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附顺利完成麻疹疫苗接种任务
探沂中心小学新生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活动

探沂中心小学新生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活动为了关爱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有效的预防麻疹病疫的突发,做到放患于未然。
探沂小学请探沂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来学校为一年级新生进行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学校专门召开各小学校长会议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各校认真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登记,要求对所有学生和家长做好宣传。
通过宣传使广大学生和家长知晓麻疹的危害性、了解麻疹的防治知识,并与卫生院建立双向联系制度,互相核对和反馈接种信息,避免漏种现象,做到预防接种工作不留漏洞、不留死角。
9月26日开始,各小学学校按照通知要求准备好接种区、留观区域和应急处置室。
医务人员当场详细询问学生身体情况,有无发烧、过敏和禁忌症,然后接种。
所有顺利接种的学生还要在留观区域休息观察30分钟,留观区备有糖水供学生饮用。
此次接种工作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
医务人员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各学校组织的严密配合保证了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将有效的预防学生麻疹的发生,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寻明江)。
2010年我院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实施效果分析

1 资料来源
对 我社 区卫生 服务 中心所 在 地 区惠 南镇 8个 月 ~ 4岁 1
( 9 5年 1 19 O月 1 E一2 0 t 0 9年 l 2月 3 1日出生 )所 有儿 童进
训会议 , 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并 由镇政府配套专项经费专门印 制麻疹疫 苗强化免疫宣传单 1 0 ,制作宣传横 幅 5 条 , 00 份 0 5 配备流动宣传车 1 , 辆 包括区疾控 中心下发的宣传海报一起 下 发 到各个 村居委 、 中小学校及托 幼机构 , 要求在 醒 目位置进行
局面 。
表 1 21 0 0年麻疹疫苗强化接种情况
注: 同意接 种儿 童不 包括 有接种 禁忌证儿 童 ; 明确有 2剂
次既往麻疹疫苗接 种史或麻疹患病史,且 家长不 同意接种 的儿
作者简 介: 冯伟 , 2 , 男,8岁 本科 , 毕业于安徽 医科大 学, 医师。E —
maleweh n @q .o i i io g q c m : f
张贴 , 在全镇 上下 营造 出本次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的良好氛围。 33 积极进 行接种 _ 为保 障本次接 种工作 的顺 利开展 , 我镇共设置临时接种点 5 3个 , 分别为 3 个 中小学 校及托幼机 3 构 ,9个村卫生室 和 1 镇临时接种点 , 1 个 还有 1 个我社 区卫 生 服务 中心接种 门诊进行全天候开放 (7 3 ~ 9 3 ) 0 :O l :0 。在 正式进 行接种前 , 我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组织工作小组对各 临时接种 点 进行 核查 ,严格根据 上级文件要求 因地制宜做 到进 出通道 分
作 的动员会议 , 积极配合镇政府推进此项工作 。 32 镇 、 . 院部配合国家积极动员 、 宣传 多次 召开镇级 动 员会 、 接种人 员培训会 、 保健老师培 训会及村居 委摸底 队伍 培
石排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石排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高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麻疹传染性极强,接触感染率高达90%以上。
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未执行有效隔离等情况容易引发暴发流行,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疫苗免疫力的造成时间和强度都与个体差异有关,需要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强化免疫。
二、目的为了有效地预防控制麻疹流行,实现人群免疫健康的目标,石排镇卫生院制定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三、对象本方案的对象主要包括石排镇辖区内全体儿童和未接种疫苗的青年人。
四、时间安排根据疫苗免疫计划安排,选定四个时间节点进行疫苗强化免疫:第一次:新生儿1岁时,注射第二针麻疹疫苗。
第二次:小学入学时,注射麻疹腮腺炎风疹四联疫苗。
第三次:初中升学时,注射第二针麻疹腮腺炎风疹四联疫苗。
第四次:高中毕业时,补强第三针麻疹疫苗。
五、实施方法1. 活动形式:根据石排镇学校及居民委员会的安排,设置疫苗接种点,现场进行免费疫苗接种。
2. 疫苗品种:(1)一岁时注射的是第二针麻疹疫苗,孩子在生出28天后即可接种。
接种时建议孩子身体健康,并没有过敏疾病;如果注射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就近医院救治。
(2)小学入学时和初中升学时都需要注射麻疹腮腺炎风疹四联疫苗。
该疫苗接种时间以学校统一安排为准。
(3)高中毕业时,需要再次补强第三针麻疹疫苗,以确保免疫效果。
同样地,建议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接种,如医院等等。
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前往就近医院救治。
3. 疫苗接种人员:石排镇卫生村医负责疫苗接种点的设立和人员培训。
4. 接种记录:完整记录接种人的姓名,年龄,性别,接种疫苗和日期等信息。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麻疹疫苗的重要性,普及麻疹的预防知识。
2. 保证疫苗的质量安全。
运输,保管及保存疫苗安全。
对各种疫苗进行合格品检测,保证疫苗接种的质量及安全。
麻疹监测工作总结

麻疹监测工作总结篇一:20XX年隆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XX年20XX年隆昌县的麻疹监测工作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实施《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和《麻疹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0XX年版)》,通过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努力,我县麻疹监测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更规范、报告更及时,麻疹监测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现将我县20XX年如下:一、明确任务,落实工作指标为加强和规范麻疹监测工作,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县疾控中心根据《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下达全省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监测任务的通知》(川疾[20XX]29号)文件的精神,结合本县实际,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四川省20XX —20XX年消除麻疹进行计划》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的内容,做好麻疹的常规报告监测工作,主动发现和报告麻疹疫情,明确各医疗卫生单位监测任务,落实监测工作指标。
二、加强指导,提高监测质量县疾控中心加强对全县麻疹监测工作的督导和指导,一是县疾控中心在每次冷链运转时对全县每个乡镇卫生院及主动监测医院进行了督导;二是结合AFP病例的主动监测,县疾控中心计划免疫专业人员每旬深入到主动监测医院进行麻疹主动监测。
通过县疾控中心适时督导和耐心指导,各乡镇卫生院和主动监测医院每月及时准确的上报相关监测资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提高了麻疹监测工作质量。
三、麻疹监测工作(一)报告发病情况全年共报告发热出疹性疾病23例,县级医疗单位报告14例,乡镇医疗单位报告9例,采集标本23例,及时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每例均进行了个案调查,其中确诊麻疹病例1例,排除麻疹病例22例。
(二)地区分布报告23例疑似麻疹病例中,金鹅镇6例,黄家3例,云顶镇3例,胡家镇2例,石燕镇2例,响石镇1例,双凤镇1例,龙市镇1例,山川镇1例,界市镇2例,东兴区1例。
(三)监测指标分析按四川省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监测任务要求,病例调查由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并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完成,48小时内调查率为%,个案调查完整率为%。
2024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2篇)

2024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背景介绍: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球有超过100万人死于麻疹。
尽管麻疹疫苗广泛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许多地区存在麻疹爆发的风险。
为了加强麻疹疫苗的免疫力,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1.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确保全民免疫力。
2.减少麻疹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控制疫情。
3.加强麻疹疫苗的监测和追踪,完善疫苗接种管理。
二、实施策略: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互联网、社区等多种渠道,进行麻疹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麻疹疫苗的认识和重视,推动疫苗接种率的提升。
2.优化接种服务:(1)建立健全疫苗接种服务体系,提供方便快捷的接种服务;(2)加强接种点建设,增加疫苗接种的场所和数量,提高接种的便捷性;(3)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其疫苗接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3.推动弱势群体接种:(1)对未满足免疫条件的弱势群体,提供免费麻疹疫苗接种;(2)在社区、学校、医疗机构等场所组织特定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活动,提供便捷的接种服务。
4.加强监测和追踪:(1)建立完善的麻疹疫苗接种服务监测系统,及时了解疫苗接种情况和覆盖率;(2)加强对接种人群的追踪工作,及时收集和统计接种后的疫苗不良反应情况,以实施追踪措施。
三、实施措施:1.加强政府领导:(1)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的领导小组;(2)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2.加强合作与协调:(1)加强与卫生部门、学校、社区、媒体等相关机构的合作,形成合力;(2)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技术培训,提高接种水平。
3.加强监督和评估:(1)建立监测机制,定期对麻疹疫苗接种工作进行评估;(2)对接种不全或接种效果不满意的地区,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四、实施时间表:2024年1月-12月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计在2024年内能够实现以下效果:1.麻疹疫苗接种率总体提高,达到全民免疫力的要求;2.麻疹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得到有效控制;3.疫苗接种监测和追踪工作得到加强,提供科学依据支持疫苗接种工作的改进和优化。
预防麻疹的五个要点

预防麻疹的五个要点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20年第3期主任医师刘静(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长沙 410007)要点一:按时接种和复种麻疹疫苗,尤其是不可忽视复种⒈麻疹危害性大,预防接种安全有效。
麻疹病毒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
麻疹疫苗出现之前,麻疹每年至少造成全球260万人死亡。
死亡主要由于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1965年广泛接种麻疹疫苗以来,特别是1978年纳入计划免疫接种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
但麻疹仍是目前造成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WHO建议所有易感儿童和成年人都接种麻疹疫苗,现有麻疹减毒活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我国规定出生后8个月初次接种麻疹疫苗,18~24月龄完成第2剂次接种。
⒉麻疹易感人群主要是没有接种或者预防接种失败者。
麻疹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呼吸等由呼吸道飞沫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亦可传播病毒,如果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的话,容易引起流行。
以下几种是对麻疹没有免疫力的人群,如果接触麻疹病人后,可能发病,也就是易感者。
⑴未患过麻疹者。
麻疹病后获得保护性抗体,可以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大多终身免疫,不再发病。
没有得过麻疹者体内没有保护性抗体,属于易感人群。
⑵未接种麻疹疫苗者。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增加,部分儿童存在麻疹疫苗漏种现象;各地区医疗卫生水平参差不齐,可能有漏种现象。
⑶接种麻疹疫苗后未产生抗体。
接种麻疹疫苗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避免感染麻疹。
但产生抗体能力因人而异,婴儿接种第1剂次麻疹疫苗后,约85%可产生保护性抗体,10%~15%出现初免失败;完成第2剂次麻疹疫苗可使初次接种失败的儿童产生免疫力,2剂次疫苗保护效果可达95%以上。
所以,即使接种了麻疹疫苗,特别是只接种1剂次的,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同样是麻疹易感人群。
这些易感人群如果接触麻疹病人,可能被感染。
另一方面,麻疹对于人群来讲,需要至少95%的人有保护性抗体才能产生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防止麻疹暴发。
麻疹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总结

麻疹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1 背景麻疹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发生,但以儿童多见。
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
国家消除麻疹的目标: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控制麻疹爆发,是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的重要策略之一。
为提高我市对麻疹爆发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对发生的麻疹爆发疫情,能迅速查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扑灭,阻断传播,有效控制麻疹的爆发和流行,现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2001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特编制本技术方案。
2 疫情分级和响应2.1 疫情分级根据麻疹流行严重程度及疫情变化情况,以发病范围、数量、病死率、是否发生爆发和流行为依据,分级实施临时紧急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
2.1.1 蓝色疫情出现1个及以上麻疹爆发点(爆发点概念见附录2)。
2.1.2 黄色疫情3周内出现2个麻疹爆发点,或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疑似麻疹病例。
2.1.3 橙色疫情3周内出现5个及以上麻疹爆发点;或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疑似麻疹病例事件3起以上。
2.1.4 红色疫情3周内出现10个及以上麻疹爆发点。
2.2 疫情应急响应2.2.1 蓝色疫情的响应2.2.1.1 XX疾控中心启动应急技术方案,及时将疫情报告XX卫生局及上级疾控部门。
2.2.1.2XX疾控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包括实验室人员)24小时内赴现场核实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2.2.1.3 XX疾控中心提出应急接种方案,报XX卫生局,经XX人民政府批准,及时采取应急接种。
2.2.2 黄色疫情的响应在蓝色疫情响应基础上,开展以下工作:2.2.2.1 温州市疾控中心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温州市疾控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包括实验室人员)24小时内赶赴现场,XX疾控中心协助落实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2024年免疫规划疫苗麻疹查漏补种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免疫规划疫苗麻疹查漏补种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和目标____年是我国疫苗免疫工作的关键年份,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免疫规划,麻疹疫苗补种工作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易引发流行,对个体和社会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确保儿童免疫麻疹疫苗,特别是对于漏种儿童的及时补种至关重要。
我所在的卫生部门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从年初开始组织开展麻疹查漏补种工作,并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在本辖区范围内全面开展麻疹查漏补种,确保及时完成任务,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全面而有效的免疫保护。
二、工作流程和方法1.筹备阶段在筹备阶段,我们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研究制定了查漏补种工作的方案,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由多个专业领域的人员组成,包括疫苗接种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卫生教育工作者等。
我们组织召开了会议,明确工作目标、流程和责任分工,并进行了相关培训,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筛查阶段在筛查阶段,我们通过查阅儿童疫苗接种登记册、电子健康档案等资料,对全辖区的儿童进行了全面的筛查。
针对漏种儿童,我们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了家庭联系,并约定了补种时间和地点。
3.补种阶段在补种阶段,我们利用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了麻疹补种工作。
为了提高补种的效果和覆盖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在补种前,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麻疹疫苗的重要性和免疫的好处,提醒家长及时带孩子去补种。
(2)提供便利服务:为方便居民,我们在补种现场提供了免费的麻疹疫苗,并提供了专业的服务。
为减少等待时间,我们还设置了预约制度。
(3)加强疫苗储存和冷链管理:为保证疫苗质量和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充分的疫苗储存和冷链管理。
定期检查冰箱温度和疫苗运输箱的状态,确保疫苗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
4.整理和总结补种工作结束后,我们及时整理和总结了工作情况。
统计了补种儿童的数量和覆盖率,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