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桌礼仪常识大全

合集下载

餐桌礼仪知识大全

餐桌礼仪知识大全

餐桌礼仪知识大全餐桌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乎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和谐。

在社交场合,遵守餐桌礼仪不仅能展现个人的修养和素质,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

本文将为您呈现一份全面的餐桌礼仪知识大全。

一、入座礼仪1.按照长幼、主次的原则入座。

在家庭聚会或商务宴请中,长辈和主人应优先入座。

2.女士优先。

在公共场合,男士应礼貌地让女士先入座。

3.入座时要轻稳,不要急忙抢座,也不要发出响亮的声音。

二、餐具使用礼仪1.使用餐具时应从外到内依次使用,不要随意更换。

2.餐具要轻拿轻放,不要发出刺耳的碰撞声。

3.餐巾应放在膝盖上,不要挂在领口或围在脖子上。

4.使用刀叉时,不要挥舞或指向他人,应切好食物后放下,将叉子换到左手,用右手拿起刀切食物。

三、进餐礼仪1.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或发出响声。

2.不要过量取食,应适量取用,避免浪费。

3.如需暂时离开座位,应将餐具摆放整齐,表示还未用完餐。

4.咳嗽、打喷嚏时,应侧身并用手帕捂住口鼻,不要直接面向餐桌。

四、交谈礼仪1.在餐桌上交谈时,应保持轻声细语,不要影响他人用餐。

2.避免涉及敏感话题,如政治、宗教等,以免引起争议。

3.尊重他人意见,不要争论不休,保持和谐氛围。

五、饮酒礼仪1.在餐桌上饮酒时,应先向长辈或主人敬酒,表示尊重。

2.饮酒要适量,不要过量饮酒,避免失态。

3.敬酒时应起身站立,右手持杯,左手托住杯底,向对方表示敬意。

六、离席礼仪1.离席时应向主人或其他客人告别,表示感谢和尊重。

2.离席时不要匆忙离去,应等待其他客人也离席后再离开。

3.离席时将餐具摆放整齐,餐巾折叠好放在座位上。

以上是餐桌礼仪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实际情况可能因地域、文化和个人习惯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参与不同场合的用餐活动时,我们应该提前了解并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以展现自己的修养和尊重他人。

同时,也要学会灵活变通,在尊重传统礼仪的基础上,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人群。

最终,餐桌礼仪的目的是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尊重。

中国餐桌上的十大规矩

中国餐桌上的十大规矩

中国餐桌上的十大规矩
1、吃饭时不能讲话,更不能嘴里有食物的时候说话,不吧唧嘴。

2、不能用筷子敲碗,不能把筷子插在米饭上。

3、不能自私的把喜欢的想吃的菜放到自己面前或者往自己方向拉动,这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

4、夹菜的时候不能用筷子掀菜,夹到什么就是什么,这很重要。

5、喝汤的时候用汤匙喝,不能发出很大的吸水的声音。

往嘴里送饭时,也不能扒饭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6、别人夹菜时等一下,不能越过别人的胳膊去夹菜。

7、用带转盘的桌子吃饭时,要转之前看一下有没有人在夹菜,别人夹菜时不要转桌。

8、说话不要用筷子指别人。

9、可以让菜,但不要擅自为他人布菜,不过度劝酒,斟酒可找服务员帮忙。

10、就餐时避免不雅动作,如清嗓子、擤鼻涕、剔牙、抖腿。

11、不吹汤、不吹菜,等待热菜自然冷却。

12、等主人邀请后再拿筷,主人举起杯子敬茶时,应礼貌回应。

13、吃到不喜欢的食物,不要在众人面前吐出,应侧向一边处理。

14、不要在餐桌上训斥孩子。

15、吃饭的时候不能只盯着最喜欢的那一两道菜吃,即使是不喜欢
吃的菜也要吃一点以示礼貌。

中餐餐桌基本礼仪知识(6篇)

中餐餐桌基本礼仪知识(6篇)

中餐餐桌基本礼仪知识(6篇)中餐餐桌基本礼仪知识(通用6篇)中餐餐桌基本礼仪知识篇1一、入座的礼仪。

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

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

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正对门口的为上座,一般是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来安排)。

二、进餐时,先请客人中长者动筷子。

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有的人吃饭喜欢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者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

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

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

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

如果是后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有关饮食礼仪知识

有关饮食礼仪知识

有关饮食礼仪知识对于中国的传统,那确定是太多了,就饮食的礼仪都是有许多种的,很讲究的一个文化,一起和我来看看吧!下面我给大家共享有关饮食礼仪学问,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有关饮食礼仪学问1、入座礼仪桌席上的位置很是讲究,从桌位入座状况并可知晓此人的辈分及重要程度。

座次是依据“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先邀请来宾入座上席,再请长辈入座,入座时从椅子左边进入。

入座后切勿先不动筷子,也不要起身走动,更不要制造异响,假如有什么事要向仆人打招呼。

2、进餐礼仪有贵客到来时,仆人及来宾都要起立,以示尊敬。

仆人让食,要热忱取用,不行置之不理。

3、布菜礼仪每上一道新菜,都需等长辈、来宾先行动筷,表示对他们敬重,如若要给来宾或长辈布菜,最好使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4、进食礼仪“毋抟饭。

”吃饭时不行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

”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

”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

”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仆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足。

“毋啮骨。

”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简单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

”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喝茶礼仪学问赏茶仆人为体现对你的重视,给你献上一款好茶时,仆人会先给你赏茶,这时,作为客人的你,需要对茶叶做个简洁的点评。

闻香仆人洗茶后会给客人公道杯闻香。

客人需双手接过公道杯,闻香后你也要做出简洁的点评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不过要留意的是,千万别把公道杯拿在嘴边边闻边说话,你得将公道杯传递给下一个人或者归还仆人后再说话,否则说话时你的口气和唾液溅到公道杯中,影响了他人闻香不说,看起来也很不舒适吧。

奉茶无论是仆人给你倒茶还是添茶,你都应当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品茗杯前小扣两下,这在茶礼中叫做叩手礼,表示对仆人的谢意。

品茶品茶时拿品茗杯的手势也有肯定讲究,一般使用大拇指与食指拿在杯口下方位置,中指托在品茗杯底部渐渐品茶。

餐桌八大礼仪常识

餐桌八大礼仪常识

餐桌八大礼仪常识餐桌八大礼仪常识餐桌八大礼仪常识【1】01、可以劝别人多吃一些,或是建议品尝某道菜肴,但不要擅自做主,主动为别人夹菜、添饭。

这样做不仅不卫生,而且还会让对方勉为其难。

02、取菜的时候,应从靠近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近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要左顾右盼,翻来覆去,在公用的菜盘内挑挑拣拣,夹起来又放回去,会显得缺乏教养。

距离自己较远的菜,可以请人帮助,不要起身甚至离座去取。

03、用餐时要由尊者或者长者先动碗筷。

在用餐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加食物,如有长辈,要尽可能主动给长辈添饭。

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要道谢。

04、吃饭要端起碗,应该用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

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是非常不雅观的。

05、如果宴会没有结束,但自己已用完餐,不要随意离席,要等主人和主宾餐毕先起身离席,其他客人才能依次离席,如有要事必须离开,需先跟主任或者主宾打招呼示意。

06、如果需要为别人端茶倒酒,要记住“倒茶要浅,倒酒要满”的礼仪规则。

07、用食碟时,一次不要取放过多的菜肴,不吃的残渣,如骨、刺等不要吐在地上、桌上,而应轻轻取放在食碟前端,放的时候不能从嘴里直接吐在食碟上,要用筷子夹放到碟边。

如果食碟放满了,可以让服务生换一个。

08、双手端碗是不雅观的。

碗主要是用来盛放主食、羹汤的,所以要注意以下礼仪细节:不能双手端起碗来进食;不能向碗里乱扔废弃物;不能将碗倒扣在桌上。

各国礼仪常识【2】美国美国人十分讲究个人空间,两人谈话时不可太近,保持30厘米以外为宜。

礼貌用语多多益善,美国人对好听的话从不令色,please、thank you、excuse me之类的话随处可闻。

应邀去家中做客,务必准时,一般拜访可送小礼物。

英国不要插队:英国人超级讨厌这种行为。

不要问别人赚多少:你可以从他做什麽、住哪、去哪度假、他们的口音来旁敲侧击。

不要邀请别人到你家,除非你们熟到不行。

爱尔兰不要讲「早安」(Top of the morning to you),这句话历史悠久,不过对现在的人说,他们会觉得很烦。

餐桌上的礼仪知识(通用6篇)

餐桌上的礼仪知识(通用6篇)

餐桌上的礼仪知识餐桌上的礼仪知识(通用6篇)吃饭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中国是礼仪之邦,餐桌上的礼仪也很有讲究。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餐桌上的礼仪知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餐桌上的礼仪知识篇1【做客时】1、忌主动要求添菜添饭;2、忌移转酒樽或将酒洒出来,从风水上讲,这代表日后会有讼诤之事发生;3、吃鱼时忌主动把鱼翻转过来,俗谓“客不翻鱼”;4、忌站起身夹远处的菜;5、菜盘忌食空食光;6、席间忌脱衣松裤带;7、忌谈论饭菜不好;8、忌不道别就离席而去。

餐桌上的礼仪知识篇2饭桌上的文化,就是“饮馔文化”的通俗叫法。

在老北京,不一样的家庭或家族在社会、经济、习惯、环境的影响下,构成了有自家特色的饭桌文化,众多家族在饭馔方式上有“家宴”、“宾宴”和“便宴”――家宴是指家族自我过节和各种喜庆活动而设的宴席;宾宴是宴请亲戚朋友的宴席;便宴是家常便饭。

老北京饭桌上各种礼仪十分讲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折射出老北京的价值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构筑了具有“礼”、“孝”、“德”、“教”为资料的饭桌文化。

“礼”是指饮馔的礼节和礼仪。

它反映了家族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构成的礼节、仪式和个人的礼貌要求。

家宴、便宴要以“长”(家长、长辈)为主,宾宴要以“客”为主。

因此,就构成了许多规矩约束家人,尤其对孩子们的约束更加严格。

礼有形式之礼和待侍之礼。

形式之礼是指礼仪的形式和氛围所体现的礼,比如宴请场所的选取、礼仪的档次、环境的营造、用具的准备,都要体现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待侍之礼是指招待客人和侍奉客人的礼节,如宴席的排座是以长为先、师为先、远为先的原则,即按辈分排座,家庭教师要优先入座,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要优先入座,对待家境贫穷的亲戚和朋友更要格外照顾,主人在席间与其交流的时光要长些,敬酒次数要多些,并有意识地向客人介绍他们的“绝活”如棋艺、书法、唱功,以获得众人的赞赏和尊重。

同时严格要求管家和仆人不准慢待这些人。

虽然每次宴请视客人身份和礼仪风俗的特点,在饭菜种类、质量档次、饭庄的选取上是有区别的,但绝不能让客人挑出“不是”来。

餐桌礼仪常识100条

餐桌礼仪常识100条

餐桌礼仪常识100条桌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礼仪,不仅关乎个人的形象,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下面是100条餐桌礼仪常识,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1、入座时应注意场合和主人的意愿,遵循“主位让贤、年长者先、女士优先”的原则。

2、注意言谈举止,不要说话粗鲁、无礼。

3、吃饭时应挺直腰杆坐,不宜趴在餐桌上。

4、进餐时应先等主人和长辈开始,然后再开始用餐。

5、吃饭时不可以大声喧哗,不要嘴里含着食物说话,避免满口食物而说话。

6、擦嘴时用餐巾擦,不可以用衣服或其他物品擦拭。

7、不可以吧餐具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8、用餐时不可以剩余食物嚼在嘴里,应该嚼烂后咽下去。

9、享用饭菜时应该细嚼慢咽,避免过快吃饭。

10、喝汤时不可以咀嚼,应该慢慢地喝下去。

11、用餐时不可以吸取汤类食物,应该用勺子舀起来喝。

12、不要进食过多的食物,以免引起不适。

13、不可大声打嗝或打拍子,以免影响他人食欲。

14、禁止用米饭塞牙缝、用指甲剔牙,应该使用牙签。

15、吃不下了的食物可以放到碟子里,不可以吐到碗或桌上。

16、不可口含冰块吹风或扔掉,应该用手把冰块取出来放在碟子里。

17、不可以吃太辣,太咸等刺激性食物,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口味。

18、餐桌上不要讨论过于私人的话题,避免引起他人反感。

19、碗、盘、勺、筷等餐具要摆放整齐,不能凌乱放置。

20、用完餐具后应该放在洗碗池或擦干净后放回到原处。

21、不可以随意挑食或夹食,应该有所节制。

22、倒酒时不能自斟自饮,应该互相斟酒。

23、不要一直盯着吃的,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谈论其他话题。

24、吃饭时不可以钻到桌子底下取东西,也不能把东西从桌子上扔到地上去取。

25、吃饭前应该彻底洗手并擦干,避免影响他人食欲。

26、进餐时不可吸烟,应该在吸烟区域吸烟。

27、女士在用餐时应该避免化妆,以免污染餐具。

28、如果不慎打翻饮料,应该立即请求清洁工重新清洗。

29、用餐时不可以过度喝酒,以避免影响自己的思维和健康。

餐桌礼仪常识100条

餐桌礼仪常识100条

餐桌礼仪常识100条餐桌礼仪是社交场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展示一个人的修养和教养,还能让人们在共进餐饭的过程中保持愉快的氛围。

以下是关于餐桌礼仪的100条参考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就餐前,应该洗手,并确保自己的指甲干净整齐。

2. 在进餐时,应坐直,保持一个良好的姿势。

3. 不应该玩弄餐具或者玩手机等不得体的行为。

4. 在用餐时应保持安静,不要喧哗或大声说话。

5. 当别人开始就餐时,应等待所有人都开始就餐后再开始吃。

6. 在进餐过程中,应避免说话时满嘴食物。

7. 不应该把餐巾纸扔在餐桌或盘子上,应该把它放在椅子上的扶手上。

8. 在吃饭时如果需要离开一会儿,应将餐巾纸放在椅背上,表示还会回来。

9. 在吃饭过程中,应该用餐具而不是用手去抓取食物。

10. 在吃面条时,要小心不要发出声音,避免弄脏自己或他人。

11. 在吃包子、馅饼等容易碎裂的食物时,应将它们一半一半地放在嘴里。

12. 在喝汤或者饮料时,应把勺子或者杯子放到嘴边而不是低头来喝。

13. 在吃鱼时,应该细心地去除骨头,并将它们放在盘子的一角。

14. 在吃鸡爪或鸡翅时,应注意避免弄脏自己或他人。

15. 在吃鸡蛋时,应该慢慢地掰开壳,不要弄碎蛋壳。

16. 在用餐时不应大声咀嚼或发出奇怪的声音。

17. 在吃完一道菜后,应将餐具并排放在盘子上,而不是放回桌子上。

18. 在用过餐具之后,不应该将其放在桌子上或者盘子里。

19. 在用餐前后,应感谢主人的款待。

20. 在饭局结束后应离开一段时间再离开座位,不要在桌子上逗留太久。

21. 在用餐时应遵守饭局的规矩,不应占用别人的餐具或食物。

22. 在用餐过程中应尊重他人,不应争论或批评别人。

23. 在用餐时应尽量控制自己的食量,不要吃得过多或者吃得太少。

24. 在用餐时应尽量慢慢地咀嚼食物,享受味道,并不应急于把食物吞下。

25. 在进餐时应注意不要将食物吐出来或者乱扔食物。

26. 在进餐时应注意用餐顺序,先吃凉菜后热菜,然后再吃主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餐桌礼仪常识大全
中国人十分注重餐桌礼仪,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知识,仅供
大家阅读参考!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
交经验。

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
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

●圆形餐桌颇受欢迎。

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
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
位而辨认。

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

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
客人坐在*近上菜的座位。

此为一大忌。

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
迟到也要等。

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
了。

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
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

每张
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
自的座上。

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

令人惊讶的是,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

由于菜
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

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

骨头和壳类放在个别盘中。

不干净的盘子必须经常用清洁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

可能会提供刀*,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

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

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

当你用筷了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

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

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

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确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顾到。

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

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

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用餐对于家居生活是头等大事,体现个人素质和品味
斟茶的顺序很讲究,先长后幼,先女后男
中国人向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习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

设宴的原因可以是庆贺,也可以是哀痛。

每逢农历新年、结婚、中国节日如中秋节等,中国人便会一家老少聚首饭桌前共贺佳节;但另方面,若有人离世,丧家会在葬礼完成后设解慰酒,宴请出席葬礼的亲戚朋友,向他们表示谢意,可见中国人十分重视聚首饭桌前分享喜乐与悲哀。

中国人不单止十分尊重吃的艺术及礼仪,甚至会敬拜由火神衍生而来的灶君,他们认为灶君能保佑厨房避开火灾及各种不幸事件之发生,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都准备一顿美味佳肴祀奉灶君,包括一只完整的鸡、烧猪、多样蔬菜、饭等,以多谢灶君对他们过去一年的保佑。

他们通常会把餐桌放置在灶居的面前,把佳肴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数个小时后才拿走食物。

在饭食方式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点不同,西方人喜欢各自品尝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中国人则有一定的用饭规例,他们喜欢叫数碟佳肴,放在饭桌的中央位置,各人有一碗饭共同配这数碟菜肴,饭吃完可再添;夹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饭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礼貌的;依照惯例,客人出席正式或传统的晚餐,是不会吃光桌上的菜肴,以免令主人家误以为菜肴预备不足,因而感到尴尬。

日常饭食的摆设是在各座席摆上一个饭碗、一双筷子、一只汤匙、一碟调味酱,用饭后通常会给客人一条热毛巾,代替纸巾抹手
及抹嘴巴。

所有菜肴同时端上餐桌中央,各人用自己的筷子直接从
各碟共享的菜肴夹取食物;汤水一大锅的端上,各人同饮一锅汤。


人用饭时绝对可以来一招「飞象过河」,夹取放在远处的菜肴。


於中国人喜欢全体共享菜肴,他们的餐桌大多数是圆形或方形,而
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长形餐桌。

先叫一个冷盘以刺激食欲,接著叫一锅清汤,热汤有助增加体温,喝过热汤后便开始品尝主菜,通常按照自己的口味叫主菜,但
必要叫一碟十足辣味的菜肴,才算得上为一顿合宜的中式饭,以辣
味菜肴配清淡的白饭,使菜肴辣而温和,白饭淡而香浓;一顿饭的压
轴食品是甜点,通常是甜汤,如红豆沙、芝麻糊等,亦有其他种类,如布丁、班戟、雪糕等,同样香甜可口。

要待热汤变凉一点而入口时又不失汤味,应用汤匙一小口抿出
声的饮;至于吃饭,要提起饭碗贴着唇边,用筷子把饭粒推入口里,
这是一个最容易的吃饭方法,亦表示喜欢吃那顿饭;若吃饭时不提起
饭碗,即表示不满意饭桌上的菜肴。

中国人很少在日常用饭时喝酒,但酒在他们的盛宴上则担当重
要的角色。

在宴会开始时,主人家必先向客人祝酒,这时客人的饮
酒兴致便油然而生,啤酒或汽水都可用来祝酒,要先为别人添酒或
汽水,后为自己添加,才合乎礼仪,且要添至近乎满泻为止,以表
示尊重对方及彼此友谊,而主人家要尽情灌醉客人,才算合乎礼仪。

若你不想饮酒,应在宴会开始时便表明,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

客人享用完最后一款菜肴时,宴席便正式结束,于是主人家的
主角会站立起来,表示宴会到此结束,并会站立门口向每位客人说
声晚安,之后跟酒楼经理结账,主人家的其他成员则送客人乘车,
挥手道别并目送车子驶离开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