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合集下载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40分)1、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2、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事故隐患和事故隐患。

3、事故隐患分为类隐患和类隐患。

4、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小时,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生产、储存装置,宜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小时;基层车间管理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对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业隐患排查;5、隐患治理应符合DB37/T 2883—2016第7.4.1条的要求并保证整改措施、、、和预案“五到位”。

6、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班组级。

7、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生产实际,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8、隐患排查应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依据基础管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

至少应包括()a.基础管理名称;b.排查内容; c排查标准; d排查方法;2、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

至少应包括()a.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b.排查内容;c.排查标准;d.排查方法;3、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按时完成。

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a.资金到位b.治理及时有效c.制定整改方案d.责任到人4、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报告给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d.治理的时限和要求;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要把握“危害较大”和“整改难度较大”两个要点。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四套含答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四套含答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四套含答案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A卷)姓名车间岗位日期成绩一、填空题(20×1分)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和(或)()和(或)()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方法即可。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⑶()。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治理和()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治理目标、()、()、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单项选择题(10×2分)1、()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培训试题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培训试题

讲解
难度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答案 A B
B B A A B B A A B
A
B
A
A
B A
判断题 判断题 判断题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 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开放管 理。 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 产工艺特点,确定综合、专业、专项、季 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
判断题 判断题 判断题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 改排除的隐患为重大事故隐患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 类隐患。
判断题 判断题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有问题为生产现场 类隐患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出现问题为基础管理类 隐患 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 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 该排查的项目清单。
题库ID 试题类型 (不可修改) (不可修
判断题
标题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体系包括 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判断题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不需 要规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的原则 要求、任务目标和基本程序。
判断题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 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较小事 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 复查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中等
B
中等
A
中等
A
选项一 选项二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双体系培训试题(有答案)

双体系培训试题(有答案)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
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
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
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D)
A.安全措施B.消防措施C.卫生防护措施D.应急处置措施
3.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5.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6.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5\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B)
A.法律、法规、标准、规范B.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
C.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D.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四、简述题(30分)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质和内容是什么?需要把握的要点知识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答:两个体系的实质和内容:
(二)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体系基础上,针对风险管控清单,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形成隐患排查的内容标准,使各类企业知道如何围绕风险点排查什么隐患,怎么查、怎么改,使隐患排查治理更加精准、更加科学。企业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督促、监控、监察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青岛一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
单位:姓名:岗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不填或填错不得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试卷及答案2019.4.12(9)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试卷及答案2019.4.12(9)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试题及答案单位名称:姓名:分数: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

(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中,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面负责。

()3.专业技术队伍在企业领导、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下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属于技术队伍,应承担决策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明确对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

()5.某单位一车间存放易燃物的仓库为聚氨酯泡沫材料,按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该隐患为车间级隐患。

()6.事故隐患无法及时消除并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向上级公司汇报。

()7.安全风险特指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是指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引发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社会影响严重性的组合。

()8.排查记录、隐患台账、隐患报告、企业标准、岗位清单、生产经营信息、隐患级别、登录日志、通知公告下发、集团性质企业关联、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都可以在隐患排查系统里体现。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要求使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如实记录事故隐患的排查时间、所属类型、所在位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治理措施及整改情况等内容”;所以只需要定期操作系统,并对发现的隐患进行上报、整改、验收就可以了。

()10.隐患分析评估报告应包括事故隐患的现状、事故隐患发生的原因、事故隐患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事故隐患治理的措施建议。

()11.生产经营单位未发现隐患就不需要登录使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进行排查清单的提交工作。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四套,附含答案解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四套,附含答案解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A卷)姓名车间岗位日期成绩一、填空题(20×1分)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和(或)()和(或)()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方法即可。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⑶()。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治理和()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治理目标、()、()、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单项选择题(10×2分)1、()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3、()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培训考试题答案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培训考试题答案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培训考试题答案事故隐患专项培训考试卷姓名:部门:成绩: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80分)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为重大和一般。

2、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级,按事故隐患等级明确相应单位(部门)、责任人员治理、督办、验收。

3、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工作体系,明确矿长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立即向当地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书面报告,建立重大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5、事故隐患实施分级治理,不同等级的事故隐患由相应层级的单位(部门)负责。

6、事故隐患治理必须符合责任人、时间、资金、措施、预案“五落实”的要求。

7、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必须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对治理过程危险性较大的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有现场人员负责指挥和监督,并设置警示牌板。

8、事故隐患治理实施治理督办,对未按规定完成治理的事故隐患,及时提升督办层级,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事故隐患治理完成,经验收合格后予销号,建立台账。

9、矿长每月组织召开事故隐患治理会议,对一般事故隐患,严重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分析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步伐,并编制月度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敷XXX、矿长每月至少组织分管负责人及安全、出产、技术等业务科室,出产组织单位(区队)开展一次掩盖出产各系统和各岗位事故隐患排查,排查前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方案,明确排查工夫、方式、范围、内容和参加人员。

11、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领域进行一次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

12、出产期间,每天放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安检人员进行巡查,对作业区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

13、岗位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随时排查事故隐患。

14、每年至少组织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一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专项培训。

15、重大事故隐患由矿长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16、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情况开展日常检查。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对于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称为()A、一般事故隐患B、严重事故隐患C、特别严重事故隐患2、()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分布、治理进展情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试卷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试卷

2.事故隐患分类:按事故隐患性质划分为、、、、和共六类。

3.隐患排查排查方式采用、、、、“五级”隐患排查与其他排查相结合的方式。

4.隐患排查内容主要排查“人、物、环、管”四个方面,即、、、。

二、选择题(每题5分,计30分)1、矿各分管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领域进行 1次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

(1)每天(2)每旬(3)每月2、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并按照事故隐患等级明确相应层级的单位(部门)、人员负责治理、督办、验收(1)分类(2)分单位(3)分级3、重大事故隐患由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治理方案按规定及时上报。

(1)矿长(2)分管矿长(3)单位负责人4、建立事故隐患制度,公布事故隐患举报电话,接受从业人员和社会监督。

(1)举报奖励(2)倒查追究(3)奖励5、矿长组织各分管专业领导、各相关单位负责人编制矿井年度隐患排查计划。

(1)年度(2)季度(3)月度6、一般事故隐患按照解决的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等级,B级隐患是指(2)。

(1)难度较大,单位解决不了,须由矿协调解决的事故隐患。

(2)难度大,班组解决不了,须由区队解决的事故隐患。

(3)班组或个人能够自行解决的事故隐患。

三、问答题(20分)1、事故隐患分级治理包括哪些内容?答:2.事故隐患分类:按事故隐患性质划分为采掘、机运、一通三防、防治水、安全管理和其他共六类。

3.隐患排查排查方式采用矿、专业、科区、班组、岗位“五级”隐患排查与其他排查相结合的方式。

4.隐患排查内容主要排查“人、物、环、管”四个方面,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状况、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缺陷。

11、每年至少组织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 1 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专项培训。

二、选择题(每题5分,计30分)1、矿各分管负责人(2)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领域进行 1次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

(1)每天(2)每旬(3)每月2、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3),并按照事故隐患等级明确相应层级的单位(部门)、人员负责治理、督办、验收(1)分类(2)分单位(3)分级3、重大事故隐患由矿长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治理方案按规定及时上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40分)
1、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
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2、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事故隐患和事故隐患。

3、事故隐患分为类隐患和类隐患。

4、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小时,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生产、储存装置,宜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小时;基层车间管理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对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业隐患排查;
5、隐患治理应符合DB37/T 2883—2016第7.4.1条的要求并保证整改措
施、、、和预案“五到位”。

6、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
级、、、班组级。

7、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生产实际,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
8、隐患排查应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依据基础管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

至少应包括()
a.基础管理名称;
b.排查内容;c排查标准;d排查方法;
2、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

至少应包括()
a.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
b.排查内容;
c.排查标准;
d.排查方法;
3、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按时完成。

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a.资金到位
b.治理及时有效
c.制定整改方案
d.责任到人
4、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报告给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d.治理的时限和要求;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要把握“危害较大”和“整改难度较大”两个要点。

化工企业的现场有()情形之一的,可按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

a.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
b.物料管道跑、冒、滴、漏;
c.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电机、灯具、开关等)不防爆;
d.在生产区域饮水;
6、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

至少应包括与风险点对应的()
a.设备设施
b.排查内容
c.排查标准
d.作业活动
7、排查内容应包括()应急处置等全部控制措施。

a.工程技术
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
d.个体防护
8、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验收等环节。

a..整改材料购进计划;
b.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c.实施隐患治理;d治理情况反馈;
9、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a.公司
b.工段
c.部门
d.班组
10、事故隐患排查方式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a.综合性隐患排查
b.专业性隐患排查、节假日
c. 政府部门执法检查
d.季节性隐患排查
三、简答题(共20分)
1.事故隐患的排查方式包括哪些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