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快跑视听语言分析

合集下载

罗拉快跑 影评

罗拉快跑 影评

奔跑中——浅析《罗拉快跑》中元素火红的头发,快节奏的奔跑穿梭,干净利落的办事能力,一个类似游戏的赛次命运,三种态度三种选择和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导演将相同的事情完美的展现给观众,摄影机那经典的跟镜头的应用,生动而不乏沉稳,活泼而不失内敛。

这些为影片蒙上了一层紧凑的影象气质,整部影片就像一场疯狂的游戏,充满了刺激和挑战,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探索人生、探索时空、探索电影的新世界。

一. 影片中的视听手段《罗拉快跑》从开头俯视又运用推镜头把观众带入故事环境模仿主观镜头把镜头切到红色的电话上引出故事和将要发生的事情,这种快节奏的开场给本篇垫定一个紧张的氛围,动画的引入、电脑技术的合成,还有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以及快速剪接,跳切,分格,低高速镜头转接,flash动画,照片蒙太奇,竭力营造出一种非现实的气息,令人目不暇接。

几乎占尽所有镜头三分之二的罗拉奔跑的移动镜头,大升大降,使整部电影在视觉上极富冲击力和视觉力,使整部电影都处在一个动势。

在节奏上,突出一个快字,凌厉,不拖沓。

演员的表演也与这种风格相益得彰,每次都立即的选择一个方式进入一种救曼尼的方式,果断,不拖戏,行动迅速,曼尼在电话亭中掏出抢时镜头采用俯视镜头也捎带有些讽刺性。

表现出曼尼的懦弱与无奈。

影片中跟镜头的使用不得不让我们佩服,采用几种跟镜头的方式正跟,后跟,侧跟。

侧跟的效果大多是强调罗拉奔跑时的速度、动感、紧迫感。

正跟往往是让观众能从正面更清楚地感受到罗拉焦急的内心情绪,能清楚地看到罗拉脸上的焦急的表情,并渲染人物在运动时的戏剧冲突。

比如罗拉迎面跑过来时,她与摄影机总是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似乎暗示了她离终点还很远,从而渲染了罗拉与时间赛跑的戏剧冲突。

后跟更强调罗拉奔跑时的纪实感,以及她将要遇到的事情的不确定性。

因为后跟时,摄影机的视点就像是观众的视点紧随罗拉其后,和罗拉一起感受着奔跑时的速度和她看到的环境,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更容易让观众和罗拉同时紧张起来。

佳片共赏《罗拉快跑》解读

佳片共赏《罗拉快跑》解读
电影《罗拉快跑》解读
《罗拉快跑》是由汤姆·提克威导演、 编剧。 剧情介绍:
述了罗拉为解救男友曼尼而改变了人生 的时间轴,使命运延伸向了三种不同的 可能的故事。
电影一开场的字幕就给这部电 影垫下了游戏的基调——
“比赛之后即比赛之前。”
紧接着,一位男士将足球扔向 空中,嘴里说着:“here we go!."整部电影就开启了一场与 时间赛跑的游戏。
《罗拉快跑》最为关键的是可以说就是 三次“二十分钟的爱情营救”。
电影障碍情节的设置,更像是游戏里 的通关障碍,观众已经完全把自己当 作游戏中的一员,牢牢地被影片抓住 了。
影片的视听语言
1.运动镜头设计 电影全片都在叙述“二十分钟的爱情营救”,伴随的是一种紧张激烈、争分夺秒 的气氛,因此全片都以运动镜头为主。摄影多采用跟移的方法,渲染曼尼和罗拉 两人奔跑的过程。
在“第二次营救”中的罗拉熟练地扳开了枪的保险。 这正是因为在“第一次营救”中,罗拉在曼尼的指导 下学会了如何开枪。在“第三次营救”中,救护车上 的心脏病人是父亲所在银行的警卫,由于“第二次营 救”中警卫的失职导致罗拉抢钱成功,于是才有了第 三次警卫心脏病发作而被送往医院。从更深层次上来 看,我们不妨可以将第三次罗拉救活警卫作为是前一 次抢劫事件的合理化解。
影片的视听语言——声音设计
(2)音乐静默的使用 “静默”作为一种特殊的声音效果,在电影中的表现 形式 为暂时性的消音或减音技艺。这种暂时性的消音 或减音技艺 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简单的处理,而是体 现导演意图的精心 设计。这时无声变得有意义,变成 了一种潜台词,发挥着巨大 的作用。在现代电影中, 无声表达的最多的两种方式是:安宁 或者死亡。 “静 默”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张力,声音设计师以最 简单的方式表 达出了复杂的情感状态。

从画面、声音、色彩、蒙太奇、镜头角度运用等方面_分析《罗拉快跑》

从画面、声音、色彩、蒙太奇、镜头角度运用等方面_分析《罗拉快跑》

从画面、声音、色彩、蒙太奇、镜头角度运用等方面分析《罗拉快跑》《罗拉快跑》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整个电影看下来就像是玩了一场疯狂的游戏,充满了刺激和挑战。

它就像一扇大门,让我们打开了探索人生、探索时空、探索电影的新世界。

为了更好的展示这个理念,导演Tom Tykwer运用了很多的视听手段来力求完美地阐释,这些可以通过我们对电影的镜头分析清楚地看到。

一、电影的视听语言特色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很有特色。

首先它运用了很多的技术元素,比如动画的引入、电脑技术的合成,还有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的开始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1.如何进入时空隧道。

(1)钟表的道具。

首先,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

其次,制作者把钟表做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

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映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追求热闹、“好玩”的“游戏心态”。

(2)镜头的前推和升起。

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写。

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

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

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

小怪首张嘴,露出尖牙利齿。

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

影像全黑,进入时空隧道。

2.如何表现时空隧道内的景象。

(1)十字路口。

地点选择在十字路口,之所以选择这里我想是因为这有着很强的隐喻。

(2)众多人。

镜头内,黑压压的众多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

(3)降格(快镜头)。

降格造成众多的人如木偶般地机械地涌动。

人们步履匆匆,如世间的匆匆过客。

人们面无表情,如无生命的“行尸走肉”。

总之,这里的时空隧道,表现出制作者眼中的世界的混乱,人类的无目的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可笑荒诞。

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辨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

视听语言拉片子 罗拉快跑

视听语言拉片子 罗拉快跑

罗拉快跑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

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

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赶到地点时曼尼已经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抢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本片采用了三段式的格局,叙事结构上采用重写式的板块结构。

影片大约有1581个镜头转换,71分钟的运动镜头,平均起来每个镜头长达2.7秒。

本片的假定性——命运的不可预知的结局让人不断关照自身。

蝴蝶效应的真意隐晦的表达,混同电子音乐和罗拉狂奔的脚步,让人有一种释怀和爽快。

罗拉营救男朋友的奔跑途中,遇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状况,都导致了不同的结局。

这部拍摄于1998年的电影,让人耳目一新之余也被很多标新立异的导演相继效仿,或者是激发了他们的灵感。

蝴蝶效应2中,我们也能看到我们对于过去、将来乃至发生的事的反思和重来一次的愿望。

罗拉快跑的精神激励了许多迷失和停留的人。

人们在纷繁快速的影像和剧烈激荡的音乐中,与《罗拉快跑》共振。

影片中强烈的女权主义也为影片的广受欢迎和好评推波助澜。

镜号画面内容技巧声音时长1 曼尼走向超市特写音乐声11 s2 罗拉奔跑小远景,跟镜头音乐声3s3 罗拉奔跑中全景,跟镜头音乐声3s4 罗拉奔跑中近景,跟镜头音乐声6s5 钟表上时间,还有1分钟十二点整特写音乐声2s6 曼尼透过玻璃窗看超市内的情景特写音乐声5s8 曼尼表情特写,推镜头音乐声10s9 曼尼转过身全景音乐声5s10 曼尼和奔跑中的罗拉各占一半屏幕,曼尼慢慢看向钟表,罗拉心中呐喊“等等我”中全景,近景音乐声,罗拉心中呐喊声27s11 钟表也出现在画面中特写音乐声,秒针走动声12s12 曼尼转身向超市走去,而罗拉正好拐入街口,罗拉大喊曼尼,曼尼没有听见近景音乐声,罗拉呼喊曼尼10s13 曼尼右手拿枪走入超市中全景音乐声5s14罗拉向超市奔跑全景音乐声2s15 曼尼在超市鸣枪特写音乐声渐停,枪声2s16 群众惊慌中景→近景所有声音停2s17 罗拉继续奔跑中全景所有声音停1s18 曼尼再次开枪特写曼尼说话声,枪声3s19罗拉继续奔跑中全景无1s20 曼尼让所有人趴到地上中近景曼尼说话声,枪声3s21 所有人因恐惧趴在地上中景曼尼威胁声2s22 所有人因恐惧趴在地上中近曼尼威胁声2s23 曼尼让大家安静并打开收银台近景曼尼说话声6s24 收银员打开收银台移镜头,中近景曼尼说话声2s25 曼尼威胁众人近景曼尼说话声10s26 罗拉到超市外,呼喊曼尼中景曼尼说话声5s27曼尼转过头近景无1s28 曼尼与罗拉对话中近景,推镜头,特写对话声21s29老保安出现全景对话声3s。

罗拉快跑分析

罗拉快跑分析

昨天推荐朋友看《罗拉快跑》,只说是一部很另类的电影。

事后想想,其实什么理由都不如苏牧老师的这篇读解来得透彻。

于是偷了个懒,从老师的书中截取了这一部分。

其实,每个人的观影视角都是不同的,只是希望他可以从老师的读解中得到一些启发。

毕竟,躺在麦田,听着蛐蛐的叫声,用棉花糖一样柔软的感情,看身边有疾走的罗拉擦身而过,也是一件很另类的享受。

书名:新世纪新电影-<<罗拉快跑>>读解作者:苏牧出版日期:2004年12月1日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ISBN号: 7-108-02143-9开本: 16开页数: 191页,(3)页图版装帧:平装《罗拉快跑》读解苏牧(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在电影学院上课的时候,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讲过这样三句话:一、“你们毕业离开电影学院之后,如果你没成为‘大师’,人们不应该怪罪你们。

可是,如果你不懂电影语言(视听语言)人们是不会原谅你们的。

”二、“在电影学院,你们最重要的老师不是我们这些教员。

在电影学院,你们的第一位老师是‘影片’。

‘影片’不仅是你们的老师,同样,它也是我们这些教员的老师。

”三、“如果我们在一起,能够真正读解好二十部影片,其实,你已经可以从电影学院毕了。

”(摘自苏牧著《荣誉》)“要我一直跑下去么?……”——影片《罗拉快跑》(又名《疾走罗拉》)读解德国1998年出品编剧、导演:汤姆·提克威(Tom·Tykwer)主演:弗兰克·波坦特(Franka·Potente 饰罗拉)莫里兹·布雷多(Moritz·Bleibtreu 饰曼尼)影片梗概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

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

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罗拉快跑》中的影视技巧运用

《罗拉快跑》中的影视技巧运用

浅析《罗拉快跑》中的影视技巧运用【摘要】《罗拉快跑》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整个电影看下来就像是玩了一场疯狂的游戏,充满了刺激和挑战。

它就像一扇大门,让我们打开了探索人生、探索时空、探索电影的新世界。

为了更好的展示这个理念,导演tom tykwer运用了很多的视听手段来力求完美地阐释,这些可以通过对电影的镜头分析清楚地看到。

【关键词】视听语言;镜头;电影主题一、电影的视听语言特色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很有特色。

它运用了很多的技术元素,如动画的引入、电脑技术的合成,还有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的开始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1.如何进入时空隧道(1)钟表的道具。

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

其次,制作者把钟表做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

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映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好玩”的“游戏心态”。

(2)镜头的前推和升起。

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写。

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

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

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

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

小怪首张嘴,露出尖牙利齿。

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影像全黑而进入时空隧道。

2.如何表现时空隧道内的景象(1)十字路口。

地点选择在十字路口,之所以选择这里我想是因为这有着很强的隐喻。

(2)大群的人。

镜头内,黑压压的众多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

(3)快镜头。

降格造成众多人如木偶般地机械涌动。

人们步履匆匆,恍如世间匆匆过客,人们面无表情,“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而这里的时空隧道,表现出制作者眼中的世界的混乱,人类的无目的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可笑荒诞。

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辨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

后现代电影《罗拉快跑》视听语言分析

后现代电影《罗拉快跑》视听语言分析

第2卷第20期H鎳谂祕文化纵横后现代电影《罗拉快跑》视听语言分析周蕊(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摘要:《罗拉快跑〉邊一部快节奏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快速”“眩目”“冲击”“迷惑”是其风格化的视听语言带给观众 的直观感受。

导演汤姆•提克威运用大量运动镜头、快速的剪辑风格、重金属摇滚风的音乐等语言来展现这部后现代 作品的视听魅力。

风格化的视听语言有效表现了主题,展示了新的意象所指,动画人物和游戏化情节给影片增添十足 的哲理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罗拉快跑;视听语言;后现代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20-0149-02后现代主义作品的突出特点是无中心、无深度、平面 化、娱乐化、碎片化,后现代电影通过视听语言来表达后现代 主义的特征和精神,使得影片在形式美感上更倾向于“快”,并且充斥着大量的复制、拼贴等各种手法,《罗拉快跑》尤为 典型。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总结《罗拉快跑》的风格基调,那 就是一个“快”字。

正如其名字一样,影片集中体现了“快”美 学。

从内容上说,主人公罗拉在狭长的楼道,在钢筋水泥的楼 宇间,在银行前的马路上飞快地奔跑,为在二十分钟内凑齐 十万马克,观众跟着其飞速的步伐也在心里快速喘息:从形 式美上说,快速摇移镜头、快切镜头、大量跟镜头以及快节奏 敲打的鼓点和重金属乐感有机搭配在一起,推动情节快速发 展,营造出“快”的美学风格。

《罗拉快跑》通过其风格化的视 听语言使观众如身临其境般参与了一场生与死的赛跑,更为 直接地展现并告知观众一一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选择和 结果,因受到现实生活的限制,结局是多种多样的。

―、运动镜头的大量使用在运动造型上,本片的运动镜头重在表现,追求画面观 赏性。

罗拉在奔跑中,导演让摄影机不停地运动,夸张地违反 生活常态地运动。

多种镜头运动方式表现了罗拉狂奔的紧张 感和影像的新奇特质。

(一)景别频繁切换的运动铣头景别是摄影造型的重要手段,是构成节奏的重要元素,观众的观影方式、接受程度都是由景别以及不同景别之间 的构成效果决定的。

罗拉快跑视听语言分析

罗拉快跑视听语言分析

《罗拉快跑》精彩片段赏析“我总是起始于影像、意念。

在我的脑海中先有影像,我开始想要延续它,绕着这个意像发展出一些故事,从中做出一部电影。

《罗拉快跑》的原始意像是一个奔跑的女人。

我想创造一部充满动感的电影的想法,这是每一位电影创作人的最大欲望。

——汤姆提克威为什么选择这部影片呢?最重要的是:《罗拉快跑》是一部崭新的电影,表面上看,《罗拉快跑》的主题是一个“陈旧”的爱情主题,也就是说《罗拉快跑》是表现一对恋人之间的“爱情的营救”。

但是,影片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又是全新的。

崭新的艺术形式、罗拉与她的“游戏”,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段落解读:1.第一次奔跑(10分—40分):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2.冥界(3分钟、红色):3.第二次奔跑(33分钟—53分):罗拉在银行枪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4.冥界(2分钟、红色)5.第三次奔跑(53分钟—73分):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罗拉快跑》中,罗拉曾经三次“大叫”。

这三次大叫,声音剧烈刺耳之外,并且都产生了神奇的效果,环境中的玻璃器皿发生爆裂。

德国电影大师施隆多夫的影片《锡鼓》中的主人公奥斯卡的经典的“大叫”是一个弱小的孩子在向虚伪丑恶的成人社会和法西斯小丑抗争。

这里,罗拉的“大叫”是为了逆转似乎上天已经安排好了的自己的命运。

奥斯卡的“大叫”与罗拉的“大叫”,从表现形式到精神内涵一脉相承。

“大叫”是一种反抗,一种对现实世界彻底拒绝的反抗。

“大叫”更是一种无奈,它是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人们的一个神奇、浪漫、美丽的愿望和想象。

第三次大叫发生在第三段落。

镜头剪辑分析:《罗拉快跑》中罗拉的第三次大叫,白天,赌场,事件:赌场好运赢钱。

时间:(01:07:35—01:08:40)号景别摄法内容音乐音响长度1近景固定,慢速变焦赌场中转动的滚轴低沉的音乐滚轴转动的声音,罗拉开始大叫的声音02秒62全景固定罗拉开始大叫及周围人们的反应低沉的音乐声滚轴的声音,罗拉叫声爆发的声音03秒33特写固定滚轴上白色滚球音乐声渐落滚轴声,罗拉的尖叫声02秒34近景固定赌场发牌员的反应无尖叫声01秒65近景固定赌场保安的反应无尖叫声01秒96全景固定,慢速变焦罗拉大叫及周围人们的反应无尖叫声01秒87特写固定同3无滚轴声,尖叫声01秒58全景固定其他赌桌上人的反应无尖叫声01秒29全景固定同上无尖叫声01秒1 0中景固定桌上的高脚杯被震碎无尖叫声0.8秒1 1全景固定人们手中的高脚杯被震碎无玻璃杯破碎声,尖叫声0.5秒1 2全景固定同上无破碎声,尖叫声0.5秒1 3近景固定大叫中的罗拉无尖叫声,破碎声01秒51 4特写固定转动的滚轴及显眼的数字无滚球声,尖叫声落,破碎声落10秒21 5近景固定大叫完毕的罗拉音乐声起滚球声渐弱,罗拉叹气声04秒41 6全景固定,超常规俯拍人们向罗拉所在的赌桌走来低沉的音乐声滚轴声,脚步声,扶椅子的声音04秒2镜头一:近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拉快跑》
精彩片段赏析
“我总就是起始于影像、意念。

在我得脑海中先有影像,我开始想要延续它,绕着这个意像发展出一些故事,从中做出一部电影。

《罗拉快跑》得原始意像就是一个奔跑得女人。

我想创造一部充满动感得电影得想法,这就是每一位电影创作人得最大欲望。

——汤姆提克威
为什么选择这部影片呢?最重要得就是:《罗拉快跑》就是一部崭新得电影,表面上瞧,《罗拉快跑》得主题就是一个“陈旧”得爱情主题,也就就是说《罗拉快跑》就是表现一对恋人之间得“爱情得营救”。

但就是,影片得核心与精神实质又就是全新得。

崭新得艺术形式、罗拉与她得“游戏”,留给我很深得印象。

段落解读:
1.第一次奔跑(10分—40分):罗拉没借到钱,罗拉与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2.冥界(3分钟、红色):
3.第二次奔跑(33分钟—53分):罗拉在银行枪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4.冥界(2分钟、红色)
5.第三次奔跑(53分钟—73分):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得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罗拉快跑》中,罗拉曾经三次“大叫”。

这三次大叫,声音剧烈刺耳之外,并且都产生了神奇得效果,环境中得玻璃器皿发生爆裂。

德国电影大师施隆多夫得影片《锡鼓》中得主人公奥斯卡得经典得“大叫”就是一个弱小得孩子在向虚伪丑恶得成人社会与法西斯小丑抗争。

这里,罗拉得“大叫”就是为了逆转似乎上天已经安排好了得自己得命运。

奥斯卡得“大叫”与罗拉得“大叫”,从表现形式到精神内涵一脉相承。

“大叫”就是一种反抗,一种对现实世界彻底拒绝得反抗。

“大叫”更就是一种无奈,它就是现实中无法实现得人们得一个神奇、浪漫、美丽得愿望与想象。

第三次大叫发生在第三段落。

镜头剪辑分析:
《罗拉快跑》中罗拉得第三次大叫,白天,赌场,事件:赌场好运赢钱。

时间:(01:07:35—01:08:40)
号景

摄法内容音乐音响长度
1近
景固定,慢速变

赌场中转动得滚轴低沉得音

滚轴转动得声音,罗拉开始
大叫得声音
02
秒6
2全
景固定罗拉开始大叫及周围人
们得反应
低沉得音
乐声
滚轴得声音,罗拉叫声爆发
得声音
03
秒3
3特
写固定滚轴上白色滚球音乐声渐

滚轴声,罗拉得尖叫声02
秒3
4近
景固定赌场发牌员得反应无尖叫声01秒

5近
景固定赌场保安得反应无尖叫声01秒
9
6全
景固定,慢速变

罗拉大叫及周围人们得
反应
无尖叫声01秒
8
7特
写固定同3无滚轴声,尖叫声01
秒5
8全
景固定其她赌桌上人得反应无尖叫声01秒

9全

固定同上无尖叫声01秒
1 0中

固定桌上得高脚杯被震碎无尖叫声0、8

11全

固定人们手中得高脚杯被震

无玻璃杯破碎声,尖叫声0、5

1 2全

固定同上无破碎声,尖叫声0、5

13近

固定大叫中得罗拉无尖叫声,破碎声01
秒5
14特

固定转动得滚轴及显眼得数

无滚球声,尖叫声落,破碎声落10秒
2
15近

固定大叫完毕得罗拉音乐声起滚球声渐弱,罗拉叹气声04秒
4
16全

固定,超常规
俯拍
人们向罗拉所在得赌桌
走来
低沉得音
乐声
滚轴声,脚步声,扶椅子得声

04秒
2镜头一:近景。

拍摄赌场中正在紧张运转得滚轴,镜头慢慢推进,配以低沉得
音乐,仿佛一个人紧张地瞧着这个即将转变她命运得滚轴,也将观众带入了紧张得气氛。

镜头二:全景。

罗拉开始大叫,紧张得气氛通过罗拉得大叫在释放着,周围得人都情不自禁得将耳朵捂起来。

这就是片中罗拉得第三次大叫,每一次大叫都仿佛在释放之前得压抑,也在向人们解释着这个仿佛可以掌握很多人命运得不平凡得女孩。

(1~2:交代人物动作得逻辑关系。


镜头三:特写。

白色小球在滚轴上迅速地滚动,仿佛就是被罗拉得喊叫声所驱使。

(2~3:保证时间上得连续性)
镜头四:近景。

赌场工作人员不堪这种刺耳得声音,呈现出痛苦得表情。

(2~3~4:2就是4得铺垫,就是动作得发出者与动作得承受者之间得关系。

3与4就是为保证实践上得连续性。

)
镜头五:近景。

就连瞧似凶神恶煞得赌场保安都弯下腰堵住耳朵以免把耳膜震破。

(4~5:并列关系,同样以2为铺垫。

)
镜头六:全景。

镜头伸进降罗拉在画面中得比例逐渐放大,仿佛想把罗拉用尽全身力气大叫得气息传到观众得心里面。

(5~6:保证时间连续性。

)
镜头七:特写。

还就是那个白色小球,就好像在这叫声中拥有了一种魔力般得朝着罗拉所希望得那个结果驶去。

(6~7:保证时间上得连续性。

)
镜头八:全景。

其她桌上人们都堵着耳朵,不可思议得朝这边瞧来。

镜头九:全景。

类同镜头八,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镜头十:小全景。

被震碎得高脚杯。

镜头十一:全景。

人们手中被震碎得高脚杯。

镜头十二:全景。

同上。

(镜头8~镜头12应属并列关系镜头,就是镜头2中动作发出者得承受者。

) 镜头十三:近景。

罗拉用尽全身力气完全不顾周围人们得反应大叫着,她紧握得双拳可以证明这一点。

(12~13:保证时间上得连续性。

)
镜头十四:特写。

叫声终于告一段落,滚轴得速度也慢了下来,接下来得就只有瞧瞧最终得结果了。

(13~14:保证时间上得连续性。

)
镜头十五:大叫完毕得罗拉,在紧张得气氛过后终于舒了一口气,等待着这个经过她努力得结果。

低沉得音乐声又起,一切喧闹尘埃落定,静等“佳音”。

(14~15:时间与动作得连续。

)
镜头十六:全景。

人们从四周纷拥聚来,以超常规俯拍得角度或者就是说以上帝得视角观察着人间得一切。

(15~16:交代空间关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