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第四册综合测试
第四册历史练习册答案

第四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历史练习册第四册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修建长城D. 实行分封制答案:B2.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进行探险答案:B4. 清朝末期,哪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5. 五四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反对封建主义B. 反对帝国主义C. 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D. 反对民族分裂答案:C二、填空题6.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________和火药。
答案:指南针、印刷术7.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
答案:封建国家8.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
答案:学习佛教经典9.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10.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其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清朝末期的“戊戌变法”。
答案: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清朝末期光绪皇帝在1898年进行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
其目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实现国家的富强。
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12. 请简述抗日战争期间的“百团大战”。
答案: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1940年发起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这次战役有效地破坏了日军的“扫荡”计划,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束语:通过本册历史练习册的学习与练习,同学们应该对中国古代至近现代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四册综合练习一(附解析)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四册综合练习一一、选择题1.(2020·同步练习)下图漫画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A.50 年代的外交成就B.70 年代外交的新突破C.取得的科技新成就D.外交状况陷入困境2.(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B.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C.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D.共产主义性质的宪法3.(2019·天津·期末)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的经济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1992 年促使“光亮”出现的事件是A.“文化大革命”结束B.三步走的战略部署C.邓小平南巡讲话D.开发浦东4.(2019·昆明市五华区·模拟)今年是中美建交40 周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美国乒乓球队访华C.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签署《中美建交公报》5.(2019·天津红桥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的方针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6.(2020·上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B.中共十五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7.(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澳门和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了经济繁荣,再次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强大生命力,坚定了我们用这一构想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
新教材高中历史综合测评4(第一~六单元)(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滚动综合测评(四) (第一~六单元)一、选择题1.《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总数为三百六十。
政令、礼仪、祭祀又都有阴、阳之分。
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什么特征( )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刚健有为D.贵和尚中A[从材料可以看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而官职属于社会政治范畴;政令、礼仪和祭祀这些人类活动又都有阴、阳之分,而阴、阳属于自然哲学范畴,以上明显具有“天人合一”的特点,故选A项;所谓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排除B项;刚健有为,刚是指有进取精神,不屈服于外力;健是指具有持久力,是儒家和儒学的理论归纳,排除C项;贵和尚中是指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排除D项。
]2.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朝鲜文学为汉文学的一支。
到了15世纪中叶,朝鲜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
“谚文”根据朝鲜语音,再参考中国的韵书,制成28个字母。
从朝鲜的文字发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朝鲜文字是从汉字派生而成的B.朝鲜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C.朝鲜一直是中国的属国D.朝鲜的发展深受中国文明的影响D[从朝鲜15世纪以前的发展和15世纪中叶“谚文”发明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文明对其影响深远,故选D项;A项说法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且说法不严谨,排除;B、C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3.下面是目前已被发现的最古老的巴比伦地图,上面记载了街道、土地产权、城镇位置。
对此能够进行印证的文献材料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荷马史诗》D.《吉尔伽美什》A[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最古老的巴比伦地图”,结合所学古代西亚文化分析解答。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典,可以印证古巴比伦的地图,故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成文法、《荷马史诗》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长篇史诗,排除B、C 两项;《吉尔伽美什》是一部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2024-2025学年第四册历史阶段测试913

2024-2025学年第四册历史阶段测试91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yrhkj0040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1886年落成、位于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如图)是法国人民赠给美国人民的礼物。
女神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紧抱一个巨大的书板,上面刻有“1776.7.4”字样。
自由女神像左手紧抱的书是A. A、《独立宣言》B. B、《1787年宪法》C. C、《人权宣言》D.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1570年荷兰安特卫普发行了全面革新的地图册(世界舞台)、其彩色版其还没有装订,售价就相当于印刷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荷兰A. A、兴起远洋航海贸易风潮B. B、印刷术出现革命性突破C. C、资本家对工人剥削严重D. D、世界地理知识严重匮乏3、17世纪,荷属东印度公司手握相当于国家的战争、立法、贸易、治安、宣战等权力,并采取资本联合的方式,最终将贸易扩大到全球,成为“海上马车夫”。
这说明荷属东印度公司A. A、适应早期殖民扩张的需求B. B、推动了荷兰制造业的发展C. C、垄断了大西洋的三角贸易D. D、主要目的是加强世界联系4、1609年,荷兰与西班牙签订为期12年的停战协定,协定规定:“没有西班牙国王的直接允许,荷兰不得在国王统治范围内的港口和领土进行贸易或通行,但他们可以在欧洲之外其他地方进行。
”由此可知,该停战协定A. A、有利于荷兰发展海外贸易B. B、旨在维护西班牙海洋霸权C. C、借鉴了英国《航海条例》D. D、打击了荷兰商业垄断地位5、《借贷银钱的人与他的妻子》这幅画是16世纪荷兰画家绘制的,画面中的商人正在称量金银。
这种以称金的人物或场景为材的风俗画在16、17世纪非常流行。
这反映出当时A. A、人们积极投身海外贸易B.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繁荣C. C、人们肯定传统家庭价值D. D、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6、从16世纪末开始,荷兰财政收入的主体逐渐从对土地征收的财产税转移到对基本消费品征收的商税上。
历史练习册第四册答案

历史练习册第四册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多少年?A. 221年B. 220年C. 222年D. 223年答案:A2. 唐朝时期,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共进行了多少次远航?A. 5次B. 6次C. 7次D. 8次答案:B4. 下列哪位皇帝是清朝的开国皇帝?A. 顺治帝B. 康熙帝C. 雍正帝D. 乾隆帝答案:A5.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A. 1900年B. 1911年C. 1921年D. 1931年答案:B二、填空题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________和指南针。
答案:火药、印刷术2. 清朝末期,________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答案:洋务运动3.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井冈山三、简答题1. 简述唐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答案:唐朝时期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开放包容、多元融合。
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等伟大的诗人。
同时,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吸收了外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2. 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内部腐败、政治体制僵化、经济落后以及外部列强的侵略。
特别是在鸦片战争后,清朝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众疾苦,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四、论述题1. 论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答案:新中国成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结束了中国长期被列强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其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最后,新中国的成立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结束语:通过本册历史练习册的学习,我们不仅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还深入理解了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中国历史第四册综合测试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A、公私合营B、和平赎买C、强制没收D、全部购买-2.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对手工业的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3..一五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A.工矿业B.农业C.商业D.工业和交通运输业4.《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一现象发生在()A.1956年B.1958年C.1960年D.1962年5. 如图所示,导致这种历史性错误的原因有()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③急于求成④苏联撕毁合同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A.轻工业基地B.重工业基地C.军工产品基地D.日用产品基地7.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8.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9.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八大的决议 C.十年“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10.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A.“大跃进”运动B.改革开放C.土地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
最新初中历史第四册期末考试题答案参考

最新初中历史第四册期末考试题答案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6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案CBDBBDBABDBBCCBB
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三、简答题:(8分)
19.(1)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4分)(2)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4分)。
2024-2025学年教科新版第四册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05

2024-2025学年教科新版第四册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0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的,阐述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的文献是A. 《独立宣言》B. 《人权宣言》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 《告人民诏书》2、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说道:“87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创建了一个新国家。
她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其中“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源于A. 《合众国宪法》B. 《独立宣言》C. 《十四点计划》D. 《解放宣言》3、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把班达群岛(属印尼)变成了肉豆寇群岛,占领印度的科钦以防止劣质廉价的肉桂参与竞争,把锡兰岛变成了肉桂岛,等等。
这些殖民行为A. 体现了荷兰海上马车夫的地位B. 说明国家与财富已实现一体化C. 促使葡萄牙东方帝国走向瓦解D. 客观上推动当地的近代化历程4、17世纪初,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在《论海洋自由》一书中指出:“既然海洋无边无界,和空气一样,它就不能成为任何国家的财物。
”他主张海上航行、海上贸易自由,任何国家都不应为了私人利益加以限制。
据此可知,格劳秀斯旨在A. 打破西葡两国的海上霸权B. 拓展世界市场的范围C. 突破英国航海条例的限制D. 消除西欧大国间矛盾5、1832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召开州代表大会,宣布反对联邦政府出台的关税法,并以退出联邦相威胁。
联邦政府一面严厉谴责,向南卡罗来纳施加军事压力,另一面又作出让步,通过法令表示逐步降低关税,南卡罗来纳才撤销了关于反对执行联邦关税法的法令。
这表明A. 联邦制下各州自行其是B. 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冲击C. 联邦体制存在制衡关系D. 扩大联邦权限势在必行6、美国曾有一段时间“新生政府软弱无力,甚至无法维持一支常备军,更无法保障美国的稳定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A、公私合营B、和平赎买C、强制没收D、全部购买-2.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对手工业的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3..一五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A.工矿业B.农业C.商业D.工业和交通运输业4.《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一现象发生在()A.1956年B.1958年C.1960年D.1962年5. 如图所示,导致这种历史性错误的原因有()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③急于求成④苏联撕毁合同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A.轻工业基地B.重工业基地C.军工产品基地D.日用产品基地7.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8.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9.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八大的决议 C.十年“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10.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A.“大跃进”运动B.改革开放C.土地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
下列运动中,与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 “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12、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
这种行为属于()A.瞎指挥B.“共产风” C.高指标D.浮夸风13、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
这个场景发生在()A、“文化大革命”期间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14.在一届人大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15.“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这句歌词是对社会主义的赞颂。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成立 B. 抗美援朝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6.右面这幅宣传图(图中火车运载的是一根玉米长棒)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A.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B.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C.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D.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17.1957与1960年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表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 25.5%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该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A.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18、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19、2015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_周年()A、50 B、 55 C、60 D、61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城镇B、大中城市C、农村D、沿海地区2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
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2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C.个体和私营经济D.私有制经济23、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4、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7年回归祖国的是()A.英侵占的澳门B.葡萄牙侵占的澳门C.英侵占的香港D.葡萄牙侵占的香港25.陈老师请一位大学教授给同学们讲革命史。
讲完后,那位大学老师问小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C.二者的方式不同D.二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2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27.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
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①抗美援朝②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B.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30.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3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A.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B.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面发展C.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2.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的地区是()A.安徽阜阳县 B.安徽凤阳县C.安徽六安县D.安徽巢湖33.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选择的省份是()A.广东、广西B.广东、福建C.江苏、浙江D.福建、江西3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是实行()A地主减租 B废除土地剥削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C走合作化道路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5.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思想36.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周恩来在________上的讲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A.万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APEC会议D.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37.右图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图。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8. 与“小球转动大球”,被国际社会誉为“乒乓外交”直接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邓小平在联合国发言B.毛泽东会见尼克松C.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D.周恩来访问印度39.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
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C. 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D. 实行改革开放40.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
”这应感恩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42、以下四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①农民分配土地②农民报名参加生产合作社③建立人民公社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责任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3.下列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实现的理论依据是()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的构想44.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说,中国共产党在85年里“干了三件大事”。
第三件大事是指()A.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建立起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5. 央视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A.《在希望的田野上》B.《春天的故事》 C.《走进新时代》D.《我是公社小社员》46.图片承载着历史,它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征。
下列图片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合作社的农民②全民炼钢铁③走进新时代④“东方红”1号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47.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A.疆域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C.经济最繁荣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48.在节日的夜晚,传说有一个老人将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驶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或火炉前。
这个节日与下面哪个宗教有关()A. 佛教B.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49.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丹麦出版的《于尔兰邮报》最早发表了描绘先知穆罕默德的十二幅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