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电子课件-管理会计实务-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

就发生的总额而言,将在一定期间内固定不变;
就单位产品而言,随业务量的增加,单位产品所分摊的份 额(单位产品成本)将相应减少。 (反方向变动)
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
产量/件 (x)
总成本/元 (a)
单位产品负担
的固定成本 (a/x)
100
3 000
30
200
3 000
15
300
3 000
40 000 20 000
一个管理员
两个管理员
三个管理员
业务量 (件)
(二)半变动成本
例:某企业在生产中租用一台设备,租
约规定租金的计算分为两部分:按年支 付固定租金2000元;在此基础上,机器 每运转1小时支付租金0.60元。假定该设 备今年累计运转5000小时。则该项设备 的租金支出共计5000元 (2000+0.65000),其中固定成本 2000元,变动成本3000元。
❖ 相关成本,是指与决策有关的未来成本。 ❖ 非相关成本,是指过去已发生,与某一特定决
策方案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
四、成本按可控性分类
❖ 可控成本,是指在特定时间和范围内, 由特定部门的主管人员直接确定和掌握的 有关成本费用。
❖ 不可控成本,是指某一特定部门的主管人员无 法直接掌握,或不受某一特定部门的业务活动 直接影响的成本费用。
租金 5 000
2 000
半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部分
5 000
固定成本部分 机器小时
(三)延期变动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指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 总额保持稳定,但超过该一定业务量后,则随 业务量按比例增长的成本。
❖例如,企业在正常工作时间(或正常产量)的 情况下,对职工所支付的薪金是固定不变的; 但当工作时间(或产量)超过规定水准,则需 按加班时间的长短(或超产数量的多寡)成比 例地支付加班薪金(或超产津贴)。所有为此 而支付的人工成本,则属于延期变动成本,其 性态模型如图所示。
管理会计第二章__成本性态分析MA

(一)固定成本及其模型
❖ 1、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 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动 的成本。
❖ 如:房屋设备租赁费、管理人员的工资、 广告费、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费等。
❖ 2、固定成本的特征: ❖ (1)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 (2)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而异,某项成本对下一级管理决策者是不可控的,
但对上一级管理决策者则是可控的。
4、成本按相关性分类
❖ (1)相关成本——是指与企业某项决策或某 部门有关的成本。
❖ (2)无关成本——是指与企业某项决策或某 部门无关的成本。
二、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
❖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的变动与业务量(指 产量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 混合成本——是指总成本虽然受产量变动 的影响,但是其变动的幅度并不同产量的 变化保持严格的比例。其成本混合了固定 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性态。
❖ 是指受企业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 响,可以在不同时期改变其数额的那部 分固定成本。
对于这部分固定成本可从降低其绝对额 的角度予以考虑。
❖ 【例题】固定成本性态模型
❖ 已知:甲企业只生产一种A产品,原来一个 月的最大生产能力是400件。为满足市场需 求,企业决定从20×4年起将每月最大生产 能力提高到800件。这需要向某租赁公司租 入两台设备。每月付租金15 000元,租期两 年。20×4年上半年各月产量与租赁费用资 料如表2—1所示。
❖ (2)不可控成本——是指从一个单位或部门看, 成本的发生,不属于某一单位或部门的权责范围内, 不能为这个单位或部门加以控制的成本。也称为客 观成本。
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

三、固定成本(特点、分类)
(一)固定成本的特点
1. 总额不变
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
宝宝案例:财产税、工资费、保险费、折旧费
y 成本(元)
• 固定成本的水平通 常以总额表示,因 为它不
2. 单位额反比例变动
三、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
一元线性假设:假定总成本可以近似地 用一元线性方程y=a+bx来描述。
相关范围假设:假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总是处在相关范围之中,即假定时间和业务 量因素总是在不改变成本性态的范围内变动。
四、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
分步分析程序:
• 纯a,纯b——不用分解 • 混合成本——分解为:混a,混b • 最终:y=(纯a+混a)+(纯b+混b )x
3
456
320 280 360 400 500 600
维修费 1680 1600 1880 2080 2840 2800
要求:用高低点法分解维修费。
单位变动成本(b) =(2800—1600)元/(600-280)小时 =3.75元/小时 固定成本总额(a) =(2800—600×3.75)元=550元 或 =(1600—280×3.75)元=550元 混合成本公式: Y=550+3.75X
适用范围:只适用于成本变化趋势比较稳定的企业。
b
高低点成本之差 高低点业务量之差
y 高
x高
y低 x低
或 y低 y高 x低 x高
a =高点成本-b×高点业务量 = y高-bx高
=低点成本-b×低点业务量 = y低-bx低
练习:某企业1—6月份设备维修费发生情况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一、成本及其分类(一)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成本(Cost)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二)几种主要的成本分类1.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分类成本按核算目标不同可分为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三大类。
2.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成本按其时态分类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两类。
区分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有助于合理组织事前成本的决策、事中成本的控制和事后成本的计算、分析和考核。
3.成本按其相关性分类成本的相关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是否有关的性质。
成本按此分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两类。
4.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成本的可控性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是否可以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在事后进行考核的性质。
以此为标志,成本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两类。
5.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成本的可辨认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的归集对象之间的联系,又称可追溯性,以此为标志可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6.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
生产成本又称为制造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非生产成本又称非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
7.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按可盘存性进行分类,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成本按可盘存性分类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企业准确进行存货估价,正确计算损益。
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一)成本性态的涵义成本性态(Cost Behavior)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V olume)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
在最简单的条件下,业务量通常是指生产量或销售量。
这里的成本总额主要是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营业成本费用,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等非生产成本。
(研)《管理会计》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更为准确,但其工作量较大。
回归直线法的基本步骤 (1)找到n期的历史数据资料,n≥5
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讨论:按以上分类标准,成本各可以分成哪些类?
第二节
成本性态的分类
一、成本性态的含义
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
间的依存关系。
一 关键词 成本总额——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二
业 务 量——生产量或销售量
三
一定条件——相关范围
业务量一般理解为产量或销量
结果较准确,但工作量大。 一般在新建企业或新产品的生产等无历史资料参考 的情况下采用。
(三)账户分析法
又称会计分析法,是根据各个成本、费用账户(包 括明细账户)的内容,直接判断其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 变动关系,从而确定其成本性态的一种成本分解方法。
计算简便,且能较清楚地反映各费用项目,便于比 较分析,但分析工作量大。
(4)按照下列公式求a,b值:
b
n xy x y n x 2 ( x ) 2
y b x a n
(5)将a、b值代入下式,写出一般成本性态模型:
y a bx
(二)技术测定法
又称工程技术法,它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 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术测定,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本的方法。
3.混合成本的分类 按变动趋势不同: 半变动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 半固定成本(阶梯式混合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
第二章 成本形态分析

(三)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总数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既随既有变动成本的特性,又有固定成本的特性。 注意:混合成本最终都可以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 半固定混合成本 • 半变动混合成本 • 延期变动成本
▲特点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 动而变动,类似固定成本,当业务量突破这一范围, 成本就会跳跃上升,并在新的业务量变动范围内固定 不变,直到出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
5、求b值,b xp a xp
6、将a、b值代入y a bx
如图。 y
.. .. .. .
a x
0
散布图法的缺点
y 成本(元)
0
数据有代表性 存在视觉误差
业务量x (件)
3. 回归直线法
• 一元直线回归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或最小平方法, 是指利用微分极值原理对若干期全部业务量与成 本的历史资料进行处理,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 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第一节 成本分类概述
• 一、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 管理会计的成本是指企业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各种
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二、成本分类
• (一)成本按其实际发生时态分类 • 成本按其时态不同,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两类。 • 历史成本是指以前实际发生或本期发生的成本,也就是财务会计中的实际成本。 • 未来成本是指预先测算的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其类型主要包括:估算成本 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标准成本等
在成本发生的当期对每项成本的具体性态进行直接分析,将其分别归属于变动 成本或固定成本的方法。
• (四)历史资料分析法 • 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一系列的历史期成本和业务量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总额 •y
• 全部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及财务费用等非生产成本。
•销售收入px=销售单价p×销售量 x • 若将业务量视为自变量,成本视为因 变量,它们的函数关系就是:y=f(x)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一、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 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着业务量变动 而变动,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成本。
★ 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 可控成本是指责任单位可以预计、计量、
施加影响和落实责任的那部分成本。
• 不可控成本是可控成本的相对立概念。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有助于确定如何将成本归集于或 分配于其计算对象的具体方法。
★ 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 可追溯成本是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有直
接联系,能够明确判断其归宿的成本。
•相关范围
•0 •200 •400 •600 •800 •业务量 x(件)
• 变动成本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以 单位变动成本b为斜率的直线,说明变动成本总额 bx的正比例变动性,其总成本模型为y=bx。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单位成本 y(元/件) •21
•10.5
•y = b
•相关范围
•0 •200 •400 •600 •800 •业务量 x(件)
•二、变动成本
•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 一定业务量范围内,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 例变动的成本。
• 例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 计酬的工人薪金、按工作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 折旧费等等。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 y(元) •12000
•例:P21 例2-2
•y = bx
•9000
•6000 •3000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PPT课件

加300件,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名检验员,
则检验员的工资呈阶梯式增加,其性态模型如图下
所示:
成本(元)
1200
900 初始量
600
a1
变变动动成成本本
a2
相关范围
a3
相关范围
相关范围
300
200 400 600 800 1000 业务量(件3)8
2024/10/16
39
(3)延期变动成本( Delayed-variable Cost )
成
本
(
元
变动成本
)
初始量
30000
固定成本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业务量(小时41 )
(4)曲线式混合成本 曲线式混合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一般不
变,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基础上,成 本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但不是呈正比例直线关 系,而是呈非线性曲线关系。
成
递本
减(
型 曲
也称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变动成本的发生额 由技术或实物关系决定,管理当局决策无法改变其大小 的变动成本。
特征
1、单位变动成本消耗量由 工艺技术设计因素决定。
2、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 为无法改变其数额。
甄别意义及降低成本措施
通过改进设计,改革工艺 技术,进行技术革新和技 术革命。
避免浪费、降低单耗来实 现。
产量与成本间的关系
单位:元
产量x(件)
500 1,000 1,500 2,000
租金总成本y=a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单位租金成本a/x
40.00 20.00 13.33 1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固定成本
(一)固定成本的概念和内容 ●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 围内不随业务量变动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在我国工业企业中,可以作为固定成本看待的项目 包括:生产成本中列入制造费用中不随产量变动的办公费、 差旅费、折旧费、劳动保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和租赁费等; 销售费用中不受销量影响的销售人员工资、广告费和折旧 费等;管理费用中不受产量或销量影响的企业管理人员工 资、折旧费、租赁费、保险费和土地使用税等;财务费用 中不受产量或销量影响,各期发生额稳定的利息支出等。
(三)固定成本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固定成本按其是否受企业管理当 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细分为两 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不受企业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 为影响的那部分固定成本。这类成本反映的是形成和维持 企业最基本生产经营能力的成本。如厂房、机器设备的折 旧费、管理人员薪金等。这类成本具有很强的约束性。 ●降低此类固定成本的有效途径是在不改变企业经营 方向的前提下,通常应从经济合理地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 提高产品产量,降低其单位成本入手。 ●如某企业具备年产50万件产品的生产能力,那么, 不论实际的年产量是10万件或20万件、50万件,企业的约 束性固定成本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总的生产成本中包括 了已使用的生产能力和闲置的生产能力两个部分的成本, 并不能因为有一部分生产能力未得到利用而不予列支。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所谓混合成本分解,是指按照一定方法将混合成本 区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的过程。 ●鉴于每种类型的混合成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一 个直线方程y=a+bx去模拟它,这就为成本性态分析中的混 合成本分解提供了数学依据。在这里y代表混合成本;x代 表业务量;a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bx代表混合成 本中的变动部分;b代表混合成本中变动部分的单位额。
(四)相关范围的意义 由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各项 成本的性态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转化性的特点。因此 不应该对成本性态作绝对的理解。 相对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 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 暂时性是指在同一企业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 可能有不同的性态。 可转化性是指在同一时空条件下,某些成本项目可以 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实现互相转化。
二、成本性态分析及其意义
(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
是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 的营业成本费用,包括:全 部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经营 期内投入或完成的经营工作 量的总称。通常是指生产量 或销售量。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 间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故称为成本 习性。
●从现代管理会计的角度看,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 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 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此概念注意三点: 一是为了所有的特定目的而发生,而非仅限于产品生 产过程或为获取某种资源; 二是包含着发生或可能发生,即不仅有历史成本,更 有未来成本; 三是其内涵定义为牺牲或代价,牺牲或代价具有更丰 富的内涵,它不仅包含了耗费和支出,还包含了收益减少 等机会成本。显然,现代管理会计学成本与经济学成本已 没有本质的区别,因而更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决策有用性。
20000
15000
10000
0
200
600 800
1200 业务量(件)x
20×4年 20×5年 20×6年 20×7年 时间(年)t
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相关范围
固定成本与时间相关范围
(三)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y 成本(元) 相关范围
y 单位成本(元/件) 相关范围
0 )
x1
x2
业务量(件
0
x1
x2 业务量(件)x
第一节 成本性态和分类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成本性态分析及其意义
一、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我国财务会计学通常把成本概括为:在一定条件下 企业为生产一定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 ●西方财务会计学则将成本解释为:企业为了获取某 项资产或达到一定目的而遭到的以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成本的形成既可以通过直接牺牲一项资产来实现,也可以 通过产生某项负债而导致未来付出价值牺牲的方式来实现。
一、固定成本
二、变动成本
(一)变动成本的概念和内容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 围内,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我国包括与产量成正比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外 部加工费、外购半成品、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费和单纯计 件工资形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等。
(二)变动成本的特点和模型 变动成本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其总成本模型为 y=bx。反映在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 的直线。 ●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其单位变动成本模型为 y=b。反映在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y=f(x)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性态的基础上,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
二、成本性态分析及其意义
(二)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 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广泛和重 要的意义。 ■成本性态分析是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前提。 ■成本性态分析为本量利分析提供了方便。 ■成本性态分析是正确进行经营决策的基础。 ■成本性态分析是正确评价工作业绩的基础。
●递减型混合成本是指单位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加而逐 渐递减的成本, 其特点是:成本总额的增长幅度小于业务量的增长幅 度,成本的斜率随业务量递减,反映在坐标图上是一凸型 曲线。 举例:热处理使用的电炉设备,每班都需要预热,因 预热而耗用的成本属于固定成本性质,而预热后进行热处 理的耗电单位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加逐步下降,总成本 呈一上凸抛物线上升。
●递增型混合成本是指单位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加而逐 渐 增加的成本, 其特点是:成本总额的增长幅度大于业务量的增长幅 度,成本的斜率呈递增趋势,在坐标图上表现为一凹型曲 线。 举例:各种违约金、罚金和累计计件工资等都属于这 类成本。
三、混合成本
●递增型混合成本模型
y
成本(元)
a
0
x业务量(件)
三、混合成本
●阶梯式混合成本模型
y=a1 ( 0 ≤ x ≤ x1 ) y=a2 ( x1 < x ≤ x2 ) y=a3 ( x > x2 )
y
成本(元) y=a3 y=a2 y=a1
y=f (x)
a3
a2 a1
0
x1
x2
x 业务量(件)
●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在 一定产量范围内固定不变,一旦超过这一特定产量范围后, 便会随产量成比例增长的成本。 特点是:在某一产量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 产量即成为变动成本。 举例: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在正常产量情况下是不 变的,属于固定成本性质。但当产量超过正常水平后,则 需根据超产数量支付加班费或超产奖金。
变动成本总额(用bx表示)模型
y成本(元)
y=bx
x业务量(件)
0
单位变动成本(用b表示)模型
y成本(元)
b 0
y=b
x业务量(件)
三、混合成本
(一)混合成本的概念和存在的必然性 ●混合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 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混合成本存在的必然性 全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其结果必然导致出现游离于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的混合成本。这是因为成本按其 性态分类,采用了“是否变动”和“是否正比例变动”的 双重分类标志。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和分类
教学 ●成本性态分析
内容 ●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掌握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的概念和特征
学习
目标
熟悉成本性态及应用
熟悉混合成本的分解 成本性态的定义
重点 难点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定义、特点、分类
成本性态分析的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直线法
三、混合成本
●低坡式混合成本模型
成本(元) y=f (x) y=a1 ( 0 < x ≤ x1 ) y= a1+( x-x1 ) b ( x > x1 )
y
y=a1+( x-x1 )b y=a1 a1 0 x1 x 业务量(件)
三、混合成本
●曲线式混合成本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表现为 非线性联系的成本。这类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相当于 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成本随业务量变动但 并不存在线性关系,在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抛物线。 ●按照曲线斜率的不同变动趋势,这类混合成本可进 一步分为两种类型: ■递增型混合成本 ■递减型混合成本
(二)混合成本的分类和模型 混合成本按照其与业务量变动趋势的不同, 可分为四类: ●标准式混合成本 ●阶梯式混合成本 ●低坡式混合成本 ●曲线式混合成本
三、混合成本
●标准式混合成本,又称半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初 始基数的基础上随着产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这类成本的特点是:它通常有一个初始量(即基数), 一般不变,类似固定成本;在此基础上,产量增加了,成 本也会呈正比例的增长。这部分成本有类似变动成本。 例如,企业发生的设备维修费,在企业没有生产时, 也要发生起码的设备保养支出,但随业务量的增加,维护 修理费用又会相应地增加。
(三)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 设
成本性态分析以下列假设为前提: ●相关范围假设 假定时间和业务量因素总是在不改变成本性态的范围 内变动。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各类成本的性态具有 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转化性的特点。 ●一元线性假设 假定总成本可以近似地用一元线性方程来描述。即: y=a+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