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及其《北方》.ppt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C.激昂、深情
D.惆怅、婉转
中考考场
3.【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 歌中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比较阅读下面两首 诗歌(节选),填写表格。
我爱这土地(节选)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
复活的土地(节选)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 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1.【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阅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 填空。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 (摘自《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考考场
1.【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
艾青的诗歌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 一个高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他
中考考场
2.【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1)请你从下列诗句
中,选出不是艾青创作的一项( A )
A.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 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B.大堰河/是我的褓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 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褓姆。 C.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雪落 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D.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 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是“土地”和“光明”。
内容概览
主要篇目: 《北方》,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
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
呼唤“诗人啊 /你起来吧”,迎接“白日的 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 自由抒发,散而有致,活而有序。
北方艾青

创作背景
在北方的两个月里, 艾青先后创作了《风 陵渡》《补衣妇》《手推车》《骆驼》等一批 诗作,在表达自己爱国主义感情和对抗战必胜 的信念的同时;也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和哀 怨,《北方》即是其中著名的诗篇。
朗读诗歌
※诗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诗前的小序是诗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实际上是指小说家端 木蕻良,他在和艾青一同去山西的路上, 根 椐自己对沦陷区的感受,对艾青说:“北方是 悲哀的”。这句话对全诗是至关重要的,因为 它是作者感情赖以抒发的基础,它给全诗定下 了基调――忧郁、悲哀、沉重。整篇诗作的主 要意象都是围绕此句而来,它是理解全诗的关 健所在。
艾青简介
艾青是中国新诗史上有独特风格 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往往能将个人的悲欢融 合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 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从而 比较鲜明地传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 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讴歌。艺 术上,艾青善于从绘画、雕塑、音乐等多种 艺术中汲取营养,对审美意象的自觉追求增 强了新诗的表现力,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作用。有《艾青全集》。
艾青简介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 海澄,1910年3月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 出生后即被送到本村一位名叫大堰河的贫苦农 妇家抚养。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国立西 湖艺术学院绘画系,次年,赴法勤工俭学, 1932年1月启程回国。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美 术家联盟,后被国民党逮捕,狱中的生活使艾 青从绘画领域转向诗歌创作,写下了大量诗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使艾青一举成名, 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注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艾青在《诗论》中曾说,“意象是纯感官 的,意像是具体化了的感觉。”“意象是 诗人从感觉向他所采取的材料的拥抱,是 诗人使人唤醒感官向题材的迫近。”
《北方》艾青课件

北方文学将继续发展壮大,为 中国文学界带来新的辉煌。
北方的文学价值
1 历史价值
作品展示了中国农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面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 社会价值
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呼吁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3 人文价值
作品以人为本,探讨人性和情感,展现了人文关怀的价值。
北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影响力
艾青的作品对当时的文学界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播和研究。
2
作品地位
《北方》作为一部代表作品,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受到高度认可。
3
北方文学特点
北方文学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地位。
总结பைடு நூலகம்
重点回顾
艾青的《北方》以其独特的艺 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意蕴在文 学界占据重要地位。
北方文学地位评价
展望北方文学前景
北方文学被视为中国文学的瑰 宝,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北方》艾青PPT课件
# 北方——艾青PPT课件大纲 ## 艾青简介 - 艾青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和画家,被誉为“文化艺术工作者典范”。 - 艾青代表作品有《北方》、《红色远征》等。 ## 北方 - 北方是艾青的长篇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 作品背景描绘了中国农村在革命年代的苦难和牺牲。 - 红色意象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 北方的艺术风格 - 北方地域特色为作品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 北方文学的艺术风格特点包括写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 北方与南方文化差异的比较令人深思。
北方的思想意蕴
刻画农民形象
艾青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刻画,生动地展现了 北方农民的坚韧品质和乐观精神。
第十二讲 艾青和他的诗歌《北方》

第十二讲艾青和他的诗歌《北方》教学要求1了解艾青的生平。
2他诗歌的主要内容,研读代表作品。
3分析艾青诗歌的独特意向和“忧郁”的诗情。
4明确艾青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研读代表作品·分析艾青诗歌的“忧郁”的诗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一、作者简传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1910年3月27日出生在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一个中等地主家庭。
二、艾青的历史地位(1)先要求大致认识艾青早在1934年就以《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诗坛。
进入抗战时期,艾青的诗风有所转变,可概括为从“吹芦笛”(较多受西方现代诗风影响)转为“吹号”(探索新诗传达民族心声的道路)。
艾青的贡献和地位在于完成了新诗不同倾向(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与现代诗艺的探索)的“综合”,艾青诗歌的成功表现在既能走向现代大众,又能走向世界。
二、独特意象与主题(2)意象分析是把握诗歌艺术的重要方法与角度。
艾青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可以抓住两种意象去探析与体味艾青诗中所凝聚的诗人的发现、思想与情感。
在“土地”的意象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深爱,对人民的深受。
可重点分析《我爱这土地》与《大堰河——我的保姆》,把握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普通人民命运的深情关注。
“太阳”的意象则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可引举《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篇章,从中体验诗人如何真诚地歌颂民族的新生。
意象与主题分析的关键是体会诗中的历史内容如何与个人的情感融合。
三、忧郁的诗绪(3)诗绪即反复回旋在诗中的情感,是构成诗歌格调的基本要素之一。
应从艾青不同的诗篇中去体味和把握其主导性的情绪,那就是艾青式的忧郁诗绪。
这种诗绪形成的原因是多主面的,既来源于诗人的个性阅历,也来源于对苦难中国以及农民命运的深沉思索,感时愤世,形成“农民的忧郁”。
应看到艾青的忧郁中浸透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爱,以及对美好生活执著的追求。
艾青及其《北方》 共42页PPT资料

于是写作此诗,抒发他北国之行的感受。
2.主题思想 本诗描绘了北方国土的悲哀,又表达 了对这悲哀的国土崇敬与挚爱的深沉 感情。 解读此诗的三个要点: 1.“土地”意象及象征意蕴 2.感觉化的画面感 3.自由诗体的特点
3、结构分析
本诗共四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节):描绘战争阴云笼 罩下北方国土的荒凉、阴郁、贫困、悲 哀,表达对不幸的北方人民的关切; 第二部分(第四节):抒发因目睹悲哀 的北方和回思历史而产生的对国土深沉 挚爱的情感。
3.艾青诗歌的意象群及其内蕴:
A. “土地”意象群:
①对土地——农民最深沉的爱,对于他们命运 的关注和探索。《大堰河——我的褓母》。
“大堰河,是我的褓母。/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 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 褓母。//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 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 敬你/爱你!”
2.关于创作(三个时期)
1)《大堰河》时期:
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的“芦笛”,并和 多灾多
难的民族现实结合,扎根于土地和人民。 在 “芦笛也是禁物”的黑暗环境中,其诗的基
调是 “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代表作:诗集《大堰河》
2)《北方》时期:从“吹笛”的流浪者变成 时
代的“吹号者”。在战争中深入人民中间, 思索
北 方 的 狼
艾青及其诗歌创作
一、关于作者 1、生平经历 艾青(1910-2019)现代诗人。原 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艾青是其 1933年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 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1)儿时生活:出身地主家庭,出生后即被送 到本村一位名叫“大叶荷”的贫苦农妇家寄养, 养母对艾青的疼爱甚于父母,这使他从小就感 染了农民的淳朴和忧郁。5岁始回家,进本村 蒙馆开蒙。
艾青及其《北方》PPT

的自然。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13节,节无定行,行无定字,多则1节13行,
少则1节4行;最长的诗句“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长达22个字,而最短的诗句“爱你”仅有2个字。完全听从感情的召唤,真正 地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
《北方》
——艾青
导语:苦难的中国与忧伤的诗人
和闻一多先生一样,艾青也是一个学习绘画出身的诗人,画家对色彩形 状等事物外部形态的敏感都体现在他的诗歌中。而诗人情感的细腻、真挚多 感,则让诗人不仅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更时时关注着多灾多难的中国与中 国底层人的命运。从最初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 上》再到八十年代的《古罗马的大斗技场》,艾青有一颗不枯竭的心灵和一 双善于捕捉色彩的眼睛。
(二)主题分析: 1.抒发儿子对母亲的敬重与思念 2.揭示社会不公与动荡社会对农民的伤害 (三)艺术分析: (1)散文化的自由体诗歌 (2)诗歌意象的油画感 (3)诗人情感的真挚融合
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人对苦难大地的哀歌
(一)意象分析 1.第1、2、3、4、5节:雪中的农夫与诗人 2.第6、7、8、9节:逃亡的少妇 3.第10、11、12节:苦难的农民 4.第13、14节:诗人对苦难中国的爱
②诗人足迹遍及半个中国,扩大了现实的视野,感染到时代的精神,同时促 成了创作激情的高涨。
3、延安时期的诗歌 ①《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反法西斯》、《雪里钻》等诗 集。 ②皖南事变发生后艾青来到了革命根据地延安。反映崭新的生活,为工农 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这一时期诗歌的重要特点。
2.艾青的诗歌意象具有油画的质感:画面清新富有立体感。 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于大地与人的描绘。
《北方》艾青的意象

《北方》艾青的意象
一说起《北方》,那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片荒凉和沉重。
艾青用他独特的笔触,给咱们勾勒出了好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意象。
先说那“荒漠的原野”,你能想象到那种一望无际、毫无生机的画面吗?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只剩下干枯和寂寞。
艾青把这原野写进诗里,让咱们一下就感受到了北方大地的那种疲惫和无奈。
还有“颓垣与荒冢”,这俩意象一出现,是不是那种破败和衰落的感觉就有了?它们就像是岁月留下的伤疤,静静地躺在那里,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孤单的行人”也是个特别扎心的意象。
在那茫茫的北方大地上,一个孤独的身影艰难地前行着。
他不知道前方等待着他的是什么,但还是一步一步地走着。
这让咱们心里也跟着泛起一阵酸楚。
“天上,看不见太阳,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这雁群啊,它们在天空中飞着,也许是在寻找着温暖和希望。
可北方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阴沉,那么压抑。
“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这风可不是温柔的风,它带着沙子,呼呼地刮着,好像要把一切都吹走。
让人感觉既寒冷又无助。
艾青用这些意象,把北方的苦难、悲哀和人们的挣扎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次读《北方》,都会被这些意象深深触动,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荒凉的土地上,感受着它的痛苦和希望。
朋友们,你们读《北方》的时候,是不是也对这些意象有着特别的感受呢?快来和我聊聊吧!。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共35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盼望》
诗中写海员们的两种“盼望”。盼望“出发”,是歌颂海员们在惊涛骇浪面前勇敢前进、乐观豪
壮的气概和精神。这是海员们所“喜欢"的。然而海员更“高兴”的是“到达”,因为到达象征着胜利,
这是诗人最“盼望”的结果,也是渴望光明的表达。所以“到达”才是诗的着眼点。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 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它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十分强烈,震撼人心。
(五)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艾青晚年,通过对坎坷的人生经历的沉淀,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歌。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 《鱼化石》
《鱼化石》是一首哲理诗。艾青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 生感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曾经,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浩劫,无缘无故地夺去了诗人十多年的光阴。因此我们可以 看到,诗中鱼的遭遇正是诗人遭遇的某种象征。不仅如此,鱼的遭遇还象征了所有如艾青一样 受到社会不公平待遇的知识分子共同的遭遇。诗评家谢冕说道:“这不是一个关于一条鱼死亡 的故事,而是一个涉及不同的鱼而拥有一个共同的不幸和悲剧命运的故事……这是个人遭际与 时代风云的叠合。”
《镜 子》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诗中写镜子 “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 它”,"有人躲避它",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