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生平简介

合集下载

李白生平、风格-用

李白生平、风格-用

李白生平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

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青莲乡(今四川江油县)。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十五诵诗书,作赋凌相如”。

并“好剑术”。

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安社稷,济苍生”。

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

在他的一生中,充溢着儒、道、侠的思想。

天宝初年,42岁的李白,在长安结识了贺知章。

贺知章颇为欣赏他的《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

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

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被排挤出京,赐金放还。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洛阳。

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

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

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碎叶(今中亚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他的父亲在4岁时迁居到剑南道绵州(今四川江油)。

李白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漫游中度过,他曾经在黄鹤楼搁笔,也曾在永王李璘的幕府中参与过政治,但最终因不能见容于权贵而在京三年后弃官而去,继续他的流浪生活。

在安史之乱后,他曾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但途中遇赦。

晚年的李白漂泊在东南一带,并依附于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后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他的诗文流传至今,并被整理成《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区别于另两位文学家李商隐与杜牧的“小李杜”。

他的诗才横溢,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形式多样,既有豪放的风格,又有婉约的情感。

李白出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他的母亲是突厥人,父亲是汉族人。

他的家族世代居住在西域,但他自幼就跟随父亲回到中原地区。

李白的少年时期在四川度过,他在那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古代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他的诗歌才华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十四岁时就开始创作诗歌。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曾游历四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

他的诗歌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又有婉约柔美的意境。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道家、儒家、佛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

他的诗歌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婉约的情感。

他的诗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他的诗歌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对历史传统的反思。

李白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誉为“诗中之仙”,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他的诗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启示,许多文人墨客都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诗歌创作技巧和精神风貌。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曾游历四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

他的诗歌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又有婉约柔美的意境。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道家、儒家、佛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

他的诗歌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婉约的情感。

唐代诗人李白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李白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李白生平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有诗仙之称。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唐代诗人李白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唐代诗人李白生平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

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

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

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

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

李白个人生平简介

李白个人生平简介

李白个人生平简介导语:李白作为“诗仙”被众人熟知,大家都读过很多李白的诗,但是可能大家对李白这个人不太了解。

下面橙子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李白的资料,大家快来看看吧!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人物生平早年天才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

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

祖籍为甘肃天水。

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李白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

李白五岁。

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

”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

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

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

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2]辞亲远游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

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岁。

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

秋,病卧扬州。

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李白的资料故事及人物生平详解

李白的资料故事及人物生平详解

李白的资料故事及人物生平详解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见了,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经过精心整理的李白的资料故事及人物生平详解,欢迎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更多相关资料尽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人物生平】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属唐安西都护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成长于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

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其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安史之乱发生第三年(756年),他感愤时艰,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斗争,兵败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不久即病逝,也有说“醉致疾亡”(见皮日休《李翰林诗》)。

也有说是喝酒猝死(见《旧唐书》)。

也有说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李白的诗作在全唐诗中收录于卷161至卷185。

有《李太白集》传世。

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远游】唐朝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凡祖先是经商的或祖先做过生意的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李白人物生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李白人物生平

李白人物生平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早年天才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

字太白。

其生地尚无确说。

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

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

李白五岁。

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

”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

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

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

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辞亲远游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

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岁。

春往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

秋,病卧扬州。

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

结识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

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

李白二十七岁。

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安陆。

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

开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屡次入侵。

知识扩展:李白生平简介及名句欣赏

知识扩展:李白生平简介及名句欣赏

李白生平简介及作品名句欣赏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不畏权力,藐视权贵,曾让“力士脱靴”。

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成熟起来的。

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中的高傲。

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百姓基层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

”李白图片(《古风》第三十九)并对因谄事帝王而窃据权位者的丑态极尽嘲讽之能事,如:“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个艺术概括在李白诗歌中的意义,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在杜诗中一样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的生平简介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在中国诗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唐诗的巅峰存在。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李白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白的生平简介
李白的为人豪放不羁,喜欢喝酒作诗,尤其是喝完酒之后经常诗兴大发,将自己的豪情诉诸笔下。

李白出生于701年,具体出生地点已经很难考证了,现在也有不少地方在争李白故乡这个名头,而且他的出身也相当离奇,家世、祖上都没有什么记载,有的说他的祖上是李建成或是李元吉。

李白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在15岁的时候就能做诗赋,而且他非常喜欢剑术,剑术独成一家。

在24岁的时候李白离开了故乡来到了蜀地,在蜀地游览了一番之后出蜀,在27岁的时候经过好友孟浩然的介绍成为了前宰相的孙女许氏的丈夫,从此在安陆定居。

李白一直想要进入官场,曾多次上书想要求见当地的长史但是因为遭到别人的诽谤都没有成功,后来30岁的时候游于长安,辗转于王公贵族之间都没有收获,失意潦倒的李白最后选择了回到安陆家中,隐居生活。

恰好之后唐玄宗崇尚道教,而李白自己也深受道教影响,在一次玄宗狩猎的时候,献上了《大猎赋》正好契合当时玄宗的心情,之后得以进入长安,受到了贺知章等人的称赞,但是依旧没有得到重用,因此发出了“行路难”的感慨,离开了长安,前往山东一带。

后来因为贺知章等人的推荐,李白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但是唐玄宗也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宫廷的文人,根本不参与什么朝政。

之后因为在安史之乱以后参与到诸王叛乱,虽然被免于一死,但是还是被发配到了夜郎,之后在762年的时候病逝于床榻之上。

李白是怎么死的
关于李白之死,一直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众说纷纭。

可信度较大的有三种:一是病死,二是醉死,三是溺死。

李白病死的可能性很大,根据史料的记载,李白病逝那一年已经六十二岁高龄了,李白知
道自己的死期已到,于是在临终前写下了《临终歌》这一篇诗歌交给了至交好友李冰阳。

《临终歌》是李白对自己一生的一个高度概括,字词间流露出李白对自己生命流逝的不甘以及对自己没有完成事业的懊悔。

同时,《临终歌》也可以说是李白写给自己的墓志铭。

第二种说法便是李白其实是醉酒而死的。

李白是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根据《旧唐书》里的记载,已经六十二岁高龄的李白还是嗜酒如命,最后因过度饮酒而醉死在了宣城。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史料依据,但却缺乏佐证,可信度也并不怎么高。

关于李白之死的第三种说法便是李白其实是溺死的。

李白是溺死的这种说法在史料中并没有任何的记载,只流传在民间。

相传有一日,李白泛舟于江上,一边喝酒一边赏月。

因为喝醉了酒,李白看到水中的月亮就按捺不住了,跳进江中捞月亮,最后月亮没有捞上来,自己却永远的沉在了冰冷的江水中。

不管李白到底是怎么死的,李白之死跟他参与永王作乱谋反有一定的关系。

李白的墓园在哪里
李白是中国唐朝的伟大诗人,他晚年的时候穷困潦倒,不得不投奔自己在安徽当涂当官的亲戚,在762年的时候,李白在当涂病逝,结束了自己的人生,起初是被他的亲人葬在了城南的龙山之中,后来被生前好友的后人迁葬到了附近的青山。

李白墓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外的青山西麓陇地上,坐北朝南,风景优雅,现在经过后人的保护开发,已经以李白墓园为主,建立了不少的旅游景点,合成了一个大的景区,它背靠青山,面对绿水,景色雅致,文化气息浓厚,令观光者流连忘返。

现在李白墓园主要分为三大块,十多个旅游景点,其中李白墓和太白碑林就是主推的核心景点。

李白墓毋庸置疑就是李白长眠的地方,因此每年祭奠的人也不少。

而太白碑林则镶嵌着很多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关于李白的经典石碑,其中包括,毛泽东、鲁迅、郭沫若等人。

除了这两处主要的经典之外,李白墓园的其他景点也非常吸引人,比如太白祠就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宗族祠堂的风采,而“宋碑”
则详细的记载了李白的生平简介和他在诗歌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青山上的李白墓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波折,历朝历代无数人都曾到此拜访,比如白居易,贾岛等人,而且当时已经64岁的贾岛不远千里前来祭拜,结果意外病死在了当地,葬在了李白墓不远的地方。

但是李白墓也饱受摧残,抗战年间,太白祠就曾经被炸毁,当年范传正为之篆刻的墓志铭也“惨遭毒手”,后来在文革时期,更是差点被红卫兵挖墓掘尸。

幸好,到了现在,在当地政府各界人士的保护下,李白墓才重新焕发了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