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基本原理
平法基础知识

1、为什么要学习平法?
2、平法是什么?
1、为什么要学习平法?
钢筋重量= 钢筋长度 × 根数 × 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 = 净长 + 锚固 + 搭接 +弯钩(一级钢筋)
锚固
净长
? 搭接
平法
2、平法是什么?
平法概念-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 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简称“平法”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G101-X系
从最外层钢筋(包含箍筋、构造筋、分布筋 等)的外缘算起
钢筋锚固
什么是锚固长度?
一般是指: 柱、梁、墙、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或 基础中的总长度,包括直线和弯折部分。
谁是谁的支座??
特点:支座内 箍筋连续通过, 基础板同理
筏板(或基础梁) 是柱、墙的支座
柱、墙是梁的支座
梁(或墙)是板的支座
钢筋锚固
16G平法发布实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 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
代替11G101-1
板)》
16G1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 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代替11G101-2
16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 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
练习题
直接查表: LaE=54d LlE=76d
钢筋平法知识-总结
结语
谢谢大家!
搭接长度
钢筋搭接长度就是指: 钢筋在连接时,其相 互重叠部分的长度。
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不同的钢筋级别和砼
搭接长度
16G101-1 P60
练习题
工程情况如下:
HRB500直径28的钢筋,混凝土等级C30,二级抗 震,同一区段内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为50%, 请计算:LaE值为多少?Lle值为多少?
平法的应用原理

平法的应用原理什么是平法?平法是一种数学推理方法,常用于解决几何问题。
它基于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构造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来推导出所需的结论。
平法的应用平法在几何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平法在三个常见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原理。
1. 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对于一个三角形,当且仅当它的两条边相等时,才被称为等腰三角形。
平法可以用于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方法:1.构造三角形的辅助线,使得辅助线与一个边平行,并且与另外两个边相交成等长的线段。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角相等,所以通过判断辅助线所形成的角是否等于其他两个角,从而确定三角形是否等腰。
应用示例:假设有一个三角形ABC,已知AB = AC,需要判断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1.通过点B和点C分别作一条平行于AC的线段,与边AB和边AC分别相交于点D和点E。
2.连接点D和点E,并延长线段DE。
3.判断角ADE是否等于角AED,若相等则可得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
2. 求解未知线段长度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一些线段的长度,求解其他线段的长度是一个常见的几何问题。
平法可以用于求解未知线段的长度。
方法:1.构造辅助线段,使得构造的三角形具有已知线段长度的性质。
2.利用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平行线、角平分线、垂直线等方法推导出未知线段的长度。
应用示例:已知一个三角形ABC,其中AB = 5cm,AC = 8cm,需要求解BC的长度。
1.连接点B和点C,并在线段BC上任意取一点D。
2.连接点A和点D,使得线段AD与线段BC平行。
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知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BC相似。
4.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以下比例:AB/AD = AC/BC。
5.代入已知条件,可以求解出BC的长度。
3. 求解角度的大小在几何问题中,求解角度的大小是一个常见的需求。
平法可以用于求解角度的大小。
方法:1.根据已知条件,构造辅助线段,使得需要求解的角度与已知角度构成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钢筋课程讲解“平法”基本原理精品PPT课件

屋面
4 3 2 1 -1 层号
15.870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标高(m)
3.6 3.6 4.2 4.5 4.5 层高
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KZ1所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有哪些?
楼层名称
基础层
-1层 首层 中间层 顶层
构件分类 无梁基础 有梁基础
中柱 边柱 角柱
1、“平法”基本原理
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 构成:(1)基础结构 (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系 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 ——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关联性: 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 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 ——相对完整性: 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 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而无 梁的设计内容; 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而无板的 设计内容; 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 。
3777
弯折长度a 取值 : 0.5LaE=0.5*34*25=425mm 0.6LaE=0.6*34*25=510mm 0.7LaE=0.7*34*25=595mm 0.8LaE=0.8*34*25=680mm h1(1160mm)大于0.8LaE(680mm),所以,a取6d和150的中的较大值 6d=6*25=150,a=150mm
一级抗震
40
25
钢筋的锚固、搭接值确定(03G101-1P34)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与Ll
钢筋平法知识讲解

在03G101-1中,屋面框架梁不再分抗震等级 分析两种构造的钢筋不同的算法
1、2级抗震楼层框架梁
✓上通长筋端支座锚固 ✓支座负筋端支座锚固长度
支座宽 >=0.4Lae
15*D
支座宽 Lae
弯锚
直锚
1
✓下通长筋端支座锚固 ✓下部钢筋端支座锚固
支座宽 >=0.4Lae
15*D
伸至梁(柱)纵筋的内侧 且>=0.4Lae
支座宽 Lae
2
✓下部钢筋中间支座锚固
锚固长度max
0.5Hc+5d Lae
3
✓支座负筋延伸长度 ✓端跨 ✓中间跨4Leabharlann ✓ 架立钢筋架立钢筋
5
关于平法的识图及配筋构造
✓ 跨中钢筋
2400
150 6 22 4/2
250 6 22 4/2
2 16 10-200(2)
A
KL4(3A)250*700 2 22 8-100/200(2)
6900 6 22 2/4
03G101-1
3、现浇钢筋砼剪力墙 4、现浇钢筋砼楼梯
03G101-2
5、筏形基础 6、板
04G101-3 04G101-4
平法构成:
1、制图规则
2、构造详图
影响钢筋计算的因素
抗震等级(影响梁的加密区长度: 一级抗震>=2Hb且>=500mm; 二级抗震 >=1.5Hb且>=500mm)
决定抗震等级的三个因素(1.结构类型;2.设防 烈度;3.檐高)
平法的基本理论
1、平法的基本理论为:以知识产权的归属为依据,将结构设计分为创 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设计内容两部分,由设计者采用平法制图规 则完成前一部分,后一部分则采用平法标准构造图集,两部分为对 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
第一节-平法基本原理PPT课件

• 属于结构内部要素有: 结构体系、结构所用材料、结构内力计算 所采用的方法(所用分析程序)、结构的强度 和刚度概括等等。
30
在时间范畴,应涉及:
• 短时间的要求(如强调拆除悬挑构件模板的竖向 支撑的时间等);
• 当轴网发生转折时, 局部坐标也做相应转 折
• 当结构向心布置时, 平面的切向为X向,径 向为Y向。
36
柱编号
37
柱截面标注方法
• 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根柱,将其在原位 放大绘制“截面配筋图”,并在其上直接 引注几何尺寸和配筋,对于其他相同编号 的柱仅需标注编号和偏心尺寸。
• 截面配筋图在原位需适当放大的倍数,应 满足视图需要。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 平法)属于上述第3个子系统的方法。
5
平法的基本理论
以结构设计者的知识产权归属为依据,将 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内 容两部分,由设计工程师采用数字化符号 化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完成创造 性设计内容部分,重复性内容部分则采用 标准构造设计,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 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
52
53
• 在柱表中要注写的内容与截面注写方式类同,包括: 1.柱编号,2.柱高(分段起止高度),3.截面几何尺寸 (包括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4.柱纵向钢筋,5.柱 箍筋。
• 在柱表上部或表中适当部位,还应绘制本设计所采用的柱 截面的箍筋类型图。
• 此外,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需要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 择一个(有时需要选择几个)标注几何参数代号b1与b2, h1与h2。
3
第2子系统
• 结构计算分析,系在结构方案(结构体系)设 计的基础上对结构施加各类荷载后进行计 算,以确定结构内的作用效应(即结构内力), 并根据各构件控钡截面的作用效应,进行 构件强度计算和刚度验算,确定钢筋混凝 土构件的配筋值,确定赴基处理的具体措 施,等等。
平法完整版PPT课件

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而无板的设计内容;
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 。
11
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
2.构造原理要点提示
•2、构1、件将本钢体筋构混造凝的土关结键构点构:造分为“构件本体构造”和“节点连接构造”两大部分。“节 ①纵点向连钢接筋构的造延”伸又长分度为(“截节断点点主)体;”和“节点关联”两部分。
13
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
2.构造原理要点提示
• 4、按构件与构件的支承关系判断谁为节点主体,谁为节点关联。
• 如:基础支撑柱,基础为节点主体,柱为节点关联;柱支承梁,柱为节点主 体,梁为节点关联;主梁支承次梁,主梁为节点主体,次梁为节点关联;梁 支承板,梁为节点主体,板为节点关联。
5、关于节点主体: ①节点属于节点主体构件,节点主体构件的功能是支承节点关联构件; ②任何情况下节点主体构件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必须完全贯通节点;
19
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
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
要点二:明确构件本体构造各个要素。 要点三:明确节点主体构件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在节点贯通设置
17
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
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
要点四:明确节点关联构件的钢筋在节点主体内的止锚位置。例如:梁端 支座的纵筋无论直锚还是弯锚,均应伸至柱内止锚位置,然后截断或弯钩; 抗震梁纵筋在边柱支座锚固,当直锚时锚长应≥laE且应进入止锚位置后 截断;当弯锚时应使直锚段≥0.4laE且应进入止锚位置后弯钩,弯钩长度 为15d即可。
平法课件完整版
2015年5月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陈青来平法应用技术讲座提纲[1]
![陈青来平法应用技术讲座提纲[1]](https://img.taocdn.com/s3/m/9f54fdfbf705cc175527098c.png)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暨工程设计方法)应用技术讲座讲座主要内容:☐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平法基本原理☐平法规则与构造应用要点☐平法制图规则与施工构造☐现场答复问题关于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原理承载多元理论:☐1、承载材料理论——解决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问题;☐2、承载可靠度理论——解决结构的安全度问题;☐3、承载经典力学理论——解决结构上的荷载(作用)与结构的内力与变形(作用效应)问题;☐4、承载抗力理论——解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问题;☐5、承载节点构造理论——解决构件的连接问题。
现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承载的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特性与共同工作原理,是相对比较丰富、比较成熟的内容。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承载的可靠度理论,由30年前的半经验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过渡到现在的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该理论对混凝土结构的适用程度(缺少支持正态分布曲线的实际试验和统计资料),以及在理论上究竟前进了多少尚难定论。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承载的经典力学理论,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原因是混凝土结构杆件的截面较大,存在刚性区域与简化成单线形状的计算简图有很大差异,尤其反映在基础结构的计算方面。
再者,荷载的力学简化存在较大的误差。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承载的抗力理论是教科书中的主要内容,但主要为“构件”的抗力理论而非“结构”的抗力理论。
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部分是“正截面”问题,解决构件的弯、拉、压、偏拉、偏压;一部分是“斜截面”问题,解决构件的抗剪;一部分是“螺旋面”问题,解决构件的抗扭。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承载的节点构造理论现阶段几乎是空白,研究缺口非常大,给人造成“构件的简单组合即为结构”的错误感觉,不符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自然法则。
结构工程界的板块构成☐结构工程界的五板块划分:☐1、科学板块: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2、技术板块:工程技术类专著和技术方法;☐3、规范规程板块:国家的工程技术法规;☐4、技术规则板块:由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技术指导性文件;☐5、工程板块:包括设计、造价、施工、监理等。
平法技术讲解

山西神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之七平法技术应用讲解张红武平法技术应用讲解第一章概述一、“平法”概念“平法”是指“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的简称。
平面整体设计方法,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二、“平法”基本原理“平法”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及地下结构、柱墙结构、梁结构、楼板及楼梯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功能性和相对完整性和功能性。
1.层次性:设计总说明基础及地下结构柱、墙梁楼板与楼梯,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2.关联性:结构设计总说明与基础、柱、剪力墙、梁、楼板及楼梯关联;柱、墙以基础及地下结构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及地下结构为关联;梁以柱(墙)为支座梁与柱(墙)关联;楼板及楼梯以梁、墙为支座楼板及楼梯与梁、墙关联。
3.相对完整性:基础及地下结构自成体系,柱及墙自成体系,梁自成体系,板与楼梯自成体系。
4.功能性:(1)结构设计总说明——属于整个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其功能是对结构进行整体介绍,并对各个部分作出相关规定的通用规定;(2)基础及地下结构平法施工图——其功能为表达全部基础构件的设计要素及构造,以及关联表达其所支承的柱或剪力墙的定位;(3)柱及剪力墙结构平法施工图——其功能为表达全部柱及剪力墙构件的设计要素及构造,以及关联表达其所支承的梁或板的定位;(4)梁结构平法施工图——其功能为表达全部梁构件的设计要素及构造,以及关联表达其所支承的楼板与楼梯的定位;(5)楼板与楼梯结构平法施工图——其功能为表达自身的设计要素及构造。
三、“平法”应用原理1.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
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2.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3.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钢筋的各种知识点1)钢筋种类
“平法”基本原理
1、“平法”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 规则和构造详图简称“平法”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G101-X系
1、“平法”基本原理
• • • • • • • • • • 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 统构成:(1)基础结构 (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 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 ——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关联性: 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 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 ——相对完整性: 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 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而无 梁的设计内容; 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而无板的 设计内容; 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 。
谁是谁的支座?-层次性
基础板(或基础梁) 是柱、墙的支座
柱是梁的支座 特点:支座内箍 筋连续通过,基 础板同理
谁是谁的支座?-层次性
梁(或墙)是 板的支座
柱梁平法”应用理论(要点): • ——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 “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 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 构设计 • —— 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 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 • ——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 和杆件构造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 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