用;A.汉族B.壮族C.傣族D.满族4.皇帝笃信佛教,严禁僧人食肉,从此全国佛寺一律素食,广大在家信徒亦竭力效仿,在全社会形成了素食风气的朝代是()A.西汉B.东汉C.西晋D.南北朝5.当代宴席花台的鼻祖出现在()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6.为士子们初登荣进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叫( ),盛行于唐代,是我国庆贺宴的代表。
A.文会宴B.烧尾宴C.皇寿宴D.诈马宴7.乾隆时代的官府菜是()A.千叟宴B.孔府家宴C.素席宴D.红楼宴8.()代出现了八仙桌和圆桌,聚餐制推广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我国日常饮食的主流;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9.()族的主食是冷面和米糕;A.朝鲜族B.傣族C.壮族D.蒙古族10.“大煮干丝”是()菜系的代表菜之一。
A.江苏淮扬菜B.川莱C.湘莱D.鲁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夏商周的青铜食具主要包括、、三个类型。
2. 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烹饪技术理论的著述是。
3. 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叶的科学著作是,作者是。
4.北京的、和(饭庄名),以经营“清宫菜”为代表。
5.在其《随园食单-须知单》中首先讲的就是选料问题:“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
”6.有中国古代宴席之最美的美誉,被餐饮界推崇为中国宴席经典之作的是。
7.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是、、、;8.规范的执筷姿势,一般应以拇指捏按点在上距筷头约占处为宜。
中国饮食文化期末考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国饮食文化》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1.茶事活动中贯彻的精神就是()。
A茶艺 B茶道 C 茶经 D茶话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的高度概括。
A孔子食道 B孟子思想 C本味主张 D烹调工艺3.藏人饮茶,茶中调入()谓之“奶茶”,否则称谓清茶。
A油酥 B黄油 C牛奶 D羊奶4.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大约在()代渐渐为民间采用。
A周 B汉 C唐 D宋5.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饮食疗疾专著《千金食治》的作者是( )。
A. 忽思慧B. 孙思邈C. 李时珍D.黄帝6. 佛教茶道文化具有( )的特点。
A.无为B.乐感C.雅志D.苦寂7. 萨其玛是中国( )的传统食品。
A.塔塔尔族B.达斡尔族C.蒙古族D.满族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描写的是( )节时的情景。
A.清明B.中秋C.重阳D.春节9.著名的“状元红”、“女儿红”酒是中国( )的最具代表性品种。
A.葡萄酒B.黄酒C.白酒D.啤酒10. 饮食疗疾和饮食养生思想是( )的主张。
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11.红茶属于( )茶。
A.半发酵B.发酵C.不发酵D.微发酵12. 下列不属于庶民大众食思想的是( )。
A.“不干不净吃了没病”B.“节俭持家”C.“备荒防饥”D.“今日有酒今日醉”13.中国最古老的饮料酒是( )。
A.葡萄酒B.黄酒C.白酒D.啤酒14.下列不属于藏族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食品是( )。
A.糌粑B.酥油茶C.青稞酒D.搅团15. 1900年,俄国人首先在( )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
A.青岛B.天津C.上海D.哈尔滨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1.在烹饪中善于吸收中、西烹饪技术精要而独树一帜的菜系有()A粤 B港 C闽 D川⑤澳2.清代宫廷宴会烹饪技艺水平不断提高,颇具规模的有()。
饮食文化期末考试题学生版

松滋市职教中心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中国饮食文化》期末考试题(考试时间:30分钟,总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区别不同饮食风味流派的重要标志是A.口味B.地区C.制作者D.消费者2.我国的茶叶根据制作工艺可以分为A.3大类B.5大类C.7大类D.9大类3.“割不正不食”观念的提出者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4.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宴席是A.红楼宴B.孔府宴C.谭府宴D.满汉全席5.唐代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有食治专篇,其作者是A.孙思邈B.张仲景C.陈士良D.李时珍6.菜系的初步形成是在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7.中国不同的节日饮不同的酒,吃粽子、饮雄黄酒的习俗是在A.清明节B.端午节C.七夕节D.重阳节8.粤菜主要覆盖在A.长江中游地区B.长江下游地区C.珠江流域D.黄河流域9.用全发酵法制成的茶是A.红茶B.绿茶C.青茶D.黄茶10.蒙古族喜食的、招待尊贵客人的最为丰盛和最为讲究的一种传统宴席是A.全羊席 B.全狗席 C.全牛席 D.全马席11.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的是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和中国的A.祁红B.滇红C.闽红D.川红12.在菜肴的配色方案中,色彩给人视觉的醒目程度最强的是A.紫色B.绿色C.蓝色D.红色13.饮食消费文化的社会功能首先在于A.提高饮食生活水平B.提高饮食消费档次C.提高餐饮环境品味D.提高全民综合素质14.中国古代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军礼指的是A.宾客之事B.祭祀之事C.军旅之事D.冠婚之事15.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很多风味菜肴的西南少数民族是A.布朗族B.傣族C.彝族D.白族16.体现出别致的快餐文化的文学作品是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17.不同宗教在饮食方面的特点不同,其中服气、服药追求长生不老的文化特点源于A.道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18.赞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诗人是A.陆游B.杜甫C.白居易D.苏东坡19.决定餐饮企业市场定位的要素是A.地理位置B.大众选择C.原料特点D.烹饪方法20.中国餐饮业21世纪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化、科学化和()。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饮食文化中,被誉为“国菜”的是哪一种菜系?A. 川菜B. 粤菜C. 鲁菜D. 苏菜2. “满汉全席”是以下哪个地方的传统宴席?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成都3. 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国的传统烹饪方法?A. 炒B. 蒸C. 烤D. 煮4. “八大菜系”中,以清淡口味著称的是哪一个?A. 川菜B. 粤菜C. 鲁菜D. 苏菜5.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与吃粽子有关的是哪一个?A. 春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国传统的饮食讲究“色、香、味、形、器”五方面的和谐统一,其中“器”指的是________。
7. 饺子是中国北方地区春节期间的传统食品,象征着________。
8. “茶”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以________和龙井茶最为著名。
9. “火锅”起源于中国________地区,是一种多人围坐共享的烹饪方式。
10. 中国的“八大菜系”指的是川菜、粤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中国饮食文化中“药食同源”的理念及其在现代饮食中的应用。
12. 描述中国饮食文化中“南米北面”的特点及其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中国饮食文化中“四季食养”的概念及其对现代健康饮食的影响。
14.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内涵,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在现代饮食中的体现。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某外国游客对中国饮食文化感兴趣,计划在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饮食文化体验。
请为他设计一个包含不同菜系和特色小吃的体验计划,并说明每个环节的文化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C4. B5. C二、填空题6. 器皿7. 团圆和富裕8. 铁观音9. 四川10. 徽菜三、简答题11. “药食同源”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种理念,认为食物和药物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很多食物具有药用价值。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期末考试题(3)

学校名称考场班级姓名座位号《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试卷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核分人题分15 10 10 15 30 20复查人说明: 1、必须在试卷上答题,否则成绩无效。
2、必须使用蓝、黑水笔或圆珠笔答题,不得用铅笔。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正确答案写入()内,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尚未写成的《中国文化目录》一书中便有一个独立的饮食篇其作者是()。
①梁启超②顾康伯③梁漱溟④张起钧2.明确将饮食指出应归为“文化”的当首推()先生。
①林语堂②张光直③孙中山④张起钧3.中国饮食文化的近代研究是由()学者率先开始的。
①日本②大陆③香港④台湾4.鉴别美质、预测美味的关键审美环节和检验烹调技艺的重要感官指标是()。
①看质②闻香③观色④尝味5.孔子思想核心和精神世界的支点是一个()字。
①仁②爱③礼④学6.茶事活动中贯彻的精神就是()。
①茶艺②茶道③茶经④茶话7.在我国众多茶馆中,最突出社会功能的茶馆类型是()茶馆。
①四川②杭州③北京④广东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的高度概括。
①孔子食道②孟子思想③本味主张④烹调工艺9.明代茶艺,习惯在茶中加入()。
①盐②糖③姜④果仁10.我国食品雕刻的代表之作“镂鸡子”出现在()代。
①商②晋③汉④唐11.藏人饮茶,茶中调入()谓之“茶”,否则称谓清茶。
①油酥②黄油③牛奶④羊奶12.道教饮食注重“服食辟谷”,即(),以灭“三尸”。
①不吃大米②不吃五谷杂粮③不吃五谷以外的食物④不吃大米以外的食物13.腊八节起源于()教。
①佛②道③伊斯兰④基督14.宋代皇室饮食中,肉类消费几乎只用()肉。
①鱼②牛③羊④鸡15.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大约在(②)代渐渐为民间采用。
①周②汉③唐④宋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属于汉代的饮食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讲求食物的美味,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很早就明确、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一个原则。
先秦典籍一书的《本味篇》,集中地论述了“味”的道理。
得分/总分A.《吕氏春秋》1.00/1.00B.《左传》C.《论语》D.《孟子》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2单选(1分)《食猪肉》中的“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描写的是后人传颂九百年的名肴“”。
得分/总分A.红烧狮子头B.东坡肉1.00/1.00C.红烧肉D.梅菜扣肉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3单选(1分)关于饮食的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语,见于一书中。
得分/总分A.《论语》1.00/1.00B.《楚辞》C.《离骚》D.《山鬼》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4单选(1分)面条是中国人最具代表性的主食品之一,考古发掘证实中国人吃面条已经有的悠久得分/总分A.4000年左右1.00/1.00B.2000年左右C.1500年左右D.3000年左右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5单选(1分)说过中国历史上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得分/总分A.老子1.00/1.00B.韩非子C.孔子D.庄子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6单选(1分)“地菜煮鸡蛋”是江南汉族地区节日的节令食品。
得分/总分A.端午节B.七巧节C.中秋节D.三月三1.00/1.00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7单选(1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促孕的食俗。
得分/总分A.车前子1.00/1.00B.韭菜C.鸡蛋D.马齿苋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8单选(1分)中国古代宴席由分餐制向合食制的转变,大约始于以后。
得分/总分A.汉代B.宋代C.唐代1.00/1.00D.明代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9单选(1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菜点发展的交融期。
这一时期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对外交往也日益加强。
中国菜点在各区域和各民族间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速度融合交汇。
其主要特点之一是烹调原料。
特别重要的是,从西域引进后,人们后来学会了用它榨油。
从此,植物油登上中国烹饪的大舞台。
得分/总分A.花生B.油菜C.芝麻1.00/1.00D.大豆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10单选(1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四大决定因素是遗传、环境、医疗条件、个人生活方式,其中占最大比重的是。
得分/总分A.医疗条件B.个人生活方式C.遗传D.环境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11单选(1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条核心推荐。
得分/总分A.61.00/1.00B.4C.7D.5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12单选(1分)《茶经》的作者是。
得分/总分A.张仲景B.李时珍C.陆羽1.00/1.00D.神农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13单选(1分)“斗茶”的习俗风靡于。
得分/总分A.元代B.唐代C.明代D.宋代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14单选(1分)在中国历史上,可能是最早提出禁酒的帝王,他提出“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得分/总分A.唐太宗B.周武王C.夏禹1.00/1.00D.汉武帝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15单选(1分)“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所著的。
得分/总分A.《将进酒》B.《月下独酌》1.00/1.00C.《客中作》D.《把酒问月》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16单选(1分)“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
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出自。
得分/总分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1.00/1.00C.《天工开物》D.《北山酒经》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17单选(1分)诗句“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描述的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
得分/总分A.油泼扯面B.刀削面1.00/1.00C.臊子面D.浆水面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18单选(1分)青藏高原地区的饮食特点之一是喜欢酥油茶、青稞酒,食奶制品。
“茶桶一响,酥油三两”,这句俗谚说明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得分/总分A.酸奶子B.奶茶C.酥油茶1.00/1.00D.奶皮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19单选(1分)孔府实行的是“因事而举、班头招募”制度,有内、外厨之分。
“内厨”相当于“正式工”,一般都是父子相承;“外厨”相当于“”,有大型宴会则由班头招入府中,工作完成后遣散回家。
得分/总分A.长期工B.临时工1.00/1.00C.正式工D.钟点工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20单选(1分)菜点放置的时间久了难免会发生霉变。
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危害身体健康。
明显发霉的食物不要食用,尤其是花生、大米、玉米、小麦等制品发霉,会产生强致癌物质——,进入人体以后主要损坏肝脏组织。
得分/总分A.亚硝胺B.生物碱C.苯丙芘D.黄曲霉毒素1.00/1.00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21多选(2分)下列茶中属于绿茶。
得分/总分A.洞庭碧螺春0.50/2.00B.信阳毛尖0.50/2.00C.黄山毛峰0.50/2.00D.西湖龙井0.50/2.00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22多选(2分)人类最早学会酿造的第一代饮料酒是。
得分/总分A.发酵乳酒1.00/2.00B.果酒1.00/2.00C.啤酒D.黄酒正确答案:A、B你选对了23多选(2分)《尚书•酒诰》是中国第一篇禁酒令,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
得分/总分A.执群饮0.50/2.00B.无彝酒0.50/2.00C.饮惟祀0.50/2.00D.禁沉湎0.50/2.00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24多选(2分)蒸菜全国各地都有,长江中游地区蒸菜的知名度尤其高。
目前,中国烹饪协会命名的蒸菜之乡,多在本区,已有____________被称为中国蒸菜之乡。
得分/总分A.湖北黄冈B.湖北沔阳0.67/2.00C.湖北天门0.67/2.00D.湖南浏阳0.67/2.00正确答案:B、C、D你选对了25多选(2分)孔府拥有自己技艺精良的专职厨师队伍,为肴馔的高水平、高规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孔府筵宴常年不断,大致可分为。
孔府的祭祀具有服务性质,体现了服务于封建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得分/总分A.延宾宴0.67/2.00B.丧宴C.祭祀宴0.67/2.00D.府宴0.67/2.00正确答案:A、C、D你选对了26多选(2分)中国饮食大规模引进异域饮食文化的时间分别是。
得分/总分A.战国时期B.明清时期0.67/2.00C.唐朝0.67/2.00D.东汉时期0.67/2.00正确答案:B、C、D你选对了27多选(2分)素食是指植物原料制成的食物,素食主义是一种不食用动物食品的饮食行为。
素食文化萌生的思想根源有。
得分/总分A.养生厌肥厚0.67/2.00B.佛家为“积善”、“断恶”免“业报”,奉行素食主义0.67/2.00C.人们对纤细身材的追求D.方士、道家追求长寿、长生,望成仙,避荤食0.67/2.00正确答案:A、B、D你选对了28多选(2分)人们在食用菜点,品尝、鉴赏菜点时,菜点作用于人的美感因素涉及色彩、触感、香气、滋味、形态、营养、卫生、名称、器皿和意境等诸多方面。
其中,色彩是指菜点的颜色,色彩具有象征意义,不同颜色的菜肴具有不同的心理味觉。
菜点色彩的配合原则有。
得分/总分A.色泽既要鲜明,又要协调0.50/2.00B.注意冷暖色的搭配0.50/2.00C.突出主色,选好配色0.50/2.00D.注意灯光色彩的配合0.50/2.00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29多选(2分)中国先后产生了哪几种茶艺。
得分/总分A.煎茶法0.67/2.00B.点茶法0.67/2.00C.工夫茶法D.泡茶法0.67/2.00正确答案:A、B、D你选对了30多选(2分)按发酵程度分,我国六大基本茶类包括。
得分/总分A.青茶0.50/2.00B.黑茶0.50/2.00C.白茶0.50/2.00D.黄茶0.50/2.00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31判断(1分)作家冯家吉曾在《成都竹枝词》中写道:“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
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100多年来,麻婆豆腐已成为享誉全国,并走出国门的四川名肴。
得分/总分A.B.1.00/1.00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32判断(1分)果腹层的基本水准是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的。
“果腹线”是指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食物的最起码社会性极限标准。
得分/总分A.B.1.00/1.00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33判断(1分)色彩的组合艺术之一是色泽既要鲜明,又要协调。
调和色的组合俗称“岔色配”,是用色环上相近的颜色,如红色与黄色、黄色与绿色、黄色与白色等相配,对比色相配合俗称“顺色配”,是用色相环上相距较远的颜色,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等配合。
得分/总分A.B.1.00/1.00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34判断(1分)晋代江统所著《酒诰》中记载到“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证实了我国最早的黄酒起源于谷物自然发酵。
得分/总分A.1.00/1.00B.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35判断(1分)配制酒的酒精度通常高于蒸馏酒。
得分/总分A.1.00/1.00B.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36判断(1分)我国古代常用曲和蘖造酒,谷物发芽称为曲,谷物发霉称为蘖。
得分/总分A.B.1.00/1.00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37判断(1分)酒之功过是非,全在于人的理性,合则自然,违则生乱。
得分/总分A.1.00/1.00B.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38判断(1分)馕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古代称为“胡饼”、“炉饼”。
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
馕极耐贮存,是维吾尔族家庭常备的主要食物,新疆其他民族也爱食馕。
得分/总分A.1.00/1.00B.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39判断(1分)松鼠鳜鱼为苏州传统名菜,清代《调鼎集》上有记载,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各地松鼠鱼用料不一,可用鳜鱼,亦可用黄鱼、鲈鱼。
得分/总分A.B.1.00/1.00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40判断(1分)中国古代有一些素食者,佛教道教中的“荤”是指动物性食物。
得分/总分A.B.1.00/1.00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41判断(1分)中国饮食史上的层次性结构即饮食文化层(简称饮食层),指在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自然形成的饮食生活的不同的社会层次。
得分/总分A.1.00/1.00B.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42判断(1分)饮食文化的五个层次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一个食者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越高,他也就一定处于相应的较高层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