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振动动力学方程推导

合集下载

谐振子

谐振子

O
2) 由: A
02
2 0
和已知条件:
2
0
x0
b
x0
mg k
0.05
m
b
O' 0
x0
可得:A 0.07 m
x
3)

tg 0
0 0
1
和初速度为负值,可知:0 4
4) (t) Acos(t ) 0.07cos(4t 4) (m)
5) E 1 kA2 0.039 (J) 6) 做图略
x0
和速度
0,由:
x0
Acos Asin
0
联立可得:
A
x02
2 0
2
tg1( 0 ) x0
简谐运动实例:
( 1 ) 单摆
准弹性力:
l
1. 细线质量不计 约
ft mg
定 2. <5 以保证sin 由牛顿定律:
m
ft
3. 阻力忽略不计
ft
பைடு நூலகம்
mg
mat
m
l
ml
d2
dt 2
mg
d2g 0
dt2 l
一个作简谐运动的质点所受的沿位移方向的合外力 与它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而反向。这样的力称为 恢复力(Restoring Forces)。
2. 动力学方程 (以水平弹簧振子为例)
由 f ma m d2 x dt2
及 f kx 得
f
k
m
0x
x
弹簧振子
d2 x m d t 2 kx
d 2x dt2
§4.2 谐振子(动力学部分) (Harmonic Oscillator)

简谐振动的能量、单摆和复摆

简谐振动的能量、单摆和复摆

简谐运动能量图
o
能量
x−t
T
ϕ =0 t x = A cosωt v − t v = − Aω sin ω t
1 E = kA 2 2 1 2 2 E p = kA cos ω t 2
o
T 4
T 2
3T 4
T
t
1 2 2 2 Ek = mω A sin ωt 2
(33)简谐振动的能量、单摆和复摆 33)简谐振动的能量、
− 2A/ 2
2 x1 = ± A 2
O
2A/ 2
x
x1 = ±7.07×10 m
−3
(33)简谐振动的能量、单摆和复摆 33)简谐振动的能量、
机械振动
(5)当物体的位移为振幅的一半时动能、势能 )当物体的位移为振幅的一半时动能、 各占总能量的多少? 各占总能量的多少
1 2 1 A E Ep = kx = k = 2 2 2 4
ω = k /m
1 2 2 (振幅的动力学意义) E = Ek + Ep = kA ∝ A 振幅的动力学意义) 2
线性回复力是保守力, 简谐运动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线性回复力是保守力,作简谐运动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保守力 运动的系统
(33)简谐振动的能量、单摆和复摆 33)简谐振动的能量、
机械振动
x, v
(33)简谐振动的能量、单摆和复摆 33)简谐振动的能量、
(3)总能量; )总能量;
机械振动
E = Ek ,max= 2.0 × 10 J
(4)物体在何处其动能和势能相等? )物体在何处其动能和势能相等?
−3
Ep1 = Ek1 = =
E 2
kA2 4
Ep1 = kx

谐振动的运动学

谐振动的运动学

)
令 t=0 则
x0
A c os 0
(1)
V 0
Asin 0
(2)
12 22

A
x02
V02
2
2、周期T(频率、圆频率ω 、固有圆频率)
(1)周期T:完成一次完全振动所需的时间
x Acos(t 0 ) Acos(t T ) 0
Acos(t 0 2 )
T 2
或 T 2
2
(2)频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完全振动的次数
13
2、参考圆、参考点:
(1) 所谓参考圆:指旋转矢量旋转一周时矢量端点的轨迹;而矢量的端点则谓之参 考点。
参考点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才是谐振动。
(2)利用参考点在参考圆中的位置来判断振动位相所在的象限
由图可知:
x>0, v<0 , φ在第 I 象限
v2
v1
x<0, v<0 , φ在第Ⅱ 象限 x<0, v>0 , φ在第 III 象限 x>0, v>0 , φ在第Ⅳ 象限
φ =tg-1(-v0/ωx0)=12.6° 在第三象限, φ0 =180°+12.6°
或取
φ0 =180°+12.6°=192.6°=3.36 rad
也可写成 φ0 =-2.92 rad
振动表达式为
x=2.05×10-2cos(11.2t-2.92) (SI)
12
三、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1、旋转矢量的规定法则 (1) 旋转矢量的制作
两个同频振动在同一时刻的位相之差
Δφ=φ20-φ10
2)同一振动在不同时刻的位相差
同一振动在t1、t2时刻的位相差为
Δφ=(ωt2+φ0)-(ωt1+φ0)=ω(t2-t1)

振动方程简.ppt

振动方程简.ppt

解:1) 首先确定三个物理量ω, A, φ.
x Acos(t )
x
A
A/2
a
o
-A
Tt
振动曲线
已知A, T, ω=2π/T, 如何求φ? 方法1:解析法
将t=0, x0=A/2, t>0, v = -Aωsinφ>0代入方程
17
x A A/2
a
o
-A
cos 1
2
t Asin 0
3
T
代t 入 方
2. 周期、频率:
1
T 2π
x xt图
A
o
Tt
T
A
2
圆频率 2v 2
T
周期和频率仅与振动系 统本身的物理性质有关
弹簧振子周期
T 2π m k
6
3. 相位 t
相 位 (t) t
相位的意义:决定任意时刻物体的运动状态
1)相差 2nπ (n为整数)质点运动状态相同.
2)初相位 (t 0) 描述质点初始时刻的运动状态.
3
O
A x t 1 (s) 0.13s
18
v
x/m
0.05 0.025 o 0.025 0.05
15
3)若物体在x=0.05 m处时速度不为0,而是具有 向右的初速度v0=0.30 m•s-1 ,求其运动方程。
解:A和φ由初始条件x0 = 0.05m, v0 = 0.30 m•s-1定
O
1 2
kA2
1 2
kx02
1 2
m v02
A2
x02
m k
v02
2 k , k m2
m
A
x02
v02

简谐振动的方程

简谐振动的方程

m
O
x X
k mg / l
令向下有位移x, 则 f mg k (l x) kx
作谐振动
设振动方程为

x A cos(t 0 )
k m g l 9.8 10rad / s 0.098
由初条件得
A x0 (
2
v0

) 2 0.098m
0 是t =0时刻的位相—初位相
(4)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A
t
t t

t0
o
x
x
x A cos(t )
请看动画……
用旋转矢量图画简谐运动的 x t 图
三 简谐运动的特征
1)
2) 3)
F kx
d2 x 2 x 2 dt
(平衡位置
x0 )
v0 0 arctg ( ) 0, x0
由x0=Acos0=-0.098<0 cos0<0, 取0= 振动方程为:x=9.810-2cos(10t+)m
(2)按题意 t=0 时
m
O
x X
x0=0,v0>0
x0=Acos0=0 , cos0=0 0=/2 ,3/2 v0=-Asin>0 , sin 0 <0, 取0=3/2 x=9.810-2cos(10t+3/2) m
x t 图
x A cos t
x
A
t
v t 图
v A sin t
A cos(t
A

2 )
2
v
t
a t 图
a A 2 cos t

简 谐 振 动

简 谐 振 动
周期、频率和角频率都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在
国际单位制中,周期的单位为秒(s);频率的单位为赫兹 (Hz);角频率的单位为弧度每秒(rad/s)。
对弹簧振子,由于
k
m
故有:
T 2π m k
1 k
2π m
由上式可以看出,弹簧振子的周期和频率都是由物体的质量 m和弹簧的劲度系数k所决定的,即只与振动系统本身的物理性 质有关。因此,我们将这种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周期 和频率称为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v dx Asin(t )
dt
a
d2x dt 2
2 Acos(t

【例10-1】如下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质细棒 悬挂在水平轴O点。开始时,棒在垂直位置OO′,处于平衡状态。 将棒拉开微小角度θ后放手,棒将在重力矩作用下,绕O点在竖 直平面内来回摆动。此装置是最简单的物理摆,又称为复摆。 若不计棒与轴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棒将摆动不止。试证明在 摆角很小的情况下,细棒的摆动为简谐振动。
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受到的弹力F的大小 与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成正比,即F=-kx
上式中,负号表示弹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始终指向 平衡位置,因此,此力又称为回复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
a F k x mm
因k和m都是正值,其比值可用一个常数ω的平方表示,即ω2 =k/m,故上式可写为:
物理学
简谐振动
物体运动时,如果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或角位移)按余 弦函数或正弦函数的规律随时间变化,则这种运动称为简谐振 动。在忽略阻力的情况下,弹簧振子的振动及单摆的小角度摆 动等都可视为简谐振动。
1.1 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
如下图所示,一轻弹簧(质量可忽略不计)放置在光滑水平 面上,一端固定,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的物体。这样的系统称为 弹簧振子,它是物理学中的又一理想模型。

简谐振动方程

简谐振动方程
简谐振动的方程
一、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
1.弹簧振子
l0 k
m
d2x m dt2
F
kx
A o
x
A
k 2
m
d2x k
dt 2
m
x0
d2 dt
x
2
2
x
0
(1)
2 单摆
sin
(ml
2
)
d2
dt 2
M mgl
d2
dt 2
g l
0
(2)
记 2 g x
l
d2x dt 2
2x
0
(1)
O
l
T
mg
mg k
1
1
(m
2kh M
)g
一、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

d2 dt
x
2
2
x
0

二、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
x Acos(t )
t t A
t
t 0 x
o
x
x Acos(t )
旋转矢量法
初始条件确定A 初位相
例:如图m=2×10-2kg,弹簧的静止形变为l=9.8 cm. t=0 时,x0=-9.8cm,v0=0
2 描述简谐振动的特征量
(1)振幅 A
x Acos(t )
(2)周期、频率、圆频率
弹簧振子 k
m
单 摆 g
l
T 2 m
k
T 2 l
g
1 k 2 m
1 g 2 l
复 摆 mgh T 2 I 1 mgh
I
mgh
2 I
(3) 位相和初位相
x A cos(t 0 )

机械振动——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

机械振动——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
f=-kx
式中的比例系数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Stiffness),它反映弹簧的固有性质,负号表示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它是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离平衡位置越远,力越大;在平衡位置力为零,物体由于惯性继续运动。这种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力称为回复力。
2.动力学方程及其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可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对于给定的弹簧振子,m和k均为正值常量,令
则上动的微分方程。
三、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
1.简谐振动的表达式(运动学方程)
简谐运动的微分方程的解具有正弦、余弦函数或指数形式。我们采用余弦函数形式,即
这就是简谐运动的运动学方程,式中A和φ是积分常数。
说明:
1)简谐运动不仅是周期性的,而且是有界的,只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或它们的组合才具有这种性质,这里我们采用余弦函数。
定义:物体在2π秒时间内所作的完全振动的次数,用ω表示,单位为弧度/秒(rad. s-1或s-1)。
说明:
1)简谐运动的基本特性是它的周期性;
2)周期、频率或圆频率均有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所决定,故称之为固有周期、固有频率或固有圆频率。
3)对于弹簧振子, , , 。
4)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三、相位(Phase)—反映振动的状态
物体在B、C之间来回往复运动。
结论:物体作简谐运动的条件:
物体的惯性——阻止系统停留在平衡位置
作用在物体上的弹性力——驱使系统回复到平衡位置
二、弹簧振子的动力学特征:
1.线性回复力
分析弹簧振子的受力情况。取平衡位置O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由胡克定律可知,物体m(可视为质点)在坐标为x(即相对于O点的位移)的位置时所受弹簧的作用力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谐振动动力学方程推导
简谐运动可以看做圆周运动的投影,所以其周期也可以用圆周运动的公式来推导。

圆周运动的;很明显v无法测量到,所以根据得到。

其中向心力F便可以用三角函数转换回复力得到即(F=-kx中负号只表示方向,所以在这省略)。

所以得到;
因为x与r之间的关系是:x=rcosα,所以上式继续化简得
到:。

然后再将v带入之前的圆周运动T中,即可得到。

将R记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即:简谐运动的振幅;
将ω记为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即:简谐运动的圆频率,
则:;
将φ记为 t=0 时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偏离该直径的角度(逆时针为正方向),即:简谐运动的初相位。

则,在t时刻:
简谐运动的位移x=Rcos(ωt+φ);
简谐运动的速度v=-ωRsin(ωt+φ);
简谐运动的加速度a=-ω2Rcos(ωt+φ),上述三式即为简谐运动的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