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耗材管理方案

手术室耗材管理方案
手术室耗材管理方案

手术室耗材管理方案及流程

1.跟进数据化管理系统,视手术量及使用情况领取定量基数的耗材,这

个基数基本够一个月手术消耗,在使用中消耗电脑库存量。现手术室高质耗材库存和电脑数据完全吻合!

2.安排总务护士(杨晓红)一名,协同护士长保管与盘点,每周小盘点,

了解库存情况及时补充领取。每月配合医院库房管理员总盘存。

3.对于高质耗材使用,必须登记签字,由护士长统一核查每一项目,严

防漏收费!

4.库房物品整齐有序排列,领取时把关质量、确保耗材使用效期。

5.总务护士每日晨间发放手术所需耗材,手术后巡回护士将手术用物清

单及剩余耗材交于总务护士,清单与手术申请记帐项目相一致。

6.手术耗材使用清单保存3个月备查,护士不懂的收费问护士长。

7.耗材使用时或使用后出现质量问题应登记和上报。

8.手术室严格层层把关,严禁漏收费、多收费、乱收费、私收费。

9.收费耗材的管理流程

①护士长电脑申领→科室从库房领取→保管护士核对耗材数量是否和电脑数据一样

电脑生成领取耗材数量

②手术所用耗材巡回护士收费(高质耗材另登记)→收费后消耗电脑数字→库存和电脑保持一致

↑追踪↑(谁用谁签字)

护士长在电脑上核查并记录此项按登记情况核查护士长签字

③骨科手术后→厂家在专用本上登记钢板型号价格→护士长按照登记推算医院出库价收费

电脑形成负数

护士长确认发票与登记是否一致签字中和网上负数后为0

↑↑

→厂家做好发票设备科入库→设备科维护上网(钢板型号价格)→通知护士长领取钢板

杨伟伟

2014年5月4日星期日

手术室管理规定新

手术室管理规定(补充版) 2018 年2月制订 手术室借物规定 1、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原则不外借,特殊情况报护士长批准。 2、临床科室借低值一次性耗材如缝线等,值班护士必须查看是否为在院的病人,方能外借,并在借条上加签借物者的姓名并交班,以免漏费。 3、如遇抢救病人等特殊情况,在不影响科室急诊手术使用的前提下,值班护士请示护士长后在借出。 手术室护理备班规定 1、所有手术室工作人员手机24小时开启,如工作需要,随叫随到; 备班人员如离开市区应告知护士长。 2、遇电话号码变更首日必须告知护士长。 3、下夜班第二天为二行政,第三天为三行政,第四天为四行政,依 次类推。 4、工作日:二线备夜班急诊手术;节假日:按二行政-三行政顺序备 急诊手术。 5、叫听班顺序:二行政-三行政-四行政……依次类推。 6、听班人员在接到值班人员急诊手术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科 内(原则上30分钟以内)。 7、听班人员因个人原因电话不畅通,或未在限定时间内到达科室, 给患者造成了后果,应追究听班者的责任。 手术通知规定

1、各手术科室择期手术,应于术前一日上午十二时前,将手术医嘱发送至手术室;周一择期手术医嘱于周日十二时前发送。 2、手术室统筹安排,按照小儿及重症手术优先原则,在收到手术医嘱当日12:00前合理安排好。 3、急诊手术应在病人入室前,由手术医生电话或口头通知手术室值班人员,并及时补写手术通知单。 器械、敷料管理规定 1、器械、敷料包分类摆放于无菌间及低温间架上,有配套标识。 2、根据器械使用的频次及性质,分别采用布类、无纺布及纸塑包装。 3、无菌间固定器械包及低温间器械物品,每天清点检查一次。 4、报损的器械及时更换,保证器械功能状况良好。 5、对需修理的器械应先消毒或灭菌后送修并登记。 手术间管理规定 1、手术间内大件物品应标明房间号,定位放置,保持序号与房间号一致。 2、手术间内悬挂物品定位示意图、手术间日检查登记表,物品按示意图放置,每天检查登记,以利于管理。 3、每日夜间由值班护士对手术间进行全面检查。 4、每日术毕,由巡回护士负责物品归位及卫生清洁的检查,终末评估手术间并签名,以备随时开启使用。 5、总务班护士负责每日对手术间物品的补充,每周四由质控护士对手术间所有物品进行全面质控检查。

手术室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办法

手术室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手术室医用耗材管理,维护医院和患者利益,提高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水平,无菌库采取医用耗材零库存、量化管理,特制定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办法。根据各手术科室的手术常规用量,建立所有医用耗材的最低储备量(以个月为宜),同时设立预警。库房内保持整齐清洁、温度、湿度适宜,物品分类合理清晰,摆放、取拿有序(先进先出),标识醒目。 二、医用耗材分类 (一)低值一次性医用耗材单价为元以下的灭菌和非灭菌一次性耗材。(详细目录明细见附件) (二)高值一次性医用耗材 根据我院临床医疗项目开展实际情况现将单价为元以上的耗材定为“高值医用耗材”。目录如下: 、可吸收线(强生爱惜康)、(妇科) 、几丁糖凝胶、生物蛋白胶 、一次性连发钛夹钳、钛夹 、超声刀头 、手消毒剂、洗手液 、多酶洗液、器械润滑剂、除锈剂 、肛门支撑架 、可吸收止血材料 、电切环、电切球、电切针(泌尿外) 、补片 、管状吻合器、切割闭合器 、痔疮套扎吻合器 、骨科材料:钢丝、克氏针、人工关节、髌骨爪、钛合金钢板、钢钉、钛钉、人工骨等。 、颅骨修补用的钛网、钛钉、脑室腹腔分流管 (三)其他耗材布类敷料、手术器械等。 三、医用耗材具体管理办法 (一)低值医用耗材 、四个手术间备有天用的物品基数,每日用后由白班护士或巡回护士于以前或以前向无菌库请领、补齐。无菌库做好发放记录。 、无菌库备有最低储备量,设立预警值,达到预警及时领取、补充。每年定期清点物资~次。留置针、缝线、敷贴、手套等消耗大的,预警值设为不低于的最低储备量;可吸收线预警值设为不低于的最低储备量。 、引流管类、油纱因手术消耗较少,对不常用型号可申领最小包装,器械科可不做库存,达到预警值,及时向

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方法与体会

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方法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9-04-19T09:49:17.780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1期作者:尹云清[导读] 通过对高值耗材的管理,既保证了手术的正常使用,又节约了成本,使耗材管理更科学,更专业,更精确。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加强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科学管理。方法:针对手术室高值耗材传统管理方法的弊端,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从而减少耗材的发放差错。结果:达到了耗材的规范统一、使用安全、服务专业、收支同步的目标。结论:通过对高值耗材的管理,既保证了手术的正常使用,又节约了成本,使耗材管理更科学,更专业,更精确。 关键词:高值耗材;科学管理;手术室 高值医用耗材一般指专科使用,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其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且价值较高的医用耗材[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值耗材的使用量不断增大,品种型号繁多。手术室工作节奏快,是临床风险频发的科室。高值耗材的管理是手术室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科室工作和医院效益[2]。相对高值耗材发展趋势,其使用管理缺乏完善的机制,管理方法相对落后,管理难度与管理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对高值耗材的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1 高值耗材的发展,需要科学的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高值耗材品种不断增加、性能不断完善,促进了医疗技术的更新,加快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同时给医院的耗材供应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一方面,需要手术的患者越来越重视高值耗材的质量、安全与价格问题。另一方面,高值耗材涉及采购金额大,在医院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高值耗材的使用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速[3]。因此,引起了医院的高度重视,各医院均加强了高值耗材的管理工作。 2 手术室高值耗材原来的管理模式及共存的弊端 手术室高值耗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不备库存的高值耗材(如骨科耗材)。这类耗材的采购是临床医生根据患者需要直接和供应商联系,供应商送到使用科室,使用科室再将耗材转交手术室待用,供应商再根据患者实际使用情况列出清单并开具发票,交回使用科室核对后科室负责人才将发票、清单交器械科补办入库出库手续。还有一种常备库存的手术高值耗材,一部分由使用科室视库存情况提交采购申请计划,内容一般包括品名、规格、数量等,由采购办进行采购;另一部分由使用科室自行采购,交给手术室备用。这种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2.1 高值耗材准入把关不严这种模式下,高值耗材的“三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供应商的授权时限等信息,未经过药械科的备案审查,不及时更新,可能存在供应商供货手续不全等问题。而使用科室订货时易忽略审查资质,会造成高值耗材准入把关不严,存在安全质量隐患[4]。 2.2 高值耗材计价存在漏费风险由于高值耗材种类较多、规格型号复杂,且各厂商对同一种产品的命名又不尽相同,经常会出现医生、护士或计价员对高值耗材的名称不熟悉,导致多收费或少收费,甚至漏费等现象。虽然通过成本核算的方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但还是不能彻底杜绝由于疏忽导致的漏费。 2.3 高值耗材信息难以追溯患者先使用后入库,药械科完全凭借手术室的反馈信息办理入库出库手续,存在信息不完整、不规范、不准确等问题。一旦出现耗材质量问题,只能从病历中手工查找,效率低,准确性差,难以追溯到更多有效信息,不能适应目前的管理要求。 3 .对高值耗材进行科学的管理 3.1 规范高值耗材的基本信息高值耗材的基本信息如名称、规格、单位、厂家、产地等都要一一对应,确保准确无误。同时要分类合理。这样,出入库和计价就可以按照基本信息来处理,以往因为名称不统一而带来的查询统计问题也可以解决,只需在电脑中输入查询条件即可查询。 3.2 规范高值耗材的供应模式随着高值耗材用量的增加,旧的供应模式已经到了必须更新的地步。由院里组织负责采购流程的监控,采购办统一采购,根据使用科室所作的计划对耗材进行证件(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注册证等)审核、网上招标采购产品,货到后负责质量、价格的验收。合格则通知供应商开送货单,根据患者使用后的清单再提供发票。药械科应对高值耗材的出入库及库存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扼制高值耗材不合理使用的现象[5]。 3.3 高值耗材做到专人管理手术室的高值耗材应设立专人进行管理。专职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对产品的规格,数量和有效期限做到心中有数。每天都要对第二天手术需要的耗材进行清点,若出现耗材短缺要立刻通知手术医生,并进行协商和合理调整。另外专职人员负责领取耗材,在领取的同时必须对耗材进行检查,比如合格证,生产日期,以及物品包装。 3.4 高值耗材实行专科专柜管理根据临床的需要,应该设立专科小组[6]。每个专科小组设立自己的科组专柜,每个小组高值耗材使用的种类和数量都不相同,因此针对此情况设计相应的耗材架,每个耗材架标清名称,摆放一定做到整齐,明确耗材的种类数量,耗材要挂好医院价格标签和电脑标签以及保质日期和使用说明[7]。为保证耗材的质量,防止耗材过期,要明确耗材的入库时间,在每次使用过程中一定做到近效期先用。 4 体会 手术室高值耗材的采购、使用等过程不再是由单一科室进行的单一环节,而是由多个部门联合的相互监督、相互负责的管理机制,它既保证了手术的正常使用,又可节约医院的流动资金,使医院在一些手术高值耗材的采购上达到了无本经营的效果,且管理更科学化、规范化,无手术耗材丢失、过期等现象,同时统一的耗材信息也避免了收费上差错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质量。参考文献 [1]周亮.周瑞民,刘华.高值医用消耗材料的规范管理与风险防范[J].现代医学,2018,35(5):893. [2]黄良谍.陈华英.论如何加强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J].中国医院,2015,9(1):36-38. [3]郝梅.闫华.刘帆.论医院高值耗材的科学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7,8(5):35-39. [4]苟小清.代云芳.吴晓东.优化手术室库房高值耗材管理流程[J].科学管理,2016,25(2):66-67. [5]韦美辰.肖飞.浅谈高值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疗设备,2018,23(10):76-77.

医院医用高值耗材管理办法最新版本

医院医用高值耗材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高值耗材采购、保管、发放、使用、效果评价、不良事件报告等环节的控制,鼓励临床合理使用高值耗材,形成高值医用耗材从准入直至临床安全使用的可追溯性全过程综合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管理办法。 1、医用高值耗材管理范围 1)医用高值耗材定义: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价值相对较高的消耗型医用器械。 2)医用高值耗材类别:心脏介入类、外周血管介入类、神经内科介入类、电生理类、心外科类、骨科材料及器械类、人工器官、消化材料类、眼科材料类(人工晶体等)、神经外科类(硬脑膜、钛网等)、胃肠外科类(吻合器等)等。 2、高值耗材申购 高值耗材采购遵循原则:以满足临床要求、保证质量为前提,选择技术先进、价格优惠、注重服务、讲究

信誉的产品和供应商,最大限度地维护医院和患者利益。 1)高值耗材采购申请 a 通用高值耗材申请 实行手术室、介入导管室二级库房管理,二级库房预存一定量的基数,临床使用时到手术室、介入导管室请领,手术室、介入导管室根据消耗基数批量申请。 b 择期、跟台高值耗材申请 c 使用科室单一申请,手术确定前3-7天向器材设备管理处申请。 d 急症高值耗材申请 e 急症可由器材设备管理处按程序实施紧急采购。 2) 采购流程 a 手术医生手术前3-7天向器材设备管理处提出购置申请,同时填写《医院一次性医用高值耗材申请表》,列明该产品的需求原因、临床用途及与同类产品的比较优势,并由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提交医务处。

b 医务处从医疗角度对项目开展可行性进行论证审批。 c 器材设备管理处收集产品信息,审核产品、供应商资质,报分管院长审批。 d 卫生局统一招标采购的高值耗材品种,执行招标结果;未统一招标采购的高值耗材品种,根据临床科室提出的购置申请,组织手术医生、使用科室负责人和审计、财务、纪检监察按高值耗材采购遵循原则进行议价谈判,执行谈判结果。 e 急症手术(单次病例)使用的高值耗次再次使用时需向器材设备管理处申购,同时附《病人(或家属)手术知情同意书》复印件。 3、采购方式 对医院自行决定采购的高值耗材,要由申请科室、器材设备管理处(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审计、监察室共同参与、论证决定采购。如有可能,同类产品应超过三家(品牌、供应商)。以满足临床需求,性价比高为确定采购原则,所有原始资料建册存档。 4、二级库房工作流程

手术室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办法

手术室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办法

手术室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手术室医用耗材管理,维护医院 和患者利益,提高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水平,无菌库采取医 用耗材零库存、量化管理,特制定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手 术室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办法。根据各手术科室的手术常规 用量,建立所有医用耗材的最低储备量(以1个月为宜), 同时设立预警。库房内保持整齐清洁、温度、湿度适宜, 物品分类合理清晰,摆放、取拿有序(先进先出),标识醒目。 二、医用耗材分类 (一)低值一次性医用耗材单价为50元以下的灭菌和 非灭菌一次性耗材。(详细目录明细见附件2) (二)高值一次性医用耗材 根据我院临床医疗项目开展实际情况现将单价为50元以上的耗材定为“高值医用耗材”。目录如下: 1、可吸收线(强生爱惜康)1#、0#(妇科) 2、几丁糖凝胶、生物蛋白胶 3、一次性连发钛夹钳、钛夹 4、超声刀头 5、3M手消毒剂、3M洗手液 6、多酶洗液、器械润滑剂、除锈剂 7、肛门支撑架

8、可吸收止血材料 9、电切环、电切球、电切针(泌尿外) 10、补片 11、管状吻合器、切割闭合器 12、痔疮套扎吻合器 13、骨科材料:钢丝、克氏针、人工关节、髌骨爪、钛合金钢板、钢钉、钛钉、人工骨等。 14、颅骨修补用的钛网、钛钉、脑室腹腔分流管 (三)其他耗材布类敷料、手术器械等。 三、医用耗材具体管理办法 (一)低值医用耗材 1、四个手术间备有2天用的物品基数,每日用后由白班护士或巡回护士于8:30以前或16:00以前向无菌库请领、补齐。无菌库做好发放记录。 2、无菌库备有最低储备量,设立预警值,达到预警及时领取、补充。每年定期清点物资1~2次。留置针、缝线、敷贴、手套等消耗大的,预警值设为不低于50%的最低储备量;可吸收线预警值设为不低于30%的最低储备量。 3、引流管类、油纱因手术消耗较少,对不常用型号可申领最小包装,器械科可不做库存,达到预警值,及时向器械科报计划、进货。 4、每次进货后及时登记耗材有效期,对半年内即将过期物品做出标识,避免使用过期物品。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医院的制度进行一次性物品的购入,需经过院管理部门的严格把关和审定。 2、一次性物品使用前,应按有关规定做好使用前的细菌抽检和监测,合格后可使用,并坚持每月对一次性物品进行细菌监控,留好记录备查。 3、对进入手术室内的一次性物品要严格把好包装、产品质量、消毒灭菌情况和价格关。对产品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项目逐一按要求确认。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存放在专用的无菌物品存放库内,并设专人定期检查、进货、发放、管理保证供应,不许与非无菌物品和其他仪器存放在一起。 4、每次使用一次性物品打开包装前,必须再次检查灭菌标识、确认灭菌方法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是否严密、有无破损、潮湿。使用和开启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5、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的无害化处理或毁型,不得随意丢弃。锐利的物品、血液及其他有机物污染的物品应单独专门处理。 7、高值耗材应由专人发放,做好使用登记,严防过期、遗失。 8、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分类处理。开启但未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原则上不得自行重新灭菌,制造商通过广泛的管理及测试手段保证一次性无菌物品的

清洁、无毒、无致热性、具有相容性、无菌并质量稳定,自行重新灭菌便解除了制造商的责任。如必须重新灭菌的一次性物品,就要对使用中的安全和效用负责。 结合以上制度将我科一次性物品管理做简单归纳如下: 1、入科管理 专人负责:有计划请领,防止物品积压或不足。领取物品时要逐项检查,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一次性物品外、中、内层包装均要完好无损,各层包装封面标识清楚,不合格者拒收或更换,严把质量第一关。 设立专用登记本:使用每月检查登记表,月末由专人进行一次性物品检查,将近三个月的过期物品登记在本上每月一行,不同物品同月过期同写一行,同时将下一月过期物品清出并在登记本上划掉,以便检查登记。通过定期检查清出过期物品,及时请领更换,保障了合格率和物品供应,有效预防院感发生。 2、使用中管理 放置要合理:一次性物品应轻拿轻放按规定存放,以免外包装破损,导致细菌进入造成污染。物品应标明名称,相对固定存放位置,将使用频率最高的物品放置最易取到的位置。所有物品要先入先出,尤其手术间内存放的物品,取用时由外向内或由左向右,术后剩余物品放回原位,补充物品时应将物品放在靠里面或靠右边防止物品过期。手术间组长负责每日检查、整理、填充、归位,避免因物品问题造成的缺陷。物品柜要保持清洁每天清扫,小包装盒经常更换。

手术室一次性耗材管理之令狐文艳创作

一次性耗材的管理手术室各种医用耗材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种类越来越繁多,数量越来越庞大,这些耗材围术期护理工作顺利展开的物资保证。有效管理和使用医用耗材、优化耗材管理流程,提高作效率,杜绝安全隐患,减少浪费是手术室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低值耗材对进入人体组织内,包括进入血管、体腔、肌肉内的一次性无菌医疗耗材,出厂前对其无菌、热原、溶血反应、异常毒性反应等检验合格的,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常用低值医用耗材有丝线、纱布、棉签、纱垫、缝针等。1,手术室设置专人负责一次性物品的接收、存放、发放及整理等工作。2,根据手术物品的需求量建立每种物品的计划基数,作为补充物品的依据,该基数根据需求量的大小实时进行调整,避免积压和浪费,做到零库存。3,建立出入库登记制度,使用计算机扫描物品条形码登记系统,保证数目清晰、准确。4,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室存放,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清洁区域内,每日定时对环境 令狐文艳 5,一次性物品必须拆除外包装后才能进入手术室洁净区。6,每周进行物品的清点,优先使用有效期较短的物品,并且在物品发放及使用时均要严格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及包装等情况。7,储存

环境要求整洁,在层流设施或者空气消毒设备的区域内设置库房,避免潮湿,并且每日进行清洁及空气消毒工作,每月进行空气培养。 二、高值耗材医用高值耗材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高值耗材均为植入性材料且成本昂贵,故严格管理非常重要。(一)高值耗材的种类及特点,1、种类 一次性使用医用高值耗材指种植、埋藏、固定于机体受损或病变部位,支持、修复、替代其功能的一类特殊医用消耗性材料,其中包括人工关节,骨折固定用的钢板、螺钉、人工晶状体、人工心脏瓣膜、疝补片、肠道吻合器及其他金属或高分子植入性耗材等。 2.特点(1)组织反应小、伤口愈合好、应用范围广。(2)一次性包装,使用便利。(3)作为植入材料,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 (4)价格昂贵。(二)高值耗材管理,1,建立二级库房。医院器材科下设手术室二级库房,凡是手术室领用的贵重物品,一级仓库的出库数就是二级仓库的进货数,手术贵重物品一律由总务护士负责收发并进行电脑记录。月末进行盘点,并以“进、销、存”的三方数进行核对,数量不符要及时查找原因。2,定点、定量放置。定点放置是方便护士取用的同时避免经常更换位置而造成工作的忙乱。根据耗材用量的大小,建立合适的基数值,每周进行耗材的清点、登记、整理、请领工作,储存量不宜过大,避免过期造成经济损失。3,做好记账工作。每日将高值耗材出库记录与记账数目进行核对,避免漏账及其他账目不符的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制度 1、一次性物品的购入需经过管理部门的严格把关和审定。 2、一次性物品使用前,应按有关规定做好使用前的细菌抽样检测,合格后可使用。并坚持每月对一次性物品进行细菌监测,留好记录备查。 3、对进入手术室内的一次性物品要严格把好包装、产品质量、消毒灭菌情况和价格关。对产品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项目逐一按要求确认。 4、每次使用一次性物品打开包装前,必须再次确认灭菌方法和灭菌有效时期、包装有无破损、潮湿。 5、一次性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间内并设专人定期检查、领取、发放、管理。不许与非无菌物品和其它仪器存放在一起。 6、使用和开启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7、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的无害化处理或毁形,不得随意丢弃。锐利的物品、血液及其它有机物污染的物品应单独专门处理。 8、开启但未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原则上不得自行重新灭菌,制造商通过广泛的管理及测试手段保证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清洁、无毒、无致热性、具有相溶性、无菌并质量稳定。自行重新灭菌便解除了制造商的责任。如必须重新灭菌的一次性物品,就要对使用中的安全和效用负责。 二、流程 手术室是医院外科治疗、诊断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容易发生问题的高危科室。一次性医用耗材低值耗材:无菌手套、输液器、套管针、缝线等。高值耗材:各类吻合器、晶体、疝修补片、粘连平、医用胶、皮肤缝合器、骨科植入物等。管理的重要性:管理要求严格消耗数量大种类繁多价格昂贵管理第 1 页共 1 页 的主要内容: 购进保管发放质量控制处理 购进:申请流程 1、科室主任持耗材“三证”向手术室提交申请,签字确认,手术室存档备案。 2、手术室护士长论证可行性,包括灭菌方式、包装;实用性,包括是否使用方便,是否需要培训。 3、护士长填写医用耗材申请表。 4、上报主管部门讨论、审核、确定价格、通过。 保管:专人管理,专室存放。 管理员的职责 低值耗材

最新医用耗材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医院等级评审完整版)培训资料

关于印发紫金县人民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相关工作制度 (2017年修订)的通知 设备科、临床各科(含手术室、麻醉科)、功能医技、供应室:为进一步保证我院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管理的合法合规,现将医院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2017年修订版)印发给你们,请各有关科室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并将学习情况及签名于7月10日前上交到设备科。(文档最后附件:培训学习记录签名表格)

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文件编号:SHB—SHBZD—037 第1页共5页 制文:设备科审核: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修订日期:2017年4月批准人:*** 发文范围:设备科、临床各科、手术室、医技、 耗材仓库 启用日期:2017年5月 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 目的: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医用耗材的采、供、用的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减少浪费,特制定本规定。 内容: 一、组织领导 由院设备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设管会”)统一领导。设管会由院长任主任,主管领导任副主任,成员包括:纪检组、设备科、医务科、护 理部、财务、业务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主要职责:认真执行有关的法 律法规,负责审定全院医用耗材的采购、供应、使用等管理工作计划及规 章制度,指导并参与医用耗材的招标工作,审定各科室提出的新增或替换

医用耗材品种的引进,负责对医用耗材使用过程的监管和检查,确保该项工作规范有序,设管会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 二、采购管理 全院医疗、科研所用的医用耗材统一由设备科审核证件、组织采购、供应和管理,其他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自购、自销或试用,也不得擅自使用赠送产品,若违反规定擅自购进使用或试用,设备科不得办理入库手续,财务部门不得付款,由此产生的包括法律责任在内的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负责。 ㈠采购范围 设备科负责下列物品采购:⑴各种医用耗材、低值易耗品⑵部分化学试剂⑶临床用消毒产品 ㈡申请 1、经院设管会及设备科确认的常规使用的医用耗材由相关科室提前三 天以上(不含假日)提出申购计划,由护士长报至设备科保管员,保管员再根据库存情况报计划给设备科采购人员。 2、首次进入医院的新增或替换品种必须由使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注 明申请理由,(如属高值耗材则按高值耗材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由科主任或代理主任签字后报设备科。 ㈢审批 1、常规使用的医用耗材由设备科采购人员对各科室提出的采购要求、 使用情况、库存情况、有关资质审核后,报设备科科长批准后,按计划采购。 2、首次进入医院的新增或替换品种,设备科接到科室申请后,审核相

手术室物品管理及无菌处理

手术室物品管理及无菌处理 发表时间:2013-03-07T10:22:47.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1期供稿作者:苏杰 [导读] 手术室的布类用品包括手术衣和用于铺盖手术野或建立无菌区的各种手术单。 苏杰(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1 布类物品 手术室的布类用品包括手术衣和用于铺盖手术野或建立无菌区的各种手术单。应选择质地细柔且厚实的棉布,颜色以深绿色或深蓝色为宜。 (1)手术衣:分为大、中、小三号,用于遮盖手术人员未经消毒的衣着和手臂,穿上后能遮至膝下;手术衣前襟至腰部处应双层,以防手术时被血水浸透;袖口制成松紧口,便于手套腕部盖于袖口上;折叠时衣面向里,领子在最外侧,取用时不致污染无菌面。 (2)手术单:有大单、中单、手术巾、各部位手术单以及各种包布等,均有各自的规格尺寸和一定的折叠方法。各种布单也可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包成各种手术包,如胸部手术包、开腹手术包等,较之分散包裹更能提高工作效率。 用过的布类用品若污染严重,尤其是HBeAg阳性病人手术用过的布类,需先放入专用污物池,用消毒剂如5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洗涤。所有布类用品均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方可供手术使用。棉布包灭菌后保存时间:夏季为7天,冬季为10-14天(潮湿多雨季节应适当缩短天数),过期包应重新灭菌。 目前,应用一次性无纺布制作并经灭菌处理的手术衣帽、布单等可直接使用,免去了清洗、折叠、消毒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但不能完全替代布类物品。 2 敷料类 包括吸水性强的脱脂纱布类和脱脂棉花类,用于术中止血、拭血及压迫、包扎等,有不同规格及制作方法。 (1)纱布类:纱布类敷料包括不同大小尺寸的纱布垫、纱布块、纱布球及纱布条。手术时,干纱布垫用于遮盖切口两侧的皮肤;盐水纱布垫用于保护显露的内脏,防止损伤和干燥;纱布块用于拭血;纱布球用于拭血及分离组织;纱布条多用于耳、鼻腔内手术,长纱布条多用于阴道、子宫出血及深部伤口的填塞。 (2)棉花类:常用的有棉垫、带线棉片、棉球及棉签。棉垫用于胸、腹部及其他大手术后的外层敷料,以吸收渗出及分泌物,保护伤口;带线棉片用于颅脑或脊椎手术时;棉球用于消毒皮肤、洗涤伤口或涂拭药物,棉签用作采集标本或涂擦药物。 各种敷料经加工制作后包成小包或存放于敷料罐内,经压力蒸汽灭菌后供手术时用。特殊敷料,如用于消毒止血的碘仿纱条,因碘仿加热后升华而失效,严禁压力蒸汽灭菌,而是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制成后保存于消毒、密闭容器内。对于感染性手术,尤其是特异性感染手术用过的敷料不可乱丢,要用大塑料袋集中包起,袋外注明“特异感染”送室外指定处焚烧。 3 器械类 手术器械是外科手术操作必备物品,其更新与发展对手术质量和速度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但最常用的还是刀、剪、钳、针、镊和拉钩等。 (1)基本器械:按其功能分为五类。 1)切割及解剖器械:有手术刀、手术剪、剥离器、骨凿和骨剪等,用于手术切割。 2)夹持及钳制器械:有大、小、弯和直的止血钳,用于术中止血和分离组织;各种大小和形状的钳子、镊子用于夹持不同部位组织,以便分离、切割及操作。持针器用于把持弯针。 3)牵拉用器械:有各种形状、大小的拉钩和胸、腹腔牵开器,用于扩开组织和脏器、暴露深部手术野,以便手术操作。 4)探查和扩张器:有胆道探条、尿道探子和各种探针,用于空腔、窦道探查及扩大腔隙等。 5)取拿异物钳:有胆石钳、膀胱或气管等专用的异物钳及活体组织钳,用于取拿各部位异物及组织。 (2)特殊器械 1)内镜类:有膀胱镜、腹腔镜、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和关节镜等。 2)吻合器类:有食管、胃、直肠和血管等吻合器。 3)其他精密仪器:包括高频电刀、电锯、电钻、激光刀、取皮机、手术显微镜及心肺复苏仪器等。 (3)手术后器械的处理 1)普通器械的处理:手术用器械多为不锈钢制成,术后用洗涤剂溶液浸泡擦洗,去除器械上的血渍、油垢,再用流水冲净。对有关节、齿槽和缝隙的器械和物品,应尽量张开或拆卸后进行彻底洗刷。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超声清洗、压力清洗方法完成器械的清洗。洗净的器械放烤箱内烘干后涂上石蜡油保护,特别是轴节部位,然后分类存放于器械柜内。手术前根据需要挑选并检查器械功能的完好性,按一定基数打包后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后置无菌柜待用。锐利手术器械、不耐热手术用品或各类导管可采用化学灭菌法,如采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用灭菌水冲净后方能使用。 2)污染手术后器械的处理:一般感染如化脓性感染、结核杆菌感染等术后,将手术器械浸泡于消毒液中进行处理,如用500ppm有效氯的化学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1:1000的苯扎溴铵浸泡1-2小时后,再按普通器械处理方法处理。乙肝抗原阳性病人术后的器械,用0.2%的过氧乙酸或2%的戊二醛或1%84消毒液浸泡1小时后,再按普通器械处理。特异性感染如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术后的器械,用0.2%的过氧乙酸或1%的84消毒液浸泡1小时后用清水冲净,然后用清洁包布包好送高压消毒,连续消毒3次,每日1次,然后按普通器械处理。 3)腔镜类器械的处理:手术结束立即用含酶溶液擦洗管道外部,抽吸清洁液至内镜管道中。按要求清洁气道和水道,进行漏气测试。用清洁刷反复刷洗整个吸引管道系统至无碎屑发现,流水冲净内镜及拆下附件,用压缩空气吹干所有管腔,垂直悬挂。 (4)器械的管理:器械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严格按操作规程处理,定位放置、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任何金属器械都不能投掷、互相撞碰。每次使用前后均应常规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连接处有无松动,性能是否良好。术后器械的处理应干净、彻底、干燥并上油。锐利、精细器械应特别注意利刃部位的保护,处理时与一般器械分开进行。各种器械、仪器可依据其制作材料选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原则上能用压力蒸汽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对于不能耐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对接触或跨越手术野的部件也要进行灭菌处理,如环氧乙烷气体灭菌6小时、2%戊二醛浸泡10小时,若为手术显微镜各调节部位,可套上无菌布套,手术者通过接触无菌套进行操作。

手术室管理及规章制度

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记录 地点:医护办公室 授课人员:刘再娥 参加人员: 第一节手术室的环境管理 手术室是为了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的部门,不仅要求有科学合理的建筑位置和布局,先进齐全的仪器设备,还要有严格的无菌管理制度,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和高效性。 1.手术室的位置 手术室应安排在医院内空气洁净处,一般位于建筑的较高层,靠近手术科室,方便接送病人,与监护室相邻。 2. 手术室的布局 手术清洁区附属房间包括:刷手间,无菌器械间,敷料间,仪器间,药品间,麻醉间等。手术供应区附属房间包括:更衣间,更鞋及洗浴间等。 3.手术间的清洁和消毒 为保障手术室的无菌操作环境,必须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应严格分开,若二者在同一手术间内连台,应先安排无菌手术。日常的空气净化,消毒可以使用层流洁净系统,地面及室内物品可用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手术后的处理:物品及地面处理,可用2000mg /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布类物品可不必焚烧,用含氯做感染手术标志,送洗衣房处理,空气消毒后封闭时间30分钟,然后通风,彻底打扫卫生。 第二节手术室的物品管理 1、敷料管理 1.1手术室布类管理 1.2手术室敷料的类型 1.3常见布类与敷料的名称及用途 2、手术仪器保管制度 2.1.建立档案:每台仪器领回后,应将仪器的名称、生产厂家、购买时间、价格、 购买责任人等登记在账本上,或输入计算机管理。对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资料复印件集中保管,以便查询。 2.2.培训制度:新进仪器应请销售业务员介绍仪器性能、操作步骤、清洁消毒和 保养方法,使人人熟悉。 2.3.设操作程序卡:每台仪器制作各自的操作程序卡,挂在仪器旁,随时提供使 用操作提示。

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1 无菌物品存放区域应专室专用,专人管理,限制无关人员出入。 2 无菌物品应在无菌室内存放,一次性无菌物品及灭菌后物品分别遵照手术器械、用物及一次性物品循环流程图中的路程进行存放和运输。 3 无菌物品应按顺序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货架上或柜橱内,温度低于24℃,相对湿度低于70%,距地面20-25cm,距墙壁5cm,距天花板50cm。 4 所有无菌包存放时应分类明确,有明确的灭菌标记,保持包装完整,包内物品数量准确。 5 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6 所有无菌包存放时应有可追溯性,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有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期等,高压灭菌的无菌物品有唯一的条形码标识,并粘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以备查证。 7 高压灭菌时,使用包装用灭菌指示胶带封闭不少于3格,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 8 湿包、落地包、已拆封但未使用的无菌包均应重新包装,灭菌后方可使用。 9 无菌物品使用应遵循先进先用的原则。无菌物品使用前确认其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0 每日检查物品有效期,每月对所有无菌物品随机抽样监测,监测结果登记存档。 11 一次性用品使用后,须进行消毒毁行和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12 各种无菌物品有效期 (1)棉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 (2)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一个月,低温纸塑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3个月,低温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 (3)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 (4)一次性纸塑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 (5)外购一次性物品依照各包装上注明的有效期执行。

医用耗材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医院等级评审完整版

关于印发紫金县人民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相关工作制度(2017年修订)的通知 设备科、临床各科(含手术室、麻醉科)、功能医技、供应室: 为进一步保证我院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管理的合法合规,现将医院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2017年修订版)印发给你们,请各有关科室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并将学习情况及签名于7月10日前上交到设备科。(文档最后附件:培训学习记录签名表格) 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 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 目的: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医用耗材的采、供、用的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减少浪费,特制定本规定。 内容: 一、组织领导 由院设备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设管会”)统一领导。设管会由院长任主任,主管领导任副主任,成员包括:纪检组、设备科、医务科、护理部、财务、业务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主要职责:认真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 负责审定全院医用耗材的采购、供应、使用等管理工作计划及规章制度,指 导并参与医用耗材的招标工作,审定各科室提出的新增或替换医用耗材品种

的引进,负责对医用耗材使用过程的监管和检查,确保该项工作规范有序,设管会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 二、采购管理 全院医疗、科研所用的医用耗材统一由设备科审核证件、组织采购、供应和管理,其他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自购、自销或试用,也不得擅自使用赠送产品,若违反规定擅自购进使用或试用,设备科不得办理入库手续,财务部门不得付款,由此产生的包括法律责任在内的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负责。 ㈠采购范围 设备科负责下列物品采购:⑴各种医用耗材、低值易耗品⑵部分化学试剂⑶临床用消毒产品 ㈡申请 1、经院设管会及设备科确认的常规使用的医用耗材由相关科室提前三天 以上(不含假日)提出申购计划,由护士长报至设备科保管员,保管员再根据库存情况报计划给设备科采购人员。 2、首次进入医院的新增或替换品种必须由使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注明 申请理由,(如属高值耗材则按高值耗材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由科主任或代理主任签字后报设备科。 ㈢审批 1、常规使用的医用耗材由设备科采购人员对各科室提出的采购要求、使 用情况、库存情况、有关资质审核后,报设备科科长批准后,按计划采购。 2、首次进入医院的新增或替换品种,设备科接到科室申请后,审核相关 资质,指导申请科室填写医用耗材新增申请表,上报主管院长审批后可采购。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守则.doc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1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流程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1一次性物品的购入需经过管理部门的严格把关和审定。 2 一次性物品使用前,应按有关规定做好使用前的细菌抽样检测,合格后可使用。并坚持每月对一次性物品进行细菌监测,留好记录备查。 3 对进入手术室内的一次性物品要严格把好包装、产品质量、消毒灭菌情况和价格关。对产品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项目逐一按要求确认。 4 每次使用一次性物品打开包装前,必须再次确认灭菌方法和灭菌有效时期、包装有无破损、潮湿。 5 一次性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间内并设专人定期检查、领取、发放、管理。不许与非无菌物品和其它仪器存放在一起。 6 使用和开启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7 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的无害化处理或毁形,不得随意丢弃。锐利的物品、血液及其它有机物污染的物品应单独专门处理。 8 开启但未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原则上不得自行重新灭菌,制造商通过广泛的管理及测试手段保证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清洁、无毒、无致热性、具有相溶性、无菌并质量稳定。自行重新灭菌便

解除了制造商的责任。如必须重新灭菌的一次性物品,就要对使用中的安全和效用负责。 二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流程手术室是医院外科治疗、诊断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容易发生问题的高危科室。一次性医用耗材低值耗材:无菌手套、输液器、套管针、缝线等。高值耗材:各类吻合器、晶体、疝修补片、粘连平、医用胶、皮肤缝合器、骨科植入物等。管理的重要性:管理要求严格消耗数量大种类繁多价格昂贵管理的主要内容:购进保管发放质量控制处理 购进:申请流程 1 科室主任持耗材“三证”向手术室提交申请,签字确认,手术室存档备案。 2 手术室护士长论证可行性,包括灭菌方式、包装;实用性,包括是否使用方便,是否需要培训。 3 护士长填写医用耗材申请表。 4 上报主管部门讨论、审核、确定价格、通过。 保管:专人管理,专室存放。 管理员的职责 低值耗材 1 每月分期进货、检查(包括有效期、包装)、登记。

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实施方案

麻醉科手术室HRP系统实施方案 为更好的规范、高效管理麻醉科、手术室高值耗材,做到保管者不使用,使用者不保管,避免角色重叠难以监管到位,结合我院HRP 系统,借鉴国内先进医院管理经验,特制定手术室HRP系统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器械科可在手术室(现麻醉科的库房)设一收货、验货、打码处及高值耗材库房,并由器械科派人管理,这就好比器械科在麻醉科、手术室开设“超市”。手术室护士及麻醉科人员只是根据手术需要到超市领取、使用、记费、退还等,所有高值耗材都由器械科管理,前1个月过渡期间手术室可派一名护士协助管理。 2、各科手术医生在手术通知单备注栏填写好本台手术所需耗材的品名、型号、数量等信息,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根据信息到“超市”领取耗材。扫描条型码,系统显示耗材已出“超市”。 4、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使用情况,扫描条型码,进行收费,已收费耗材显示已记费,未使用耗材归还超市,系统显示耗材已归还。 5、在麻醉科、手术室设立高值耗材急诊柜,根据急诊手术需要,将所需高值耗材备齐,器械科人员与麻醉科医生、手术室值班护士班班交接,使用后核对并补充。 高值耗材实物和条码的一一对应,确保了安全,规范了医疗行为,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财务收支实时结算和零库存精益管理,既确保高值

耗材质量,又方便了临床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手术室里有了高值耗材“超市” 发布日期:2010-11-24访问次数: 447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听说采购中心对手术用高值耗材(如心脏瓣膜、脑外科补片、骨科关节、外科吻合器等等)实行超市化条形码管理模式成效明显,启动10个月来,涉及3000多个品种、价值近一个亿的产品帐物相符,未发生一起漏费现象,为安全、有效、及时、合理的使用高值耗材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采购中心赵奕华主任联系后,笔者如约来到她的办公室采访,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赵主任从抽屉拿出一份今年10月《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刊登的题为“医院手术用高值耗材条形码管理模式的应用”的论文复印件给我:“这是我们写的,做法都在里面了。” 2008年6月赵奕华到采购中心上任后,王虹院长在多个场合对她讲,要把七零八落分散在各个手术科室的高值耗材集中起来管理,王院长知道做这件事难度很大,她反复说:“It’s my dream”(这是我的梦想),希望赵奕华帮助她实现。在工作实践中,赵奕华发现由各个手术科室自行购买、收货、保管、使用、到采购中心报销的高值耗材管理模式的确存在着隐患和漏洞。例如,各手术科室多由护士长、总务护士或手术医生收货,缺少验收入库和专业人员的审核把关;部分科室把高值耗材和普通物品一起存放于文件柜或病区库房,容易发生丢失、挪用等情况;病区至手术室间来回携带,容易造成高值耗材的破损和丢失,安全性缺乏保证;有的医生对高值耗材实物清楚,但对其在收费系统中的条形码不清楚,会发生收错费或依赖供应商协助收费;

医用耗材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医院等级评审完整版)

关于印发紫金县人民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相关工作制 度(2017年修订)的通知 设备科、临床各科(含手术室、麻醉科)、功能医技、供应室:为进一步保证我院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管理的合法合规,现将医院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2017年修订版)印发给你们,请各有关科室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并将学习情况及签名于7月10日前上交到设备科。(文档最后附件:培训学习记录签名表格)

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 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 目的: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医用耗材的采、供、用的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减少浪费,特制定本规定。 内容: 一、组织领导 由院设备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设管会”)统一领导。设管会由院长任主任,主管领导任副主任,成员包括:纪检组、设备科、医务科、护理部、财务、业务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主要职责:认真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负责审定全院医用耗材的采购、供应、使用等管理工作计划及规章制度,指导并参与医用耗材的招标工作,审定各科室提出的新增或替换医用耗材品种的引进,负责对医用耗材使用过程的监管和检查,确保该项工作规范有序,设管会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 二、采购管理 全院医疗、科研所用的医用耗材统一由设备科审核证件、组织采购、供应和管理,其他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自购、自销或试用,也不得擅自使用赠送产品,若违反规定擅自购进使用或试用,设备科不得办理入库手续,财务部门不得付款,由此产

生的包括法律责任在内的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负责。 ㈠采购范围 设备科负责下列物品采购:⑴各种医用耗材、低值易耗品⑵部分化学试剂⑶临床用消毒产品 ㈡申请 1、经院设管会及设备科确认的常规使用的医用耗材由相关科室 提前三天以上(不含假日)提出申购计划,由护士长报至设备科保管员,保管员再根据库存情况报计划给设备科采购人员。 2、首次进入医院的新增或替换品种必须由使用科室提出书面申 请,注明申请理由,(如属高值耗材则按高值耗材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由科主任或代理主任签字后报设备科。 ㈢审批 1、常规使用的医用耗材由设备科采购人员对各科室提出的采购 要求、使用情况、库存情况、有关资质审核后,报设备科科长批准后,按计划采购。 2、首次进入医院的新增或替换品种,设备科接到科室申请后,审 核相关资质,指导申请科室填写医用耗材新增申请表,上报主管院长审批后可采购。 ㈣采购 1、采取集中招标采购、竞价询价采购等多种形式,保证进货渠道 规范、采购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综合比价,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严禁购置无经营(生产)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产品注册证(表)、无卫生许可证的产品,进口产品除审核上述证件外,无进口注册证(表)的一律不得购进。 2、设备科要坚持降低医疗成本,尽可能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的 原则,普通医用耗材若国内产品质量好,性能可靠的不再购买进口产品,低价位产品能达到使用要求的不买高档产品。要树立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