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指标意义
医学检验的重要意义及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医学检验的重要意义及检验中的注意事项摘要:医学检验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测和分析,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在进行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医学检验对于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供可靠的证据来判断疾病的存在和类型。
其次,医学检验在治疗方案的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评估治疗效果、监测病情变化,并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最后,本文还介绍了在进行医学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检验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实验室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结果的解释和报告等方面,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深入研究医学检验的重要意义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临床医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医学检验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医学检验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医学检验,重要意义,注意事项,疾病诊断,治疗方案一、引言医学检验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分析,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医学检验主要涉及实验室检测技术和方法以及对检测结果的解读和评价。
在现代医学中,医学检验已经成为临床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进行医学检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如样本采集不当、实验室设备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和可靠性的降低。
因此,深入研究医学检验的重要意义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学检验的重要意义(一)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医学检验在疾病的诊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的检测,可以获取大量的生理和病理信息,从而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存在和类型。
例如,血液常规检查可以提供关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的信息,这对于诊断贫血、感染和出血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诊断癌症,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二)治疗方案的决策依据医学检验在治疗方案的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检测特定的指标和标志物,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监测病情的变化。
医学检验专业_常见指标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专业_常见指标临床意义医学检验专业是指通过科学仪器与方法对人体的生理、生化、免疫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与监测,从而获取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相关信息。
医学检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生化、免疫等指标的检测,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
以下是医学检验专业中常见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血常规:血常规检测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通过血常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贫血、感染等情况,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疗效。
2.生化指标: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
肝功能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健康状况,肾功能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过滤功能,血脂指标可以判断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血糖指标可以帮助诊断糖尿病。
3.免疫学指标:免疫学指标主要包括炎症指标、免疫细胞计数等。
炎症指标可以评估炎症的程度和炎症是否存在,免疫细胞计数可以了解免疫系统的状态。
4.凝血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凝血功能异常,对于手术过程和药物治疗的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5.传染病指标:传染病指标包括病原体抗体、病原体核酸等指标。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其中一种病原体,以便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6.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筛查、诊断和监测恶性肿瘤。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7.心电图: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的一种方法。
心电图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问题。
8.影像学: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可以帮助医生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异常情况,以支持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
这些常见指标在临床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不仅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工具,也为疾病早期筛查、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执业药师中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执业药师中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执业药师中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导语:在执业药师的考试中,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是什么你知道吗?白细胞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介绍吧。
本章中介绍的医学检验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生化、血脂及血糖检查、乙肝血清免疫学检查。
各种医学检验指标临床意义:特别是与药物作用相关的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成人末梢血(4.0~10.0)×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2岁儿童(5.0~12.0)×109/L 白细胞分类及正常值(占白细胞总数%)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6(1~6%) 嗜酸性粒细胞成人0.01~0.05(1~5%) 儿童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局部、全身感染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催眠药及有机磷中毒出血性疾病: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心梗中性粒细胞减少:病毒性感染疾病:伤寒、副伤寒、疟疾、乙肝、麻疹、流感、血液病、过敏性休克药物:苯二氮卓类、磺脲类促泌剂、抗癫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肿瘤药中毒、放射线损伤、重金属中毒红细胞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男性(4.09~5.74)×1012/L 女性(3.68~5.74)×1012/L 新生儿(6.0~7.0)×1012/L儿童(4.0~4.5)×1012/L 血红蛋白参考范围:男性131~172g/L 女性113~151g/L 儿童120~140g/L新生儿180~190g/L血小板计数参考范围:新生儿.儿童.男性(100~300)×109/L 女性(101~320)×109/L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氯霉素、甲砜霉素、抗血小板药、抗凝药、抗生素、磺胺类、抗肿瘤药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 参考范围:男0~15mm/h 女0~20mm/h红细胞沉降率意义:生理性增快,病理性增快良性肿瘤、心绞痛时血沉正常病理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肾小管性:β2-微球蛋白混合性蛋白尿:同时含有以上2种溢出性蛋白尿:肾脏正常,而血液中含有大量异常蛋白质,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药物肾毒性蛋白尿: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甲氨蝶呤、灰黄霉素、氯丙嗪尿隐血:正常阴性尿血红蛋白:创伤、肾疾病、用药(阿司匹林、磺胺药、伯氨喹、硝基呋喃、万古霉素、卡那霉素、他汀类、秋水仙碱、解热镇痛药) 尿肌红蛋白:创伤、两性霉素B、、巴比妥类尿管型:正常阴性或仅有透明管型正常颗粒管型: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白细胞管型:急性肾盂肾炎便常规-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白细胞-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红细胞-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上皮细胞-肠壁炎症,结肠炎、伪膜性肠炎真菌-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肝功能检查项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A/G比值:(1.5-2.5):1 肾功能检查项目:尿素氮(BUN)成人3.2-7.1mmol/L婴儿、儿童1.8-6.5mmol/L 肌酐(Cr)苦味酸法全血88.4-176.8umol/L 血清男性53-106umol/L 女性44-97umol/L血生化检查:血淀粉酶(AMY)-急性胰腺炎磷酸激酶(CPK/CK)-骨骼肌、心肌损伤血尿酸-痛风、白代谢增强、用药血糖:空腹3.9-6.1mmol/L餐后2h<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正常值:4.8%-6.0%意义:反映测定前1-2月内平均血糖水平适用于Ⅰ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和用药监测总胆固醇(TC)<5.2mmol/L 三脂酰甘油(TG)<1.7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保护因子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大三阳:HBsAg(+)HBeAg(+)HBcAb(+)意义:说明HBV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带有传染性,应尽快隔离。
医学检验的重要意义及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医学检验的重要意义及检验中的注意事项摘要:提到医学检验,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它包括血液检验、尿液检验、分泌物检验等。
在医学检验过程中,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出病情,并对病人的治疗情况做出判断。
由此可以看出,医学检验对临床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检验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而又重要的学科,可以说,没有精确的检验数据,就很难对病人的病情做出诊断和正确的治疗。
关键词:医学检验;作用;意义;注意事项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检验学科也脱离了传统的检查,开始向着一门独立的方向发展。
在目前阶段,医学检验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其准确度对于整个国家的医疗服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学检验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早期诊断,并且能够对临床治疗做出相应的指导,对人体状况进行评估,在出现流行病时能够进行及时的诊断,所以医学检验的作用非常重要。
但是,在进行医学检验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如果没有做好这些注意事项,就不能让医学检验起到应有的效果。
一、医学检验的重要作用1.1做好早期诊断医学检验的早期检查,就能对病人的病情做出更好的诊断。
在这个阶段,一些疾病的病因比较隐匿,需要通过医学检验来明确诊断。
多数情况下,早期发现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比如说,对于感染性、遗传性、免疫性的疾病,可以通过医疗检测等手段来进行诊断,从而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1.2临床指导监测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的项目越来越多,医学检验对临床的帮助也越来越大。
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要通过医学检验来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以便能够及时地发现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不断地调整药物的用量,从而全方位地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3健康评估应用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是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如果出现了一些不健康或者是亚健康的现象,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医学检验来发现问题所在,从而进行有效的改善。
医学检验指标ppt课件

胆红素尿:深黄色,见阻塞性黄疸、肝细 胞性黄疸
血红蛋白尿:酱油色或红葡萄酒色,透明
34
一、一般性检查
乳糜尿:呈不同程度的乳白色混浊或脓丝 状,混有淋巴液,见于急性肾盂肾 炎、膀胱尿道炎、肾多发性脓肿, 肾周围淋巴管阻塞。
减少:
淋巴细胞减少(绝对值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
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等。
19
(六)单核细胞增多或减少
1 增多: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 如活动性肺结核、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疟疾、黑热病等;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 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结缔 组织病等。
2 单核细胞减少: 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 意义。
3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包括 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小板
血液的基本组成 :由血浆(无形成分)和血细胞(有形 成分组成)。
有形成分包括悬浮于血浆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 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等四项 。
25
2 血红蛋白减低: 贫血--出血、再障性贫血 血红蛋白减低有以下几种情况。 (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成比例减少(RBC↓
=Hb↓),急性失血性及溶血性贫血、再障性 贫血。 (2)红细胞减少少于血红蛋白减少(RBC↓ <Hb↓),缺铁性贫血 。 (3)红细胞减少多于血红蛋白减少(RBC↓ >H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血清与血浆的基本成分相同
7
一、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WBC):当机体出现炎症、感染、组织损 伤、白血病等疾患时,白细胞的数和质可出现异常。
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是临床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通过对患者的生物体内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获得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等信息。
以下是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炎症、感染、贫血等情况,对全血细胞和炎症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
2.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机体内代谢、肝脏和肾脏功能情况,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血凝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凝血功能,帮助判断出血或者血栓病变,对于血液疾病、血栓性疾病、手术前后等情况的判断非常重要。
4.免疫学指标: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蛋白、细胞因子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诊断和评估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5.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
这些指标可以辅助诊断肿瘤,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6.微生物检测: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真菌培养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感染病,及时发现和鉴定病原微生物,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疫情监测。
以上只是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一部分,每个指标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在临床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还可以提供全面的生物学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决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常用检验指标意义医学

意义
• 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否正常。 • 评估肾脏对氮质的代谢和排泄功能。
血脂检查
指标
检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 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 水平。
意义
评估血管健康,了解患者是否存 在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风险。
注意事项
血脂检查前需要注意饮食、禁止 饮酒、禁止运动,以免影响检查 结果。
血糖检查
1 指标
适用人群
常用于对感染、贫血、白血病等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
注意事项
因为多种原因可以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如生 理期、饮食等,因此需要在检测前咨询医生。
尿常规检查
意义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多种指标, 如蛋白质、细胞、细菌等,评 估病人的肾脏、泌尿系统等器 官的功能。
适用人群
常用于对泌尿系统感染、糖尿 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2 意义
评估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症。
3 注意事项
血糖检查需要空腹,通常在早上进行;如果需要餐后检查,则需要在进餐后1-2小时进行。
心电图检查
1
指标
通过记录心电图波形,了解心脏的电活
意义
2
动和相关的异常情况。
评估心脏的功能,辅助心脏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
3
样本采集
需要在胸部贴上多个导电贴,通过专业 心电图仪器记录心电图波形。
பைடு நூலகம்
3
样本采集
需要抽取静脉血样本,一般在早上空腹时进行。
肝功能检查
指标
谷草转氨酶(ALT) 谷丙转氨酶(AST) 白蛋白(ALB) 总胆红素(TBIL)
意义
评估肝细胞的功能是否正常。 评估肝组织损伤的程度。 评估肝细胞的合成能力。 评估肝与胆管的通畅情况。
医学检验的重要意义及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医学检验的重要意义及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发展。
检验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没有准确的病前医学检验,就不会有正确的医疗诊断。
没有正确的医疗诊断,就不会有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医学检验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做得准确,做得到位。
标签:医学检验重要意义检验过程注意事项一、医学检验的重要意义医学检验的重要意义大体有四个方面:(一)能够对患者病情进行早期诊断患者病情的早期诊断,对病情的治愈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某些疾病的综合诊断中,许多检验结果是其关键性的指标,如血糖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就是如此。
还有相当多的检测项目虽然不是关键性的指标,但在修正临床医师诊断思路时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此外,在感染性疾病、遺传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功能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诊断上,医学检验还有着其他检查(如影像学检查)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作用。
医学检验这种能够为患者病情早期诊断提供信息的功能,对医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能够指导临床治疗及监测疗效在治疗方面许多检测项目,如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敏感试验、血糖浓度测定等,都要参考某些检验指标。
而且有时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原有的疾病治疗方案需要更改,或治疗的剂量需要调节时,也需要把检测指标作为重要的参考。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为了防止诸如对肝、肾、造血功能损害的某些不良的反应,医学检验是一个最重要的早期发现手段。
(三)能够正确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人体的健康的不良状况,诸如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这些肉眼看不见的东西,都能由检验得知,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所以医学检验是正确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
(四)对传染病流行能做出应急诊断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往往是一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不能及时加以制止和防范,便会迅速蔓延开来,造成重大的人员丧亡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下设九个工作室,分别是静脉采血室、体液检验室、常规化验室、血库、生化室、微生物实验室、血液病诊断室、血液流变学、免疫室。
这九个工作室工作性质各不相同。
静脉采血室:担当着全科门诊静脉采血任务。
比如血常规静脉标本、快速心肌酶、沉、所有生化标本、部分细菌室标本、凝血检查标本、流变学标本、全部免疫标本。
微量血常规标本、微量元素标本由常规化验室担任。
体液检验室:主要检验尿常规、尿分析、精子分析、阴道分泌物分析、脑积液、胸腹水、大便常规、精液常规等。
常规化验室:主要检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ABO血型、RH血型、血沉、快速心肌酶、急诊糖、胆碱酯酶等。
血库:主要对输血者和受血者进行血型复查、正反定性、不规则抗体检验、交叉配血、并担任着供应全县各医疗机构血液、血浆工作。
生化室:主要检验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电解质、胰腺、免疫球蛋白、血脂、血糖、D二聚体、C反应蛋白、浆膜腔积液、24小时尿蛋白总量、尿微量白蛋白等工作。
微生物实验室:主要检验肺炎支、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肥达氏、外斐氏、细菌培养、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痰液查找结核杆菌等。
血液病室:主要检验凝血四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和各种造血疾病、血癌等。
流变学室:主要检验中风预报、微量元素。
免疫室:主要检验甲状腺疾病、性腺疾病、肿瘤、院感、过敏原、手足口病等。
静脉采血室四类管常规化验室的EDTA-K2抗凝管、中风类的肝素抗凝管、血液病室的枸橼酸钠抗凝管,生化免疫室的促凝管。
常规化验室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急诊项目就是快速心肌酶、BNP、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梗于心衰的鉴别诊断指标。
由于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所有要注意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血液病室:临床使用抗凝药物很常见,尤其是华法林,需要定期查凝血INR,正常值为0.8-1.5,口服抗凝剂时1.8-2.5.生化室:免疫球蛋白A缺乏易出现呼吸道反复感染。
IGM缺乏易引起格兰阴性菌感染,D二具体在术前和术后数值很重要,同时对静脉栓塞的诊断意义重大,在三级医院已成为常规项目。
免疫学概念:A识别阶段:巨噬细胞识别抗原,将抗原信息传给T辅助细胞核相关淋巴细胞。
B活化阶段:T、B细胞在接受抗原信息后B细胞经过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组信息后活化、增殖、分为效应细胞。
C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特异抗体参与体液免疫,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注意其中部分T、B细胞不参与免疫过程而作为记忆细胞,应对再次入侵抗原的应急反应。
肿瘤标志物类1.肿瘤五项: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50、CA125、铁蛋白2.肺癌五项:包括癌胚抗原、CA125、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
3.肝胆癌五项:包括CA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50、CA1254.胃胰肠癌五项:包括CA199、癌胚抗原、CA50、CA125、CA7245.卵巢癌五项:包括癌胚抗原、CA50、CA125、CA724、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6.膀胱癌二项:包括癌胚抗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7.前列腺癌二项:包括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8.乳腺癌三项:包括CA153、癌胚抗原、CA125甲状腺激素1.甲三项:包括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2.甲五项:包括三碘甲腺原安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安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3.甲七项:包括三碘甲腺原安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安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甲亢诊断T3高T4高TSH降低,即可诊断。
T3正常,T4正常,TSH高就可诊断甲减。
免疫室项目临床意义与正常值一、甲状腺素类1、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临床意义:T3检测主要是对甲状腺亢进具有重要意义,如甲亢的早期发现,甲亢的疗效观察等。
若T3偏高可排除甲低。
下列因素可引起T3轻微升高,怀孕、口服避孕药和雌性激素、肝胆疾病、感染等。
下列因素可以起T3轻微降低、肾病综合征、雄性激素、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疾病晚期等。
正常值:1.03nmol/L—2.74nmol/l2.甲状腺素测定(T4)临床意义:甲亢时T4会明显增高,甲低时T4会明显降低。
T3甲状腺毒病人T4正常而T3升高。
怀孕、口服避孕药和雄性激素、肝胆疾病、感染等会使T4异常升高。
肾病综合征、雄性激素、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
疾病晚期等会使T4异常降低。
正常值:66 nmol/L—169—nmol/L3、促甲状腺激素(TSH)临床意义:甲状腺亢进病人包括甲状腺炎、肿瘤、结肿TSH明显降低,甚至检测不到。
但个别垂体瘤病人也有TSH和T3、T4同时升高的情况。
原发性甲低病人的FSH通常升高,。
但某些继发性甲低TSH也会正常或轻微升高。
正常值0.30uIU/ml—4.04 uIU/ml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甲亢、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初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缺碘等。
降低见于甲减、低T3综合征、粘液性水肿、晚期桥本甲状腺炎。
个体应用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多巴胺等。
正常值:2.84pmol;/l—6.22 pmol;/l.5.游离甲状腺素(FT4)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甲亢包括甲亢危象、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米慢性毒性甲状腺肿、初期桥本甲状腺炎、部分无痛性甲状腺炎、重症感染等。
降低见于甲减、粘液性水肿、晚期桥本甲状腺炎、肾病综合征。
正常值;12.19 pmol;/l—21.18/l.6.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临床意义: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正常人循环血中是及少量的,但在急、慢性甲状腺炎时,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甲状腺炎时TG升高。
正常值《113.0oU/mL7.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测定临床意义:升高是诊断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金指标。
但部分健康个体也有增高的可能。
正常值:《34.0 IU/ml甲亢的应用:1.甲亢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大多在生育年龄阶段,也可发生在更年期前,原因是感情、精神创伤如恐惧、紧张、忧虑,因这些因素而导致,并和遗传有关。
2.甲亢合并妊娠时,可出现妊高症、甲心,严重心力衰竭如甲亢控制不多,在分娩时出现甲状腺危象。
3.甲亢可导致胎儿早产、流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甚至死胎。
甲亢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1.甲状腺与胰岛素是一组对抗性激素。
2.可加重糖尿病,并使血糖难以控制,要一同治疗。
排除甲亢及甲减查甲三项合适,对于初始诊断甲状腺病了解查甲七项合适,排除缺碘、多结节性甲状腺病等疾病了解查甲五项合适。
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临床意义:是确定妊娠的重要标志,并随妊娠时间的增加而增高。
葡萄胎、绒癌患者较高,异味妊娠含量只有同孕龄妇女水平的一半,在唐氏综合征的妊娠中,AFP浓度降低,而HCG浓度示正常人的两倍。
如HCG降低预示流产或稽留流产、宫外孕、妊娠中毒或宫内死亡等妊娠异常。
正常值《5.0mIU /Ml院感类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临床意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通常被用于对可疑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辅助诊断或通过定量对已被感染者的感染程度进行推断。
它的定量对已被感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治疗和预后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正常值《1S/CO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临床意义: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示特异性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多个抗原部位,并能中和乙肝病毒感染力的物质,血清中这种物质越多对人体感染乙肝的保护作用越强,当大于100时可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小于100时,虽然定性测定结果为阳性,但保护力较弱,所有表面抗体定量测定意义重大。
因此它常用于检测接种乙肝疫苗是否成功和乙肝感染,血清转换的康复指标。
正常值为0-10 mIU/mL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示乙肝病毒早期感染的标志,同时也是乙肝病毒DNA在血清中存在的标志,同时也是乙肝病毒DNA在血清中存在的标志。
因此是监测HBV感染的重要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在血清中存在的时间较短一般为3-6周。
正常值《1S/CO病毒e体BeAb)临床意义:乙肝病毒e抗体的存在预示着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降低,注意e抗体阳性,不一定就e抗原阳性。
正常值》1S/CO4.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用于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进展,当含量很高时表示乙肝病毒正在复制,当含量较低时预示着有乙肝病毒既往感染。
正常值》1S/CO5.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HCV)临床意义:丙型肝炎病毒是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呈球形颗粒状,主要在干细胞中复制,随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一般出现在感染后4-32周,在急性HCV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时,仅有50%-70%患者呈阳性,3个月后约有90%为阳性,当HCV患者完全痊愈时仍有可能检测到HCV,因此HCV阳性时要结合其他指标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HCV。
传播途径血液及消化道传播。
正常值《1S/CO6梅毒螺旋体抗体(TP)临床意义: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大约经过3周的潜伏期后,入侵部位发生硬下疳,5-15天血清中可检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目前,血清学实验已成为梅毒诊断和监控的主要方法,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敏感性和高特异性,正逐渐成为临床实验室进行梅毒筛查的首选方法。
主要经血液传播。
正常值《1S/CO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测定(HIV)临床意义:人类免疫缺陷病又称艾滋病,当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可破坏人体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导致严重的随机发生感染和肿瘤等病,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母婴、性接触等。
正常值《1S/CO。
只有筛查权,没有确定权。
性激素类1、促黄体生成素(th)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性功能减退。
卵巢发育不全,卵巢衰竭,多囊卵巢病,绝经期,卵巢发育不良或无皋症,睾丸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甲亢,饥饿时也可升高。
降低见于不育症。
正常值:男性1.0——12.5miu/ml女性卵泡期1.2—12.7miu/ml 排卵期15.5——90.0MIU/ML 黄体期0.5—14.6miu/ml 绝经期15.6—72.0miu/ml2、促卵泡生成素(FSH)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绝经期、卵巢切除术后、卵巢衰竭。
无精症,少精症,睾丸衰竭,饥饿,肾衰竭,甲亢。
正常值:男性1.0——12.1miu/ml女性:卵泡期:2.5——11.4miu/ml 排卵期:3.3—21.7miu/ml 黄体期 1.2—7.0miu/ml 绝经期18.8—132.0miu/ml3、雌二醇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睾丸肿瘤、卵巢肿瘤、男性乳房增生症、原发性或继发性性早熟、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多胎妊娠、肝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