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曲赏析听辨题整理教学资料.docx
中外名曲赏析以前的听辨

1812序曲正式听音:虽然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1812序曲》,但是严格的说来它也是属于标题音乐一类,因为它有着文学性和描绘性的标题,并有着较为具体的表现内容。
乐曲的引子首先从一首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开始,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舒缓演奏十分鲜明的表达了俄罗斯人们宁静安详的生活,此时你应当听到大提琴和中提琴相继演奏时的位置变化。
到了(1:18)左右,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但是此时的音乐节奏也在逐渐的加快,庄严的木管乐器也愈来愈多的表现出紧张的氛围,预示着战争的阴云正逐渐的笼罩着俄罗斯。
随着(1:53)左右的一声定音鼓,你会听到低声部开始出现了一种急促而又惊惶不安的节奏,即象征法军的入侵已打破俄罗斯人民安宁的生活,又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入侵事件的反应。
这时你可以听到一个音调柔和动人、如泣如诉的主题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2:46)声部轮流传递。
(2:53)和(3:01)左右,会有两次鼓钹对击,此时你应当听到钹所发出的足够的泛音,音乐的速度开始不断地加快,音响也不断地增强,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
在(3:12)左右,一个全新的主题出现,它描绘了俄罗斯军队的情形,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已经开始了对侵略者的抵抗,(3:26)在乐队的左后侧,你会听到急促的军鼓声,在小军鼓背景的衬托下,木管乐器和法国号奏出一个号召性的合奏主题,这个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随后是一个短暂的休止(4:25)左右,音乐转入快板部分(4:28)左右。
乐曲进行至此,速度已明显的加快,此时开始了描写俄罗斯军队对入侵者的抵抗。
乐曲在强烈而又快速的主题中进行着,如果你的系统解析力还不错的话,你会在(4:36)左右听到乐曲中夹杂的一连串类似马蹄的声音,在(4:50)的时候,更是有一声不易察觉的类似击剑的声音混杂在乐曲之中,到了(5:08)左右,法国号和短号相继奏出《马赛曲》,激昂的《马赛曲》的反复奏出,表现着拿破仑的军队一路东进,长驱直入俄罗斯的腹地。
南京市中学音乐教师 百首中外名曲听析 导听参考

附一:南京市中学音乐教师“百首中外名曲听析”导听参考(共计……分,每个乐曲片段间有15秒钟的间隔时间)一. 听录音,分辨主奏乐器音色,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入相应的空格中(共……分,每小题……分,每个乐曲片段间将有8秒钟的间隔时间)A. 长笛B. 葫芦丝C. 口哨D. 小提琴E. 编钟F. 木琴G. 竹笛H. 筝I. 板胡J. 二胡二.听录音,分辨作品名称,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入相应的空格中(共……分,每小题……分,每个乐曲片段间将有8秒钟的间隔时间)A. 贝多芬《第五交响乐》B. 李焕之《春节序曲》C. 聂耳《金蛇狂舞》D. 京剧《红灯记》片断E. 戈塞克《嘎沃特舞曲》F. 东北民歌《茉莉花》G. 广东音乐《鱼打芭蕉》 H.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I. 德彪西《水中倒影》 J. 黄自《踏雪寻梅》三. 听录音,按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提前括号内(共……分,每小题……分,每个乐曲片段间将有20秒钟的间隔时间)1. 你所听到的乐曲名称为 __________。
A. 二泉映月B. 春江花月夜C. 花好月圆D. 弯弯的月亮2. 你所听到乐曲是用 __________ 演奏的。
A. 钢琴B. 钢琴和弦乐器C. 钢片琴D. 小提琴3. 该乐曲的原作者是 __________。
A. 刘天华B. 闵惠芬C. 华彦钧D. 刘诗昆4. 该乐曲最早是用 __________ 演奏的。
A. 钢琴B. 小提琴C. 二胡D. 二胡与小乐队5. 世界级著名指挥家 __________ 曾为该曲感动得流下眼泪。
A. 卡拉扬B. 彭修文C. 小泽征尔D. 伯恩斯坦四. 听录音,按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提前括号内(共……分,每小题……分,每个乐曲片段间将有20秒钟的间隔时间)1. 你所听到的是一首 __________ 歌曲。
A. 女低音独唱B. 女中音独唱C. 女高音独唱D. 童声独唱2. 歌曲中所赞美的是 __________。
幼儿园中外名曲欣赏教案 幼儿园音乐欣赏

幼儿园中外名曲欣赏教案一、引言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名曲欣赏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欣赏名曲,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修养,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提高幼儿的美感和情感体验能力。
中外名曲的欣赏教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中外名曲欣赏教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中外名曲欣赏教案的意义1.培养幼儿的音乐修养通过名曲的欣赏,可以让幼儿接触到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幼儿的音乐修养,提高其音乐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2.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名曲是经典的音乐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通过欣赏名曲,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其对音乐的喜爱和热爱。
3.提高幼儿的美感和情感体验能力名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感人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欣赏名曲,可以提高幼儿的美感和情感体验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
三、中外名曲欣赏教案的设计1.《茉莉花》的欣赏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茉莉花》这首我国民歌的故事,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2)教学准备:播放《茉莉花》音乐录音,准备相关图片和故事书。
(3)教学过程:通过播放音乐,讲解故事,展示相关图片,让幼儿了解《茉莉花》的故事背景和曲调特点,帮助幼儿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4)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音乐的反应和理解程度,进行情感体验的评价。
2.《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的欣赏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这首经典英文儿歌的内容和意义,感受其中的美妙旋律。
(2)教学准备:播放《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音乐录音,准备相关图片和故事书。
(3)教学过程:通过播放音乐,讲解歌曲内容,展示相关图片,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含义和传达的情感,感受其中的美妙旋律。
(4)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歌曲的反应和理解程度,进行音乐情感的评价和交流。
《中外音乐作品赏析》复习提纲

《中外音乐作品赏析》复习提纲一、元杂剧四大代表人物简介及其代表作品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
号已斋(一作一斋)。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元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详。
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
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从他的散曲作品中,约略可以知道,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宠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
中外名曲音乐欣赏(含5篇)

中外名曲音乐欣赏(含5篇)第一篇:中外名曲音乐欣赏中外名曲赏析心得体会一个学期的中外名曲赏析课即将结束,在此感谢老师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
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学了《中外名曲赏析》之后,恍然大悟。
原来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你一定要知道这首作品的时代背景,同时自己不能带太多自己的东西去听。
在听的时候自己要适当的投入进去,带有感情色彩的去品味它。
这样才能从中体会到她的精华,欣赏到她诱人的地方。
现在的我不再是乐盲了,我也不承认了。
在没学《中外名曲赏析》之前可以这样说,但现在不能了……以前的我只知道盲目的听一些自己认为好听的歌,什么都不知道,可以说就是一个乐盲。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如今已是学期将末,中外名曲赏析课也即将结课。
虽然只是进行了短短的几节课的学习,但这却是我音乐学习上的重大转折。
在此之前,我只是肤浅的认为音乐就是歌曲,就是节奏,就是各种乐器的复合,也就只能简单地根据自己的感觉分出一段音乐好听与否。
但是通过这几节课对乐理基本知识的学习,对一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音乐形式的简单欣赏,使我从简单“听歌”这样肤浅的理解,到懂得该如何分析一段乐曲,如何欣赏一段乐曲,也能简单的理解乐谱中的一些符号及其意义。
也更深刻理解了音乐的内涵,音乐其实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
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
(具体)中外名曲赏析复习总结.doc

《中外名曲赏析》复习提纲填空: 中外乐器、作家、作品考试时间:2012年12月17日星期一19:00—20:30 (B楼315)简述:作家、国籍、作品、作品体裁、创作背景、历史地位等论述:评价莫扎特,并介绍其作品。
乐器:一、中国乐器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金一一编钟;石一一磬;土一一1员;革一一鼓;丝一一琴、瑟;木一一板、敌(yu);匏一一笙、竽;竹一一笛、箫。
(-)吹奏乐器1、笛子;2、喷呐;3、笙;4、管子。
(-)拉奏乐器1、二胡;2、京胡;3、马头琴。
(三)弹奏乐器1、古琴;2、琵琶;3、筝。
(四)打击乐器1、编钟;2、锣;3、鼓;4、达甫。
二、西洋乐器(一)木管乐器1、长笛;2、短笛;3、双簧管;4、英国管;5、单簧管;6、大管。
(二)铜管乐器1、圆号;2、小号;3、短号;4、长号;5、次中音号;6、大号。
(三)弦乐器1、小提琴;2、屮提琴;3、大提琴;4、低音提琴。
(四)打击乐器1、定音鼓;2、小军鼓;3、大鼓;4、钺;5、铃鼓;6、沙槌;7、三角铁;8、响板;9、钟琴;10、木琴器乐作品中国作品二胡曲《江)可水》作家黄海怀,体裁二胡独奏曲,有一种凄怆哀怨的情绪,广为流传。
黄海怀, 中国湖北。
黄海怀的二演奏细腻柔润,韵味独特,尤其是他的运弓,犹如太极长拳,秀美内在,绵绵不断。
黄海怀的艺术创造力,更直接表现在他的代表作《赛马》和《江河水》上。
1962年,黄海怀将东北民歌《江河水》改编为二胡独奏曲,取得成功。
《空山鸟语》是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曲。
《空山鸟语》是一首技巧性很强的二胡独奏乐曲,是刘天华学习、借鉴西洋音乐创作和表演手法的成功实践,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
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中群鸟欢鸣、生机盎然的优美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颂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在此曲屮,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
中外名曲欣赏教案

中外名曲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外名曲的基本背景和特点;(2)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外名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3)能够辨别和演唱中外名曲中的片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掌握中外名曲的差异与共性;(3)采用实践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高雅的生活品味。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名曲:(1)《茉莉花》(2)《长城谣》(3)《黄河大合唱》2. 外国名曲:(1)《四季》(2)《土耳其进行曲》(3)《欢乐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中外名曲的基本背景和特点;(2)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外名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中外名曲的差异与共性的辨识;(2)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审美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中外名曲的概念和意义;(2)引导学生关注中外文化在音乐领域的交流与影响。
2. 教学内容展示:(1)中国名曲:《茉莉花》、《长城谣》、《黄河大合唱》;(2)外国名曲:《四季》、《土耳其进行曲》、《欢乐颂》。
3. 欣赏与分析:(1)教师播放中外名曲片段,学生认真聆听;(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名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3)对比分析中外名曲的差异与共性。
4. 实践演唱:(1)学生分组演唱中外名曲片段;(2)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评价;(3)选拔优秀演唱团队进行汇报演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能力:通过汇报演出,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2. 学生欣赏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中外名曲的欣赏和理解程度;3. 学生审美情趣: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品味。
中外音乐欣赏复习题.doc

2016年中外音乐欣赏自考复习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B表示什么曲式形式(B )A单一部B单二部C单三部D回旋曲式2.交响曲在创作上越来越(A )A.自由化B.表现风格C.情绪化D风格化3.A-B-A表示什么曲式形式(B )A单二部B单三部C回旋曲式D奏鸣曲式4.无言歌(song without words)这一体裁是由哪个作曲家首创?(A )A门德尔松B海顿C柏辽兹D贝多芬5. A-B-A-C-A ・.・A表示什么曲式形式(C )A单二部B单三部C回旋曲式D奏鸣曲式6.《二泉映月》是哪种乐器的代表曲目?(A )A二胡B琵琶C竹笛D扬琴7.描绘自然风情的交响乐大师(B )A.,门德尔松B.格里格C.莫扎特D贝多芬8.《十面埋伏》是哪种乐器的代表曲目?(C )A扬琴B中阮C琵琶D啧呐9.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是(A )A.海顿B.莫扎特C.巴赫D舒曼10.协奏曲产生于19世纪的(A )A.意大利B.法国C.英国D波兰11.《梁祝》是哪种乐器的代表曲目?(D)A长笛B黑管C萨克斯D小提琴12.按照纯五度排列起来的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为(A )A.五声调式B.七声调式C.小调式D.大调式13.在五声调式中,五个音按音高顺序依次排列为(A )A.宫商角徵羽B.宫徵商羽角C.羽角宫商徵D.宫商羽角徵14.扬琴属于(A )A拉弦乐器B弹拨乐器C吹管乐器D打击乐器15.奏鸣曲《月光》的作者是(C )A莫扎特B舒曼C贝多芬D瓦格纳16.《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一首(C )A中胡B笛子C琵琶D中阮17.曲式中最小规模的完整结构单位(C )A乐节B乐段C乐句D动机18.莫扎特在交响乐的发展史上主要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A )A.回旋曲B.协奏曲C.变奏曲D奏鸣曲19.在交响乐队中使用最多的鼓是(C )A.大鼓B.小鼓C.定音鼓D小军鼓20.木管乐组中的长笛、双簧管、大管都属于(C )A.打击乐器B弹拨乐器 C.气鸣类乐器D拉弦乐器二、名词解释(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交响诗:浪漫时期的利单乐章管弦乐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名曲赏析听辨题整理【中国民歌】( 1~11 在讲义内)1.阿拉木汗,维吾尔族民歌,宫调2.半个月亮爬上来,新疆民歌,欧洲体系中的弗利及亚调式(王洛宾作词曲)3.草原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民歌,这首民歌的调式目前说法不一,七声商调式或七声雅乐羽调式。
该曲为羽调式,但两个乐句的调性有变化。
4.放马山歌,云南民歌,羽调5.凤阳花鼓,安徽民歌,商调6.嘎达梅林,内蒙民歌,羽调7.赶牲灵,陕北民歌,徵调8.兰花花,陕北民歌,羽调9.牧歌,内蒙民歌,宫调10.乌苏里船歌,赫哲族民歌,宫调11.小河淌水,云南民歌,羽调12.草原之夜,蒙古民歌,宫调13.在银色的月光下,新疆塔塔尔族民歌,宫调?14.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羽调?【外国民歌】( 1~11 在讲义内)1.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小调(自然小调)2.三套车,俄罗斯民歌,小调(和声小调)3.老人河,美国民歌,大调4.北国之春,日本民歌,日本的律调式?大调?5.拉网小调,日本民歌,日本的民谣调式?大调?6.樱花,日本民歌,日本的都节调式7.鸽子,西班牙民歌, D 大调8.桑塔露琪亚,意大利民歌,降 E 大调9.我的太阳,意大利民歌, G 大调10.重归苏莲托,意大利民歌, e 小调和 E 大调转换11.星星索,印度尼西亚民歌, G 大调12.红莓花儿开,俄罗斯民歌,小调13.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罗斯民歌,小调14.你呀你呀,叙利亚民歌,小调【中国艺术歌曲】1.《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词,赵元任曲,它反映了“五四”时代的青年在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潮流中,对执着而纯正的爱情的热情歌唱。
2.《玫瑰三愿》,作曲家黄自,借玫瑰花的“三愿”,表达了作者对催残善良的恶势力的不满,以及对受欺凌的弱者的同情。
3.《满江红》,宋代岳飞词,古曲。
表达南宋初期的抗金英雄,为收复山河而转战南北、备受艰辛、壮志不移、气壮山河的一首歌曲。
二十年代,我国处于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难之中,杨荫柳先生为了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将原为元代萨都剌的词《满江红·金陵怀古》的曲调移来,与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一词结合。
4.《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
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
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张寒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
5.《铁蹄下的歌女》,许幸之词,聂耳曲,旧中国的歌女是压在社会底层的“弱者”。
聂耳对歌女的痛苦生活十分熟悉,他怀着对这些歌女的深切同情,写了这首女声独唱曲,道出了歌女们心中的不平和对黑暗社会的质询。
6.《嘉陵江上》,端木蕻良词,贺绿汀曲,歌曲寄托了作者对失去的家园——东北三省的怀念,唱出了收复失地的决心,深情地表达了成千上万流亡到大后方,悲愤地“徘徊在嘉陵江上”的同胞,对强占了自己家乡的日本侵略者的切齿痛恨,对沦陷在敌人铁蹄下的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7.《夜半歌声》,田汉词,冼星海曲,影片《夜半歌声》主题歌。
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青年艺术家宋丹萍与富豪之女李晓霞相爱,全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忧郁的自然小调,在悠长而缓慢的节奏型中,表现了主人公孤独、怅惘的心境;第二部分激疾的短句与弱起的抒情长句相接,倾吐了主人公在痛苦之中对姑娘怀念之情;第三部分转到大调,回旋在高音调时悲愤慷慨,时而柔肠寸断,最后结束在呻吟般的歌声之中,将主人公对封建势力的仇恨和逝去爱情的袅袅追忆。
8.《渔光曲》,安娥词,任光曲,歌曲描绘了当时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质朴写实的歌词和柔婉惆怅的音乐中饱含着渔民的血泪。
9.《草原之夜》,张加毅词,作曲家田歌,中国式“小夜曲”,影片《绿色的原野》插曲,该影片记录兵团精神,弘扬军垦文化。
曲调高昂奔放,马头琴的特有音色把人们带进了广阔的草原,使人们仿佛置身蓝天白云之间,大草原恬静、深远,令人心驰神往,歌曲亦舒亦缓,款款深情,在这美丽的中秋夜色中,勾起人们对大草原的深深眷恋之情。
10.《长江之歌》,王世光曲,胡宏伟填词,它讴歌了万里长江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各族人民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11.《我爱你中国》,郑秋枫曲,瞿琮词,电影《海外赤子》插曲,由衷地表达对祖国的赞颂和爱恋之情。
12.《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瞿琮词,施光南曲,歌词通过姑娘对克里木参军走时种下的葡萄苗的精心培育,反映了他们之间纯洁爱情的不断增长,葡萄熟了的时候传来克里木的立功喜报,巧妙地隐喻了他们之间爱情的成熟,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美和高尚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3的情操。
【外国歌曲】1.《小夜曲》,(奥地利)舒伯特,原作者声套曲《天之歌》的第四首,是作者根据人莱斯塔勃的所作,达了一个青年向他心的姑娘所作的深情。
2.《魔王》,(奥地利)舒伯特,曲中通不同的旋律音、音色化和感情理,表了叙事里儿子、父、魔王以及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的境。
叙述在昏暗的大之夜,父抱着高的孩子穿黑夜的森林,孩子看森林中的精――魔王在反复引他去,不断出惊恐的呼叫,凶、狡猾的魔王幻影正引、威逼孩子随他而去的故事。
3.《》,(奥地利)舒伯特,歌取材于人舒巴特的一首浪漫。
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揭示了善良和往往被虚和邪所害。
借小不幸遭遇的同情,抒作者自由的向往和迫害者的憎,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
4.《菩提》,(奥地利)舒伯特,是声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
《冬之旅》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一位失恋后的青年,踏上漫的旅途所到的村庄、小溪、站,古井⋯⋯无不引起他人的思念之情。
整个套曲的情是的,感情真,从中可以感到主人公美好事物的着追求和真的心灵世界。
5.《莓花儿开》,()米·伊科夫斯基,杜那耶夫斯基曲,描述的是一位腆的少女上了一个英俊的青年,可是又不知道怎向小伙表白,只好在莓花儿盛开的季,独自坐在小河着静静流淌的河水抒自己的羞情。
6.《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索洛夫· 多伊曲,四段歌,前两段通,明月,微波的描,勾划出一幅安,迷人的夜晚景;后两段通写景引出人物,抒写青年男女相互心却又不敢启的情,神地表达了初恋者羞的矛盾神。
7.《美的西班牙女郎》,(意大利)奇阿拉曲,表达了西班牙女郎的慕和美之情。
8.《乘着歌声的翅膀》,(德国)德松,全曲以流的旋律和由分解和弦构成的柔美的伴奏,描了一幅温馨而富有浪漫主色彩的景――乘着歌声的翅膀,跟的人一起前往恒河的岸旁,在开花、玉、玫瑰、紫的宁静月夜,听着圣河出的潺潺涛声,在椰子林中享受的悦,憧憬幸福的梦。
9.《心人》,(意大利)卡蒂洛作曲,它描写一个青年因心姑娘抛弃了他,而痛苦万分,称她心人。
10.《跳之歌》,(俄国)穆索斯基,歌取自著名德国人歌德的《浮士德》中的一段,原作借中的魔鬼梅菲斯特菲之口,来刺封建侯以及他豢养的臣,而穆索斯基借此来沙皇朝廷。
歌曲分三段。
第一段叙述国王豢养一只跳蚤,并且命令裁跳蚤官袍,曲是朗的;第二段描写跳蚤穿上官袍,当上宰相,友都沾光。
曲耀武威,趾高气;第三段先描写跳蚤非作歹,搅得朝廷上下不安,曲调同第一段,速度加快,最后,表达歌者对跳蚤的蔑视——要把跳蚤一下子捏死,使用第二段威严的曲调。
11.舒伯特的《圣母颂》描绘了一个纯洁的少女真诚地祈求圣母玛利亚赐予心灵抚慰的情景。
歌曲把人引入圣洁纯净的心境,引导人类追求共同的精神目标。
也能感受到作者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所体验到的痛苦和哀怨、幸福和希望。
古诺的《圣母颂》根据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第一卷第一号的《 C 大调前奏曲》改编而成。
乐曲以宁静、虔诚的气氛开始,和谐庄重,表达对圣母的无限崇敬。
之后显示了圣徒们的祈求和希望。
他们想请 "圣母用温柔的双手,擦干我们的眼泪 "。
接下去出现了全曲中的最高音而达到高潮,但随即柔和地引出了主题的出现而得到完美的终结,并以一声 "阿门 "结束全曲。
乐曲内涵丰富,感情深远,简介和谐而富于表现力,使人聆听后,感到无限的慰籍。
【中国乐曲】( 1~12 为讲义涉及)1.《三六》,江南丝竹乐合奏曲,又名《三落》、《梅花三弄》,原系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
丝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趣。
2.《江河水》,二胡独奏,黄海怀编曲3.《豫北叙事曲》,二胡独奏,刘文金曲4.《牧童短笛》,钢琴独奏,贺绿汀曲5.《苏武牧羊》,埙独奏6.《渔歌》,巴乌独奏,严铁明曲7.《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马耀先、李中汉曲8.《思乡曲》,小提琴独奏,马思聪曲9.《百鸟朝凤》,唢呐独奏10.《雨打芭蕉》,丝竹合奏11.《春节序曲》,管弦乐合奏(中乐、西乐两个版本?),李焕之曲12.《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何占豪、陈钢作曲13.《瑶族舞曲》,中乐,民乐合奏,管弦乐,刘铁山、茅沅曲14.《春江花月夜》,民乐合奏,(起始为琵琶,萧)原是琵琶独奏,后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15.《鸭子拌嘴》,打击乐(锣鼓乐)合奏,作曲安志顺(描绘了鸭子嬉戏的小景,活灵活现地勾画了鸭子的性格和神态)16.《金蛇狂舞》,民族管弦乐,聂耳作曲(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外国乐曲】( 1~11 为讲义涉及)1. 2. 3.《水上音乐》,(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管弦乐组曲《军队进行曲》,(奥地利)舒伯特,有管弦乐合奏、钢琴独奏、钢琴联弹多种形式《拉德茨基进行曲》,(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管弦乐合奏4.《土耳其进行曲》,(奥地利)莫扎特,钢琴独奏(《 A 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也有管弦乐合奏5.《如歌的行板》,(俄国)柴可夫斯基,弦乐合奏或小提琴独奏(《 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6.《蓝色的多瑙河》,(奥地利)小约翰·施特劳斯,这首圆舞曲原为合唱曲,后来作者又亲自改编成管弦乐曲7.《G 弦上的咏叹调》,(德国)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8.《动物狂欢节》组曲,(法国)圣桑,由十四首独立的小乐曲组成的管弦乐套曲。
《天鹅》是大提琴独奏曲。
9.《牧神午后前奏曲》,(法国)德彪西,管弦乐合奏10.《1812 年序曲》,(俄国)柴可夫斯基,管弦乐合奏11.《伏尔塔瓦河》,(捷克)斯美塔那,交响诗,管弦乐合奏12.《荒山之夜》,(俄国)穆索尔斯基,管弦乐合奏13.《卡门序曲》,(法国)比才,管弦乐曲(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