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快跑》镜头分析

合集下载

共同坚持到游戏的最后胜利——电影《罗拉快跑》的镜头语言和主题内涵分析(一)

共同坚持到游戏的最后胜利——电影《罗拉快跑》的镜头语言和主题内涵分析(一)

共同坚持到游戏的最后胜利——电影《罗拉快跑》的镜头语言和主题内涵分析(一)【摘要题】环球视域【正文】影片《罗拉快跑》讲述了罗拉为救男友曼尼而不停奔波的故事,是一部借鉴电脑游戏运行方式和操作规则且具有娱乐色彩与叙事智慧的德国电影。

在镜头和段落剪辑上,它也具有电脑游戏的节奏感、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交叉,以及多种电影手法的新尝试。

在主题表现上,表面上消解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否定爱情和死亡的价值,而在深层次上却歌颂人的奋力拼搏、永不放弃和“有所作为”。

是一部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都具有创新和深度,并将二者完美结合的影片。

一、镜头与段落1.镜头: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融合在电脑游戏中,玩家同时具备两种身份:首先,是游戏发展方向的选择者。

玩家可以在游戏告一段落时,从若干选项中决定游戏未来的情节,从而模拟角色遭遇不同的情景。

同时,玩家可以俯瞰角色所处的地理位置、敌友状态和出入路线等——这时的玩家自然如同“全知的上帝”控制着整场游戏。

其次,是参与游戏并发展情节的“主人公”。

玩家在游戏中处于角色模拟状态,行走跑跳、砍杀围歼都由玩家“身临其境”来完成。

甚至玩家在某些规定性情节里会和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体验情感波澜和生死存亡的命运。

玩家和角色合二为一,从而“进入”游戏,具有面对、经历、体验与思索的主观感受和主观视点。

同样,在《罗拉快跑》中也存在着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融合。

片头处,罗拉紧张而力求冷静地在脑海里搜索可以求助的对象。

镜头围绕着罗拉进行360度旋拍和俯拍。

同时快速切入她或迫使自己冷静、或几近崩溃、或沮丧绝望的若干表情的近景,既满足了观众对罗拉全方位的观察兴趣,又烘托出紧张得令人晕眩的气氛。

有“全面报道”又有“焦点访问”,使得节奏有缓有急,生动、活泼、丰富。

接下来是罗拉的面部特写与她脑海中所想到的亲朋好友的近景互切。

在此处存在着三个层面的节奏感。

首先,罗拉与亲朋好友之间:罗拉处于固定镜头前,每隔四秒左右会出现在画面上,而亲朋好友的近景如流水般在画面上快速切换一次性闪过,呈现出罗拉意识的运动感。

用镜头来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电影《罗拉快跑》运动镜头解读

用镜头来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电影《罗拉快跑》运动镜头解读

丝 路 视 野影片《罗拉快跑》在一开场,我们好像在看一场游戏比赛一样,导演这样安排这是在强调这部电影的游戏性。

在这场跟时间赛跑的游戏中,罗拉是主导游戏的玩家,影片用独特的叙述方式分成三个电影段落,分别展现罗拉为了在20分钟内筹到男友所需要的钱,一路狂奔冲破所有障碍,拯救男友曼尼而进行的三次奔跑。

电影中的运动镜头,是镜头语言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需要演员和镜头的高度配合。

在罗拉奔跑的过程中,摄像机一直跟随着罗拉,甚至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会感觉夸张到反正常的人类运动,就是这种奇特的镜头运动形式,会更加表现罗拉当时内心的紧张感。

罗拉第一次开始奔跑,呈现的是罗拉在前边跑,镜头在其后紧跟,一个快速移动镜头切到了罗拉母亲的房间,经过快速前推镜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卡通化了的罗拉急匆匆地跑下来楼梯;进而罗拉跑进了小区,这时镜头移下来,罗拉从远处跑着入画,景别变化从远景、全景、近景再到特写,多景别的变化把罗拉内心的慌张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罗拉奔跑在城市的街道中,镜头分别采用了后跟、侧跟和前跟,景别也在远、全、中、近、特中来回切换,这让观众的视觉聚焦在罗拉身上,不经意间就给观众带来紧张刺激的快感;最后罗拉在人群熙攘的大街上跑,在钢筋混凝土的天桥下跑,镜头也从远景变换到侧跟。

这种运用景别和镜头的紧密切换和运动变化来展现影片的主题节奏,无疑把观众的心理带入到最佳的观影体验。

罗拉第二次奔跑结尾处,罗拉站在路边亲眼看见曼尼被急救车撞死,然后镜头转向从高空垂直俯拍,曼尼安静地躺在马路中间。

悲痛不已的罗拉从画面下方入画,缓缓走近其男友。

这种角色的调度是富有寓意的,当我们看到罗拉从画面下方一步步走到画面中间时,每一步都很沉重,而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无能为力的伤感。

这个镜头颇有些命运的味道,高空垂直俯拍镜头使罗拉和曼尼的身影看起来很渺小,曼尼的生命和罗拉的悲痛在整个大环境下显得是多么微小,罗拉经过激烈的和时间赛跑,却难逃命运的抉择。

《罗拉快跑》分镜头 拉片

《罗拉快跑》分镜头 拉片
6.【打电话】0’33’’(5’33’’~6’06’’) 6-1 (近景)曼尼,正脸打电话右手拿电话,看画面
下方 6-2 (特写)罗拉侧脸打电话 6-3 (近景)曼尼手拿电话在画面右侧哭腔
6-4 (特写)罗拉脸向下看 6-5 (特写)曼尼脸哭腔向下看
6-6 (特写)罗拉闭眼嘘声 6-7 (特写)曼尼捂眼睛左手拿着电话擦眼泪哭腔 6-8 (近景)罗拉侧脸闭眼 6-9 (近景)曼尼左手拿电话,眼睛看画面下面,从

声音
10-34 (近景)曼尼向后看电话亭的外面
10-35 (近景)从外面拍曼尼在里面打电话,对焦到对 面的超市
10-36 (特写)罗拉侧脸劝说曼尼等自己 10-37 (全景)从电话亭里的玻璃向外看到超市全景 10-38 (仰拍)曼尼打电话 10-39 (特写)罗拉正脸劝说曼尼等自己 10-40 (仰拍)曼尼打电话 10-41 曼尼从后面掏出一把枪 10-42 (俯拍)曼尼把枪拿到眼前看 10-43 (仰拍)曼尼打电话,抬头看前方 10-44 (近景)罗拉劝说曼尼 10-45 (仰拍)曼尼打电话,抬头低头看地 10-46 (特写)罗拉侧脸劝说曼尼 10-47 (仰拍)曼尼打电话,激动,暴躁,用枪指了一
前滑过
7-12 曼尼左顾右盼,然后向画面里面走,手里反钩着 衣服
7-13 (近景+仰拍+特写)曼尼坐在地铁座位上,眼睛
向画面右侧看,向上看流浪汉的脸,流浪汉左顾 有风铃声夹
右盼,跌倒
杂其中
7-14 (全景)曼尼起身扶流浪汉
7-15 (近景)两个警察上车,第一个双手拿着本子放 在胸前警察朝向镜头
7-16 (仰拍)曼尼扶起流浪汗,眼睛向前看,流浪汉 眼睛向后看
电话亭外拍,哭腔
7.【回忆—曼尼】(6’06’’~8’11’’) 7-1 (中景+拉镜头)曼尼在右侧指挥停车,黑白画面 7-2 保镖站画面左侧,白车里的人在中间,曼尼在于

以电影《罗拉快跑》为例

以电影《罗拉快跑》为例

以电影《罗拉快跑》为例一、举例理解长镜头和蒙太奇的特征长镜头:是由法国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提出来。

基本上等同于实际时空的镜头画面来表现所摄对象的全过程,单个镜头的时长多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

它排除切换,是一个不经剪辑的画面独立的片断,在一个较长的镜头里往往包含一个完整的段落。

喜欢的例子:1黑泽明在《罗生门》中用各种运动的长镜头形成的不同节奏来强调叙事的主观;2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较完整地运用景深镜头和移动摄影,实现了镜头内的场面调度。

这部影片不仅启示了人们考虑到大景深能为场面调度提供空间,更激起了电影界对长镜头理论的关注;3《火车进站》用的就是一个长镜头。

当时由于摄影技术落后,只能采取固定摄影的拍摄方法。

这个是最初的长镜头的出现,所以被冠名为“原始长镜头”。

蒙太奇: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谈及:蒙太奇是电影艺术家按事先构想的一定的顺序,把许多镜头联接起来,结果就使这些画格通过顺序本身而产生某种预期的效果。

不同类型的蒙太奇举例:平行蒙太奇——根据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名著改编的电影《想左走,向右走》使用平行蒙太奇讲述了心灵交汇的一对情人的美丽故事;交叉蒙太奇——《生死速递》第一段落实从电梯中营救乘客,一方面表现电梯即将下落的危急,另一方面表现警察营救乘客的紧张状态,两者快速交替,产出惊心动魄的效果;对比蒙太奇:《我的父亲母亲》中,运用了黑白与彩色的对比,影片的主体即过去的回忆是彩色,现代反而是黑色,目的是为了突现父亲母亲纯美的爱情和青春。

二、二者在叙事和表现上的异同(1)叙事方法的异同蒙太奇叙事方法的主要特色是时空的跳跃性。

长镜头的局限性在于它只能描述同时同地的故事,而不能象蒙太奇镜头那样实现时空的跳跃。

但是,正因为它的镜头没有中断,则使观众不得不相信镜头所描绘的事物的真实性,这种手法一般在纪录片里经常使用。

有时蒙太奇所表现出的优势是长镜头永远无法企及的,比如交叉蒙太奇,这是永远无法用“同时同地”的长镜头表达的。

《罗拉快跑》分镜头 拉片

《罗拉快跑》分镜头 拉片

7-33 (近景)曼尼回头,虚化警察跟接近曼尼
7-34 (中景)回头看两警察,想冲回车厢,被警察架 住
7-35 (近景)曼尼想回车厢被两个警察抓住,手抓住 门边
7-36 (中景)流浪汉呆滞的看着镜头,关门
7-37 关门,从门里拍外面曼尼被警察摁住的场面
7-38 (特写)袋子
7-39 门关着从里拍曼尼和警察的撕扯,被拉走
3-4 左边小窗口出现流浪汉左侧脸右边小窗口出现警 察的左侧脸,三次白屏后变为正脸,在下方出现 全名
3-5 左边小窗口出现洛尼左侧脸右边小窗口出现吉嘉 的左侧脸,三次白屏后变为正脸,在下方出现全 名
3-6 左边小窗口出现银行员工左侧脸右边小窗口出现 父亲合作伙伴的脸的左侧脸,三次白屏后变为正 脸,在下方出现全名
从画面右走出去 9-3 (特写)曼尼悲伤的表情打电话 9-4 (特写)洛尼侧脸,把一个手指做成‘一’状放在曼
尼脸上,洛尼从画面右侧走出,顺手打了曼尼一 耳光
10.【罗拉家】(8’31’’~12’10’’) 10-1 (特写)曼尼悲伤的表情打电话 10-2 (特写)罗拉侧脸,打电话 10-3 (特写)曼尼侧脸打电话 10-4 (特写)罗拉侧脸,打电话 10-5 (特写)曼尼侧脸打电话
有敲锣的声 音并且随着 照片的越远 越快,速度 越来越快
7-71 (仰拍)自由女神像
7-72 (近景)洛尼黑白照片站在墙前
7-73 (大远景)埃及金字塔前有人下跪祈祷,后两人 骑骆驼上
7-74 (近景)洛尼黑白照片站在墙前
7-75 (大远景)泰国佛像
7-76 (近景)洛尼黑白照片站在墙前
7-77 (大远景)泰国驯兽师给大象浇水
头往右下角偏
8.【现实】(8’11~8’16’’) 8-1 (俯拍+特写)罗拉打电话 8-2 (近景)曼尼在电话亭里打电话 8-3 (俯拍+特写)罗拉打电话 8-4 (特写)罗拉打电话,悲伤的表情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doc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doc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doc
在罗拉叙述为什么迟到没去接曼尼以及曼尼在回答为什么把钱弄丢的时候,导演在设置镜头上一个很独特的地方。

展现罗拉回忆叙述的故事情节运用了加速镜头,不仅与影片的快节奏相呼应,与故事的紧张发展相一致,并且在这部三段式叙事结构的电影中很好的节省了时间。

第一段中:
罗拉的快速奔跑大多都运用了跟镜头,将观众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罗拉的身上,直到罗拉在奔跑的过程中遇到了推着儿童车的妇女,镜头顺势从罗拉身上转移到妇女身上,从而告诉观众,罗拉的命运会引起妇女命运的改变,或者说罗拉和妇女的相撞会令妇女有变化。

在罗拉去找她爸爸的途中,展现他爸爸和情人的近景,特写等镜头都是晃动的,暗示了两人关系的不稳定性,说明是情人关系,并且是被隐藏的。

而罗拉去找爸爸后,罗拉和爸爸的镜头同样是晃动的,两人的关系同样是不稳定的,而此时情人的镜头是固定的,暗示其地位发生转变。

展现罗拉的镜头都是快速移动的跟镜头,以及其他推拉镜头,而表现曼尼时都是固定镜头或是缓慢移动的镜头,在导演设置镜头时,很巧妙的告诉观众在影片中罗拉的地位是明显高于曼尼的,在罗拉与曼尼的关系中罗拉处于主动地位,对事件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曼尼处于被动地位。

第二段与第三段的镜头运用与第一段大同小异。

精品资料。

罗拉快跑S

罗拉快跑S

1.运动镜头设计
电影全片都在叙述“二十分钟的爱情营救”,伴随的是一种紧张激烈、争分夺秒的气氛,因此全片都以运动镜头为主。

摄影多采用跟移的方法,渲染曼尼和罗拉两人奔跑的过程。

导演还特意制造奔跑拍摄时候的前景与背景,当人物主体运动的时候,加上摄影机的运动,那么激动紧张的氛围就油然而生。

摄影在拍摄过程中有意减少支架的运用,既而呈现出一种镜头晃动感,以配合当时情境下的紧张氛围。

2.剪辑手法
快速剪辑是本片的另一大特点。

每一组画面停留只有几格时间,甚至连给观众看清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切到下一镜头。

3.声音设计
影片声音方案的核心是主观声音为主,配以少量客观音响,这样的安排与影片的非纪实性相吻合。

快节奏音乐贯穿于影片始终,通过音乐来渲染气氛,同时通过音乐来加快影片节奏,一举两得。

4.影片色彩
与众人的黑白两色相反,导演赋予了罗拉鲜艳刺目的红色。

导演了为了强调罗拉,赞美罗拉,他将罗拉以及与罗拉周遭的一切都用红色表现,给予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5.拍摄手法
首先,摄影采用许多不规则的构图方式。

其次,影片多次运用仰拍、升格的方式来表现导演对罗拉的赞美。

此外,为了更好的讴歌罗拉,导演采用升格、仰拍镜头,将罗拉的形象最大化的放大:红发飘飘的罗拉,为了曼尼、为了爱情,不停地奔跑。

浅析德国电影《罗拉快跑》

浅析德国电影《罗拉快跑》

浅析德国电影《罗拉快跑》电影的历史一直伴随着不停的艺术创新和类型的丰富。

每一种新类型影片的产生总会让人感觉惊喜不已。

1998年的德国电影《罗拉快跑》就是这样一部震撼所有年轻观众的作品。

导演汤姆·提克威是一个在电影、电子游戏和电视视听媒介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电影人。

他从独特的游戏视角创作了这一部非常别致而又蕴涵丰厚的影片,下面我们将主要从影片的蒙太奇手法应用这个方面来对这部电影对进行分析。

影片的片头一开始便引用了艾略特的一段话:“我们不可能放弃进行探索,探索的终极将是开始时的出发点,让我们重新认识它吧”。

紧接着是一个“诡异”的钟摆左右摆动着。

然后镜头由俯视角度慢慢上移出现一个指针快速走动的钟表,镜头慢慢拉近到钟表上的一个鬼怪式的装饰物,紧接着它大口一张,镜头黑场。

随后出现了移动的人群,拍得很虚幻,随之节奏感很强的电子音乐进入,镜头不时定格在一个个茫然的脸上(后来在片中出现的人物)。

同时画外音进:“人类也许是这个星球最神秘的生物,一个充满疑团的奥秘。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怎能确定自以为是知道的是什么东西?为何会相信事物?数不尽的没有答案的疑问,即使有答案也会衍生出另一个疑问,下一个答案又衍生下一个问题。

但最终是否与原来是同一问题,同一答案?这时一个警察闪现出来,说道:“球是圆的,游戏只有90分钟。

其他一切均属理论。

”说完,拿起了一个足球,足球被他一脚重重的踢飞。

镜头拉远,人群迅速变换成字母,出现电影的名字:LOLE RENNT。

这里球飞的音效和快速变幻的人群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罗拉快跑》这部影片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色彩和音乐,就是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不同形式的蒙太奇,与别的导演的蒙太奇有明显不同,画面转换的速度很快,使得影片十分流畅,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展现出远远超过时间长度的内容。

它们三者的糅合使得影片的可视性大大加强,动感十足,情节紧张连凑。

影片的影像有三分之二是罗拉奔跑的镜头,因此给我们呈现出一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拉快跑》镜头运用
故事的开始,有节奏的加速移动的镜头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镜头移动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紧迫,从一开始就把观众直接的带入到了影片紧张的故事情节当中。

并且推镜头从城市的大远景推进到罗拉家的电话,暗示罗拉只是茫茫大众中的普通分子,具有普遍性,罗拉的经历可能会是每个人的经历,包括观众。

罗拉接起电话,先出现曼尼的背影,之后罗拉的一句话“怎么了?你在哪?”然后又是一个快速移动的推镜头,推动到在电话亭里无助的向罗拉倾诉的曼尼,两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并且无形中告诉观众罗拉和曼尼是会引出一个快速发展,紧张的故事的。

在罗拉叙述为什么迟到没去接曼尼以及曼尼在回答为什么把钱弄丢的时候,导演在设置镜头上一个很独特的地方。

展现罗拉回忆叙述的故事情节运用了加速镜头,不仅与影片的快节奏相呼应,与故事的紧张发展相一致,并且在这部三段式叙事结构的电影中很好的节省了时间。

在罗拉与曼尼打电话的时候,虽然是曼尼遇到麻烦,但两个人的特写镜头中,导演把罗拉的面部特写设置的明显大于曼尼的面部特写,隐喻了罗拉是决定两个人命运的主要人物,曼尼的发展是依赖罗拉的,并且被罗拉左右。

第一段中:
罗拉的快速奔跑大多都运用了跟镜头,将观众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罗拉的身上,直到罗拉在奔跑的过程中遇到了推着儿童车的妇女,镜头顺势从罗拉身上转移到妇女身上,从而告诉观众,罗拉的命运会引起妇女命运的改变,或者说罗拉和妇女的相撞会令妇女有变化。

接下来展现推儿童车妇女的命运的时候,不是运用摄像机拍摄,而是使用照片的方式简洁明了的展现出来,既不会喧宾夺主,又能在短时间内把妇女的命运交代清楚,之后在展示买自行车的人以及银行职员的后来命运发展同样如此。

在展现完妇女的命运后,镜头又从大全景回到罗拉的身上,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回来。

在罗拉去找她爸爸的途中,展现他爸爸和情人的近景,特写等镜头都是晃动的,暗示了两人关系的不稳定性,说明是情人关系,并且是被隐藏的。

而罗拉去找爸爸后,罗拉和爸爸的镜头同样是晃动的,两人的关系同样是不稳定的,而此时情人的镜头是固定的,暗示其地位发生转变。

展现罗拉的镜头都是快速移动的跟镜头,以及其他推拉镜头,而表现曼尼时都是固定镜头或是缓慢移动的镜头,在导演设置镜头时,很巧妙的告诉观众在影片中罗拉的地位是明显高于曼尼的,在罗拉与曼尼的关系中罗拉处于主动地位,对事件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曼尼处于被动地位。

曼尼抢超市之前,使用了罗拉和曼尼的两个镜头平分了画面的方法,此时,罗拉和曼尼的命运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并打破了罗拉占主动地位的形势,建立了一种平行的二人关系。

并且慢镜头运用,更让人更感到了一种紧迫与揪心,给观众时间来产生与主人公的共鸣。

两人抢钱之后,晃动的奔跑慢镜头,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直到罗拉中枪。

罗拉面部特写的推镜头,画面渐渐变红,出现了两个人的回忆画面,之后下落的钱袋、下落的电话以及罗拉的镜头快速交替出现,故事进入第二段。

第二段与第三段的镜头运用与第一段大同小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