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电磁场与电磁波

合集下载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案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案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案第一章:电磁场的基本概念1.1 电荷与电场介绍电荷的性质和分类解释电场的概念和电场线电场的叠加原理1.2 磁场与磁力介绍磁铁和磁性的概念解释磁场的概念和磁场线磁场的叠加原理和磁力计算1.3 电磁感应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第二章:电磁波的基本性质2.1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介绍麦克斯韦方程组解释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电磁波的波动方程和相位2.2 电磁波的波动性质介绍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波动方程的解和电磁波的波动性质2.3 电磁波的能量与辐射解释电磁波的能量和辐射机制介绍电磁波的辐射压和光电效应第三章: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3.1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自由空间中电磁波的传播方程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天线原理3.2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介绍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方程介质的折射率和反射、透射现象3.3 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通信、雷达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第四章:电磁波的辐射与接收4.1 电磁波的辐射介绍电磁波的辐射机制和天线理论电磁波的辐射强度和辐射功率4.2 电磁波的接收介绍电磁波接收原理和接收器设计调制和解调技术在电磁波接收中的应用4.3 电磁波的辐射与接收实验设计实验来观察和测量电磁波的辐射和接收现象第五章: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与调控5.1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介绍电磁波的传播损耗和传播距离电磁波的多径传播和散射现象5.2 电磁波的调控技术介绍电磁波的调制技术和幅度、频率和相位的调控方法5.3 电磁波的传播调控应用介绍电磁波在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和调控技术第六章:电磁波的波动方程与电磁波谱6.1 电磁波的波动方程推导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讨论电磁波的横向和纵向波动特性6.2 电磁波谱介绍电磁波谱的分类和各频段的特征讨论电磁波谱中常见的波段,如射频、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X射线和γ射线等6.3 电磁波谱的应用分析电磁波谱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通信、医学、材料科学等第七章:电磁波的传播环境与传播效应7.1 电磁波的传播环境分析不同传播环境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如自由空间、大气层、陆地、海洋等讨论传播环境中的衰减、延迟和散射等效应7.2 电磁波的传播效应介绍电磁波的折射、反射、透射、绕射和干涉等传播效应分析这些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和应对措施7.3 电磁波的传播环境与效应应用探讨电磁波传播环境与效应在通信、雷达、遥感等领域的应用和解决方案第八章:电磁波的辐射与天线技术8.1 电磁波的辐射原理分析电磁波辐射的物理机制,如开放电极、偶极子、天线阵列等讨论电磁波辐射的方向性和极化特性8.2 天线的基本理论介绍天线的基本参数,如阻抗、辐射效率、增益等分析天线的设计方法和性能优化策略8.3 电磁波的辐射与天线技术应用探讨天线技术在无线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的应用和实例第九章:电磁波的接收与信号处理9.1 电磁波的接收原理介绍电磁波接收的基本过程,如放大、滤波、解调等分析接收机的性能指标,如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等9.2 信号处理技术介绍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如采样、量化、编码、调制等讨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电磁波接收中的应用9.3 电磁波的接收与信号处理应用探讨电磁波接收与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雷达、遥感等领域的应用和实例第十章:电磁波的测量与实验技术10.1 电磁波的测量原理分析电磁波测量的基本方法,如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网络分析等讨论测量仪器和设备的选择与使用10.2 实验技术介绍电磁波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如实验设计、数据采集、结果分析等分析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10.3 电磁波的测量与实验技术应用探讨电磁波测量与实验技术在科研、工程、教学等领域的应用和实例重点解析第一章:电磁场的基本概念重点:电荷与电场的性质,电场的概念和电场线,电场的叠加原理。

导行电磁波电磁场理论

导行电磁波电磁场理论

装置。 3. 波导的内壁电流分布对于设计微波仪表及波导裂缝天线十分
重要。 (1)波导测量线中的槽线不允许切割内壁电流,以免破坏波导 中的波分布,导致测量不准;
(2)波导天线必须切割内壁电流,以激励天线向外辐射电磁波。
2018/9/6 电磁场理论
10
第九章 导行电磁波
TE10模在波导壁上激励的面电流密度分布
Ez ( x, y, z ) 0

jk z z ( ) H sin( x ) e 0 2 kc a a

kz H x ( x, y, z ) j 2 ( ) H 0 sin( x)e jkz z kc a a H y ( x, y, z) 0
kc a kz k 1 ( fc f )2
,
a
x
z
波长小于截止波长的电磁波才能在矩形波导中传输。 对于 a 2b 的矩形波导
TE01, TE20
TE11, TM11
TE10
0 只有 TE10 波存在,其它模式均被截止。 a:
2a : 全部模式被截止。 a 2a :
主模区
截 止 区
2a
a
c
其它模式开始出现,呈现多模式。
2018/9/6 电磁场理论
3
第九章 导行电磁波
复习9-2矩形波导的传播特性(3)
y
矩形波导中TE波电磁场分布情况
b
,
a Ez ( x, y, z ) 0 j n m nz jkz z Ex ( x, y, z ) 2 ( ) H 0 cos( x)sin( y )e kc b a b j m m n E y ( x, y , z ) 2 ( ) H 0 sin( x ) cos( y )e jkz z kc a a b jk z m m n H x ( x, y , z ) 2 ( ) H 0 sin( x) cos( y )e jkz z kc a a b jk z n m n H y ( x, y, z ) 2 ( ) H 0 cos( x)sin( y )e jkz z kc b a b

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磁场和电磁波是物理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电磁波和电磁场有什么区别?
电磁场
一般来说,电磁场是指相互联系的交变电场和磁场。

电磁场是带电粒子运动产生的物理场。

在电磁场中,磁场的任何变化都会产生电场,电场的任何变化也会产生磁场。

这种交变电磁场不仅可以存在于电荷、电流或导体周围,而且可以在空间中传播。

电磁场可以看作是电场和磁场之间的联系。

电场由电荷产生,运动电荷产生磁场。

什么是电磁波
电磁场的传播构成电磁波。

又称电磁辐射,例如,我们常见的电磁波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r射线。

这些是电磁波,但是这些电磁波有不同的波长。

其中,无线电波的波长最长,R射线的波长最短。

另外,人眼能接收到的电磁波的波长通常在380到780纳米之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可见光。

一般来说,只要物体本身的温度大于绝对零度(即零下273.15摄氏度),除了暗
物质外,还会发射电磁波。

然而,没有一个物体的温度低于-273.15℃,所以可以说我们周围的物体会发射电磁波。

电磁波以光速传播。

谁最先发现电磁波的?历史上,电磁波首先由詹姆斯·麦克斯韦在1865年预言,然后在1887年至1888年由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证实。

展开: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6年1月出版的一本书。

作者是谢丽和饶克金。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电磁场和电磁波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磁场是指电荷或电流产生的一种物理作用力场,包括静
电场和静磁场。

静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力场,描述了电荷
之间的相互作用;静磁场是由运动电荷和电流产生的力场,描述了电流和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磁波是由电磁场在空间中传播形成的一种波动现象。


电荷或电流发生变化时,会激发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包
括电场和磁场的正交振动,具有电磁能量和动量,可以在
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决定了其特性。

根据频率不同,电磁
波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射频波、微波、红外线、可
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不同类型的电磁波在
空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是光速的速度。

电磁场和电磁波是电磁学的重要概念,在物理学、电子学、通信技术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

9-3电磁场的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

9-3电磁场的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

E


S
H
平面电磁波能流密度平均值
S

1 2
E0 H 0
振荡偶极子的平均辐射功率 p p02 4 4
12πu
9 – 3 电磁场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 第九章 时变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偶极子单位时间通过球面辐射出去的能量
P


S
ds

EH

r
2
s
indd
E(r,t) p0 2 sin cos(t r )
D
E

1 2
0E2
磁场能量密度:
wm

1 2
B
H

能流密度 第九章 时变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磁场能量密度:
w

1 2
0E2

1 2
0H
2
由于电磁场能量以电磁波相同的速度传播, 上式即为电磁波的能量密度。
二 电磁波能流密度
单位时间流过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 电磁波能量—能流密度.
S

wu

u 2
(0E 2

0H
2)
9 – 3 电磁场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 第九章 时变电磁场和电磁波

uC 1
00
代入,并注意 0 E 0 H
S1 2
1(
00
0
0E E
0
0 H H)
1 (HE HE) EH 2
S EH
因为 E H ,并且E H 所决定的方向为电磁波
能量传播方向。
9 – 3 电磁场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 第九章 时变电磁场和电磁波
➢ 电磁波的能流密度(坡印廷)矢量

电磁场与电磁波 PPT

电磁场与电磁波 PPT

合成波得平均能流密度矢量
S1av
1 2
Re[E1(r )
H1 (r )]
1 2
Re[ex E1y (r )H1z (r )
பைடு நூலகம்
ez E1y (r )H1x (r )]
eexx
24EEimim
11
ssinini isisnin2 (2k(1kz1czocsosi) i
)
例6、4、1 当垂直极化得平面波以角度i 由空气向无限大得理
电磁场与电磁波
因此得到,产生全反射得条件为:
电磁波由稠密媒质入射到稀疏媒质中,即ε1 >ε2
入射角不小于c arcsin 2 1 , c 称为全反射的临界角。
对全反射得进一步讨论
θ i <θc 时,不产生全反射
θ i =θc 时, sint
1 2
sin c
1
t 90o
// 1
2
1 c
arcsin
0 4 0
6
可见入射角θi=π/ 3大于临界角θc=π/ 6 ,此时发生全反射。
入射得圆极化波可以分解成平行极化与垂直极化得两个线极 化波,虽然两个线极化波得反射系数得大小此时都为1,但它们得相 位差不等于±π/ 2,因此反射波就是椭圆极化波。
例6、3、1 下图为光纤得剖面示意图,如果要求光波从空气进 入光纤芯线后,在芯线与包层得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从一端传至另 一端,确定入射角得最大值。
透射波沿分界面方向传播,没有沿z方向传播得功率,并且反射功 率密度将等于入射功率密度。
θ i >θc 时,
sint
1 2
sin i
1
// 1
ktz k2 cost k2 1 sin 2 t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件绪论课件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件绪论课件
电磁波作为探测未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研 究领域为电磁波与目标的相互作用特性、目标特征 的获取与重建、探测新技术等。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件绪论课件
绪论
时变电流或 加速运动的 电荷向空间 辐射电磁波
研究设计产 生能满足各 种应用要求 的电磁波
作为信息的载体应用 于通信、广播、电视

作为探求未知物质世界的
Cellular Subscribers [M]
200 150 100
50
USA
Japan
Germany Italy / UK
India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件绪论课件
2002
2004
绪论
移动通信发展演进
Wide band
Broad band
B3G/4G
(a)是振荡电路,含有两个金属放电杆,每根杆的一端有一 金属球,两球间有一个敞开的空气隙。
(b)是一个检测电磁波的装置 ,不带电池或其它内部电源, 是将一条导线弯成圆形,在导线的两端焊上两个金属小球, 小球间留有小的间隙 。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件绪论课件
绪论
2、电磁场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无线电报 1895年,(意)马可尼成功地进行了2.5公里距离的无
New Radio Interface
IP based Core Network
Wireline xDSL
return channel e.g. cellular
Cellular 2nd gen.
WLAN type IMT-2000
Short Range Connectivity
other entities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教案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教案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教案第一章:电磁场的基本概念1.1 电荷和电场介绍电荷的性质和分类解释电场的概念和电场线电场强度的定义和计算电场的叠加原理1.2 磁场和磁力介绍磁铁和磁性的概念解释磁场的概念和磁感线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和计算磁场的叠加原理1.3 电磁感应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释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产生电磁感应的实验现象和应用第二章:电磁波的基本性质2.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介绍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磁波的理论基础解释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电磁波的波动方程和波长、频率、速度的关系2.2 电磁波的能量和动量介绍电磁波的能量密度和能量传递解释电磁波的动量和动量传递电磁波的辐射压和辐射阻力的概念2.3 电磁波的偏振和反射、折射介绍电磁波的偏振现象和偏振光的性质解释电磁波在介质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原理及应用第三章: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3.1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介绍自由空间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解释电磁波的辐射和天线原理电磁波的辐射强度和辐射功率的概念3.2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介绍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解释介质的折射率和介电常数的概念电磁波在介质中的衰减和色散现象3.3 电磁波的辐射和天线原理介绍天线的分类和基本原理解释天线的辐射特性和发展电磁波的辐射模式和天线的设计方法第四章:电磁波的应用4.1 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解释无线电波的传播和传播损耗电磁波在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中的应用4.2 电磁波在雷达技术中的应用介绍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解释雷达方程和雷达的探测距离电磁波在雷达系统和雷达导航中的应用4.3 电磁波在医疗技术中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解释磁共振成像(MRI)的原理和应用电磁波在放射治疗和电磁热疗中的应用第五章:电磁波的防护和辐射安全5.1 电磁波的辐射和防护原理介绍电磁波的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解释电磁波的防护原理和防护措施电磁屏蔽和电磁兼容的概念5.2 电磁波的辐射标准和法规介绍国际和国内电磁波辐射的标准和法规解释电磁波辐射的限制和测量方法电磁波辐射管理的政策和监管措施5.3 电磁波的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介绍电磁波辐射的安全距离和防护措施解释电磁波辐射的个人防护和公共场所的防护措施电磁波辐射的环保意识和公众宣传的重要性第六章:电磁波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6.1 电磁波在电力传输中的应用介绍高压输电线路中的电磁干扰问题解释输电线路的屏蔽和接地措施电磁波在特高压输电技术中的应用6.2 电磁波在电力系统监测与控制中的应用介绍电力系统中的电磁场监测和测量技术解释电磁波在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电磁波在智能电网和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6.3 电磁波在电力设备中的影响及防护分析电磁波对电力设备的干扰和影响解释电磁兼容性设计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电磁波防护措施在电力设备中的实施方法第七章:电磁波在交通领域的应用7.1 电磁波在铁路交通中的应用介绍铁路信号系统和电磁波在信号传输中的应用解释铁路通信和列车无线通信系统中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在铁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7.2 电磁波在汽车交通中的应用介绍汽车电子设备和电磁波的应用解释车载通信系统和电磁波在车辆导航中的应用电磁波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7.3 电磁波在航空和航天领域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航空通信和导航中的应用解释电磁波在卫星通信和航天器通信中的应用电磁波在航空航天器中的其他应用,如雷达和遥感技术第八章:电磁波在工科领域的应用8.1 电磁波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无线电发射和接收中的应用解释电磁波在微波器件和天线技术中的应用电磁波在射频识别(RFID)技术中的应用8.2 电磁波在光电子学中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解释电磁波在激光器和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电磁波在光电探测和成像技术中的应用8.3 电磁波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解释电磁波在磁共振成像(MRI)和微波热疗中的应用电磁波在其他生物医学技术中的应用,如电疗和电磁屏蔽第九章:电磁波的环境影响和政策法规9.1 电磁波的环境影响分析电磁波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如电磁辐射污染解释电磁波的环境监测和评估方法电磁波环境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9.2 电磁波的政策法规介绍国际和国内关于电磁波辐射的政策法规解释电磁波辐射的标准和限制条件电磁波辐射管理的政策和监管措施9.3 电磁波的公众宣传和教育分析电磁波辐射的公众认知和误解解释电磁波辐射的安全性和健康影响电磁波辐射的公众宣传和教育方法第十章:电磁波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新型电磁波技术和材料的研究介绍新型电磁波发射和接收技术的研究解释新型电磁波传输材料和超材料的研究进展电磁波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10.2 电磁波在新型能源领域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型能源领域的应用解释电磁波在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电磁波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作用和挑战10.3 电磁波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结合分析电磁波在物联网通信中的应用解释电磁波在大数据传输和处理中的作用电磁波在未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磁场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荷、电场、磁场和磁力的基本性质,以及电磁感应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一、选择题91001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负电荷,能在周围空间产生:A.静电场,静磁场;B.库仑场,运动电荷的磁场;C.库仑场,运动电荷的磁场,感应电场;D.库仑场,运动电荷的磁场,感应电场、感应磁场。

91002 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是半径为5.0cm 的圆导体片,在充电时,其中电场强度的变化率为2.0×1012V/m·s。

则两极板间的位移电流I D 为 :A.2.0×1012V/m·s;B.17.7A/m 2; D.1.4×10-2A ;D.1.4×10-1A 。

91003 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都是半径为5.0cm 的圆导体片,在充电时,其中电场强度的变化率为1.0×1012V/m·s。

则极板边缘的磁感应强度为A.2.8×10-7T ;B.4.0×106T ;C.3.54×10-5T ;D.0。

91004半径为R 的圆形平行板电容器接在角频率为ω的简谐交流电路中,极板上电荷q=q 0sin(ωt+φ)则电容器极板间的位移电流I D 为(忽略边缘效应):A.20R q πsin(ωt+φ);B.20R q πωcos(ωt+φ); C.q O ωcos(ωt+φ); D.200Rq πωεcos(ωt+φ) 91005 半径为R 的圆形平行板电容器接在角频率为ω的简谐交流电路中,电路中的传导电流为i=I 0sin(ωt+φ)则电容器极板间的位移电流密度为:A.I 0ωcos(ωt+φ);B.I 0ω0εcos(ωt+φ);C.20R I πcos(ωt+φ);D.20R I πsin(ωt+φ)。

91006 半径为R 的圆形平行板电容器接在角频率为ω的简谐交流电路中,电路中的传导电流i=I 0sin(ωt+φ)。

则电容器极板间磁场强度的分布为:A.()r t πϕω2sin I 0+;B.()202sin I R t r πϕω+; C.()2002sin I R t r πϕωμ+; D.()r t πϕωμ2sin I 00+。

91007 由两个圆形金属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其极板面积为A ,将该电容器接于一交流电源时,极板上的电荷随时间变化,即q=q m sinωt,则电容器内的位移电流密度为A.q m ωcos ωt ;B.Aq m ωcos ωt ;C.A q m cos ωt ;D.q m ωAcos ωt 。

91008 由两个圆形金属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其极板面积均为A ,将该电容器接于一交流电源时,极板上的电荷随时间变化,q=q m sinωt,则两板之间的磁感应强度分布为:A.A r q m 20μωcos ωt ;B.A R q m 20μωcos ωt ; C.A q m 20ωμcos ωt ; D.A q m 20ωμsin ωt 。

91009 极板为圆的平行板电容器接上交变电源,已知板内电场E=720sin105πtV /m ,则当t=21×10-5s 时,电容器内 距轴线r=10-2m 的一点P 的磁场强度H 为A.3.6×105πεO A/m ;B.3.6×105πA/m ; C.3.6×105ε0A/m ; D.0。

91010 电容器由相距为r 的两个半径为a 的圆导体板构成。

略去边缘效应。

对电容器充电时,流入电容器的能量速率为:A.c q 22; B.dt dq c q 2; C.dt dq c q ; D.dtdq r a c q 2π。

91011 一个正在充电的圆形平行板电容器,设边缘效应可以忽略。

则电容器内的玻印廷矢量S :A.处处与极板间圆柱形空间的侧面垂直且背离轴线;B.处处与极板间圆柱形空间的侧面垂直且指向轴线;C.处处与极板间圆柱形空间的侧面平行;D.处处等于0。

91012 电路中的负载所消耗的电磁能:A.是通过电流沿着导线内部从电源传给负载的;B.是形成电流的载流子所运载给负载的;C.是通过导线内部的电场传给负载的;D.是通过导线外部的电磁场传给负载的。

91013 在实际的LC 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充电完毕时:A.振荡立即停止,电路中电流为0;B.振荡立即停止,电路中流有稳恒电流;C.振荡将继续下去,且振幅保持不变;D.振荡将继续下去,但振幅越来越小。

91014 在非稳恒磁场中,安培环路定理的普遍规律是:A.∑⎰=⋅内I dL B L 0μ;B.0I H =⋅⎰L dL ; C.⎰⎰⎰⋅=⋅s L dS j dL H ; D.⎰⎰⎰⋅⎪⎭⎫ ⎝⎛∂∂+=⋅s L dS t D j dL H 。

91015 在非稳恒情况下,电流连续方程可以写成:A.0=⋅⎰⎰S dS j ;B.dtdq dS j S =⋅⎰⎰; C.0=⋅⎪⎭⎫ ⎝⎛∂∂+⎰⎰S dS t D j ; D.dtdq dS t D j S -=⋅⎪⎭⎫ ⎝⎛∂∂+⎰⎰。

91016 偶极振子所辐射的平均能流密度:A.设各方向平均分布;B.与指向考察点的矢经跟偶极振子的夹角θ的余弦成正比;C.与指向考察点的矢径跟偶极振子的夹角θ的正弦成正比;D.与指向考察点的矢径跟偶极振子的夹角θ的正弦的平方成正比。

二、判断题92001 在非稳恒条件下,安培环路定理⎰⎰⎰⋅=⋅dS j dL H L 0仍然成立。

92002 在非稳恒情况下,传导电流不闭合,但位移电流是闭合的。

92003 在非稳恒情况下,传导电流不闭合,但全电流是闭合的。

92004 位移电流的本质是变化的电场。

92005 位移电流是束缚电荷发生位移而引起。

92006 在一个无阻尼自由振荡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容q ,电场强度E ,电流强度I ,磁感应强度B 都是简谐变化的,振荡过程中,频率f ,周期T 都是恒量。

92007 对于真空中稳恒电流的磁场有高斯定理⎰⎰⋅S dS B =0,对于一般的电磁场也有高斯定理⎰⎰⋅S dS B =0,此二式的形式相同,故意义也完全一样。

92008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q dS E 0ε与真空中一般电磁场的高斯定理∑⎰⎰=⋅q dS E 0ε形式相同,因而两式的意义也相同。

92009 变化的电场所产生的磁场一定也是随时间变化的。

92010 变化的磁场所产生的电场,一定也是随时间变化的。

92011 库仑定律对于运动电荷一般不适用。

92012 当运动电荷的速度v<<C 时,库仑定律仍然适用。

92013 电荷在空间作谐振运动和椭圆轨道运动时都能辐射电磁波。

92014 电荷作匀速圆周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时,都能向空间辐射电磁波。

92015 运动电荷的磁场公式B=204r r qv ⨯πμ只适用于与稳恒 电流等效的运动带电粒子流,对单个运动电荷的磁场一般不适用。

92016 真空中任一点,电磁波中的电能密度和磁能密度的大小相等。

92017 电磁能量在电路中是通过电流沿着导线内部从电源传给负载的。

92018电磁能是通过导线外部的电磁场沿着导线表面传给负载的。

92019在单色平面电磁波中的电场与磁场的幅值相等。

92020在单色平面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同位相。

92021电磁波中,电场矢量E,磁场矢量H和电磁波传播方向K三者两两垂直。

92022在有磁场变化着的空间,如果没有导体就没有感应电动势。

92023当电磁波到达接收天线时,天线中一定产生电流。

92024直线形的振荡电路比一般有线圈和电容的振荡电路能更好地辐射电磁波。

三、填空题93001麦克斯韦对电磁场理论的两个重要假设是( )和( )。

93002麦克斯韦位移电流假设的中心思想是( )。

93003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为( );( );( );( )。

93004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重要意义是( )。

93005静电场与涡旋电场的相同点是( )。

93006介质中的平面单色电磁波的电矢量与磁矢量最大值E0∶H0的值为( )。

93007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

93008半径为R的圆形平行板电容器,其间充满了绝对介电常数为ε的均匀介质,将此电容器接于一交流电源上,极板上的自由电荷q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q=q0sinωt(q0,ω为常数)。

则平行板电容器中的位移电流密度为( )。

93009电磁场理论的实验基础是( )。

93010感应电场和感应磁场都是涡旋场,但感应电场是变化磁场以( )旋方式形成,而感应磁场是变化电场以( )旋方式形成。

93011一电台的辐射功率为P0,假定该电台的发射是各向同性的,则与这电台相距r处的玻印廷矢量的平均值为( ),该处电场强度的方均根值是( ),磁场强度的方均根值是( )。

已知真空中,介质的磁导率为μ0,介电常数为ε0。

93012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

93013一般电磁场的能量密度表达式为( )。

93014要想有效地把电路中的电磁能量发射出去,除了电路中必须有不断的能量补充外,还必须具备( )和( )的条件。

93015电磁振荡能够在空间传播,靠的是( )和( )。

93016电磁场的能流密度是指( )。

93017电磁场能流密的表达式为( )。

93018偶极振子辐射电磁能量并不是各向同性,沿( )方向S最大,沿( )方向S=0。

93019高频交流电通过螺线管的线圈,如果把线圈拉成直线,则通过它的电流强度将( )。

93020提高辐射功率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振荡电路的( ),因为平均辐功率与( )成正比。

93021 在无阻尼自由振荡过程中,作简谐变化的量有( ),在整个过程中是恒量的有( )。

93022 极板为圆的平行板电容器,在盘的圆心垂直地连接上无限长直导线,并接上交变电源。

已知板内电场强度E=720sin105πtV /m 。

则电容器中的位移电流密度为( )。

93023 由两圆形金属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其极板面积均为A ,将该电容器接于一交流电源时,极板上的电荷随时间变化,即q=q m sinωt 则电容器中的位移电流密度为( )。

93024 100W 灯泡的输入功率中有10%以光波(电磁波)均匀辐射,在距光源2m 处,电磁波的平均能流密度为( )。

93025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都是半径为 5.0cm 的圆导体片,在充电时,其中电场强度的变化率为dt dE =1.0×1012V/m·s 。

则两板间的位移电流强度I D =( )。

93026 目前我国普及型晶体管收音机的中波灵敏度约为1mV/m (即E min =1mV/m)。

设这收音机能清楚地收听到1000km 远某电台的广播。

假定 该台的发射是各向同性的,且电磁波在传播时无损耗。

则该台的发射功率最少应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