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快跑视听语言分析报告
罗拉快跑 影评

奔跑中——浅析《罗拉快跑》中元素火红的头发,快节奏的奔跑穿梭,干净利落的办事能力,一个类似游戏的赛次命运,三种态度三种选择和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导演将相同的事情完美的展现给观众,摄影机那经典的跟镜头的应用,生动而不乏沉稳,活泼而不失内敛。
这些为影片蒙上了一层紧凑的影象气质,整部影片就像一场疯狂的游戏,充满了刺激和挑战,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探索人生、探索时空、探索电影的新世界。
一. 影片中的视听手段《罗拉快跑》从开头俯视又运用推镜头把观众带入故事环境模仿主观镜头把镜头切到红色的电话上引出故事和将要发生的事情,这种快节奏的开场给本篇垫定一个紧张的氛围,动画的引入、电脑技术的合成,还有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以及快速剪接,跳切,分格,低高速镜头转接,flash动画,照片蒙太奇,竭力营造出一种非现实的气息,令人目不暇接。
几乎占尽所有镜头三分之二的罗拉奔跑的移动镜头,大升大降,使整部电影在视觉上极富冲击力和视觉力,使整部电影都处在一个动势。
在节奏上,突出一个快字,凌厉,不拖沓。
演员的表演也与这种风格相益得彰,每次都立即的选择一个方式进入一种救曼尼的方式,果断,不拖戏,行动迅速,曼尼在电话亭中掏出抢时镜头采用俯视镜头也捎带有些讽刺性。
表现出曼尼的懦弱与无奈。
影片中跟镜头的使用不得不让我们佩服,采用几种跟镜头的方式正跟,后跟,侧跟。
侧跟的效果大多是强调罗拉奔跑时的速度、动感、紧迫感。
正跟往往是让观众能从正面更清楚地感受到罗拉焦急的内心情绪,能清楚地看到罗拉脸上的焦急的表情,并渲染人物在运动时的戏剧冲突。
比如罗拉迎面跑过来时,她与摄影机总是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似乎暗示了她离终点还很远,从而渲染了罗拉与时间赛跑的戏剧冲突。
后跟更强调罗拉奔跑时的纪实感,以及她将要遇到的事情的不确定性。
因为后跟时,摄影机的视点就像是观众的视点紧随罗拉其后,和罗拉一起感受着奔跑时的速度和她看到的环境,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更容易让观众和罗拉同时紧张起来。
共同坚持到游戏的最后胜利——电影《罗拉快跑》的镜头语言和主题内涵分析(一)

共同坚持到游戏的最后胜利——电影《罗拉快跑》的镜头语言和主题内涵分析(一)【摘要题】环球视域【正文】影片《罗拉快跑》讲述了罗拉为救男友曼尼而不停奔波的故事,是一部借鉴电脑游戏运行方式和操作规则且具有娱乐色彩与叙事智慧的德国电影。
在镜头和段落剪辑上,它也具有电脑游戏的节奏感、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交叉,以及多种电影手法的新尝试。
在主题表现上,表面上消解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否定爱情和死亡的价值,而在深层次上却歌颂人的奋力拼搏、永不放弃和“有所作为”。
是一部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都具有创新和深度,并将二者完美结合的影片。
一、镜头与段落1.镜头: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融合在电脑游戏中,玩家同时具备两种身份:首先,是游戏发展方向的选择者。
玩家可以在游戏告一段落时,从若干选项中决定游戏未来的情节,从而模拟角色遭遇不同的情景。
同时,玩家可以俯瞰角色所处的地理位置、敌友状态和出入路线等——这时的玩家自然如同“全知的上帝”控制着整场游戏。
其次,是参与游戏并发展情节的“主人公”。
玩家在游戏中处于角色模拟状态,行走跑跳、砍杀围歼都由玩家“身临其境”来完成。
甚至玩家在某些规定性情节里会和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体验情感波澜和生死存亡的命运。
玩家和角色合二为一,从而“进入”游戏,具有面对、经历、体验与思索的主观感受和主观视点。
同样,在《罗拉快跑》中也存在着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融合。
片头处,罗拉紧张而力求冷静地在脑海里搜索可以求助的对象。
镜头围绕着罗拉进行360度旋拍和俯拍。
同时快速切入她或迫使自己冷静、或几近崩溃、或沮丧绝望的若干表情的近景,既满足了观众对罗拉全方位的观察兴趣,又烘托出紧张得令人晕眩的气氛。
有“全面报道”又有“焦点访问”,使得节奏有缓有急,生动、活泼、丰富。
接下来是罗拉的面部特写与她脑海中所想到的亲朋好友的近景互切。
在此处存在着三个层面的节奏感。
首先,罗拉与亲朋好友之间:罗拉处于固定镜头前,每隔四秒左右会出现在画面上,而亲朋好友的近景如流水般在画面上快速切换一次性闪过,呈现出罗拉意识的运动感。
佳片共赏《罗拉快跑》解读

《罗拉快跑》是由汤姆·提克威导演、 编剧。 剧情介绍:
述了罗拉为解救男友曼尼而改变了人生 的时间轴,使命运延伸向了三种不同的 可能的故事。
电影一开场的字幕就给这部电 影垫下了游戏的基调——
“比赛之后即比赛之前。”
紧接着,一位男士将足球扔向 空中,嘴里说着:“here we go!."整部电影就开启了一场与 时间赛跑的游戏。
《罗拉快跑》最为关键的是可以说就是 三次“二十分钟的爱情营救”。
电影障碍情节的设置,更像是游戏里 的通关障碍,观众已经完全把自己当 作游戏中的一员,牢牢地被影片抓住 了。
影片的视听语言
1.运动镜头设计 电影全片都在叙述“二十分钟的爱情营救”,伴随的是一种紧张激烈、争分夺秒 的气氛,因此全片都以运动镜头为主。摄影多采用跟移的方法,渲染曼尼和罗拉 两人奔跑的过程。
在“第二次营救”中的罗拉熟练地扳开了枪的保险。 这正是因为在“第一次营救”中,罗拉在曼尼的指导 下学会了如何开枪。在“第三次营救”中,救护车上 的心脏病人是父亲所在银行的警卫,由于“第二次营 救”中警卫的失职导致罗拉抢钱成功,于是才有了第 三次警卫心脏病发作而被送往医院。从更深层次上来 看,我们不妨可以将第三次罗拉救活警卫作为是前一 次抢劫事件的合理化解。
影片的视听语言——声音设计
(2)音乐静默的使用 “静默”作为一种特殊的声音效果,在电影中的表现 形式 为暂时性的消音或减音技艺。这种暂时性的消音 或减音技艺 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简单的处理,而是体 现导演意图的精心 设计。这时无声变得有意义,变成 了一种潜台词,发挥着巨大 的作用。在现代电影中, 无声表达的最多的两种方式是:安宁 或者死亡。 “静 默”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张力,声音设计师以最 简单的方式表 达出了复杂的情感状态。
从画面、声音、色彩、蒙太奇、镜头角度运用等方面_分析《罗拉快跑》

从画面、声音、色彩、蒙太奇、镜头角度运用等方面分析《罗拉快跑》《罗拉快跑》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整个电影看下来就像是玩了一场疯狂的游戏,充满了刺激和挑战。
它就像一扇大门,让我们打开了探索人生、探索时空、探索电影的新世界。
为了更好的展示这个理念,导演Tom Tykwer运用了很多的视听手段来力求完美地阐释,这些可以通过我们对电影的镜头分析清楚地看到。
一、电影的视听语言特色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很有特色。
首先它运用了很多的技术元素,比如动画的引入、电脑技术的合成,还有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的开始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1.如何进入时空隧道。
(1)钟表的道具。
首先,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
其次,制作者把钟表做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
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映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追求热闹、“好玩”的“游戏心态”。
(2)镜头的前推和升起。
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写。
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
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
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
小怪首张嘴,露出尖牙利齿。
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
影像全黑,进入时空隧道。
2.如何表现时空隧道内的景象。
(1)十字路口。
地点选择在十字路口,之所以选择这里我想是因为这有着很强的隐喻。
(2)众多人。
镜头内,黑压压的众多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
(3)降格(快镜头)。
降格造成众多的人如木偶般地机械地涌动。
人们步履匆匆,如世间的匆匆过客。
人们面无表情,如无生命的“行尸走肉”。
总之,这里的时空隧道,表现出制作者眼中的世界的混乱,人类的无目的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可笑荒诞。
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辨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
视听语言拉片子 罗拉快跑

罗拉快跑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
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
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赶到地点时曼尼已经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抢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本片采用了三段式的格局,叙事结构上采用重写式的板块结构。
影片大约有1581个镜头转换,71分钟的运动镜头,平均起来每个镜头长达2.7秒。
本片的假定性——命运的不可预知的结局让人不断关照自身。
蝴蝶效应的真意隐晦的表达,混同电子音乐和罗拉狂奔的脚步,让人有一种释怀和爽快。
罗拉营救男朋友的奔跑途中,遇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状况,都导致了不同的结局。
这部拍摄于1998年的电影,让人耳目一新之余也被很多标新立异的导演相继效仿,或者是激发了他们的灵感。
蝴蝶效应2中,我们也能看到我们对于过去、将来乃至发生的事的反思和重来一次的愿望。
罗拉快跑的精神激励了许多迷失和停留的人。
人们在纷繁快速的影像和剧烈激荡的音乐中,与《罗拉快跑》共振。
影片中强烈的女权主义也为影片的广受欢迎和好评推波助澜。
镜号画面内容技巧声音时长1 曼尼走向超市特写音乐声11 s2 罗拉奔跑小远景,跟镜头音乐声3s3 罗拉奔跑中全景,跟镜头音乐声3s4 罗拉奔跑中近景,跟镜头音乐声6s5 钟表上时间,还有1分钟十二点整特写音乐声2s6 曼尼透过玻璃窗看超市内的情景特写音乐声5s8 曼尼表情特写,推镜头音乐声10s9 曼尼转过身全景音乐声5s10 曼尼和奔跑中的罗拉各占一半屏幕,曼尼慢慢看向钟表,罗拉心中呐喊“等等我”中全景,近景音乐声,罗拉心中呐喊声27s11 钟表也出现在画面中特写音乐声,秒针走动声12s12 曼尼转身向超市走去,而罗拉正好拐入街口,罗拉大喊曼尼,曼尼没有听见近景音乐声,罗拉呼喊曼尼10s13 曼尼右手拿枪走入超市中全景音乐声5s14罗拉向超市奔跑全景音乐声2s15 曼尼在超市鸣枪特写音乐声渐停,枪声2s16 群众惊慌中景→近景所有声音停2s17 罗拉继续奔跑中全景所有声音停1s18 曼尼再次开枪特写曼尼说话声,枪声3s19罗拉继续奔跑中全景无1s20 曼尼让所有人趴到地上中近景曼尼说话声,枪声3s21 所有人因恐惧趴在地上中景曼尼威胁声2s22 所有人因恐惧趴在地上中近曼尼威胁声2s23 曼尼让大家安静并打开收银台近景曼尼说话声6s24 收银员打开收银台移镜头,中近景曼尼说话声2s25 曼尼威胁众人近景曼尼说话声10s26 罗拉到超市外,呼喊曼尼中景曼尼说话声5s27曼尼转过头近景无1s28 曼尼与罗拉对话中近景,推镜头,特写对话声21s29老保安出现全景对话声3s。
赏析电影《罗拉快跑》

对电影《罗拉快跑》的赏析《罗拉快跑》是德国导演汤-蒂克的一部成功的后现代主义电影, 它是一部视听感极强的电影。
影片主题是写爱情, 罗拉为了营救爱人不顾一切拼命奔跑, 三个奔跑过程, 三种不同结果。
本文从跑谈起,以美学、结构、技术等视角对影片进行浅析。
影片结构新颖,开篇精彩,色彩鲜明,强调主观真实。
很多人初次看了这个电影之后都会感觉比较过瘾,有些人会发出“没想到电影可以这样拍”的感叹。
它既是一部形式电影,融合了动画、涂鸦、电子乐、MTV 等多种元素;也是一部技术电影,除了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无论剪辑手法,还是拍摄风格,都流露着一股浓浓的实验意味。
这个电影情节也许并不能让人耐人询味地去深刻地思考,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内容却让人感到它的真实性。
在德国柏林,混黑社会的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 自己丢10万马克。
二十分钟后, 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 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 罗拉在二十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
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 罗拉和曼尼抢超市, 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 罗拉在银行抢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 罗拉在赌场赢到钱, 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故事圆满结束。
这个电影的故事情节是简单易懂的,但是其中的艺术手法地运用确实神乎其技,让我们对导演的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敬佩。
影片还重视听觉感受, 伴随奔跑的是强烈的声音。
影片声音方案的核心是主观声音, 即影片主观的音乐贯穿, 影片客观环境真实的音响很少, 这充分地体现了导演对现代音乐的喜爱与迷恋。
我们应该注意到导演似乎不相信我们人类器官所听到看到的世界的真实性, 更相信他的内心所感受到的主观真实,他用主观声音努力表现这种主观的更高层次的真实。
伴随罗拉的奔跑影片用快节奏的音乐贯穿, 这种音乐既渲染了气氛, 同时又加快了节奏, 这种音乐是时下流行的新潮音乐, 新潮音乐无疑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感受与刺激。
罗拉快跑分析

昨天推荐朋友看《罗拉快跑》,只说是一部很另类的电影。
事后想想,其实什么理由都不如苏牧老师的这篇读解来得透彻。
于是偷了个懒,从老师的书中截取了这一部分。
其实,每个人的观影视角都是不同的,只是希望他可以从老师的读解中得到一些启发。
毕竟,躺在麦田,听着蛐蛐的叫声,用棉花糖一样柔软的感情,看身边有疾走的罗拉擦身而过,也是一件很另类的享受。
书名:新世纪新电影-<<罗拉快跑>>读解作者:苏牧出版日期:2004年12月1日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ISBN号: 7-108-02143-9开本: 16开页数: 191页,(3)页图版装帧:平装《罗拉快跑》读解苏牧(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在电影学院上课的时候,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讲过这样三句话:一、“你们毕业离开电影学院之后,如果你没成为‘大师’,人们不应该怪罪你们。
可是,如果你不懂电影语言(视听语言)人们是不会原谅你们的。
”二、“在电影学院,你们最重要的老师不是我们这些教员。
在电影学院,你们的第一位老师是‘影片’。
‘影片’不仅是你们的老师,同样,它也是我们这些教员的老师。
”三、“如果我们在一起,能够真正读解好二十部影片,其实,你已经可以从电影学院毕了。
”(摘自苏牧著《荣誉》)“要我一直跑下去么?……”——影片《罗拉快跑》(又名《疾走罗拉》)读解德国1998年出品编剧、导演:汤姆·提克威(Tom·Tykwer)主演:弗兰克·波坦特(Franka·Potente 饰罗拉)莫里兹·布雷多(Moritz·Bleibtreu 饰曼尼)影片梗概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
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
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罗拉快跑》中的影视技巧运用

浅析《罗拉快跑》中的影视技巧运用【摘要】《罗拉快跑》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整个电影看下来就像是玩了一场疯狂的游戏,充满了刺激和挑战。
它就像一扇大门,让我们打开了探索人生、探索时空、探索电影的新世界。
为了更好的展示这个理念,导演tom tykwer运用了很多的视听手段来力求完美地阐释,这些可以通过对电影的镜头分析清楚地看到。
【关键词】视听语言;镜头;电影主题一、电影的视听语言特色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很有特色。
它运用了很多的技术元素,如动画的引入、电脑技术的合成,还有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的开始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1.如何进入时空隧道(1)钟表的道具。
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
其次,制作者把钟表做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
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映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好玩”的“游戏心态”。
(2)镜头的前推和升起。
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写。
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
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
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
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
小怪首张嘴,露出尖牙利齿。
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影像全黑而进入时空隧道。
2.如何表现时空隧道内的景象(1)十字路口。
地点选择在十字路口,之所以选择这里我想是因为这有着很强的隐喻。
(2)大群的人。
镜头内,黑压压的众多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
(3)快镜头。
降格造成众多人如木偶般地机械涌动。
人们步履匆匆,恍如世间匆匆过客,人们面无表情,“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而这里的时空隧道,表现出制作者眼中的世界的混乱,人类的无目的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可笑荒诞。
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辨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拉快跑》
精彩片段赏析
“我总是起始于影像、意念。
在我的脑海中先有影像,我开始想要延续它,绕着这个意像发展出一些故事,从中做出一部电影。
《罗拉快跑》的原始意像是一个奔跑的女人。
我想创造一部充满动感的电影的想法,这是每一位电影创作人的最大欲望。
——汤姆提克威
为什么选择这部影片呢?最重要的是:《罗拉快跑》是一部崭新的电影,表面上看,《罗拉快跑》的主题是一个“陈旧”的爱情主题,也就是说《罗拉快跑》是表现一对恋人之间的“爱情的营救”。
但是,影片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又是全新的。
崭新的艺术形式、罗拉与她的“游戏”,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段落解读:
1.第一次奔跑(10分—40分):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2.冥界(3分钟、红色):
3.第二次奔跑(33分钟—53分):罗拉在银行枪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4.冥界(2分钟、红色)
5.第三次奔跑(53分钟—73分):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罗拉快跑》中,罗拉曾经三次“大叫”。
这三次大叫,声音剧烈刺耳之外,并且都产生了神奇的效果,环境中的玻璃器皿发生爆裂。
德国电影大师施隆多夫的影片《锡鼓》中的主人公奥斯卡的经典的“大叫”是一个弱小的孩子在向虚伪丑恶的成人社会和法西斯小丑抗争。
这里,罗拉的“大叫”是为了逆转似乎上天已经安排好了的自己的命运。
奥斯卡的“大叫”与罗拉的“大叫”,从表现形式到精神内涵一脉相承。
“大叫”是一种反抗,一种对现实世界彻底拒绝的反抗。
“大叫”更是一种无奈,它是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人们的一个神奇、浪漫、美丽的愿望和想象。
第三次大叫发生在第三段落。
镜头剪辑分析:
《罗拉快跑》中罗拉的第三次大叫,白天,赌场,事件:赌场好运赢钱。
时间:(01:07:35—01:08:40)
号景
别
摄法内容音乐音响长度
1近景固定,慢速变
焦
赌场中转动的滚轴低沉的音
乐
滚轴转动的声音,罗拉开始
大叫的声音
02
秒6
2全景固定罗拉开始大叫及周围人
们的反应
低沉的音
乐声
滚轴的声音,罗拉叫声爆发
的声音
03
秒3
3特写固定滚轴上白色滚球音乐声渐
落
滚轴声,罗拉的尖叫声02
秒3
4近景固定赌场发牌员的反应无尖叫声01
秒6
5近景固定赌场保安的反应无尖叫声01
秒9
6全固定,慢速变罗拉大叫及周围人们的无尖叫声01
景焦反应秒8
7特写固定同3无滚轴声,尖叫声01
秒5
8全景固定其他赌桌上人的反应无尖叫声01
秒2
9全景固定同上无尖叫声01
秒
1 0中
景
固定桌上的高脚杯被震碎无尖叫声0.8
秒
1 1全
景
固定人们手中的高脚杯被震
碎
无玻璃杯破碎声,尖叫声0.5
秒
1 2全
景
固定同上无破碎声,尖叫声0.5
秒
1 3近
景
固定大叫中的罗拉无尖叫声,破碎声01
秒5
1 4特
写
固定转动的滚轴及显眼的数
字
无滚球声,尖叫声落,破碎声
落
10
秒2
1 5近
景
固定大叫完毕的罗拉音乐声起滚球声渐弱,罗拉叹气声04
秒4
1 6全
景
固定,超常规
俯拍
人们向罗拉所在的赌桌
走来
低沉的音
乐声
滚轴声,脚步声,扶椅子的
声音
04
秒2
镜头一:近景。
拍摄赌场中正在紧张运转的滚轴,镜头慢慢推进,配以低沉的音乐,仿佛一个人紧张地看着这个即将转变他命运的滚轴,也将观众带入了紧张的气氛。
镜头二:全景。
罗拉开始大叫,紧张的气氛通过罗拉的大叫在释放着,周围的人都情不自禁的将耳朵捂起来。
这是片中罗拉的第三次大叫,每一次大叫都仿佛在释放之前的压抑,也在向人们解释着这个仿佛可以掌握很多人命运的不平凡的女孩。
(1~2:交代人物动作的逻辑关系。
)
镜头三:特写。
白色小球在滚轴上迅速地滚动,仿佛是被罗拉的喊叫声所驱使。
(2~3:保证时间上的连续性)
镜头四:近景。
赌场工作人员不堪这种刺耳的声音,呈现出痛苦的表情。
(2~3~4:2是4的铺垫,是动作的发出者与动作的承受者之间的关系。
3与4是为保证实践上的连续性。
)
镜头五:近景。
就连看似凶神恶煞的赌场保安都弯下腰堵住耳朵以免把耳膜震破。
(4~5:并列关系,同样以2为铺垫。
)
镜头六:全景。
镜头伸进降罗拉在画面中的比例逐渐放大,仿佛想把罗拉用尽全身力气大叫的气息传到观众的心里面。
(5~6:保证时间连续性。
)
镜头七:特写。
还是那个白色小球,就好像在这叫声中拥有了一种魔力般的朝着罗拉所希望的那个结果驶去。
(6~7:保证时间上的连续性。
)
镜头八:全景。
其他桌上人们都堵着耳朵,不可思议的朝这边看来。
镜头九:全景。
类同镜头八,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镜头十:小全景。
被震碎的高脚杯。
镜头十一:全景。
人们手中被震碎的高脚杯。
镜头十二:全景。
同上。
(镜头8~镜头12应属并列关系镜头,是镜头2中动作发出者的承受者。
)
镜头十三:近景。
罗拉用尽全身力气完全不顾周围人们的反应大叫着,她紧握的双拳可以证明这一点。
(12~13:保证时间上的连续性。
)
镜头十四:特写。
叫声终于告一段落,滚轴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接下来的就只有看看最终的结果了。
(13~14:保证时间上的连续性。
)
镜头十五:大叫完毕的罗拉,在紧张的气氛过后终于舒了一口气,等待着这个经过她努力的结果。
低沉的音乐声又起,一切喧闹尘埃落定,静等“佳音”。
(14~15:时间与动作的连续。
)
镜头十六:全景。
人们从四周纷拥聚来,以超常规俯拍的角度或者是说以上帝的视角观察着人间的一切。
(15~16:交代空间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