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级下数学期末难题

合集下载

2017七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

2017七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

2017年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解答】解:∵a+b=7,ab=10,∴a2b+ab2=ab(a+b)=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既考查了对因式分解方法的掌握,又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的方法,同时还隐含了整体的数学思想和正确运算的能力.16.如图,四边形ABCD中,∠A=100°,∠C=70°,点M、N分别在AB、BC上,将△BMN沿MN翻折,得△FMN.若MF∥AD,FN∥DC,则∠B的度数为95 °.【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MF=80°,∠FNB=70°,再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FMN=∠BMN=50°,∠FNM=∠MNB=35°,进而求出∠B的度数以及得出∠D的度数.【解答】解:∵MF∥AD,FN∥DC,∠A=100°,∠C=70°,∴∠BMF=80°,∠FNB=70°,∵将△BMN沿MN翻折,得△FMN,∴∠FMN=∠BMN=50°,∠FNM=∠MNB=35°,∴∠F=∠B=180°﹣50°﹣35°=95°,故答案为:9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多边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FMN=∠BMN,∠FNM=∠MNB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68分)17.计算:(1)(3.14﹣π)0+(﹣)﹣2﹣2×2﹣1(2)(2a2+ab﹣2b2)(﹣ab)【考点】4A:单项式乘多项式;2C:实数的运算;6E:零指数幂;6F:负整数指数幂.【分析】(1)根据0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即可解答.(2)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即可解答.【解答】解:(1)(3.14﹣π)0+(﹣)﹣2﹣2×2﹣1=1+4﹣2×=1+4﹣1=4.(2)(2a2+ab﹣2b2)(﹣ab)=.【点评】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18.先化简,再求值:2b2+(b﹣a)(﹣b﹣a)﹣(a﹣b)2,其中a=﹣3,b=.【考点】4J: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先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原式=2b2+a2﹣b2﹣a2+2ab﹣b2=2ab,当a=﹣3,b=时,原式=2×(﹣3)×=﹣3.【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的应用,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19.分解因式:x4﹣2x2y2+y4.【考点】54: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分析】首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解答】解:x4﹣2x2y2+y4=(x2﹣y2)2=(x﹣y)2(x+y)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公式是解题关键.20.解方程组:.【考点】9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11:计算题;521: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①×5+②得:14y=14,即y=1,把y=1代入①得:x=2,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1.(1)解不等式:2x﹣1≥3x+1,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解不等式组:,并写出所有的整数解.【考点】CC: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C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C6:解一元一次不等式;CB: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1)先再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为1即可;(2)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然后写出范围内的整数解即可.【解答】解:(1)2x﹣1≥3x+1,2x﹣3x≥1+1,﹣x≥2,x≤﹣2,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为:(2),由①得,4x+4≤7x+10,﹣3x≤6,x≥﹣2,由②得,3x﹣3x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 所以,原不等式的所有的整数解为﹣2,﹣1.【点评】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注意系数化为1时,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同时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22.把下面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ABC'中,AD⊥BC于点D,EF⊥BC于点F,EF 交AB于点G,交CA的延长线于点E,AD平分∠BAC.求证:∠1=∠2证明:∵AD⊥BC于点D,FF⊥BC于点F(己知)∴∠ADC=90°,∠EFC=90°(垂直定义)∴∠ADC=∠EFC(等量代换)∴AD∥E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B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C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平分∠BAC(己知)∴∠BAD=∠CAD(角平分线定义)∴∠1=∠2(等量代换)【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求出∠ADC=∠EFC,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D∥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BAD,∠2=∠CAD,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BAD=∠CA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AD⊥BC于点D,FF⊥BC于点F(己知),∴∠ADC=90°,∠EFC=90°(垂直定义),∴∠ADC=∠EFC(等量代换),∴A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B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C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平分∠BAC(己知),∴∠BAD=∠CAD(角平分线定义),∴∠1=∠2(等量代换),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AD,角平分线定义,等量代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定义,垂直定义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3.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已知:△ABC.求证:∠BAC+∠B+∠C=180°.【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14:证明题.【分析】画出画图,已知△ABC、求证:∠BAC+∠B+∠C=180°.过点A作EF∥BC,利用EF∥BC,可得∠1=∠B,∠2=∠C,而∠1+∠2+∠BAC=180°,利用等量代换可证∠BAC+∠B+∠C=180°.【解答】解:已知:△ABC,求证:∠BAC+∠B+∠C=180°,证明:过点A作EF∥BC,∵EF∥BC,∴∠1=∠B,∠2=∠C,∵∠1+∠2+∠BAC=180°,∴∠BAC+∠B+∠C=180°.即知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故答案为:△ABC;∠BAC+∠B+∠C=180°.【点评】本题考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做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24.如图,AD为△ABC的高,BE为△ABC的角平分线,若∠EBA=32°,∠AEB=70°.(I)求∠CAD的度数;(2)若点F为线段BC上任意一点,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则∠BEF的度数为58°或20°.【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2)分∠EFC=90°和∠FEC=90°两种情况解答即可.【解答】解:(1)∵BE为△ABC的角平分线,∴∠CBE=∠EBA=32°,∵∠AEB=∠CBE+∠C,∴∠C=70°﹣32°=38°,∵AD为△ABC的高,∴∠ADC=90°,∴∠CAD=90°﹣∠C=52°;(2)当∠EFC=90°时,∠BEF=90°﹣∠CBE=58°,当∠FEC=90°时,∠BEF=180°70°﹣90°=20°,故答案为:58°或2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25.某蔬菜经营户从蔬菜批发市场批发蔬菜进行零价,其中西红柿与西兰花的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如表.蔬菜品种西红柿西兰花批发价(元/kg)3.68零售价(元/kg)5.414(1)第一天该经营户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两种蔬菜共300kg,用去了1520元.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后,一共能赚多少钱?(请列方程组求解)(2)第二天该经营户用1520元仍然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要想当天全部售完后所赚钱数不少于1050元,则该经营户最多能批发多少千克的西红柿?【考点】9A: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设批发西红柿xkg,西兰花ykg,根据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两种蔬菜共300kg,用去了1520元钱,列方程组求解;(2)设批发西红柿akg,根据当天全部售完后所赚钱数不少于1050元,列不等式求解.【解答】解:(1)设批发西红柿xkg,西兰花ykg,由题意得,解得:,故批发西红柿200kg,西兰花100kg,则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一共能赚:200×1.8+100×6=960(元),答: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一共能赚960元;(2)设批发西红柿akg,由题意得,(5.4﹣3.6)a+(14﹣8)×≥1050,解得:a≤100.答:该经营户最多能批发西红柿100kg.【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列方程和不等式求解.26.现有一种计算13×12的方法,具体算法如下:第一步:用被乘数13加上乘数12的个位数字2,即13+2=15.第二步:把第一步得到的结果乘以10,即15×10=150.第三步:用被乘数13的个位数字3乘以乘数12的个位数字2,即3×2=6.第四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所得的结果相加,即150+6=156.于是得到13×12=156.(1)请模仿上述算法计算14×17并填空.第一步:用被乘数14加上乘数17的个位数字7,即14+7=21 .第二步:把第一步得到的结果乘以10,即21×10=210.第三步:用被乘数14的个位数字4乘以乘数17的个位数字7,即4×7=28.第四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所得的结果相加,即210+28=238 .于是得到14×17=238.(2)一般地,对于两个十位上的数字都为1,个位上的数字分别为a,b(0≤a≤9,0≤b≤9,a、b为整数)的两位数相乘都可以按上述算法进行计算.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上述算法的合理性.【考点】1C:有理数的乘法;19:有理数的加法.【分析】(1)仿照以上四步计算方法逐步计算即可;(2)对于(10+a)×(10+b),先按照上述方法逐步列式表示,再根据整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验证其正确性.【解答】解:(1)计算14×17,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2017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一及答案

2017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一及答案

8x 9y 6 0

8x 28y 68 0
两方程相减,可得 ∴ y= - 2.从而
37y+74=0 ,
3
x

2
因此,原方程组的解为
3 x
2
y2
21. ∠ B=∠C。 理由: ∵ AD∥ BC ∴∠ 1=∠ B,∠ 2=∠ C ∵∠ 1=∠ 2 ∴∠ B=∠ C
22. 解 : 因为∠ AFE=90° , 所以∠ AEF=90° - ∠ A=90° -35 ° =55° .
火车站
15. 从 A沿北偏东 60°的方向行驶到 B, 再从 B沿南偏西 20°
的方向行驶到 C,? 则∠ ABC=_______度.
16. 如图 ,AD∥ BC,∠ D=100° ,CA 平分∠ BCD,则∠ DAC=_______.
17.给出下列正多边形:① 正三角形;② 正方形;③ 正六边形;④
A. 10 cm2
B. 12 c m2
C . 15 cm 2
D
.17 cm 2
1
2017 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一及答案
10. 课间操时 , 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 1, 小华对小刚说 , 如果我的位置用 (?0,0) 表示 , 小军的位置用 (2,1) 表示 , 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
y
4 3
y A'
2
1
B'
-5 -4 -3 -2 -1 0 1
A
-1
P' (x 1+6,y 1+4) C'
23 4 5x
P(x 1,y 1) -2
C-3
B
-4
3
2017 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一及答案

2017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考试就到了,要订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小编整理了关于2017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7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2=6B. m3•m5=m15C. (x﹣2)2=x2﹣4D. y3+y3=2y32.在﹣、、π、3.212212221…这四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20cm和30cm.若要订一个三角架,则下列四根木棒的长度应选( )A. 10cmB. 30cmC. 50cmD. 70cm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9的平方根是﹣3B. 9的平方根是3C. 9的算术平方根是±3D. 9的算术平方根是35.某商品进价10元,标价15元,为了促销,现决定打折销售,但每件利润不少于2元,则最多打几折销售( )A. 6折B. 7折C. 8折D. 9折6.如图,AB∥CD,∠CED=90°,EF⊥CD,F为垂足,则图中与∠EDF互余的角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7.﹣8的立方根是.8.x2•(x2)2=.9.若am=4,an=5,那么am﹣2n= .10.请将数字0.000 0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1.如果a+b=5,a﹣b=3,那么a2﹣b2= .12.若关于x、y的方程2x﹣y+3k=0的解是,则k= .13.n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至少大120°,n的最小值是.14.若a,b为相邻整数,且a<15.小亮将两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摆放,使小长方形纸片的一个顶点正好落在大长方形纸片的边上,测得∠1=35°,则∠2=°.16.若不等式组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条,102分)17.计算:(1)x3÷(x2)3÷x5(x+1)(x﹣3)+x(3)(﹣ )0+( )﹣2+(0.2)2015×52015﹣|﹣1|18.因式分解:(1)x2﹣9b3﹣4b2+4b.19.解方程组:① ;② .20.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21.(1)解不等式:5(x﹣2)+8<6(x﹣1)+7;若(1)中的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是方程2x﹣ax=3的解,求a的值.22.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每个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方格纸的格点上,将△ABC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2格.(1)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B′C′;△ABC的面积为;(3)若AB的长约为5.4,求出AB边上的高(结果保留整数)23.如图,若AE是△ABC边上的高,∠EAC的角平分线AD交BC 于D,∠ACB=40°,求∠ADE.24.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1)求代数式(a+1)(b﹣1)的值;若a,b,c为某三角形的三边长,试求|c﹣a﹣b|+|c﹣3|的值.25.如图,直线AB和直线CD、直线BE和直线CF都被直线BC所截.在下面三个式子中,请你选择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剩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证明.①AB⊥BC、CD⊥BC,②BE∥CF,③∠1=∠2.题设(已知):.结论(求证):.证明:.26.某商场用18万元购进A、B两种商品,其进价和售价如下表:A B进价(元/件) 1200 1000售价(元/件) 1380 1200(1)若销售完后共获利3万元,该商场购进A、B两种商品各多少件;若购进B种商品的件数不少于A种商品的件数的6倍,且每种商品都必须购进.①问共有几种进货方案?②要保证利润最高,你选择哪种进货方案?2017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2=6B. m3•m5=m15C. (x﹣2)2=x2﹣4D. y3+y3=2y3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负整数指数幂.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同底数幂的乘法,完全平分公式,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答:解:A、,故错误;B、m3•m5=m8,故错误;C、(x﹣2)2=x2﹣4x+4,故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同底数幂的乘法,完全平分公式,合并同类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相关法则.2.在﹣、、π、3.212212221…这四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是分数,是有理数;和π,3.212212221…是无理数;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20cm和30cm.若要订一个三角架,则下列四根木棒的长度应选( )A. 10cmB. 30cmC. 50cmD. 70cm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得第三根木棒的取值范围,再进一步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应大于10cm,而小于50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求解;关键是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9的平方根是﹣3B. 9的平方根是3C. 9的算术平方根是±3D. 9的算术平方根是3考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分析:A、B、C、D分别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解答:解:A、﹣9没有平方根,故A选项错误;B、9的平方根是±3,故B选项错误;C、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C选项错误.D、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运用.如果x2=a(a≥0),则x是a的平方根.若a>0,则它有两个平方根并且互为相反数,我们把正的平方根叫a的算术平方根.若a=0,则它有一个平方根,即0的平方根是0,0的算术平方根也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5.某商品进价10元,标价15元,为了促销,现决定打折销售,但每件利润不少于2元,则最多打几折销售( )A. 6折B. 7折C. 8折D. 9折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分析:利用每件利润不少于2元,相应的关系式为:利润﹣进价≥2,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解答:解:设打x折销售,每件利润不少于2元,根据题意可得:15× ﹣10≥2,解得:x≥8,答:最多打8折销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本题的关键是得到利润的关系式,注意“不少于”用数学符号表示为“≥”.6.如图,AB∥CD,∠CED=90°,EF⊥CD,F为垂足,则图中与∠EDF互余的角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余角和补角.分析:先根据∠CED=90°,EF⊥CD可得出∠EDF+∠DEF=90°,∠EDF+∠DCE=90°,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DCE=∠AEC,故∠AEC+∠EDF=90°,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CED=90°,EF⊥CD,∴∠EDF+∠DEF=90°,∠EDF+∠DCE=90°.∵AB∥CD,∴∠DCE=∠AEC,∴∠AEC+∠EDF=9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7.﹣8的立方根是﹣2 .考点:立方根.分析: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2)3=﹣8,∴﹣8的立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的三次方等于a(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3叫做根指数.8.x2•(x2)2=x6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幂的乘方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x2•(x2)2=x2•x4=x6.故答案为:x6.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9.若am=4,an=5,那么am﹣2n=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可解答.解答:解:am﹣2n=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很容易混淆,一定要记准法则才能做题.10.请将数字0.000 0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2×10﹣5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12=1.2×10﹣5.故答案为:1.2×10﹣5.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1.如果a+b=5,a﹣b=3,那么a2﹣b2= 15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分析: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即可,进而将已知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a2﹣b2=(a+b)(a﹣b),∴当a+b=5,a﹣b=3时,原式=5×3=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以及代数式求值,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12.若关于x、y的方程2x﹣y+3k=0的解是,则k= ﹣1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把已知x与y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k的值.解答:解:把代入方程得:4﹣1+3k=0,解得:k=﹣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13.n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至少大120°,n的最小值是5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 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n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至少大120°,就可以得到一个不等式:(n﹣2)•180﹣360>120,就可以求出n的范围,从而求出n的最小值.解答:解:(n﹣2)•180﹣360>120,解得:n>4 .因而n的最小值是5.点评:本题已知一个不等关系,就可以利用不等式来解决.14.若a,b为相邻整数,且a<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估算的范围,即可确定a,b的值,即可解答.解答:解:∵ ,且<∴a=2,b=3,∴b﹣a=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方法:找到与这个数相邻的两个完全平方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无理数的大小范围.15.小亮将两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摆放,使小长方形纸片的一个顶点正好落在大长方形纸片的边上,测得∠1=35°,则∠2=5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过点E作EF∥AB,由AB∥CD可得AB∥CD∥EF,故可得出∠4的度数,进而得出∠3的度数,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过点E作EF∥AB,∵AB∥CD,∴AB∥CD∥EF.∵∠1=35°,∴∠4=∠1=35°,∴∠3=90°﹣35°=55°.∵AB∥EF,∴∠2=∠3=55°.故答案为:5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6.若不等式组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1 .考点: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根据题意,利用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即可得到a的范围.解答:解:∵不等式组有解,∴a>1,故答案为:a>1.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熟练掌握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条,102分)17.计算:(1)x3÷(x2)3÷x5(x+1)(x﹣3)+x(3)(﹣ )0+( )﹣2+(0.2)2015×52015﹣|﹣1|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 (1)先算幂的乘方,再算同底数幂的除法;先利用整式的乘法计算,再进一步合并即可;(3)先算0指数幂,负指数幂,积的乘方和绝对值,再算加减.解答:解:(1)原式=x3÷x6÷x5=x﹣4;原式=x2﹣2x﹣3+2x﹣x2=﹣3;(3)原式=1+4+1﹣1=5.点评:此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与计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因式分解:(1)x2﹣9b3﹣4b2+4b.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专题:计算题.分析: (1)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原式提取b,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x+3)(x﹣3);原式=b(b2﹣4b+4)=b(b﹣2)2.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9.解方程组:① ;②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本题可以运用消元法,先消去一个未知量,变成一元一次方程,求出解,再将解代入原方程,解出另一个,即可得到方程组的解.解答:解:(1)①×2,得:6x﹣4y=12 ③,②×3,得:6x+9y=51 ④,则④﹣③得:13y=39,解得:y=3,将y=3代入①,得:3x﹣2×3=6,解得:x=4.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方程②两边同时乘以12得:3(x﹣3)﹣4(y﹣3)=1,化简,得:3x﹣4y=﹣2 ③,①+③,得:4x=12,解得:x=3.将x=3代入①,得:3+4y=14,解得:y=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利用消元进行求解.题目比较简单,但需要认真细心.20.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得到x<4和x≥3,则可根据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利用数轴表示解集.解答:解:,解①得x<4,解②得x≥3,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4,用数轴表示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21.(1)解不等式:5(x﹣2)+8<6(x﹣1)+7;若(1)中的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是方程2x﹣ax=3的解,求a的值.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分析:(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先去括号,然后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即可求得原不等式的解集;根据(1)中的x的取值范围来确定x的最小整数解;然后将x的值代入已知方程列出关于系数a的一元一次方程2×(﹣2)﹣a×(﹣2)=3,通过解该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解答:解:(1)5(x﹣2)+8<6(x﹣1)+75x﹣10+8<6x﹣6+75x﹣2<6x+1﹣x<3x>﹣3.由(1)得,最小整数解为x=﹣2,∴2×(﹣2)﹣a×(﹣2)=3∴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22.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每个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方格纸的格点上,将△ABC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2格.(1)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B′C′;△ABC的面积为 3 ;(3)若AB的长约为5.4,求出AB边上的高(结果保留整数)考点:作图-平移变换.分析: (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平移后的△A′B′C′即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3)设AB边上的高为h,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如图所示;S△ABC= ×3×2=3.故答案为:3;(3)设AB边上的高为h,则AB•h=3,即×5.4h=3,解得h≈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平移变换,熟知图形平移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如图,若AE是△ABC边上的高,∠EAC的角平分线AD交BC 于D,∠ACB=40°,求∠ADE.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CAE,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E= ∠CAE,进而得出∠ADE.解答:解:∵AE是△ABC边上的高,∠ACB=40°,∴∠CAE=90°﹣∠ACB=90°﹣40°=50°,∴∠DAE= ∠CAE= ×50°=25°,∴∠ADE=6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定理与概念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4.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1)求代数式(a+1)(b﹣1)的值;若a,b,c为某三角形的三边长,试求|c﹣a﹣b|+|c﹣3|的值.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先把a,b当作已知条件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与已知解集相比较求出a,b的值.(1)直接把ab的值代入即可得出代数式的值;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出c﹣a﹣b的符号,再去绝对值符号.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 ,由②得,x>2b﹣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 =3,2b﹣3=﹣1,∴a=5,b=2.(1)(a+1)(b﹣1)=(5+1)=6;∵a,b,c为某三角形的三边长,∴5﹣2∴c﹣a﹣b<0,c﹣3>0,∴原式=a+b﹣c+c﹣3=a+b﹣3=5+2﹣3=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如图,直线AB和直线CD、直线BE和直线CF都被直线BC所截.在下面三个式子中,请你选择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剩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证明.①AB⊥BC、CD⊥BC,②BE∥CF,③∠1=∠2.题设(已知):①②.结论(求证):③.证明:省略.考点:命题与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可以有①②得到③:由于AB⊥BC、CD⊥BC得到AB∥CD,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DCB,又BE∥CF,则∠EBC=∠FCB,可得到∠ABC﹣∠EBC=∠DCB﹣∠FCB,即有∠1=∠2.解答:已知:如图,AB⊥BC、CD⊥BC,BE∥CF.求证:∠1=∠2.证明:∵AB⊥BC、CD⊥BC,∴AB∥CD,∴∠ABC=∠DCB,又∵BE∥CF,∴∠EBC=∠FCB,∴∠ABC﹣∠EBC=∠DCB﹣∠FCB,∴∠1=∠2.故答案为①②;③;省略.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也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26.某商场用18万元购进A、B两种商品,其进价和售价如下表:A B进价(元/件) 1200 1000售价(元/件) 1380 1200(1)若销售完后共获利3万元,该商场购进A、B两种商品各多少件;若购进B种商品的件数不少于A种商品的件数的6倍,且每种商品都必须购进.①问共有几种进货方案?②要保证利润最高,你选择哪种进货方案?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由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两种商品总成本为18万元”和“共获利3万元”,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组,再求解;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解答即可.解答:解:(1)设购进A种商品x件,B种商品y件.根据题意得化简得,解得,答:该商场购进A种商品100件,B种商品60件;设购进A种商品x件,B种商品y件.根据题意得:解得:,,,,,故共有5种进货方案A B方案一 25件 150件方案二 20件 156件方案三 15件 162件方案四 10件 168件方案五 5件 174件②因为B的利润大,所以若要保证利润最高,选择进A种商品5件,B种商品174件.点评: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数学思想联系起来,读懂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2017年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

2017年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

2017年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数学试卷一.你一定能选对!(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点A(-2,1)在第二象限。

2、不等式组 {x+3>8.2x-4≤8}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5.+∞)。

3、已知x=2,y=-3是二元一次方程5x+my+2的解,则m 的值为 -4.4、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3=∠5.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13cm。

6、要反映武汉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折线统计图。

7、如果a>b,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3<b-3.8、如图,直角△ADB中,∠D=90°,C为AD上一点,且∠ACB的度数为(5x-10)°,则x的值可能是20.9、一副三角扳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0°,若设∠1=x°,∠2=y°,则可得到方程组为x+y=130,x-y=50.10、近年来市政府每年出资新建一批廉租房,使城镇住房困难的居民住房状况得到改善。

下面是某小区2006~2008年每年人口总数和人均住房面积的统计的折线图(人均住房面积=该小区住房总面积/该小区人口总数,单位:㎡/人)。

根据以上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和③,即该小区2006~2008年这三年中,2008年住房总面积最大;该小区2008年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率为4%。

11、如图,XXX,∠BAC与∠DC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XXX⊥AC于点E,F为AC上的一点,且XXX,XXX⊥CD于H。

下列说法:①AG⊥CG;②∠BAG=∠CGE;③S△AFG=S△CFG;④若∠EGH︰∠ECH=2︰7,则∠EGF=50°。

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④。

二、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13、将方程2x-3y=5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是。

解:首先将方程变形为3y=2x-5,然后将其化简为y=(2/3)x-5/3,即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为y=(2/3)x-5/3.14、用不等式表示“a与5的差不是正数”。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难题试题及答案解答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难题试题及答案解答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难题试题及答案解答一、选择题1.如图,下列各组角中是同位角的是()A .∠1和∠2B .∠3和∠4C .∠2和∠4D .∠1和∠42.下列图案可以由部分图案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 .3.点()3,5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下列四个命题:①两条直线相交,若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A .1B .2C .3D .45.将一张边沿互相平行的纸条如图折叠后,若边//AD BC ,则翻折角1∠与2∠一定满足的关系是()A .122∠=∠B .1290∠+∠=︒C .1230∠-∠=︒D .21323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的立方根是0B .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C .-1000的立方根是10D .49的算术平方根是23±7.如图,已知////AB CD EF ,FC 平分AFE ∠,26C ∠=︒,则A ∠的度数是()A .35︒B .45︒C .50︒D .52︒8.如图,一个机器人从点O 出发,向正西方向走2m 到达点1A ;再向正北方向走4m 到达点2A ,再向正东方向走6m 到达点3A ,再向正南方向走8m 到达点4A ,再向正西方向走10m 到达点5A ,…按如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点20A 时,点20A 的坐标为()A .(20,20)-B .(20,20)C .(22,20)--D .(22,22)-二、填空题9.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实数是__________.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的坐标为(﹣2,5),点Q 与点A 关于y 轴对称,点P 与点Q 关于x 轴对称,则点P 的坐标是___.11.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 =α,∠C =β,BF ,DP 为四边形ABCD 的∠ABC 、∠ADC 相邻外角的角平分线.当α、β满足条件____________时,BF ∥DP .12.已知//AB CD ,ABE α∠=,FCD β∠=,CFE γ∠=,且BE EF ⊥,请直接写出α、β、γ的数量关系________.13.如图,将△ABC 沿直线AC 翻折得到△ADC ,连接BD 交AC 于点E ,AF 为△ACD 的中线,若BE =2,AE =3,△AFC 的面积为2,则CE=_____.14.对于三个数a ,b ,c ,用M{a ,b ,c}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用min{a ,b ,c}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例如:M{-1,2,3}=123433-++=,min{-1,2,3}=-1,如果M{3,2x +1,4x -1}=min{2,-x +3,5x},那么x =_______.15.已知AB ∥x 轴,A (-2,4),AB =5,则B 点横纵坐标之和为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0,0A ,点()22,1A ,点()34,2A ,点()46,3A ,,按照这样的规律下去,点2021A 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下列各题:;18.已知:215a ab +=,210b ab +=,1a b -=,求下列各式的值:(1)a b +的值;(2)22a b +的值.19.如图.已知∠1=∠2,∠C =∠D ,求证:∠A =∠F .(1)请把下面证明过程中序号对应的空白内容补充完整.证明:∴∠1=∠2(已知)又∵∠1=∠DMN ()∵∠2=∠DMN (等量代换)∴DB ∥EC ()∴∠DBC +∠C =180°().∵∠C =∠D (已知),∴∠DBC+()=180°(等量代换)∴DF∥AC()∴∠A=∠F()(2)在(1)的基础上,小明进一步探究得到∠DBC=∠DEC,请帮他写出推理过程.20.将△ABO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B′O′(1)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O′.(2)写出点A′、O′的坐标.21.阅读理解.23.∴11<21的整数部分为1,12.解决问题:已知a3的整数部分,b﹣3的小数部分.(1)求a,b的值;(2)求(﹣a)3+(b+4)2)2=17.二十二、解答题22.已知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计算图①中正方形ABCD的面积与边长.(2)利用图②中的正方形网格,作出面积为8的正方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当的数.二十三、解答题23.已知,AB ∥DE ,点C 在AB 上方,连接BC 、CD .(1)如图1,求证:∠BCD +∠CDE =∠ABC ;(2)如图2,过点C 作CF ⊥BC 交ED 的延长线于点F ,探究∠ABC 和∠F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在(2)的条件下,∠CFD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G ,连接GB 并延长至点H ,若BH 平分∠ABC ,求∠BGD ﹣∠CGF 的值.24.如图1,//AB CD ,E 是AB 、CD 之间的一点.(1)判定BAE ∠,CDE ∠与AE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若BAE ∠、CDE ∠的两条平分线交于点F .直接写出AFD ∠与AED ∠之间的数量关系;(3)将图2中的射线DC 沿DE 翻折交AF 于点G 得图3,若AGD ∠的余角等于2E ∠的补角,求BAE ∠的大小.25.如图①,AD 平分BAC ∠,AE ⊥BC ,∠B=450,∠C=730.(1)求DAE ∠的度数;(2)如图②,若把“AE ⊥BC ”变成“点F 在DA 的延长线上,FE BC ⊥”,其它条件不变,求DFE ∠的度数;(3)如图③,若把“AE ⊥BC ”变成“AE 平分BEC ∠”,其它条件不变,DAE ∠的大小是否变化,并请说明理由.26.如图①所示,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70C ∠=︒,65B ∠=︒,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A 落在ABC 内的点A '处.(1)若140∠=︒,2∠=________.(2)如图①,若各个角度不确定,试猜想1∠,2∠,A ∠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②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外部时(如图②),(1)中的猜想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A ∠,1∠,2∠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请说明.(3)应用:如图③: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向内折叠之后,且三个顶点不重合,那么图中的123456∠+∠+∠+∠+∠+∠和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分析即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侧,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同位角.【详解】A.∠1和∠2是邻补角,不符合题意;B.∠3和∠4是同旁内角,不符合题意;C.∠2和∠4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D.∠1和∠4是同位角,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理解同位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C【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是旋转变换,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轴对称变换,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是平移,选项正确,符合题意;、图形的大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是旋转变换,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 、轴对称变换,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是平移,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 、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图形是否由平移得到,要把握两个“不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一个“变”,位置改变.3.B【分析】根据坐标的特点即可求解.【详解】点()3,5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坐标所在象限,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直角坐标系的特点.4.C【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判断①;根据内错角相等的判定方法判定②;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对③进行判断;根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判断④即可【详解】解:两条直线相交,若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以①正确;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②错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③正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B【分析】根据平行可得出∠DAB +∠CBA =180°,再根据折叠和平角定义可求出1290∠+∠=︒.【详解】解:由翻折可知,∠DAE =21∠,∠CBF =22∠,∵//AD BC ,∴∠DAB +∠CBA =180°,∴∠DAE +∠CBF =180°,即2122180∠+∠=°,∴129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计算.6.A【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概念逐一进行凑数即可得.【详解】A .0的立方根是0,正确,符合题意;B .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故B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1000的立方根是-10,故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49的算术平方根是23,故D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D【分析】由题意易得26EFC C ∠=∠=︒,则有52EFA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解:∵//CD EF ,26C ∠=︒,∴26EFC C ∠=∠=︒,∵FC 平分AFE ∠,∴26EFC CFA ∠=∠=︒,∴52EFA ∠=︒,∵//AB CD ,∴52A EFA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A【分析】先求出A1,A2,A3,…A8,发现规律,根据规律求出A20的坐标即可.【详解】解:∵一个机器人从点出发,向正西方向走到达点,点A1在x 轴的负半轴上,∴A1(-2,0)从点A2解析:A【分析】先求出A 1,A 2,A 3,…A 8,发现规律,根据规律求出A 20的坐标即可.【详解】解:∵一个机器人从点O 出发,向正西方向走2m 到达点1A ,点A 1在x 轴的负半轴上,∴A 1(-2,0)从点A 2开始,由点1A 再向正北方向走4m 到达点2A ,A 2(-2,4),由点2A 再向正东方向走6m 到达点3A ,A 3(6-2,4)即(4,4),由点3A 再向正南方向走8m 到达点4A ,A 4(4,4-8)即(4,-4),由点A 4再向正西方向走10m 到达点5A ,A 5(4-10,-4)即(-6,-4),由点A 5再向正北方向走12m 到达点A 6,A 6(-6,12-4)即(-6,8),由点A 6再向再向正东方向走14m 到达点A 7,A 7(14-6,8)即(8,8),由点A 7再向正南方向走16m 到达点8A ,A 8(8,8-16)即(8,-8),观察图象可知,下标为偶数时在二四象限,下标为奇数时(除1外)在一三象限,下标被4整除在第四象限.且横坐标与下标相同,因为2054=⨯,所以20A 在第四象限,坐标为(20,20)-.故选择A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规律问题,掌握求点的坐标方法与过程,利用下标与坐标的关系找出规律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9.0或1【详解】根据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即可得出答案.解: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故答案为1和0“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知解析:0或1【详解】根据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即可得出答案.解: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故答案为1和0“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知识,注意掌握1和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10.(2,﹣5).【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点P,先关于y轴对称,再求关于x轴对称的点即可【详解】∵点A的坐标为(﹣2,5),点Q与点A关于y轴对称,∴点Q的坐标为(2,5),∵点P与点Q关于x轴解析:(2,﹣5).【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点P,先关于y轴对称,再求关于x轴对称的点即可【详解】∵点A的坐标为(﹣2,5),点Q与点A关于y轴对称,∴点Q的坐标为(2,5),∵点P与点Q关于x轴对称,∴点P的坐标是(2,﹣5).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轴对称,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1.α=β【详解】试题解析:当BF ∥DP 时,即:整理得:故答案为解析:α=β【详解】试题解析:360.ABC ADC A C ∠+∠+∠+∠= 360.ABC ADC CBM CDN ∠+∠+∠+∠= .CBM CDN A C αβ∴∠+∠=∠+∠=+当BF ∥DP 时,()1,2C PDC FBC CDN CBM ∠=∠+∠=∠+∠即:()1,2βαβ=+整理得:.αβ=故答案为.αβ=12.(上式变式都正确)【分析】过点E 作,过点F 作,可得出(根据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各个角之间的关系,利用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解析:90γαβ+=︒+(上式变式都正确)【分析】过点E 作//EM AB ,过点F 作//FN AB ,可得出//////AB EM FN CD (根据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各个角之间的关系,利用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E 作//EM AB ,过点F 作//FN AB ,∵//AB CD ,∴//////AB EM FN CD ,∵//AB EM ,∴ABE BEM ∠=∠,∵//EM FN ,∴MEF EFN ∠=∠,∵//NF CD ,∴NFC FCD ∠=∠,∴ABE EFN NFC BEM MEF FCD ∠+∠+∠=∠+∠+∠,∴ABE EFC BEF FCD ∠+∠=∠+∠,∵ABE α∠=,FCD β∠=,CFE γ∠=,且BE EF ⊥,∴90αγβ+=︒+,故答案为:90αγβ+=︒+.【点睛】题目主要考察平行线的性质及等式的性质,作出相应的辅助线、找出相应的角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3.【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翻折的性质,先求得S 四边形ABCD ,根据S 四边形ABCD ,即可求得,进而求得【详解】∵AF 为△ACD 的中线,△AFC 的面积为2,∴S △ACD =2S △AFC =4,∵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翻折的性质,先求得S 四边形ABCD ,根据S 四边形ABCD =12AC BD ⨯⨯,即可求得AC ,进而求得CE【详解】∵AF 为△ACD 的中线,△AFC 的面积为2,∴S △ACD =2S △AFC =4,∵△ABC沿直线AC翻折得到△ADC,∴S△ABC=S△ADC,BD⊥AC,BE=ED,∴S四边形ABCD=8,∴18 2AC BD⨯⨯=,∵BE=2,AE=3,∴BD=4,∴AC=4,∴CE=AC﹣AE=4﹣3=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翻折的性质,利用四边形ABCD的等面积法求解是解题的关键.14.或【详解】【分析】根据题中的运算规则得到M{3,2x+1,4x-1}=1+2x,然后再根据min{2,-x+3,5x}的规则分情况讨论即可得.【详解】M{3,2x+1,4x-1}==2x+1解析:12或13【详解】【分析】根据题中的运算规则得到M{3,2x+1,4x-1}=1+2x,然后再根据min{2,-x+3,5x}的规则分情况讨论即可得.【详解】M{3,2x+1,4x-1}=321413x x+++-=2x+1,∵M{3,2x+1,4x-1}=min{2,-x+3,5x},∴有如下三种情况:①2x+1=2,x=12,此时min{2,-x+3,5x}=min{2,52,52}=2,成立;②2x+1=-x+3,x=23,此时min{2,-x+3,5x}=min{2,73,103}=2,不成立;③2x+1=5x,x=13,此时min{2,-x+3,5x}=min{2,83,53}=53,成立,∴x=12或13,故答案为12或13.【点睛】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依题意分情况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15.-3或7【分析】由AB ∥x 轴可知B 点的纵坐标和A 点的纵坐标相同,再根据线段AB 的长度为5,B 点在A 点的坐标或右边,分别求出B 点的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 ∥x 轴,∴B 点的纵坐标解析:-3或7【分析】由AB ∥x 轴可知B 点的纵坐标和A 点的纵坐标相同,再根据线段AB 的长度为5,B 点在A 点的坐标或右边,分别求出B 点的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 ∥x 轴,∴B 点的纵坐标和A 点的纵坐标相同,都是4,又∵A (-2,4),AB =5,∴当B 点在A 点左侧的时候,B (-7,4),此时B 点的横纵坐标之和是-7+4=-3,当B 点在A 点右侧的时候,B (3,4),此时B 点的横纵坐标之和是3+4=7;故答案为:-3或7.【点睛】本题考查了与坐标轴平行的线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分情况讨论的思想,要注意根据B 点位置的不确定得出两种情况分别求解.16.【分析】观察点,点,点,点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据此即可求得的坐标;【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4040,2020)【分析】观察点()10,0A ,点()22,1A ,点()34,2A ,点()46,3A ,,点的横坐标为22n -,纵坐标为1n -,据此即可求得2021A 的坐标;【详解】()10,0A ,()22,1A ,()34,2A ,()46,3A ,,(22,1)n A n n --,∴2021(4040,2020)A 故答案为:(4040,2020)【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的规律,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1)5;(2)-2;(3)2【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再求值.【详解】解:(1)==5;(2)-×=-×4=-2;(3)-++=-6+5+3=2.【点睛】此题主要解析:(1)5;(2)-2;(3)2【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再求值.【详解】解=-12×4=-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实数的性质.18.(1)±5;(2)13【分析】(1)将已知两式相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可得结果;(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①,②,①+②得:,即,∴;(2)解析:(1)±5;(2)13【分析】(1)将已知两式相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225a b +=,可得结果;(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22a b +=()()2212a b a b ⎡⎤++-⎣⎦,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215a ab +=①,210b ab +=②,①+②得:22225a b ab ++=,即()225a b +=,∴5a b +=±;(2)∵1a b -=,∴22a b +=()()2212a b a b ⎡⎤++-⎣⎦=()221512⎡⎤±+⎣⎦=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式应用,熟练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式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对顶角相等及等量代换得到∠2=∠DMN ,由此判定DB ∥EC ,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出∠DBC+∠D=180°即可判定DF ∥A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对顶角相等及等量代换得到∠2=∠DMN ,由此判定DB ∥EC ,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出∠DBC +∠D =180°即可判定DF ∥A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解;(2)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即可得解.【详解】解:(1)证明:∵∠1=∠2(已知),又∵∠1=∠DMN (对顶角相等),∴∠2=∠DMN (等量代换),∴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C +∠C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 =∠D (已知),∵∠DBC +(∠D )=180°(等量代换),∴DF ∥A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DB ∥EC ,∴∠DBC +∠C =180°,∠DEC +∠D =180°,∵∠C =∠D ,∴∠DBC =∠DEC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1)见解析;(2)A′,O′【分析】(1)分别作出A ,B ,O 的对应点A′,B′,O′即可.(2)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详解】解:(1)如图,△A′B′O′即为所求作.(2)A′(解析:(1)见解析;(2)A ′()2,1,O ′()41-,【分析】(1)分别作出A ,B ,O 的对应点A ′,B ′,O ′即可.(2)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详解】解:(1)如图,△A ′B ′O ′即为所求作.(2)A ′(2,1),O ′(4,−1).【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1)a =1,b =﹣4;(2)±4.【分析】(1)根据被开饭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a,b的值,(2)根据开平方运算,可得平方根.【详解】解:(1)∴,∴4<5,∴1<﹣3<2,∴解析:(1)a=1,b4;(2)±4.【分析】(1)根据被开饭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a,b的值,(2)根据开平方运算,可得平方根.【详解】解:(1<∴4<<5,∴1﹣3<2,∴a=1,b﹣4;(2)(﹣a)3+(b+4)2=(﹣1)3+﹣4+4)2=﹣1+17=16,∴(﹣a)3+(b+4)2的平方根是:±4.【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出4<5是解题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1)正方形的面积为10,正方形的边长为;(2)见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边长;(2)根据(1)的方法画解析:(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0,正方形ABCD;(2)见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边长;(2)根据(1)的方法画出图形,然后建立数轴,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表示出结论.【详解】解:(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4-4×12×3×1=10则正方形ABCD ;(2)如下图所示,正方形的面积为4×4-4×12×2×2=8,所以该正方形即为所求,如图建立数轴,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数轴于两点∴弧与数轴的左边交点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网格中图形的面积和实数与数轴,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和利用数轴表示无理数是解题关键.二十三、解答题23.(1)证明见解析;(2);(3).【分析】(1)过点作,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行公理推论可得,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由此即可得证;(2)过点作,同(1)的方法,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析:(1)证明见解析;(2)90ABC F ∠-∠=︒;(3)45︒.【分析】(1)过点C 作CF AB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80ABC BCF ∠+∠=︒,再根据平行公理推论可得CF DE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80CDE BCF BCD ∠+∠+∠=︒,由此即可得证;(2)过点C 作CG AB ∥,同(1)的方法,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80ABC BCG ∠+∠=︒,180F BCG BCF ∠+∠+∠=︒,从而可得ABC F BCF ∠-∠=∠,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90BCF ∠=︒,由此即可得出结论;(3)过点G 作GM AB ,延长FG 至点N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H MGH ∠=∠,MGN DFG ∠=∠,从而可得MGH MGN ABH DFG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2)的结论可得45MGH MGN ∠=-∠︒,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对顶角相等可得BGD CG MGH MGN F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证明:(1)如图,过点C 作CF AB ∥,180ABC BCF ∴∠+∠=︒,AB DE ,CF DE ∴P ,180CDE DCF ∴∠+∠=︒,即180CDE BCF BCD ∠+∠+∠=︒,CDE BCF BCD ABC BCF ∴∠+∠+∠=∠+∠,BCD CDE ABC ∴∠+∠=∠;(2)如图,过点C 作CG AB ∥,180ABC BCG ∴∠+∠=︒,AB DE ,CG DE ∴ ,180F FCG ∴∠+∠=︒,即180F BCG BCF ∠+∠+∠=︒,F BCG BCF ABC BCG ∴∠+∠+∠=∠+∠,ABC F BCF ∴∠-∠=∠,CF BC ⊥ ,90BCF ∴∠=︒,90ABC F ∴∠-∠=︒;(3)如图,过点G 作GM AB ,延长FG 至点N ,ABH MGH ∴∠=∠,AB DE ,GM DE ∴ ,MGN DFG ∴∠=∠,BH 平分ABC ∠,FN 平分CFD ∠,11,22ABH AB D C CF DFG ∴∠=∠∠∠=,由(2)可知,90ABC CFD ∠-∠=︒,411225MGH MGN ABH DFG CF B D A C ∠-∠=∠-∠∠-==∴︒,又BGD MGH MGD CGF DGN MGN MGD ∠=∠+∠⎧⎨∠=∠=∠+∠⎩,45MGH BGD GF MGN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4.(1),见解析;(2);(3)60°【分析】(1)作EF//AB ,如图1,则EF//C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1=∠BAE ,∠2=∠CDE ,从而得到∠BAE +∠CDE =∠AED ;(2)如图2,解析:(1)BAE CDE AED ∠+∠=∠,见解析;(2)12AFD AED ∠=∠;(3)60°【分析】(1)作EF //AB ,如图1,则EF //C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1=∠BAE ,∠2=∠CDE ,从而得到∠BAE +∠CDE =∠AED ;(2)如图2,由(1)的结论得∠AFD =∠BAF +∠CDF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F =12∠BAE ,∠CDF =12∠CDE ,则∠AFD =12(∠BAE +∠CDE ),加上(1)的结论得到∠AFD =12∠AED ;(3)由(1)的结论得∠AGD =∠BAF +∠CDG ,利用折叠性质得∠CDG =4∠CDF ,再利用等量代换得到∠AGD =2∠AED -32∠BAE ,加上90°-∠AGD =180°-2∠AED ,从而可计算出∠BAE 的度数.【详解】解:(1)BAE CDE AED∠+∠=∠理由如下:作//EF AB ,如图1,//AB CD Q ,//EF CD ∴.1BAE ∴∠=∠,2CDE ∠=∠,BAE CDE AED ∴∠+∠=∠;(2)如图2,由(1)的结论得AFD BAF CDF ∠=∠+∠,BAE ∠ 、CDE ∠的两条平分线交于点F ,12BAF BAE ∴∠=∠,12CDF CDE ∠=∠,1()2AFD BAE CDE ∴∠=∠+∠,BAE CDE AED ∠+∠=∠ ,12AFD AED ∴∠=∠;(3)由(1)的结论得AGD BAF CDG ∠=∠+∠,而射线DC 沿DE 翻折交AF 于点G ,4CDG CDF ∴∠=∠,11422()22AGD BAF CDF BAE CDE BAE AED BAE ∴∠=∠+∠=∠+∠=∠+∠-∠=322AED BAE ∠-∠,901802AGD AED ︒-∠=︒-∠ ,390218022AED BAE AED ∴︒-∠+∠=︒-∠,60BAE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5.(1)∠DAE =14°;(2)∠DFE =14°;(3)∠DAE 的大小不变,∠DAE =14°,证明详见解析.【分析】(1)求出∠ADE 的度数,利用∠DAE=90°-∠ADE 即可求出∠DAE解析:(1)∠DAE =14°;(2)∠DFE =14°;(3)∠DAE 的大小不变,∠DAE =14°,证明详见解析.【分析】(1)求出∠ADE 的度数,利用∠DAE=90°-∠ADE 即可求出∠DAE 的度数.(2)求出∠ADE 的度数,利用∠DFE=90°-∠ADE 即可求出∠DAE 的度数.(3)利用AE 平分∠BEC ,AD 平分∠BAC ,求出∠DFE=15°即是最好的证明.【详解】(1)∵∠B=45°,∠C=73°,∴∠BAC=62°,∵AD 平分∠BAC ,∴∠BAD=∠CAD=31°,∴∠ADE=∠B+∠BAD=45°+31°=76°,∵AE ⊥BC ,∴∠AEB=90°,∴∠DAE=90°-∠ADE=14°.(2)同(1),可得,∠ADE=76°,∵FE ⊥BC ,∴∠FEB=90°,∴∠DFE=90°-∠ADE=14°.(3)DAE ∠的大小不变.DAE ∠=14°理由:∵AD 平分∠BAC ,AE 平分∠BEC∴∠BAC=2∠BAD ,∠BEC=2∠AEB∵∠BAC+∠B+∠BEC+∠C =360°∴2∠BAD+2∠AEB=360°-∠B-∠C=242°∴∠BAD+∠AEB=121°∵∠ADE=∠B+∠BAD∴∠ADE=45°+∠BAD∴∠DAE=180°-∠AEB-∠ADE=180°-∠AEB-45°-∠BAD=135°-(∠AEB+∠BAD )=135°-121°=1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1)50°;(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3)360°.【分析】(1)根据题意,已知,,可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折叠变换的性质求解;(2)①先根据折叠得:∠ADE=∠A′DE ,∠AED=∠A′解析:(1)50°;(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3)360°.【分析】(1)根据题意,已知70C ∠=︒,65B ∠=︒,可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折叠变换的性质求解;(2)①先根据折叠得:∠ADE=∠A′DE ,∠AED=∠A′ED ,由两个平角∠AEB 和∠ADC 得:∠1+∠2等于360°与四个折叠角的差,化简得结果;②利用两次外角定理得出结论;(3)由折叠可知∠1+∠2+∠3+∠4+∠5+∠6等于六边形的内角和减去(∠B'GF+∠B'FG )以及(∠C'DE+∠C'ED )和(∠A'HL+∠A'LH ),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1)∵70C ∠=︒,65B ∠=︒,∴∠A′=∠A=180°-(65°+70°)=45°,∴∠A′ED+∠A′DE =180°-∠A′=135°,∴∠2=360°-(∠C+∠B+∠1+∠A′ED+∠A′DE )=360°-310°=50°;(2)①122A ∠+∠=∠,理由如下由折叠得:∠ADE=∠A′DE ,∠AED=∠A′ED ,∵∠AEB+∠ADC=360°,∴∠1+∠2=360°-∠ADE-∠A′DE-∠AED-∠A′ED=360°-2∠ADE-2∠AED ,∴∠1+∠2=2(180°-∠ADE-∠AED )=2∠A ;②221A ∠=∠+∠,理由如下:∵2∠是ADF 的一个外角∴2A AFD ∠=∠+∠.∵AFD ∠是A EF '△的一个外角∴1AFD A '∠=∠+∠又∵A A '∠=∠∴221A ∠=∠+∠(3)如图由题意知,∠1+∠2+∠3+∠4+∠5+∠6=720°-(∠B'GF+∠B'FG )-(∠C'DE+∠C'ED )-(∠A'HL+∠A'LH )=720°-(180°-∠B')-(180°-C')-(180°-A')=180°+(∠B'+∠C'+∠A')又∵∠B=∠B',∠C=∠C',∠A=∠A',∠A+∠B+∠C=180°,∴∠1+∠2+∠3+∠4+∠5+∠6=360°.【点睛】题主要考查了折叠变换、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注意折叠前后图形全等;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度.。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期末测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实数a ,b ,若a >b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D )A .a -5>b -5B .3+a >b +3C .a 5>b 5D .-3a >-3b2.如果点P(x ,y)在坐标轴上,那么(C )A .x =0B .y =0C .xy =0D .x +y =03.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推出∠2与∠1相等的是(B )4.要了解某校1 000名初中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则下面哪种调查方式具有代表性?(C )A .调查全体女生B .调查全体男生C .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D .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5.在2 017991,3.141 592 65,13,-6,-37,0,36,π3中无理数的个数是(C )A .1B .2C .3D .46.若把不等式组⎩⎪⎨⎪⎧2-x ≥-3,x -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其对应的图形为(B )A .长方形B .线段C .射线D .直线7.如图中的条件,能判断互相平行的直线为(C )A .a ∥bB .m ∥nC .a ∥b 且m ∥nD .以上均不正确8.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等角的补角相等;③如果b ∥a ,c ∥a ,那么b ∥c ;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其中是真命题的有(A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9.如果方程组⎩⎪⎨⎪⎧x +y =★,2x +y =16的解为⎩⎪⎨⎪⎧x =6,y =■,那么被“★”“■”遮住的两个数分别为(A )A .10,4B .4,10C .3,10D .10,310.(黄石中考)当1≤x ≤2时,ax +2>0,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A .a >-1B .a >-2C .a >0D .a >-1且a ≠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64的立方根是2.12.直线m 外有一定点A ,A 到直线m 的距离是7 cm ,B 是直线m 上的任意一点,则线段AB 的长度:AB ≥7 cm .(填写“<”“>”“=”“≤”或“≥”)13.如图,有6对同位角,4对内错角,4对同旁内角.14.(港南区期中)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1,-1),“车”位于点(-3,-1),则“马”位于点(4,2).15.七年级一班的小明根据本学期“从数据谈节水”的课题学习,知道了统计调查活动要经历的5个重要步骤:①收集数据;②设计调查问卷;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但他对这5个步骤的排序不对,请你帮他正确排序为②①④⑤③.(填序号)16.已知:直线l 1∥l 2,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1=25°,则∠2等于35°.17.某超市账目记录显示,第一天卖出39支牙刷和21盒牙膏,收入396元;第二天以同样的价格卖出同样的52支牙刷和28盒牙膏,收入应该是528元.18.已知点A(-2,0),B(3,0),点C 在y 轴上,且S 三角形ABC =10,则点C 坐标为(0,4)或(0,-4).三、解答题(共66分) 19.(8分)计算:(1)4-38+3-127; 解:原式=2-2+(-13)=-13.(2)2(2-3)+|2-3|.解:原式=22-23+3-2=2- 3.20.(8分)(1)解方程组:⎩⎪⎨⎪⎧2x +5y =25,①4x +3y =15;② (2)解不等式:2x -13-1≤5x +12.解:①×2,得4x +10y =50.③ 解:去分母,得2(2x -1)-6≤3(5x +1).③-②,得7y =35,解得y =5. 去括号,得4x -2-6≤15x +3.将y =5代入①,得x =0. 移项,得4x -15x ≤3+2+6.∴原方程组的解是⎩⎪⎨⎪⎧x =0,y =5. 合并,得-11x ≤11.系数化为1,得x ≥-1.21.(6分)已知:如图所示的网格中,三角形ABC 的顶点A(0,5),B(-2,2).(1)根据A ,B 坐标在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C 坐标(2,3);(2)平移三角形ABC ,使点C 移动到点F(7,-4),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DEF ,其中点D 与点A 对应,点E 与点B 对应.解:如图.22.(6分)苹果熟了,一个苹果从树上被抛下.如图所示,从A 处落到了B 处.(网格单位长度为1)(1)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2)苹果由A 处落到B 处,可看作由哪两次平移得到的? 解:(1)A(2,4),B(-1,-2).(2)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或先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23.(8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D =100°,AC 平分∠BCD ,且∠ACB =40°,∠BAC =70°.(1)AD 与BC 平行吗?试写出推理过程; (2)求∠DAC 和∠EAD 的度数. 解:(1)AD 与BC 平行.∵AC 平分∠BCD ,∠ACB =40°,∴∠BCD =2∠ACB =80°.又∵∠D =100°,∴∠BCD +∠D =80°+100°=180°.∴AD ∥BC.(2)由(1)知AD ∥BC ,∴∠DAC =∠ACB =40°. ∵∠BAC =70°,∴∠B =70°. ∴∠EAD =∠B =70°.24.(8分)在一次“献爱心手拉手”捐款活动中,某数学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捐款户数进行调查和分组统计,将数据整理成以下统计表和统计图(信息不完整),已知A ,B 两组捐款户数的比为1∶5.捐款户数分组统计表,)请结合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 =2.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 (2)补全捐款户数统计表和统计图;(3)若该社区有600户居民,根据以上信息估计全社区捐款不少于300元的户数是多少? 解:(2)补全捐款户数统计图如图:(3)600×(28%+8%)=600×36%=216(户). 答:不少于300元的有216户.25.(10分)(株洲中考)某市对初二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审美与艺术进行考核,规定如下:考核综合评价得分由测试成绩(满分100分)和平时成绩(满分100分)两部分组成,其中测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并且当综合评价得分大于或等于80分时,该生综合评价为A 等.(1)孔明同学的测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项得分之和为185分,而综合评价得分为91分,则孔明同学测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得多少分?(2)某同学测试成绩为70分,他的综合评价得分有可能达到A 等吗?为什么? (3)如果一个同学综合评价要达到A 等,他的测试成绩至少要多少分? 解:(1)设孔明同学测试成绩为x 分,平时成绩为y 分,由题意,得⎩⎪⎨⎪⎧x +y =185,80%x +20%y =91.解得⎩⎪⎨⎪⎧x =90,y =95. 答:孔明同学测试成绩为90分,平时成绩为95分.(2)不可能.由题意可得:80-70×80%=24,24÷20%=120>100,故不可能. (3)设平时成绩为满分,即100分,综合成绩为100×20%=20. 设测试成绩为a 分,根据题意,可得 20+80%a ≥80,解得a ≥75.答:他的测试成绩应该至少为75分.26.(12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CD.(1)写出点C ,D 的坐标并求出四边形ABDC 的面积;(2)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得三角形DFC 的面积是三角形DFB 面积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P 是直线BD 上一个动点,连接PC ,PO ,当点P 在直线BD 上运动时,请直接写出∠OPC 与∠PCD ,∠POB 的数量关系.解:(1)C(0,2),D(4,2). S 四边形ABDC =AB ·OC =4×2=8.(2)存在,当BF =12CD 时,三角形DFC 的面积是三角形DFB 面积的2倍.∵C(0,2),D(4,2), ∴CD =4,BF =21CD =2. ∵B(3,0),∴F(1,0)或(5,0).(3)当点P 在线段BD 上运动时:∠OPC =∠PCD +∠POB ; 当点P 在BD 延长线上运动时:∠OPC =∠POB -∠PCD ; 当点P 在DB 延长线上运动时:∠OPC =∠PCD -∠POB.。

2017学年江西南昌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及解析

2017学年江西南昌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及解析

【解答】 解:
,把②代入①得 2x+y﹣ 3=1,即 2x+y=4.
故选: A.
4.(3 分)为推进课改,王老师把班级里 40 名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只能
是 5 人或 6 人,则有几种分组方案(

A.4 B.3 C.2 D.1
【解答】 解:设 5 人一组的有 x 个, 6 人一组的有 y 个,根据题意可得:
7
2017 学年江西南昌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及解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9.(3 分)一个数的立方根是 4,这个数的平方根是 ±8 .
【解答】 解:设这个数为 x,则根据题意可知 =4,解之得 x=64;
即 64 的平方根为± 8.故答案为± 8. 10.( 3 分)若点 P(| a| ﹣2,a)在 y 轴的负半轴上,则 a 的值是 ﹣2 . 【解答】 解:∵点 P(| a| ﹣2,a)在 y 轴的负半轴上, ∴ | a| ﹣2=0 且 a< 0,解得 a=±2 且 a<0,所以, a=﹣2.故答案为:﹣ 2. 11.( 3 分)为了解某校七年级 500 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 100 名学生 进行测量,其中有 30 名学生的身高在 165cm 以上,则该问题中的样本容量是 100 【解答】解:从中抽取了 100 名学生进行测量, 其中有 30 名学生的身高在 165cm 以上,则该问题中的样本容量是 100,故答案为: 100. 12.(3 分)已知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 2x+? y=7 中,y 的系数已经模糊不清,
∵解集为 x> 3∴ a≤ 3
14.( 3 分)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 B、 C、 D 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如 图,若∠ ABC=12°0,∠ BCD=8°0,则∠ CDE= 20 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2017年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越来越接近了,试卷的练习是复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编的2017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大家快来看看吧。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2的值是()A.1B.﹣1C.2D.﹣22.已知3xa﹣2是关于x的二次单项式,那么a的值为()A.4B.5C.6D.73.在下列立体图形中,只要两个面就能围成的是()A.长方体B.圆柱体C.圆锥体D.球4.如图,是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该几何体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为()A.B.C.D.5.全球每秒钟约有14.2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把14.2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42×103B.1.42×104C.1.42×105D.0.142×106xxxxs,爆破员点燃后跑开的速度为5m/s,为了点火后能够跑到150m外的安全地带,导火线的长度至少是()A.22cmB.23cmC.24cmD.25cm7.已知实数x,y满足,则x﹣y等于()A.3B.﹣3C.1D.﹣18.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2)表示靠左边的眼睛,用(2,2)表示靠右边的眼睛,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1,0)B.(﹣1,0)C.(﹣1,1)D.(1,﹣1)9.观察下图,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平移得到的是()A.B.C.D.10.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11.已知x=2,y=﹣3是二元一次方程5x+my+2=0的解,则m的值为()A.4B.﹣4C.D.﹣12.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3=∠4B.∠1=∠5C.∠1+∠4=180°D.∠3=∠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若∠A=66°20′,则∠A的余角等于.14.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15.如图,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 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16.如果点P(a,2)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3,a)在.17.将方程2x﹣3y=5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是.18.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19.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是.20.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度.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21.计算:(﹣1)2014+|﹣|×(﹣5)+8.22.先化简,再求值:3a﹣[﹣2b+(4a﹣3b)],其中a=﹣1,b=2.23.解方程组:.24.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25、26各10分,27题12分,共32分)25.根据所给信息,分别求出每只小猫和小狗的价格.买一共要70元,买一共要50元.26.丁丁参加了一次智力竞赛,共回答了30道题,题目的评分标准是这样的:答对一题加5分,一题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如果在这次竞赛中丁丁的得分要超过100分,那么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题?27.为了调查市场上某品牌方便面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工作人员在超市里随机抽取了某品牌的方便面进行检验.图1和图2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A、B、C、D分别代表色素含量为0.05%以下、0.05%~0.1%、0.1%~0.15%、0.15%以上,图1的条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含量分布的袋数,图2的扇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的各种含量占抽查总数的百分比.请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调查一共抽查了多少袋方便面?(2)将图1中色素含量为B的部分补充完整;(3)图2中的色素含量为D的方便面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4)若色素含量超过0.15%即为不合格产品,某超市这种品牌的方便面共有10000袋,那么其中不合格的产品有多少袋?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2的值是()A.1B.﹣1C.2D.﹣2【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根据乘方运算,可得幂,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注意底数是1.2.已知3xa﹣2是关于x的二次单项式,那么a的值为()A.4B.5C.6D.7【考点】单项式.【分析】单项式的次数就是所有的字母指数和,根据以上内容得出即可.【解答】解:∵3xa﹣2是关于x的二次单项式,∴a﹣2=2,解得:a=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关键熟记这些概念然后求解.3.在下列立体图形中,只要两个面就能围成的是()A.长方体B.圆柱体C.圆锥体D.球【考点】认识立体图形.【分析】根据各立体图形的构成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长方体是有六个面围成,故本选项错误;B、圆柱体是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故本选项错误;C、圆锥体是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故本选项正确;D、球是由一个曲面组成,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熟悉常见几何体的面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是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该几何体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为()A.B.C.D.【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上面看第一层左边一个,第二层中间一个,右边一个,故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从上面看的到的视图是俯视图.5.全球每秒钟约有14.2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把14.2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42×103B.1.42×104C.1.42×105D.0.142×106【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2;解不等式2(x+1)≥3x﹣1得:x≤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正确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借助数轴.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25、26各10分,27题12分,共32分)25.根据所给信息,分别求出每只小猫和小狗的价格.买一共要70元,买一共要50元.【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图表型.【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的相等关系是“1猫+2狗=70元”和“2猫+1狗=50”,列方程组求解即可.【解答】解:设每只小猫为x元,每只小狗为y元,由题意得.解之得.答:每只小猫为10元,每只小狗为30元.【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应用题一般情况下题中要给出2个等量关系,准确地找到等量关系并用方程组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26.丁丁参加了一次智力竞赛,共回答了30道题,题目的评分标准是这样的:答对一题加5分,一题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如果在这次竞赛中丁丁的得分要超过100分,那么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题?【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设他至少要答对x题,由于他共回答了30道题,其中答对一题加5分,一题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他这次竞赛中的得分要超过100分,由此可以列出不等式5x﹣(30﹣x)>100,解此不等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设他至少要答对x题,依题意得5x﹣(30﹣x)>100,x>,而x为整数,x>21.6.答:他至少要答对22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首先正确理解题意,然后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27.为了调查市场上某品牌方便面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工作人员在超市里随机抽取了某品牌的方便面进行检验.图1和图2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A、B、C、D分别代表色素含量为0.05%以下、0.05%~0.1%、0.1%~0.15%、0.15%以上,图1的条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含量分布的袋数,图2的扇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的各种含量占抽查总数的百分比.请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调查一共抽查了多少袋方便面?(2)将图1中色素含量为B的部分补充完整;(3)图2中的色素含量为D的方便面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4)若色素含量超过0.15%即为不合格产品,某超市这种品牌的方便面共有10000袋,那么其中不合格的产品有多少袋?【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A8袋占总数的40%进行计算;(2)根据(1)中计算的总数和B占45%进行计算;(3)根据总百分比是100%进行计算;(4)根据样本估算总体,不合格产品即D的含量,结合(3)中的数据进行计算.【解答】解:(1)8÷40%=20(袋);(2)20×45%=9(袋),即(3)1﹣10%﹣40%﹣45%=5%;(4)10000×5%=500(袋),即10000袋中不合格的产品有500袋.【点评】此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反映各部分的具体数目.注意: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看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2017”的人还看了:1.2017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2017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4.2017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5.2017七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七年级下数学期末难题
1. 下列所示的图案分别是奔驰、奥迪、大众、三菱汽车的车标,其中,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A .
B .
C .
D .
2.在实数-3.14, 2, 0, π, 16, 0.1010010001……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点P (3+a , - a 2- 4)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04是0.2的一个平方根
B. 的立方根是3
C.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小于这个数
D.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

5.某中学组织同学们进行新农村社会调查,小文负责了解他所居住村庄316户村民的家庭月收入情况.他从中随机调查了40户村民家庭月收入情况(收入取整数,单位:元),并绘制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请你估计该村庄家庭收入属于中等水平(不足1600元,不低于1000元)的大约有多少户?
6、某商店今年4月份销售A 、B 、C 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情况的统计图表如下:
商店 A B C
利润(元/件) 2 3 5 分组
频数 百分比 600≤x <800
2 5% 800≤x <1000
6 15% 1000≤x <1200
45% 1200≤x <1400
9 22.5% 1400≤x <1600
1600≤x <1800
2 5% 合计 40 100%
0 4 户数 8 16 12 20 1200 1400 1800
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家商店今年4月份销售这三种商品各获利多少元?
(2)今年5月份该商店销售了A、B、C三种商品共600件,若这家商店5月份销售这三种的单件销售利润与4月份相同,请你估计这家商店今年5月份销售这三种商品共获利润多少元?
7、一个正方形与一个圆的面积都是16πcm2, 它们的周长哪个大?说明理由。

8、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平分∠ABC,DF平分∠AD。

(1)∠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BE与DF有何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
9.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重合放置,如图1所示,
(1)图1中∠BEC的度数为
(2)三角板△AOB的位置保持不动,将三角板△COD绕其直角顶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
①当旋转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好OD∥AB,求此时∠AOC的大小;
②若将三角板△COD继续绕O旋转,直至回到图1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是否会存在△COD其中一边能与AB平行?如果存在,请你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相应的∠AOC的大小;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如图1,已知MN∥PQ,B在MN上,C在PQ上,A在B的左侧,D在C的右侧,DE平分∠ADC,BE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100°.
(1)若∠ADQ=130°,求∠BED的度数;
(2)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DQ=n°,求∠BED 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11、某商店销售同一品牌下A、B两种不同价格的服装,3月份A的销量比B的销量多50%,4月份A的销量比3月份A的销量少60%,结果4月份的两种服装总销量比3月份的两种服装总销量还多20%.
⑴设3月份B的销量为x件,填写下表中的空格(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A种服装B种服装总销量
3月销量x
4月销量
⑵若4月份两种服装的销售额比3月份的销售额少10%,求B的销售单价比A的销售单价低的白分数.(销售额
=销量×单价)
12、(2015春•鄂城区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a,0),B(b,0),且a、b 满足a=+﹣1,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
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
(1)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0,m),连接PA,PB,使S△M AB>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求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2)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
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3)若点P是线段AB上的动点,S△D CP+ S△OBP与S四边形ABDC之间有什么关系?写出分析过程。

求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