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学前任务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
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处理等。
在微观处理中,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也可作为观赏手段。
一、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魅力在于如何巧妙地组合空间和景色,创造出宜人的环境。
构景手法是古典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各种技巧和手法,将自然和人造的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优美、和谐的整体。
以下是八种常见的构景手法:1.借景:借景是通过在视觉范围内选取美景作为构景元素,将园外的美景引入园内,以增加园内的景深和层次感。
借景可以借山、水、建筑等自然景观,也可以借城市街道、自然风光等。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巧妙地安排景点和观赏点,选取最佳的观赏角度和视线,将园外美景与园内景色融为一体。
2.对景:对景是在园林中选取一个或多个重要的景点,使游人在行走或驻足时能够观赏到这些景点。
对景可以是园内的主要景点,也可以是园外的远山、河流等自然景观。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亭台、走廊等观景点,使游人可以欣赏到各个方向的景色。
3.漏景:漏景是通过设置花窗、栅栏等半透明障碍物,使园内景色若隐若现,增加层次感和神秘感。
这种构景手法能够激发游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在欣赏景色时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视角。
4.夹景:夹景是在园林中设置两条平行或交叉的通道或水道,使游人在行走或乘船时能够欣赏到两边的景色。
夹景可以是一种景观带,也可以是一种景观轴线,它能够将园内的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连贯的空间序列。
5.框景:框景是在园林中设置框形结构物,将园内的景色框住,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这种构景手法常常被用于园林中的建筑、走廊等处,使游人在欣赏景色时能够有一个焦点或主题。
框景可以通过精心选择框线的形状、材质和色彩等元素来增强其艺术效果。
6.添景:添景是在园林中增加一些元素或景点,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这种构景手法可以通过添加植物、小品、雕塑等元素来实现。
例如,在草坪或水池边添加一些观赏植物或装饰品,以增加园内的色彩和质感。
7.障景:障景是通过设置一些障碍物或遮挡物,将园内的景色分割成不同的区域,以增加层次感和神秘感。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介绍园林造景是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所谓造景主要是指在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和遵循园林艺术法则的前提下,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合理组织各种造园要素,使之成为若干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和空间环境,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介绍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一、主景与配景主景或主景区是风景园林的构图中心,处理好主配景关系,就取得了提纲挚领的效果。
突出主景的方法: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如“主峰最宣高耸,客山须是奔趋”,或四面环山,中心平凹。
2.轴线对称法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
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也叫动势向心法即把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
4.构图重心法把主景置于园林空间的几何中心或相对重心部位,使全局规划稳定适中。
5.园中之园法不少大面积风景区或园林在关键部位设置园中园,以其局部之精徽而取胜。
二、层次与景深没有层次就没有景深。
中国园林,无论是建筑围墙,还是树木花草、山石水景、景区空间等,都喜欢用丰富的层次变化来增加景观深度。
景深一般分为前(景)、中(景)、后(背景)三个大层次,中景往往是主景部分。
当主景缺乏前景或背景时,便需要添景,以增加景深,从而使景观显得丰富。
尤其是园林植物的配植,常利用片状混交、立体栽植、群落组合、季相搭配等方法,取得较好的景深效果。
有时为了突出主景简洁、壮观的效果,也可以不要前后层次。
三、借景与屏景《园治》云:“嘉则收之,俗则屏之”,讲的是周围环境中有好的景观,要开辟透视线把它借进来,如果是有碍观瞻的东西,则将它屏障起来。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
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丰富游赏的内容,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借景的类型有:1.远借就是把园林远处的景物组织进来,所借物可以是山、水、树木、建筑等。
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

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古代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杰作,融汇了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精华,构建出了独特的美学理念和造园技巧。
古代园林的构景手段丰富多样,既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与追求,又展示了中国人对人文与文化的独特见解。
下面将介绍古代园林中常见的几种构景手段。
1. 山水结合:中国古代园林以山水为主要元素,常常以山为背景,水为点缀,将山水自然景观融入园林之中。
通过选取适宜的山势和水体,园林营造出宛如仙境的景观,如苏州的拙政园和西湖的断桥残雪等。
2. 借景手法:古代园林常以“借景”来增添景观的广阔感和层次感。
通过布局和景观的选择,将园林的景观与周围的自然山水或人文建筑相融合,形成一种景境相通、相互渗透的效果。
比如,以园内山水和远处山川相互映衬,营造出千姿百态的美景。
3. 曲径通幽: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营造空间的层次感和曲折性,通过错落有致的曲径、小桥流水和假山等手法,使人在园中行走时能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情境。
曲径通幽的手法可以增加游览的趣味性,使游客在园中游览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4. 假山造景:假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构景手法之一。
通过人工堆砌山石,塑造出山峦起伏、峰回路转的景观,使人感受到山水之美。
假山造景不仅美化了园林环境,也寓意着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崇拜和追求。
5. 池塘水景:水是中国古代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园林中常常设置池塘,通过池水的倒影和水面上的花草树木,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美感。
池塘水景的构思与设计,既要考虑水的形状和大小,还要考虑水的流动和声音,使人在园中游览时能够感受到水的美妙。
6. 园林亭台楼阁:中国古代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亭台楼阁常常建在园林的高处,可以一览园中的美景,也可以提供休憩的场所。
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多样,有仿古的木制建筑,也有精美的石雕和砖雕建筑。
7. 花木繁茂:古代园林中的花木是营造园林氛围的重要元素。
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花卉植物,使园林四季有花开不败的景象。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

框圆,则是圆形的画面
透过圆形花窗可以看到外面 的黄石假山。
在夹墙中种植了竹子,把竹子作为画 中主角,再配以对联。
框方,则是方形的画面
如海棠、宝瓶、月窗、 长八方、葫芦等各式 各样的外框形状。
空窗框景 框景莫妙于空窗,通过一扇窗户,截取一
段风景,将园林得以无限的扩展,让想象可 以自由的延伸。
门洞框景 古代园林的门形式纷繁众多,而月洞门是
保定市区裕华路
进入莲池北门,一座 假山陡遮人面,像一 座雕花彩屏,将院内 美景尽掩其后。这就 是春午坡。
拙政园
“开门见山”,此为造景法中的“山抑”。
这座大假山,就起到了抑景的作用, 创造了一种渐入佳境的情境。
抑景:环秀山庄入口处的假山
这扇月形门采用了抑景的手法,这样
游客拐进一道门后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雷锋塔)
(保俶塔)
正对
4.
侧对
对
景
单对
互对
从月到风来亭观射鸭廊。 从射鸭廊观月到风来亭。 月到风来亭与射鸭廊(苏州网师园内)互为对景。
颐和园昆明湖湖心岛和万寿山对景
互对
【历年真题】
1.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从甲风景点可
观赏乙风景点,从乙风景点可观赏甲风景
点的构景方法是( )。2017
A.添景
扬州瘦西湖 钓鱼台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窗前正对着西山千秋雪, 门前停泊着东吴万里船。 这首清新隽永的小诗就完美地 再现了“框景”创造出来的意境。
6.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 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 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 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 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中国古典园林9种构景手法

1、中国古典园林9种构景手法:抑景、透镜、添景、灭景、对景、障景、框景、漏景、借
景
抑景:先藏后露欲扬先抑透镜:开辟新的透镜线障景:移步异景一步一景
夹景: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添景:为求得层次在缺之前背景时在景物之前增加建筑小景框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等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
2、发展的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
3、我国的四大园林:拙政园、留园、避暑山庄、颐和园
4、园林按隶属关系分为几类:寺观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浓郁的诗情画意、
深邃高雅的意境
6、园林建筑集中分布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带,洛阳、开封;杭州及钱塘江三角洲;
南京、扬州、苏州及其附近各城市;北京、承德以及岭南一带
7、园林建筑三个层次:近景、中景、背景
8、计程《园冶》内容: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
掇山、选石、借景10篇。
中国古典园林之构景手法

目录 古典
CONTENTS
一、抑景 二、夹景 三、添景 四、对景
五、框景 六、漏景 七、借景 八、障景Fra bibliotek一、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 蓄,所以园林造景也不会一 走进门就看到最好的景色, 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 这叫“先藏后露”“欲扬先 抑”。抑景又有山抑、树抑、 曲抑之分。
二、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如果视线 的两侧大而无挡,就显得单调乏 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 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 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 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 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便是夹景。
三、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等,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 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就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 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作添景。
感谢观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园林巧于因借”
近借:苏州沧浪亭不用围墙用假山,巧借了园外的流水
仰借:借空中的飞鸟
俯借:借池塘中的鱼
应时而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
八、障景
任何园林中,总有一些不足之处,或者是必须遮 挡之物。用山、石、花木加以掩盖和处理,也可以形 成一种美景,这叫障景。
上海豫园鱼乐 榭有一上实下空的 墙,遮挡了原来流 水较近的短处,产 生了源远流长的效 果,这是障景的神 来之笔。
四、对景
在园林中,从甲风景 点可观赏乙风景点,从乙 风景点可观赏甲风景点 的构景方法,叫对景。
杭州西湖北面的保俶塔,与南面重建的雷峰塔,就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五、框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然,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一)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