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快跑》拉片

合集下载

电影《罗拉快跑》影视鉴赏

电影《罗拉快跑》影视鉴赏

电影《罗拉快跑》影视鉴赏《罗拉快跑》是一部借鉴电脑游戏运行方式和操作规则且具有娱乐色彩与叙事智慧的德国电影。

很多人初次观看《罗拉快跑》都会大呼过瘾,“没想到电影可以这样拍”。

它既是一部形式电影,融合了动画、涂鸦、电子乐、MTV 等多种元素;也是一部技术电影,除了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无论剪辑手法,还是拍摄风格,都流露着一股浓浓的实验意味。

在镜头和段落剪辑上,它也具有电脑游戏的节奏感、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交叉,以及多种电影手法的新尝试。

影片梗概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不同于一般电影叙事的起承转合,这部影片分别用三个整齐的20分钟段落来表现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枪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在遇到倒霉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询问,什么是倒霉事情的原由,一旦找到了最初的原由,我们往往会感叹一句,“如果某某事不发生就好了",“如果我当时这么做就好了”……。

“罗拉快跑”正表现的是这个“如果……”.在罗拉的三次奔跑中,往往是一个很细小的变化导致整个事物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生的不可测性一览无疑。

一,叙事角度:游戏化的结构《罗拉快跑》就像一部罗拉闯关的电脑游戏,正如片头所说:“地球是圆的。

游戏只有九十分钟。

其他纯属理论."电影中不时出现挂在墙上的巨大表盘,显示离规定时间还有二十分钟或者三分钟,摇滚式的音乐节奏似乎也在提示罗拉:“RUN!RUN!”一次的结果不满意,还可以从起点重新来过,玩出不同的结果。

输赢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把游戏玩到最后,是游戏过程中所必需的人的坚强意志和竭尽全力。

《罗拉快跑》分镜头 拉片

《罗拉快跑》分镜头 拉片
6.【打电话】0’33’’(5’33’’~6’06’’) 6-1 (近景)曼尼,正脸打电话右手拿电话,看画面
下方 6-2 (特写)罗拉侧脸打电话 6-3 (近景)曼尼手拿电话在画面右侧哭腔
6-4 (特写)罗拉脸向下看 6-5 (特写)曼尼脸哭腔向下看
6-6 (特写)罗拉闭眼嘘声 6-7 (特写)曼尼捂眼睛左手拿着电话擦眼泪哭腔 6-8 (近景)罗拉侧脸闭眼 6-9 (近景)曼尼左手拿电话,眼睛看画面下面,从

声音
10-34 (近景)曼尼向后看电话亭的外面
10-35 (近景)从外面拍曼尼在里面打电话,对焦到对 面的超市
10-36 (特写)罗拉侧脸劝说曼尼等自己 10-37 (全景)从电话亭里的玻璃向外看到超市全景 10-38 (仰拍)曼尼打电话 10-39 (特写)罗拉正脸劝说曼尼等自己 10-40 (仰拍)曼尼打电话 10-41 曼尼从后面掏出一把枪 10-42 (俯拍)曼尼把枪拿到眼前看 10-43 (仰拍)曼尼打电话,抬头看前方 10-44 (近景)罗拉劝说曼尼 10-45 (仰拍)曼尼打电话,抬头低头看地 10-46 (特写)罗拉侧脸劝说曼尼 10-47 (仰拍)曼尼打电话,激动,暴躁,用枪指了一
前滑过
7-12 曼尼左顾右盼,然后向画面里面走,手里反钩着 衣服
7-13 (近景+仰拍+特写)曼尼坐在地铁座位上,眼睛
向画面右侧看,向上看流浪汉的脸,流浪汉左顾 有风铃声夹
右盼,跌倒
杂其中
7-14 (全景)曼尼起身扶流浪汉
7-15 (近景)两个警察上车,第一个双手拿着本子放 在胸前警察朝向镜头
7-16 (仰拍)曼尼扶起流浪汗,眼睛向前看,流浪汉 眼睛向后看
电话亭外拍,哭腔
7.【回忆—曼尼】(6’06’’~8’11’’) 7-1 (中景+拉镜头)曼尼在右侧指挥停车,黑白画面 7-2 保镖站画面左侧,白车里的人在中间,曼尼在于

《罗拉快跑》影片分析

《罗拉快跑》影片分析

.经典影视作品专题研究结课论文叙事艺术的后现代式三重奏——浅谈《罗拉快跑》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元素学生:子萌学号:2015710056系别: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名称:新闻专业班级:新闻1502指导老师:叙事艺术的后现代式三重奏摘要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编导及配乐的《罗拉快跑》是一部经典的后现代主义作品,这部电影几乎包含了所有后现代电影需要的元素。

而本文根据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浅析《罗拉快跑》的叙事风格。

本文通过以下几个部分:解构传统的板块结构;动画插入的叙事意义;上帝视角的碎片叙事来解读与浅析《罗拉快跑》的后现代叙事元素。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电影叙事;《罗拉快跑》1影片《罗拉快跑》有着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也一直被后现代主义电影流派奉为圭臬。

影片甫一开始,我们就能明显的感觉到它的新锐形格——节奏强烈的电子音乐,抽象鲜明的动画片头,MTV风格的画面……无处不体现着上世纪末的欧洲资本主义的骚动和反思。

《罗拉快跑》讲述了一个红发叛逆少女为了帮助自己的男友而在20分钟之筹集10万马克的故事。

作为德国电影中最卖座的实验电影,有人称《罗拉快跑》具有一种“充满力的叙事艺术”1这样的叙事艺术正是《罗拉快跑》之中最具有后现代风骨的电影元素。

本文结合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从结构,动画,碎片叙事三个方面对《罗拉快跑》的叙事元素进行分析。

一、解构传统的板块结构:罗拉的三次人生游戏《罗拉快跑》与传统电影叙事结构不同的地方就是采取了非线性叙事的结构,一般电影的模式往往是预设一个理性的架构,按照逻辑或者时间的秩序来完整地叙述一个故事。

后现代语境中,线性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在时间里任意的转换与拼贴,再多繁复的结构都能在这种转换之中融合。

由此可见,对于传统叙事的解构是后现代主义的最大贡献,昆汀的《低俗小说》、《落水狗》等作品都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然而是《罗拉快跑》彻底解构了这种传统结构,“颠覆了由所谓的中心本源扩散开来的等级秩序,而让1 刘进《充满张力的叙事艺术——电影板块结构论》《电影文学》2008-01-052一切都显得零乱、模糊、不确定。

《罗拉快跑》影视作品分析

《罗拉快跑》影视作品分析

《罗拉快跑》影视作品分析影视作品分析——《罗拉快跑》“我们不放弃探索,探索的终点将是它的起点,让我们重新认识探索吧!”——爱特略《罗拉快跑》堪称电影天才汤姆?提克威的巅峰之作,它的公映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反响。

在人们思忖着21世纪的电影将会呈现何种面貌之际,《罗拉快跑》似乎已经使我们嗅到了新时代、新电影的新气息。

21世纪,一个“视听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的会引领影视界发生巨变,他们信息、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电视、电脑,并不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生活。

电影神童汤姆?提克威从小整天泡在电视机和电脑前,是个在“电脑游戏界”小有名气的游戏高手,《星际大战》的电脑游戏他能够才能够从第一关打到最后一关。

这样的人生经历在《罗拉快跑》中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它事实上就是一部罗拉闯关的游戏,影片中共表现了罗拉的三次奔跑,三个过程、三个结果,……因此,就不难想象为何影片会受到狂热并赞不绝口,众多志同道合的英豪们,和罗拉一起快跑,一道“共振”,一同“闯关”。

《罗拉快跑》的主题是一个异常“陈旧”的爱情主题:罗拉为了救自己的爱人,她不顾一切地奔跑。

然而,影片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又是全新的;同样是爱情的营救,过去的电影表现营救的通常是男人救女人,即所谓的“英雄救美人”,而该影片中却变成了“美人救英雄”,似乎在宣誓着“女权主义时代”的来临。

影片的叙事形式永远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采用的是不信任的叙事形式。

而我们不要过于沉迷于它的叙事结构,应看作是一种形式的表演,因为它已经把通常意义上的叙事结构简约到了最简单的程度,即一个叙事的骨架,完全单向的、线形的叙事方式,一切有可能出现旁逸的情节都被以“照片”的形式压缩。

影片的结构分成明显的三大块,它们本身的叙事各自独立,互不关联,而使三大板块连为一体的,不是叙事,而是整个影片的立意和作品的主题,从而呈现出典型的板块式结构,融为一体,各显其色。

故事的内核如此,为了配合故事的走向,在视听手段上,《罗拉快跑》极尽华丽炫目之能事,不断通过制造感官刺激,大大增强了其可视性。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给学生)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给学生)

《罗拉快跑》介绍《罗拉快跑》在我看来是‎一部奉行了‎"简约主义"的电影--因为虽然看‎起来眼睛会‎很疲劳,但却不用动‎太多的脑子‎。

聪明的电影‎人和深刻的‎电影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善于制‎造感官刺激‎和貌似庄严‎实际却简约‎明了的涵义‎,而后者则在‎被诟病为"冗长"的情景延宕‎中暧昧地书‎写着隐晦的‎命题。

《罗拉快跑》只能是前者‎而绝不会是‎后者。

一如《罗拉快跑》带给人们的‎想象性节奏‎,影片的影像‎呈现出一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

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凝‎滞的镜头(除却几段慢‎镜头的特写‎),从而使观众‎的眼球开始‎疲于奔命般‎地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镜‎头的变迁和‎调动。

镜头不再忠‎实于被它所‎纪录的每一‎个事物:那些街上奔‎走和间或与‎罗拉发生关‎联的人们仿‎佛从镜像的‎纪录中逃脱‎的幸存者,只是与情节‎发生了一点‎若即若离的‎关系便匆匆‎地与故事告‎别--一切都是那‎么地迅速和‎不确定,影像的纷繁‎使得观众从‎没有机会成‎为这部影片‎的"再创作者",而只能成为‎被动的看客‎,而急于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从一个影像‎到另一个,不知道思考‎和满足。

影片在影像‎上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它的色调--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种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

罗拉那一头‎赤红色的耀‎眼的头发在‎乳黄色的天‎空和大地间‎不停地跃动‎,形成了一种‎强劲的视觉‎力量,观众视觉上‎的兴奋程度‎容易随着这‎种明亮的视‎觉冲击而变‎得敏感起来‎--影像的一个‎作用在于集‎中观众的视‎觉注意力,这一点上《罗拉快跑》做的不错。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尽管影像的‎速度让我们‎的视觉兴奋‎得望尘莫及‎,但即便在一‎个相当短的‎瞬间内,呈现给人们‎的,仍然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虽短暂却完‎整的影像结‎构。

比如在路上‎每一个匆匆‎的瞬间和噱‎头,尽管如浮光‎掠影般地,但却干净、简约,不会使人们‎的视觉分散‎到其他的地‎方,从而确保了‎每一个镜头‎的高度凝练‎。

从《罗拉快跑》看电影内部节奏

从《罗拉快跑》看电影内部节奏

从《罗拉快跑》看电影内部节奏原文作者:段艳红[摘要] 电影是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

因为对电影的画面、声音以及结构进行剪辑,所以电影有了内部节奏。

电影内部节奏包括镜头节奏、声音节奏以及剪辑的时空节奏。

在电影《罗拉快跑》中,镜头节奏的表达性,声音节奏的渲染性和剪辑节奏的时空性,对整部电影的内部节奏风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任何形式的镜头都存在各自的时间和空间概念,通过剪辑形成新的时空,是电影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体现,而电影的主题则直接影响整体节奏风格。

[关键词] 镜头;剪辑;时空;节奏电影是一门节奏感非常强的艺术,每部电影都有一个看不见的内部节奏,电影内部节奏指由结构、内容铺设和情节的推进而形成的故事整体节奏。

电影的内部节奏离不开结构,结构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正如,前苏联的瓦依斯菲尔德在《空间和节奏》中说的那样,“电影艺术作品的时间总在一定的空间里,影片的结构便是一个空间——时间的范畴”。

因此电影的创作就是通过剪辑不同的时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

电影内部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和剪辑有着密切的关系。

电影内部节奏包括镜头节奏、声音节奏以及剪辑节奏。

其中镜头节奏有镜头内部主体运动节奏和摄像机运动节奏之分。

一、镜头节奏(一)镜头内部主体运动节奏镜头内部主体运动节奏,主要指镜头所摄取的主体活动的影像画面的节奏。

如演员的表演。

当演员在调度的统一安排下,沿着固定的轨迹运动时,他的每次迈步,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能产生或快或慢的节奏美,这种节奏,既是演员自身的节奏感的外在流露,也是整部电影整体节奏的组成部分。

同样,默片时代,电影节奏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演员的表演。

从卓别林的电影中,我们不难看出演员表演对于电影内部节奏的影响,艺术家以其独特的造型、夸张的表演、塑造银幕形象,完美诠释了身体艺术给电影带来的节奏感。

当然,除了演员的表演外,电影中,镜头节奏还存在于运动物体之间,运动物体与静态物体之间。

因此,主体运动节奏的和谐与否,除了镜头内部主体的运动,还和陪体、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影视鉴赏《罗拉快跑》

影视鉴赏《罗拉快跑》

鉴赏《罗拉快跑》首先,鉴赏一部影片应该从镜头的运用、景别的变化、声画对应的关系、时空结构、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轴线的变化、色调、影调的搭配等来分析。

这些都属于镜头语言,也是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导演拍摄影片的意图以及后期剪辑上的完美衔接。

以《罗拉快跑》为例。

故事的开始,有节奏的加速移动的镜头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镜头移动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紧迫,从一开始就把观众直接的带入到了影片紧张的故事情节当中。

罗拉接起电话,先出现曼尼的背影,之后罗拉的一句话“怎么了?你在哪?”然后又是一个快速移动的推镜头,推动到在电话亭里无助的向罗拉倾诉的曼尼,这个时候的声画是对应的,画面人物与要说的话都是一致的,只不过在剪辑时运用了平剪与串剪,通过上一个镜头声音与画面一切出,下个镜头画面与声音马上出现表现一种激烈的氛围,在后面曼尼的倾诉时还适当添加了捅声法增加了变化性。

而两人打电话的场景实际是不同时空同一时间,这就体现了一种交叉蒙太奇。

在罗拉叙述为什么迟到没去接曼尼以及曼尼在回答为什么把钱弄丢的时候,导演运用插入镜头展现罗拉回忆叙述的故事情节,这部分画面运用了加速镜头,不仅与影片的快节奏相呼应,与故事的紧张发展相一致,并且在这部三段式叙事结构的电影中很好的节省了时间。

曼尼告诉罗拉:如果20分钟内不还钱,自己将没命。

曼尼乞求罗拉救自己,曼尼甚至讥讽罗拉:"你说过,爱情能够解决一切"。

罗拉让曼尼等自己。

此时是罗拉的"第一次大叫"。

罗拉大叫时,喊声震天,同时,屋内的玻璃器皿暴碎,声音和影像表现罗拉的力量和神奇。

罗拉大叫后,镜头无声,切换到一个乌龟在缓缓爬行。

用无声和缓慢来衬托前面大叫的剧烈。

这是隐喻蒙太奇。

紧接着是影片情节的高潮也是主体部分,罗拉开始快跑,主要是用跟镜头表现一组运动镜头,罗拉跑步的画面始终遵循轴线原则,中途通过骑轴、插入空镜头、大动作跳轴很好地实现了合理越轴,在罗拉第二次奔跑时,虽然叫住了曼尼,但是最终曼尼却被红色的救护车撞死了,这个时候镜头还定格在罗拉欢笑的脸上,继而,切换到曼尼倒地和七窍出血,这两组镜头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衬托出曼尼的死亡带给罗拉的巨大的悲怆。

浅析影片罗拉快跑

浅析影片罗拉快跑
影片罗拉快跑是德国女权主义维护运动高潮的体现,讲述了罗拉在20分钟内拼命奔跑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解救男友曼尼的命。长久以来,女性一直被作为他者限定在男权的控制之下,她们是男权压抑、控制和救赎的对象。伴随着女性主义作为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的影响的到来,被唤醒的女性主义者们也逐渐开始企图在电影中打破对自我形象的限制,创造属于女性的神话。可电影《罗拉快跑》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印象。电影中塑造一种让女性去除他者身份而实现自我的新女性形象 一·尖叫也是一种武器 “大叫”是一种反抗,一种对现实世界彻底拒绝的反抗。“大叫”更是一种无奈,它是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人们的一个神奇、浪漫、美丽的愿望和想象。观众都对罗拉的尖叫影响颇深。尖叫对于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传统的父权文化中,女性的尖叫让人联想到的是女性的虚弱和无力。通常女性都是在面对着无力改变的事件时,在内心极度恐惧的情况下才发出尖叫。而尖叫就意味着女性的无奈、无力和无助。男性气质往往也是在这个时候介入,顺理成章地成为女性依偎和躲藏的依靠,成就保护女性的幻想,男性的权威和权力往往就在这个时候构建起来。对女性主义者来说,这无疑是改造女性形象时必须要攻克的一道顽固的障碍。《罗拉快跑》中,罗拉曾经三次“大叫”。三次大叫,声音剧烈刺耳之外,并且都产生了神奇的效果,环境中的玻璃器皿发生爆裂。罗拉第一次尖叫是在开场背景交代时,尖锐的声音震碎了瓶子。结果是让惊慌失措的男友冷静下来,同时也让自己从混乱的思考中冷静下来。罗拉第二次尖叫是在第一次拯救行动中,当她面对着父亲的不肯合作时,她尖叫,震碎了墙壁上的时钟的玻璃。结果导致一向软弱的父亲突然坚定决心,告诉她自己准备离开这个家的事实。第三次尖叫是在第三次拯救行动中,罗拉为凑钱来赌场,尖叫的声音震碎了在场虽有人手中的酒杯,并奇迹般地赢回十万马克。从这三次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来是作为证明女性弱小而存在的尖叫却变成了女性有力的武器,成为控制男性情绪发展的武器,成为再现女性权利的一种手段,成就了女性自我的权威的确立。正是通过这样的手段,《罗拉快跑》成就了女性新的社会地位,重造了传统男权社会中原本女性处于的弱势地位,打破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束缚。表达了女性不被容许的欲望,而且因为它生产和催发了女性更丰富、更强大、更恣肆的欲望。从某种意义上说,影片中的罗拉是女性狂奔者的鲜明形象。那个红发如火,身穿背心长裤的女人,疯狂地奔跑着,穿过灰色的街道,穿过面目不清的人群,穿过那些在角落、阴影处、背后和交叉路口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穿过她迎面撞击、或擦肩而过、一无所知的故事。罗拉的身体像一道闪电,划开了灰色都市晦暗乏味的外部,显露出完全不同的内在。她的红色短发,凌乱恣肆,向各个方向张扬着,和她奔跑的身体一样不羁;罗拉的背心T恤、长裤,是隐藏中性化的打扮,但同时又是暴露和强化性别的。她有着自由的、没有束缚的身体;她有着坚毅的、公之于众的面孔;她还有一种颇具破坏性和摧毁力的高声尖叫;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演示所有的可能性--她的时间之河可以倒退重流,她因此而使一条有头有尾的线,变成了迂回曲折、反复缠绕、无头无尾的一团乱麻--在一个时间里,她可以活不止一次。罗拉在城市、在街道、在人群中的奔跑有着积极的意义。她暴露于公众的目光之下,她公开展示自己的欲望,以无序的狂奔扰乱这个井井有条的有序社会机制,奔跑这种行为与行为空间形成了尖锐的冲突。罗拉在都市街道上的奔跑穿越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自然、非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界限,更重要的是,"妇女有权在街上跑步而不受男人的干涉,这是一种政治权利,是她们可以在公共领域自由运作的权利。城市对女人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新的危险和诱惑,罗拉让我们知道,现在城市完全可以成为女性自由驰骋的空间,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她前进的脚步--父亲也不能罗拉狂奔的终点,正是女性历史的新起点。 三·觉醒的女性 红色,代表了太阳,罗拉的红发犹如一名奥林匹克运动员手中高擎的红色火把。火把中燃烧的是罗拉炽烈的爱情。也许罗拉那一头红发从一开始就昭示了她拯救者的身份。当她得知事情经过后,马上就想到了向周围人求助。而这里许多人像与罗拉表情动作的交替出现也很好地表现了罗拉脑中的思考过程。另外,此处还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注意,一般人要是有困难需要求助,首先想到的都是父母,尤其是关于金钱上的困难,但在影片中,罗拉似乎先想到了其他的朋友,之后父母的脸才慢慢显现出来,直到最后罗拉才确定了身为银行经理的父亲为求助对象。影片画面中,母亲在家里煲电话煲,父亲在银行出轨,可见这个家庭原本就是岌岌可危的。也许这也是造成罗拉自立、自救意识的原因之一。罗拉身为一个女性,也可以不依靠其他帮助,仅靠自己的双腿去拯救男友。前两次的奔跑,罗拉都寄全部希望于父亲——男性,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次奔跑,罗拉终于靠自己的双手——赌博来赢得了10万元,又是女性意识,让她最后成功,并与曼尼过上优裕的生活。凸显了罗拉的女性意识。前两次的奔跑都以失败告终,而且都有人死亡,而罗拉与曼尼死去时想的东西也很耐人寻味。罗拉死后,她想知道曼尼是不是真的爱她,她固执地认为如果她没有遇到曼尼,那么曼尼身边也会有一个女孩完完全全代替她的存在,最后她说:“我想我得做个决定。”于是,她选择再来一次。而曼尼死后,同样也想到了与罗拉的一次对话。他担心的东西截然不同,他担心他死后罗拉会爱上另外一个男人,然后完全忘记他。他介意的是他死后罗拉的忠诚。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差异:罗拉考虑的是自己一开始存在与否对现状的影响;曼尼考虑的是自己存在后又消失的影响。两人之间截然不同的命运。 四·道具的运用 枪历来代表着男性的权利,是体现男性权威的一种标志。在电影中,枪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必然会被女性作为攻击的对象。电影中则很好地地消解枪的男性特质权威的。在电影叙述中,拿过枪的男性有男友曼尼、超市保安,警察,女性有罗拉。对比发现,从表面看拿枪的男性远远多于女性,似乎暗喻着男性掌握着话语权,女性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从效果上来加以分析的话,你会得到完全想反的结论。几乎所有的男性在掌握着权利象征的枪时,几乎没有一次开过枪,唯一一次男性开枪是在罗拉第一次拯救行动中最后被前来抓捕的警察不小心走火打死的情况下发生的。而相对来说,当罗拉掌握着枪时就大不相同了:罗拉利落地从银行警卫下了男人权威的标志---“枪”。然后,罗拉干脆利落地射击。影片中,罗拉曾经三次射击。第一次拿枪并开枪,帮助抢劫的曼尼控制了局面;第二次拿枪并开枪,制服不肯帮忙的父亲并拿到钱。相比较而言,当枪在男性手中时,原本是权利象征的它反而成了一无是处的摆设,不过是个用其表面来吓唬人的空壳子;而当女性掌握枪时,它成了帮助她控制局面的工具,显示出了它作为权利的象征应该有的力量。通过对枪在男性与女性手中发挥的不同效用的叙述,可以说,电影达到了降低了男性自大的自我存在的意识,从而很好地完成了对男性权利和威严地位的消解。 五·镜头的象征与对比 镜头是优美的同时也极具对比和象征。影片中罗拉三次奔跑。第一次奔跑,罗拉没有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察击毙;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抢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却交出了象征男权的手枪,罗拉、曼尼成为富人。三次奔跑,一次比一次激情,一次比一次接近成功,这是女性在逐渐胜利的象征。影片中两个重要的镜头:当罗拉被枪击后,出现了曼尼与罗拉在床上对话的画面,仔细观摩,不难发现罗拉的头是躺在曼尼的手臂上,表现得很小鸟伊人,这时的罗拉是依赖男性来维持生存的;当曼尼被撞后,也出现了曼尼与罗拉在床上对话的镜头,所不一样的是,曼尼的头是靠在罗拉的手臂上。这两个相似镜头的对比,诠释出女性与男性地位的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视听语言课的拉片笔记,你们可以借鉴一下。

这次《影视鉴赏》实习要求如下:1、分镜头列表2、段落读解(简要读解本段落的主要内容和含义)3、具体处理(挑选该段落比较突出的处理方法和特征,分别从视觉元素、听觉元素、剪辑元素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作出该段落的影像方案、声音方案、剪辑方案。

4、视听方案总结(对全片的视听方案和导演风格特征作出总结)《罗拉快跑》剧情简介: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落到了乞丐手中)。

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

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抢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片段一:第一次奔跑段落(放下电话即开始奔跑~用去十分钟即一半时间)(11’~17’20”)约20个镜头2 3 4(长镜头)特写特写近景-全景——特写-(动画)全景移跟,摇移罗拉脸部爸爸脸部,摇头罗拉背,快跑出房间,经过走廊,跑出第二门,镜头进入走廊中另一个房间,一个女人在打电话,转女人一圈,电视入画,推电视特写1”1”21”5(动画)全景(俯)移跟动画内容为罗拉绕旋梯疾奔向下8”6(动画)7特写全景-特写跟(抖罗拉面部,惊讶青年人带狗站在门前,推特写狗的牙2”2”(动画)8(动画)9(动画)10111213 全景-特写全景-特写大远景-特写/日外全-远特写全景动)推(抖动)推推降缓推绕过狗,推面部特写门-门把手特写,手开门把手公寓外景,罗拉从楼中跑出,镜头降到大门时罗拉冲到镜头罗拉在街道中央背镜头跑,渐远跑动中的罗拉左侧面2”3”6”4”3”3”1415 全景(略俯)中近景移跟(不同景别,速度感有细微差别,景物变化)3”5”16 远景-全景-近拉,摇,移跟,罗拉沿墙跑近,转过墙角(跟),躲开推车老妇,(移跟老妇)14”17(镜头组)1819(镜头组)202122 大远-全中景-近景特写全景特写/日内大特写降,摇,跟移跟,缓推(后有降格)拉跟字幕打出:“其后”,十余幅老妇之后生活的照片城铁驶过,罗拉从远跑近,跑到城铁桥下跑动中的罗拉左侧面,穿插几个面部特写,淡出淡入,冲镜头跑相机快门声舞曲中加入类似唱诗班颂歌音乐停9”10”39”2”20”4”2324252627282930 近景近景近远特写近景特写大远景(微俯)-全景-降摇,移跟秘书自白父亲抬头看秘书父亲表情大办公室,父坐于左侧地板,秘书靠于右侧窗户秘书说话父亲叹气街道,罗拉从街区左远方拐角斜穿到街区右近处,过拐角舞曲音乐重启2”3”2”2.5”8”6”1”16”远/日外31全-近跟沿街道继续跑7”32远-全推一群修女沿街走2”33中近景跟正面罗拉跑,后方右至左闪过一红衣骑车男2”34全跟正面骑来红衣男 2.5”35中近景跟正面罗拉穿过修女2”36全动推镜头从修女中间穿过2”37全跟正面骑来红衣男向右回头说话3”38、39、40全,特写。

全移跟,跟红衣男与罗拉并排而行,对话,中插一罗拉特写,后红衣男加速10”41近-特推推红衣男特写1”42(镜头组)字幕打出:“其后”,十余幅红衣男之后生活的照片相机快门声9”43远-全-远推,跟罗拉入画上梯子7”44全摇右向左跑在桥上3”45远摇右向左跑在桥上2”46全动推罗拉迎镜头跑,交错 1.5”47中(车内)车内车从小区缓慢驶出3”48特写爸爸朋友的脸3”49全-近摇罗拉正面跑来2”50全车由右露头 1.5”51全车迎面缓开,罗拉在黑色车前由右至左跑过3”52全(车内)罗拉在车前由左至右跑过,父亲朋友头随罗拉转向右3”53全罗拉背跑1”54远左上向右下黑车与右上向左下白车碰撞3”55特写父朋友一个前倾1”56远白车走出3个壮汉5”57全罗拉背跑3”58特写父朋友表情1”3壮汉盯着车内3”59中景(车内)32”60中近景移跟曼尼在电话亭打电话,抱怨,跟出电话亭,曼尼走过电话亭一圈把电话卡给亭外盲人老妇(可见全部环境),老妇不放他的手61特写带老妇关系拍曼尼表情 1.5”62特写带曼尼关系拍老妇表情,老妇走3”63中景跟妇人从曼尼眼前自右向左走过,向远处走3”64近曼尼向左问电话卡3”65全老妇远去的背影3,5”片段一视听分析:第一场罗拉在室内罗拉在想能向谁借到钱时,镜头特写并且高速旋转表现她的思考,想 到的人闪出一幅照片的手法也可谓巧妙,在罗拉逐渐锁定几个亲人并冷静下来后,旋转速度随之减慢了, 这是用镜头速度控制观众情绪节奏。

第四个镜头(长镜头)非常自然地随着跑出的罗拉跟拍,交代了室内环境、拍出了标志性人物(电话妇), 并顺接到下个镜头,可谓精妙动画镜头组主要用近景和特写来表现夸张的现实与表情,以及重复的动作,非常的聪明。

有一系列不同景别的侧跟拍出了劳拉跑过的不同场景,节奏感不单一不重复与推车老妇的第一种接触方式使老妇有了以后的某种生活,用照片表现,快速而鲜明,不影响主线 继续侧跟,墙来断断续续挡住主体,闪动感 之后运用降格来表现奔跑中的一种心境音乐运用:有节奏的电子舞曲来凸显紧张,在罗拉跑步降格时加入颂歌式的声音突出心境下一场秘书与父亲的对话气氛瞬间凝固,不再紧张。

秘书自白时用特写神情与小动作表现她的内心的不安 与波动,对话时预留的空间按时人物位置关系。

下一组运动镜头多半是跟拍,拍出了劳拉在路上碰见修女,和骑车红衣男并行的关系 在劳拉过桥时有一个镜头摄影机和劳拉相向而动突出速度感曼尼打电话从电话亭出来的跟拍镜头自然地绕了电话亭一周交代了整个环境。

片段二:第三次奔跑段落(十分钟时曼尼打电话~赌赢钱):(59’35”~”)66 近 曼尼向右回头2.5” 67 全时钟显示11:50,用去10分钟还有10分钟3”镜号 景别 摄法 画面内容音 乐 音 响长度1近景/日 外 定-跟移 摇 定机位老妇站在电话亭外,身后亭中曼尼在泄愤 后走出,到画左向老妇还卡,老妇转头向左(听到了什么)(面向),曼尼也限次方向看无 17”2近景两人相对向街看 一 个 乞 丐骑车 自 左 向右3”3 特写 移摇 曼尼的脸 2”4 特写 移跟, 自行车筐中的钱袋 2”5 特写 移摇 曼尼的脸2” 6 全 跟 乞丐正面骑车曼尼从画左后方追来3” 7 全景(抖动) 正跟(向远方)乞丐意识到了,越骑越快,曼尼越追 越急3” 8全景-近 景 (抖动) 反跟乞丐疾速骑,曼尼奋力追,向右依次 出画6.5”9全景反跟父亲和父亲朋友并排开车,谈话5”10远景摇乞丐骑车曼尼尾随,一两白车并行,左摇y型路口另一侧,父亲的黑车驶来4”11远(俯角)乞丐骑车穿路口曼尼尾随,白车右上向左下动,黑车左上右下,乞丐正穿过黑车前方2”12近景父亲惊呼,朋友猛打方向盘1”13全摇乞丐曼尼惊险躲过黑车1”14全另个角度同上1”15近反跟驾驶舱两人害怕1”16全正跟驾驶舱看前放直冲向白车 1.5”17全,俯黑白车相撞撞击声1”18全黑白车相撞撞击声1”19近黑白车相撞撞击声1”20全正跟摩托车直冲白车后方刹车声1”21全透过白车后玻璃,摩托车骑手撞上,向上方几乎出画1”22全透过黑车前窗骑手飞过白车车顶1”23全摇侧拍骑手飞过白车车顶1”24全骑手撞在黑车前玻璃上撞击1”25远曼尼继续追乞丐2”26全两车相撞现场,一切静止寂静4”27近推父亲和朋友处于昏迷3”28近骑手昏迷3”29中白车几个壮汉反应3”30中近俯-中近景平跟,降,反跟罗拉疾跑,自白,淡出爵士鼓为主节奏的类似非洲音乐16”31近-特写侧跟,推淡入,罗拉疾跑面部特写,闭眼,自白音乐渐停35”32全摇罗拉疾跑到路口,大货车右侧入画急停住,罗拉也恍然停于货车前刺耳刹车声5”33远罗拉停于货车前长喇叭声3”34近景,仰拍货车司机冲下大喊2”35中-特写-全摇移罗拉恍惚,不知所措,镜头摇移至后方时,罗拉定神,前方是一个大casino13”36大特写罗拉表情,最后又开始跑音乐又启4”37近-大全罗拉从镜头近处穿过街道进入赌场9”38、39、40远/日内摇移罗拉开门进赌场,冲到柜台前6”41近过工作人员肩,罗拉说话,工作人员说话3”42近过罗拉肩,工作人员说话,罗拉答应2”43特写把所有钱倒在桌上3”44近过罗拉肩,工作人员说话 1.5”45近过工作人员肩,罗拉说话1”46近过罗拉肩,工作人员说话 1.5”47近过工作人员肩,罗拉说话1”48近过罗拉肩,工作人员说话1”49特写罗拉恳求2”50近反跟罗拉进门进赌场内部5”51近侧后跟罗拉进赌场内部3”52大全,俯拍几个大赌桌,罗拉站在画面下方3”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 近-特全中近特写近近近全近近全近近特写特写特写特写近全俯中特写特写推移推移跟移跟疾推摇缓慢移摇上移推摇摇移摇摇罗拉坚定的表情,左出画大赌桌,围着很多人在赌罗拉穿过人群罗拉穿过人群,停在一个桌前看赌桌,伸手唯一的筹码压在了黑20罗拉下注完毕裁判说话,看罗拉罗拉看桌陌生人向镜头方向看转轮盘,放小球裁判罗拉捂嘴闭眼深呼吸裁判小球转于轮盘之上罗拉,罗拉睁眼裁判小球停在黑20,上摇到另一个职员A罗拉脸赌桌,推筹码罗拉裁判裁判手指点桌上筹码边说话裁判说话2”3”2”3”1”1.5”3”1.5”1.5”4”2”3”3,5”2.5”3”3”3”4”4”3”2”1.5”5”76777879 特写近特写近移摇移摇裁判说话罗拉后边再一个职员B走到她身后推筹码给罗拉罗拉俯身伸手音乐起1.5”3”2.5”2”80特写把所有筹码继续加在黑1.5”2081近罗拉站直1”82特写裁判不解的脸,转头看A3”83特写A的表情2”84特写摇B的表情,探身和罗拉说话3”85特写推6”(带AB的关系)罗拉回头和B说话86特写摇B的表情5”87特写摇裁判面部,说继续5”推小球转在转盘上3”88特写,纯俯角89特写,纯推压在黑20上的筹码3”俯角90特写-近拉罗拉给小球加油3”推小球转在转盘上3”91特写,侧俯2”92全推罗拉大喊,周围人捂耳朵刺耳尖叫声,急促鼓声93特正跟跟小球转3”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片段二视听分析:盲人老妇的回头引起了自然的曼尼的回头,才看到了乞丐并发生下面的故事。

追乞丐时多用反跟拍,以突 出二人的表情。

撞车一段用多个机位再现了这个事故,剪辑得节奏非常快,给人来不及反应的感觉,就像事故本身。

再次侧跟罗拉闭眼奔跑并自白时推了面部特写,逐渐降格并且音乐减弱带我们进入任务的内心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