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表面性质。

合集下载

物理学第3版习题解答-第2章液体的表面性质.

物理学第3版习题解答-第2章液体的表面性质.

第2章 液体的表面性质 2-1 如图金属框架中形成一肥皂膜,金属丝AB 长为5 cm ,可以自由滑动,拉此肥皂膜平衡时,所需的平衡力F =2.5×10-3 N ,求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解: m N L F /105.222-⨯==α 2-2 在2-1题中,若金属丝AB 向右移动了2 cm ,试计算移动AB 所做的功。

此时肥皂膜的表面能增加了多少? 解: J S E 5105-⨯=∆=∆α 2-3 一半径为5 cm 的金属圆环,从液体中刚能拉出时,测得环的悬线上需要加F =28.3×10-3 N 的向上拉力,求此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被拉起的液膜可视为很短的圆柱面)。

解 m N l F /1001.91052103.28223---⨯=⨯⨯⨯⨯==πα 2-4 把一个框架竖直地放着,其上有一条可以移动的横杆以ab ,框架之间有肥皂液膜,如图所示。

今欲使横杆保持平衡,问横杆下面应挂多大重物?已知横杆质量为0.05 g ,长度L 为2.5 cm ,肥皂膜的表面张力系数为45×10-3 N ·m -1。

解: N G l G F G ab ab 31076.12-⨯=-=-=α 2-5 移液管中有1 ml 农用杀虫药液,其密度为0.995×103 kg ·m -3。

今令其从移液管中缓缓滴出,共分30滴全部滴完。

设经过测定,已知药液将要落下时,其颈部的直径为0.189 cm ,求药液的表面张力系数。

解: m N Nd Mg /10589.52-⨯==πα 2-6 在20 km 2的湖面上,下了一场50mm 的大雨,雨滴半径r =1.0mm 。

设过程是等温的,求释放出的表面能量。

水的比表面能α=73×10-3 J ·m -2。

解: J S E 81018.2⨯=∆=∆α 2-7 吹一直径为14 cm 的肥皂泡,问需作多少功?设在吹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40×10-3 N ·m -1。

《大学物理》液体的表面性质

《大学物理》液体的表面性质

O’
F1 dF1 2r sin
sin r
R
F1
2r2
R
pS
p 2
R

讨论
对于凹球液面
p - 2
任意弯曲凸液面
p
R
(
1
1
)
R1 R2
柱形凸液面 R1= R,R2→∞
p
R
凹状任意弯曲凸液面与柱液面,附加压强的值是负的。
如液面是平的,由于 R 所以 p 0
例 求球形液膜的内外压强差。
液体内部的分子要进入到
液体表面层,要克服这种
R
指向内部的合引力做功,
增加了分子的势能,即液
F
体表层内的分子比液体内
部的分子有更大的势能,
这就是表面能产生的根源.


求半径r的小油滴聚合成半径为R的大油滴所释放的
表面能。假设聚合前后油滴的表面张力系数不变。
解: 小油滴的个数为
N
4 R3
3
4 r 3
R3 r3
解 液膜有内外两个表面
设液膜内、液膜、液膜外的压强
分别为p1,p2,p3
p1
p2
2
R1
R1 O R2
p2
p3
2
R2
由于液面很薄,有 R1 R2 R
p1
p3
4
R
小液泡越来越小,大液泡会越来越大。
7.3 毛细现象
7.3.1 润湿与不润湿
接触角:
在液体和固体接触处液体表面的切面与
固体表面的切面之间的夹角
2
h
h 2 cos gr
由于接触角为钝角,所以h是负值,来自 示管内的液面比管外低。称液体湿润固体;

3、液体的表面性质PPT演示课件

3、液体的表面性质PPT演示课件
α值不同。
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α值减小,两者近似呈线
性关系。
与液体内所含杂质有关:在液体内加入杂质,液体
的表面张力系数将显著改变,有的使其α值增加; 有的使其α值减小。使α值减小的物质称为表面活
性物质。 15
物质 界面物质
温度
102 N/m
物质 界面物质
温度
102 N/m
能增量,则:
E A S
E A S S
表面张力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增加单位液体表面积时,外力 所需做的功,或增加单位液体表面积时,表面能的增加。
13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液滴测定法)
质量为m的待测液体吸入移液管,由 管口下端缓慢流出,形成袋状水滴。当 表面张力不足以支持重力时,水滴下落, 则:W=f
如图所示,铁丝框上挂有液膜,
表面张力系数为α,将AB边无摩擦、 匀速、等温地右移△x,在AB边上加
的力为:F =2αl ,则在这个过程中 外力F 所做的功为:
A A f F
B B
A Fx 2lx S
其中△S = 2l△x ,是AB 向右移动过程中液面面积的增量。
外力克服分子间引力做功,表面能增加,若用△E 表示表面
分子作用球:
在液体内部任取一 分子A ,以A为球心, 以分子有效作用半径R 为半径作一球,称为 分子作用球 。球外分 子对A 无作用力,球 内分子对A 的作用力 对称分布,合力为零。
9
从表面层中任取一分子B,其受合力与液面垂直, 指向液内,这使得表面层内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 子不同,都受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合力 。
部分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水 空气
20 72.8
菜油 空气
20 27.3

第3章(2) 液体的表面层性质讲解

第3章(2) 液体的表面层性质讲解

由于表面活性物质在溶液中聚集于极薄 的表面层,所以少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就 可以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反 之,表面非活性物质溶于溶剂后,这些 物质将尽可能离开表面层,进入液体内 部,以减少表面能,结果溶液内部溶质 的浓度比表面层大。
毛细现象
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浸入水里再取出来, 可以看到玻片的表面带有一层水膜;在 洁净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水就沿着玻 璃表面向外扩展,在玻璃板上形成一层 水膜,这种液体和固体接触面积趋于扩 大的现象称为浸润现象。对玻璃来说, 水是浸润液体。
液体的表面都有一种缩小的趋势。
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 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 界线上的张力。
表面张力的方向 方向: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与 液面的任何两部分分界线垂直,并与液 体的表面缩小趋势一致。
表面张力的计算
液体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的计算
F L
液体表面张力F的大小与 液体表面分界线的长度L 成正比
液体表面张力
比例系数a 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a 在数值上等于作用在液体表面单位长度分 界线上的表面张力。 在国际单位制中,a的单位是牛/米。
表面能的计算
表面张力系数与表面能
表面能的计算
E W S
表面张力系数与表面能
外力克服表面张力做功,使原来处于液体内部的 分子进入表面层,导致液膜的表面积增加,并且 外力克服表面张力所做的功等于液体分子增加的 势能。 我们把液体表面层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所多出的 势能的总和称为表面能。
毛细现象
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浸入水银里再取出来, 可以看到玻片上不附着水银;在洁净的 玻璃板上放一滴水银,水银能够在玻璃 板上滚来滚去,也不附着在上面,这种 液体和固体接触面积趋于缩小的现象称 为不浸润现象。对玻璃来说,水银是不 浸润液体。

液体的表面性质

液体的表面性质

1.接触角:
θ
θ
附着层(即与固体接触的一薄层液体)内
液体分子的运动主要受到两个力影响:
f附: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称
为附着力。
f附
附 固着
f内

f內:液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称
体层 体
为內聚力。
浸湿现象:
当f附> f内时,
附着层扩展, 液体浸湿固体;
<900
θ
f附

玻璃
f内

不浸湿现象:
第四章分子动理论 第五节 液体的表面性质
一、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1、表面与表面层:
液体表面: 液体与气体或固体的接触面。 液体表面层:液体表面下厚度等于分子作用球半径的一层液 层。
r
r
r108m water
Water drop
液体的表面现象例子:
液面面积有缩小到最小值的趋势。
液面宏观上表现为一个被拉紧的弹 性薄膜而具有张力。
A分子受到的分子作用力的合力为零:fi=0
表面层分子B和C的受力分析: 处于表面层的分子受到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分子吸引 力作用;宏观上表面层表现为一个被拉紧的弹性薄膜。
2.表面张力
由于液面处于紧张状态,在液面上存在 着起收缩作用的表面张力。这些表面张力的
方向都与液面相切,并且与线段AB 垂直;
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部 分液面上。
1.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
空气
P0
平面液面: P液内=P0 弯曲球面液面:

P液内
由于表面张力f产生附加的压强P附,所以P液内 P0
P0
f 凹面
P附
P0 f
P液内 水

大学物理D-01液体的表面性质-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D-01液体的表面性质-参考答案
在液面上,某一小面积 S 周围表面对 S 有表面张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 (B) 表面张力与 S 的周边垂直 (C) 表面张力沿周边与表面相切 (D) 表面张力的合力在凸液面指向液体内部(曲面球心),在凹液面指向液体外部 1.2.8 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 凸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B) 凹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小于外部压力 (C)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D)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等于外部压力 。 1.2.9 对于指定的液体,恒温条件下,有( A )。 (A) 液滴的半径越小,它的蒸气压越大; (C) 液滴的半径与蒸气压无关; 1.2.1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 (B)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表面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度边线的表面紧缩力; (C) 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 (D) 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 J m 2 ,表面张力单位为 N m 时,两者数值不同。

3
p
4 4 p0 D d
1 1 4 72.75 103 Pa 100 Kpa 40 Pa 100 Kpa 100.4 Kpa 0.0800 0.0080
1.4.3 一粗细 U 型玻璃管,右端半径 R=1.5mm,左端半径 r=0.50mm,将 U 型管注入适量水(两边
)
1.2.5 通常称为表面活性剂的物质是指将其加入液体中后 ( D )。 (D) 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 水中上升的高度: 1.2.6 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 25C 和 75C 的水中,

液体的物理性质

液体的物理性质

液体的物理性质液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它具有与固体和气体不同的物理性质。

液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受到作用力时可以流动,这些性质使得液体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一些有关液体的物理性质。

一、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液体的一种特殊的物理性质。

液体表面上的分子,由于不能在空气中发生相互作用,所以会表现出向内的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能够使得液体表面变得紧张,并且形成一种膜状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有机体和其他物质无法通过液体表面进入液体内部。

表面张力是影响液滴形成的因素之一。

当一滴液体分离出液体表面时,液体表面张力使得液滴呈现出球形,这是因为球形是一种表面积最小的形状。

表面张力还能够影响液体在玻璃管内的上升和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二、黏度黏度是液体的另一种物理性质。

黏度是指液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程度,它是液体流动阻力的度量。

黏度的大小决定了液体的流动性能,例如液体的流速和流态。

黏度还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压力和化学物质等因素。

当液体的温度升高时,黏度会降低,这是因为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压力的变化也能够影响黏度,高压会使液体黏度增大,低压则会使液体黏度减小。

黏度还有助于表征液体的粘流性,例如蜂蜜和糖浆就比水更加黏稠。

黏度还能够对材料的滑动和旋转提供阻力,这使得黏度在建筑、化学和医学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密度密度是液体的另一种基本物理性质。

密度是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它是衡量液体相对重量或轻重的度量。

密度越大的液体,它的分子之间就会越紧密,这使得液体更加稳定。

密度的大小还能够受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压力、温度和溶解度等因素。

当外部压力增大时,液体的密度也会增大,这是因为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隙减小。

温度升高则会使液体密度降低,因为温度上升会增大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这会导致它们互相分散,体积增大。

液体的密度还与它的溶解度相关。

液体能够溶解固体或其他液体。

当固体或其他液体溶解到液体中时,它们会增加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导致液体密度增大。

液体的表面层现象

液体的表面层现象

第三节液体的表面层现象液体的性质:液体中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得多,它的平均距离r0的数量级约为10-10m,当量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0,而小于10-9m时,也就是说分子间的距离在10-10 m -10-9 m之间时,此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若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9 m,则引力趋于零,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作用范围是一个半径不超过10-9m的球,只有球内的分子才对球心的分子由作用力,这个球的半径就称为分子引力作用半径。

而液面下厚度约等于分子引力作用半径的一层液体称为液体的表面层。

表面层处于液体与气体、固体接触,因而产生一系列特殊现象,即:液体表面现象。

首先来看:一、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能1.现象掉在桌面的水银会缩成小球状,落在树叶上的露水会形成珠状,在水面上放一枚小硬币,硬币会浮在水的表面。

——相同的体积的物体来说,球的表面积最小◆肥皂膜使软线绷紧的演示:完整的肥皂泡棉线自由分布,刺破后棉线张紧说明:液面像紧绷的橡皮膜具有弹性,液面上存在沿表面的收缩力作用,这种力只存在于液体表面。

2、表面张力(1)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层中有一种使液面尽可能收缩成最小的宏观张力。

(2)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①从分子运动论观点说明当分子间距小于分子引力作用半径时,它们之间才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如果我们在液体内部任取一分子A ,以A为球心,以分子有效作用半径R 为半径作一球,称为分子作用球。

这样球外分子对A无作用力,只有球内分子对A 的作用力液体中两个分子A和B受周围分子引力作用的情形。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层分别取两个分子A 和B,分子A在液体的内部,分子B在液体的表面层中。

对A分子而言:受到的引力必定是球对称的,合力等于零。

对B分子来说:它处于液面下厚度为R的所谓表面层中,分子B的情形就不同了。

B分子受到两种力的作用:液体和液外气体。

但是由于气体的密度与液体相比是很小的,它们对液体分子的引力作用可以忽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表面张力系数 我们想象在液面上画一条 直线段,线段两侧液面均有收 缩的趋势,即有表面张力作用, 该力与液面相切,与线段垂直, 指向各自的一方,分别用f 和f′ 表示,这恰为一对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 f = - f′。
f
f
由于线段上各点均有表面张力作用,线段越长,则 合力越大。设线段长为l ,则:f =αl 。 α为表面张力系数,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直线段 两侧液面的表面张力,单位:N / m 。
3) 球形液面附加压强
如图球形液面上的一小液面, 在周界上取一线元dl,作用 在dl上的表面张力
df
//
j
dl
r c
df
df

df dl
df力的方向垂直dl且与球面相切。将df分 解为半径r垂直和平行的两个分力 df 与 df

R
j
//
o
df df cos j dl cos j df df sin j dl sin j
(6)表面张力系数与表面能增量
如图所示,铁丝框上挂有液膜,表面 张力系数为α,将AB边无摩擦、匀速、 等温地右移△x,在AB边上加的力为: F =2αl ,则在这个过程中外力F 所做的功为:
A
f
A F
B
B
A Fx 2lx S
其中△S = 2l△x ,是AB 向右移动过程中液面面积的增量。外 力克服分子间引力做功,表面能增加,若用△E 表示表面能 增量,则:
当土壤温度变化时,悬着水两端 温度不同,温度高的一端α值减 小,导致该端Ps 减小,使悬着水 向温度低处移动。
2、毛细管的气体栓塞现象
如图,毛细管中有一段液体,液体左右两端压强相等, 形成对称的弯液面,欲使液柱向右移动, 则在左侧加一压 强△P,这时两侧液面形状改变,右侧曲率半径增大 , 左 侧曲率半径减小,产生向左的附加压强差来抵抗△P ,当 △P 达到一定程度时,液柱才能移动。
.
例5 在一根竖直插入水中的毛细管中,水上 升的高度为5.8×10-2m(设水对玻璃完 全润湿),若将此管插入水银中,水 银对玻璃的接触角138度,(α水 =7.3*10-2N/m, α汞=7.3*10-2N/m), 求:管中水银下降高度。
例6 在内半径r=0.3mm的细 管中注水,水在管的下 端形成一个水滴,其形 状可以认为是半径 R=3.0mm的球的一部分。 已知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α 水=7.3*10-2N/m,设管内 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与 管内半径相同, 求:管内水柱高度。
一、表面现象
液体的反常现象: 钢针浮于水面 水管的栓塞 叶面上的露珠,熔化的焊球
细玻璃管取血,树木从土壤中吸取水分
细小液滴更容易蒸发 皆源于液体表面的力学性质—表面张力
二、表面张力
1.现象: (1)液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2)液面像紧绷的橡皮膜具有弹性。
说明:液面上存在沿表面的收缩力作用,这种力 只存在于液体表面。 2.表面张力 (1)表面层:在液体与气体交界面,厚度等于分 子有效作用半径R (10-10m)的一层液体。 (2)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层中有一种使液面尽 可能收缩成最小的宏观张力。
R

r
A
h
B
C
R
j
A
θ r
θ
r 2 2 完全润湿 , 0 , R r ,h cos gR gr (2)液体不润湿管壁
毛细管刚插入水银中时,管 内液面为凸液面,PC = P0 , PB> P0 , B、C 为等高点,但PB > PC ,所 以液体不能静止,管内液面将下降, 直至找到等压点为止,此时:
2 PA PC + gh P0 + R 2 2 cos h gR gr 2 PA P0 + R
.



B A
h
C
r
A
R
r 2 2 完全不润湿 , , R r ,h cos gR gr
其中 R cos R cos( - ) - R cos r
(3)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①从分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论观点说明 分子作用球: 在液体内部 任取一分子A ,以 A为球心,以分 子有效作用半径 R 为半径作一球, 称为分子作用球 。 球外分子对A 无 作用力,球内分 子对A 的作用力 对称分布,合力 为零。
从表面层中任取 一分子B,其受合 力与液面垂直,指 向液内,这使得表 面层内的分子与液 f 体内部的分子不同, 都受一个指向液体 内部的合力 。 在这些力作用下, 液体表面的分子有 被拉进液体内部的 在宏观上就表现为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 趋势。
2
2r f R

2
附加压强
f 2r 2 p r Rr R
2 s 2 2
——拉普拉斯球面附加压强公式
球形液面附加压强与表面张力系数成正比,与球 面半径R成反比。半径越小,附加压强越大;半径 越大,附加压强越小;半径无限大时,附加压强 等于零,这正是水平液面的情况。

(1)当 f附 > f内,A 分子所受合力 f 垂 直于附着层指向固体,液体内部分子 势能大于附着层中分子势能,液体内 的分子尽量挤进附着层,使附着层扩 展,宏观上表现为液体润湿固体。
(2)当 f附 < f内,A 分子所受合力 f 垂 直于附着层指向液体内部,液体内部 分子势能小于附着层中分子势能,附 着层中分子尽量挤进液体内部,使附 着层收缩,宏观上表现为液体不润湿 固体。
1.平液面 在液体表面上取一 f 小面积△S ,由于液面 水平,表面张力沿水平 方向, △S 平衡时, 其边界表面张力相互抵 消,△S 内外压强相等: P P0
P0
S
f
P
2.液面弯曲
P0
1)凸液面时,如图 s 周界 上表面张力沿切线方向,合 力指向液面内, s 好象紧 压在液体上,使液体受一附 加压强 ps ,由力平衡条件, 液面下液体的压强:
4 PC - PA R 膜内压强大于膜外压强, 并与半径成反比。
2 2 PC R R
B A
例3 锅内水温40度,水中所溶气体在锅底析出一个 气泡,半径0.5mm,如果水深20mm。 求:气泡内气体压强(α水40度=6.96×10-2N/m)。
例4 :水池底部产生直径为d=5×10-5m的 球形气泡,等温上升到水面上时,直径 不变。 求:1、水池深度; 2、表面能变化。
//
df φ df df φ
J K
I F1 R M N X W V B1 U O P Q
F2L S
由圆对称性,在圆周界上 的其他线元上,作用着同 样大小的表面张力,这些 力的水平分力相互抵消, 垂直分力方向相同,合力 为:
2 r 0
//
j
dl
r c
df
df

R
j
o
f df sin jdl sin j 2r r 2r 由于 sin j , 则f R R
液体的表面性质
第一节 液体的性质
液体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有关 •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 液体分子间距较气体小了一个数量级 ,为10-10 m, 分子排列较紧密,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其热运动与 固体相似 ,主要在平衡位臵附近作微小振动。 • 液体没有一定形状,并具有流动性。 这是由于液体分子振动的平衡位臵不固定,是近程 有序,即在很小范围内在一短暂时间里保持一定的 规则性。 由于液体分子间距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 当液体与气体、固体接触时,交界处由于分子力作 用而产生一系列特殊现象,即:液体表面现象。
f
S
Ps
f
P
p p + p
0
s
p
s
为正
附加压强与外部压强相同为正,相反为负。
2)凹液面时,如图
s周
界上表面张力的合力指向 外部, s 如好象被拉出, 液面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压 强,液面下压强:
f
P0 Ps
S
P
f
p p - p
0
s
p 为负
s
p p - p
0
s
总之:附加压强使弯曲液面内外压强不等,与液面 曲率中心同侧的压强恒大于另一侧,附加压强方向 恒指向曲率中心。
二、润湿与不润湿 1. 定义 润湿: 液体沿固体表面 延展的现象,称液体润 湿固体。 不润湿:液体在固体表 面上收缩的现象,称液 体不润湿固体。
润湿、不润湿与相互接触的液体、固体的性质有关。
2. 微观解释 润湿、不润湿是由于分子力不对称而引起。 附着层:在固体与液体接触处,厚度等于液体 或固体分子有效作用半径(以大者为准)的一 层液体。 内聚力:附着层内分子所受液体 分子引力之和。 f附 A f内 附着力:附着层内分子所受固体 分子引力之和。

三、毛细现象
1.毛细现象 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里升高,不润湿管壁的 细管称毛细管。 液体在细管里下降的现象。
2.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1)液体润湿管壁
原因:表面张力 及润湿、不润湿。
毛细管刚插入水中时,管内液面为凹 液面,PC = P0 ,PB < P0 , B、C 为等高点, 但PB< PC ,所以液体不能静止,管内液 面将上升,直至PB =PC 为止,此时: 2 PA P0 R 2 PB PA + gh P0 + gh PC P0 R 2 2 cos h , 其中 R cos r . gR gr
2 凸液面: p p + R 2 凹液面:p p R
0 0
举例:土壤颗粒粘合
4) 球形液膜内、外压强差
如图,由于球形液膜很薄,内外 膜半径近似相等,设A、B、C 三 点压强分别为PA 、PB 、PC ,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