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新教师见面课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自然地理》第二章第五节《常见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系统的形成机制、分类及其天气特征;常见天气系统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学会识别和分析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高天气预测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概念及天气特征。
难点:天气系统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气压分布图、天气符号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地图、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天气系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15分钟)讲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结合地球仪、气压分布图进行直观演示。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识别和分析常见的天气系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注不同天气系统的位置,并分析其天气特征。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7. 课堂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实时天气变化,分析当前天气系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常见天气系统》2. 板书内容: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及特点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特征天气系统的识别和分析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地区的天气系统,并预测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
列举三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2. 答案:答案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系统的变化。
公开课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课题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人:班级:17.7班时间:12月5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和分类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读天气图,解释天气现象的能力2. 通过对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2.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教学重点冷锋的形成过程及其过境前后的天气过程教学难点冷锋的形成过程极其天气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演示、版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与天气相关的知识,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够感受到的自然现象,这几天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因为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次寒潮过境。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中央气象台2014年12月1日0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什么是寒潮:中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内气温降低幅度达到10°以上,最低温度降到5°以下,就可以发布寒潮警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降温幅度一般有6~10℃,其中,东北、江淮、华南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2~14℃,吉林东部局部可超过16℃,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
(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这股冷空气从哪里来的?)寒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影响。
寒潮是冷锋系统在冬半年的具体表现,冷锋就是常见的天气系统,除了冷锋这种天气系统之外,常见的天气系统还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影响天气形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板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内容【过渡】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锋、气旋、反气旋。
首先我们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师:在学习锋的概念之前,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气团?师:气团按性质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气团的冷暖是相对于【学生回答】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教学过程教所经过地区的下垫面的温度而言的,也就是说气团的温度比下垫面的温度高就是暖气团,反之就是冷气团。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保五中讲课用) (1)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教案背景授课时间:2015年4月1日下午第二节课授课班级:保五中高一93班集体备课人:褚光芬、杨军、沈晓燕、王小燕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共2课时,本教案为第1课时《锋面系统》。
知识简介:本节知识最大的特点是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在教学设计时,紧密与现实中的相关地理现象相联系,以现实生活委依托,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知识的有用性。
教学课题《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特点及其影响下的天气情况),也是难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高考中也经常涉及。
本节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适时适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教学模型的演示,尽量使抽象的内容具体表现出来,形象的、直观的内容更能让学生接受;且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实际中的某些天气现象为素材,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也可让学生感到地理中有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气团的分类及其性质。
2.理解锋面的形成,能够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并能准确的判断锋面的类型。
3.利用大气变化素材,培养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教法设计1.通过模型演示法,使学生对锋面的形成能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2.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感知学习地理知识的有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运用比较法,使学生对不同锋面影响下产生的天气现象能够更加具体、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如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给学生看一组关于天气系统导致的灾害图片,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自然的导入课文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探究其中的道理。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学习并识记有关锋面的概念和特征,知道锋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利用相关工具判断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对各地气候的影响。
2、通过学习,了解气团的概念、分类,并知道气团对天气的影响。
3、了解锋面、气团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锋面的概念和特征。
2、气团的概念及分类。
3、锋面和气团对天气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通过地图判断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对各地气候的影响。
2、锋面和气团对天气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教学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讨论或辩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
3、直观演示法。
直观演示法是教师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的方法。
这种方法虽源于古代的“示范与模仿”,但它以现代心理学为依据,既有直观形象的优点,又有示范性的特点。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这种方法古老而常用,从古至今被广泛采用。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变,各地天气更是千差万别。
那么,影响各地的天气有哪些因素呢?影响我国天气的常见系统又有哪些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学习新课:首先我们学习第一个内容——锋面系统。
(板书)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最重要的天气系统之一。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70页,看图3.15a锋面系统示意图。
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锋面?(2)锋面的结构是怎样的?(3)什么是冷锋?什么是暖锋?请大家先独自思考,然后我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冷锋过境时常常带来阴天、下雨、降温等天气现象;暖锋过境时常常带来晴天、升温等天气现象。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气象学与天气学》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气象图分析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关心天气、保护环境的思想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基本概念,学会分析气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气象图、黑板、粉笔。
2. 学具:气象图分析工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兴趣,导入新课。
细节:播放台风、沙尘暴、寒潮等天气现象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天气系统。
2. 知识讲解:(1)气旋:讲解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反气旋:讲解反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锋面:讲解锋面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气象图,讲解如何判断气旋、反气旋、锋面,并预测天气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分析气象图,判断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气旋、反气旋、锋面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板书右侧:气象图分析方法和天气预测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给定的气象图,判断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2. 答案:详细解答步骤和天气变化预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预报,了解更多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 气象图分析方法和天气预测步骤。
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一、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1. 气旋的形成原因:气旋是由于地球自转、地表非均匀加热和大气层结不稳定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旋转性低气压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公开课课件

常见的天气系统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常见的天气系统,内容涉及教材《气象学基础》第四章第一节“天气系统及其特征”,详细内容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和预报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学会分析天气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3. 掌握天气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以后学习气象预报和气象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重点:学会识别和分析天气图,预测天气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象图表、投影仪、白板、笔学具:教材《气象学基础》、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的气象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天气系统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气旋:讲解气旋的定义、形成原理、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b. 反气旋:介绍反气旋的定义、形成原理、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c. 锋面:阐述锋面的概念、形成过程、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操作:a. 分析天气图:指导学生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学会分析天气图。
b. 预报天气:根据天气图,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及其特征a. 气旋b. 反气旋c. 锋面2. 天气图分析3. 天气预报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理。
b. 分析教材第四章附图1,识别天气系统,并预测未来三天该地区的天气变化。
2. 答案:a. 详见教材第四章相关内容。
b. 详见教材第四章附图1的解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了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课后反思:1. 课堂讲解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复习课)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复习课)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课标要求知识目标:了解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的特点,理解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
学会分析简易天气图。
能力目标:通过常见天气图的分析,提高读图用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规律以及常见天气图的判读方法。
●教学方法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学生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黑板、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首先,请同学们告诉我这四幅图片反映了什么样天气现象。
这些常见的天气都和我们身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关系。
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一、锋面系统(板书)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通过课前预习完成表格内容。
【知识梳理1】:锋面系统与天气(承转)通过基础知识梳理同学们还是掌握的不错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典例加强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基础巩固】读华北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12月 28日 8时气温水平分布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 1 .根据图中各点气温画出等温线。
2 .在图中画出锋面位置,判断锋面位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锋面向 方向移动。
3 .P 城此时受_______(冷、暖)气团 控制,其天气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该题目让学生主动来讲解。
教师加以指导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通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演练,教师点拨学生完成下面内容 【方法总结】:冷暖锋的判读补充材料1:冷暖锋判断法1.平面图判断法。
在下面等压线图中,(1)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如PM;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如PN。
(2)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
冷气团移动的箭头A指向锋面PM,而暖气团B则背离锋面,此为冷锋;反之,为暖锋PN。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运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天气系统能力的提高。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和运行规律。
教学重点: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球仪。
2. 学具:地图、图表、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讲解:(1)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运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例,让学生分析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锋面系统(1)形成(2)特点(3)影响3. 气旋和反气旋(1)(2)结构(3)运行规律(4)对天气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分析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详尽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台风有利有弊)
语言优教资源PPT
22
常见天气系统
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实例
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语言优教资源PPT
23
类型 气压状况
气旋
低压
反气旋
高压
图示
(以北半球为例)
低
高
水 北半球 平
冷
气团移动
天 过境前 气
过境时
特 征 过境后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控制,气压较低 ,天气 晴朗
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 降温等天气
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温度 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冷气团控制,气压较高,天气 晴朗
常出现连续性降水等天气
受暖气团控制,气压降低,气温 升高,天气转晴
降水分布 天气实例
锋后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 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语言优教资源PPT
锋前
春夏我国由南向北推移的雨带
15
巩固练习
1.下图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 )
2.下图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则影 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语言优教资源PPT
16
3、读我国某地1月中旬的气象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__上__升__趋势,气温变化呈_下__降__
趋势,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___冷__锋过境。
(2)从冷暖性质看,12日该地受____暖____气团控制,17日受
____冷____气团控制。
语言优教资源PPT
17
想一想:
冷锋过境时市区 的天气?
冷气团
暖气团
岳阳市区
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过境时:冷暖气团相遇,产生阴雨、大风、降温等天气
语言优教资源PPT
5
1、冷锋与天气
想一想:
冷锋过境后市区 的天气?
冷气团
暖气团
岳阳市区
过境前: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过境时:冷锋与暖锋相遇,阴雨、降温、大风等天气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语温言优降教低资源、PP气T 压升高、天气晴朗 6
锋面系统
气旋与反 气旋系统
冷锋 暖锋 气旋 反气旋
语言优教资源PPT
26
(3)在__1_4日和_1_5_日_两天内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 __大__风____、___雨__雪___天气。 (4)如果该锋移动速度很快,则往往容易形成_狂__风_ 暴__雨__天气。 这种情况在我国___北__方_地区____夏____季最为常见。如果锋前 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则常出现__大__风____或_沙__尘__暴_天气,这在 我国____北__方__地区的___冬__春___季常见到。
语言优教资源PPT
7
2、暖锋与天气 暖锋过境前市区的天气?
暖气团
冷气团
岳阳市区
语言优教资源PPT
8
2、暖锋与天气 暖锋过境时市区的天气?
暖气团
冷气团
岳阳市区
语言优教资源PPT
9
2、暖锋与天气 暖锋过境后市区的天气?
暖气团
冷气团
岳阳市区
语言优教资源PPT
10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有联系,影 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
气 流
南半球
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垂直气流
上升
下沉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我国典型的 夏秋季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
天气
语言优教资源PPT
天气
24
气旋和反气旋的判断
语言优教资源PPT
25
总结:
常 见 天 气 系 统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中心与高压中心
低
高
单位:hpa
低压中心
单位:hpa
高压中心
语言优教资源PPT
18
低
高
单位:hpa
北半球气旋
气旋:逆时针旋转辐合
单位:hpa
北半球源PPT
19
语言优教资源PPT
20
反气旋
语言优教资源PPT
21
气象灾害 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
语言优教资源PPT
27
3、读下面所示图形中,位于北半球且能带来阴雨天气的是
4、下图中,符合南极大陆极地东风、南半球气旋、我国的 台风、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示意图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语言优教资源PPT
28
谢谢您的聆听
实例:
(1)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2)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
(3)我国北方冬、春季的沙尘暴
语言优教资源PPT
11
开封大暴雨
北京暴雨天
语言优教资源PPT
12
2008年1月份开始, 我国南方遭受了大范围 的低温、冰冻天气。
语言优教资源PPT
13
语言优教资源PPT
14
锋的类型
形成及符号
冷
锋
冷
暖
暖
锋
暖
语言优教资源PPT
1
锋面系统
锋面
暖气团
冷气团
语言优教资源PPT
在锋面附近常 伴有云雨大风
等天气
2
语言优教资源PPT
3
1、冷锋与天气
想一想: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锋过境前 市区的天气?
冷气团
暖气团
岳阳市区
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语言优教资源PPT
4
1、冷锋与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