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铰链四杆机构演化教案

铰链四杆机构演化教案

江宁中专教案
教师秦文卫课题(课时)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授课班级11机电(1)授课时间2013.6.5
授课地点1A-104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特点及应用
2.能判断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的类型
3.感受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的特性
教学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特点及应用教学难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的类型判断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复习引入】
1.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些类型?
2.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些性质?
3. 铰链四杆机构还能实现什么运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提问、引导、点

思考、回答
【新授】
演化方法:1.改变相对长度;2.改变形状;3.改变固定件
一、曲柄滑块机构:
1、组成
2.演化
3. 功用
4. 行程
5.急回特性
6. 死点位置
7.应用实例
8.偏心轮机构
二、导杆机构:1.演化方法
2.类型判断
3.应用实例
4.摆动导杆机构播放动画并讲

演示模型、提出
问题、引导结论
听讲、观看、
思考
观看、思考、
讨论、分析、
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教学反思。

(完整版)《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教学设计

(完整版)《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教学设计
拓展练习:
练习二:对心式曲柄滑块机构中,
新欲望,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和积
滑块的行程与曲柄长度的关系?
通过想一想、做一做、看一看等环节,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思维,提示学生运用 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巡视指导,参与交 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顾旧知,交 流展示。
极大胆的创新精神。
1由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小结,自我评
(2)局域网
(3)城域网
(4)校园网
(5)因特网
(6)其他
2.学习资源类型(打V)
(1)课件V
(2)设计工具V
(3)专题学习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V
(5)案例库
(6)题库
(7)网络课程
(8)其他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
教师展示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flash动画,供学生观察和分析;并从网上下载一些曲柄滑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无急回特性)
迁移、扩展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探究活
探索研究: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有急回特性)
动,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一步
(二)演示应用实例
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曲柄滑块机构的应用设计
让学生直观感受应用实例,激发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感 受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与生活息 息相关。
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六、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2)
(1)课堂提问2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2
(6)其他
2•测试内容
由学生自己表达设计思路,其他冋学从其所选主题、素材的选取和有无创新等不冋角度进 行评价。
教学环节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说课课件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说课课件
——《机械基础》
目录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目录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课程性质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课程《机械基础》
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作用
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分析
课程性质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学情分析
试题库
一、扫一扫
二、想一想
视频库
头脑风暴
教学过程
板 书 设 计
模块四:常用机构
项目一:平面连杆机构 任务八: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探索任务一: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 演化方法: 运动特性: 应用实例: 探索任务二:偏心轮机构的演化 演化方法: 应用实例: 探索任务三:导杆机构的演化 演化方法: 应用实例:
知识储备
在学习本任务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铰链 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和基本性质,具 备了探究本任务内容的理论基础。
目录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过程设计 学时分配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主线
翻转课堂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 化的完整工作任务
2)初步学会偏心轮机构、 导杆机构的演化方式及应用。
1)通过知识碎片化管理, 让学生感受“做中学,做中 教”求变思维的探究过程。 2)通过观察—设计—讨 论—归纳等程序,让学生经 历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

铰链四杆机构教案(公开课)

铰链四杆机构教案(公开课)

铰链四杆机构教案(公开课)1000字一、教学目标1.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和设计方法;3. 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2. 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和机构设计方法;3. 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经典案例分析法:通过学习经典的铰链四杆机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运动特点和设计方法;2. 实验教学法:通过小组实验,让学生亲手搭建铰链四杆机构,并观察其运动规律;3. 讲解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步骤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20分钟)a. 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和基本结构;b.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和分类;c. 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点。

2. 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和机构设计方法(60分钟)a. 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法,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和机构设计方法;b. 讲解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和设计方法,并结合图示进行演示;c. 利用小组实验让学生亲手搭建铰链四杆机构,观察其运动规律,并体验设计的过程。

3. 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20分钟)a.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领域;b.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在机械工程、汽车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对铰链四杆机构的理解程度;2. 实验报告的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来评价其动手实验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3. 学生的提问回答: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来评价其对铰链四杆机构的理解程度和交流能力。

《铰链四杆机构》教学设计

《铰链四杆机构》教学设计

《铰链四杆机构》教学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教学设计一、课程和任务分析《机械基础》是机电专业中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了机械零件的材料、受力分析、机械传动及液压传动相关知识和常用机构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等。

本节课是掌握各机构的运动特性和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基础。

前次课已经学习了运动副的概念、分类及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且对实物进行分析。

而本次课的重点是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的方法及曲柄摇杆机构运动特性分析和应用。

二、教学目的1、明确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断。

2、了解不同类型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

3、明确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及应用三、教学重点1、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别。

2、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及应用分析。

四、教学难点明确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五、课前准备1、四个设定长度的杆,并在指定位置加工出小孔:四个小螺栓或曲别针(每桌一组)。

2、家中(或市场)观察缝纫机工作时的运动情况或进行操作。

六、教学设想(教法、学法)因为本课程时间性很强,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中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学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通过教具来加强感性认识,并提出相关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形成概念,加深理解和记忆。

教法:讲授演示结合法教具:四杆机构、挂图七、课时安排:(1课时45min )八、课前提问:(4min )①什么是铰链四杆机构?②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杆的名称九、导入新课:(1min )铰链四杆机构中,机架和连架杆总是存在的,但是曲柄不一定存在。

那么我们来分析在一个四杆机构中曲柄是否存在呢?他又有那种基本形式呢?十、教学过程:(30min )(师生互动)§6-1平面连杆机构二、铰链四杆机构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①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别a: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得理解概念及“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让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四杆机构按要求在给定位置用螺栓连接,之后放好。

b:拿出自己课前做好的四杆机构进行演示(演示过程,变换主动件)。

铰链四杆机构教案

铰链四杆机构教案

铰链四杆机构教案课题:铰链四杆机构教学目标: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组成2、熟练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判别方法3、灵活应用四杆机构教学重点: 判别方法及应用教学方法:讲授、启发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按接触形式的不同,运动副可分为哪几种?2、抽屉的推拉运动属于副。

为什么?导入新授: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和组成1、定义:铰链四杆机构是指四个构件通过铰链(转动副)联结而成的机构。

2、组成:(如图所示)(1)被固定的杆4被称为机架(2)不直接与机架相连的杆2称之为连杆(3)与机架相连的杆1和杆3称之为连架杆。

连架杆的两种状态:a、凡是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称之为曲柄,如电扇的翼片。

b、只能在小于360°的某一角度范围内作往复摆动的连架杆称之为摇杆。

如把教室的门抽象为一个杆件则为摇杆。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判别方法1、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铰链四杆机构根据其两个连架杆的运动形式不同,可以分为(1)曲柄摇杆机构若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一个是曲柄而另一个是摇杆的机构。

(2)双曲柄机构如果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都能作360°整周回转的机构。

(3)双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都在小于360°的某一角度内作摆动的机构。

2、判别方法:(1)、最长杆与最短杆之和大于其它两杆之和;无论以哪个杆为机架,都是双摇杆机构。

(2)、最长杆与最短杆之和小于或者等于其它两杆之和:①若取最短杆相邻的任一杆为机架,则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最短杆为曲柄。

②若取最短杆为机架,则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③若取最短杆相对的杆为机架,则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想一想:该四杆机构是什么机构?三、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1.曲柄滑块机构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如果以一个移动副代替摇杆和机架间的转动副,则形成的机构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它能把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或作相反的转变。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1、曲柄摇杆机构(1)汽车前窗的刮雨器。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学反思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学反思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学反思《平面连杆机构》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中的重要内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是该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中最为典型的机构,它可以演化为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多年教学发现,学生的基础不同,虽然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应用知识时表现出的困难程度有差别,但由于缺乏直观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会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针对现在所任教的单招学生教学对象,设计了一堂课堂教学并进行了实施,本文对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以在今后教学中有所借鉴,提高教学效果!教情、学情分析:任教学生为单招班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与学习态度较不是太好。

本节课是一堂复习课,在第一轮新课教学中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因学生对机构的应用缺少感性认识,理解时表现出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加直观)、采用课堂自主―研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力图使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更加透彻!教学目的的制定: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演化机构的结构组成及运动原理(认知目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在实习或生产中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能力目标);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互动、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进行热爱专业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情感目标)。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选择:本节课采取课堂自主――研究的教学方法,课前让学生先进行自学,课堂上教师对总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采用引导教学法代替传统的填鸭式,先示出引导问题,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层层递进,逐个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训练和拓展;为弥补学生想像能力的欠缺、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可采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对演化机构的应用(结构组成和运动原理)可从Internet上搜索多种教学素材(录像、实物等),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如下:一、思维引入:1.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及判断方式?2.急回特性判定及其应用意义?3.曲柄摇杆机构死点产生条件、位置、克服方法、应用?4.列举实际生产生活中三种典型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还存在哪些其他形式的四杆机构?二、思维启发演绎:(一)曲柄滑块机构1.演化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析曲柄滑块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3-3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3-3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一、组织教学(3分)二、回顾复习(1分)三、导入新课(1分)四、内容讲授(15分)<检查出勤,填写课堂记录单>师生致礼、点名、检查学生学习准备情况、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

<复习提问>1、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叫急回特性?如何确定?3、为何会有死点位置?<导入新课>铰链四杆机构还可演化成其他机构,并了解这些机构在实际中的应用<讲授>一、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是具有一个曲柄和一个滑块的平面四杆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图7—15a)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使同学们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宣布上课对上一节课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增强记忆,温故才能更好的知新。

引导教学讲解法结合实际。

内容讲授(25分)内容讲授(40分)图7—15b)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在机架4上制作一与C点同样轨迹的圆弧槽,并将摇杆3做成弧形滑块置于槽中滑动。

这时,弧形滑块在圆弧槽中的运动完全等同于转动副D的作用,圆弧槽的圆心即相当于摇杆3的摆动中心D,其半径相当于摇杆3的长度CD。

图7—15c)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若再将圆弧槽的半径增加至无穷大,其圆心D移至无穷远处,则圆弧槽变成了直槽,置于其中的滑块3做往复直线运动,转动副D演引导教学讲解法结合实际。

讲解、根据图片看图片讲练结合让老师指正为曲柄回转中心A至经过C点直槽中心线的距离,称为偏距。

当e≠0时,称为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a 曲柄滑块机构b 摆动导杆机构c曲柄摇块机构d移动导杆机构小结作业教学反思解:曲柄存在条件最短杆和最长杆之和应小于其他两杆之和。

200+450 =650<300+400=700所以,该机构中有曲柄存在,当以AD、BC杆作为机架时,可得到曲柄摇杆机构,如果以CD作为机架,会得到双摇杆机构,如果以杆AD作为机架,会得到双曲柄机构。

1、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曲柄滑块机构2、导杆概念,导杆机构。

3、本章小结(1).铰链四杆机构的各构件的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任务驱动法

探究一: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
(1)探究曲柄滑块机构演化过程、运动特点。
(2)探究两种曲柄滑块机构是否存在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
探究二:偏心轮机构的演化
探究三:导杆机构的演化及分类
多媒体flash动画
思考并观察
提出任务
(2)演示法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应用实例
将任务
案例中的内容贯穿到知识点中讲解

置作

学生任务案例分析,
教师讲评
学生应
用案例创新设计
flash动画模拟演示
任务引入
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当堂内容当堂消化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演示曲柄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
引导学生比较结构上的不同,
提问:它们的不同在哪里?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兴趣,由学生能观察到的事物引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授课对象:中职一年级机械专业学生。
专业能力需求: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学生将来要跨
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所以他们需要具有:
①分析机械功能及使用机械的能力;
②自主学习及创新发展的能力。
学习态度分析:学生普遍基础差,缺乏学习动力,但自尊心强,渴望受重视。大部分学生缺乏
多媒体flash动画
观察-分析-讨论
演示动画
(3)体验法
指导评价
(4)其他
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竞争
(2)协同√
曲柄滑块机构的应用设计
设计材料
设计、展示
指导评价
(3)辩论
(4)其他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学习目的介绍
介绍任务案例的背景资料下达学习任务
对机械的感性认识, 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但对于实
践性强的课程有一定的好奇心。
学习起点能力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的判别方
法和基本性质,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多媒体教室√
3.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1、曲柄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在结构方面有哪些不同?
2、探究两种曲柄滑块机构是否存在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
3、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一种自动送料机构,并把它展示给同学们?
4、改变曲柄滑块机构中运动副的大小,会成为什么机构?
5、以曲柄滑块机构中不同的构件为机架,会成为什么机构?
通过flash动画展示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方式及运动特点,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利用观察-讨论-设计等形式,结合质疑、引思、讨论、归纳等程序,解决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方式及运动特点。
教学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教学难点:含有一个移动副的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形式及特点。
思维的探究过程。
2)通过讲练结合方式让学生经历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讨论-设计等形式,培养学生勤思善想、乐于动手、团结合作的
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感
悟知识的力量,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四、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情境
(2)问题情境√
(3)虚拟情境√
(4)其他
2.学习情境设计
让学生们分成组,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发挥骨干作用。让每组学生选出代表发言,展示本小组的设计成果,让同学们欣赏。本节课的任务是学生们自主展示与评价作品。
五、学习活动组织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2)局域网
(3)城域网
(4)校园网
(5)因特网
(6)其他
2.学习资源类型(打√)
(1)课件√
(2)设计工具√
(3)专题学习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
(6)题库
(7)网络课程
(8)其他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
教师展示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flash动画,供学生观察和分析;并从网上下载一些曲柄滑块机构的应用实例供学生进行设计参考。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教学设计
设计者
案例摘要本课要求学生在幻灯片中运用已学知识主动探究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与方法,并灵活运用于设计之中,进一步掌握曲柄滑块机构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题目
第六章常用机构第一节平面连杆机构
所属学科
机电
学时安排
1课时
年级
14机电
所选教材
《机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世维编著第二版)
引导学生回忆急回特性及死点位置的判别方法,观察动画演示,把抽象难懂的问题变得形象化,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获得答案,突破了难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直观感受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感受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掌握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过程,并能利用演化得来的曲柄滑块机构理解生活中
的实例。
2)初步学会偏心轮机构、导杆机构的演化方式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质疑、引思、讨论、归纳等程序让学生感受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和求变
探索研究:
探究一: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
(1)探究曲柄滑块机构演化过程、运动特点
(二)探究两种曲柄滑块机构是否存在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
成果:
死点位置:有两个(以滑块为主动件)急回特性: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无急回特性)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有急回特性)
(3)演示应用实例
(四)曲柄滑块机构的应用设计
通过演示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第六章常用机构第一节平面连杆机构的知识拓展与延伸部分,是在学习了铰链四杆机构的基础上,对本部分内容的演化与创新,内容涵盖的知识点虽然不多,但理论性强,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深化和延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能力及勇于创造、创新的优秀职业道德素养,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职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