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中医脾虚气滞证、气血两虚证诊断标准

结直肠癌中医脾虚气滞证、气血两虚证诊断标准

结直肠癌中医脾虚气滞证、气血两虚证诊断标准结直肠癌在中医中属于肠癌范畴,主要表现为脾虚气滞证和气血两虚证。

脾虚气滞证和气血两虚证是中医中一种常见的肠癌证型,具有的辨证要点不同,针对不同的证型进行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本文将针对脾虚气滞证和气血两虚证分别进行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的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了解中医治疗结直肠癌的相关知识。

一、脾虚气滞证诊断标准1.脾虚证的体征特点脾主运化,气机运行,主要功能是运送水谷精微,润泽四肢,根本精和津液,阳气外达的功能。

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津液失职,脾元紊乱。

因此,脾虚气滞证型主要特点有:面色萎黄或苍白,容易乏力,食欲不佳,大便稀溏或久泻不愈,胃脘隐痛或舌苔白厚等。

2.脾虚证的脉象特点脾虚气滞证的脉象特点是:脉弦细或弦涩,常见于病情较轻或初起之时,脉沉紧或沉弦等。

3.脾虚证的舌象特点舌质胖嫩、苔薄白。

以上是脾虚气滞证的主要诊断标准,通过患者的体征、脉象和舌象等方面的表现,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中医医师可以明确地判定患者所患的结直肠癌属于脾虚气滞证型。

二、脾虚气滞证的治疗方法1.补益脾气的食疗方法脾虚的患者应该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糯米、山药、红枣等,同时还可以适量吃些芝麻、核桃、黑芝麻等。

2.调理脾气的中药疗法中医认为脾虚气滞的患者适合用些健脾化湿的中药材如苍术、白术、茯苓、党参、黄芪、山药等。

3.调理脾气的针灸疗法通过选取特定的腧穴针灸可以帮助改善脾虚气滞的症状,如足三里、内关、中脘、关元等穴位。

以上是针对脾虚气滞证的治疗方法,通过中医理论的指导,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来调理脾气,达到治疗结直肠癌的目的。

三、气血两虚证诊断标准1.气血两虚证的体征特点气血两虚证型主要特点有: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容易疲倦,大便稀溏或泄泻,月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苍无光泽,舌体淡胖,舌质软。

2.气血两虚证的脉象特点气血两虚证的脉象特点是:脉细弱。

老年结直肠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老年结直肠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老年结直肠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摘要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中医药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辨证论治、专方验方、中药制剂、中药灌肠、针灸等方面论述老年结直肠癌的治疗近展。

ABSTRACT The colorectal cancer is one of the common clinical malignant tumors,and its prevalence high in the elderly peopl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the unique advantag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colorectal cancer.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elderly people from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postparty prescription,herbal preparation,herbal retention enema,acupuncture and other aspects.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elderly peopl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也持续上升,已构成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威胁。

调查发现恶性肿瘤是60~79岁年龄段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在>80岁者中仅次于心脏疾病而居第2位[1]。

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又以肠道肿瘤居于前列[2]。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癌症类型,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有62.4%的患者出现术后复发或转移[3]。

中医治直肠晚期成功案例

中医治直肠晚期成功案例

中医治直肠晚期成功案例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常在晚期才被发现,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然而,中医治疗在一些直肠癌晚期患者身上取得了成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我临床实践中,遇到了一位患有直肠癌晚期的患者,他已经接受了化疗和放疗,但效果并不明显,且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患者家属听说中医有一定疗效,于是带着患者来到我的诊所求治。

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我为患者制定了一套中药治疗方案。

首先,我选用了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帮助患者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我还结合了针灸疗法,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了针灸调理,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体力。

经过了数月的中医治疗,患者的病情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原本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有所缓解,患者的精神状态也有所好转。

随着治疗的继续进行,患者的体力逐渐恢复,肿瘤的生长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最终,经过一年多的中医治疗,患者的直肠癌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肿瘤的大小明显减小,患者的身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经过进一步的检查,患者的肿瘤已经呈现出了缩小的趋势,家属和患者本人都感到非常欣慰和感激。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中医治疗直肠癌晚期的潜力和优势。

中医治疗以调理整体身体为重点,通过中药、针灸等手段,促进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力,从根本上控制肿瘤的生长。

虽然中医治疗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但它的疗效是渐进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因此,对于直肠癌晚期患者来说,中医治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选择。

当然,中医治疗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和家属要理性对待,不盲目听信谣言,也不要放弃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

希望更多的直肠癌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早日康复。

总之,中医治疗直肠癌晚期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选择。

希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能够有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中医治疗,重拾健康,重获新生。

中医治疗结直肠癌

中医治疗结直肠癌

在课前的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业化的高速进展,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呈直线上升趋势,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我国,其发病率都逐年递增。

本课件围绕结直肠癌的中医治疗,阐述了中医对结直肠癌的各种分型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提供了有力帮助.一、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概述(一)中医药在结直肠癌上的应用情况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在临床上一般应用于三种情况:首先,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手术、化疗、放疗同时使用,可减轻手术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不能做手术,或不能做放化疗的病人,中医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最后,晚期的病人,生活质量很差,不能耐受放化疗,中医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康复期的病人,即手术后的病人,长期吃中药,可减轻肿瘤的复发,延长生存期.(二)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特点中医药治疗癌症既注重攻邪消瘤,更重视患者整体状况的改善,治病以人为本,强调“治病留人”,临床实践中常出现“带瘤生存”的状况.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有很多的特点及优点。

1. 中医疗效较慢但较持久,适合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

2。

中医药的不良反应小,适合老年病人,或比较重的病人。

3. 手术后的康复期使用中医药,可减少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及治疗肠粘连。

4。

放化疗期间使用中医药,可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5. 中医药用于肿瘤的康复治疗,可减少复发转移,它是肠癌治疗的重点之一。

6。

中医药用于晚期不能手术及放化疗患者的姑息治疗,可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三)结直肠癌的中医病机特点中医认为结直肠癌的主要的病机特点是正气虚,《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也就是说,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主要是由正气虚引起的。

结直肠癌的正气虚,跟别的肿瘤比较,有自己的特点。

结直肠癌病位主要在脾,其正气虚就以脾虚为主,脾虚时间长了可以影响到肾。

中医对肠癌的理解

中医对肠癌的理解

中医对肠癌的理解一、引言肠癌,又称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中医对肠癌的认识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肠癌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调护等方面。

二、病因中医认为,肠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最主要的病因是湿浊内生,导致气血瘀滞,脏腑功能失调。

此外,饮食不节、情志不舒、正气虚弱等因素也与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例如,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会损伤脾胃,湿热内生,进而影响肠道功能,诱发肠癌。

三、病机中医认为,肠癌的病机主要为湿热瘀毒蕴结肠道,导致气血瘀滞,肠道传导失司。

随着病情的发展,邪气深入脉络,耗伤正气,引起脏腑功能失调。

在肠癌的发病过程中,脾虚湿困、痰凝血瘀等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脾虚则水湿运化无力,痰湿内生,湿热交蒸,导致肠道气血瘀滞,形成肿块。

四、诊断中医对肠癌的诊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排泄物等情况,了解病情;听患者声音、呼吸等声音变化,判断病情;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等,了解发病过程;切脉了解脉象变化。

根据四诊结果,综合分析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五、治疗中医治疗肠癌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

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祛湿化瘀、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针灸治疗则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强调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六、调护中医认为,调护对肠癌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在康复期间,适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此外,注意个人卫生,预防肠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中医对肠癌的理解涵盖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调护等方面。

中医认为肠癌的发生与湿浊内生、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等因素有关;病机为湿热瘀毒蕴结肠道,导致气血瘀滞;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祛湿化瘀、活血化瘀;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调护则强调饮食调理、心情舒畅和适当锻炼等方面。

中医如何治疗直肠癌

中医如何治疗直肠癌

中医如何治疗直肠癌文章目录*一、中医如何治疗直肠癌*二、直肠癌病因与临床表现*三、直肠癌民间偏方中医如何治疗直肠癌1、中医如何治疗直肠癌在采用中药治疗直肠癌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中药治疗直肠癌的瘀血内停型要以活血化瘀为主,可选择使用桃核承气汤药、血府逐瘀汤加热、红花、赤芍、桂枝、三菱、桃仁等几位中药治疗。

不过这些药物的剂量需要把握好,药剂量小了治不了病,要剂量大了人体可能会受不了。

在采取西医治疗的同时,患者也可以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这样可以减少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帮助患者调理好身体。

因此,患者朋友可以适当采用,最好是把中西医治疗方法结合起来,这样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会更好。

2、中医对于直肠癌的辨证施治中医将直肠癌分为脾胃虚弱型、瘀血内停型、阴虚内热型。

对脾胃虚弱的病人,要健脾益气,扶正补虚,可适当使用四君子汤、黄精、川穹、远志、当归、白术、茯苓、参苓白术散、党参等中药来补骨脂。

如果直肠癌病人的体质是属于阴虚内热型的话,在选择中药治疗直肠癌的时候主要是进行养阴、清热解毒,所以可选用鳖甲、大黄、厚朴、阿娇、黄芪、石韦、柴胡、麦冬、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几位中药。

中医辨证论治对不同病因同种病的疾病治疗疗效较好。

3、中医治疗直肠癌方剂3.1、白头翁30g,马齿苋15g,白花蛇舌草15g,山慈菇15g,黄柏、象贝母、当归、赤芍、广木香、炒枳壳各10g。

大便脓血加贯众炭、侧柏炭、生地榆,腹部疼痛加白芍、元胡,大便秘结加火麻仁、瓜蒌仁,大便溏薄加诃子、赤石脂、石榴皮,腹部触及肿物加鳖甲、龟甲、穿山甲,淋巴结转移加夏枯草、海藻、昆布,气血衰败加党参、黄芪、黄精。

水煎服,每日剂,3个月为一疗程。

并外用保留灌肠方:槐花、鸦胆子各15g,败酱草、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g,花蕊石60g,皂角刺、血竭各10g,浓煎后保留灌肠,每日1次。

3.2、红藤30g,藤梨根30g,马齿苋30g,土茯苓30g,半枝莲30g,白英30g,孩儿茶10g,败酱草30g,马尾莲20g,木香10g,厚朴10g,三棱10g,蓬莪术10g,川楝子10g。

中医治疗直肠癌医案22例

中医治疗直肠癌医案22例

中医治疗直肠癌医案22例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直肠癌医案22例,以供大家参详。

高某某,女,30岁1诊西医病名:直肠癌西医病名标准:直肠肿瘤证候:湿热毒邪结聚,下焦气机阻滞,灼伤肠道血络治法:清热,燥湿,凉血,解毒,行气,导滞主方:白头翁汤加减服药方式:口服剂型:汤剂2诊西医病名:直肠癌西医病名标准:直肠肿瘤证候:湿热毒邪结聚,下焦气机阻滞,灼伤肠道血络治法:清热,燥湿,凉血,解毒,行气,导滞主方:白头翁汤加减服药方式:口服剂型:汤剂冷,女,48岁。

于1988年6月感觉腹胀,大便艰塞,努力去解便,则挣出一些涎液,有时带血,服药不效。

继后一天一天的解不出来大便,去成都几个大医院检查导管都进不了肛门,医院都说是晚期直肠癌,非开刀不可,怕开刀转移,后果不堪设想,又叫做假肛,冷素华又讨厌假肛污秽,但时不等一时胀痛难堪,转求中医。

6月18日来我院求治,诊其脉洪大有力,看其舌垢腻多涎,利在速战速决,不能畏首畏尾的怕伤正气。

处方:生军12克芒硝12克蜣螂20克玄参30克牡蛎30克浙贝12克半枝莲50克蛇舌草50克土鳖虫12克,嘱其连服三剂。

服一付只是肠鸣不泻,二剂又加泻叶10克,大便通了,下了不少的污物粘涎,去泻叶再服,又泻了很多黑涎,这下大便通泰,食得了,又来转方。

用五仁、软坚丸、红藤败酱散加半枝莲蛇舌草等,另服西黄丸每天一瓶。

一个多月愈,至今健如常人。

可见“若药不瞑眩,厥疾不廖”。

当胆大的时硬要胆大,不可姑息养奸。

鄢荣光癃闭邹××,男,51岁。

1983年10月16日初诊。

主诉尿道刺痛、排尿点滴不出30天,加重2天。

病史患者因直肠癌入院以后作根治性切除,行腹膜外直肠吻合。

术后用导尿管导尿时间长达1个月之久。

自述上导尿管以后,排尿疼痛日见加重,尿道有剧烈刺痛,排尿极度困难,尤以近1~2天病情加重,现排尿不出,伴有剧痛。

西医肿瘤科认为:因感染而停用导尿管,故邀我科会诊。

结直肠癌中医脾虚气滞证、气血两虚证诊断标准

结直肠癌中医脾虚气滞证、气血两虚证诊断标准

结直肠癌中医脾虚气滞证、气血两虚证诊断标准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结肠和直肠部位,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中医药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其中,脾虚气滞证和气血两虚证是结直肠癌常见的中医辨证类型。

本文将就这两种证候类型的诊断标准、病因病机及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脾虚气滞证的诊断标准脾虚气滞证是指脾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

结直肠癌患者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脾虚气滞证的表现:1.患者常感到腹胀不适,消化道功能减退,食欲不振。

2.大便干燥,粘腻,甚至出现便秘的情况。

3.腹部或胁肋部疼痛,感觉脾胃不舒服,舌苔淡白,脉弦细等。

根据上述症状表现,结合患者的脉象和舌苔等情况,可以做出脾虚气滞证的初步诊断。

脾虚气滞证的病因病机脾虚气滞证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之品,长期饮酒吸烟,导致脾胃失健。

另外,情志内伤也是脾虚气滞的重要原因,长期的思虑忧郁、悲伤畏惧等不良情绪会损伤脾胃功能,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形成脾虚气滞的证候类型。

脾虚气滞证的治疗方法针对脾虚气滞证的治疗,中医药强调“以补为主、疏通气机”,通过中药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1.补益脾胃: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补益中气的药物,加强脾胃的功能。

2.疏通气机:选用白术、香附等理气化湿的药物,促进气机疏通,改善腹胀不适的症状。

3.调理情志:针对患者的情绪问题,采用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节情志,减轻不良情绪对脾胃的损伤。

二、气血两虚证的诊断标准气血两虚是结直肠癌患者常见的证候类型,其主要表现为气血不足,出现贫血、乏力等症状。

气血两虚证的诊断标准包括:1.患者面色苍白,唇舌无华,精神疲乏,乏力无力,易出汗。

2.出现贫血症状,如眼睑浅绛色或苍白,舌质淡白,脉细或沉弱。

3.可能出现月经量少或闭经等妇科问题,男性患者可能出现阳痿、遗精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临床表现 组
治疗目标
0 明确可R0切除的肝和/或肺转移
• 治愈,降低复发风 险
1 不可R0切除的仅肝和/或肺转移
可: • 诱导化疗后变为可切除 • ±其他部分转移有限/局限,如局部区域淋巴
结 • 以及可接受大手术(生理年龄、心肺功能)以及
强化化疗
• 肿瘤缩小最大化
2 多处转移/部位
且有: • 快速进展和/或 • 肿瘤相关症状/快速恶化风险和 • 合并疾病,可接受强化治疗
近期目标(减毒): 消化道反应在Ⅰ度以内;体重减轻
不能超过2公斤;骨髓抑制在Ⅱ度以内; 不发生感冒或发热。
化疗第一部曲
第一周第一方目的;
消化道反应小于Ⅰ度,消化道反应持续时间缩短
辨病治疗,辨疾病不同阶段治疗
治以和胃降逆,健脾止呕为法 方用六君连苏汤
六君连苏汤
太子参30克、炒白术10克、淡茯苓10克、炙甘草6克、 姜半夏10克、广陈皮15克、焦三仙各10,炒谷芽10 黄连3-6克、紫苏梗10克、 姜竹茹10克
银翘桑菊汤
金银花10g 连翘10g
桑叶10g
菊花10g
葛根10g
板蓝根10g
白芷6g
辛夷6g
薄荷6g
荆芥6g
防风6g
桔梗6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知母6g
柴胡10g
黄芩10g
放疗期间中医治疗
放射性肠炎 急性期或合并感染期:葛根芩连汤
加减,半夏泻心汤加减
慢性期:六味地黄汤加减,四神丸加 减
放射性膀胱炎 急性期:八正汤加减 慢性期:六味地黄汤加减
起始选择最为有效的联合方案
起始有效联合方案:至少两药
基于疾病特征和患者对毒性与疗 效的意愿选择治疗:
• ‘观察等待’ (特别情况) • 序贯:起始可选择 – 单药,或 –低毒性的两药 • 特别情况下可选择三药联合
治疗的目的?
8
临床上
中医治疗方式
结直肠癌病因病机 的探讨
结直肠癌病因病机 的探讨
饮食因素 感受外邪 先天因素 情志因素
手术之后 气血亏虚
放化疗后 气阴两虚
结直肠癌病机探讨
结直肠癌中医治疗策略探讨
中医常用综合治疗策略
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策略 中国中医科学院 西苑医院 Xiyuan Hospital CACMS
化疗期间中医治疗方法
远期目标(增效): 化疗顺利通过率,不产生耐药
晚期结直肠癌中医治疗研究与思考
杨宇飞吴显文 2014-05-24
中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现状
陈万青,张思维,曾红梅,等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中国肿瘤. 2014;23(1):1-10
中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现状
1988-2002年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
张思维,雷正龙,李光琳,等. 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5年发病死亡资料分析. 中国肿瘤. 2009;(12):973-979
中医治疗注重??
突出中医特色
提出中医综合治疗理念和模式 每个患者入院都能接受中医综合治

中医综合治疗模式
口服辨证论治汤药和中成药、静 脉点滴中药制剂、外用中药制剂、 针灸、中医音乐治疗、中医食疗、 中医足浴等,
中医综合治疗的必要性与优势
我们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表明,不适合化疗和放疗的 晚期老年肿瘤患者最适合中医综合治疗,带瘤长生存是治疗目标。 适合放化疗的老年者,中西医结合可提高患者耐受性.
化疗期间加用中药第二部曲
化疗第二周第二方 目的:骨髓抑制在Ⅱ度以内
此期化疗药物主要损伤骨髓功能,出现白细胞 下降,血小板下降,或者贫血等症状,患者可感 双腿乏力,疲劳。
中医辨证论治属脾肾气虚,治以健脾益肾为法。 应用芪君补菟汤可使患者骨髓抑制明显减轻,如 再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中药,一半以上患者不用 应用升白细胞西药,大大减少了住院费用 。
晚期结直肠癌——治疗
4
西医结直肠癌治疗现状
Gunderson LL, Jessup JM, Sargent DJ, et al. Revised TN categorization for colon cancer based on nationalsurvivaloutcomes data. Jour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0;28:264–271
芪君补菟汤
生黄芪30克 太子参30克 淡茯苓10克 川芎6克 阿胶10克 补骨脂10克 女贞子15克
全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炙甘草6克 杭白芍10克 熟地10克 菟丝子10克 旱莲草15克
化疗期间加用中药第三部曲
化疗中任何时间出现感冒症状或发热马上换 用第三方
多数是因为骨髓抑制期合并感染,必须马上 停用补药以防引邪入里,及时换用第三方;
中医治疗更加重视证据的重要性
抗转移复发
结直肠癌
增效减毒
证据
中医治疗
维持治疗
延长生存期
研究
晚期结直肠癌回顾性研究
晚期结直肠癌回顾性研究
晚期结直肠癌前瞻性研究
中医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中位生存期和 生活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随机
中医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中位生存期和生活质 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NCCN2013转移瘤不可切除西医疗效
荟萃分析---KRAS 基因野生型患者 西妥昔单抗 + FOLFOX ,OS:22.8月,较单纯化疗18.5月,无统计 学意义 + FOLFIRI,OS:23.5,较单纯化疗20.0月,有统计学意义
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2013年第4版
ESMO指南:患者分组治疗
老年患者非常有必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 中医治病提倡“三因制宜”,恰恰是个体化治疗的典范。
基于“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中医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 疗是针对老年肿瘤的两把利刃!
实现中医药对结直肠癌的全程干预
中医治疗
化疗
手术
不良反应
结直肠癌 综合治疗
生活质量
放疗
生存期
靶向 治疗
使中医综合治疗真正成为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的不可 或缺的组成部分。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中有中 医师参与,NCCN临床指引中有中医药治疗内容。
• 尽快获得临床相关 的肿瘤缩小
• 至少获得进展性疾 病的控制
3 多处转移/部位
且有:
• 不可切除 • 和/或无主要症状或快速进展风险 • 和/或严重合并疾病 (以后也无法接受手术和/
或如第1+2组患者的强化全身治疗)
• 抑制进一步进展 • 肿瘤缩小较不相关 • 低毒性最为相关
治疗强度 无或中度 (FOLFO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