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城乡规划知识点总结

城乡规划知识点总结

城乡规划知识点总结引言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乡村和农村进行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和资源配置,以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性工作。

城乡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创造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

城乡规划知识点包括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和农村规划等内容,涉及空间规划、土地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对城乡规划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

一、空间规划1. 空间结构城乡规划的根本任务是塑造城乡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区、城市次中心区、城市一般居住区、城市特殊用地区、城市绿地和水域等组成部分。

乡村空间结构主要包括村庄、农田、林地、水域等组成部分。

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和乡村的空间效率。

2.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方向和格局。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产业区、教育文化区、生态区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规划中,要合理规划村庄布局、农田布局、林地布局、水域布局等,保护和利用好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促进乡村振兴。

3. 空间利用合理利用城乡空间资源是城乡规划的核心任务。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建设用地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在乡村规划中,要科学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二、土地规划1. 土地资源土地是城乡规划的基本要素,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是城乡规划的前提。

要对城市用地和乡村用地进行合理规划,保障耕地、林地、草地等基本农田资源的稳定和永续利用。

2.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城市规划中,要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生态绿地、农田保护和土地整治项目,落实城市用地总量和建设用地指标,降低建设用地的总量和强度。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1、下列关于城乡规划实施手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规划手段,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城市发展B.政策手段,政府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通过各类规划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C.财政手段,政府运用公共财政的手段,调节、影响城市建设的需求和进程D.管理手段,政府根据城市规划,按照规划文本的内容来管理城市发展正确答案:C2、考虑风向对城市用地布局影响,工业区和居住区布置正确是( )。

A.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与此相对方向风频最小,则工业用地应放在最小风频之下风向,居住区位于其上风向B.当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盛行风时,应避免使有污染工业处于任何一个盛行风向上风方向,工业区及居住区一般可分别布置在盛行风向两侧C.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与此相对方向风频最大,则工业用地应放在最小风频之下风向,居住区位于其上风向D.当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盛行风时,应避免使有污染工业处于任何一个盛行风向下风方向,工业区及居住区一般可分别布置在盛行风向两侧正确答案:B3、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表示有( )几个层次。

A.一次性游客容量、日游客容量和年游客容量B.一次性游客容量、经常性游客容量和年游客容量C.日游客容量、月游客容量和年游客容量D.一次性游客容量、日游客容量和月游客容量正确答案:A4、《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提出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是()。

A.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B.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正确答案:D5、不属于城市能源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

A.促进和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B.确定能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C.落实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工作D.制定能源保障措施正确答案:A6、城市发展主要是起源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或()机会。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第二节住宅建筑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第二节住宅建筑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第二节住宅建筑[单选题]1.下列关于住宅建筑室内空间地面面积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9年真题]A.单人卧室的地(江南博哥)面面积为5平方米B.双人卧室的地面面积为9平方米C.卫生间的地面面积为2平方米D.起居室的地面面积为10平方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项,《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5.4.1条规定,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应至少配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三件卫生设备或为其预留设置位置及条件。

三件卫生设备集中配置的卫生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50平方米。

AB两项,第5.2.1条规定,卧室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双人卧室不应小于9平方米;②单人卧室不应小于5平方米;③兼起居的卧室不应小于12平方米。

D项,第5.2.2条规定,起居室(厅)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平方米。

[单选题]2.按实用性质划分,建筑可分为()两大类。

[2012年真题]A.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B.生产建筑和非生产建筑C.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D.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新版教材,按建筑的实用性质分为两大类,生产性建筑与非生产性建筑。

生产性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单选题]3.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时,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

[2012年真题]A.200米B.160米C.120米D.80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多层住宅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主要居室应满足规定的日照标准;其中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160m时应设4m宽、4m高的消防车通道,大于80m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

[单选题]4.下列关于住宅无障碍设计做法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013年真题]A.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B.旋转门一侧应另设供残疾人使用的强力弹簧门C.轮椅通行的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80米D.轮椅通行的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20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第3.5.3条规定,门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并不宜采用弹簧门、玻璃门;当采用玻璃门时,应有醒目的提示标志。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单选题]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将城市道路划分为大、中、小类,下列哪项分类数量是(江南博哥)正确的?()[2019年真题]A.3大类、4中类、8小类B.3大类、4中类、6小类C.2大类、4中类、8小类D.2大类、4中类、6小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第12.2.1条规定,按照城市道路所承担的城市活动特征,城市道路应分为干线道路、支线道路,以及联系两者的集散道路3个大类;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个中类和8个小类。

[单选题]2.快速路辅路的功能相当于()。

[2019年真题]A.Ⅰ级主干路B.Ⅱ级主干路C.Ⅲ级主干路D.支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第12.2.3条规定,城市道路的分类与统计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城市快速路统计应仅包含快速路主路,快速路辅路应根据承担的交通特征,计入Ⅲ级主干路或次干路;②公共交通专用路应按照Ⅲ级主干路,计入统计;③承担城市景观展示、旅游交通组织等具有特殊功能的道路,应按其承担的交通功能分级并纳入统计;④Ⅱ级支路应包括可供公众使用的非市政权属的街坊内道路,根据路权情况计入步行与非机动车路网密度统计,但不计入城市道路面积统计;⑤中心城区内的公路应按照其承担的城市交通功能分级,纳入城市道路统计。

[单选题]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2012年真题]A.道路附属设施设计B.交通管理设施设计C.沿道路建筑立面设计D.道路横断面组合设计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一般包括:①路线设计;②交叉口设计;③道路附属设施设计;④路面设计;⑤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其中,道路选线、道路横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沿道路建筑立面设计属于建筑规划设计的范围。

单位招聘考试城乡规划基础知识(试卷编号211)

单位招聘考试城乡规划基础知识(试卷编号211)

单位招聘考试城乡规划基础知识(试卷编号211)1.[单选题]不属于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中定量分析内容的是?( )A)模糊评价法B)层次分析法C)集中量数分析D)因果分析法答案:D解析: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2.[单选题]城市化的概念在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 )在《城市化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此后广泛应用城市科学领域。

A)史域奇B)赛达C)威廉斯D)贝尔答案:B解析:3.[单选题]位于抗震设防区的城市,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根据( )确定设防标准。

A)建设场地地质条件B)未来100年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C)次生灾害的类型D)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答案:D解析:一般工程按基本烈度设防;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根据其结果确定地震设防标准。

4.[单选题]城市是( )。

A)生活方式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B)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职业构成上是不同于乡村的地点C)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D)人口、资源、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等物质要素的高度集中进行生产、消费、交换过程的结果答案:C解析:5.[单选题]编制城乡规划属于( )方面的公共行政活动。

A)决策解析:决策活动包括:制定公共政策、确定行政目标、作出行政规划。

6.[单选题]城市交通噪声综合整治措施应该由( )部门共同制定。

A)环保局会同城市规划部门B)房屋开发部门、公安交通大队C)环保局、车辆管理所D)以上所有部门答案:D解析:交通噪声综合整治措施应该由环保局会同城市规划部门、房屋开发部门、公安交通大队、车辆管理所、城市园林部门等共同制定,所确定的措施,应明确对噪声控制目标的贡献大小和措施所需的资金,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7.[单选题]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自行车的最远出行距离,在大、中城市应按( )计算。

A)5kmB)6kmC)9kmD)10km答案:B解析:8.[单选题]行政复议的第三人是指( )。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第五篇城市经济学-第二章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第一节城市规模与最佳规模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第五篇城市经济学-第二章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第一节城市规模与最佳规模

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相关知识-第五篇城市经济学-第二章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第一节城市规模与最佳规模[单选题]1.根据城市经济学理论,城市达到最佳规模时会出现下列哪种状况?()[2019年真题]A.集聚力(江南博哥)大于分散力B.集聚力小于分散力C.集聚力等于分散力D.集聚力与分散力均为0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聚而形成了城市,就是城市的“集聚力”;促使城市经济活动分散的力量就是“分散力”。

城市最小规模、最佳规模与均衡规模如图5-2-1-1所示。

最佳规模,即城市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时的城市规模,即图中的N1,此时城市的集聚力大于分散力,平均收益仍高于平均成本,就还会有企业或个人愿意迁入,直到达到均衡规模。

均衡规模,即城市集聚力和分散力达到平衡时的城市规模,即图中的N2。

图5-2-1-1城市最小规模、最佳规模与均衡规模[单选题]2.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000元,生产101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040元,则边际成本为()。

[2019年真题]A.50.4B.50.0C.49.9D.40.0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边际成本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计算公式为:边际成本=总成本的变化量/对应产量的变化量。

由题可知,边际成本=(5040-5000)/(101-100)=40.0。

[单选题]3.城市规模难以在最佳规模上稳定下来的原因是()。

[2013年真题]A.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B.边际收益低于边际成本C.平均收益高于平均成本D.平均收益低于平均成本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图5-2-1-2画出了城市的边际成本(MC)、边际收益(MR)、平均成本(AC)和平均收益(AR)四条曲线,有助于理解城市最佳规模与均衡规模之间的关系。

图中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点对应的城市规模为N1,是最佳城市规模;而平均成本与平均收益相等的点对应的城市规模为N2,是城市的均衡规模。

城市的规模不会在最佳规模上稳定下来,因为过了N1之后,平均收益仍然高于平均成本,就还会有企业或个人愿意迁入进来,直到达到了平均成本与平均收益相等的点。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基本知识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基本知识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基本知识1. 城乡规划概述城乡规划是指根据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发展需求,在城市和乡村区域内进行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的一项管理活动。

城乡规划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 城乡规划的重要性城乡规划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城乡规划可以促进资源利用的均衡,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提供便利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居民幸福感。

3. 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城乡规划管理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负责。

中央政府通过制定国家城乡规划政策和法规来指导地方政府的城乡规划工作。

地方政府负责制定本地区的城乡规划方案,并负责规划实施和管理。

相关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督城乡规划的执行。

4. 城乡规划法规的层级城乡规划法规按照层级可以分为宪法、法律、法规和规划。

宪法是最高级别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

城乡规划工作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

法规是由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用于具体规定城乡规划的各项管理措施。

规划是根据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规划方案,包括国家、省级、市级和区级规划。

5. 城乡规划法规的内容城乡规划法规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建设项目审批和环境评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规划的基础,对城市和乡村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进行规划。

详细规划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细化,对各个区域、街道、小区等具体要素进行规划。

建设项目审批是对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等进行审批,确保项目符合相关规划标准和要求。

环境评价是对规划和项目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估,以保护环境和居民利益。

6. 城乡规划管理的原则城乡规划管理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公正性、公众参与和可持续发展。

科学性是指城乡规划应基于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

城乡规划考试基础必学知识点

城乡规划考试基础必学知识点

城乡规划考试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城乡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城乡规划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则和分类等。

2. 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熟悉《城市规划法》、《乡村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的法律依据和管理体制。

3. 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掌握城乡规划的编制程序、内容要求和审核程序等,了解规划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4. 城乡规划的专业知识: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设计、交通规划、环境规划、住房规划等相关内容。

5. 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掌握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

6. 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掌握可持续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了解生态城市规划、低碳城市规划等相关概念和要点。

7. 城乡规划的技术工具:熟悉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数字化城市建模等相关工具和软件的应用。

8. 国内外城乡规划典型案例:掌握一些典型的城乡规划案例,了解国内外城乡规划的发展成果和经验。

要在城乡规划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除了掌握上述知识点外,还应注重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做练习题和模拟题,提高解题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建筑学考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木构架体系(承重、非承重;大木作、小木作)木构架体系包括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即梁、檩、枋、椽、柱等大木作,以及仅为分隔空间或装饰用的非承重部分,即门、窗、隔扇、屏风以及其他非结构部件等小木作。

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例题】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建筑专有名词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010年-木构架体系】a.“小木作”是指门、窗、隔扇等非结构部b.“通进深”是指侧面建筑各开间宽度的总和c.“面阔”是指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d.“步”是指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垂直距离答案:d考点2:几类典型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以下六大类型:•宫殿建筑•坛庙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传统住宅•传统园林(1)宫殿建筑: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

了解周、汉、隋唐、宋元各时期宫殿(2)坛庙建筑坛庙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祭祀自然神;第二类是祭祀祖先;第三类是祭祀先贤的柌庙。

(3)陵墓建筑: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

了解秦始皇陵、唐乾陵、明十三陵等建筑。

(4)宗教建筑:佛寺划分为以佛塔为主和以佛殿为主的两大类型。

这类寺院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放行广廷和回廊门殿。

(5)传统住宅建筑:主要类型有:庭院式、窑洞式、毡包、碉房、干阑等。

(6)传统园林: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的发展【例题】关于我国坛庙建筑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祭祀天、地、日、月等自然物的建筑称为“坛”b.祭祀帝王等祖先的建筑称为庙c.北京的天坛与地坛形制相同d.曲阜孔庙的大成殿与故宫的保和殿形制相同答案:c。

形制、规模级别、功能特点均不同考点3: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主要特点(1)奴隶制社会建筑1)古埃及建筑:石头是埃及主要建筑材料,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

2)古典建筑:希腊盛期的建筑和罗马共和盛期、罗马帝国盛期的建筑称为古典建筑。

(2)中世纪建筑熟悉拜占廷建筑和罗马风、哥特建筑的特点。

(3)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广义地把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称为文艺复兴,了解这三类建筑特点。

(4)19世纪末复古思潮及工业革命影响(5)新建筑运动初期的特点(6)一战后、二战后分别有哪些新建筑流派(7)现代主义四位大师理论及作品: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大师为代表的现代主义。

(8)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机器美学,肯定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例题1】关于西方古代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012年】a.古希腊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b.古罗马建筑材料中出现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c.古希腊创造了券柱式结构d.古罗马发展了叠柱式结构答案:c。

罗马券柱式【例题2】下列关于十九至二十世纪西方新建筑运动初期代表人物建筑主张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拉斯金:热衷于手工艺效果b.贝伦斯:提倡运用多种材料c.路斯:主张造型简洁与集中装饰d.沙利文:强调艺术形式在设计中占主要地位答案:d,沙利文“形式追从功能”考点4: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交通联系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公共建筑的空间由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这三类空间组合而成。

其中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

2、水平交通空间:通道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定及空间感受等来确定。

3、垂直交通空间了解常用的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等集中垂直交通空间形式。

【例题】公共建筑的空间的组成部分不包括a.主要使用部分b.居住部分c.次要使用部分d.交通联系部分答案:b考点5: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与人流组织1、公共建筑功能分区(三方面)空间的“主”与“次”、“闹”与“静”、“内”与“外”。

2、人流组织方式:可归纳为平面和立体的两种方式。

人流疏散问题,是公共建筑人流组织中的又一间题,人流疏散大体上可以分为正常和紧急两种情况。

【例题】下列关于建筑人流疏散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剧院、体育馆一般为集中式的人流疏散b.医院、商店一般为连续式人流疏散c.学校教学楼、展览馆为连续式和集中式人流疏散d.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设计以正常情况下的人流疏散为依据答案:d(还应考虑紧急情况)【分析】人流疏散大体上分为正常和紧急两种情况,一般正常情况下的人流疏散,有连续的(医院、商店、旅馆等)和集中的(剧院、体育馆等),有的公共建筑则属于两者兼有(学校教学楼、展览馆等)。

紧急情况下,不论哪种类型的公共建筑都会变得集中而紧急,因此,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设计应考虑正常与紧急情况下的人流疏散问题。

考点6: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组织了解各种形式的概念和特点:1)走廊式:用走廊将各个房间联系起来的方式。

2)单元式:将内容相同、关系密切的建筑组成单元,再由交通联系空间组合在一起的方式。

3)穿套式:房间与房间之间相互贯通的联系方式。

4)大厅式:以大型空间为主体穿插辅助空间的联系方式。

5)分割式:大空间分割组织各部分空间的形式。

考点7:住宅类型和套型空间设计要点1、住宅类型分为四类:1-3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4-6层的为多层住宅,7-9层的为中高层住宅,10层以上的为高层住宅。

2、了解以下套型空间设计要点:独院式(独立式)、双联式(毗连式)、联排式、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集中式等。

【例题】下列关于住宅建筑的表述哪些项是错误的?a.长外廊住宅不易产生噪声干扰b.长外廊住宅易于保温防寒c.长内廊住宅易于组织穿堂风d.跃层式不适宜户均面积小的套型e.点式住宅的节能效果相对比较好答案:abce【分析】长外廊会对户内产生视线和噪声干扰,在寒冷地区不易保温防寒,对小面积套型较为合适,短外廊提高了套型比的灵活性。

长内廊由于各户均为单朝向,套间干扰较大,套内不能组织穿堂风短内廊也叫内廊单元式,较安静跃层式一般在户均面积大、居室多时叫适宜点式(集中式)节能、经济性比条式住宅差。

考点8:不同地区住宅设计的特点1)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合理扩大进深尺寸,平面空间组合应紧凑集中,合理提高住宅层数,加大建筑物体量,减少体形系数;缩短外墙长度,尽量减少每户所占的外墙面。

2)炎热地区住宅综合考虑遮阳、隔热;通常可分别采用减少东西向墙体,通过采用具有较好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相隔热构造提高墙体和屋顶的隔热性能,利用绿化隔热降温等措施。

【例题】下列为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哪些项是正确的?()a.寒冷地区的建筑应加大建筑的进深b.寒冷地区的建筑应采用简单的建筑外形c.寒冷地区的建筑应尽量争取南向和充分利用东、西向d.炎热地区的建筑应尽量采用深色瓦面和大窗户e.炎热地区的建筑应尽量减少阳光辐射和采用人工通风答案:ac【分析】严寒地区住宅主要解决防寒问题,有效措施是加大建筑的进深,缩短外墙长度。

朝向应争取南向,利用东向、西向,避免北向。

炎热地区住宅应尽量减少阳光辐射及厨房的热量,组织夏季主导风入室,自然通风,获得较开敞与通透的平面组合体形;朝向依次为南向、南偏东、南偏西、东向、北向,尽量避免西向。

坡地住宅应结合地形、等高线布置,综合考虑朝向、通风、地质条件。

平面组合有错叠、跌落、掉层、错层等形式。

考点9: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织要求(1)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的特点:人流与物流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常有废水、废气、烟尘、噪声、射线及工业垃圾等特殊的环境影响问题。

形态受工艺的制约。

工业建筑设计中的技术性要求很强。

(2)总平面设计中的功能单元:可以将一座现代工厂分成若干个层次,构成层次专门化的功能单位称为功能单元。

【例题】下列关于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的要求,哪些是正确的?a.适应物料加工流程,尽量使运距短截b.与竖向设计、管线、绿化、环境布置协调c.有危险品的工程不能让危险品通过安全生产区d.主要货运路线与人流路线应尽量一线多用(应避免交叉)e.力求缩减厂区占地面积,节约土地与投资答案:abe考点10:工业建筑的场地要求1)依据功能单元前后工艺流程要求,流线短捷,从环节最少,避免逆行、交叉。

2)依据功能单元相连最小损耗的原则,动力单元设置及各种工程管线设置应靠近最大动力车间,即负荷中心地段3)依据功能单元的环境要求与环境区别对待,根据功能单元散发有害物的危害程度加以分区,集中管理4)依据功能单元发展可能与需求,布置时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要求与可能。

考点11: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基本原则1)建设项目要符合所在地域、城市、乡镇的总体规划2)要节约用地,少占良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

3)要有利于保护环境与景观。

2、基本要求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2)场地面积应合理计算3)地界与地貌条件要利于建筑布置(建筑用地坡度)4)搜集气象资料、避免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5)地下水位条件影响建筑基础深度和设计安全6)应避免不良工程地质条件7)选址应考虑公路、铁路和水运等条件便利的地区8)所在区域应具备城市给水排水管网9)良好的能源和电信条件10)足够的安全保护条件11)协调的景观与环境条件12)满足所需各项施工条件【例题】建筑场地设计为平坡式的最大允许自然地形坡度是【2012年】a.3%b.4%c.5%d.6%答案:c。

(平坡:0.3~5%,了解缓坡、中坡、陡坡)考点12:公共建筑的选址要求1、总体要求:根据公共建筑的功能需求选址、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选址通向城市道路的便利性、充分考虑与毗邻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

2、了解剧场、场馆、百货商场、银行、学校、医院、电视台、停车场、汽车枢纽等大型公共建筑不同的选址需求特点。

【例题】下列关于建筑选址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2012年】a.儿童剧场应设为公共交通便利的繁华市区b.剧场与其他类型建筑合建时,应有共用的疏散通道c.档案馆一般应考虑布置在远离市区的安静场所d.展览馆可以利用荒废建筑加以改造或扩建答案:d【例题】下列关于电视台选址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2011年】a.应远离市中心b.宜临近城市干道和次干道c.避免接近振动源d.宜布置在变电站附近e.避免在飞机航下下方答案:bce考点13:总平面交通组织和组合布局1、交通组织: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应充分考虑交通流量、车型系统、人流集散、场地交通组织等因素。

2、出入口位置(了解原则)3、建筑组合布局应注意的因素(熟悉每个因素的内涵)【例题】关于日照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东西向--北纬45°以北的亚寒带、寒带可以采用该朝向b.东南向--北纬40°一带可以采用这种朝向c.西南向--夏季午后凉爽,东北一面日照不多,多采用d.南北向--南向,冬季中午前后均能获得大量的日照,夏季仅有少量阳光射入;北向,阳光较少,冬季较冷,北方寒冷地区应避免北向,南方可以适当采用答案:c(西南向:西南一面,夏季午后热,东北一面日照不多,一般较少采用)考点14:掌握竖向设计要点(1)设计地面的形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