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析海水淡化除硼的研究
海水淡化电渗析

海水淡化电渗析海水淡化电渗析(Electrodialysis Desalination)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加剧,淡水资源日益紧缺。
相较于淡水,海水资源丰富且广泛分布,然而海水中的高盐度使其无法直接作为饮用水或农业灌溉水源。
因此,海水淡化技术变得越来越关键。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种常用的海水淡化技术——电渗析(Electrodialysis Desalination)。
第一部分:电渗析技术原理及过程电渗析是一种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中迁移的现象,实现溶液中离子分离和除盐的方法。
电渗析过程通过交替排列的正负离子交换膜和浓水腔、稀水腔,以及外加电场的作用,实现了海水中盐分的去除。
第二部分:电渗析技术的优点相较于其他海水淡化技术,电渗析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较低的能耗:电渗析所需的能量主要用于外加电场,相比于蒸馏等其他技术,其能耗较低。
2. 资源利用:在淡化过程中,电渗析技术可以同时回收海水中的其他有价值的化学品和溶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3. 操作灵活性:电渗析设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和扩展,以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淡化项目。
4. 环境友好:与传统的热法淡化技术相比,电渗析过程不需要产生高温蒸汽,因此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三部分:应用案例电渗析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地有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小型海水淡化设备:电渗析技术可以被应用于小规模的海水淡化设备,用于满足农村地区的饮用水需求。
2. 偏远地区供水:一些偏远地区的供水问题可以通过电渗析技术得到解决,从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3. 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在一些岛屿国家和沙漠地区,电渗析技术被应用于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工程,为当地的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
第四部分:对海水淡化电渗析技术的观点和理解海水淡化电渗析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应对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挑战。
其低能耗、资源回收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使之成为海水淡化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电渗析海水淡化技术发展

电渗析海水淡化技术进展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进展的根本物质,是地球生态环境维持平衡的重要因素。
然而,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一方面,淡水资源储存量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衡,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进展和人口数量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工农业进展和城市规模扩大带来的水体污染日趋严峻。
水资源匮乏正日益影响全球的经济社会进展和生态平衡,甚至引起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冲突。
联合国有关机构指出“供水缺乏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世界上在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的危机”。
地球外表约3/4 都被水掩盖,其中海水占96.5%,但是这局部水含盐量较高,不能直接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
可取用的河水、湖水及浅层地下水等仅占0.2%左右,这其中还包括相当大一局部的苦咸水。
2023 年联合国世界水资源进展报告指出,到 2050 年,全球淡水资源总需求量将比 2023 年增长 55%左右,届时全球 40%的人口将会面临严峻的缺水危机。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20m3,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是全球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且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局部地区水资源污染严峻。
面对日益严峻的缺水形势,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调控措施,如兴建大型蓄水工程、跨流调水等等,这些措施只能缓解局部城市和地区的缺水状况,难以满足大多数城市经济快速进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
此外,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地下水多为苦咸水,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引起海水倒灌等等,均使得我国的缺水形势日趋严峻。
据有关部门推测,我国将在 2030 年左右消灭缺水顶峰。
因此,通过适宜的方法对海水进展淡化成为从源头增加淡水资源量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维持淡水持续供给、优化淡水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海水淡化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方法从海水中猎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其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从海水中取出水,包括蒸馏法、反渗透法、冰冻法、水合物法和溶剂萃取法等;二是从海水中取出盐,包括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电容吸附法和压渗法等。
除硼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除硼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贺融融;李小康;鱼涛;屈撑囤【摘要】硼作为一种微量元素, 在水溶液中以硼酸、硼酸盐、硼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有弊, 当硼浓度过大时, 会影响周围环境和生物生存, 而化学沉淀法、吸附法、树脂法、膜分离法是现在去除污水中硼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了这几种除硼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海水淡化、压裂返排液中的应用,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升级优化和新的技术结合, 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环境治理理念.%Boron, as a microelement which is in the form of boric acid, borate and borosilicate in aqueous solution,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boron is too high, it will affect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biological survival. The chemical precipitation, adsorption, resin and membrane separation method are the main methods for removing boron from sewage. The principles of these method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fracturing backflow were introduced.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original methods needed to be upgraded and optimized to achieve efficient,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9(047)001【总页数】4页(P17-19,40)【关键词】硼;除硼;压裂返排液;海水淡化【作者】贺融融;李小康;鱼涛;屈撑囤【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5;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5;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921 硼的存在形式及危害硼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硼酸、硼酸盐、硼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无单质硼元素的存在。
电渗析法海水淡化原理

电渗析法海水淡化原理电渗析法海水淡化原理电渗析法是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而脱出水中离子的淡化过程。
电去离子(EDI)是一种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电渗析过程,离子交换盐和离子交换连续再生过程。
一起来看看电渗析法海水淡化原理:电渗析法海水淡化的原理电渗析法:水中的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可通过半透膜。
最初的惰性半透膜电渗析法,主要用于溶胶的提纯,电流效率很低。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选择性离子交换膜向世,才能够用电渗析法淡化海水或苦咸水。
脱盐用的选择性离子交换膜有两种:①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的阳离子交换膜;②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透过的阴离子交换膜。
使阴膜和阳膜交替排列,中间衬以隔板(其中有水流通道),夹紧之后,在两端加上电极,就成电渗析脱盐装置。
当海水流经电渗器时,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阴离子透过阴膜向阳极方向迁移,途中被阳膜挡住去路,被水流冲洗而出;阳离子透过阳膜向阴极方向迁移,途中被阴膜挡住,也被水流冲出。
透过阳膜或阴膜的水为淡水。
结果,从大约一半的夹层流出的水为淡水,从另一半流出的则为浓缩的'海水。
电渗析脱盐所用的半透膜,除要求电阻低、透过的选择性高、交换容量大和水的电渗小之外,还要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尺寸不变和化学稳定性高等。
在电渗析脱盐过程中,反离子(电荷与膜内交换基团相反的离子)在膜内的迁移速度比在溶液里大,致使淡化夹层的内膜半身,溶液界面上的离子浓度低于主体溶液浓度而形成浓度差。
当电流升至某值时,扩散迁移的离子不足以补充界面上离子的缺额,而使界面浓度趋近于零,这时的电流称为极限电流。
如再增加电流,就会迫使界面上的水分子解离,由解离出的H和OH来承担超过极限值那部分电流的输送。
这种现象称为极化现象。
这不仅使电流白白消耗在无助于脱盐的H和OH的迁移上,而且会引起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使钙盐镁盐之类的离子浓度的乘积超过溶度积,而在浓缩海水夹层的阴膜和阳膜的表面沉淀,阻塞水流通道,甚至被迫停机拆洗。
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实践

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实践正文:一、前言海水淡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过程,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日益严重,淡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而海水淡化技术则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1.传统海水淡化技术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
其中,蒸馏法是最早被应用的一种方法。
它是通过将海水加热,使其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将蒸发出的水收集起来,从而实现海水淡化的过程。
但蒸馏法的能耗较高,目前已被逐渐淘汰。
反渗透法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海水淡化技术之一。
它是基于对溶液的逆向渗透现象进行的一种处理方法,通过利用高压将海水强制通过半透膜,将盐分和杂质从水中筛选出来,从而产生纯净水。
电渗析法则是一种通过电场使得离子在轴向和径向平衡的过程中实现海水淡化的方法。
2.新型海水淡化技术除了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海水淡化技术被不断研发出来。
例如,以太能公司研发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和海水蒸发技术的“海香”设备,通过利用太阳能加热海水,使海水中的水分蒸汽化,然后通过冷却形成凝水滴,从而实现海水淡化的目的。
此外,利用纳米材料处理海水的方法也逐渐被人们关注。
三、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实践1.东海船舶海水淡化装置东海船舶海水淡化装置是一种基于反渗透原理进行海水淡化的设备。
它可以快速、高效地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过滤掉,从而得到纯净的淡水。
该设备广泛应用于海上船舶、海洋平台等场合,并且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2.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是一项关键的能源工程,它将西部天然气输送至华东地区。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海水淡化技术被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东线二线段的开发中,海水淡化技术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其产生的淡水被用于消防、冲洗、绿化等方面。
3.海岛供水许多海岛由于历史原因或地理位置的限制,无法进行跨海域水资源调配,因此对于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较为迫切。
电渗析海水淡化除硼的研究

摘要在海岛开发建设过程中,电渗析小型海水淡化技术具有较强的优势。
但是该技术存在的出水硼含量高、能耗大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以实验室配置模拟海水,提出浓水分段外排电渗析的方法,将电渗析过程中的浓水分一至五段外排,考察该过程中溶液中的盐和硼的去除效果、pH值、电阻、电流效率以及水迁移量的变化情况;并针对电渗析的时长、pH值、离子交换膜的品种等影响电渗析海水淡化硼去除效果的因素进行操作工艺优化,提高电渗析海水淡化过程中硼的去除效果;并且组建了一套便携式小型海水淡化设备进行现场小试。
研究发现:1.采用浓水分段外排电渗析方法时,模拟海水脱盐速率随着浓水分段外排数从一至五段增加而增加;含盐量降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的500mg/L需要的时间逐渐缩短;离子的电迁移系数λ基本保持不变,离子的浓差扩散系数μ同比有所降低;水的电渗透系数φ基本保持不变,水的浓差扩散系数ρ逐渐减小,淡室中因为浓淡室之间的浓差导致的水损失量也随分段数增加而减小。
2.采用浓水分段外排电渗析方法时,对模拟海水中硼的去除效果最好的四段浓水分段外排法,可以在180min的电渗析过程内将模拟海水中硼的浓度从5mg/L降至0.461mg/L,达到了《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3. 采用浓水分段外排电渗析方法时,淡室的pH值呈上升趋势,但能够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pH值的要求;同时,膜堆电阻随浓水分段外排段数增加而逐渐减缓,膜堆的电流效率提升明显,平均效率最高可达90.4%;膜堆能耗逐渐降低,四段法浓水分段外排电渗析的能耗最低。
4. 对影响电渗析海水淡化硼去除效果的因素进行操作工艺优化。
结果表明,当电渗析时长为210min时,淡室中硼的浓度最低;当淡室中的pH维持在8.5时,硼的去除效果最好;当电渗析过程进行至120min时,将淡室的pH值维持在8.5,可以将实验结束时淡室中的硼浓度从5mg/L降至0.3041mg/L,实现了电渗析膜堆最高除硼效率;日本Katsujiro Iwai离子交换膜在离子迁移速率、电迁移系数、浓差扩散系数、以及水的电渗透系数、浓差渗透系数以及除硼效果上表现优良,但其价格昂贵,为降低成本,本文组建的便携式小型海水淡化电渗析设备采用性能稍微逊色的合肥科佳4号离子交换膜。
电渗析浓缩技术在海水淡化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电渗析浓缩技术在海水淡化设备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海水淡化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但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存在能耗高、设备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电渗析浓缩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水淡化方法,具有能耗低、设备紧凑、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在海水淡化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电渗析浓缩技术在海水淡化设备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1. 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淡水资源的供应却面临着严重的短缺问题。
海水淡化作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主要包括蒸馏、反渗透和离子交换等,但这些方法存在能耗高、设备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能耗低、设备紧凑、维护成本低的海水淡化方法是当前海水淡化研究的热点之一。
2. 电渗析浓缩技术的原理电渗析浓缩技术是利用电渗析效应将盐水中的离子从阳极侧迁移至阴极侧,从而实现海水的浓缩与淡化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通过电场、选择性渗透膜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梯度来实现。
在电渗析过程中,盐水通过电渗析膜,带有电荷的离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达到淡化和浓缩的效果。
电渗析浓缩技术具有能耗低、设备紧凑、维护成本低、高效率等优点,成为海水淡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3. 电渗析浓缩技术在海水淡化设备中的应用电渗析浓缩技术在海水淡化设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浓缩水处理电渗析浓缩技术可以对海水进行浓缩处理,从而减少盐分含量,提高水质。
通过电渗析浓缩技术,可以将海水中的约97%的盐分去除,得到高质量的淡水。
这种浓缩水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2 产能提升电渗析浓缩技术可以提高海水淡化设备的产能。
由于电渗析浓缩技术能耗低、设备紧凑,可以在相同设备体积的情况下提高海水淡化设备的产能。
这对于满足日益增长的淡水需求非常重要。
3.3 能源回收电渗析浓缩技术还可以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海水淡化设施在海洋科研中的应用

海水淡化设施在海洋科研中的应用海洋科研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的海洋科研领域中,海水淡化设施的应用不仅提供了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来源,更为海洋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本文将对海水淡化设施在海洋科研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探索其在海洋科研发展中的潜力与前景。
一、海水淡化设施的分类海水淡化设施主要分为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三种。
蒸馏法是利用水在加热后产生蒸汽,蒸汽在冷凝器中凝结成为淡水的方法。
反渗透法则是通过在半透膜上建立一定的水压差,使得海水中的盐分不能通过半透膜,从而实现淡水的分离。
电渗析法则是应用电解原理,将盐水通过电解膜分离成盐和淡水两部分。
二、海水淡化设施在海洋科研中的作用1. 海洋水质监测与保护海洋水质监测是海洋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水淡化设施在海洋科研中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淡水用于各种分析实验和监测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海洋科研需要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估,而海水淡化设施为这些研究提供了清洁的淡水资源,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保障。
2. 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海洋科研中的重要课题,其中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较大潜力。
然而,这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淡水的支持。
通过海水淡化设施将海水转换为淡水,可以为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持续且可靠的水资源,从而推动相应的科研工作和经济发展。
3. 淡水生态系统研究淡水生态系统是海洋科研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研究内容涉及淡水生物多样性、淡水湖泊的水质变化等。
然而,由于淡水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淡水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对淡水生态系统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
海水淡化设施的应用可以提供稳定的淡水资源,为淡水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
三、海水淡化设施在海洋科研中的前景1. 新兴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新型的海水淡化技术正不断涌现。
例如,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海水淡化设施,不仅能够节能减排,还能够为海洋科研提供绿色、可持续的淡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渗析海水淡化除硼的研究
电渗析海水淡化除硼的研究
摘要:
海水淡化作为解决干旱地区用水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海水中存在的硼元素对人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本文通过电渗析技术,以去除海水中的硼元素为目标,对海水淡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电渗析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海水中的硼元素,为海水淡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1. 引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海水淡化技术作为一种解决方法,因其可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而备受关注。
然而,海水中存在的硼元素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去除海水中的硼元素成为了海水淡化的重要环节。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电渗析技术对海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硼元素。
电渗析技术是一种以电阻装置为核心的膜分离技术,通过外加电场作用使离子在膜上移动,实现溶液中离子的分离和浓缩。
通过设计合适的电场参数以及膜材料的选择,可以实现对硼元素的有效去除。
3. 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渗析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海水中的硼含量。
在设定的电场强度和温度条件下,硼元素通过膜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远高于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
此外,实验还探究了影响电渗析效果的因素,包括膜材料的选择、电场强度
的调节等。
结果表明,采用聚合物膜材料并增加电场强度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渗析效果。
同时,本研究对电渗析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进行了估算。
结果发现,与传统的蒸馏方法相比,电渗析技术在能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些结果表明,电渗析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海水淡化除硼方法。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电渗析技术对海水淡化中的硼元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电渗析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海水中的硼元素,为广大地区缺水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此外,电渗析技术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对于推动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电渗析过程中各参数的优化以及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以提高其工程化应用的可行性。
通过设计合适的电场参数以及膜材料的选择,本研究实现了对海水中硼元素的高效去除。
实验结果表明,电渗析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海水中的硼含量,膜去除率可达90%以上。
与传统
的海水淡化方法相比,电渗析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能耗低和效率高等方面。
因此,电渗析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海水淡化除硼方法。
然而,还需进一步优化电渗析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以提高其工程化应用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