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口红效应

合集下载

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有新闻报道称,虽然现在经济不景气,口红、面膜、上发廊、按摩等等可以放松身心情绪的消费项目,“买气指数”仍然很高。

这便是美国市场上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口红效应”,即每当经济萧条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美国电影一直是“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正是好莱坞的腾飞期,近期的经济衰退也都伴随着电影票房的攀升。

“口红效应”在眼下的中国是否奏效?九大行业中,谁将由此获得最大的发展机会?11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要抓紧制定实施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振兴规划。

日前,工信部正配合发改委紧急制定九大重点行业的振兴规划。

在经济萧条时期,奢侈品、高档品的需求和消费无疑将削减,而生活必需品则不然。

经济危机对房地产业是一场灾难,对轻工业、纺织业却可能是最大的福音。

老百姓/工薪阶层收入减少,无钱买房、买车,反而有了一些闲钱,可以趁牛年即将到来之机置办小家电、添几件新衣服、皮鞋,自然会带动轻工业、纺织行业复苏。

近几个月来,一些女白领为了保住饭碗纷纷突击怀孕,2009年“危机宝宝”的相继出生也必将带动婴儿服装及相关用品的销售。

因此,尽管轻工产品、纺织品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动出口受阻,但内销却会稳步上升。

此消彼长,轻工业、纺织业值得看好。

与此同时,许多人的闲暇时间增多,交给网络便是最省钱的方式。

由此,也必然推动淘宝、易趣等B2C网站和盛大、巨人等网游公司的发展,国内网游产业甚至被华尔街评论员们誉为“金融风暴的避风港”。

开心网的买卖奴隶、争车位游戏异常火爆,广告效应初露端倪,不断催热着SNS领域。

此外,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如火如荼,无不昭示着互联网又将迎来第二春。

凡此种种,都将带动电子信息业加快发展。

汽车在中国老百姓眼里一直是奢侈品,当手中可支配的现金有限时,这种观念更甚。

2008年,美国汽车业三大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销量大幅下滑,特别是通用和克莱斯勒严重缺乏资金、面临破产威胁。

消费呈现“口红效应”_

消费呈现“口红效应”_

宏观·策略|宏观热评Macroeconomy·Strategy中泰证券李迅雷“口红效应”是指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那么,我国在经济增速下行过程是否也出现了类似现象呢?消费不振,但成为GDP增长的主力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

如果从三大需求来看,在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影响下,2018年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较2017年底微落0.1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出口拖累GDP增长0.7个百分点,较2017年底回落1.3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8%,仅较2017年全年回落0.1个百分点,完全是由于最终消费支出发挥了作用,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了5.3个百分点,较2017年全年大幅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如果剔除掉净出口,仅计算内需的话,包括资本形成总额和最终消费支出的内需,拉动GDP增长了7.5个百分点,较2017年全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但值得注意的,2018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6.0%,较2017年全年回落了1.2个百分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拉动效果回落。

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9.4%,也较2017年全年回落了0.8个百分点。

这种情况下,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逆势回升,如果非要得出一定解释,或许由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指标更多反映了实物消费,而并没有反映服务消费,或许正是由于服务消费的逆势大幅增长,导致了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拉动效果更加显著。

服务消费是黑洞,但扩张空间仍大目前对于服务消费,还没有能够整体刻画的统计指标,因此,官方对服务消费公布的相关数据并不一致。

例如在7月16日,统计局召开的上半年国民经济情况答记者问,提到“从服务消费来看…目前居民消费里面,服务消费的比重约为50%。

危机中的“口红经济”效应

危机中的“口红经济”效应

龙源期刊网
危机中的“口红经济”效应
作者:於常勇
来源:《当代党员》2009年第04期
一些不经意的生活细节,就像暴雨来临前低空徘徊的燕子或忙于搬家的蚂蚁,演绎着经济的变化。

比如口红。

“大钱没有,小钱还是花得起。

”邻居一女白领,被公司通知放“长假”的这一天,她去买了两支口红,一支橙色,一支玫瑰红,“当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觉得特安慰。


当女人钱夹鼓胀时,她不大在意口红,因为这是最简单的化妆品,但当她手头拮据时,买不起高档消费品了,就会特别注重口红。

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口红效应”——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消费不起住房、汽车、长途旅游等“大件”了,就会腾出一些“小钱”,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需品”。

东方不亮西方亮,世界上的事,往往相反相成。

金融危机虽对传统制造业、出口企业造成很大冲击,却也给化妆品、电影、游戏、培训、短途旅游等“廉价的非必需品”带来了契机。

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票房超过3亿元,就是“口红效应”的最好明证。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梅兰芳剧团进军纽约百老汇,爆棚两周。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产业,更是在一次次经济危机中愈挫愈勇,成为美国人精神与梦想的救助站与孵化器。

透视危机中的“口红经济”,我们需要更多的冯小刚们、百老汇们和好莱坞们跳出来,成为灰色经济中那支鲜艳的“口红”。

口红效应(贴纸效应)

口红效应(贴纸效应)

口红效应(贴纸效应)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口红的销量就会明显上升。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是实际经济能力又无法承担珠宝首饰、衣服等高价消费品,于是人们便会转而购买相对比较廉价的商品。

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成为女性消费者的首选商品,于是就有了一个有趣的经济现象lipstick effect,即“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指的是在经济危机时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相对廉价的奢侈品这样一个理论。

女性消费者在经济危机时选择购买的不是价格不菲的皮草服装,而是高档口红。

口红效应揭示的是这样一种思维:就算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有购买奢侈品的愿望。

当人们意识到经济在下滑的时候,他们会购买一些对其现有资金影响不大的商品。

男性消费者当然不会去买口红了,不过他们可能会买高档啤酒或一些小巧又不太贵的小玩意。

二、酝酿效应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

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

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得。

阿基米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

阿基米得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它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得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

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口红经济学原理

口红经济学原理

口红经济学原理
把口红经济学看作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指历史上口红的消费及生产的相关活动的经济学研究。

口红经济学主要是分析消费者对口红的消费行为,以及企业对口红的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行为的系统性的研究,旨在发掘和推动口红消费的商机。

口红经济学的内容包括口红消费行为与影响力分析、口红供需关系研究、口红消费性能弹性非线性经济学分析等。

口红消费行为分析主要探讨和剖析消费者在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条件下,对口红的消费需求和满足消费需求的行为;口红供需关系研究则主要研究口红供给量(生产量)和消费量(销售量)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口红生产者对整个市场的价格影响力;口红消费性能弹性非线性经济学分析,则是评估消费者对口红价格变动反应的抑制或推动因素,以及口红生产者在价格决策时考虑消费者购买口红不同价格时的情况。

口红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可以为口红消费者欣赏和需求提供重要的参考,使口红消费者通过价格消费的节点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消费成本;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口红项目价格分析数据,以及建立完善的价格策略和供应链管理。

口红经济学研究还提出了一些针对口红消费者的促进模式,如口红节日宣传活动,通过促销活动、持续性的口红体验营销活动、折扣活动等手段,使消费者有机会消费口红,从而满足消费者的爱护自己的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提高口红的消费者忠诚度。

同时,口红经济学也探究一些口红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研究方法,如可持续发展和口红文化传播等,从而帮助口红企业及其顾客真正感受口红品牌的精神价值,以提高企业的名誉度。

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

• 韩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流行的是鲜艳的 色彩,并且短小和夸张的款式订单多;日 本现在的服装销量很低,但是修鞋补衣服 的铺子生意却前所未有的火。眼下格子铺, 这种新型的销售和购物模式吸引了很多时 尚新潮一族,最早源于日本一些卖二手商 品的店铺,很快香港、澳门、国内的沿海 地区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格仔铺”,非常 火爆。正是“口红效应”的作用表现
• 电影 • 美国电影一直是“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正是好莱坞的 腾飞期,而2008年的经济衰退也都伴随着电影 票房的攀升。 • 中国2008年主流院线票房已经超过了40亿,比 去年增长30%。其中,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数 量也历史性地超过了好莱坞大片,预计将达到 9部之多。这正是“口红效应”在中国的一种 反应。
• 动漫游戏
• 日本市场调研机构近日发布的消费统计数 据显示,虽然其他行业走冷,游戏机行业 中的任天堂和索尼PSP,却销量大增,其中 很大一部分将作为圣诞节和新年的礼物, 成为日本玩家迎接新年礼物。
• 希望中国可借“口红效应”,找到一次逆 境上扬的机会, 由“口红效应”发展至 “口 红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应用条件
• 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的产品也可以充分利用 “口红效应”来拉动销售:
• 首先是所售商品本身除了实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值外,要 有附加意义; • 其次,商品本身的绝对价格要低; • 再次,商家要充分利用情境来引导消费者、 引爆消费欲望。
受益行业
• 化妆品 • 美国1929年至1933年工业产值减半,但化 妆品销售增加;1990年至2001年经济衰退 时化妆品行业工人数量增加;2001年遭受 9· 11袭击后,口红销售额翻倍。
机遇
• “口红效应”只是眼下众多消费心态中的 一种,为文化产品的走红创造了一定的可 能。对文化娱乐消费品来说,除了“口红 效应”,“内容为王、服务至上”才是始 终不变的铁律。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生活 压力会增加,沉重的生活总是需要轻松的 东西来让自己放松一下,所以电影等娱乐 市场消费不是很贵的生意会比较好些。

口红效应名词解释

口红效应名词解释

口红效应名词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词儿,叫“口红效应”。

啥是口红效应呢?就好比说,在经济不太好的时候,大家手头没那么宽裕了,可还是想要找点让自己开心的小玩意儿呀。

这时候,口红这种相对便宜又能带来好心情的东西就特别受欢迎啦!你想想,不能大手大脚买贵东西了,那买支口红让自己美一美,心情不也照样美滋滋嘛!这就像你在困难的时候,吃不了大鱼大肉,来碗热乎的麻辣烫也能很满足呀!口红效应可不止体现在口红上哦!像一些小饰品、小零食之类的,也会在这种时候变得更火呢。

为啥呀?因为它们能给我们的生活加点小乐趣,花不了多少钱,却能带来大大的满足感。

就好像冬天里的小火炉,虽然不能让整个屋子都热起来,但靠近它就觉得暖暖的。

咱举个例子哈,你看那电影行业。

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可能不太愿意花大钱去旅游啥的,但看场电影还是可以的呀!花个几十块钱,在电影院里坐上俩小时,跟着电影情节一起喜怒哀乐,多有意思呀!这不就是一种口红效应嘛。

再比如一些小游戏,简单又好玩,随时能拿出来消遣一下,不也跟口红一样,能在平淡的日子里带来点小惊喜嘛。

你说这口红效应神奇不神奇?它就像是生活中的小精灵,在困难的时候蹦出来给我们带来点小确幸。

它告诉我们,就算日子有点难,我们还是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办法。

这也提醒我们呀,生活中不是只有那些大开销、大享受才重要。

有时候,一些小小的美好就能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格外好。

不要小瞧了那些便宜的小玩意儿,它们说不定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魔法棒呢!所以呀,不管经济形势怎么样,我们都要学会发现身边的小美好,让自己的生活一直充满阳光。

口红效应,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大大的生活智慧呢!它让我们明白,快乐不一定需要很多钱,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就能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的乐趣。

朋友们,让我们都带着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去发现更多的“口红效应”吧!。

生活中的“口红效应”现象

生活中的“口红效应”现象

首当其冲的是"鸟笼效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它描述的是人们 往往因为一个无关的提示或线索而做出不必要的联想。比如,当你看到一个空 鸟笼时,你可能会开始想象鸟笼里曾经有过一只鸟,或者将来可能会有一只鸟。
这种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你可能会因为看到一个空房间而想象它 曾经或者未来会有的用途。
总的来说,“口红”理论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在经济 困难时期的消费行为。然而,它并不是绝对的真理,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其他的 解决方案来应对经济压力。因此,企业需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提供符合消费 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口红的颜色能够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外表,还与我们的心 理状态有着密切的。本次演示将探讨口红颜色如何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以及 在不同情境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口红颜色。
然而,这种消费行为不仅仅局限于口红一种商品,而是包括所有相对廉价的商 品,如食品、日用品等。
然而,“口红”理论并不是万能的。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减少购 买非必需品,转而寻求其他的解决方案。例如,他们可能会选择减少购物频率, 购买更耐用的商品,或者选择购买更廉价的品牌。这些行为表明,消费者在经 济压力下会寻容这种在经济困境中反而会更加强化的消 费现象。
要探讨“口红效应”产生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社会压 力两个方面入手。当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会变得更为谨慎,因 此会更加注重节俭。然而,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购买口红这样的小件非必需 品既能满足其消费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仍然注重自己的形象和社交地 位。口红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商品,不仅能够帮助人们保持自尊和自信,还能够 满足人们在经济危机中的社会地位需求。换言之,口红代表了一种情感和心理 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原理: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是指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这是因为,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

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

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降低,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

经济危机之下,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消费行为等都发生了变化,普通消费者个个都变成了砍价高手,经济危机也使得如口红这类的廉价化妆品和文化类的产品出现了大卖。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口红效应”经济理论。

2008年的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给“口红”带来了市场。

美国媒体称,口红、面膜的销量开始上升,而做头发、做按摩等“放松消费”也很有人气,这与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低迷销量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全球几大化妆品巨头的销售额证实了这一观点,其中包括法国欧莱雅公司、德国拜尔斯多尔夫股份公司以及日本资生堂公司等。

欧莱雅公司2008年上半年销售额逆市增长5.3%。

“口红效应”开始显现,而“口红效应”这一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也在海外媒体上不断亮相。

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收入和对未来的预期都会降低,这时候首先削减的是那些大宗商品的消费,如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等,这样一来,反而可能会比正常时期有更多的“闲钱”,正好去购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从而刺激这些廉价商品的消费上升。

经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一规律,适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和经营策略,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国内,“口红效应”一词的走红,源自中国电影行业的一场讨论。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

那时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沉寂趋冷,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还让秀兰·邓波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有人因此认为,中国电影也可借“口红效应”,找到一次逆境上扬的机会。

同时也有学者指出,由电影借“口红效应”推广开去,其他文化娱乐产业也可以从“口红效应”中获益。

“口红效应”只是眼下众多消费心态中的一种,为文化产品的走红创造了一定的可能。

对文化娱乐消费品来说,除了“口红效应”,“内容为王、服务至上”才是始终不变的铁律。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生活压力会增加,沉重的生活总是需要轻松的东西来让自己放松一下,所以电影等娱乐市场消费不是很贵的生意会比较好些。

形成条件:
首先是所售商品本身除了实用价值外,要有附加意义;
其次,商品本身的绝对价格要低;
再次,商家要充分利用情境来引导消费者、引爆消费欲望。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一个有趣的事。

现在启航教育经济学考研开设:2016考研(经济学)冲刺提分班、2016考研(经济学宏、微观)考前提分班、2016经济学考研终极密押班(985高校直通车)、2016经济学考研终极密押班(985高校直通车),有名师一对一互动答疑,揭秘重点研招单位命题规律,快速掌握答题时间和技巧、结合全年经济学热点,预测考点。

给你上课讲解,下课辅导,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同样的课题规律化,使你再没有对考研的困惑,在短时间内突破复习瓶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