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关于发布《带绦虫病的诊断》等3项强制性行业标准的通告

合集下载

鉴别绦虫病的常用诊断方法

鉴别绦虫病的常用诊断方法

鉴别绦虫病的常用诊断方法绦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寄生在人体消化道引起的寄生虫感染疾病。

常见的绦虫病包括猪肉绦虫病、牛肉绦虫病和犬绦虫病。

绦虫病的症状因感染的绦虫类型和感染程度而有所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消瘦等。

以下是鉴别绦虫病的常用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和病史分析: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包括是否进食生肉或未煮熟的肉类,是否接触过感染绦虫的动物等。

这些信息能够提示是否有可能感染绦虫病。

2. 粪便检查:粪便检查是常用的绦虫病诊断方法之一。

患者需收集新鲜的粪便样本,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实验室技师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粪便样本,并寻找绦虫的虫卵或虫体。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绦虫病对应不同的虫卵或虫体形态特征,例如,猪肉绦虫病的诊断依据是找到猪绦虫(Taenia solium)的卵囊、卵孕儿或鳞片,牛肉绦虫病的诊断依据是找到牛绦虫(Taenia saginata)的卵囊或卵沟。

通过粪便检查可以明确绦虫类型和感染程度。

3. 血液检测:血液检测可用于检测绦虫病引起的免疫反应。

当人体感染绦虫后,会产生指定类型的抗体。

医生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来检测绦虫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以确定感染情况。

4. 影像学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进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绦虫病的诊断。

例如,脑绦虫病(由猪肉绦虫寄生在脑部引起的疾病)的诊断可通过头部CT或MRI扫描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脑部肿瘤或囊肿。

5. 病组织检查:在一些疑难病例中,医生可能会进行病组织检查来确定绦虫病的诊断。

这包括对切除的寄生虫或囊肿进行组织学检查或PCR检测,以确认绦虫病的存在。

除了上述常用的诊断方法外,对于绦虫病的疫情调查也有助于鉴别该疾病。

由于绦虫病的传播与饮食和卫生条件密切相关,采取调查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接触史等信息可以帮助确认绦虫病的流行情况。

此外,继续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卫生意识,提高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绦虫病的传播。

归纳十种绦虫病

归纳十种绦虫病

归纳十种绦虫病绦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于身体弱者或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绦虫病的症状各异,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归纳出十种常见的绦虫病,以提供一些基本信息和预防措施。

1. 单节绦虫病(常见于牛肉)单节绦虫病是由寄生在牛肉中的牛肉绦虫引起的。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适当烹饪牛肉、避免生食以及提高卫生习惯是预防此病的主要方法。

2. 猪肉绦虫病(常见于猪肉)猪肉绦虫病是由寄生在猪肉中的猪肉绦虫引起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贫血等症状。

加热煮熟猪肉、杀死寄生虫卵和定期服用驱虫药物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3. 绦虫性包虫病(常见于狗、羊)绦虫性包虫病是由饮用被感染寄生在狗或羊体内的包虫虫卵引起的。

症状可能包括腹痛、咳嗽、胸部不适等。

避免与被包虫虫卵污染的水源接触,加强家居卫生,定期给宠物驱虫是预防此病的必要步骤。

4. 猪囊虫病(常见于猪腹腔)猪囊虫病是由寄生在猪脏器内的猪囊虫引起的。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

适当煮熟含有寄生虫的猪肉、避免接触感染源是预防猪囊虫病的关键。

5. 双节绦虫病(常见于鱼肉)双节绦虫病是由寄生在鱼肉中的双节绦虫引起的。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彻底烹饪鱼肉、避免生食以及食用可靠的水源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6. 猪带绦虫病(常见于猪肉)猪带绦虫病是由寄生在猪肉中的猪带绦虫引起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

杀灭寄生虫卵、适当烹饪猪肉和定期使用驱虫药物是预防猪带绦虫病的重要方法。

7. 绦虫性肉芽肿病(常见于猪肉)绦虫性肉芽肿病是由寄生在猪肉中的绦虫引起的。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皮肤肿块、肝脏损伤等症状。

适当煮熟猪肉、避免接触感染源以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8. 血吸虫病(常见于淡水区)血吸虫病是由寄生在淡水螺类中的血吸虫引起的。

病症可能涉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肝脏,同时还会出现疲劳、发热等症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4.05•【文号】卫办疾控发[2007]67号•【施行日期】2007.04.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血吸虫与地方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7]67号)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虫病是由棘球蚴属绦虫寄生于人体或宿主动物体内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我国,包虫病有囊型和泡型包虫病两种,其中,泡型包虫病由于病死率较高,被称为“虫癌”。

包虫病主要流行于西部地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以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和四川西部最为严重。

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包虫病流行区人群的平均患病率为1.084%。

据此推算,目前流行区有包虫病病人38万。

包虫病在我国流行比较广泛,人群感染率较高,已严重影响到部分群众特别是西部牧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成为我国西部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为了科学、规范地指导各地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确保《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我部组织制定了《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七年四月五日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确保《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二、传染源犬的管理(一)犬的管理和驱虫1. 登记管理:建立犬驱虫登记卡,对流行区的所有家(牧)犬应进行登记,并以村为单位对无主犬进行登记。

猪带绦虫病科普讲座PPT

猪带绦虫病科普讲座PPT
生食或未煮熟的猪肉是主要的感染源。
我们如何预防? 卫生习惯
勤洗手,特别是在处理生肉后。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感 染风险。
我们如何预防? 环保措施
加强对养猪场的管理,提高卫生标准。
定期检查和防疫可以有效控制猪带绦虫的传 播。
如果感染了该怎么办?
如果感染了该怎么办? 就医建议
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这一时期,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不适。
何时出现症状?
常见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食欲减退等。
有些患者可能表现出体重减轻或消化不良。
何时出现症状?
严重情况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 肠梗阻。
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其他健康问题。
我们如何预防?
我们如何预防? 食品安全
确保食用的猪肉彻底煮熟,温度达到70°C以 上。
对卫生条件差的地方,风险更高。
谁会感染猪带绦虫病? 高危人群
屠宰工人、农民和猪肉加工厂工作人员是高 危人群。
他们接触猪肉的频率较高,更易感染。
谁会感染猪带绦虫病? 感染后果
感染后可能导致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严重时可引发更为复杂的健康问题。
何时出现症状?
何时出现症状?潜伏期Biblioteka 感染后,症状通常在几周内出现。
病原体是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它是一种 扁平的腺虫。
该绦虫通常寄生在猪的肠道中。
什么是猪带绦虫病? 传播途径
人类通过食用未煮熟或生的猪肉感染此病。
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的水源或环境传播。
谁会感染猪带绦虫病?
谁会感染猪带绦虫病? 易感人群
任何食用生猪肉的人都有感染风险,尤其是 农村地区的人。

2023年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试题

2023年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试题

2023年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试题一、是非题(10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对的打“√”,错的打“×”)1.我国疟疾的病原体主要是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而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少见,偶有国外输入病例。

对(正确答案)错2.输入含有间日疟原虫血液引起的疟疾具有潜伏期短、可复发的特点。

对错(正确答案)3.雌雄合抱不仅是血吸虫繁殖需要,也是血吸虫生长、发育的需要。

未经合抱的雌虫和雄虫均不能发育成熟。

对错(正确答案)4.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雌虫逆行至肠粘膜下层静脉末梢内产卵。

对(正确答案)错5.包虫病流行区是指:无论有无人类感染病例,但凡存在细粒棘球绦虫或多房棘球绦虫在终宿主(犬科动物,如犬、狐和狼等)和中间宿主(羊、牛和猪等家畜及野生动物)之间循环的地区,即为包虫病流行区。

对错(正确答案)6.我国囊型包虫病主要流行于西北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在动物之间的循环主要是绵羊-犬。

对(正确答案)错7.牛带绦虫孕节经染液染色、压片镜检,可见子宫充满虫卵,子宫主干两侧各有排列不整齐的7~13分支,其末端再分支呈树枝状。

对错(正确答案)8.旋毛虫的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不需要在外界发育,无须转换宿主就可继续下一代生活史。

对错(正确答案)9.确诊为猪带绦虫病的患者必须进一步检查是否合并囊尾蚴病。

对(正确答案)错10.钩蚴培养时,滤纸插入水中的深度以粪膜下缘距水面上1cm为宜;培养箱31℃培养4d,或室温26℃~30℃培养6 d~8d。

对(正确答案)错二、单选题(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

)1. 同时存在疟疾再燃和复发现象的疟原虫是()。

A. 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B. 三日疟原虫与卵形疟原虫C. 恶性疟原虫与三日疟原虫D. 间日疟原虫与卵形疟原虫(正确答案)2. 在疟原虫生活史中,疟原虫在蚊虫体内的繁殖方式为()。

A. 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正确答案)B. 裂体增殖和孢子增殖C. 裂体增殖和配子体形成D. 配子体形成、配子增殖和孢子增殖3. 被以下哪种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可见紫红色的茂氏点?()A. 间日疟原虫B. 三日疟原虫C. 恶性疟原虫(正确答案)D.卵型疟原虫4.间日疟原虫患者的诊断采血时间最好是()。

卫生部公布2006-2015年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卫生部公布2006-2015年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卫生部公布2006-2015年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卫生部近日印发《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提出在2004年的基础上,全国蠕虫感染率到2010年底下降40%以上,到2015年底下降60%以上,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土源性线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在局部地区的流行,减少重点地区黑热病新发病例的发生。

《规划》对土源性线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规定具体的防治目标,并对人群规范药物驱虫覆盖率、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包虫病流行区犬规范驱虫覆盖率、乡(镇)、村相关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合格率提出工作指标。

《规划》还分别提出了对土源性线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黑热病的策略和措施。

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表明,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比1990年下降了63.65%,感染人数减少了近4亿人。

但是由于受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全国蠕虫感染率为21.38%,仍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高达20.07%~56.22%,部分省、自治区食源性寄生虫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2004年全国调查结果推算,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人数约为1.29亿,肝吸虫(华支睾吸虫)感染人数约为1249万,带绦虫感染人数约为55万人,包虫病患者约为38万人。

另外,黑热病在新疆、甘肃和四川的部分地区流行仍较为严重,一些地区囊虫病(猪囊尾蚴病)、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学阳性率也比较高。

受重点寄生虫病威胁的人群主要是妇女和儿童,病人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14岁以下儿童中,约有4825万儿童感染土源性线虫。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二○○六年三月三十日卫生部关于印发《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的通知卫疾控发〔2006〕1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我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进程,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重点寄生虫病流行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并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意见,我部组织制定了《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绦虫(cestode)或称带虫(tapeworm)

绦虫(cestode)或称带虫(tapeworm)

第十一章绦虫第一节概论绦虫(cestode)或称带虫(tapeworm),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Class Cestoda)。

寄生人体的绦虫有30余种,分属于多节绦虫亚纲的圆叶目(Cyclophyllidea)和假叶目(Pseudophyllidea)。

绦虫成虫大多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生活史多为复杂型,需要1~2个中间宿主。

人可作为一些带绦虫的终宿主或中间宿主。

【形态】1.成虫细长如带,分节,白色或乳白色,体长数毫米至数米不等,因虫种而异。

虫体一般可分为头节(scolex),颈部(neck)和链体(strobilus)。

头节上有附着器(holdfast),其形式多样,如吸盘(sucker),沟槽(bothrium)及突盘(bothridium)。

吸盘为头节表面的肌质附着器,其肌纤维不与链体的相连,并有一基膜使之与链体组织隔离。

通常圆叶目绦虫头节多呈球形,顶端有4个吸盘,吸盘中央可有伸缩的圆形突起,称顶突(rostellum),顶突周围可有1圈或数圈棘状或矛状小钩。

吸盘除有固着吸附作用外,也有使虫体移动的功能。

假叶目的绦虫头节一般呈梭形,在头节的背腹侧面向内陷形成二条沟漕,沟槽是表面结构,无基膜,其附着能力较弱,主要功能是移动。

突盘是头节上突出的附着器,与链体组织相连,富于肌纤维,伸缩活动能力很强。

颈部一般比头节细,不分节,具有生发细胞(germinal cell )。

链体的节片(proglottid)即由此向后芽生(budding )。

链体是由前后相连的节片构成。

靠近颈部的节片较细小,其内的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称为未成熟节片(幼节immature proglottid )。

往后至链体中部节片逐渐增大,其内的生殖器官逐渐在发育之中,越向后则越成熟。

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节片称为成熟节片(成节 mature proglottid )。

在链体后部,子宫中已有虫卵的节片称为妊娠节片(孕节gravid proglottid )。

链状带绦虫PPT课件

链状带绦虫PPT课件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 惯,饭前便后洗手,不
随地吐痰。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 别是对粪便的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绦虫感染。
控制措施
01
02
03
04
灭鼠
消灭老鼠等绦虫宿主,切断传 播途径。
动物管理
加强动物管理,对可能携带绦 虫的动物进行隔离和治疗。
粪便处理
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 粪便污染环境。
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05
链状带绦虫的未来研究方 向
疫苗研究
疫苗种类
针对链状带绦虫的疫苗研究,需要开发出能够刺激机体免疫应答 的疫苗,如减毒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疫苗效果评估
在疫苗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和临床试验,以评估疫苗 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疫苗接种策略
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策略,包括接种人群、接种时间和接种剂量等, 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推广和应用。
链状带绦虫通过分裂生殖方式繁殖,即每一个虫体的部分可以发育成一
个新的个体。
地理分布与宿主范围
地理分布
链状带绦虫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主 要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宿主范围
链状带绦虫的宿主范围较广,包括狗 、猫、狐狸、狼等哺乳动物,以及螃 蟹、龙虾等甲壳类动物。
02
链状带绦虫的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
01
THANKS
感谢观看
其他寄生虫感染
链状带绦虫感染可能与其 他寄生虫感染有关,如肝 吸虫、肺吸虫等,可能导 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免疫系统异常
链状带绦虫感染可能影响 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 低下,易感染其他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粪便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