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一、引言公路路基的排水设计在公路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排水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雨水流出路面,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干燥,预防积水和泥淖现象的发生。
本文将从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原理、排水设计要求和常见的排水设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原理1. 雨水径流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将雨水迅速排除路面,以免对路面造成破坏。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首先需要对雨水径流进行计算,确定设计排水量。
雨水径流主要受到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长的影响。
通过统计降雨历时和频率资料,可以得到不同年限的设计降雨强度。
然后根据设计降雨强度和设计的径流系数,计算出设计排水量。
2. 路基排水路基排水是指雨水渗入路基后的排水问题。
路基排水的主要工作是确保路基处于干燥状态,防止路基软弱和沉降。
为了实现路基排水,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路基的纵向和横向坡度应合理设计,以便雨水能够自然排出路基。
(2) 路基横截面的开挖和填方应满足排水的需要,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3) 路基表层应设置适当的排水设施,如排水沟和过水管等。
三、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要求1. 设计排水量设计排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雨水从路面排出的体积。
设计排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排水设施的尺寸和数量。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设计降雨强度和径流系数会有所不同。
在设计排水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确保排水设施能够满足排水要求。
2. 排水坡度排水坡度是指排水设施的纵向和横向坡度。
排水设施的坡度应合理设计,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路面。
纵向坡度通常沿着道路走向进行设计,以便雨水沿着路面流动。
横向坡度通常沿着路面横截面进行设计,以防止积水现象的发生。
3. 排水设施排水设施是指用于排水的设施,主要包括排水沟、过水管、雨水篦子和排水井等。
排水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排水要求,并与路面结构相匹配。
排水沟通常设置在路基和路面之间,用于收集和排出雨水。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2)影响路基上部含水层较薄,排水量不大,并且平式
渗沟难以布置时采用。
3)构造:由上部集水构造和下部排水构造两部分组成
集水部分构造与渗沟相同,于井的四周设反滤层,顶
上为覆盖层(封闭层)。
下部排水构造,采用粗粒材料做充填物
渗井断面采用圆柱形或方柱形。
以免堵塞(暗沟顶可铺筑碎(砾)石一层,上填砂
砾)(2)暗沟流量一般不予计算。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渗沟:采用渗透方式将流向路基的地下水汇集于沟内并排到
路基范围以外指定点的排水设施,使路基上保持干燥,不致
因地下水成害。
1)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其水力特性是紊流。
2)分类:盲式、管式、洞式
整理课件
§7-1 路基路面排水要求及设计一般原则
一、排水的重要性
1.地面水渗入路基→路基强度降低
2.地面水对边坡冲刷→路基整体稳定性受到威胁
3.地下水浸入路基→强度降低(冻胀,翻浆、滑坍滑动)
4.降水渗入路面→降低材料的强度;高压水冲刷使承载力下降。
二、排水的目的与任务
1.把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含水量降低到一定范围之内
稳固,防止路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道路排水可分为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
地表排水又可分为路面(含路肩)表面排水、中央
分隔带排水和坡面排水。
排水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沿线自然条件以及桥涵
设置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注意充分利用地形和天
然水系,合理布置各项设施,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
确保排水畅通和养护方便。
排水设计包括排水系统的规划和排水结构物的设计
坑或专门设置蒸发池排除地表水。
整理课件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为了保证道路在降雨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能够正常排水,防止水浸淹、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确保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以下是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地形分析与水系状况调查
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前,首先需要对道路所经过的地貌和水系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包括道路所处的地势高低、河流湖泊的分布情况、降雨水的流向等。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排水设计提供依据。
二、径流计算与雨洪频率分析
根据地形和气候条件,进行径流计算和雨洪频率分析。
通过对降雨特征的研究,确定不同频率的降雨条件下,道路上的径流量,为后续排水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
三、设计洪水位
根据雨洪频率分析的结果,确定设计洪水位。
设计洪水位是指在设定的频率下,道路所能承受的洪水水位。
设计洪水位的确定将影响排水设施的设计规模。
四、排水设施设计
根据对地形、水系和雨洪频率等数据的分析,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雨水口、排水管道等设施,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规划,将降雨水及时排除道路,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在排水设施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路基路面设计。
路基路面设计要考虑路面的纵横坡和横断面的坡度,以保证降雨水能够顺利排泄到排水沟或排水管道中。
六、检查和维护
在设计完排水设施和路基路面后,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
包括排水沟是否有堵塞、排水管道是否有破损等,及时进行维修和清理,以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公路改建工程--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1设计规范及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2、路基设计2.1路基设计标准本项目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5米。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中线路面顶标高,路面横坡采用2%双向坡。
2.2平曲线超高、加宽方式平曲线超高为行车道及路肩绕路中线(未加宽前)旋转。
平曲线半径小于90米时均应设置超高,平曲线半径小于250米均应设置加宽(按TG2U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四级公路II类加宽),平曲线超高、加宽缓和段长度等于平曲线缓和曲线长度。
2.3 2.1路基超高方式:路基超高方式采用绕路基中心线旋转,圆曲线半径小于90米均应设置超高,超高渐变率为1/100。
计算超高缓和段时最短应符合渐变率1:15且不小于IOm的要求。
允许将超高、加2.2.2按规范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路面均应加宽,相应路基也进行加宽。
在平曲线内侧进行加宽,加宽缓和段长度采用相应缓和曲线全长按其成比例增加。
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IOm的要求设置。
加宽为单侧(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过渡段不小于IOn1。
宽缓和段部分插入曲线内。
最大超高4圾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表3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路基压实度不小于85乐路堤填料为一般砂粘土(普通土),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3.1条要求并符合上表压实度及强度要求。
2.4.2路基边坡坡率(1)路堤:本设计段填方高度较小,边坡坡率均采用1:1.5,路基填料均利用路基开挖上石方以20:80的填料比例进行路基填筑。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手段,使路基路面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降水,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交通安全。
在公路建设中,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非常重要,因为排水不畅会导致路基路面的损坏和变形,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需根据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
根据当地的降水量和降水频率,确定所需排水能力,以确保排水系统能够满足道路的使用要求。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还需考虑路面的纵、横坡等因素,以便将降水自然地导向雨水坑、排水沟等排水设施。
在纵向排水设计中,应根据路面坡度和道路几何形状,确定合理的纵向排水坡度,使雨水能够顺利排到疏水沟或排水渠中。
在横向排水设计中,应根据路面横坡和路堤高度,设计合适的横向排水系统,将降水迅速排除。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还需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
在地下水位偏高的地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设排水井、雨水篦子等,以避免水分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时还需考虑道路使用的频率和车辆种类。
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状况,设计不同的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以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
在高速公路上,由于车辆行驶速度较快,需设计较大的排水能力,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避免积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还需考虑路面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的保证。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如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等,以增强路面的排水性能。
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避免施工不规范导致的排水问题。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纵横坡、地下水位、道路使用频率和车辆种类等因素。
只有合理设计和施工,才能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和交通安全。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在我国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而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作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影响。
做好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工作是公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公路使用寿命在道路使用过程中,排水系统的不良设计会导致路面或者路基水浸,加速道路结构的损坏,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
利用科学的排水设计,可以有效减少水分对路面路基的侵蚀,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 保障交通安全排水不畅会导致路面出现积水,增加车辆行驶摩擦力,增加车辆打滑的风险,从而影响交通安全。
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可以保障道路通行的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3. 提高行车舒适度积水会对行车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行车舒适度,提高车辆燃油消耗和停滞时间。
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减少道路积水,提高行车舒适度,降低车辆维护费用。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系统设计和排水设施设计两部分。
1.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应考虑到沟槽与管渠集水的合理布置,包括道路中央排水和路肩排水。
中央排水通常采用沥青面层横向坡度和纵向横坡,将雨水由路肩向路中央引导,然后通过沟槽或者管渠排走;路肩排水则利用路肩横向坡度和距路基一定距离的排水沟将雨水引导至路基外部。
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面和路基的侵蚀。
2. 排水设施设计排水设施主要包括排水沟、排水管、检查井等,其设计需要考虑道路的类型、路段的特殊情况和排水需求等因素。
排水沟的布置应符合道路特点,确保排水系统通畅;排水管的材质和规格应根据实际排水需求进行选择;检查井的位置和设置应方便排水系统的检修和维护。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有效性。
1. 采用横向坡度横向坡度是指路面的横向倾斜度,通常采用向路中央倾斜的方式,让雨水顺着路面坡度流向路中央,然后通过排水系统排走。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 引言 • 路基排水设计 • 路面排水设计 • 排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 案例分析
目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将路 面上积聚的雨水、雪水等迅速排除, 防止水对路面造成损害,保证路面的 正常使用和车辆的安全行驶。
在多雨、多雪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尤为重要。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排水设计
对于软土地区,应加强排水设计,采取如砂垫层、排水板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提高土体强度。
对于山区公路,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布置排水设施,避免山洪、泥 石流等自然灾害对路基造成损害。
对于盐渍土地区,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避免盐渍土的侵蚀作用。
03
路面排水设计
路面表面排水设计
设计原则
路面表面排水设计应遵循迅速排 除路面积水、降低水对路面的侵 蚀和减少水对路面的破坏的原则。
横向排水设施
包括路肩排水沟、泄水口等,用于 将路面积水引至纵向排水沟渠或边 沟。
纵向排水设施
包括纵向排水沟渠、中央分隔带排 水等,用于汇集和排除路面的纵向 水流。
路面内部排水设计
01
排水设计的重要性
良好的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可以延 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
用,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益。
如果排水不畅,路面积水会导致 路面损坏、车辆打滑,甚至引发
交通事故。
路基长期浸泡在水中可能会造成 路基变形、下沉等损害,严重影
响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2
路基排水设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面排水设计
设计边沟、截水沟、 排水沟等设施,将路 面的积水引至路基外。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一、设计原则与目的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为了使雨水迅速排除路面,减少水文冲刷对路基路面的破坏,提高路面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合理的排水设计可以减少路面下的地下水位和软基的液化,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排水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路面,避免积水,减少水文冲刷。
2. 综合考虑合理利用地形:充分利用地形高低起伏,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减少投资成本。
3. 考虑保护环境:避免排水系统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
4. 综合考虑经济性:在保证排水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成本,提高排水系统的经济性。
二、设计要点1. 路面横坡设计路面横坡是指路面在横向上的坡度,通过合理设置路面横坡可以使路面上的雨水迅速排离路面。
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采用2%~4%的横坡设计。
路面纵坡是指路面在纵向上的坡度,根据道路的长度和高差,合理设置路面的纵坡可以保证雨水迅速排除,减少积水和水文冲刷的发生。
3. 排水沟设计排水沟是用于收集和排除路面雨水的设施,根据路面的情况和地形特点,排水沟可以分为横向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沟。
在设计排水沟时,应考虑沟槽的宽度、深度、坡度、出口设置等因素,以保证排水沟的畅通和排水效果。
5. 排水设施设置在排水系统中,还需要设置一些排水设施,如护坡排水管、井口、溢流口等。
这些排水设施的设置需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置,保证排水系统的整体畅通和排水效果。
6. 轴流式排水系统设计在某些路段,可以采用轴流式排水系统来排除路面雨水。
轴流式排水系统利用轴流原理,通过对路面进行微观波纹处理,使雨水能迅速流向路基两侧的排水沟,有效排除路面雨水。
7. 涵洞和涵洞排水设计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涵洞和涵洞排水系统。
涵洞是用于排除路面下的积水或地下水的设施,设计时需要考虑洞身和洞面的尺寸、坡度、出口设置等因素;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涵洞排水系统,确保涵洞周围的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指为了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转和使用,使雨水能迅速排除,保持公路路面的干燥和平整,减少水毁对路基和路面的破坏,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对公路进行适当的排水设计。
下面将介绍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排水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目的是保证公路的通行条件和安全,并减少水毁对公路的损害。
排水设计的原则包括合理、经济、简便、可靠、安全等。
1. 合理性:排水设计应根据道路交通量、地理环境和降雨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和论证,确定合适的排水系统和措施。
2. 经济性:排水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投资和维护成本,选择合适的排水设施和材料。
3. 简便性:排水设计应尽量简化工程量,减少工程繁琐和施工难度。
4. 可靠性:排水设计应保证排水设施的可靠性,确保能够顺利排水。
5. 安全性:排水设计应保证公路路面的安全,避免因排水不畅造成的交通事故和灾害。
二、排水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轮廓线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和加固设计等。
1. 轮廓线设计:排水设计应根据公路的地势起伏和排水需要,确定合适的水平线和纵向坡度,使雨水能够顺利排除。
4. 加固设计:排水设计应根据公路的交通量和重载情况,确定适当的路基和路面加固措施,避免因排水不良引起的路面变形和沉陷。
1. 排水设施的布置要合理,覆盖全面,保证排水的畅通。
2. 排水设施的设计要合适,能承受预期的雨水流量和水压。
3. 排水设施的材料要具有耐久性和防腐蚀性能,保证设施的寿命。
4. 排水设施的施工要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减少施工缺陷和故障。
5. 排水设施的维护要及时,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清洁。
三、利用现代排水技术进行排水设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排水技术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常用的现代排水技术包括雨水花园、生态反渗透工程、雨水集中利用等。
1. 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通过布置植物、雨水收集系统和土壤过滤层等,将雨
水与植物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
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可以通
过设计雨水花园,将雨水收集后经过植物和土壤过滤,减少雨水对公路的冲击力和污染。
2. 生态反渗透工程:生态反渗透工程是一种利用人工构筑物和植被等,将雨水透过
土壤渗透到地下水层的工程。
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可以通过设计生态反渗透工程,使雨水能够充分渗透到地下水层,减少地表径流和提高地下水资源利用率。
四、排水设计的施工和维护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施工和维护是保证排水设施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施工和维护的要求包括:
1. 施工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设施的合理布置和材料的质量。
3. 维护工作要全面,包括清理积水、疏通排水口、修复破损设施等。
4. 维护工作要规范,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保证公路正常运行和使用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排水设计
和利用现代排水技术,可以减少水毁对公路的损害,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施工和
维护的规范也是保证排水设施正常运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